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3.doc

合集下载

《中医药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中医药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8.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亢盛之症,石膏最宜配:A.芦根B.天花粉C.知母D.黄芩E.天麻9.具有软坚泻下作用特点的药味是:A.辛B.酸C.苦D.咸E.甘10.一味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味药物降低或消除,其配伍关系是: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E.单行11.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B.薄荷、牛蒡子C.柴胡、葛根D.升麻、牛蒡子E.升麻、桑叶12.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A.金银花B.蒲公英C.紫花地丁D.连翘E.桔梗13.能祛风湿,兼可治诸骨哽喉的药物是:A.独活B.防己C.威灵仙D.秦艽E.桔梗14.既能凉血退热,又善清泄肺热,治疗有汗骨蒸潮热的药是:A.黄柏B.牡丹皮C.地骨皮D.银柴胡E.秦艽15.善治乳痈,又治湿热黄疽是:A.大青叶B.蒲公英C.黄连D.牛黄E.土茯苓16.用开水泡服即能泻下导滞的药是:A.火麻仁B.大青叶C.番泻叶D.款冬花E.野菊花17.功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甘遂D.巴豆E.牵牛子18.下列哪项不属大黄的适应证是:A.湿热黄疸,淋证涩痛B.瘀血经闭,癥瘕积聚C.血热吐血,衄血便血D.火热上攻,牙龈肿痛E.寒湿痹痛,脘腹冷痛19.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A.威灵仙B.防己C.秦艽D.木瓜E.麦芽20.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A.木瓜B.吴茱萸C.薏苡仁D.藿香E.秦艽21.用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A.藿香B.白豆蔻C.五加皮D.砂仁E.茯苓22.用治风湿痹证兼夜盲者宜选:A.苍术B.砂仁C.木瓜D.白豆蔻E.厚朴23.猪苓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B.利水消肿C.泻下通便D.回阳救逆E.解表24.能补肝肾、益精血,且不寒、不燥、不腻,称之为滋补良药的是:A.阿胶B.当归C.首乌D.熟地E.生地25.具有补血、滋阴、止血功效的药物是:A.当归B.阿胶C.生地D.旱莲草E.三七26.既能补肺胃之阴,又能清心除烦首选:A.沙参B.天冬C.麦冬D.石斛E.玉竹27.既能养血敛阴,又能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药物是:A.天麻B.石决明C.白芍D.钩藤E.生地28.消食药中最佳适应证是油腻肉积的药物是:A.神曲B.麦芽C.鸡内金D.山楂E.莱菔子29.当归的作用是:A.补血行血、舒筋活络B.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C.补血止血、滋阴润肺D.补血益精、补肝肾、通便、解毒E.补血养阴、益精明目30.消食兼解表的是:A.山楂B.麦芽C.莱菔子D.鸡内金E.神曲31.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条件:A.心气充沛B.血液充盈C.三焦通利D脉道通畅E.肺肝脾功能正常32.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左右贯注E.循环贯注33.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减退: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中介作用E.固摄作用34.其性趋下的病邪为:A.火邪B.燥邪C风邪D.湿邪E.以上都不是35.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A.痰可扰乱神明B.痰可化火化风C.痰阻碍气血运行D.痰似风善行数变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36.以下哪项不属瘀血致痛的特点:A.痛处固定B.刺痛C疼痛拒按D.疼痛喜按E.疼痛夜间加重37.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利湿C.清热解毒,利水消肿D.清热解毒,凉血E清热解毒,消斑38.下列哪一类药入汤剂需要先煎:A.粉末状药B.矿石、贝壳类药C.气味芳香药D.胶类药E、贵重药39.既能泻火除烦,又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桑叶B.栀子C.苦参D.金银花E.连翘40.麻黄最善治疗的病症是:A.表实无汗证B.表虚有汗证C.风热表证D.阴暑证E.湿热证41.苦味药具有的作用是:A.行气、活血B.通泄、降泄C.软坚、泻下D.收敛、固涩E.补益、解毒42.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牛蒡子B.薄荷C.桑叶D.蝉蜕E.菊花43.既能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化痰药是:A.浙贝母B.半夏C.川贝母D.前胡E.柴胡44.下列被誉为止痛之要药的是:A.川芎B.延胡索C.桃仁D.益母草E.当归45.白及在古代最佳止血部位是:A.肺心B.肝肾C.肝心D.肺胃E.肺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填入下列表格中。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 )。

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2.川芎茶调散主治( )。

A.肝肾阴虚,肝风内动B.外感风邪头痛证C.肝阳偏亢,肝风上扰D.阴虚风动3.症见食少便溏,面色萎白,语言低微,四肢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或缓弱宜选用( )。

A.补中益气汤B.生脉散C.四君子汤D.四物汤4.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宜选用( )。

A.半夏泻心汤B.小柴胡汤C.逍遥散D.柴胡疏肝散5.清营汤功效是( )。

A.泻火解毒B.清营透热,凉血养阴C.清泻肺热D.清胃凉血6.白虎汤的君药是( )。

A.知母B.炙甘草C.粳米D.石膏7.保和丸中的消食药是( )。

A.山楂、神曲、莱菔子B.山楂、神曲、麦芽C.莱菔子、神曲、麦芽D.山楂、莱菔子、麦芽8.蝉蜕的功效是( )。

A.疏肝解郁B.平肝解毒C. 解毒透疹D.息风止痉9.治疗肺痈,首选( )。

A. 白头翁B.鱼腥草C.板蓝根D.连翘10.大黄不具备的功效是( )。

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凉血解毒D.清肝,杀虫11.长于治疗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

A.麦芽B.谷芽C.山楂D.神曲12.下列属于反治法则的是( )。

A.实则泻之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扶正祛邪1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辨证为( )。

A.气虚血瘀证B.气血两虚证C.气不摄血证D.气随血脱证14.以心悸咳喘,胸闷气短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

A.心肾不交证B.心肾阳虚证C.心肺气虚证D.心脾两虚证15.以眩晕耳鸣,腰膝痰软,胁痛,失眠与虚热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

A. 肝胃不和证B.肝郁脾虚证C.肝肾阴虚证D.脾肾阳虚证16.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不具有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A.防风B.荆芥C.白芷D.细辛2.升降浮沉是指( )。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3.相反指的是( )。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4.具有补虚作用的药味是( )。

A.甘B.酸C.辛D.苦5.不属于五味内容的是( )。

A.辛B.凉C.苦D.甘6.气血不足的面色是( )。

A. 青色B.赤色C.白色D.黑色7.里急后重多见于( )。

A.淋证B.癃闭C.消渴病D.痢疾8.主病为“肝胆病、1/ 6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 )。

A.细脉B.弦脉C.促脉D.实脉9.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 .)。

A.疟疾B.表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证10.表证寒热的特点是( )。

A.寒热往来B.恶寒发热C.四肢厥冷D.潮热11.气血生化之源是( )。

A.心B.肝C.脾D.肾12.“朝百脉”的功能属于( )。

A.心B.肝C.脾D.肺13.心开窍于( )。

A.舌B.耳C.鼻D.口14.与骨对应的脏是( )。

A.心B.肺C.脾D.肾15.表现水火既济的脏腑是( )。

A.心与肾B.肝与肾C.心与肺D.心与肝16.汗法能( )。

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17.九味羌活汤主治( ) A.风寒表实无汗B.风寒夹湿C.风温初起D.气虚外感18.半夏泻心汤主治( )。

A.少阳病B.少阳与阳明合病C.寒热互结之痞证D.肝脾不和证19.三焦火毒证,治宜选用( )。

A.龙胆泻肝汤B.黄连解毒汤C.白头翁汤D.左金丸2/ 620.吴茱萸汤主治( )。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3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3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3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3⼀、单项选择题1、阴阳学说中“处于⼀个统⼀体的⽭盾双⽅的相互排斥、相互⽃争”指阴阳的:A. 互根B.对⽴C. 转化D.消长2、能化⽣⾎液,营养全⾝的⽓是:A. 元⽓B.营⽓C.宗⽓D.卫⽓3、根据五⾏相克规律,的⽊“所胜”之⾏是:A.⽔B. ⼟C.⾦D.⽕4、⾎循⾏与下列哪个脏腑有关:A.⼩肠B.脾C.⼤肠D.肾5、津液的代谢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肺脾肾B.肝脾肾C.⼼脾肾D.⼼肝肾6、由肺吸⼊的清⽓和脾升清的⽔⾕精微结合⽽成的⽓是:A. 宗⽓B. 卫⽓C. 元⽓D.营⽓8、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A. ⼩肠B.胃C.三焦D.膀胱9、“在体主筋,其华在⽖”的脏是:A. 肾B. 肝C.脾D.肺10、“疏通⽔道,通⾏元⽓”的腑是:A. 三焦B. 膀胱C. ⼩肠D. ⼤肠11、脾的功能是:A.主疏通⽓机B.主⽓司呼吸C.主运化D.主⾏⽔12、具有传染性的病邪的是:A. 饮⾷不节B. 疫疠C.七情D. 六淫13、具有“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是:A. 湿邪B. 燥邪C.寒邪D. 寒邪15、肾在体合:A. 脉 B⽪ C.⾁ D.⾻16、⼼的功能是:A.主神志B.主疏泄C.主运化D.主⽔液输布17、主要影响脏腑⽓机的邪是:A. 饮⾷不节B. 疫疠C.七情D. 六淫18、影响⽓机,阻滞经脉,易⽣险证的邪是:A. 饮⾷B. 痰饮C.瘀⾎D. 六淫19、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A.《本草纲⽬》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20、⼈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是指:A. 经⽓B. 正⽓C.脉⽓D. 胃⽓21、逆其证候性质⽽治的⼀种治疗法则有:A. 寒者热之D. 塞因塞⽤22、正⽓不⾜,抗病能⼒减弱,以正⽓不⾜主要⽭盾的病理状态:A 真实假虚证 B.实证 C.虚实夹杂证 D. .虚证,23、以下对“三焦”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上焦如雾B.中焦如渎C.下焦如沤D.上焦如沤24、胸胁胀痛,善太息,咽部异物感,情志抑郁,⾆淡苔⽩,脉弦是:A. 肾阳虚B. 肝⽕上炎C.肾阴虚D.肝⽓郁结25、经络的作⽤不包括:A.联系作⽤B.传感作⽤C.调节作⽤D.推动作⽤26、⼗⼆经脉的⾛向以下正确的是:A.⼿三阴经从胸⾛⼿B. ⼿三阴经从⼿⾛头C.⾜三阴经从腹⾛⾜D.⾜三阳经从⾜⾛腹27、⼗⼆经脉的交接规律中以下正确的是:A.阴阳头⾯B.阳阳头⾯C.阴阴头⾯D.阴阴四末28、脏与腑的表⾥关系中以下错误的是:A.⼤肠-肺B.⼩肠-肝C.膀胱-肾D.胃-脾D.⼼脾30、具有“实⽽不满”特点的是:A.肺B. 脾C.肾D. 膀胱31、下列属于江苏的道地药材是:A ⼈参B 薄荷C 黄连D⾁桂32、下列中药中属于⾟温解表药的是:A.柴胡B.桂枝C.薄荷D.黄芩33、中药“⽢味”具有的作⽤是:A.收涩B.⾏⽓C.发散D.补虚34、以下药常在深秋或初冬采收的是:A.桑叶B.艾叶C.番泻叶D.荷叶35、具有“降泄”作⽤的是:A.淡味B.苦味C.涩味D.⾟味36、具有发汗解表、平喘、利尿消肿功效的药物是:37、具有“回阳救逆,补⽕助阳”作⽤的药是:A.附⼦B.⿇黄C.五加⽪D.防风38、下列属于“祛风湿、强筋⾻”药的是:A.五加⽪B.防⼰C.⾁桂D.独活39、有“温通经脉”,可⽤于寒凝⾎瘀证的药是:A.⽩术B.防⼰C.⾁桂D.党参40、下列药中有“⼤补元⽓、⽣津⽌渴”作⽤的是:A.⼈参B.当归C.北沙参D.党参41、下列药物可⽤来治疗阴虚内热、疟疾的是:A.黄连B.⽯膏C.青蒿D.连翘42、具有补⾎、活⾎作⽤的药是:A.当归B.川芎C.延胡索D.⾁桂43、有清热燥湿,⽤于湿热下痢的药是:44、既能治疗风热感冒,⼜能治疗肝郁⽓滞,胸闷胁痛的药是:A.知母B.薄荷C.黄芩D.⾦银花45、能清热解毒⽤于治疗疮痈的药是:A.⾦银花B.⽯膏C.柴胡D.桂枝46、常与补⽓药同⽤,善于治疗脏器下垂症的药是:A.薄荷B.⽯膏C.柴胡D.桂枝47、⽣⽤清热泻⽕,煅⽤收湿敛疮的药是:A.黄芩B.⽯膏C.独活D.黄连48、下列药中有润肠通便,⽤于肠燥便秘的是:A.⼤黄B.当归C.厚朴D.枳实49、下列药属于峻下逐⽔药的是:A.⼤黄B.牵⽜⼦C.防⼰D.知母50、既能清热凉⾎⽌⾎,⼜能⽤于消渴病的是:51、属于祛风湿清热药的是:A.防⼰B.黄连C.独活D.黄芩52、下列药物属于热性的是:A.黄芪B.阿胶C.麦冬D.冬⾍夏草53、药性温,能祛风湿⽌痛的药是:A.独活B.桑寄⽣C.防⼰D.秦艽54、原则上不能与⼈参配伍使⽤的是:A.⾁桂B.五灵脂C.杏仁D.防⼰55、下列可⽤于治疗风寒湿痹证的是:A.威灵仙B.秦艽C.防⼰D.五加⽪56、下列配伍属于相使的是:A附⼦和⾁桂 B. ⽣姜与⽣南星 C. 半夏与陈⽪ D..神曲与麦芽57、下列⽅剂属于解表⽅的是:A. ⼩柴胡汤B. ⼤承⽓汤C.清营汤C.知母D.⽢草59、可⽤于治疗脾肺⽓虚的⽅剂是:A.四君⼦汤B.四逆汤C.四物汤D.四逆散60、属于补阳⽅的是:A.六味地黄丸B.肾⽓丸C.理中丸D.四逆散⼆、多项选择题61、肾的功能包括:A. ⽣长发育B. ⽣殖繁衍C. 化⽣⾎液D. 抵御外邪E.纳⽓62、六淫的致病特点有:A. 外感性B. 季节性C. 地域性D. 相兼性E. 转化性63、肺的⽣理功能包括:A.主运化B.主⽓机C.主⽣长D.主宣发E.主⾏⽔B.易伤津耗⽓C.⽣风D.善⾏数变E. 主动65、宗⽓的作⽤有:A.由先天精⽓所化B.由⽔⾕精微和肺吸⼊的清⽓合成C.⾏呼吸D.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的⽣理功能E. 灌⼼脉⾏⽓⾎三、名词解释1、外感病因:2、脏腑:3、中药:4、道地药材:5、解表药:三、简述题1、简述⽓的⽣成:2、简述肝的⽣理功能3、试述四物汤的⽅剂组成、功效及⽅解内容4、简述⼗⼋反内容:。

中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docx

中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docx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音五味自然界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人体五脉五液五神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形体情志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弦泪魂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洪汗神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口肉思缓涎意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忧浮涕魄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沉唾志杰、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 \ \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水—— 4——之火、、,、)\ / \ / ③用于疾病的诊断;\、、q / —相生金十" 相克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瞻、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庵为后天之本?牌为冬血生化之源?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

精化气,称为肾气。

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

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答:病因: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简称为“邪”。

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而上是如何分属的?靖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A.水谷精微B.津液C.元气D.精2.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3.称为“后天之本”的是()A.心B.脾C.肾D.肝4.与骨对应的脏是()A.心B.肺C.脾D.肾5.人体经络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是()A.经脉和络脉B.络脉和经筋C.经筋和皮部D.皮部和脏腑6.临床上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色是()A.淡红舌B.淡白舌C.紫舌D.绛舌7.面色黄的主病是()A.主热证、湿证B.主虚证、湿证C.主寒证、虚证D.主寒证、湿证8.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A.细脉B.弦脉C.促脉D.实脉9.消渴证患者的病室内可嗅到()A.臭味B.血腥味C.尿臊味D.烂苹果味10.下列症状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A.潮热盗汗B.小便不通C.神昏谵语D.大便秘结11.下列属于花蕾人药的是()A.菊花B.旋复花C.辛夷D.红花12.反映药物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能是()A.归经B.四气C.五味D.升降浮沉13.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A.咸B.辛C.酸D.苦14.升降浮沉是指()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15.生姜能()A.止痉B.止呕C.止血D.止带16.补法能()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17.麻黄汤主治()A.风寒表实无汗B.风寒夹湿c.风温初起D.气虚外感18.理中丸主治()A.脾胃气虚证B.脾胃虚寒证C.肝胃不和证D.血虚寒厥证19.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A.表里热证B.表热证C.里热实证D.里热证20.小柴胡汤主治()A.少阳病B.少阳与阳明合病C.寒热互结之痞证D.肝脾不和证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1.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三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辨证论治B.人与天地相应C.治病必求于本D.阴阳五行E.四诊八纲2.在国内外药学界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药学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3.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A.寒凉B.凝聚C.兴奋D.闭阖E,向下4.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E.表证5.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稼稿C.润下D.从革E.曲直6.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心7.五志中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水”的是()A.思B.怒C.恐D.喜E.悲8.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五体E.五液9.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A.肝 C.脾D.肺E.肾10.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包B.小肠C,大肠D.胃E,三焦IL主升清的脏是A.肝 C.脾D.肺E.肾12.主纳气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13.“贮痰之器”指的是A.肝B/C?C.脾D.肺E.肾14.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脾B.脾与肾C.肾与肝D.肝与肺E.肺与肾15.脾的生理特性是()A.喜燥恶湿主升B.喜燥恶湿主降C.喜润恶燥主降D.喜润恶燥主升E.以上都不是16.“水谷之海”是指()A.冲脉B.小肠C.大肠D.胃E.膀胱17.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防御作用B.温煦作用C.气化作用D.推动作用E.固摄作用18.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A.经络B.媵理C.尿道D.三焦E.肾19.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A.季节性B.地区性C.传染性D.转化性E.外感性20.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21.多食生冷寒凉,易形成()A.火旺体质B.痰湿体质C.心气虚体质D.阳虚体质E.肝郁体质22.张男,29岁,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饮食二便正常,面色红润,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动作灵活,睡眠良好。

中医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 阴虚发热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治疗宜选 C.清骨散2. 吴茱萸汤和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D.大枣3. 下列不属于真头痛伴随症状的是 E.头晕4. 患者低烧半载,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时急躁易怒,胸肋胀闷,两乳作胀,月经不调,口苦,脉弦略数,治宜选用 C.丹栀消遥丸5. 寒邪束表,肺有郁热之喘证,方药宜选 D.麻杏石甘汤6. 腰膝痠软冷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尿频清长,夜尿多,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辨证为 E.肾阳不足7. 肺的“通调水道”作用是指 C.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8. 肺痨肺阴亏虚证,方药宜用 A.月华丸9. 下列不属于银翘散的现代主治的是 E.产后感冒10. 外感头痛的治疗原则是 B.散风祛邪11. 胸痹发作期可使用的中成药是 A.速效救心丸12. 治疗肾气不固证的尿血的方药是 C.无比山药丸13.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为君,其主要用意是 E.补气升阳14.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 C.柴胡、黄芩、生姜、甘草、半夏、党参、大枣15. 治疗气血亏虚鼻衄的方药是 A.归脾汤16. 郁证病变的基础是 A.气郁17. 水肿临床表现甚重者 C.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18. 以下选项不属于内伤咳嗽的辨证要点是 E.多伴卫表证19. 肝肾两虚的痹证的治法是 D.培补肝肾,舒筋止痛20. 王,女,56 岁。

长期患精神抑郁症,刻下见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治疗方剂易选 D.滋水清肝饮21. 胁下痞块而见胃脘刺痛,固定而拒按,或有吐血、便血史,此胃痛主症属于 C.瘀阻肝胃22. 患者,男,60岁。

心悸不安,胸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B.血府逐瘀汤23. 胸痹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疲乏、气短、心慌、心悸,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脉濡沉细或结代时,称为 A.气虚24. 治疗气不摄血证的紫斑的方药是 B.归脾汤25. 水肿病位关键在 D.肾26. 心胆气虚证心悸最适合的方剂是 C.安神定志丸27. 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 D.梅核气28. 小肠实热证的典型症状是 B.口舌生疮、尿短赤29. 郁证总的治则是 D.理气开郁、怡情易性30. 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用是 E.润肠31. 热秘临床治疗时常加的穴位是 D.合谷、曲池32. “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 B.正治法33. 感受风寒前额痛,药物治疗应选 E.白芷34. 患者,女,25岁。

中医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三大基石是:A.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B.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诊断治疗C. 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D. 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答案:A2.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这里的“华”指的是:A. 面色B. 头发C. 舌苔D. 指甲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的“五脏”之一?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4. 中医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听D. 望、闻、听、切答案:A5. 中医理论中,肝与哪个脏腑相表里?A. 心B. 肺C. 脾D. 肾答案:C6. 以下哪个是中医的“六淫”之一?A. 风B. 寒C. 湿D. 所有选项答案:D7.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哪个学派的观点?A. 阴阳学派B. 五行学派C. 脏腑学派D. 经络学派答案:A8. 中医认为“肾主骨”,与肾相表里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D9. 中医中“脾开窍于口”指的是:A. 脾与口腔有直接联系B. 脾功能正常,口腔健康C. 脾功能异常,口腔会出现问题D. 脾开窍于口,与口腔无关答案:B10. 中医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________”。

答案:后天之本2.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对应的季节是________。

答案:春3.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________。

答案:阴阳4.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5.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________。

答案:因地制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理论及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00分)1、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中药:津液:六淫:五味:解表药: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麻黄:石膏茯苓人参川芎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八纲辨证是各种辩证的_____________,八纲证型包括表证和_____________、寒证和_____________、虚证和_____________、阴证和_____________。

2、气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化作用五个方面。

3、饮食失宜包括_____________、饮食不洁、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既病防变,包括_____________和根根据疾病传变规律_____________。

5、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者,入煎剂宜后下。

7、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健脾丸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_______证。

9、应用升降沉浮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茵陈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 首乌藤与枸杞子为同一植物来源的药物()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2. 麝香可治一切神昏()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3. 被称为“血中气药”,兼治头痛要药的是川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金银花既能清解里热,又能疏散表热()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芒硝是攻下药,也可治咽喉肿痛()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 酸枣仁既能养血安神,又能润肠通便()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7. 被称为“止血而不留瘀”的药物是三七()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朱砂是入药忌火煅的药物()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具有引药下行,多治下部病证的药物是莪术()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10. 钩藤入汤剂不宜久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单选题】A.气机运化与阴阳变化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正确答案】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1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单选题】A:炎上B:润下C:稼穑D:曲直E:从革【正确答案】13.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单选题】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14.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单选题】A.木为水之子B.水为木之母C.火为土之母D.土为金之子【正确答案】E.火为木之子15.气在中医学理论中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是()【单选题】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确答案】16.出现恶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单选题】A. 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正确答案】C. 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7.大出血时往往导致气脱,其生理学基础是(D)【单选题】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正确答案】E.血能养气18.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单选题】A.营气B.卫气C.元气【正确答案】D.宗气E.谷气1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单选题】A.心【正确答案】B.肺C.脾D.肝E.肾20.具有统血功能的脏是()【单选题】B.肝C.脾【正确答案】D.心E.肾21.“先天之本”是指()【单选题】A.肺B.肝C.脾D.心E.肾【正确答案】22.主气,司呼吸是属于哪个脏的生理功能()【单选题】A.心的生理功能B.肺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C.脾的生理功能D.肝的生理功能E.肾的生理功能23.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单选题】A.喜B.怒【正确答案】C.思D.恐24.具有重浊特征的邪气是()【单选题】A.寒邪B.火邪C.风邪D.暑邪E.湿邪【正确答案】25.六淫中易致生疮疡的邪气是A.寒邪B.湿邪C.暑邪D.火邪【正确答案】E.风邪26.瘀血导致疼痛的特点是()【单选题】A.冷痛B.隐痛C.胀痛D.刺痛【正确答案】E.灼痛()【单选题】27.易于蒙蔽心神属何种病邪的病证特点()【单选题】A.饮B.痰【正确答案】C.瘀血D.饮食不节E.结石28.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单选题】A.出血量多B.出血颜色鲜明C.出血量少D.出血伴有血块【正确答案】E.出血色淡质清稀29.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单选题】A.肝气【正确答案】B.脾阳C.肾精D.肺津E.心神30.治疗风寒表证无汗而喘宜用()【单选题】A.麻黄附子细辛汤B.麻黄汤【正确答案】C.麻杏石甘汤D.桂枝汤E.九味羌活汤31.功用发散风热,宣肺止咳的方是()【单选题】A.麻黄汤。

完整word版,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完整word版,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
真题卷3
一、单项选择题
1、阴阳学说中“处于i个统一体的才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指阴阳的:
A.互根
B.对立
C.转化
D.消长
2、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的气是:
A.元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的木“所胜” Z行是:
A.水
B. 土
C.金
D.火
4、血循行与下列哪个脏腑有关:
A.小肠
B.脾
C.大肠
D.肾
5、津液的代谢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肺脾肾
B.肝脾肾
C.心脾肾
D.心肝肾
6、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升清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的气是:
A.宗气
B.卫气
C.元气
D.营气
7、能温养脏腑、经络、皮毛,与睡眠冇关的气是:
A.宗气
B.卫气
C.元气
D.营气
8、具冇“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三焦
D.膀胱
9、“在体主筋,其华在爪”的脏是:
A.肾
B.肝
C.脾
D.肺
10、“疏通水道,通行元气”的腑是:
A.三焦
B.膀胱
C.小肠
D.大肠
11、脾的功能是:
A.主疏通气机
B.主气司呼吸
C.主运化
D.主行水
12、具有传染性的病邪的是:
13、具有“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寒邪
D.风邪
14、具有“易伤津液,伤肺”特性的邪气是:
A.火邪
B.风邪
C.燥邪
D.寒邪
15、肾在体合:
A.脉B皮 C.肉 D.骨
16、心的功能是:
A.主神志
B.主疏泄
C.主运化
D.主水液输布
17、主要影响脏腑气机的邪是:
A.饮食不节
B.疫病
C.七情
D.六淫
18、影响气机,阻滞经脉,易生险证的邪是:
A.饮食
B.痰饮
C.瘀血
D.六淫
19、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木草纲冃》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0、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是指:
A.经气
B.正气
C.脉气
D.胃气
21、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冇:
A.寒者热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塞因塞用
22、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主要才盾的病理状态:
A真实假虚证B.实证 C.虚实夹杂证 D..虚证,
23、以F对“三焦”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上焦如雾
B.中焦如渎
C.下焦如泄
D.上焦如泄
24、胸胁胀痛,善太息,咽部异物感,情志抑郁,舌淡苔白,脉弦是:
A.肾阳虚
B.川:火上炎
C.肾阴虚
D.肝气郁结
25、经络的作用不包括:
A.联系作用
B.传感作用
C.调节作用
D.推动作用
26、十二经脉的走向以下正确的是:
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B.手三阴经从手走头
C.足三阴经从腹走足
D.足三阳经从足走腹
27、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中以下正确的是:
A.阴阳头面
B.阳阳头面
C.阴阴头面
D.阴阴四末
28、脏与腑的表里关系中以下错误的是:
A.大肠-肺
B.小肠-肝
C.膀胱-肾
D.胃-脾
29、“水火既济”指的是哪两脏的关系:
A.肾心
B.脾肺
C.肝肾
D.心脾
30、具有“实而不满”特点的是:
A.肺
B.脾
C.肾
D.膀胱
31、下列属于江苏的道地药材是:
A人参B薄荷C黄连D肉桂
32、下列中药中属于辛温解表药的是:
A.柴胡
B.桂枝
C.薄荷
D.黄苓
33、中药“甘味”具有的作用是:
A.收涩
B.行气
C.发散
D.补虚
34、以下药常在深秋或初冬采收的是:
A.桑叶
B.艾叶
C.番泻叶
D.荷叶
35、具冇“降泄”作用的是:
A.淡味
B.苦味
C.涩味
D.辛味
36、具有发汗解表、平喘、利尿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A.薄荷
B.桂枝
C.麻黄
D.柴胡
37、具有“冋阳救逆,补火助阳”作用的药是:
A.附了
B.麻黄
C.五加皮
D.防风
38、下列属于“祛风湿、强筋骨”药的是:
A.五加皮
B.防己
C.肉桂
D.独活
39、冇“温通经脉”,可用于寒凝血瘀证的商是:
A.白术
B.防己
C.肉桂
D.党参
40、下列药中冇“大补元气、生津止渴”作用的是:
卜冽药物可用来治疗阴虚内热、疟疾的是:
A.黄连
B.石膏
C.青蒿
D.连翘
具有补血、活血作用的药是:
A.当归
B.川茸
C.延胡索
D.肉桂
有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的药是:
A.黄连
B.防己
C. 龙胆
D.大青叶
既能治疗风热感冒,又能治疗肝郁气滞, 胸闷胁痛的药是:
A.知母
B.薄荷
C. 黄苓
D.金银花
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疮痈的药是:
A.金银花
B.石膏
C.柴胡
D.桂枝
常与补气药同用,善于治疗脏器卜•垂症的药是:
A.薄荷
B.石膏
C.柴胡
D.桂枝
生用清热泻火,锻用收湿敛疮的药是:
A.黄苓
B.石膏
C.独活
D.黄连
下列药屮有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的是:
A.大黄
B.当归
C.厚朴
D.枳实
下列笏属于峻下逐水药的是:
A.大黄
B.牵牛子
C. 防己
D.知母既能淸热凉血止血,乂能用于消渴病的是:
A.黄苓
B.青蒿
C.生地
D.赤芍
屈于祛风湿清热药的是:
A.防己
B.黄连
C. 独活
D.黄岑
下列药物属于热性的是:
A.黄罠
B.阿胶
C.麦冬
D.冬虫夏草
药性温,能祛风湿止痛的药是:
A.独活
B.桑寄牛
C.防己
D.秦茏
原则上不能与人参配伍使川的是:
56、 A.威灵仙 B.秦芜 C.防己 D.五加皮 下列配伍加于相使的是: A 附子和肉桂 B.生姜与生南星 C.半夏与陈皮 D..神曲与麦芽 57、下列方剂属于解表方的是: A.小柴胡汤 B.人承气汤
C.清营汤
D.桂枝汤 58、以下不是组成门虎汤的药味是: A.石膏 B.枳实 C.知母
D.甘草 59、可丿IJ 于治疗脾肺气虚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四逆汤 C.四物汤 D.四逆散 60、
屈于补阳方的是:
A.六味地黄丸
B.肾气丸
C.理中丸
D.四逆散 61、
肾的功能包括:
A.生长发育
B.生殖繁衍
C.化生血液
D. 抵御外邪
E.纳气
卜•列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的是:
多项选择题
62、 六淫的致病特点有: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E.转化性
63、 肺的生理功能包括:
A.主运化
B.主气机
C.主生长
D.主宣发
E.主行水
64、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易致肿疡
B.易伤津耗气
C.牛一风
D.善行数变
E.主动 65、宗气的作用有:
A.由先犬精气所化
B.由水谷精微和肺吸入的清气合成
C.行呼吸
D.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的牛•理功能
E.灌心脉行气血
三、名词解释
1、 外感病因:
2、 脏腑:
3、中药:
4、道地药材:
5、解表药:
三.简述题
1、简述气的牛成:
2、简述肝的牛:理功能
3、试述四物汤的方剂组成、功效及方解内容
4、简述十八反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