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五次作业(指数)(2020年整理).pdf
统计学第五版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五版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66472cf44a7302768f9939ac.png)
第十四章统计指数(1) 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 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 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2)产量指数:室=理=115.64% ' z 0q 0 55000Z Z)q -,40) = 63600-55000 = 8600元) ' Z i Q i 63500(3)单位成本指数:一 =63500 = 99.84%' 神 63600Z zq -W Aq i =63500-63600= -100(元)要求:(1) 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 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1) 销售额总指数:P"二冬竺=121.06%' PA 26000Z pq —£ p 0q 0 =31475 —26000 = 5475元)(2) 价格的变动:职1 二3!475—109.29%' Pol 28800Z pq -£ p °q 1 = 31475-28800= 2675元)销售量的变动: 哂=28800 = 110.77% 、P 0。
26000Z p ()q 1-,P b q 0 =28800-26000 = 2800元)价格指数:' P °q 1 444480=92.5% '、P °q 0 38076%500' P 0O 1 480 P 1Q 1 444销售量指数一竺 =480 = 96% 刘=444 = 116.8% '、P o Q ) 500 ' Bq 。
380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产品名称 个体产量指数基期广■值(万兀)报告期产值(万兀)甲 i.25 i00 i20 乙 i.i0 i00 ii5 丙i.506085解:产品总产值(万兀)q 。
贾俊平《统计学》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指数)【圣才出品】
![贾俊平《统计学》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指数)【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7d24fbaa76e58fafab003cb.png)
A.21.9%和 10.19 亿元 B.21.9%和 7.81 亿元 C.8.49%和 10.19 亿元 D.8.49%和 7.81 亿元 【答案】C 【解析】由于收购总额指数(∑p1q1/∑p0q0)=收购量指数(∑p0q1/∑p0q0)×收购价 格指数(∑p1q1/∑p0q1),收购总额指数=1+15%=115%,收购价格指数=106%,所以 收购量指数=115%/106%=108.49%。即农产品收购量增加的百分比为 8.49%,因此增加 的收入为∑p0q1-∑p0q0=108.49%×∑p0q0-∑p0q0=120×8.49%=10.19(亿元)。
对数。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采用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又由于权数直接影响 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
3.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 26%,单位成本下降 32%,则生产费用支出 总额为基期的( )。[厦门大学 2014 研]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4 章 指 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种商品销售额增长了 5%,商品零售价格增长 2%,则商品销售量增长( )。[中 央财经大学 2015 研] A.7% B.10% C.2.94% D.3% 【答案】C 【解析】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故销售量指数=(1+5%)/(1+ 2%)=102.94%,则销售量增长率=销售量指数-100%=2.94%。
A.服从正态分布 B.没有计量单位 C.取值在 0 和 1 之间 D.是相对数 【答案】A 【解析】经题干中的方法处理后,数据保持原分布不变,而原分布不一定是正态分布。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dsfdf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dsfdf](https://img.taocdn.com/s3/m/6989e2007cd184254b3535a9.png)
第一章导论1.1(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3(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的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4(1)总体是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参数(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始信息已经存在,是由别人调查和实验得来的,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称为“二手资料”。
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的目的、搜集资料的途径、搜集资料的时间,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
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的方法?实验式、观察式等。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精品).doc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28176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5b.png)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_____ 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o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O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O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o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 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b019eb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4.png)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2124104.16% , 2039.2qq p L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2196.8107.73%2039.2p q p L q p===∑∑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12281103.83% 2196.8qq p P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2281107.39%2124p q p P q p===∑∑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11101()()212422814405103.9896%2039.22196.84236q q pp q p q p E q pp q p q p++==+++===+∑∑∑∑∑∑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3.994869%q F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00111()()22104.16%103.83%104.00%2q q q q p q p B L P q p q p =+=++==∑∑∑∑与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q q q q qL B F E P >>>> 即拉氏销售量指数最大,鲍莱销售量指数次大,理想销售量指数居中,埃奇沃斯销售量指数较小,帕氏销售量指数最小。
统计学作业CH5(指数)参考答案
![统计学作业CH5(指数)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d2c380066f5335a812158.png)
1.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来分析由于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动对企业销售总额的影响。
销售额总指数及绝对增减额:I pq=p1q100=300∗12+2000∗21=45600=142.5% p1q1−p0q0=45600−32000=13600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绝对增减额:I q=p0q100=300∗10+2000∗20=43000=134.375% p0q1−p0q0=43000−32000=11000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绝对增减额:I p=p1q1p0q1=300∗12+2000∗21300∗10+2000∗20=4560043000=106.047% p1q1−p0q0=45600−43000=26002.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绝对额。
产量总指数:I q=q2014q2013p2013q201320132013=15001000∗50+28002000∗80=187=143.85%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绝对额:q2014q2013p2013q2013−p2013q2013=187−130=57(万元)3.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公司销售总额变动的原因。
销售额总指数及绝对增减额:I pq=p1q1p0q0=150+45+510100+50+500=705650=108.46% p1q1−p0q0=705−650=55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绝对增减额:I q=1p1p0p1q100=150/(1+1%)+45/(1+5%)+510/(1−2%)=711.7802 =109.505%p0q1−p0q0=711.7802−650=61.7802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绝对增减额:I p=p1q11pp0p1q1=150+45+510150/(1+1%)+45/(1+5%)+510/(1−2%)=705711.7802 =99.05%p1q1−p0q0=705−711.7802=−6.78024.某市2013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亿元,2014年增加为15亿元。
贾俊平《统计学》第五版第14章 指数
![贾俊平《统计学》第五版第14章 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6aa20ddd80eb6294dd886cbb.png)
Ip
p p
0
1
4002 Biblioteka 50% 8001简单指数2.简单平均指数 将个体指数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总 指数。
Ip
p0 p1
n
Iq
q0 q 1
n
简单平均指数的计算
• 采用简单平均的方法计算价格指数。
商品 计量单位 P0 P1
彩电
蔬菜
台
公斤
8000
1
4000
2
Ip
p0 p 1
n
4000 2 8000 1 = =1.25=125% 2
加权指数
权数的确定(要点)
1. 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确定权数
计算数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质量为权数 计算质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物量为权数
2. 确定权数的所属时期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要点和计算公式)
1. 以报告期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
2. 计算形式上采用调和平均形式
3. 计算公式为
质量指数:p1 0
pq p
1 p0
1
1 1
p1 q1
数量指数:q1 0
pq
1 1
1 q q p1q1 1 0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实例)
商品名称 粳 米 标准粉 花生油 计量 单位 公斤 公斤 公斤
销售量
1998 1200 1500 500 1999 1500 2000 600 3.6 2.3 9.8
单价(元)
1998 1999 4.0 2.4 10.6
拉氏指数(计算过程)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a9c8bd0066f5335b812106.png)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e9625fdc763231126fdb1185.png)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9%B.9.18%C.18%D.2.91%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A.25%B.2%C.75%D.20%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A.80%B.130%C.104%D.125%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139.36%B.129.73%C.71.76%D.39.36%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1.57%B.提高1.8%C.下降4%D.下降9.26%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0q0B.∑q1p1 ∑q1p0C.∑p0q1 ∑p0q0D.∑q0p1 ∑q0p0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31a82cd171fe910ef02df811.png)
第十四章统计指数要求:(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2)产量指数:63600 115.64%z°q°55000Z)qi Z)q0 63600 55000 8600 元(3 )单位成本指数:6350099.84% 如1 63600Z© 63500 63600 100元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1)销售额总指数:P21 31475 121.06%P °q ° 26000Piq P °q ° 31475 260005475 元(2)价格的变动:pq 31475 109.29%P °q 128800Piqip °q i 31475 28800 2675 元销售量的变动:28800110.77%P °q °26000P 0q iP o q 。
28800 260002800 元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一迪 444 —Piq0 鰹 P o q i 480P o q o 500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 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P 0q 1 P 0q 0 325 260 65万元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 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5. 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q i销售量指数Po5 480 P o q o 50096%pg 444P i q o 380116.8%q 。
P 0q i P 0q 01.25 100 1.10 100 1.50 60 325q- -125%迪P °q 11 pqk p8634 144 26487 78%86 34 144 300. 760.90. 950. 8512.22%,绝对额减少 36.76万元。
最新统计学第五版4套期末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资料
![最新统计学第五版4套期末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d9b820e518964bcf847cac.png)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堂号:________------------------------------------------------- 密 ---------------------------------- 封 ----------------------------- 线 ---------------------------------------------------------第 1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 ---------------------------------------------------------第 2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 ---------------------------------------------------------第 3 页(共3 页)统计学(1)卷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分/题,不填或者填错不得分。
)1、观测数据、实验数据5、1080、10802、时间序列6、[0,1]3、[4.742 ,5.258] 或5±0.258 7、t4、21% 8、16二、单项选择题(三、四、五、简要回答下列问1、举例略。
6分2、A=SSE / (n-2) = 220158.07 / 10 =22015.807 2分B=MSR / MSE =1422708.6 / 22015.807 =64.6221 2分21422708.6086.60%1642866.67SSRRSST===1分表明销售量的变差中有88.60%是由于广告费用的变动引起的。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62f16cc3fe4733687f21aa7e.png)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 % 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 % % %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 % %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 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 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产品产量 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B.提高%C.下降4%D.下降%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 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综合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 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 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 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 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 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 同度量因素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1110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0q0B.∑q1p1 ∑q1p0C.∑p0q1 ∑p0q0D.∑q0p1 ∑q0p0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5fb6cd0c1eb91a37f0115c50.png)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2)产量指数:%64.1155500063600010==∑∑qz q z()∑∑=-=-元860055000636000010qz q z(3)单位成本指数:%84.9963600635001011==∑∑qz q z()∑∑-=-=-元10063600635001011qz q z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1)销售额总指数:%06.1212600031475011==∑∑qp q p()∑∑=-=-元547526*********011qp q p(2)价格的变动:%29.10928800314751011==∑∑qp q p()∑∑=-=-元267528800314751011qp q p销售量的变动:%77.1102600028800010==∑∑qp q p()∑∑=-=-元280026000288000010qp q p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5.924804441011==∑∑qp q p %765003800001==∑∑q p q p销售量指数%965004800010==∑∑qp q p %8.1163804440111==∑∑q p q p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解:%125260325601001006050.110010.110025.10000010001==++⨯+⨯+⨯===∑∑∑∑p q p q q q p q p q k q()∑∑=-=-万元652603250010qp q p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参考word](https://img.taocdn.com/s3/m/f31fc2de6c85ec3a86c2c507.png)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第三章 综合指标1. 见教材P4322. %86.1227025232018=+++=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3.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4. %22.102%90%92(%)(%)(%)===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5.%85.011100%8%110%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1.94%%94.101%103%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
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
个月零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
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
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x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2502500625000)/(2702500675000亩千克亩千克乙甲======∑∑∑∑f xf X x mm X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汇编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c4713b983d049649b665896.png)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D4、 C5、D6、 B7、 C8、 D9、 A 10、B11、 A 12、 B 13、 B 14 B 15、C16、 B 17、 A 18、 C 19、A 20、A21、 D 22、 D 23、 C 24、B二、多项选择题1、CE2、ABCE3、ABD4、BD5、CD6、BC7、AB8、CD 9 、ABDE 10、ABC11、ABD 12、ABDE 13、AE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填空题1、平均数指数2、个体指数、总指数3、广义、狭义、狭义4、质量指标、数量指标5、连乘积、之和6、同度量作用、权数7、基期、报告期8、可变构成、固定构成、结构影响五、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指数?指数有哪些类型?答:统计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指数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例如,要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而要解决这种复杂经济总体各要素相加问题,就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它们的变动情况。
指数的类型:(1)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按其所反映的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指数按其对比内容的不同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指数的作用有哪些?答:指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
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②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第五次作业(第十章指数)
一、简答题
简述编制综合指数的两个基本要点及一般原则。
二、计算题
试用指数分析法分析该原料总平均价格的变动及各因素的影响。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对该企业总成本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
根据资料,选用适当的统计指数体系,从绝对和相对两方面分析企业销售额变动的原因。
4.
根据资料,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原理,从绝对和相对两方面分析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
的原因。
5.
计算:
(1)分别计算该商品价格的总平均指标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2)建立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的角度进行总平均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