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归园田居的原文
古诗四首之归园田居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 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 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 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 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 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 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 愉悦的心情。
2.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C )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 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 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 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 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 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 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
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 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 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 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等。
我在南山下种豆,地里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早起到地里锄野草,黄昏时带着月色回家 草长树茂使道路变狭窄,露水打湿我的衣裳 衣裳被打湿没什么可惜,只希望自 己的愿望不被违背
1.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 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保持自己高洁 的情操,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 米折腰”强。
归园田居古诗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古诗翻译及赏析其篇一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志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一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
轮,车轮。
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
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荆扉”是柴门。
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
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
“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
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
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
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
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
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
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
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曲中”一作“里人”。
似以“里人”为是。
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
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这比起在官场“束带见督邮”的拘谨来,是多么自在!“时复”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劳动之余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
他们攀谈些什么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七年级语文陶渊明的古诗
七年级语文陶渊明的古诗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二、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
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
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三、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四、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译文: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
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
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
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五、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鉴赏300字左右1《归园田居》.陶渊明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
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
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
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
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
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
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归园田居是陶渊明一篇经典的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自己对乡村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小学课文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归园田居:此诗共五首,自成一组。
本首为其一。
适俗韵:合适于世俗的性情。
韵,性情、情调、风度。
尘网:尘世的网罗,这里指仕途。
意思是说仕途像网罗一样束缚人。
三十年:有人说当作“十三年”,因为陶渊明由出任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前后正好是十三个年头。
在这里的“三十”不是确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束缚于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过去的树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总是想着原来生长的潭水。
羁鸟,束缚于笼子中的鸟。
池鱼,被人养在池子中的鱼。
渊,潭。
本句以“羁鸟”、“池鱼”比喻不自一由的仕途生活,以“旧林”、“故渊”比喻渴望的田园。
南野:一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安于没有能力做官。
拙,指不善于做官,也就是不善于逢迎取巧之意。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昏昧的样子,指隐约不清。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烟:村落里的炊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之内没有尘俗杂事,虚空安静的居室显得很闲暇。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虚空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仕途。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一由。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我这个人天生就缺少迎一合世俗的本性,自幼就钟情于悠闲自在的山川田园生活。
然而却不慎陷落了仕途的网罗中,这一去就是很多年。
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儿总是依恋曾经生长的山林,养在池子中的鱼儿永远都思念生活过的深潭一样,我毅然退出官一场,固守愚拙,回到家乡开荒种地,享受渴望已久的田园生活。
古诗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归园田居其一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
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orG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归园田居》原文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者背景】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注词释义】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尘网:这里指仕途、官场。
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守拙:守正不阿。
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暗淡的样子。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樊:栅栏。
樊笼: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古诗今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名句赏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和本文章都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谁怜பைடு நூலகம்下草裙石。
一径青山天外碧,
无人行径自茅屋。
解析:
《归园田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后来的《桃花源记》的预示。该诗通过描写归田田园生活的情景,表达了陶渊明向往田园的心情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中的第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以简洁的形象描述了陶渊明归田的状态,他骑着竹杖辅助自己行走,穿着草鞋,轻松自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反讽手法,以竹杖芒鞋来对比马匹,表达了陶渊明不追求奢华,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无人行径自茅屋”,描述了陶渊明生活的环境。他的住处是一座茅屋,处于偏僻的位置,没有人迹可寻。这句诗传达了他远离尘世的愿望和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通过这首诗,陶渊明表达了他对离尘世归隐田园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他希望能够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
第二句“谁怜足下草裙石”,描绘了陶渊明漫步田间的情景。他行走的路上是长满草的小径,脚下是坚硬的石头。这句话中的“足下草裙石”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他的归园生活,显示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
接下来的"一径青山天外碧"一句中,陶渊明通过描绘青山碧水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的归园之境被青山环绕,天空湛蓝。这一句揭示了陶渊明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向往。
《归园田居》全文带拼音
归园田居guī yuán tián jū
竹杖芒鞋轻胜马zhú zhàng máng xié qīng shèng mǎ
谁怜足下草裙石shéi lián zú xià cǎo qún shí
一径青山天外碧yī jìng qīng shān tiān wài bì
古诗词全文展示如下: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归园田居》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原文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
际:间。
7、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9、荫:荫蔽。
10、罗:罗列。
【古诗词】初中古诗词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初中古诗词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我们这里重点学习的是第三首,这首诗歌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归园田居》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引导语:陶渊明是被称为‘田园山水’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他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关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归园田居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作品赏析其二(1)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2)。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3)。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4)。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5)。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6)。
常恐霜需至,零落同草莽(7)。
〔注释〕(1)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诗中表现出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2)野外:郊野,指乡居。
罕:少。
人事:指世俗交往。
穷巷:“僻巷。
寡:少。
轮秧(yang 央):代指车马。
轮指车轮,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车马来往。
(3)掩:关闭。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4)时复:常常。
墟曲:偏僻的村落。
犹“墟里”。
曲:隐僻的角落。
披:拨开。
共来往:指和村里人相互来往。
(5)杂言:世俗尘杂的言谈。
但道:只说。
(6)日:一天天地。
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
(7)霰(xian 线):小雪珠。
草莽:草丛。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
晨兴:早上起床。
古诗《归园田居-其二》(作者陶渊明)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魏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标签田园、生活、乡村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
曲:隐僻的地方。
墟曲:乡野。
披:拨开。
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霰:小雪粒。
莽:草。
赏析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归园田居·其一古诗词
归园田居·其一古诗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解释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
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创作背景诗文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整理《归园田居》古诗鉴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精确地来说应当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归园田居》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归园田居》古诗鉴赏1:陶渊明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1、南山:指庐山。
2、稀:稀有。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5、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6、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
但:只。
10、愿:指憧憬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11、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12、违:违反。
诗意: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有。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只要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赶富贵,追赶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意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熟悉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受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旧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的确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别熟悉,常常参与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
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
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
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
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
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呈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名句默写 1.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两句表 现了诗人对俗世的不适应以及喜爱自然的情感。 2.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开荒南野际 , 守拙归园田 ”两句表 明了诗人为固守节操,宁愿回乡种地,归隐田园。 3.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 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两句运用比喻和 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误入官场的后悔之情。 4.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两句借 村中极为平常的声音,以动衬静,刻画了乡村宁静的生活状态。 5.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两句写 自己曾长期被官场禁锢,如今终于能回归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1《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
归园田居(5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 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 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 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 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
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魏晋
♦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0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是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陶渊明纪念 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占地1600平方米,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1985年7月30日 开馆。馆址原是陶靖节(渊明)祠。该祠原座落在县南25公 里 面阳山靖节墓左前麓,明嘉靖十二至十七年(1533〜1538)
重修,江南民居风格^
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
参考赏析 写赏析
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 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 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 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 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 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
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
在他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归园田居的原文
古诗归园田居的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归园田居的翻译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古诗归园田居的赏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五首诗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又名潜,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当时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为了做官不择手段。
陶渊明也做了几年小官,可是他却不能忍受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毅然选择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
所以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
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正是田园诗的代表。
首先,从诗歌的语言方面看来,这首诗歌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修饰,短短四句话,不过四十个字却将描绘出了一幅平静恬淡却不失美丽动人的农家生活图:南山下有我种下的豆苗,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夜晚顶着一轮圆月带着出头归来。
乡间道路狭长,路旁草木长的郁郁葱葱,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湿。
只是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要辜负了我的这片心意。
而且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杂草,夕露。
”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勾勒出了一幅恬淡优美,清新可人的图画,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悠然神往。
简明扼要,朴实无华的语言,虽然显得十分的“拙劣”,却真实的反应出了农家生活的恬淡与美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全诗突出一个“拙”字,陶渊明不善农作,所以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但能得归隐躬耕,其意趣正从中得来,言语之中透露着对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意与享受,自得之意,溢于诗外。
其次,从此诗的结构方面来看,也可以领会到诗人的“匠心”。
这首诗简短精小,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其中的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时间顺序上,前三句诗作者由早上写到傍晚,描绘了一整天的生活——除草。
简单的勾勒,反应出作者生活的简朴清雅,轻松自由。
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好似这就是一个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力量打扰的世界。
而最后一句'"衣沾
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便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衣服弄湿了并不可惜,只希望豆苗可以长得很好,不要辜负了诗人这一天的劳作。
正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整首诗的主旨得到突出升华,诗人的”愿“不仅仅是简单的希望豆苗可以生长得好,更深的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无线热爱,以及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之”愿”。
再次,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也十分具有特色。
比如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诗,”,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在宁静的夜空中与之相伴,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此时,人,月,自然环境显得那样和谐,诗人通过艺术的手法描绘出一种崇高的诗歌美,自然美、精神美、并使这些美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晨兴理荒秽”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为实,后句为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再比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等语句,朴素平淡,没有任何的修饰之语,而作者却巧妙的将这些平淡的语句加入到诗歌之中,不仅没有让诗歌显得俗气,更是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恬淡清雅,同时也让这些朴素的语言获得了不一样的光彩,在这种醇美的意蕴中,口语上升为诗句,口语的平淡和营造的醇美意境和谐的统一了起来,这种特殊的手法,形成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特色。
总之,这首诗歌中没有华美繁复的辞藻,没有特殊的修辞,诗人就运用一些简单的事物,景象,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结构安排将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进升华,不仅使诗歌显得朴
素清雅,恬淡幽美,显现出一种天然之美,更在这种美好的意蕴中,整首诗歌的主旨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体现,表现了作者淡雅的心境,对恬淡自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喜爱,同时也有力但不做作的体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