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课件

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课件

VS
贝叶斯推断法
贝叶斯推断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药 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能够利用已有的数据 和先验信息,对未知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 行推断和预测。贝叶斯推断法具有较高的 灵活性和准确性,但需要足够的数据和先 验信息支持,且对模型的假设和参数的设 定要求较高。
03
药代动力学研究参数计算
吸收速率常数与生物利用度
在临床前评价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模 型,评估候选药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等特性。这些数据有助于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行为和药效 ,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重要参考。
新药临床试验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临床试验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的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
药代动力学筛选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模 型,对候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浆蛋白结 合率、组织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参数进行评 估。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候选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为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新药临床前评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临床前评价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估药物在动物体内 的行为和药效的关键环节。
生理药代模型
生理药代模型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原理建立的模型,能够更真实 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生理药代模型需要更多的数 据和参数支持,但能够为新药的研发和优化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统计矩分析法与贝叶斯推断法
统计矩分析法
统计矩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能够从整体上描 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过程。统计矩分析法具有简单、直观 、准确等特点,但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 。

药代动力学kp-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代动力学kp-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代动力学kp-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PK)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吸收过程、分布过程、代谢过程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吸收过程研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口服、注射、经皮等途径。

分布过程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括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分布以及药物与组织器官之间的互作。

代谢过程研究身体如何将药物分解和转化成代谢产物,通常由肝脏的酶系统参与。

排泄过程研究通过尿液、粪便、呼吸以及乳汁等途径,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内排出来。

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于评价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很重要,常用的参数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药物的疗效、剂量以及用药频率,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本文将就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在临床实践中更科学地应用药代动力学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1. 引言:在文章引言部分,我们首先会概述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PK)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其在药物研发和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会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药代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同时,我们会阐述这些过程在药物治疗中的意义,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2.2 药代动力学的应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药代动力学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医学领域,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

其中,药代动力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以及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研究。

一、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药代动力学主要关注药物进入体内后的动态变化过程。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不同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吸入等,其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布则是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间的转运过程,受到药物的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结合率以及组织器官的血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这一过程通常由各种酶系统催化完成。

而排泄则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肠道等途径。

药代动力学参数是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定量指标,常见的有半衰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清除率等。

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则代表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吸收进入体内的总量。

清除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

二、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差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可能与成年人不同。

例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会逐渐衰退,也会影响药物的处理。

性别也可能对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脂肪含量、激素水平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某些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有所不同。

此外,个体的遗传差异也会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效果。

(二)病理因素疾病状态会显著影响药代动力学。

例如,肝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减慢,肾功能不全则可能影响药物的排泄,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训练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训练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重复给药试验设计是指给予受试 者一定剂量的药物,多次给药后 观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这 种设计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蓄 积情况以及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 全性。
临床等效性试验设计
临床等效性试验设计是指比较两 种不同剂型的药物在临床上的等 效性。这种设计可以比较不同剂 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
代谢组学与药代动力学结 合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全面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过程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和个性化用
药提供有力支持。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的结合
基因组学与药代动力学的整合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识别个体差异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实时监测与调整用药方案
通过实时监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情况,及时调 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
训练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 点及实例分析
目录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实例分析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 未来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探讨药物在 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以及这些过程与药物疗效和安全 性的关系。
通过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 了解个体差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 性产生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提 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医疗。
02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清除率(CL)
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从血浆中清除药物的能力,单位为 L/h或L/kg/h。计算公式为:CL = V/AUC,其中V为表观分布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

双盲, lisin/20, H/25
5-120
060 代谢物资料,口服和静注
s
开放, x3
nv
100
077 生物等效性,DMPC/Merck, L+H
sx2
开放, x2, +H6.25
nv
50
078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L+H
sx2
开放, x2, +H12.5
nv
50
075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胶囊/片剂
s
开放,口服和静注
nv
50
013 静注药动学
sx5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1- 40
017 静注药动学/药效学 L-158,641
s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代谢)
003 药动学
s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10-300
007 药动学,药效学
7天
双盲, 安慰剂
nv
100
063 药动学,老年人
001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
s
开放, 安慰剂
nv
2.5- 40
003 /D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I
s
双盲, 安慰剂, x Dup532 nv
100
006 升压素/剂量 resp,血管紧张素-II
sx4
开放, 安慰剂
nv
40-120
033升压素/vasc resp,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 s x 4
12周
双盲, 无安慰剂, enal htn
有效性, severe htn, combin 12周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分析中的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药代动力学是药物分析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评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和性质。

本文将从药物消除的机制、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药物消除的机制药物消除是指药物从体内被排除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肝脏代谢以及肝脏和肾脏之外的其他途径进行。

药物消除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评价。

二、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转移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被排出的过程。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进行化学反应转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包括酶促反应、代谢饱和效应、酶诱导和酶抑制等方面的内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能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的性质和代谢酶的饱和情况,对于了解药物的代谢机制和代谢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四、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动力学研究包括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药物进入和离开组织的过程以及组织灌注等内容。

通过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动力学特征,可以揭示药物在靶组织和非靶组织中的分布情况,进而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药物消除机制、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和性质。

这对于合理使用药物、改进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外实验、数学模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一、体内外实验体内外实验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体内实验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入小鼠、大鼠、狗等实验动物体内,通过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和组织样品,来研究药物的代谢过程。

体外实验则是在离体条件下(如体外肝微粒体、细胞系等),对药物进行代谢动力学研究。

体内外实验虽然具有操作简便、容易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可能受生理环境影响、需要大量动物供试等等。

因此,近年来,体内外实验的使用已被限制。

二、数学模型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者们开始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

数学模型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建立相关方程模拟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单室模型、双室模型、生物利用度模型等等。

数学模型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预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降低体内外实验对实验动物的数量和时间、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但是,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模型参数的确定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还存在着误差较大、难以考虑生物环境变异等诸多不足之处。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扩增、基因克隆等技术,可以对组织、细胞、蛋白质等层面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

特别是在相关基因的筛查、基因多态性的鉴定、基因表达谱及蛋白表达和代谢酶鉴定等技术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也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总结来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这些方法共同促进和推进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讲解课件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及实例分析讲解课件
色谱法 免疫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
方法确证:
特异性 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 定量下限 精密度和准确度 提取回收率
20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方法学质控
标准曲线 质控样品 SOP、GCP
对方法学研究 给予应有的重视
常见问题:方法学确证 方法学质控
21
实例分析
• 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试验设计-5
• 采样点的确定
– 血样
• 给药前 • 吸收相 • 分布相 • 消除相 • 采血持续时间
– 尿样
• 给药前 • 开始排泄 • 排泄高峰 • 排泄基本结束
27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6
•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
– Ka
– Tmax – Cmax – AUC – Vd
– Kel – T1/2 – MRT – Cl
试验设计-9
• 药物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肝功能受损 – 肾功能受损 – 老年人 – 儿童
31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10
• 种族差异问题 • 个体差异问题 •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s
双盲, 安慰剂, 静注
htn
(代谢)
034 药效学自主/肾脏
sx4
双盲, 安慰剂, x4
nv
100
043 药效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6周
双盲, 安慰剂, 依那普利 htn
25,100
018 药效学,前列腺素,女性
4周
sbl, longitudinal

第2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第2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一、吸 收(absorption)
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
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
影响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方面: 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脂溶性,解离度) 剂型
药物相互作用:氢氧化铝凝胶-地美环素
药物在通过肠粘 膜和肝脏时,因被酶 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 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减少首关效应的办法:
1.适当增加剂量(超过酶灭活能力) 2.改为舌下/吸入/直肠给药
二、分 布(distribution)
药物从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分布入靶器官的速度决定-药物作用的快慢 药物分布入靶器官的浓度决定-药物作用的强弱 药物分布入肝、肾的速度决定药物消除快慢。
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 关系。
CPK意义:
✓ 1.制定最佳给药方案(给药剂量、频 度),提高用药疗效及安全性
✓ 2.评估疾病及特殊人群,药物相互作 用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指导合理用 药
✓ 3.设计新药、改进药物剂型,生物等 效性研究
第2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ADME: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器官血流量
高血流量器官:肝、肾、脑、肺 低血流量器官:肌肉、皮肤、脂肪 再分布
i.v麻醉药-硫喷妥钠
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分布:
血—脑屏障: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不具
多数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组织之间的小孔和吞饮小泡,且外表 面几乎全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
青霉素治疗脑膜 炎?为什么首选
弱酸性药在外液浓度高, 不易进入细胞内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
碘-甲状腺(10000X)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相关问题胡蓓教学课件ppt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相关问题胡蓓教学课件ppt

研究范围
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肾 功能障碍者等)、不同病理状态(如疾病 、基因突变等)及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 、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下的药代动力 学特征。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实验法、计算法、模型法等。
研究步骤
先进行动物实验,测定各种参数,然后进行人体研究,测定血药浓度,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模 型建立,最后进行临床验证和推广应用。
定义
临床药代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包括药物剂量的确定、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预测和药物疗效的评价等 。
研究内容与范围
研究内容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 浓度-时间关系、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等。
推动新药研发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结果为新药在人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有助于新药的发现和开发。
研究的伦理与法规遵从
遵守伦理规范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需要遵循医学伦理和药 物临床试验规范,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得到充 分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新药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也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一。药物的代谢方式和途径、排泄方式和途径都会影 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会对药物的研发和改进 产生影响。
04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
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数据分析的复杂性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涉及大量的生物样本检测,数据处 理繁琐,需要准确、精密的实验技术和设备,以及严格 的质量控制措施。
数据解读的挑战
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而 且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对于临床 医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体内药物分析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体内药物分析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名解部分(5’*10)1、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人体对药物的作用,理解药物及其制剂在人体内的ADME规律,阐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与药效之间相互关系。

它的研究和发展对药物评价,新药设计,药物剂型改进,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实现临床优化给药方案和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2、血脑屏障:将脑和血液循环分开的屏障,它是机体防止外源性化合物进入脑内的自身防护机制。

血脑屏障的解剖学基础是将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从而形成物理学屏障。

它可以阻止水溶性、大分子药物通过。

亲脂性药物能够横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经被动扩散方式进入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存在于母体循环系统和胎儿循环系统之间,是母体和胎儿之间控制内外物质流通的结构,也是要药物母体进入胎儿的流通结构。

胎盘屏障有类似于血脑屏障的性质,非离子型的、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通过,而脂溶性低得、易离解的药物则较难通过,与血清蛋白结合的药物也易于通过屏障,进入胎儿。

4、固定效应因素:也称为相关因素,这类因素相对稳定,容易测定,包括生理、病理因素,以及实验实施的季节和人员、单位等。

固定效应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非连续变化因素,如性别、种族、实验场所等,多以数字代表状态;另一类为连续变化因素,如体重、身高、某些病理生理指标等。

5、随机效应因素:是一类较难以预知,但服从某种分布的因素。

如一些未知的病生理状态,无法解释的个体间差异,不易察觉的环境变化,无法避免的测量误差等均可归为随机效应的影响。

6、药物相互作用:指几种药物同时或前后序贯应用时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或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发生改变。

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结果,可以将其分为有益相互作用与不良相互作用。

有益相互作用可以被临床积极利用,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费用。

不良相互作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7、替代作用:一种药物造成另一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下降称为替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8
18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研究内容-做什么 特殊情况的考虑 注册分类五:缓控释制剂 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8/10/8
19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研究内容-做什么 特殊情况的考虑 进口药: 按注册分类1 按注册分类3
2018/10/8
20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怎么做
试验目的-为什么做
试验目的应明确
试验目的与产品立题依据的关系
试验目的对试验设计的指导 常见问题:为了试验而试验
2018/10/8
12
实例分析
某贴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试验1:12名受试者在不同时间取下贴片,看血药浓度。贴臀部 – 试验2:增加一个成份的剂量25%,但血药浓度未见增加,可疑 因素:贴片部位的差别(贴腹部) – 试验3:不同部位对吸收的影响:腹部、臀部、上臂、躯干上部, 结果:腹部有所差别 – 试验4:评价规格与释放量的关系。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 及实例分析
主讲人:高晨燕
讲习组成员:杨志敏、鲁爽、王水强、陈晓媛
药品审评中心 2004.9
2018/10/8
1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定义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 实例分析
2018/10/8
2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定义
• 药物研究的分枝学科 • 人体对药物的作用 • 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的规律
htn
htn htn htn htn htn htn htn
50-100
50-100 50,100 50,100 50,100 50 25-100 50 50-100
双盲, L+安慰剂, +H6.25-25 htn
双盲, lisin/20, H/25
双盲, 安慰剂, 依那普利/10
htn
htn
50
50-150

2018/10/8

5
• 不同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不同人种(或人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不同人群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指导药物开发 指导后期临床试验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18/10/8
6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 • • • • 试验目的 方法学的建立与确证 研究内容 特殊人群 特殊考虑
2018/10/8
• 受试者选择
– 健康状况
• 健康受试者 • 患者 • 特殊人群
– 性别 – 年龄、体重
2018/10/8
24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2
样本量:8-12
是否足够?
受试者管理 饮、食、生物样本的采集
2018/10/8
25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3
• 受试药物
– 药物剂型 – 药物质量 – 药物保管
s sx5 s s 7天 s sx2 s 8天 1周 s s sx2 sx2 sx3 sx3 sx2 12天 sx2 15天 s s sx4 6周 4周 16周 6周 sx2 s 12周 sx4 s s sx4 sx4 s
开放,口服和静注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双盲, 安慰剂, ascd nv 双盲, 安慰剂 开放, x2 开放, x2 开放, 非安慰剂, L-158,641 开放, 安慰剂 开放, 无对照 双盲, 安慰剂, ascd htn 开放, x3 开放, x2, +H6.25 开放, x2, +H12.5 开放, x3 开放, x3 开放, x 西米替丁 双盲, 安慰剂, +华法林 sbl, L+pl vs +phenob 双盲, 安慰剂, +地高辛 开放, L, H, L+H12.5 双盲, 安慰剂, 静注 双盲, 安慰剂, x4 双盲, 安慰剂, 依那普利 sbl, longitudinal sbl, longitudinal 双盲, x 摄入钠, En htn 双盲, 安慰剂, x2 双盲, 安慰剂, ascd chf 双盲, 安慰剂 双盲, 安慰剂, x4 开放, 安慰剂 双盲, 安慰剂, x Dup532 开放, 安慰剂 双盲, 安慰剂, x 依那普利 双盲, 安慰剂, x 依那普利
– 试验5:药物相互作用(四环素)
– 试验6:不同温度、适度对吸收的影响。 – 试验7:连续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试验8: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给3停7,3次)
– 试验9:生物等效性试验(不同规格间的比较)
2018/10/8
13
实例分析
XXXX双层缓释片:产品立题依据
试验目的:评价本品与某有限公司生产的XXXX 普通片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 问题:缓释片与普通片可否生物等效?
nv
nv htn nv pts nv htn nv nv nv nv nv nv nv nv nv htn htn nv htn htn htn nv chf nv nv nv nv nv nv
50 1- 40 (代谢) 10-300 100 50 100 50 5- 40 50,100 5-120 100 50 50 50 100 100 100 100 50 50 (代谢) 100 25,100 50 50,100 50 100 5-150 2.5- 50 5-100 2.5- 40 100 40-120 20,100 20,100
2018/10/8
22
实例分析 • 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微生物法 检定菌:藤黄微球菌
问题:克拉霉素的体内代谢产物14-OH克拉霉素
同样具有抗菌活性--特异性问题 后果:直接:原型药与代谢物无法区分 深层次:对产品的影响
2018/10/8
23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1
分布
代谢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
不同个体、种族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排泄
2018/10/8
15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研究内容-做什么 以创新药为例 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食物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8/10/8
28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6
•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计
– Ka
– – – –
2018/10/8
Tmax Cmax AUC Vd
– – – –
Kel T1/2 MRT Cl
29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7
• 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采样点 – 参数估计:Tmax、Cmax、T1/2、
2018/10/8
3
定义
What the drug does to the body? PD
药物
PK
人体
What the body does to the drug?
2018/10/8
4
定义
Absorption (吸收)
体 内 过 程
Distribution (分布)
Metabolism (代谢) Elimination (排泄)
7
2018/10/8
074 生物利用度,最终生物成批处理 013 静注药动学 017 静注药动学/药效学 L-158,641 003 药动学 007 药动学,药效学 063 药动学,老年人 015 药动学,食物,药效学 067 药动学,肝功能不全 002 药动学,代谢 012 药动学,肾功能不全 004 药动学,耐受性 060 代谢物资料,口服和静注 077 生物等效性,DMPC/Merck, L+H 078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L+H 075 生物等效性, DMPC/Merck, 胶囊/片剂 022 生物等效性, 片剂/胶囊, L-158,641 024 药物相互作用 070 药物相互作用 072 药物相互作用 079 药物相互作用 073 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 069 药效学/药动学 E-3174(L-158,641) 034 药效学自主/肾脏 043 药效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018 药效学,前列腺素,女性 014 药效学,蛋白尿,非糖尿病 057 药效学,肾功能 vs enal 023 药效学,肾功能,钠摄入 016 血液动力学, 剂量-resp,慢性心衰 047 血液动力学, 剂量-resp,慢性心衰 019 血液动力学, 剂量-resp,低钠 001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 003 /D 升压素 resp,血管紧张素-II 006 升压素/剂量 resp,血管紧张素-II 033升压素/vasc resp,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 035升压素/vasc resp,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
2018/10/8
16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研究内容-做什么
特殊情况的考虑 注册分类三:
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无种族差异 治疗窗 治疗剂量 半衰期的长短 在体内的蓄积情况
17
临床用药次数
药代动力学特征
2018/10/8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研究内容-做什么 特殊情况的考虑 注册分类四:改盐前后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生物等效性研究:等效 不等效:
Cl、Cav、AUCss、DF
2018/10/8
30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点
试验设计-8
• 食物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进食时间 – 服药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