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_大气环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返回
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 类型 气 压 带 风 带 交 替 控 制 地中 海气 候 热带 草原 气候 气压带、风带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 西风带(冬) 30°至 40°之间 副高(夏) 夏季炎热少雨 大陆西岸
赤道低压(湿) 全年高温
信风带(干) 干湿季节分 明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0 极锋 8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9 3 2 1 7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
赤 道 低 压 带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 节变化南北移动 移动方向: 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移动范围: 5---10个纬度 移动结果: 影响某些气候的 形成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因 素 基本因素 直接因素 海陆差异 形成气候 的因素 全球 影 响 气 温 和 降 水 局地
洋流影响
地形影响 释放废热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wk.baidu.com改变下垫面性质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宏观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的影响)
气 温
微观因素
(下垫面不同)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势高低差异 向阳坡和背阳坡差异 水域面积大小 植被覆盖率高低
①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3)①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0911海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最大—亚欧大陆和 太平洋之间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气环流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 差异显著,(1分) 形成季风环流; 夏季风来自 太平洋,带 (1分) 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 来丰沛降水 丰沛降水。(1分)
60° 1月 7月 30° 0°
G
D
D
G
南亚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海陆 热力 性质 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亚洲的季风环流
亚欧大陆 气压中心
北太平洋 气压中心
东亚季 风风向
南亚季 风风向 东北季风
形成原因
一月 亚洲高压 七月
亚洲低压
阿留申低压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夏威夷高压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实际控制地区:
西岸
气压带、风带控制
东岸
季风环流
极地高压带和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高和西风 交替控制
大陆腹地 被大陆气 团控制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副高或信风
赤低和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压带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极地高压带和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寒暖流影响 水域面积大小 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异 植被覆盖率高低
降 水
宏观因素——大气环流 微观因素
相关课标:
课标的具体要求
结合分布示意图说 出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移动规律;
在理解气压带、风 带性质的基础上,说 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会考内容标准
(1)说明北半球冬、 夏季高、低气压中心 的分布。(Ⅱ)
(2)说明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Ⅱ)
(11年海淀期中)读图7“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 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7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 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21.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7M位置时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 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副高和西风交替 控制 地中海气候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内陆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环流 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环流 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环流
副高或信风
赤低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请根据两地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分析两地的降水 特点。
西风 副高
南北纬 10°至 20 °之 间大陆西 岸
图解大气环流
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
亚洲 低压
夏威 夷高 压
30°N
图解大气环流 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60°N 亚洲 高压 阿留 申低 压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环流的典型分布区
世界最显著的季风环流区
亚 洲
季
风
东亚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