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来源:sohu财经频道 2004-05-27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

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

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而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G DP的增长。我国的资源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风电所

占比重较少,电力结构发展不平衡。"十五"规划中指出,调整电力结构,促进产业

升级是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电网与电

源比例。二是调整东西部的电源布局,实施"西电东送"。三是调整电源中水、火

、核电的比例,加大水电开发力度,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等。四

是采用多种能源,引进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发展新能源发电。五是加大"以大代小"和技术改造力度。

2002年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预计将达8.7%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力供需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一是取消增容费的政策。

二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用于在建国债项目和新开

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三是国家经贸委出台了推进城乡电网同价的规定。目前我国

用电水平仍然低下,人均装机0.25KW,人均用电1064KWH,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尚有2300万人没有用上电。根据电力行业"十五"规划,2005年电力装机容量要达到3.9亿KW,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2000万KW。预计电力行业的增长可持续到"十五"末期,平均增长率将在6%以上。估计2003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低于今年,但仍将达7.5%左右。

更令人关注的是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

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已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表明我国电力体制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发电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即将形成。目前深、沪两市

电力上市公司可以分为四类:(1)进入五大发电集团的上市公司(国电系);(2)进入

辅业集团的上市公司(辅业集团系);3地方独立发电上市公司(地方系);4非国电系的国字号队伍。对于不同上市公司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国电系:有望率先进行

资本运作与规模扩张;辅业集团系:处于竞争劣势;地方系:实力制约未来发展空间

;非国电系的国字号队伍:水电龙头股呼之欲出

在电改完成后,未来上网电价将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各发电公司只有通过增加

发电量、压缩成本来保持业绩的稳定和增长。改革的过程将是市场结构、公司规模

、购并重组的变化过程,必将蕴含着相当的投资机会:资产重组概念股、低电价概念股、坑口电站股、转型概念股值得关注。

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行业概况

1.1电力工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行产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

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

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

九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并且低于GD

P的增长,但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自1999年开始,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又

开始大幅回升,1996年发电量增长速度为7.2%,1997年为5.1%,1998年下降到2.1%,1 999年回升到6.5%,2000年达到11%,2001年为7.7%。同期GDP的增长率分别为9.7%、8.8%、7.8%、7.1%、8%、7.3%(详见图1)。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行产业

的作用,十分明显。

图表1:"九五"期间发电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

从电力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和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发电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20.60%上升到2000年的41.72%,同期电能在终

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的4.81%上升到2000年的11.2%,电力行业已成为能源工

业中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的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

趋势。

1.2、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2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大机组成倍增长,电网的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

提高,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工业整体的电气化水平。

1978年我国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只有18台,2000年20万千瓦以上机组已有545台共,是1978年的30倍。在大机组和大电厂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主力的同时,我国电网

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和加强。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全国已经形成华北、东北、华东

、华中、西北和南方6个跨省区电网,和山东、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川渝8个独立省区电网。全国各主要电网已基本形成500千伏和330千伏的骨干

网架,大电网已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九五"期间,500千伏主网架开始逐

步取代220千伏电网,承担跨省、跨地区电力输送和交换任务。一批跨大区电网互联

工程前期工作已经陆续完成,2000年我国第一个大区间500千伏交流联网工程---东

北与华北联网工程建成.南方电网互联,实现了广西、云南、贵州季节性电能向广东

的输送。蒙西电网向京津唐、华中电网向华东电网等大网间的电量交流也大幅增加

。为三峡工程配套送出的输变电工程,自1997年开工建设以来,多个工程逐步完工,

为2003年三峡电力的发电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的电网工程的

建设,将逐步实现全国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