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合集下载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检测方法--继续教育考题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检测方法--继续教育考题

第1题GB/T8077-2012 粉煤灰三氧化硫试验中高温电阻炉的温度控制在多少度? A.950℃ B.1000℃ C.800℃-1000℃ D.800℃-950℃ 答案:D第2题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中跳桌完毕后测量的直径是哪两个方向上的长度? A.取相互平行方向 B.取相互垂直方向 C.取两个最大直径 D.取两个最小直径答案:B第3题GB/T176-2008 粉煤灰烧失量样品准备中采用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分至多少克,用筛孔为多少的方孔筛筛析? A.100g 和80μ m B.50g 和45μ m C.100g 和45μ m D.80g 和80μ m 答案:A第4题外加剂含固量试验中液体试样称量质量?A.3.12gB.3.0023gC.5.0023gD.4.1234gE.3.0082g 答案:B,D,E第5题外加剂含水率试验中称量瓶的恒量过程中,称量瓶第一次称量为23.3621g。

那么第二次称量质量为多少就符合恒量要求? A.23.3627gB.23.3623gC.23.3624gD.23.3625gE.23.3626g 答案:B,C,D第6题在GB/T8077-2012 外加剂细度试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外加剂试样应该充分拌匀并经100~105℃烘干 B.称取烘干试样10g,称准至0.0001g C.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负压筛析D.将近筛完时,应一手执筛往复摇动,一手拍打摇动速度约每分钟120 次 E.当每分钟通过试验筛质量小于0.005g 时停止继续筛析答案:A,D,E第7题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中的结果表示要包含哪些内容?A.用水量B.外加剂掺量C.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时间D.截锥圆模尺寸E.水泥强度等级名称、型号及生产厂答案:A,B,E第8题以下关于外加剂水泥胶砂减水率试验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有哪些? A.水泥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 B.砂应选择用水泥强度检验用的标准砂 C.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为(180±5)mm 时的用水量与基准胶砂流动度(180±5)mm 时的用水量的比值就是减水率的大小 D.基准胶砂流动度达到182mm 那么掺外加剂的流动度需符合(182±5)mm 的要求E.搅拌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20mm 答案:A,B,E第9题GB/T176-2009 粉煤灰三氧化硫试验时高温电阻炉是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出厂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一条全部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表二中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 氧化钙、安定性。
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一、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表二、放射性合格的技术要求。 3.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一次(放射性除外);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0 .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
三氧化硫,不大于/ % 三氧化硫,不大于
3.5 . 1.0 4.0 5.0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 沸煮后增加距离), 沸煮后增加距离), 不大于/ 不大于 mm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
表二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F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类粉煤灰
技术要求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95.0
105.0
115.0
烧矢量,不大于 烧矢量,不大于/ %
5.0
8.0
15.0
含水量,不大于 含水量,不大于/ %
1.0
三氧化硫,不大于 三氧化硫,不大于/ %
3.0 1.0 4.0

粉 煤 灰 标 准

粉 煤 灰 标 准

粉煤灰标准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标准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精品文档

5.4活性指数试验方法 D.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D.2原理:按GB/T17671—2019测定试验胶砂和 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 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D.3 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中国 ISO 标准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5.2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B.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 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B.2 原理:按 GB/T2419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 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 130mm ~ 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B.3材料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标准砂:符合 GB/T17671-2019 规定的 0.5mm ~ 1.0mm的中级砂。 水:洁净的饮用水。
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 等级标准样品,按A.4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 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K=m0/m K-筛网校正系数; M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 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 % )。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5.3含水量试验方法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 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 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 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 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10℃,最小分度 值不大于2℃。 天 平 : 量 程 不 小 于 50g , 最 小 分 度 值 不 大 于 0.01g。

最新gbt1596用 于 水 泥 和 溷 凝 土 中 的 粉 煤 灰

最新gbt1596用 于 水 泥 和 溷 凝 土 中 的 粉 煤 灰

G B 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溷凝土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ly ash used for cement and concrete2005-01-19发布 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本标准参考ASTMC618-2003《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煅烧的天然火山灰》、JISA6201——1999《混凝土用粉煤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本标准与GB/T159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3章);——增加了分类(本版第4章);——增加了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1条和6.2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3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4条);——增加了粉煤灰均质性要求(本版第6章6.5条);——增加了附录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A);——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5μm方孔筛筛余原版第4章4.1条;本版第6章6.1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8.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3.0%改为不大于3.5%(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7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本版附录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章和第9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流动度由125mm~135mm改为130mm~140mm(原版附录B,本版附录B)。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1596-2017《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2. GB/T 20474-2006《水泥及其制品用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水泥及其制品中的适用范围、分类及制备方法等要求。

3. GB/T 18046-2015《水泥粉煤灰混合料》:该标准规定了水泥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 JGJ/T 272-2015《建筑用混凝土掺合料》: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在建筑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JGJ/T 107-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包括对混凝土中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等。

以上标准对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了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水泥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ly ash used for cement and concrete2005-01-19发布 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本标准参考ASTMC618-2003《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煅烧的天然火山灰》、JISA6201——1999《混凝土用粉煤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本标准与GB/T159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3章);——增加了分类(本版第4章);——增加了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1条和6.2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3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4条);——增加了粉煤灰均质性要求(本版第6章6.5条);——增加了附录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A);——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5μm方孔筛筛余原版第4章4.1条;本版第6章6.1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8.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3.0%改为不大于3.5%(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7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本版附录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章和第9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流动度由125mm~135mm改为130mm~140mm(原版附录B,本版附录B)。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

4.含水量
同厂家连续供应相同 等级的数量≤200t为
粉 5.安定性 煤
一批; 每批必检1-5项;
灰 6.三氧化硫
全检1-10项;
1-10项数据质保书提
7.游离氧化钙含量 供。
GB/T 176-2008附录B GB/T 1346-2011 GB/T 176-2008
GB/T 1596-2005
GB/T 1596-2005
按 GB/T 176 进行,其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采用硫酸铜返滴定法或 X 射
线荧光分析方法,有争议时以硫酸铜返滴定法为准 。
7.4 含水量
按附录 B进行。
7.5 半水亚硫酸钙 按 GB/T 5484 进行。
7.6 密度
按 GB/ T 208 进行。
7.7 安定性
试验样品按 3.3 制备,安定性试验按 GB/T 1346 进行。
取样方法按 GB/ T 12573 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 10 个以上 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 3 kg。
注:对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必要时,买方可对其迸行随机抽样检验 。
八、检验规则
8.2 出厂检验 8.2.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为 6.1表 1中除烧失量和强度活性指 数以外的所有项目;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 6.4 半水亚硫酸钙 ( CaS03 • 1/ 2H2O)项目。 8.2.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广检验项目为 6.1表 2 中除强度活性指数以外的 所有项目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 6.4 半水亚硫酸钙(CaS03 • 1/ 2H2O)项目。 8.3 型式检验 8.3.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 6.1表 1、6.2 和 6.4 规定的。 8.3.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 6.1表 2、6.2 和 6.4 规定的。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它的性能和质量对于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而粉煤灰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泥掺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质量,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1. 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应满足以下要求:(1)比表面积应大于350m²/kg;(2)灰分应小于15%;(3)玻璃体含量应小于70%;(4)活性指数应大于75%。

2. 粉煤灰的贮存和运输粉煤灰在贮存和运输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粉煤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2)粉煤灰应与水泥分开存放,避免混合;(3)粉煤灰应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避免受潮、污染。

3.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掺量(1)粉煤灰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途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2)对于C30及以下等级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不超过30%;(3)对于C4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可以适当增加,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方式(1)粉煤灰应与水泥、骨料、砂等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搅拌;(2)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掺合顺序,先加水泥和砂、骨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粉煤灰搅拌;(3)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出现过多的水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1)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2)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3)在工程使用中应对粉煤灰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质量。

三、总结以上是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国家标准

粉煤灰标准标准名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 GB 1596-91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序号指标级别Ⅰ ⅡⅢ1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 20 452 需水量比,%不大于95 105 1153 烧失量,%不大于 5 8 154 含水量,%不大于 1 1 不规定5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 3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序号指标级别ⅠⅡ1 烧失量,%不大于 5 82 含水量,%不大于 1 13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4 28天抗压强度比, %不大于75 62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
2
3
4
C.1范围: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原理: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仪器设备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活性指数按式(D.1)计算:计算至1%。
D.6 结果计算
注: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H=R/R0×100
5烧失量试验GB/T176-2008
实验步骤
方法原理:试样在950℃±25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3含水量试验方法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02
01
03
C.4 试验步骤
C.5 结果计算 含水量按式(C.1)计算: W=(w1-w0)/w1×100 式中: 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计算至0.1%。
6.2 判定规则 a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试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1条表1技术要求时为等级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复检不合格可降级处理。凡低于本标准第6.1条表1最低级别要求的为不合格品。 b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2条表2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

GB/T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培训
C.6.2 试验结果有矛盾或需要仲裁检验时,对比水泥宜采用 GSB 14-1510 强度检验用水泥 标准样品。
十、工程应用
粉煤灰是指火力发电厂中磨细煤粉在锅炉中燃烧后从烟道排出、被收尘器收集的 细颗粒粉末,是工业“三废”之一。
粉煤灰是有一定活性的火山灰质材料。呈灰褐色,通常呈酸性,尺寸从几微米到 几百微米,通常为球形颗粒。我国大多数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 Fe2O3、CaO,此外,还有未燃尽的炭以及少量的Mg、Ti、S、K、Na等氧化物。
A.6 结果计算 A.6. 1 需水量比按式(A.1)计算,结果保留至 1%。
X m 100................................................(A.1)
125
式中:X一需水量比,% m一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对比胶砂流动度( Lo )的±2mm 时的加水量,单位为
C.4 仪器设备
天平 、搅拌机、振实台或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 GB/T 17671-1999 规
定。
C.5 试验步骤
C.5.1 胶砂配比按表 C.1进行。
表C.1 强度活性指数试验胶砂配比
单位为克
胶砂
对比
试验样品
种类
水泥
对比水泥
粉煤灰
标准砂

对比胶砂
450


1350
225
试验胶砂

315
5.1 等级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Ⅰ级、Ⅱ 级、Ⅲ级。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不分级。
六、技术要求
6. 1 理化性能要求 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1要求,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2要求。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表1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6.2.1.3 当电厂的煤种和设备工艺条件变化时,也应及时检验。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代替GBl596- 197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 引用标准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3 定义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 技术要求4.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4.2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 试验方法5.1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按GB176进行。

5.2 细度按附录A进行。

5.3 需水量比按附录C进行。

5.4 28天抗压强度比按附录C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取样6.1.1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6.1.2 取样方法6.1.2.1 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6.1.2.2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按6.1.2.1的方法混合缩取平均试样。

6.1.3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6.2 检验项目6.2.1 型式检验6.2.1.1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供方必须按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每半年检验一次。

6.2.1.2 水泥厂启用粉煤灰作活性混合材料时,必须按4.2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作为生产控制,要求烧失量,三氧化硫和含水量每月检验一次,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

6.2.1.3 当电厂的煤种和设备工艺条件变化时,也应及时检验。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
以下是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的几个常见标准:
1. GB/T 1596-2017《煤粉燃烧硫化物含量测定》: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硫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使用安全。

2. GB/T 1596-2017《煤粉灰化度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灰化度的测定方法,用于评估粉煤灰的质量和可用性。

3. GB/T 1596-2017《煤粉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保证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 GB/T 1596-2017《煤粉无机非活性杂质含量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中无机非活性杂质(如石英、方解石等)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适用性。

这些标准通常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AQSIQ)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和发布的,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标准适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使用。

粉煤灰在水泥厂用途

粉煤灰在水泥厂用途

粉煤灰在水泥厂用途粉煤灰是一种由燃煤电站或工业炉排出的副产品,在水泥厂中有广泛的应用。

粉煤灰在水泥生产中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生产中的替代材料:粉煤灰可以作为水泥生产中的替代材料,代替部分水泥熟料的使用。

粉煤灰具有一定的胶凝性和活性,可以与水中的钙化合形成胶体溶胀,从而起到胶凝作用。

经过适当的磨细和激活处理后,粉煤灰可以作为水泥熟料的替代材料,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并减少对石灰岩等天然原料的依赖。

粉煤灰的使用还可以减少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应用了粉煤灰的水泥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

2. 改良混凝土性能: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添加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粉煤灰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细孔和孔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致密性和耐久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抗摩擦性能。

粉煤灰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热收缩和开裂倾向,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提高水泥强度:粉煤灰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等活性物质可以与水泥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的产物,提高水泥的强度。

粉煤灰的加入量和磨细程度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较大,适量的粉煤灰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的强度,并且可以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有利于水泥的工艺性能。

4. 减少水泥熟料的热耗:粉煤灰具有较高的火力特性,可以作为水泥熟料的补充燃料,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粉煤灰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可以被利用,减少对石灰岩等燃料的需求,提高水泥熟料的热能利用效率。

5. 经济效益:粉煤灰作为水泥生产的副产品,可以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成本,还可以节约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总之,粉煤灰在水泥厂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提高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未来的水泥生产中,粉煤灰的利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粉煤灰GB T 1596-2017标准更新

粉煤灰GB T 1596-2017标准更新

新标准
“以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二者达到规定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比为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对比胶砂的流动度在145mm~155mm内,试验 胶砂流动度应为对比胶砂流动度的±2mm)
试验方法变更
3、规定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按GB/T 176进行,其
中三氧化二铝的测定采用硫酸铜返滴定法或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有 争议时以硫酸铜返滴定法为准。
检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变更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目: 旧标准 (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 新标准 (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密度);当 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增加半水亚硫酸钙 项目。
检验规则变更
试验方法变更
1、细度
删除原标准中附录A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更改为“按GB/T 1345中45um负压筛析法进行,筛析时间为3min”; 试验筛:旧标准“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 新标准“筛析10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变更为
试验方法变更
2、需水量比 旧标准
“以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时的加 水量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3、型式检验 (1)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 旧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安定性、放射性) 新标准(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 离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 密度、安定性、放射性、半水亚硫酸钙)
检验规则变更
定义、术语变更
(4)强度活性指数(增加龄期要求) 旧标准:试验胶砂抗压强度与对比胶砂抗压强度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新标准:试验胶砂与对比胶砂在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之 比,以百分数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
煤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代替GBl596-197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和水泥生产中作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2引用标准
GB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177强度检验方法
GB2419流动度试验方法
3定义
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4技术要求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应满足表1要求
水泥生产中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应满足表2要求。

5试验方法
烧失量、含水量和三氧化硫
按GB176进行。

细度
按附录A进行。

按附录C进行。

28天抗压强度比
按附录C进行。

6检验规则
组批与取样
6.1.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重量计算。

取样方法
-3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
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时作掺合料的粉煤灰成品,必要时,需方可对粉煤灰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样。

检验项目
交货检验
水泥厂作活性混合材料使用的粉煤灰,供方必须按条要求,进行烧失量和含水量检验。

检验结果评定
符合本标准第4章各级技术要求的为等级品。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要求的,应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复验。

复验不合格的需降级处理。

凡低于第4章技术要求中最低级别技术要求的粉煤灰为不合格品。

按条技术要求,28天抗压强度比指标低于62%的粉煤灰,可作为水泥生产中的非活性混合材料。

粉煤灰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
a.厂名和批号;
b.合格证编号及日期;
c.粉煤灰的级别及数量;
d.质量检验结果。

7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袋装粉煤灰的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粉煤灰”、厂名、级别、重量、批号及包装日期。

粉煤灰运输和贮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

并注意防止受潮和污染环境。

附录A
粉煤灰细度测定方法
(补充件)
A1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测定。

A2仪器
采用气流筛析仪(又称负压筛析仪)。

主要由筛座、筛子、真空源及收尘器等组成,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从而达到筛分的目的。

A3试验步骤
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1g。

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称量,准确至0.1g。

A4结果计算
筛余百分数X(%)按式(A1)计算:
X=G×2………………………………(A1)
式中:G——筛余物重量。

附录B
粉煤灰测定方法
(补充件)
B1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粉煤灰的测定。

B2方法原理
本测定方法是依GB2419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125-135mm范围的加水量之比。

B3样品
试验样品:90g粉煤灰,210g和750g标准砂。

对比样品:300g,750g标准砂。

B4试验步骤
按GB2149进行。

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流动度达到125-135mm时的需水量W[1](mL)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W[2](mL)。

B5结果计算
粉煤灰需水量比按式(B1)计算:
W1
需水量比=───×100………………………………(B1)
W2
计算结果取整数。

附录C粉煤灰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方法
(补充件)
C1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测定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

C2方法原理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比按GB177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1]和对比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2]。

C3试样制备
粉煤灰
a.含水量小于1%;
b.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5%-7%。

a.安定性必须合格;
b.抗压强度大于;
c.比面积290-310m2/kg;
d.石膏掺入量(外掺)以S O3计为%%。

C4样品
试验样品:162g粉煤灰,378g硅酸盐水泥和1350g标准砂。

对比样品:540g硅酸盐水泥,1350g标准砂。

成型加水量:对比样品238mL,试验样品按水泥胶砂流动度125-135mm时的水灰比计算。

C5试验步骤
按GB177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28天抗压强度R1和对比样品28天抗压强度R2。

C6结果计算
粉煤灰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按式(C1)计算:
R1
28天抗压强度比=───×100………………………………(C1)
R2
计算结果取整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能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研究所和长江科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基典、骆淑娴、吴超寰、江丽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