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 五、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 六、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七、发展心理学简史
❖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者1882年发 表《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 志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 ❖ 1、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 无条件反射: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没有明显适应价值
观测的设计方式。 ❖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 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发展的相似性
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探查发展的差异性的跨 文化比较研究。
❖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 (四)训练研究与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三、心理发展的动因★
四、婴儿的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思维等认 识过程
❖ 1、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 熟的心理过程。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 颜色视觉、对光的觉察和视觉敏锐度
❖ 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感受抚慰、警觉、痛 苦)、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2、幼儿期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
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 所提问题变化:是什么 为什么 幼儿概括能力发展:实物 类概念 幼儿分类能力四级水平:不能把握事物的某种
特点;感知特征;知识和经验;概念分类 3、幼儿想象的发展:
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通过通过良好教育和训练,幼儿的长征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新颖、神奇、超越性、指向未来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之发展心理学必背
要点:(1)、心里发展的阶段论与联系论(领会)
①阶段论:阶段论认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可连续的分阶段进行。
规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年龄心里素质不同。
②连续论:主张――心里发展是连续的
12、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划分。
(3)、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地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研究方式-①组群研究与个案研究:将纵向研究应用于单一的特殊被试者身上的追踪研究。
②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因任务要求不同跨文化比较研究
9、.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2)试验法(3)访谈法(4)临床法
10、.心里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欺负与被欺负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生理发育高峰
生理机能的变化
性的发育和成熟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记忆的发展
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种水平,6个阶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儿童心理学创始人
发展心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原创)
发展⼼理学第三章测试题(原创)第三章发展⼼理学的研究⽅法(出题⼈:2010级⼼理⼆班董晨杰(03)曹艾青(02)刘芳(16))⼀、填空题(本⼤题共10个⼩题,每空1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每题的括号中)1、发展⼼理学研究的核⼼特点是个体发展的()和()2、发展⼼理学的研究原则()()()()3、在某⼀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较的⽅法叫做()4、具有特定的研究⽬的和⼀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的收集资料的⽅法是()5、⼼理⽣理学⽅法主要有()()()6、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是对定性资料进⾏()7、在发展⼼理学当中⼤量应⽤的数据分析取向是()8、发展⼼理学的研究设计⽅式有()()()()9、发展⼼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有()和()两种⽅式10、⼈的理⾥发展既具有普遍⾏和⼀般性有具有特殊性或个别性,因此研究发展⼼理学时应遵循的⼀个原则是()⼆、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题,每⼩题2分,共16分,把正解的选项填在括号中)1.下列不属于发展⼼理学研究的功能的是()A.描述B.解释C.预测D.定义2.发展⼼理学研究要遵循的⼀个原则是()A.普遍性原则B.⼀般性原则C.突发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3.下列不是⼼理学收集资料的常⽤⽅法的是()A.访谈法B.描述法C.观察法D.问卷和测验法4.发展⼼理学的主要功能间的层次递进关系由低级到⾼级的排序是()A.描述预测控制解释B.描述解释预测控制C.描述控制解释预测D.描述控制预测解释5.纵向研究设计也被叫做()A.发展研究设计B.年龄研究设计C.追踪研究设计D.微观发⽣学设计6.下列属于横断研究优势的有()A.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B.横断研究可以和代群效应⼀起进⾏产⽣积极结果。
C.采⽤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演技时间。
D.在短时间内发现同⼀年龄或者不同年龄的发展相似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
7、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者提供学习的机会,观察个体发⽣变化的过程的研究设计是() A.横断研究 B.局、聚合交叉研究 C.微观科学研究 D.微观发⽣学研究8.发展⼼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是()A.测验法B. 问卷法C.观察法D.描述法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题,每⼩题2分,共10分。
(精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 准备阶段 文艺复兴以前,儿童不被重视,是微不足道的
人,文艺复兴以后,心理学的发展中产生人本主 义思潮,主要思想就是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 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这些是儿童心理学 诞生的基础。
16
二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
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 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例:研究儿童自控发展
4岁
5岁
6岁
7岁
数据比较
18
横向研究得出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率(%N=2016)
年龄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男 14.4 16.1 12.5 12.1 13.1 13.3 13.3 11.64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 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特 点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4
• 原生动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环境中的变
化因素与自身的关系来调整自己的动作, 如草履虫)
5
• →环节动物 产生了头神经节,并且神 经元之间产生了联结,也叫突触
6
• →脊椎动物 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有了很 大发展
遗传与环境(双生子研究); 连续性与阶段性; 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生理成熟和外在教育问 题); 关键期问题。(0-2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12
早期教育及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印刻的启示:洛伦兹
(Lorenz)与他的“鸭宝宝”
小鸭出生后第13-16小时是认识自 己母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 只要是能动的物体在它们眼前出 现,就会被当作自己的母亲。如 果错过这一阶段,小鸭就很难建 立起对母亲的认识。这一情况是 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的。 他用自己当实验品,客串了几只 鸭子的“母亲”,即使在游泳时, 小鸭们也不愿离开自己的“洛伦 兹妈妈”。科学家们认为,可能 人类的许多行为和能力也存在类 似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pptx
女 11.26 14.83 18.35 15.63 18.91 12.60 14.62 10.76 14.54
合计 12.94 15.55 15.07 13.75 15.86 12.93 14.00 11.18
13.93
13
优点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 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 展的年龄特征
18
纵向研究:男孩行为问题
19
纵向研究:女孩行为问题
20
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
不同的发展趋势。
21
优点
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 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 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9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
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 跨文化研究 微观发生学设计
10
11
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同时对不 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12
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N=2016)
年龄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男 14.40 16.18 12.45 12.11 13.08 13.30 13.31 11.64 13.34
这些记者坐在离讲台很近的地方。一个人写道,听 众对我的演讲感到非常惊讶,会场上鸦雀无声;另 一个人写道,我经常被大声的鼓掌打断,在我讲演 的最后,鼓掌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一个人写道, 在我的对手讲话的时候,我经常微笑着;另一个人 则注意到我的脸保持严肃,没有一丝笑容;一个人 说到我的脸由于激动变得紫红,另一个人则发现我 的脸变得惨白。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P181)1.简述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P181)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3)。
2.简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P18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习题222):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184)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习题12)。
4.横断研究的定义是什么?(P185)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习题13)。
5.纵向研究的定义是什么?(P185)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习题15)。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6.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是什么?(P186)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习题19)。
属于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有(习题232):①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②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7.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P18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分章节笔记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首先要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突显出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个体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由于发展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发展与变化历程)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2)解释: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作出说明。
:(3)预测: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作出推断。
:(4)控制: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总结:四个功能具有层次递进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准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符合预期目的的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表现在:(1)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期到老年期(3)就研究过程而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4)研究对象的意识性可能使他们的反应中带有许多掩饰甚至虚假的东西;(5)研究对象的心理的许多方面是不稳定的,这种特性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6)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既是生物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7)研究者不能随意控制或操纵研究对象(8)研究者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
而且还要从道德,伦理及人道的角度考虑(一)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1.分析这个自变量时应注意:(1)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理论3-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理论3-发展⼼理学★★⼼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第三章发展⼼理学发展⼼理学的重点内容在婴⼉期、幼⼉期、⼉童期。
第⼀节概述⼀.发展⼼理学的起源1.霍尔,开发的问卷法,撰写了第⼀本青少年⼼理学著作《青春期:青春⼼理学以及青春期与⽣理学、⼈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将⼉童⼼理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从出⽣到成熟。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①弗洛伊德:童年经验,⼈格发展五阶段。
②荣格:最早对成年期⼼理学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前半⽣与后半⽣分期个观点,25-40岁的分界的年龄;⼆,重视“中年危机”;三,论述了⽼年⼼理学,特别阐述了临终前的⼼理。
③埃⾥克森: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的⼈格发展五阶段理论扩展到⽼年期提出了⼈格发展的⼋阶段。
3.华⽣;最早进⾏⼼理发展的实验研究-----⼩奥尔波特实验推孟:基于智商分数的纵向研究格赛尔:⼉童发展常模研究。
4.何林沃斯:美国⼼理学家,1930年出版《发展⼼理学概论》,世界上第⼀部发展⼼理学著作。
⼆.⼼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1.⼼理发展的概念:⼴义:种系发展,种族发展,个体⼼理发展。
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衰⽼的⽣命历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研究个体毕⽣⼼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发展⼼理学研究的两个领域:①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思维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②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情感、价值观、⾃我意识、⼈际交往,⼈格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3.发展的联系性和阶段性:个体⼼理发展既是连续的,⼜是分阶段的,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延伸。
----⼀边上楼梯,⼀边往前⾛4.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①机体论:认为⼉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
(卢梭)②机械论:认为⼉童是被动的机体,⾏为主要由环境中的外部⼒量塑造(洛克)三.发展⼼理学研究的设计⽅式1.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族群被试者的⼼理发展特点和发展⽔平,进⾏横向⽐较,从⽽了解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变化。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内容本章主要是对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目的是掌握基本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具体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服务。
本章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1、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掌握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3、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个重要的概念主试与被试主试(experimenter)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subject)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心理或行为的变化。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三、发展性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二)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四)发展心理研究既要遵循科学,又要遵循伦理、道德(一)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law age)、生理年龄(physiological age)、心理年龄(mental age)、知觉的年龄。
(二)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年幼儿童被试青少年被试中老年被试(三)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1.主试对被试的影响:实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2.被试对主试的影响: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3.被试自身因素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被试的影响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客观原则(二)特殊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四)生态化原则(一)客观原则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必须坚持客观的原则。
确定客观指标是贯彻客观原则的重要表现,在确立客观指标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1.客观指标包括常模、研究范围、课题性质、试题测定的根据、记分或评定成绩的依据及其注意事项等。
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伴随着青年期的结束,心理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认得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下:(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明的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他用四个基(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认为,心里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三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的内涵1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2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对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心理进行比较研究3个体心理-个体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不平衡性:人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第二发展加速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的动因1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家谱调查2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3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同等成分,孤立存在,企图解释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2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3社会环境,社会互动和社会道德(儿童主动性)4平衡化班杜拉认为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儿童的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应用:课代表,劳模。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文化历史理论。
1心理的实质: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思想。
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和知道的最佳期限。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1已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2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未达到成熟之时。
心理发展的过程1连续论2阶段论3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4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埃里克森-以人格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话费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危机“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用心理社会危机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标题。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含答案)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1.(单选题)幼儿提问的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2.(单选题)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阶段。
A.3B.5C.4D.63.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在社会、家庭和自我需要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B.由于人格重建带来的痛苦C.因工作满意度下降而烦恼D.容易陷入对过去的回忆4.(单选题)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进行道德判断时只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5.(单选题)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逻辑形象思维6.(多选题)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A.促进认知B.实现自我价值C.培养健人格D.增强体质7.(多选题)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上下原则B.头尾原则C.近远原则D.大小原则8.(多选题)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
A.泛灵论B.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D.掌握守恒2010年11月1.(单选题)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
A.吸允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2.(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单选题)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以上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多选题)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心理咨询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方向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顺序性(七个时期)(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两个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是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发展心理学两大重点问题: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重点)流派创始人核心观点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研究方法:谱系调查法●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环境决定论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因素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流派创始人核心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新行为主义代表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社会行为的●学习的方式观察学习(观察-模仿)替代性强化(奖励-惩罚)●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同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前苏联】●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代表人: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家、创立发生认识论)(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题和课题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重点)(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二)以人格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艾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主张人的一生可分为既是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发展;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社会危机。
发展心理学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单选题:1.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2.观察学习是指()。
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3.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A吸吮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4.艾克里森认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5.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班杜拉6.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7.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A力比多发挥作用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8.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C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D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时多选题:9.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B经验C同化D社会环境10.处于前运算的儿童具有的特征包括()。
A泛灵论B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D掌握守恒11.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C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D环境的作用也很大12.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单选题:1.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2.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 2岁B 6个月C 1岁D 3个月3.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JC03发展心理学单元作业题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一.单选题1.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从哲学的高度,皮亚杰认为他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故答案选A。
2.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A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故答案选A。
3.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吮吸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故答案选B。
4.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D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阶段,其中童年期的良好人格特征为能力品质;希望品质、意志品质以及目标品质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的良好人格特征。
故答案选D。
5.观察学习是指()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答案:D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故答案选D。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1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把握两个要点:a、质的规定性;b、各种心理过程的互动作用2)社会性3)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2、特殊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即发展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二、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缺点:1)人为联结性;2)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1)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2)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1)时效性差;2)被试容易流失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三、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种趋势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高尔顿二、环境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华生三、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观点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论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个指标;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略前性原则及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2个前提和条件)六、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3个;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4个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4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点P2042、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8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发展任务及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社会危机)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P18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一般的发展趋势是,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成人期处于缓慢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呈下降趋势。
(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P182)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
就发展的全程而言,又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
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三)相互作用论(P186-P187)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心;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以什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的内在机制。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87页-190页)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P190)(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P191)(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91页)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其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具有典型性。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93页-194页)柯尔伯格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一、婴儿期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P194-P195)(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P195)一、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二、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三、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觉发展(五)空间知觉的发展(P197-P198)包括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三、思维的发展(P198-P199)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觉运动阶段。
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只能反映动作所触及到的事物。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发展,“2.先天成熟理论”。
(P199)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
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一、情绪的发展(一)笑的发展(P200-P201)婴儿笑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发性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三、社会性依恋(二)婴儿依恋的类型(P202)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安全型依恋(占65%-70%)、回避型依恋(占20%)、反抗型依恋(占10%-15%)。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依恋。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P204)一、关于游戏的理论(P204)重点是(二)精神分析论: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绪,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三)练习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联系;(四)重演论: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六)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205)(一)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四)培养健全人格;(五)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P207)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幼儿期以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
(三)记忆策略形成(P207)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的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三、性别角色社会化(P210)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五、第一反抗期(P211)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P212-P213)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P214)小学儿童能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其中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
复述(背诵)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不断重复记忆材料的过程,也是为了达到识记目的而主动作出的意识活动。
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
组织策略一般可分为归类和系列化两种。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P214-P215,属二级考试范围)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二、思维的发展(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P214)(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变为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2)不能摆脱形象性思维的逻辑思维;(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三、同伴关系的发展(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P219-P220)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友谊的发展(四)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P220-P221)(1)相互接近;(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P224-P226)(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P226-P227)初中生的记忆容量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
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第三单元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二、情绪变化特点(P228)(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二)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P228-P229)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主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渗入到内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硬抵抗;(2)软抵抗;(3)反抗的迁移。
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P232-P233)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总的来说,青年期之前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获得上,而青年期之后的成人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