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导论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节1、2、3、4、人。
5、西欧,“经济学体系”的商品学。
“经济商品学”,前苏联、东欧“自然技术科学”,商品学已有两百余年,属于历史范畴。
陆羽公元780年《茶经》最早的商品学专著。
9-10世纪阿里。
阿德。
迪米斯基《商业之美》现存最早的商业著作。
18世纪德国人约翰.贝克曼首先开设课程,出版《商品学导论》,被西方称为创始美国、日本、意大利“经营商品学”6、1976年10月8日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德文缩写“IGWT”,会刊《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维也纳经济大学。
意义: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巩固的地位。
第二节1、2、3、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前提、物质承担者。
价值从属于自然属性并从中派生。
4、5、6、7、生产者占用价值,不占用使用价值;消费者占用使用价值,不占用价值。
一切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应包括一切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
(问答题)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性质层次利益表现十要素1实质性核心产基本利实际用效用品益途实体性形式产特殊利外部特品质、式样、特点、包装、品益征商标服务性附加产附加利售后服保证、维修、运送、安装品8、9、益务核心是效用,关心是品质,竞争是特点,增值是包装,吸引是式样。
商品保证、运送、安装、维修属于商品整体概念中的无形产品。
第三节1、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决定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应用技术科学。
2、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中心:商品质量,线索:商品整体概念,目的:为了认识和掌握商品能够满足各种消费效用以及实现这些效用的规律。
第一章商品学导论

⒉王某买的穿了一年的毛衣?
解析:不是商品,因为这件毛衣已经从流通领域 进入到了消费领域,也就是说交换关系已经终止。
⒊你去网吧上网,享受一定的服务,花费一定的钱, 这种服务算不算商品? 解析:是商品。商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有形商品 和无形商品两类。这是一种无形商品,另外,像 第三产业提供的各种劳务、技术、信息等都算是 商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无形商品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请比较以下三种情况,并回答哪种是商品?
第一种、“空气”。 没有通过劳动加工,不是劳动产品,不属于任何人, 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不需要交换,因此,不是商品。 第二种、“装在罐子中的新鲜空气”。 这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也不是商品。
第三种、“把装在罐子中的新鲜空气拿到市场上出售”。
(三)、现代的商品概念
现代人认为完整的商品应包括商品的功能 (效用)、商品有形实体、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和无形附加物四个层次的内容。(商品球模型)
现代的商品概念
商品的功能——商品为满足消费都的一定需要所能提 供的职用或效用。 商品体——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 有形附加物——商品名称、商标、专业标记…P5 无形附加物——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 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章节总结
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1、商品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核心部分、形成部分、延伸部分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中心内容、具体内容、整体内容 第三节 商品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1、商品学研究的任务:5大任务 2、商品学的研究方法:6种研究方法 第四节 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学重要知识点

商品学复习资料10级市营本科二班郭进宝1.德国约翰.贝壳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2.商品学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技术论商品学,代表是维次纳的《商品学鉴定》;一个是经济论商品学。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应该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6.商品分类的方法:一.线分类法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有便于计算机处理。
二.面分类法。
7.商品代码,《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主要产品分类》(CPC),《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8.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9.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简明性,层次性,可扩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10.《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可运输产品》(GB/7635.2-2002)。
11.见课本27页表2-5。
12.长城葡萄酒EAN/UCC-13代码是6901009904747,6901009是厂商识别代码,690是前缀码,90474商品项目代码,最后7是校验码。
13.店内条码,(GB/T18283-2008)将其定义为:前缀码为20~24的商品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
14.见课本表2-19.15.中国标准书号的构成。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16.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格式:ISSN XXXX-XXXX。
17.见课本图2-20.18.国际上通行的商品目录。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主要产品分类》(CPC)。
19.酒和茶的知识点。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色毛峰,庐山云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第一章商品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8
(1)商品的本质
• 商品必须满足需要
–需要包括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 –个人的需要多样性 –需要的差异性
• 商品必须进行交换
–交换后产品转化成商品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9
自我 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020/10/8
营销管理
10
取得产品的四种途径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6
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
• 假冒产品
–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 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 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
• 伪劣产品
–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7
1.2 商品的本质及属性
• (1)商品的本质 • (2)商品的属性 • (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费) –动态(过去-现在-未来预测)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24
3.2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 研究内容:
–商品质量(使用价值的质) –商品品种(使用价值的量)
2020/10/8
商品学概论
25
商品质量
• 定义
–指个体商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特性的总和
• 质量等级
–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
2020/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商品学概论
16
2.1 使用价值的概念
• 定义
–指物能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即物的有用性
• 物的有用性由什么因素决定?
–物本身的属性 –人和社会的需要
2020/10/8
第01章 商品学 导论

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科学文化教育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其消费者的有用性或效用。主要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由商品实体的物质性所决定的,能满 足某一方面具体需要的效用,即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性因素; 二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处于社会联系之中,并有交换制约 的效用,即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因素,如商品美、商品的 流行性、商品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等
延伸商品
潜在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理解整体商品概念 商品是有形特征与无形特征的综合体 整体商品概念具有动态性 突出商品的差异性与特色
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有形特征
物质因素 经济因素 时间因素 操作因素 外观因素
无形特征
知名度、偏爱度 “三包”和交货期 运送、安装、 维修、培训
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图1-2 商品整体概念层次示意图
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核心商品 形式商品 期望商品
核心商品(Core Benefit)是指向购买者提供的 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形式商品(Basic Product)是指核心商品借以 实现的形式,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实 体和服务的外观 期望商品(Expected Product)是商品的第三 个层次,是指购买者购买商品时期望得到的 东西,即购买商品时期望得到的与商品密切 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延伸商品(Augmented Product)是商品的第四 个层次,是指商品附带的各种利益的总和, 包括保证、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所有服 务项目 潜在商品(Potential Product)是商品的第五个 层次,是指现有商品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 商品的潜在状态的商品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讲解全集

商品学概论第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关键概念(1)商品学:商品学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2)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
(3)商品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
(4)通用商品:通用商品是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结合,具有广义商品的概念,是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即商品是由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构成的完整商品。
(5)硬件商品:硬件商品一般是指有形的商品体,例如,微机的主机。
简答题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三个阶段: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商品学的创立和发展阶段;3)商品学的全面质量观阶段(2)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1)萌芽阶段:这些学科商品学从内容看趋近于商品学体系,但并未系统化、理论化,只是处在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创立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商品学的研究范畴,还只限于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研究,还不是全面的商品质量观;3)全面质量观阶段:不少学者普遍认为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商品的明确质量和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与无形质量,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商品质量应是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从而使商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商品学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
这个阶段还将不断深化完善。
2.国际商品学界的主要学派及我国商品界属于哪个学派?其基本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着三大学派,即技术学派、经济学派和融合学派。
1)技术学派:主张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2)经济学派:主张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3)融合学派:主张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研究和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2)我国商品界属于融合学派,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
商品学导论

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1. 萌芽阶段
公元1175年,叙利亚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
《商业之美》—— “关于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的鉴别方法及对商品 骗子伪货的识别指南”
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1. 萌芽阶段
16世纪中叶 意大利,《生药学》——药物商品学
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2. 创立发展阶段
•
• • •
俄国于1831在莫斯科商学院开设商品学课程;
英国于1910—1930年期间,出版70余种商品知识 书籍; 日本于1892年,首次出版由日本人户田翠香编著的 《日本商品学》,并规定为学校教材; 美国于1936年出现了商品研究机构。
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1. 萌芽阶段
公元780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茶经》 全书三卷十篇七千余字 书中对茶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集、加工炮制、烹 饮方法等均有详细的论述; 对茶叶的审评、用途及储藏方法等内容做了专门介绍。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商品学专著。
二、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五、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2. 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一些商品学专家或有代表性的消 费者群,凭人体的直觉,对商品的质量及其商品有 关的方面做出评价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正确程 度受参加者的技术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但运用 起来简便易行,适用于很多商品质量的评定。
五、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3. 技术指标法 技术指标法是一种在分析实验基础上,对一系 列同类产品,根据国内或国际生产水平,确定质量 技术指标,以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鉴定商品质量 的方法。
2. 创立发展阶段
第一章 商品学概论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对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历有争议,主要分歧在于 对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历有争议, 研究对象是否局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研究对象是否局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是否 仅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上。 仅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上。 现代商品学认为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应从商品的使 用价值扩展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规律上, 用价值扩展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规律上,即从 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扩展到社会属性上。 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扩展到社会属性上。具 体而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体而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8
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商品自身的有用性构成, 商品的使用价值 : 由商品自身的有用性构成 , 而 有用性又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 如商品的成分、 有用性又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 。 如商品的成分 、 外形、 结构、 物化性质、 机械学和生物学性质、 外形 、 结构 、 物化性质 、 机械学和生物学性质 、 生产工艺等。 生产工艺等 。 商品学要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中分 析阐明改善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方法。 析阐明改善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方法。 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规律性: 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规律性 : 商品要实现其使用 价值, 就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 价值 , 就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 , 并通过交换实现 使用价值的让渡, 使用价值的让渡 , 因此影响商品使用价值转移和 实现的因素如消费需求商品的分类信息与广告营 销策略商品美等因素也是商品学研究的范围。 销策略商品美等因素也是商品学研究的范围。
12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与商品的关系。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与商品的关系。 你喜欢什么样的商品,你最看中它什么? 你喜欢什么样的商品,你最看中它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的整体概念对 你是如何理解商品的整体概念? 企业有什么意义? 企业有什么意义?
商品学复习最重点

《商品学》《商品学》 09级工商管理专业级工商管理专业2012年11月 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一、商品的定义一、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也不能成为商品.二、商品的基本特征二、商品的基本特征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3.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三、商品的分类三、商品的分类按商品有无物质形态分类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商品种类: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四、商品的构成:四、商品的构成:商品的整体可以看成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等三个层面构成.第二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学科,它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着重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来研究商品.商品体有多少种自然属性,就可能有多少种使用价值.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常用商品质量来表示商品的有用程度,反映商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集中反映,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集中反映,商品使用价值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用商品质量来衡量的,因此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商品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它应以市场商贸工作需要为依据来规定自身的任务.1.开发新产品,指导使用价值的形成.2.确保商品质量的完好无损.3.监督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效用,维护消费者利益.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第二章商品的分类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一、商品分类的概念一、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材料、物质、现象等概念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商品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的应用科学。
它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着重研究商品的品质、分类、包装、标准、检验、储存、养护等内容,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商品质量的形成、控制和保证,具备对商品进行质量评价和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3)熟悉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对常见商品进行分类。
(4)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要求和设计原则。
(5)掌握商品标准的概念、分类和制定原则。
(6)了解商品检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7)熟悉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商品学的知识对商品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够根据商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3)能够制定简单的商品标准。
(4)能够对商品进行检验和鉴定。
(5)能够运用商品储存和养护的知识,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储存和养护。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商品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1、商品学概述(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3)商品学的研究方法2、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内涵(2)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3)商品质量的评价方法(4)商品质量的管理3、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3)商品分类标志(4)常用商品分类体系4、商品包装(1)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包装的材料和容器(3)商品包装的技术和方法(4)商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和要求(5)商品包装的标志和标签5、商品标准(1)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标准的分类和级别(3)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4)商品标准的内容和编写要求6、商品检验(1)商品检验的概念和目的(2)商品检验的内容和方法(3)商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4)商品检验证书和报告7、商品储存和养护(1)商品储存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储存的环境条件和要求(3)商品储存的技术和方法(4)商品养护的概念和内容(5)商品养护的技术和方法8、商品与环境(1)商品与资源(2)商品与环境的关系(3)绿色商品和可持续发展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第一章:商品学概论

(2)商品是供别人或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 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 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 思)
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
(3)商品是品的属性
商品有用性源于商品的属性。商品有多 种属性,概括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些学者强调商品学应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研究, 涵盖以上两者。
案例: 课桌椅遭“高度”投诉
一位学生家长日前来到本报记者站反映, 她读初三的儿子身高已有 173厘米,可其使用的课 桌椅高度与小学时使用的所差无几,这极不利于孩 子的成长发育,学校应对此进行改进。 记者调查 了解到,这一问题在各个学校都有反映,看来,中 小学课桌椅的高度问题还真的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
使用价值不是绝对的、静止的、是相对的动态的发 展的
(2)内容: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来研究商 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2) 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5)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维护、实现和再生、满足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物的使用价值 A、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两者之间作用形成 B、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人的需要和物的属 性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C、人的需要是使用价值形成的前提 D、物的属性是物的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基 础,但不是物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
定义: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 用,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商品属性与人或社 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问题:课桌椅“高度‘为什么会遭投诉?你可提出哪 些可行的改进方案?
第一章商品学概论PPT课件

二、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对日用工业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适用性(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或使用目
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 例如:食品应具有一定 的营养价值;服装应具有遮体、御寒的功能。 ➢ 坚固耐用性 ——坚固耐用性是指日用工业品在储存和使用过 程中,抵抗各种外界因素对其破坏的性能。它反映了日用工 业品耐用的程度和使用寿命。 ➢ 安全、卫生性——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 环境不受污染、不造成公害的要求。例如:家用电器必须有 良好的绝缘性和防护装置,以免造成使用者触电。 ➢ 环境友好性——环境友好性又称低公害性。是指商品在生产、 流通、消费、废弃或回收等环节中,应最大限度降低其对环 境的不良影响。 ➢ 外观与结构的合理性
10
二、商品标准的分类
标准的表现形式
文件标准 实物标准
标准的约束力
11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三、商品标准的分级、编号 (一)国世际界标标准准的分级
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
12
国际标准
➢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 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由ISO 认可并收集到《国际标准题录索引》中加以公布的其它国际组 织所制定的标准。 ➢ 目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主要有: 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合成纤维标准化局(BISF)、食 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原子 能机构(IAE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谷类加工食品 科学技术协会(ICC)、国际乳制品业联合会(IDF)、国际 电信联盟(ITU)、国际毛纺组织(IWTO)、国际葡萄与葡 萄酒局(IW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卫 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羊毛 局(IWS)、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等。 ➢ 国际标准的编号由国际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代号 构成,国际标准代号多为发布该标准的国际组织的英文简称 (如:ISO、IEC等),标准序号与发布年代号之间用“:” 间隔,例如:ISO14000:19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商品质量 商品标准 商品检验 商品分类 商品包装
商品学概论完整版ppt全套教程课件

行全球唯一标识的一组数字型代码。
➢ 商品代码的功能:分类、标识、便于信息交换。
2. 商品代码的类型
➢ 全数字型、全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
2. 4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2.4.2 商品编码与编码原则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学习目的 1.了解商品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 的特征 2.明确商品整体概念及层次 3.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和结构 层次 4.熟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 究内容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1 商品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商品
1.1.1 商品的特征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 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 中的劳动产品
1.1 商品
1.1.2 商品的整体概念
商品球模型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1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概念
何为 “价值”的普遍概念?
2.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 则与方法
3.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 使用
4.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2.1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2.2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3 商品分类标志 2.4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2.5 商品条码 2.6 中国标准书号与中国标准连续出版
➢ “使用价值”中的“价值”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通常 是指客体(物)对主体(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可 以说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它揭示了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关系。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学科。
对于学习商品学的同学们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商品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通过概述、正文和总结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
正文:一、商品基本概念1. 商品的定义和特征2. 商品的分类3.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4.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5. 商品的市场和竞争二、商品的生产与分配1. 商品的生产要素2. 商品的生产过程3. 商品的生产组织形式4. 商品的产权和分配5. 商品的市场结构和效率三、商品的流通与销售1. 商品的流通渠道2. 商品的流通环节3. 商品的物流管理4. 商品的零售与批发5. 商品的销售策略与推广四、商品的消费与满足1. 商品的消费决策2. 商品的购买行为3. 商品的品牌与消费者认知4. 商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预测5. 商品的消费满意度和忠诚度五、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1.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2. 商品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3. 商品学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4. 商品学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5. 商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通过对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的整理,我们深入了解了商品的基本概念、生产与分配、流通与销售、消费与满足以及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大一商品学概论知识点

大一商品学概论知识点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关注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在大一的商品学概论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一、商品的定义和特征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或者服务。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
价值指的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能力,而价值交换则是指商品通过买卖等方式实现转移的过程。
二、商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商品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经济用途划分、按物质形态划分、按生产要素划分等。
通过对商品的分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商品市场的特点。
三、商品的市场商品的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流和交易的场所。
根据市场的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商品市场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集市、商场、超市、电子商务等。
在商品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商品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
四、商品的品牌和包装品牌是商品的标志,它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
好的品牌能够提升商品的价值,并赋予商品以独特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而包装则是商品的外在形式,它既可以保护商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又可以起到宣传和促销的作用。
五、商品的消费行为商品的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
它受到个体的需求、收入、价格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消费行为有助于企业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
六、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的生命周期是指商品从问世到销售结束的整个过程。
它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不同的阶段,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并保持商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七、商品的国际贸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对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品的国际贸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贸易政策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国际贸易对商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商品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经过交换
二、分析商品的概念框架
• 商品的核心层次 • 商品的有形层次 • 商品的延伸层次
(一)、商品的核心层次
从商品体角度看,是商品体系统中所具有的满足人 们某种需要的功能的概念层次(使用价值);从消费 者角度看,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的概念 层次(商品的社会效应与时代效应)。
▪ 一些学者强调商品学应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研究,涵盖以上两者。
本学期的教材偏向于第一类,共计十一章内容,各章内容本身并不复杂, 较简单,学习过程中主要结合自己物流专业的特点,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 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 第一章 • 商品学导论
▪ 商品的概念 ▪ 分析商品的概念框架 ▪ 商品的本质 ▪ 商品和商品学的发展
品具体物质基础之后,若人主观认为没用,还是 不具备使用功能,例如煤炭/古董)。 小结: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 两重性。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1、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
商 品 使 用 价 值
(1)商品的社会效应:指商品对社会的适应性。即 社会公众对商品需求与满意程度的评价。
实 质——是反映商品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 外在表现——商品的外观、款式 内在反映——商品的质量 商品的社会效用说明必须向社会提供能满足人们 需要的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假冒伪劣商品缺 乏长期竞争力:不环保的产品易受国家监管_中国首次 以投放毒害性物质罪对环境污染者判刑 )
(2)商品的时代效应:指商品的社会流行性, 即商品适应时代要求的特性。
反应了商品在某个时期的流行趋势及程 度。具有时限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例如季节性商品,区域性流行产品等。
案例:——倒货(常德老板深圳创业)
2、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性
▪ 自然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性。 ▪ 社会属性:即商品对人有用的主观的社会性(商
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 商品学的学科性质
(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 即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影响使用价值实现的相关因素的客观规律。
1、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
(1)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核心层要求人们在开发商品时,即要注重 商品本身的内在功能,又要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关 注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不能以“自我” 为中心,要以“顾客”为中心。(华为的产品开发— —由推式变为拉式)
概念的两层含义:一是商品本身提供的功能概念; 二是消费者追求的利益概念(史玉柱)
(二)商品的有形层次
(2)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在商品体本身上面。商品的有用 性是 指商品体自身具有能够满足人与社会生产、生活某种需 要的用途与功能。(例如:机器能加工产品,房子能满足人 们居住的生活需求)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自然属 性的是由商品的品质特性、质量特性、功能用途特性等决定 的。
劳动分为:具体劳动——例如工人搬运、车间加工、作
家写作等。具体劳动决定了在满足人们需要上的差别,不同具体 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功能上有很大差别。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商品生产
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为了便于交换,必须换算成 统一的衡量标准,即商品价值。价值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在货币流通以后,价值便以价格的形式进行表现。
2、教材介绍:
商品学的研究方向
▪ A、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的观点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其研究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 主要包括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质量、商品鉴定与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 等。(绝大部分国家采用)
▪ B、从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 和品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
自然属性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
商品质量标准
商品检验、包装、贮藏
消费者需求规律
社会属性
商品美学、商品文化 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
新产品开发
商品、资源与环境
图1.3 商品学的分析框架
2、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
商品学围绕商品质量这个中心内容研究商品质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具体概括为 (P7): 1、研究商品品质:
21世纪物流管理系列教材
商品学
郭洪仙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引言
一、课程介绍
1 案例: 中国水饺事件:
吃水饺 死人!!
2008.01 日本宾库县 河北食品进出口集团天洋食品加工厂
水饺(商品)在哪些环境可能出现质 量问题?
2 课程介绍:
1、商品学是一门既具自然科学性质、又具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商品学的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物流专业本身联系紧密(生 产、包装、质检、运输等本身就是物流的中间环节)。
一商品的概念
1、定义 • 定义A: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 定义B:提供给市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2、两种定义的关系
区别:中心词不同 定义A中是劳动产品,定义B中是任何事物
联系:两种定义中的提供目的相同 为了交换
赠送的不是商品
3、商品、产品与物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3 3三者2之2 间的11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反映了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关系 有很大差别,因而商品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商品的社会属性, 由商品与人、商品与社会之间的相关因素决定。(中国的电石 油等是由国家定价)
综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2、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效应与时代效应(反映商品 使用价值的标尺)
即商品体实物本身。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包装、品牌、商标、造型、色彩、 款式、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等。
(三)商品的延伸层次
主要指人们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服务和附加利益,如送货上门、免费维修、用 户培训、抽奖等(步步高抽奖;卢森堡)
国美电器对50公里以内的客户实行免费送货,最迟第二天到货 商品的三个层次是由内到外逐步延伸的,有先后的递进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