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治疗方法

呼吸衰竭治疗方法

呼吸衰竭治疗方法
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通常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氧疗: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来说,补充氧气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急救呼吸机等方式给予氧气供应。

2. 支持性呼吸治疗: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呼吸设备,如机械通气或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可通过插管与气道相连,通过机器来提供呼吸支持。

而无创通气则是通过鼻面罩或面罩等方式,给予呼吸支持。

3. 排除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由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由心力衰竭引起的呼吸衰竭,可以通过利尿剂和心脏药物来减轻症状。

4. 支持性疗法:除了呼吸支持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供患者的生命支持,例如适当的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保持身体的温暖等。

5. 物理治疗:对于某些患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功能。

例如,呼吸肌锻炼、气管引流、体位转换等。

6. 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潜在问
题。

例如,肺移植、肺减容手术等。

请注意,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论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论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方法 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hp.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50例患者中,48例病情好转,2例死亡,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压,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11-01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急症,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有效纠正缺氧是治疗关键[1]。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本文对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男26,女24),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0.5±6.5)岁。

其中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毒品、老鼠药等毒物)24例,冠心病(包括急性、亚急性心肌梗塞)11例,慢阻肺13例,重症肺炎2例,其中35例(83.3%)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5例(16.7%)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1.2 方法符合下列条件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1)清醒能够合作;(2)血流动力学稳定。

(3)不需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4)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5)能耐受鼻/面罩;(6)动脉血气分析出现明显酸碱失衡,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po2<60mmhg,合并pa-co2>50mmhg)[1]。

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运用

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运用

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运用摘要:目的研究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无创通气的方法对临床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和平喘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治疗条件上的无创通气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器官插管失败率低,试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复合治疗标准。

结论:胸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在基本治疗状态下,采用无创通气效果的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治疗和实际推广上具有良好的价值推广性标准意义。

关键词:无创通气;胸外科;呼吸衰竭引言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胸外科急性治疗过程中晚期会出现的并发症问题。

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容易引发多器官缺氧衰竭,造成严重的脑死亡。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依照规律性的抗感染平喘效果进行分析,使用氧气输入的方式进行治疗。

无创通气治疗是操作简单,并发生较少的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无创通气护理衰竭进行紧急治疗和研究,充分分析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效果,采取合理的无创通气方法分析认识胸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运用方法。

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选取入院治疗的医生100例,均患有呼吸衰竭问题,其中具有原发性慢性阻肺的患者35例,重症肺炎的患者15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5例,肺部水肿的患者25例,年龄范围在45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

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新患者42例。

依照医学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过程,对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呼吸衰竭类型进行区分。

其中呼吸衰竭1类型的患者有45例,呼吸衰竭2类型的患者有55例。

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原发病因均符合医学统计学标准型意义,具有良好的科比性价值。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李冰冰【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我院46例应用无创通气辅助呼吸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心卒、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创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在急性呼吸衰竭救治过程中无创通气可作为经过选择的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2页(P21-21,23)【关键词】无创通气;急性呼吸表竭;应用【作者】李冰冰【作者单位】大连市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内二科,辽宁大连,1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急性呼吸衰竭(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机械通气是抢救的重要方法,今年来,随着呼吸机的不断改进,无创通气( non-invasive venti lation,NIV)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有效性、安全性也逐步得到肯定,大大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避免和减少了有创机械通气及其相关并发症,缩短了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1],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

我科应用NIV治疗各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6例,报道如下。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科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6~82岁,平均52.5岁,病因最多为COPD急性加重期,其他如重症哮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心源性肺水肿等。

(1)急性呼吸困难的存在;(2)呼吸室内空气时,PaO2<60mmHg;(3)PaCO2>50mmHg;(4)动脉血pH降低,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5)意识状态的改变。

2017_ERS/AT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管理指南解读

2017_ERS/AT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管理指南解读<p></p><p></p><p></p>

㊃诊治指南㊃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1673-436X.2017.09.001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通信作者:蔡柏蔷,E m a i l :c a i b q2009@h o t m a i l .c o m 2017E R S /A T 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管理指南解读张弘 蔡柏蔷2012年欧洲呼吸年会期间,E R S 提出将联合A T S 制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 E C O P D )管理指南㊂以后每年欧洲呼吸年会上几乎都有关于A E C O P D 指南制订的讨论议题㊂2017年4月欧洲呼吸杂志 发表了 M a n a ge m e n t of C O P D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a E u r o p e a n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o c i e t y /A m e r i c a n T h o r a c i c S o c i e t yg u i d e l i n e (A E C O P D 的管理:E R S /A T S 指南,简称:A E C O P D 管理指南) [1]㊂以下简要解读2017E R S /A T SA E C O P D 管理指南㊂A E C O P D 管理指南制订过程中,C O P D 研究人员组成多学科专家组,针对A E C O P D 诊治的相关问题,通过荟萃分析等方法,形成不同等级的循证医学建议㊂同时,仔细分析疗效与不良反应,证据质量㊁可行性和各种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后,专家组提出:⑴强烈推荐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N I V );⑵有条件推荐门诊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口服(而不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条件推荐A E C O P D 患者接受抗菌素治疗㊁开展家庭医疗和出院后3周内开始家庭医疗治疗;不推荐住院期间即开始肺康复治疗㊂指南提出相关推荐和建议,涉及A E C O P D 的糖皮质激素㊁抗生素治疗㊁N I V ㊁家庭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㊂这些推荐基于全新的循证医学证据㊂一㊁简介C O PD 患者常间断出现急性加重㊂AE C O P D 定义为临床过程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加重,尤其是呼吸困难㊁咳嗽㊁咳痰加重和出现脓痰㊂A E C O P D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并可能导致住院和死亡㊂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对A E C O P D 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以及对低氧血症患者控制性氧疗,均已达成共识㊂与此同时,一些指南还对全身性糖皮质激素㊁抗菌素治疗㊁N I V 和家庭医疗等提出各自的建议,但也存在不同看法㊂E R S/A T S 此次制订指南的目的就在于更新推荐和建议,同时对于既往指南中尚未解决的A E C O P D 的治疗问题,阐明特异的观点㊂对于以下6个问题,E R S /A T S 按照分级㊁建议㊁评估㊁发展㊁评价(G R A D E )的方法,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系统文献回顾,并以此制订治疗推荐和建议㊂⑴A E C O P D门诊患者是否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⑵A E C O P D 门诊患者是否应该使用抗菌素治疗?⑶A E C O P D 住院患者,应该静脉应用还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⑷N I V 是否应用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A E C O P D 住院患者?⑸A E C O P D 患者是否应实施家庭治疗方案(家庭医疗)?⑹A E C O P D 住院患者是否应实施肺康复治疗?A E C O P D 管理指南面向诊治C O P D 的呼吸内科专家㊂普通内科㊁全科医师㊁急诊科医师㊁其他健康医疗专业人员㊁政策制订者也可以从这些指导方针中受益㊂虽然循证医学指南对于整体患者人群是最合理的治疗建议,但对每一例患者而言,需考虑其特殊情况并合理安排治疗㊂指南的重点是治疗A E C O P D ,专家组也在网上提供附件,回答以下问题:A E C O P D 的最佳诊断方法是什么?有哪些鉴别诊断要点?如何评估A E C O P D 的严重程度?应怎样随访A E C O P D 康复的患者?二㊁方法1.成员组成:专家组主席(W e d z i c h a 和K r i s h n a n )由E R S 和A T S 推举产生,组员包括11位在C O P D 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还包括两个方法论和一个临床-方法论专家,以更合理的识别和收集循证医学的证据,确保其符合要求,再根据这些循证医学证据形成指南建议㊂同样,所有小组成员须披露相关利益冲突,并保证其利益冲突符合要求㊂2.问题构成:专家组编制了一份与A E C O P D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清单,方法论负责人将这些问题按照(人口㊁干预㊁比较和结果)格式进行描述,专家组再讨论并形成共识,此次指南中共有6个问题得以解决㊂3.评价结果的重要性:选定问题后,专家组进一步确定各个问题的临床结果,选1~9的等级来评定每个结果对决策的重要性(1~3为不重要, 4~6为重要,7~9为极重要),并召开电话会议进行讨论和决策㊂4.文献搜索:此次指南以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 I C E)的指南为起点㊂检索2003~ 2015年的M e d l i n e㊁E m b a s e和C o c h r a n e数据库中的英语文献,搜索关键词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㊂5.证据汇总:分析每个研究的特点㊁研究对象㊁干预措施㊁干预结果和结论,将同类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并根据G R A D E系统评估证据的重要性㊂方法论负责人应用G R A D E p r o来评价证据的重要性,临床重要变化的阈值包括以下的相对风险降低:病死率15%,恶化20%,住院治疗20%㊁治疗失败20%和不良事件15%㊂同时还包括以下变化:圣㊃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变化4分和F E V1变化100m l㊂这些阈值与文献一致,也与N I C EC O P D指南相类似㊂6.分级和推荐定级:专家组审查各项证据,通过面对面㊁电话会议和电子邮件讨论的方式取得一致意见㊂所有推荐均考虑到以下方面,包括:干预期的获益和不良结果(负担㊁不利影响和成本)的平衡㊁证据质量㊁患者价值观与个人偏好和干预的可行性等㊂当专家组认为某项干预措施的预期收益肯定超过了不良的结果(或不良的结果肯定超过预期收益时),则做出强烈推荐(不推荐)的建议㊂绝大多数充分知情的患者也会由此建议选择(不选择)该项干预措施㊂当专家组无法确定某项干预措施的预期收益是否超过了不良的结果(或不良的结果是否超过预期收益时),则做出有条件推荐(不推荐)的建议㊂无法确定的原因包括低或非常低质量的证据,预期收益与不良结果无法权衡,或患者价值观与个人偏好权重过大㊂根据这个有条件推荐(不推荐)的建议,充分知情的患者是否选择(不选择)该项干预措施存在随机性㊂三㊁结果(一)口服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有A E C O P D 的门诊患者吗?1.证据概述:204例门诊A E C O P D患者参与的3个临床试验纳入荟萃分析㊂结果显示,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住院率下降㊂2组之间治疗失败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3个临床试验中未报道住院时间和再次A E C O P D时间㊂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更佳,但2组之间生活质量(慢性呼吸问卷评分㊁C R Q)或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2.获益: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A E C O P D 门诊患者的肺功能,患者住院率也有减少的趋势㊂3.不良反应:临床试验中报道了多种不良事件,包括癫痫发作,失眠,体质量增加,焦虑㊁抑郁症状和高血糖㊂然而,由于研究方案不同而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不高,目前治疗带来的风险还不能确定㊂4.其他考虑:这些临床试验缺乏再次发生A E C O P D时间的信息,住院率㊁病死率和严重不良事件等方面的信息也不充足㊂5.结论与未来研究:A E C O P D门诊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9~14d,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也可能会减少住院率㊂现有的证据未发现治疗失败率㊁病死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率与安慰剂组存在差异㊂指南认为,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获益大于对患者危害及其负担和成本,但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㊂对于口服糖皮质激素有疗效的患者,其表型值得研究㊂一些试验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患者对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更好㊂一个随机试验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ȡ2%的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生活质量较好,康复也较快㊂与此相对应,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2%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其生活质量较好㊂另一项包含3个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研究发现,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ȡ2%的A E C O P D患者中治疗失败率为11%,而安慰剂组中失败率为66%㊂然而,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2%的患者中,泼尼松治疗组失败率为26%,安慰剂组失败率为20%㊂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并按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进行分层研究㊂一些研究发现,A E C O P D 住院患者,短疗程的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如3~ 7d)的疗效与长疗程者相当,类似的研究也需要在门诊患者中进行㊂最后,也需要在真实世界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明确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意义㊂6.其他指南的建议:2010N I C E指南建议,如无禁忌证,A E C O P D住院患者都应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门诊A E C O P D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如果影响日常活动,也应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㊂G O L D2014指出, A E C O P D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和低氧血症,并可减少早期复发㊁治疗失败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㊂建议泼尼松30~40m g/d共5d ㊂7.E R S/A T S推荐:A E C O P D门诊患者,建议短期(ɤ14d)口服糖皮质激素(有条件的推荐,非常低的证据质量)㊂(二)A E C O P D的门诊患者应使用抗菌素吗?1.证据概述:纳入5个评估A E C O P D门诊患者接受抗菌素治疗疗效的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总共483例患者㊂专家组确认6个主要关键终点以评价疗效,包括治疗失败(死亡㊁无好转或恶化)㊁不良事件㊁再次A E C O P D时间㊁住院率㊁住院时间和死亡时间㊂治疗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㊁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㊁阿莫西林或强力霉素,疗程7~10d㊂与安慰剂组相比,抗菌素组治疗失败率较低,再次发生A E C O P D时间延长㊂抗菌素治疗组有较多的不良事件,但多数比较轻微㊂这些临床试验未报道住院率㊁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方面的数据㊂2.获益:抗菌素治疗可降低治疗失败和早期复发的风险㊂3.不良反应:抗菌素治疗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增多趋势,其中大部分是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㊂4.结论与未来研究:A E C O P D门诊患者使用抗菌素可降低治疗失败和早期复发的风险㊂然而,即使在安慰剂组,仍有58%患者治疗获得成功,这提示并非所有A E C O P D均需要抗菌素治疗㊂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的研究)来发现生物标志物以区分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使抗菌素治疗更为精确㊂5.其他指南的建议:2010年N I C E指南建议抗菌素应用于出现脓痰的A E C O P D患者,但建议并未区分是否为门诊患者㊂G O L D2014指出,符合一定标准的A E C O P D患者应给予抗菌素治疗,同样,这一建议也未区分是否为门诊患者㊂6.E R S/A T S推荐:A E C O P D门诊患者,建议使用抗菌素(有条件的推荐,中等证据质量)㊂抗菌素选择应根据当地的药敏结果㊂7.评论:研究表明,出现脓痰的患者最有可能受益于抗菌素治疗,但可能有其他因素(如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决定是否使用抗菌素㊂(三)A E C O P D住院患者,应静脉应用还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证据摘要:A E C O P D住院患者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收益已得到证实,然而,静脉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未必优于口服糖皮质激素,而且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㊂2个临床试验(共250例患者)比较A E C O P D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用药途径的差异㊂一项包含210例A E C O P D住院患者的试验,患者随机分配接受5d的静脉应用60m g泼尼松龙+口服安慰剂或口服60m g泼尼松龙+静脉应用(安慰剂)治疗,然后均给予口服泼尼松龙并逐渐减量(总疗程为10d)㊂另一项包含40例A E C O P D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每天32m g口服甲基泼尼松龙共7d或1m g㊃k g-1㊃d-1静脉应用甲基泼尼松龙4d,序贯0.5m g㊃k g-1㊃d-1静脉应用甲基泼尼松龙3d(总持续时间为10d)㊂确认5个主要关键终点以评价疗效,包括治疗失败(死亡或入住I C U,因C O P D 或者疗效差再入I C U),病死率,再住院率,住院时间和再次A E C O P D时间㊂不良事件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结果㊂荟萃分析表明,静脉应用与口服组糖皮质激素剂量㊁2组之间治疗失败率㊁病死率㊁再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平均差0.71d,静脉组比口服组较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㊂临床试验中未报道再次发生A E C O P D时间㊂一项试验发现静脉组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㊂由于静脉组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剂量比口服组高,因此,难以确认是由于不同的给药途径还是不同的剂量导致不良反应㊂两项试验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㊂2.获益:已知获益中,(如治疗失败率的降低)口服和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3.不良反应:只有一项研究(共纳入40例)报道静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如高血糖与高血压),但发生率低,难以得出肯定的结论㊂美国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共有8万例非I C U的A E C O P D住院患者)发现,>90%美国的医师更支持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然而,与口服组相比,静脉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花费更多,而收益却并不明显(病死率㊁机械通气比例或30d内再入院率)㊂4.其他考虑:临床试验中未报道再次发生A E C O P D的时间,而且由于非双盲研究,因此存在严重偏倚的风险,而且样本量太小,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也太低㊂所以,证据的强度有限㊂5.结论与未来研究:A E C O P D住院患者,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组,其治疗失败率,再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静脉治疗组存在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㊂2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样本量少,死亡病例也很少,尚无法明确不同治疗对病死率的影响㊂同样,由于研究设计以及样本量太少,尚无法确定静脉应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优劣㊂期待未来有足够样本量并采取非劣效性试验设计的临床研究以明确静脉/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收益与危害㊂6.其他指南建议:2010年N I C E指南未比较口服和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㊂G O L D2014指出可选用口服泼尼松治疗㊂7.E R S/A T S推荐:A E C O P D住院患者,如果胃肠道功能正常,建议口服糖皮质激素(有条件推荐,低质量的证据)㊂(四)N I V是否应用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A E C O P D住院患者? 1.证据概述:共有21个随机试验纳入荟萃分析㊂多数试验排除下列情况,患者无法配合,保护气道或清除分泌物,严重意识障碍,面部畸形,误吸高风险,新发的食管狭窄㊂确认5个主要关键终点以评价疗效,包括死亡㊁气管插管㊁住院时间㊁I C U住院时间和院内肺炎㊂N I V的并发症(如误吸或气压伤)和治疗1h后的p H值也是重要结果㊂所有试验对象均为出现呼吸衰竭的A E C O P D 住院患者㊂绝大多数的对象为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㊂多数研究比较常规护理与N I V+常规护理,部分研究比较N I V+常规护理与模拟N I V+常规护理㊂由此可见,大多数试验无法实现双盲㊂荟萃分析证实,N I V组病死率较低,气管插管率降低,住院天数更少和入住I C U时间更短,需治疗的并发症更少㊂治疗1h后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单独分析存在高碳酸血症的A E C O P D 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也基本一致㊂2.获益:N I V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A E C O P D住院患者的气管插管率㊁病死率㊁治疗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及入住I C U时间㊂3.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的报告,而且,并发症的治疗也减少㊂4.其他考虑:由于不是双盲试验,因此存在偏倚的风险㊂而且,临床试验的数据也不能评估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㊂这些均降低了证据的强度㊂5.结论与未来研究:N I V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A E C O P D住院患者的气管插管率㊁病死率㊁治疗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及入住I C U时间㊂未来研究方向是如何更好实施N I V,包括优化技术与面罩的选用㊂还需要研究如何调整N I V治疗参数和撤离N I V,以及通过哪些参数以更好预测N I V治疗的成功或失败㊂还应该评估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家庭N I V治疗的疗效,目前结果并不一致㊂同时,何时选用N I V,以及何时气管插管,均需要更多的研究以证实㊂6.其他指南建议:2010年N I C E指南未讨论N I V在A E C O P D中的应用㊂G O L D2014建议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或严重呼吸困难提示存在呼吸肌疲劳和/或呼吸做功增加(如使用辅助呼吸肌㊁腹部的反常运动或肋间隙内陷等)时应用N I V㊂7.E R S/A T S推荐:A E C O P D住院患者,如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建议使用N I V㊂(五)A E C O P D患者是否应实行家庭治疗方案(家庭医疗)?1.证据概述:由护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如医师㊁社会工作者和物理治疗师)实施,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也被称为 家庭医疗 ,这可以促进A E C O P D患者更早出院,也可能替代急诊患者住院治疗㊂选择以下临床试验,比较 家庭医疗 与家庭常规照料的区别,所有患者均除外意识障碍,失代偿性心脏功能衰竭或其他急性疾病,机械通气等状况㊂共纳入9个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包括评估急诊A E C O P D患者住院治疗与 家庭医疗 的区别以及住院患者早期出院接受 家庭医疗 与持续住院的区别㊂专家组确认3个主要关键终点以评价疗效,包括死亡㊁再住院率及再住院时间㊂院内获得性感染与患者生活质量也是重要的评价参数㊂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医疗 可降低再住院率,患者病死率有下降趋势,再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所有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均没有院内获得性感染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数据㊂专家组认为, 家庭医疗 对急诊A E C O P D 患者和早期出院的住院患者也许存在不同的影响㊂但分层分析现有的数据没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㊂2.获益: 家庭医疗 能降低A E C O P D患者的再住院率,患者病死率也可能下降㊂3.不良反应:现有临床试验缺乏 家庭医疗 的不良事件资料,其潜在危害尚不得而知㊂4.其他考虑:现有临床试验患者数较少,数据可信度不够,也缺乏院内获得性感染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数据㊂ 家庭医疗 的方案未实现标准化,存在地区差异㊂5个 家庭医疗 临床试验,还观察了费用,其中3个显示下降,1个有下降趋势,1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所有临床试验医患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多数患者表示,如能自主选择,宁愿选择 家庭医疗 ㊂5.结论与未来研究:家庭医疗能减少A E C O P D患者的住院率,增强医患双方对出院的信心,提高病床的利用率㊂但是, 家庭医疗 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尚不明确㊂未来研究应关注建立患者能出院接受 家庭医疗 的标准㊂一些研究表明,如A E C O P D患者无精神状态变化㊁意识障碍㊁高碳酸血症㊁难治性低氧血症㊁严重疾病或社会支持不足,都可考虑 家庭医疗 ㊂然而,这些标准还需要前瞻性试验进行评估㊂6.其他指南建议:2010年N I C E指南未包含 家庭医疗 ㊂G O L D2014指出:在无Ⅱ型呼吸衰竭的A E C O P D患者中进行 家庭医疗 ,能有效地替代住院治疗㊂然而,还没有确切标准来选择患者㊂7.E R S/A T S推荐:推荐在急诊或住院A E C O P D患者中实施 家庭医疗 (有条件推荐,质量证据中等)㊂8.评论:以下患者不推荐实施 家庭医疗 ,包括存在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㊁呼吸窘迫㊁需要高流量供氧的低氧血症,意识状态下降,肺源性心脏病,需要全时护理,存在其他住院原因(如心肌缺血),家庭条件差和药物滥用等患者㊂(六)肺康复治疗是否应在A E C O P D住院的患者中实施?1.证据概述: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评估A E C O P D住院患者早期开展肺康复治疗与常规护理之间的区别㊂有8个研究其肺康复治疗在A E C O P D治疗3周内开始,其中5个临床试验肺康复治疗在住院期间即启动,3个在出院后启动㊂另外5个研究,患者招募及其肺康复治疗开展时间各异㊂专家组确认3个主要关键终点以评价疗效,包括死亡㊁再住院与生活质量㊂患者的运动能力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结果㊂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肺康复治疗有可能减少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圣㊃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提高运动能力(6分钟步行试验)㊂但是,由于各个试验之间结果不一致,因此荟萃分析的结果可信度不高㊂荟萃分析也未发现肺康复治疗能减少患者病死率㊂指南认为,肺康复治疗开始时间也许会影响治疗的结果㊂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开始肺康复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增加,患者运动能力增高,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除了患者病死率增高的结果比较一致以外,其他结果变异率很大㊂出院后(3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对患者病死率影响并不一致,但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㊂出院后(3~8周)开始肺康复治疗,可能增加患者运动能力,但结果一致性也很差㊂专家组怀疑肺康复治疗(具体项目)的不同也许导致结果的差异,但现有数据无法确定这一假设㊂总之,各个试验取得结果很不一致,影响了对肺康复医疗疗效的评论㊂2.获益:住院期间开始肺康复治疗可增加患者运动能力㊂出院后3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可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出院后8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㊂3.不良反应:住院期间开展肺康复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㊂肺康复很少导致其他严重不良事件㊂4.其他考虑:除病死率外,肺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并不可靠㊂同时,由于缺乏双盲对照以避免偏倚,试验的可信度也不佳㊂5.结论与未来研究:荟萃研究证实,住院期间实施肺康复治疗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出院后3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可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出院后8周内开展肺康复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㊂未来应着眼于确立肺康复治疗具体的项目(如常规运动+呼吸技术训练等),以达到最佳疗效㊂同时,改善试验设计,增加试验结果的一致性㊂6.其他指南建议:2010年N I C E指南建议在所有适宜的(包括近期因A E C O P D住院)C O P D 患者中都应开展肺康复治疗㊂7.E R S/A T S建议:因A E C O P D住院的患者,建议在出院后(3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质量的证据)㊂不建议在住院期间开展肺康复治疗(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质量的证据)㊂8.评论:早期肺康复治疗包括体育锻炼和教育,在A E C O P D治疗后3周内实施㊂四㊁总结指南综合临床试验结果,评价A E C O P D各项干预措施的效益与负担㊁不良反应与成本㊁证据质量㊁可行性与可接受性,提出以下建议:(1)强烈建议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 I V;(2)有条件地推荐门诊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住院患者口服(而不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条件地推荐A E C O P D患者接受抗菌素治疗,在合适患者中开展 家庭医疗 ,出院后3周内开始肺康复治疗,不推荐住院期间即开始肺康复治疗(表1)㊂而且,由于现有临床试验的局限性,指南建议开展进一步的研究㊂参考文献[1] W e d z i c h a J A E r sC o-C h a i r,M i r a v i t l l e s M,H u r s tJ R,e ta l.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O P D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a E u r o p e a nR e s p i r a t o r y S o c i e t y/A m e r i c a nT h o r a c i cS o c i e t yg u i d e l i n e[J].E u rR e s p i rJ,2017,49(3).p i i:1600791.D O I:10.1183/13993003.00791-2016.表1 A E C O P D的推荐治疗推荐内容推荐强度证据质量1.A E C O P D门诊患者,建议短期(ɤ14d)口服糖皮质激素有条件非常低2.A E C O P D门诊患者,建议使用抗菌素有条件中等3.A E C O P D住院患者,如果胃肠道功能正常,建议口服(不建议静脉)糖皮质激素有条件低4.A E C O P D住院患者,如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建议使用N I V强烈低5.急诊或住院A E C O P D患者,建议实施 家庭医疗 有条件中等6.住院A E C O P D患者,建议在出院后3周内开始实施肺康复治疗有条件非常低7.住院的A E C O P D患者,不建议在住院期间实施肺康复治疗有条件非常低注:N I V为无创机械通气(收稿日期:2017-04-11﹏﹏﹏﹏﹏﹏﹏﹏﹏﹏﹏﹏﹏﹏﹏﹏﹏﹏﹏﹏﹏﹏﹏﹏﹏﹏﹏﹏﹏﹏﹏﹏﹏﹏﹏﹏﹏﹏﹏﹏﹏﹏﹏﹏﹏)㊃简讯㊃‘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蔡柏蔷教授主编‘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㊂本书作者为呼吸内科㊁免疫内科㊁放射科和病理科的资深专家,全书共计53万字,25章,对呼吸内科和免疫内科相关进展进行跨学科论述,着重阐述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的最新临床进展㊂内容包括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的临床表现㊁胸部影像学㊁病理学以及支气管镜和肺功能临床应用,同时详细介绍了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的治疗原则㊂对于新发现的疾病,如 免疫球蛋白G4相关肺疾病 以及新近提出的临床概念 肺部优势结缔组织疾病 和 伴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 等作了重点阐述㊂本书图文并茂㊁深入浅出,集理论和临床实践为一体,可作为呼吸内科和免疫内科及其他相关临床医师的实用参考书籍㊂定价:68.00元㊂购书热线:010-59787592010-59787584010-65264830。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临床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临床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临床护理摘要: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常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呼吸明显变慢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差,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救治与护理体会。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33-02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常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呼吸明显变慢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差,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救治与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7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体征:突发或短时间内有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大汗淋漓、紫绀、阵发性咳嗽、大量白色或粉色泡沫浆液性痰;两肺布满啰音及哮鸣音,啰音可随病情消长迅速变化,心率快,易闻及舒张期奔马律;x线检查:显示全肺血管阴影模糊,肺门阴影增深呈蝶翼状伸延,肺野透光度下降,有云雾状、小斑片状阴影。

1.2救治方法及结果:长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吸氧4-10l/min,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

给予持续呼吸机给氧,根据患者能否闭嘴呼吸或分泌物多少、面形大小而选择合适鼻罩或面罩。

经bipap通气,通气模式为s或s/t。

根据个体及病情备用呼吸频率在14-18次/分,吸气压力由8cmh.2o开始渐增加至10-15cmh.2o。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支持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支持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有三种主要的无创支持方法:即高流量鼻导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无创通气(即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

本文简要概述了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中使用无创呼吸支持的生理效应、种类和临床适应证。

生理效应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

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功增加,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直接通气支持。

低氧血症反映了气体交换不足,需要给予氧气治疗和特定的设备设置(主要是正压)来改善气体交换。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高气体流速(≥30 升/分钟,最高可达60至80 升/分钟)可以通过鼻插管调节吸入氧(FiO2)的固定分数,从0.21至1.0。

这种方法比病人自己的吸气峰值流量更高,能够有效提供预期的氧浓度,还可以通过湿化气体帮助黏液纤毛清除分泌物,且操作简易,患者感受舒适。

CPAP和无创通气(即PEEP压力支持通气)使用CPAP时,患者在吸气和呼气期间都保持恒定的正压水平呼吸。

CPAP可与重症监护机械呼吸机或连续血流开路一起应用。

后者有一个高气体流量发生器,允许FiO2调节到1.0,并有一个最小阻力的PEEP阀。

CPAP也可以通过具有内部微通道的开放式大气阀门输送,通过该微通道输送氧流。

PEEP对通气虽无直接影响,但可通过多种机制间接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平衡由呼气末残余肺泡压力(呼气末动态过度充气)造成的机械负荷;对抗肺不张(例如,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的术后低氧血症);充当上呼吸道的机械支架(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或作为阈值外部压力来克服气道的临界打开压力(例如肥胖患者)。

呼气末正压过高可以引起肺过度膨胀,降低膈肌收缩效率。

当PEEP用于改善氧合时,临床评估PEEP对呼吸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是一种患者触发的压力目标通气模式,在该模式中,患者触发呼吸时,正吸气压力都高于PEEP水平。

通气不足和呼吸性酸中毒的情况最好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大幅降低呼吸做功,减少呼吸功也可以减少氧气消耗,进一步改善气体交换。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图 分 类 号 】R 中 9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l 6 4 0 4 (0 o () 0 2 -0 文 1 7 - 7 22 1 ) lb- 0 1 2 o
Ap l a i n o o -i v sv n i to n Pa in s w ih A c t s ia o y Fal r p i to f N n n a i e Ve tl i n i te t t u e Re p r t r i e c a u
呼吸 、 心率 . 血氧 饱和度 ,动脉 血 气分 析等 有显著 性差 异 。 论 无创 通 气能迅速 改善 急性呼 吸衰 竭患 者的 气体 交换 和 生命体 征 。 急 结 在 性呼吸 衰竭救 治过 程 中无创通 气可作 为经过选择 的患者 首选 的通 气支持 治 疗手段 。 【 键词 】无创 通 气来自 急 性呼 吸 衰 竭 应 用 关


Cl FRI M0 A HAoE N El L N G c
无 创 通 气 在 急 性 呼 吸 衰 竭 治 疗 中 的 应 用
李 冰 冰
( 大连 市 大 化 集 团有 限 责 任公 司 医 院 内二 科 辽 宁大 连 1 6 0 ) 0 0 1 【 要】目的 探 讨 无 创通 气在 治 疗急 性呼 吸 衰竭 中 的应 用价 值 。 摘 方法 选择 2 0年 1 0 7 月到2 0年 1 08 月我 院4 例应 用 无创通 气辅助 呼 6 吸 的急 性呼 吸 衰竭 患者 , 察 治 疗前 后 的呼吸 , 观 心率 、 氧 饱和 度 血 动脉 血 气 分析 等 变化 情况 。 结果 急性 呼吸 衰 竭 患者 治 疗前 后的
易 于 接 受 , 效 性 、 全性 也 逐 步 得 到 肯 定 , 大 降 低 急 性 呼 吸衰 有 安 大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急诊治疗分析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急诊治疗分析

() 3 无创机械 通气可 以为急性 呼吸 衰竭 者提供 正压 通气 ,协助患 在肺 组织 内分布不均的状态 、纠正 通气 / 流比值 ; 血 另外 ,无
创机 械通气通 过呼气 时调节呼气 末正 压而对抗 内源性 呼气 末正 压, 因此 能够 改变小气道等压点前移之位置和机械性扩张支气管,
程中, 观察组 1 例出现刺激性 干咳, 两组各有 3 出现电解质异常, 例
度及
功能的影响 f.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1( : 1. ] 0 8 0 ) 70 9
[ 樊建备,朱莉 . 2 】 酒石酸 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显著 扩大 的疗效
和安全 性 [ . J 南通大学学报 ,2 1 ,3() 6 . 】 0 11 : 4 1
采取统计学软件 S S 3 P S1. 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 s ±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 < . P 00 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均符合急性 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以及满足元创机械通气应用
指征 ,不存 在上呼 吸道阻塞 或面部受 损及呼 吸道大量分泌 物难 以清除; 3 ,女 2 例 ,年龄 6 -6岁,平均 (9 0 1 0 岁。 男 4例 2 27 6. ± . ) 0 0 本次 抽取 的 5 6例急性呼吸衰竭者均为慢性阻 塞性 肺疾病急性发 作所致 。 1 无创机械通气 . 2
21 不 同时间段生命体征 监测结果 .
治疗 2h与治疗前心率 、呼吸、平均动脉压 、血氧饱 和度 比
较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5,治疗 2 与治 疗前心率 比较差 P 00 ) 4h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5,呼吸、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 和度 比较 尸 00 )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怎么样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怎么样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怎么样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简称NIV)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等外界装置给予患者辅助通气的治疗方法,无需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

它通过提供额外的氧气和正压,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和氧合情况。

无创通气主要适用于两种类型的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加重。

在急性呼吸衰竭中,无创通气可以帮助患者充分呼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改善氧合和通气。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加重的情况,它可以减少呼吸肌疲劳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通气能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基本情况吧!呼吸衰竭的定义与疾病特点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氧合不足和/或二氧化碳排出异常的状态。

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低氧血症型和高碳酸血症型。

1.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在这种类型的呼吸衰竭中,患者血液中的氧气水平降低。

常见的疾病特点包括:- 氧气供应不足: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栓塞)造成的肺泡通气障碍,也可能是由于低氧环境(如高海拔地区)或血液循环系统问题导致。

- 呼吸功能减退: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导致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 缺氧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气短、心悸、肢体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造成脑缺氧、昏迷等。

2.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在这种类型的呼吸衰竭中,患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

常见的疾病特点包括:- 通气不足:呼吸肌无力、呼吸驱动减退等原因导致患者无法有效清除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积累。

- 缺氧和酸中毒:由于二氧化碳的积累,导致血液中的pH下降,造成酸中毒状态。

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促、咳嗽、胸痛、脉搏加速、发绀等。

严重呼吸衰竭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意识改变甚至死亡。

呼吸衰竭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和严重程度,可能包括给氧治疗、呼吸支持(如使用呼吸机)、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康复护理等。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比较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比较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比较刘华平;龚传明;屈磊;李翔;李婷【摘要】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46例)与HFNC组(47例).两组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此外,NPPV组给予NPPV治疗,HFNC组给予HFN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变化以及治疗24h后的舒适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HFNC组的舒适度显著优于NPPV组;两组治疗均能有效减缓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状态,但HFNC组治疗24、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及PaCO2均显著低于NPPV组,PaO2明显高于NPPV组(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N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HFNC治疗较NPPV舒适度高,患者更易耐受,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效果也较NPPV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8(028)012【总页数】3页(P1168-1170)【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疗效【作者】刘华平;龚传明;屈磊;李翔;李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40岁人群COPD患病率为9.9%,且近20年≥40岁人群COPD患病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无创通气应用于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较普遍,它可以降低患者者呼吸困难程度,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提高氧分压(PaO2)[3],但是并发症较高、患者耐受性差等因素影响疗效[4-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指征ppt课件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指征ppt课件
舒适性
相较于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减少了患 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简便易行
无创正压通气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易行,可在床旁进行,适用 于各种医疗环境和资源条件。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研究设计
目前关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 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
操作方法
模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 议,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如压 力支持通气(PSV)或双水平正
压通气(BIPAP)。
参数设置
设定合适的吸气压力(IPAP)和 呼气压力(EPAP),以及呼吸
频率和吸氧浓度等参数。
面罩选择
根据患者的面部结构和舒适度选 择合适的面罩,确保面罩与面部
紧密贴合,防止漏气。
治疗目的和意义
目的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氧 合和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恶化 ,为患者病因治疗和康复争取时间。
意义
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气管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 医院和急救现场推广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优点
与有创通气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急性呼吸衰竭定义与诊断
定义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部通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在正常大气 压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 征。
诊断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检 查结果。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急促、发绀等。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管理最佳证据总结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管理最佳证据总结引言:急性呼吸衰竭是指肺功能受损导致病人呼吸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无创通气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手段,被广泛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管理。

然而,无创通气的最佳管理方法仍然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本文旨在总结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无创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无创通气的适应症1. COPD与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已被广泛接受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首选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需要,减少住院时间和病死率。

2. 心源性肺水肿:对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可以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氧合情况,减少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

3. 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气道清晰度和肺动态顺应性,并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二、无创通气的具体参数1. 压力支持水平: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合适的压力支持水平,目标在于提供足够支持保证有效通气,但又不过度压迫患者的呼吸。

2. 肺容积和流速: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调整肺容积和流速的设置,以保证合适的气道开放和通气。

3. 氧浓度和通气模式:根据患者氧合和通气情况,适当调整氧浓度和通气模式,以保证足够的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

三、无创通气与传统通气的比较1. 患者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无创通气相对于传统通气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需求,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2. 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无创通气相对于传统通气能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减少对重症监护资源的需求。

3. 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无创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过程。

结论:无创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管理。

根据目前的最佳证据,无创通气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心源性肺水肿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

无创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体会

无创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体会

·720·垦丛蜃堂堕塑薹笪坌堑!!!!生笙!!鲞蔓!塑塾生曼塑2i!曼塑旦!!!鲤丛鲤墅i!壁£:!!!!!!!!:;!:堕!:!无创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体会胡兆秋寇电波郑遵梅王法霞窦金丽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治疗地位已勿庸置疑。

但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适应证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并且对呼吸衰竭的治疗窗口及治疗目标尚有争议,很多医生在使用BiPAP通气时,对治疗效果仍信心不足。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17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7例患者中,男68例,女49例。

年龄29~83岁。

平均66.7岁。

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标准:PaOz<60mmHg,PaC02>50mmHg。

血气分析:pH7.oo~7.42,平均(7.24±0.12),PaC0251~136mmHg,平均(67±20)mmHg,Pa0222~58mmHg,平均(43±8)mmHg,其中急性呼吸衰竭23例,慢性呼吸衰竭30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64例,但均有自主呼吸。

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重症哮喘患者28例,COPD患者6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9例,其他11例。

其中伴昏迷12例,伴心肌梗死1例,伴气胸2例,伴血气胸1例,伴巨大肺大疱8例,气道分泌物多1l例。

2方法及结果在通畅气道、适当氧疗、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均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给予无创通气治疗。

通气前准备:一般选择鼻罩,个别张口呼吸患者应用口鼻罩;通气前常规雾化吸入沙丁胺醇2.5mg、异丙托品0.5mg,哮喘、COPD患者加用布地奈得lmg,雾化吸人,以后根据病情每4~12小时重复一次;采用体位排痰及鼓励咳嗽、机械排痰等方式,清理气道分泌物。

设定参数为吸气压力(IPAP)12~20craH20,呼气压力(EPAP)0~4cmH20,Fi02以维持Sa0290%左右为宜;IPAP一般从8emil20始,若患者无不适,每5分钟上调2cmHzO,直达目标压力;重症患者开始可持续通气,若病情好转,可逐渐减少呼吸支持时间,疗程视病情而定,1天到2周不等;若病情无好转或恶化,建议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探讨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探讨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2 月到2015 年2 月山东新矿华丰煤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编号奇偶数分成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无创正压通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53-02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常因各种突发状况导致患者出现通气障碍、换气障碍,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均易导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中以76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其中在常规急救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观察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2 月到2015 年2 月山东新矿华丰煤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6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1:17,患者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62.8±2.3)岁;其中包括10 例重症肺部感染,14 例重症哮喘,8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6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APACHE-II 评分为20-26分,平均(22.4±2.5)分。

38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0:18,患者年龄37-76 岁,平均年龄(63.6±3.4)岁;其中包括11 例重症肺部感染,12 例重症哮喘,9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6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APACHE-II 评分为21-26 分,平均(22.5±3.6)分。

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

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
ERS/ATSf急ir性st呼s吸t衰u竭dy无创co通m气治p疗aring NIVand CPAP [49]), 第13页
Question 2b: Should a trial of CPAP prior to hospitalisation be used to prevent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RF due to 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
第16页
问题3:NIV是否用于因为急性哮 喘引发ARF?
• 推荐意见:
• 鉴于证据不确定性,咱们无法就因为哮喘 引发ARF使用NIV提出提议。
• 似乎有利于改进1 s用力呼气量。 (平均差 值高14.02,95% CI 7.73 - 20.32;低确定性) 和呼气峰流量(平均差值高19.97,95% CI 15.01 - 24.93;低确定性)。
监测,假如没有改进,能够快速取得气管
内插管和有创通气。
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
第10页
• 问题2a:应该在因为心源性肺水肿引发急 性呼吸衰竭中使用NIV吗?
• 推荐意见:
• 咱们提议对心源性肺水肿引发呼吸衰竭患 者提供双气道正压NIV或CPAP。(强烈推荐, 中等质量证据)。
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
Pool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 NIV decreased mortality (RR 0.88, 95% CI 0.45–1.70; moderate certainty)
• decreased the need for intubation (RR 0.31, 95% CI 0.17–0.55; low certainty)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极易引起严重缺氧性脑病,从而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从治疗角度分析,快速患者氧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才是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关键。

近些年来,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无创通气模式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尤其是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为此,本文现就结合国内相关研究,重点对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S/T通气模式;急性呼吸衰竭;研究进展前言急性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短时间内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

目前,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患者连接呼吸机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类,无创通气指的是经鼻罩或面罩等无创方式连接呼吸机而实施的机械通气,而有创通气则需要切开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接受度不高[2]。

相比于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更能迅速纠正患者缺氧状态,减少呼吸肌功能损耗量,并且其治疗过程更为舒适、疼痛感较轻,疗效甚佳[3]。

但无创通气模式分为多种,不同模式具有不用优势,因此为了更好地明确各种通气模式的临床价值,本文现就对临床近年来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无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是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供氧的有效手段,该方式能降低患者呼吸道的阻力,改善其通气功能,同时能减少心室经壁压、前后负荷和心搏出量,促使肺泡及呼吸道得以扩张,改善患者低氧血症,预防二氧化碳潴留而损伤呼吸肌[4]。

临床上多数研究报道均证实,无创机械通气能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插管使用率及病死率。

鲁晓琦[5]的研究中,分别对慢性阻肺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发现,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6.90%)明显高于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81.70%);且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ol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 NIV decreased mortality (RR 0.88, 95% CI 0.45– 1.70; moderate certainty) • decreased the need for intubation (RR 0.31, 95% CI 0.17–0.55; low certainty) • We suggest that CPAP or bilevel NIV be used for patients with ARF due to 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 in the pre-hospital setting. (Conditional recommendation, low certainty of evidence.)
• 问题2a:应该在由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 急性呼吸衰竭中使用NIV吗? • 推荐意见: • 我们建议对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 患者提供双气道正压NIV或CPAP。(强烈推 荐,中等质量证据)。
• In 2008, GRAYet al.[43] published the largest multicentre trial from 26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which1069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to CPAP, bilevel NIV or standard oxygen therapy. • This trial found physi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e CPAP and bilevel NIP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group, but no difference in intubation rate or mortality at 7 and 30 days.
NIV has an unclear effect on mortality, intubation(RR 4.48, 95% CI 0.23–89.23; very low certainty) or ICU length of stay (mean difference 0.3 higher, 95%CI 0.63 lower to 1.23 higher) in this population.
Question 2b: Should a trial of CPAP prior to hospitalisation be used to prevent deteri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RF due to 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
• Recommendation We suggest NIV not be used in po are not acidotic in the setting of a COPD exacerbation. (Conditional recommendation, low certainty of evidence.)
Question 3: Should NIV be used in ARF due to acute asthma?
• Recommendation Given the uncertainty of evidence we are unable to offer a recommendation on the use of NIV for ARF due to asthma.
问题3:NIV是否用于由于急性哮喘 引起的ARF?
• 推荐意见: • 鉴于证据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就由于哮 喘引起的ARF使用NIV提出建议。 • 似乎有助于改善1 s用力呼气量。 (平均差 值高14.02,95% CI 7.73 - 20.32;低确定性) 和呼气峰流量(平均差值高19.97,95% CI 15.01 - 24.93;低确定性)。
• 这项试验发现CPAP及Bilevel NIP组与标准组相 比,有生理上的改善, 但插管率和死亡率在7 天和30天内没有差别。
five systematic reviews [44–48] that have incorporated the data from GRAYet al.[43], as well as other new trials, have been published. They consistently conclude that: • 1) NIV decreases the need for intubation, • 2) NIV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hospital mortality, • 3) NIV is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oncern raised by the first study comparing NIVand CPAP [49]), • 4) CPAP and NIV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these outcomes. Recommendation We recommend either bilevel NIV or CPAP for patients with ARF due to 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Strong recommendation, moderate certainty of evidence.) 1)减少气管插管的需要, 2)与减少住院死亡率有关, 3)和合不增加心肌梗死相关的 4)CPAP和Bilevel NIV治疗对这些结果有相似的影响。
• Recommendations We recommend bilevel NIV for patients with ARF leading to acute or acute-on-chronic respiratory acidosis (pH ⩽7.35) due to COPD exacerbation. (Strong recommendation, high certainty of evidence.) We recommend a trial of bilevel NIV in patients considered to requir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unless the patient is immediately deteriorating. (Strong recommendation, moderatecertainty of evidence.)
问题1b:NIV是否应用于由于COPD急 性加重而导致的急性高碳酸血症呼 吸衰竭?
• 推荐意见: • 我们推荐双相气道正压NIV用于由于COPD急 性加重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引起的急性或慢 性急性加重呼吸性酸中毒(pH≤7.35)(强 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 我们建议在认为需要气管内插管的患者中 进行试验性双相气道正压NIV机械通气,除 非患者立即恶化(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 据)。 • 实施考虑:当pH值≤7.35,PaCO2>45mmHg, 呼吸频率> 20-24次/min时,应考虑双相气 道正压NIV, 尽管采用标准药物治疗。 • 双相气道正压NIV仍然是住院期间COPD患者 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的首选。
问题2b:在院前是否应使用CPAP进 行以防止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ARF患 者恶化?
• 推荐意见: • 建议在院前对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ARF患者使用CPAP或 双相气道正压NIV(条件性推荐,低质量证据)。 • 汇总分析表明 • NIV 降低死亡率(RR 0.88,95% CI 0.45 - 1.70;适度确定 性) • 减少了插管的需要(RR 0.31,95% CI 0.17 - 0.55;低确 定性)。
Question 1: Should NIV be used in COPD exacerbation?
• 问题1:NIV是否应用于AECOPD?
Question 1a: Should NIV be used in ARF due to a COPD exacerbation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respiratory acidosis?
2017 ERS/ATS急性呼吸衰竭无 创通气指南解读
• 欧洲呼吸学会(ERS)与美国胸科学会(ATS )在《欧洲呼吸杂志》上联合发表了ARF患 者无创通气指南。该指南采用 PICO(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 outcome)范式对11个临床相关问题进行了解 答。推荐意见整理如下:
• There is no lower limit of pH below which a trial of NIV isinappropriate; however, the lower the pH, the greater risk of failure, and patients must be very closelymonitored with rapid access to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invasive ventilation if not improving. • 对于试验性NIV没有pH的下限是不适当的; 然而, pH越低失败的风险越大,患者必须非常密切监 测,如果没有改善,可以快速获得气管内插管 和有创通气。
问题1a:NIV是否应用于COPD急性加 重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F)以防 止发展为呼吸性酸中毒?
• 推荐意见: • 建议NIV不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无酸 中毒的高碳酸血症患者(条件性推荐,低 质量证据)。
See forest plots and the evidence profile in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further details regarding included evidence. Pooled analysis was very imprecise but demonstrated that bilevel NIV does not reduce mortality (RR 1.46, 95% CI 0.64–3.35) and decrease the need for intubation (RR 0.41, 95% CI 0.18–0.72). Given the lack of consistent evidence demonstrating be-nefit in those without acidosis and the potential for harm, the committee decided on a conditional recommendation against bilevel NIV in this set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