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常识
天气预报知识
天气预报知识
天气预报是指通过对天气现象的分析和预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报。
天气预报的基础是气象学,其中包括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分析和天气模式预测等方面的知识。
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通过对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等气象因素的观测,可以获得大量的气象数据。
这些气象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在气象数据分析方面,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和物理模型分析。
统计分析是利用历史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
而物理模型分析则是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气象现象的物理过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天气模式预测是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常用的预测方法有数值预报和常识预报。
数值预报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气象数据和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天气情况的方法。
而常识预报则是根据气象规律和经验判断来预测未来天气情况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知识,还有一些天气预报相关的术语需要了解,比如气象条件、天气现象、天气类型、天气时空分布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帮助我们做好天气方面的决策和安排。
- 1 -。
生活知识_实用的气象小知识
实用的气象小知识野外气象小知识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有哪几种?天气预报就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天气预报的.难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人们根据天气预报,可以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使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这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天气预报的时限分:1—2天为短期天气预报,3—15天为中期天气预报,月、季为长期天气预报,1—6小时之内则为短临预报(临近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目前有天气学方法(以天气图为主,配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数值天气预报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解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组成的预报方程,来制作天气预报;统计预报,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作天气预报。
以上各种有时互相配合、综合应用,并广泛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什么是气象、天气和气候地球上覆盖着很厚的空气层,叫做大气。
在大气中我们看到阴、晴、冷、暖、干、湿、雨、雪、雾、风、雷等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气象就是它们的通称。
天气和气候是互相联系的。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较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我们从广播和电视中收听收看到的24、48小时天气预报说的是天气;而气候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30年记录为得出气候特征的最短年限。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各有气象、物候特征,合称为气候。
生活中的气象小知识一、生活环境温度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发源于地球21℃等温线附近”,因为这个气候环境最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
据研究,对于多数人来说,环境气温为17~22℃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气温15~18℃最宜从事轻体力劳动;气温7~17℃最宜从事重体力劳动;气温10~18℃时最宜从事脑力劳动;居室温度20~25℃时有利于休息;午睡的室温不宜低于28℃;穿衣最舒适的皮肤温度为33℃左右;人体最佳温度是37℃;夏季游泳水温25~30℃为宜;晨练最佳气温为15~20℃;饭菜的适宜温度为45~60℃;饮水的温度为50~60℃;阳光浴的气温为15~30℃;沙疗时10厘米沙层的温度宜为41~45℃。
天气预报基础知识
天气预报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气预报的内容: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 阴晴: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晴天”。
* 风: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的强弱叫风力,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 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 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 时间用语和气象用语: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和“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其中,“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点到晚上20点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点到次日早上8点这12个小时。
3. 卫星云图: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 天气预报的分类:
*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3天以内的预报,预报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
* 中期天气预报:是指未来3天以上到10天或15天的天气预报,包含一周天气预报和十天天气预报,主要内容有气温、降水趋势以及主要天气过程等信息。
*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时效在0-12小时的预报,主要依据雷达监测、卫星探测信息,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监测,预报未来的天气动向。
此外,还有时效为月、季、年、数年等更长时段的气候趋势预报产品。
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决策。
我们周围的天气知识点总结
我们周围的天气知识点总结天气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和理解天气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
下面是一些我们周围的天气知识点的总结:1. 天气现象- 雨:雨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滴从云层中下落到地面。
雨的多寡可以用降水量来衡量,常见的有小雨、中雨、大雨等级别。
- 雪:雪是在低温条件下,水蒸气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形成的白色结晶。
雪的大小、形状和密度都会对地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 雾:雾是由水蒸气凝结在地面附近形成的悬浮液滴,导致空气中的能见度降低。
行车、航行和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雾的存在。
- 雷暴:雷暴是大气中产生的强烈电荷释放和磅礴声响的自然现象。
雷暴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和闪电,需要注意雷暴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2. 温度和气压-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热运动的表现。
温度可以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温度来衡量环境热量的高低。
- 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地面或其他物体施加的压力。
气压的高低可以影响天气的变化和风的强度,常用单位是千帕斯卡(kPa)或毫巴(hPa)。
3. 季节变化- 春季:春季是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回升,植物开始生长,天气多变。
- 夏季: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气温较高,降雨量也相对较多,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 秋季:秋季是夏季和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树木叶子变黄,风景宜人。
- 冬季: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温较低,降雪量较大,需要注意保暖和交通安全。
以上是我们周围的天气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过了解天气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天气预报是指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科学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报告的一种服务。
天气预报内容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能见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便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做好生活和工作安排。
首先,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就是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气温预报会告诉人们当天和未来几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情况。
这对人们外出穿衣和活动安排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其次,降水情况也是天气预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而降水预报会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会有降水,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降水形式。
这对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户外活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风力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风力预报会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和风力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阵风情况。
风力对航海、航空、建筑施工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
湿度和能见度也是天气预报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湿度预报会告诉人们空气中的湿度大小,而能见度预报则会告诉人们能见度的情况,这对于交通出行、航空航海、户外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天气预报还会包括其他一些相关信息,比如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日出日落时间等。
这些信息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天气预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总的来说,天气预报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能见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及时准确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人们可以更好地做出相应的安排,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天气变化。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行程!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天气情况不仅能帮助我们选择衣物和配备,还能帮助我们规划出行、安排活动。
而天气预报则成为了我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天气预报似乎是一门难以攻克的学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学会解读天气预报,并且能够准确预知天气变化,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在学会解读天气预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
以下是天气预报中常见的一些词汇和概念: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是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一部分,通常包括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等。
了解天气状况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天气的整体情况。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天气预报要素。
它通常以摄氏度(℃)表示,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天气的寒暖程度,为我们选择合适的衣物提供参考。
降水概率降水概率是指某个时间段内发生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了解降水概率能够帮助我们决定是否需要带伞或者延迟出门。
风向和风力风向指的是风吹的方向,常见的有东风、南风、西风和北风等。
风力表明风的强弱程度,通常以数字和单位(如级)表示。
了解风向和风力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和风的影响。
气压气压是大气中气体压强的一种度量,通常以帕斯卡(Pa)或者百帕(hPa)表示。
气压的变化能够影响天气的变化,因此了解气压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后,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规律。
天气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气变化规律:季节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是一种相对规律的天气变化。
每年四季交替,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例如,夏季通常会有高温和较多的降水,冬季则会较为寒冷。
气压变化气压的变化能够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气压的升高通常会带来晴朗的天气,而气压的降低则可能会导致降雨。
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常识
天气预报常识
1. 嘿,你知道吗,天气预报里说的温度可不是你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哟!就好比夏天大太阳下,实际感觉可比预报的温度热多了。
就像你在烤箱旁边和在房间里,那感觉能一样吗?所以呀,别光看温度数值就决定穿什么。
2. 哎呀呀,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你就得赶紧想想办法啦!难道你想变成落汤鸡吗?比如说出门带把伞呀,这多重要啊。
要是没带,那可就惨咯,就像没了保护壳的小蜗牛。
3. 喂喂喂,你可别小瞧了风的预报呀!有时候大风能刮得你站都站不稳呢。
这就像一个大力士在和你开玩笑,猛推你一把。
所以风大的时候,可得小心点走路,不然容易摔跟头哦!
4. 嘿,天气预报说晴天的时候,你是不是心情都格外好呀?阳光灿烂得像金子一样洒下来。
这时候去外面走走,晒晒太阳,简直太棒啦!就像给心情也做了个美容。
5. 哇塞,云的状态也能反映天气呢!如果都是大朵大朵的白云,那可能天气不错哦。
但要是乌云密布,那可就得小心啦,没准马上就要下雨啦,就像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幕。
6. 你注意过天气预报里说的湿度吗?湿度高的时候可难受啦,感觉身上黏糊糊的。
就好像被一张湿哒哒的网给罩住了。
这时候可得做好防潮措施哦。
7. 有时候天气预报也会有误差呢,这时候可别太生气呀!就像你满心期待一个礼物,结果有点小差别,但也别太较真嘛。
8. 总之,天气预报常识可多着呢!多了解一些,咱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天气啦,让生活更舒适呀!。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1. 气压: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的变化,通常高压区会有较好的天气,而低压区则容易出现恶劣天气。
2. 气温:空气中的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环境。
天气预报中通常会预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 湿度: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
湿度较高时,人们会感觉到闷热和潮湿;湿度较低时,人们会感觉到干燥。
湿度对农业、交通等也有影响。
4. 风速:风的速度。
风速的大小会影响风力等级,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强风可能会引发沙尘暴、台风等恶劣天气。
5. 风向:风的来向。
风向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系统的运动,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东南风通常会带来暖湿气流,而西北风则会带来干冷气流。
6. 降水量: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降水的总量。
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发展。
7. 云量:天空中被云层覆盖的程度。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气温和天气的变化。
8. 能见度:在特定条件下,人眼能够看到的最大距离。
能见度受气象条件(如雾、雨、雪等)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9. 紫外线指数:表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
紫外线指数较高时,人们需要注意防晒措施,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10. 空气质量:表示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空气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11. 气象灾害:由极端气象条件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12. 气候类型:根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洋流等因素,将地球上的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3. 气象观测:通过各种仪器和方法,对大气中的物理量(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和天气现象(如降水、风、云等)进行观测和记录的过程。
14. 气象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学原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的过程。
气象预报通常包括短期预报(1-3天)、中期预报(4-7天)和长期预报(7天以上)。
天气预报常识
天气预报常识1、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 到晚上20 :00 这12 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 :00 到次日早上8:00 这12 个小时。
“晴”指云量占 10 —30% ;“多云”指云量占 40 —70% ;“阴”指云量占80 —100% 。
2、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 小时和 24 小时两种标准。
12 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 —5 毫米;“中雨”的降水量 5.1 —15 毫米;“大雨” 15.1 30—毫米;“暴雨”30.1 —70 毫米;“大暴雨”70.1 —200 毫米。
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 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 —25 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 —50 毫米;“暴雨”指的是 50.1 —100 毫米;“大暴雨”是100.1 —250 毫米的降水量。
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 小时,就是指 12 小时降水量级标准。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 小时内的降雪。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 24小时内的降水量。
除 12.24 小时预报外,还有48 小时预报,72 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12个简单方法可以预测天气远山可见,天晴;近山模糊,天雨。
因为空气干燥,天气晴朗,远山才可看清楚。
可很清楚听到列车的声响,会下雨。
天气阴沉时,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变小,声音容易传远。
看到猫洗脸,会下雨。
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
春天吹南风,易引起雪崩。
春天南风,是由于海上低气压引起。
温暖的南风,易造成冬去后未解冻的雪崩坍。
青蛙叫鸣不停,会下雨。
青蛙皮薄,能够敏感到湿度的变化,因此比平常叫得更激烈,表示湿度大,就会下雨。
霜受到朝阳照射,发出灿烂光彩,会天晴。
常见的天气预报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预报系统知识点归纳天气预报系统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天气状况的技术和工具。
它结合了气象学的原理和大数据分析,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测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天气预报系统知识点的归纳。
1. 气象数据收集:天气预报系统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和雷达等途径获取。
气象数据收集:天气预报系统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和雷达等途径获取。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以便生成具有预测能力的模型。
这涉及到统计学、数值模拟和机器研究等技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以便生成具有预测能力的模型。
这涉及到统计学、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3. 气象模型和预测算法:天气预报系统使用不同的气象模型和预测算法来生成天气预报结果。
这些模型和算法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可以预测不同时间段的天气变化。
气象模型和预测算法:天气预报系统使用不同的气象模型和预测算法来生成天气预报结果。
这些模型和算法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可以预测不同时间段的天气变化。
4. 数据可视化:为了使普通用户更易于理解和使用,天气预报系统通常将预测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
这可以通过图表、地图和图像等形式来实现,以便直观地展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数据可视化:为了使普通用户更易于理解和使用,天气预报系统通常将预测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
这可以通过图表、地图和图像等形式来实现,以便直观地展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 更新和验证:天气预报系统被持续更新和验证,以保证其预测准确性。
新的气象数据不断被收集和分析,以更新模型和算法,同时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比对来验证预测的准确性。
更新和验证:天气预报系统被持续更新和验证,以保证其预测准确性。
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
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介绍你是否曾经在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但出门后发现天气跟预报完全不符?或者你想要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以便更好地计划你的活动?不要担心,解读天气预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一些秘诀和技巧,你就能更准确地预测天气了。
本文将为你揭示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帮助你在未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天气情况。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信息在开始解读天气预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天气术语和指标。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的含义。
1.气温:气温是天气预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的是空气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2.降水概率:降水概率表示一段时间内降雨的可能性。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例如50%的降水概率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有一半的可能性会有降雨。
3.风力风向:风力风向描述的是风的强度和方向。
风力通常使用级别表示,例如3级风表示的是微风,8级风表示的是疾风。
风向通常以罗盘方位表示,例如北风、东南风等。
4.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描述的是天空的状态和天气的特征,例如晴天、多云、阴天、下雨等。
解读天气预报的技巧有了对天气预报基本信息的了解,我们现在可以介绍一些解读天气预报的技巧了。
通过这些技巧,你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天气预报,并做出相应的计划。
抓住关键词在天气预报中,有些关键词能够给出很多信息。
例如,关键词“降水概率”可以告诉我们降雨的可能性。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较高的降水概率,那么很可能会下雨。
同样,关键词“风力风向”可以告诉我们风的强度和方向。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较高的风力级别,那么你可能需要做好防风的准备。
分析趋势天气预报往往不仅给出当天的天气情况,还会给出未来几天的预测。
通过分析这些预测,我们可以看到天气的趋势。
例如,如果连续几天都有较高的降水概率,那么很可能会有连续几天的雨天。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查看多个来源不同的天气预报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预测结果。
天气预报的术语
天气预报的术语
晴天:天空无云,或有零星云块,但中、低云量不到1成,高云量在4成以下,通常用语“晴”。
少云:天空中有1~3成的中、低云层,或有4~5成的高云,即以晴天为主,用语“晴间多云”。
多云: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层,或有6~10成的高云,用语“多云”。
阴天:中低云云量占天空8成及以上,天空阴云密布,或稍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用语“阴”或“阴天间多云”。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雷暴:有强积雨云产生并伴有雷鸣闪电的局地风暴,通常具有强阵风和强降雨,有时还出现冰雹。
冻雨:是过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温度在冰点(低于0℃)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
如遇毛毛雨时,则出现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状结构清晰可辨;如遇较大雨滴或降雨强度较大时,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实,常在电线、树枝或舰船上一边流一边冻,形成长长的冰挂。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2.5~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时称黑霜。
它们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统称霜冻。
高温天气:气温大于等于35℃以上的天气称高温天气,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一、天气图(一)天气图的概念天气图是指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在天气图底图上,填有各城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
气象科技人员根据天气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和相互的关系。
天气图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1820年,德国H.W.布兰德斯将过去各地的气压和风的同时间观测记录填入地图,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
1851 年,英国J.格莱舍在英国皇家博览会上展出第一张利用电报收集各地气象资料而绘制的地面天气图,是近代地面天气图的先驱。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建立高空观测网之后,才有高空天气图。
按天气图图面范围的大小,有全球天气图、半球天气图、洲际天气图、国家范围的天气图和区域天气图等。
天气图上的气象观测记录,由世界各地的气象站用接近相同的仪器和统一的规范,在相同时间观测后迅速集中而得。
地面天气图每天绘制4次,分别用北京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即世界时18时、00时、06时、12时)的观测资料;高空天气图一天绘制两次,用北京时间08时、20时(即世界时00时和12时)的观测资料。
(二)天气图的种类天气图一般分为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三类。
若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①实况分析图。
按实际观测记录绘制的天气图。
②预报图。
根据天气分析或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绘制的未来24、48、72小时的天气形势预报图或天气分布预报图。
③历史天气图。
根据实况分析图印刷出版的一种历史资料。
此外,根据需要有时还绘制不同时段(如旬、月、年)某气象要素平均值分布情况的平均图、对平均值的差值分布情况的距平图等。
1.地面天气图地面天气图也称地面图,是用于分析某大范围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的图。
在地面图上,各个气象观测站的相应位置上,均被数值或符号填写该站某时刻的气象要素观测记录。
所填的气象要素有:气温,露点,风向和风速,海平面气压,能见度,总云量和低云量,现时天气和过去6小时内的天气,过去6小时降水量,特殊天气现象(如雷暴、大风、冰雹)等。
天气预报科普
天气预报科普天气预报是指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和预报的科学技术。
它是人们了解天气状况、合理安排活动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针对天气预报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科普介绍。
一、天气预报的原理天气预报的原理主要基于天气系统的观测和分析。
通过气象观测手段,包括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和卫星遥感等,可以获取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大气要素的数据。
基于这些观测数据,结合气象学原理和数学统计方法,通过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和模拟,从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二、天气预报的分类根据预报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天气预报可以分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1. 短期预报:一般指未来1~3天内的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主要依据近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型计算结果,通过分析天气系统的演变和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
短期预报在气象灾害预警和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中期预报:一般指未来3~7天内的天气预报。
中期预报主要依赖于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数值预报产品,通过对大气环流模式的分析和计算,预测未来一周内的天气趋势和变化。
中期预报对于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3. 长期预报:一般指未来7天以上的天气预报。
长期预报利用气候学原理和气候统计模型,通过对历史气候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对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长期预报在气候变化研究和农业等行业的规划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三、天气预报的应用天气预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居民生活: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遭遇恶劣天气。
人们还可以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适当的着装和活动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 农业生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时间,减少灾害风险,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解读天气预报
解读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是 1 至 7 天)某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和报告,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份资讯。
如何正确解读天气预报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天气预报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了非常常见的服务,人们可以透过电视、手机等方式获取天气预报,以便自己做好出行、穿衣等准备工作。
不过,预报的准确性也是影响天气预报被广泛接受的关键因素。
二、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晴雨、阴晴等。
2. 风向风力:包括风向、风力等信息。
3. 空气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指数、PM2.5 等。
4. 天文信息:如日出、日落等。
5. 湿度、气压: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指数。
例如,在普通的天气预报中,可能会给出如下信息:“今天白天晴转多云,南风 4 级,最高气温 29 度,最低气温 19 度。
”三、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在前期我们提到的准确性问题,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天气条件,预报的准确性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1-2 天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比较高,能够达到 90% 左右,而 5 天及以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较低,只有 60% 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天气条件的变化越大,越远的预报准确率就越低。
四、如何准确解读天气预报以下几个方面,可为大家准确解读天气预报提供帮助:1、注意天气预报的频率和来源。
人们可以先了解到相对可信的天气预报来源和更新频率,如每日早晚以及节假日期间的特殊更新等。
2、对于每日的天气预报,应该关注气温的高低和降雨情况等直接会影响到生活的内容,以及在出行前会审核风力等关于安全的情况。
3、以下几项指数也可以辅助解读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室内通风,出行时可以配戴口罩,以保持呼吸健康。
紫外线:给皮肤涂抹防晒霜以保护皮肤。
空气湿度:参考湿度进行换洗服装等决定。
5、随时留意天气变化情况,了解和关注预警信息,以防范和应对可能的灾害。
通过对天气预报的准确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做出规划,提前应对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
天气现象知识:天气预报——了解今天的天气气象现象
天气现象知识:天气预报——了解今天的天气气象现象天气预报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指导我们出行,还可以帮助我们保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安全。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天气气象现象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
一、气象现象概述在了解天气预报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些基础的气象现象。
气象现象指的是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包括风、云、雨、雪、霜、冰、霾等。
其中,风是由大气压力和温度差引起的空气运动,云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而成的,雨、雪、霜、冰是由水汽在空气中凝结或冷却成固体形态而形成的,而霾则是由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水汽混合所产生的可见气溶胶。
二、常见天气气象现象1.晴天晴天是指天空上无云的天气,这种情况下大气中的水汽会很少,这导致日间温度比较高,夜间温度则比较低。
在晴天时,阳光充足,适合户外活动和旅游。
2.多云多云天气是指天空上有很多云彩,但云彩又不是很厚密的气象现象。
这些云彩能够减少阳光的辐射,使得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
晚上,多云天气能够保留住地面散发的热量,防止温度过度降低。
3.雾雾是一种由水汽凝结而成的气象现象,通常发生在冷空气和温暖湿润空气交汇的地方。
当水汽和空气中的颗粒物混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白色的雾气。
雾对能见度有很大影响,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和航空安全,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和及时应对雾天气。
4.雨雨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形成过程通常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上升并形成云层,然后云层中的水汽再度凝结形成雨水。
雨对于植物生长、农作物收成、水资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雨也可能会造成水灾、泥石流等危害。
5.雪雪是大气中水汽在凝结时成冰晶,再在空气中形成冰晶团而成的气象现象。
雪对冬季的气温影响很大,它不仅会让温度更低,还会导致道路结冰、交通瘫痪等现象。
但是,雪对于雪积山区的植被、农村供水、春季灌溉等方面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6.霾霾是由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水汽混合所产生的可见气溶胶,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工业和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中。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1. 大气压强: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或百帕。
2. 降水: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水滴或冰晶等落至地面的现象。
3. 气压变化:指气压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情况。
4. 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5. 温度:指物体的热量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6. 风向:风的吹向方向,通常用八方位来表示。
8. 天气状况:指某一时刻在某地的天气现象,常用晴、阴、雨、雪、雷电等状态来表示。
9. 气象观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天气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10. 预报误差:指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发展情况之间的偏差。
11. 气象学:研究大气及其现象的一门科学。
12. 台风:超大型气旋风暴,是在热带水域形成并经过成长的,通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等危害。
13. 气象灾害:自然界中因气象要素引起的一系列灾害,如洪涝、旱灾、台风、暴风雨等。
14. 天气变化:气象要素的变化导致天气条件的变化,通常与气压、温度、湿度等参数有关。
15. 预警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对于可能出现的天气灾害或不利天气情况发出的警告信号。
16. 天气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及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判断和预测的过程。
17. 气象要素:指影响天气条件的主要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降水等。
18. 天气系统:指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大气系统,如气旋、锋面、高压、低压等。
19. 气象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指示临近天气变化情况的信号,通常包括天气变化及其危害的预警等信息。
20. 气象预报员:从事气象预报和分析工作的专业人员。
天气预报的常识内容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
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
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
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
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半天之后可能下雨。
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
自古以来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有,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下雨之前兆,准确度颇高。
另外还有几种:
蚂蚁过马路一一在地面挖洞生活的蚂蚁,感觉要下雨洞就会淹水,即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
其他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池塘旁青蛙集会,就表示要下雨了。
天气预报和气象常识
天气预报和气象常识天气预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做出出门还是留在家中的决策,安排适当的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
了解天气预报和气象常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天气变化,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气预报和气象常识。
一、天气预报1. 天气预报的定义:天气预报是通过对大气环境变化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利用各种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进行预测和预报。
2. 天气预报的重要性:a. 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活动,避免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
b. 为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c. 助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应对灾害的防范和救援方案。
3. 天气预报的步骤:a. 收集气象数据:通过各种温度计、气压计、湿度计和风速仪等观测仪器,收集各类天气数据。
b.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输入电脑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c. 生成预报: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将天气预报信息整合生成,包括天气状况、气温变化、降水情况、风向风速等。
d. 发布和传播: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将天气预报信息发布给公众。
二、气象常识1. 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氩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2. 大气的层次结构:a. 对流层:0-12公里,包括大部分的天气现象和飞行活动。
b. 平流层:12-50公里,以温度稳定特点著称。
c. 中间层:50-80公里,温度逐渐上升。
d. 热层:80公里以上,温度急剧上升。
3. 大气压力和风:a. 大气压力:大气分子的碰撞产生的压力,用帕斯卡(Pascal)衡量。
b. 风的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的大气运动。
4. 气象现象:a. 雨:水蒸气经过冷却凝结形成的水滴从云层中降落。
b. 雪:水蒸气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的冰晶,降落到地面。
c. 雾:地面上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一种低空浓雾。
d. 台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强风系统,伴随着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预报常识
1、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
“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2、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
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
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
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12个简单方法可以预测天气
远山可见,天晴;近山模糊,天雨。
因为空气干燥,天气晴朗,远山才可看清楚。
可很清楚听到列车的声响,会下雨。
天气阴沉时,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变小,声音容易传远。
看到猫洗脸,会下雨。
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
春天吹南风,易引起雪崩。
春天南风,是由于海上低气压引起。
温暖的南风,易造成冬去后未解冻的雪崩坍。
青蛙叫鸣不停,会下雨。
青蛙皮薄,能够敏感到湿度的变化,因此比平常叫得更激烈,表示湿度大,就会下雨。
霜受到朝阳照射,发出灿烂光彩,会天晴。
霜的成因是夜晚寒冷,与白天温差大,白天温度高,会天晴。
早晨见蜘蛛网上有水滴,会放晴。
天气好的时候,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就会变大,遇到冷空气的水蒸气,就变为小水滴。
鱼跃出水面,会下雨。
远处天气转坏,迅速传到水中,鱼吃惊而跳跃起来。
燕子低飞,会下雨。
天气转坏时,昆虫多靠地面飞行,燕子想吃昆虫,所以低飞。
(注:燕子低飞及蜻蜓低飞有雨这一说法不一定正确,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冬天雷鸣,会下雨。
面临海岸,冬天有雷鸣时,西北季风吹来,会降大雨。
蚯蚓钻出地面,会下雨。
天气转坏,湿度增加,地面变暖,蚯蚓就会钻出地面来。
早晨的雨,容易停。
古时女性,认为早上下雨,下午容易停,便卷袖洗衣服。
天气预报
电台、电视台每天都有天气预报节目,这里提供一点小常识:“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的12h;“今天夜间”是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的12h。
“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晴”指云量占10%~30%。
预报时间没超过12h,是指12h降水量级标准。
比如,预报今天白天中午或晚上有雷阵雨,指的是12h内的降水量。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雨,则指的是24h内的降水量。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上帝之女”之意。
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
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2、天去预报常用符号很多,晴、阴、多云、小雨、中雨、大雨、小雪等等!
看下面图:
3、天气预报新标志$,是什么意思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多了个新的标志$ ,像个美元标志的那个,美元符号中间的一横是横着的,我打不出来,所以只能用这个美元符号代替,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意思
来自一线预报员的回答:
S中间竖着的向上箭头是扬沙或浮尘天气
S中间横着的向右箭头表示沙尘暴天气
5、怎么从天气预报上那个表示风力和风向的符号中获得它们的信息啊?
“F”的“横”表示级,一“横”是2级,超过8级就变成小三角形了,“竖”表示风向,“尾巴”就是风来自的方向,它指向哪里即是XX 风。
6、天气预报中怎样看懂风向与风力的表示符号,用什么符号表示几级风??
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1 竖杠1 横
3--4级:1 竖杠2 横
5--6级:1 竖杠3 横
7--8级:1 竖杠4 横
8级以上:1 竖杠1 三角像个小旗子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名称风速(米)* 陆地物象海面波浪浪高(米)
0 无风0.0-0.2 烟直上平静0.0
1 软风0.3-1.5 烟示风向微波峰无飞沫0.1
2 轻风1.6-3.
3 感觉有风小波峰未破碎0.2
3 微风3.4-5.
4 旌旗展开小波峰顶破裂0.6
4 和风5.5-7.9 吹起尘土小浪白沫波峰1.0
5 劲风8.0-10.7 小树摇摆中浪折沫峰群2.0
6 强风10.8-13.8 电线有声大浪到个飞沫3.0
7 疾风13.9-17.1 步行困难破峰白沫成条4.0
8 大风17.2-20.7 折毁树枝浪长高有浪花5.5
9 烈风20.8-24.4 小损房屋浪峰倒卷7.0
10 狂风24.5-28.4 拔起树木海浪翻滚咆哮9.0
11 暴风28.5-32.6 损毁普遍波峰全呈飞沫11.5
12 飓风32.7- 摧毁巨大海浪滔天14.0
8、天气预报图标的图和解释!
s 是沙尘暴的意思
小旗叫做风矢,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就是旗杆,汗~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是这样的)
旗杆上每一长横代表4米/秒的风,就是我们预报中所说的二级风,短横约为长划的一半,代表2米/秒的风,即一级风
这么说虽然不专业,但是很好理解O(∩_∩)O哈!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