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
开 题 报 告
2、查资料,设计题纲:2012年1月1日~2011年3月10日
3、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上交:2012年3月10日前
4、论文初稿写作:2012年3月10月~2012年5月1日
5、论文初稿上交:2012年5月1月
6、论文修改:2012年5月1日~2012年6月15日
3.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
4.通过图书馆等地的查阅
现有参考文献:
[1]Hemmert M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the technology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r high-tech firms :survey results from Germany and Japa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 ,2008,33(6/7):1019-1039
(2)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或者靠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因为各企业都受到可利用资源条件的限制,单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所以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一靠改善技术模式的获取方式,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6]Kamien M I,Zang I. Meet me halfway: research jointventuresand absorptive capc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8,18(7):995-1012
[10]顾志刚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 经济地理 2008(06)15
化工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论文开题报告化工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化工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物质的转化和利用过程。
在当今社会,化工领域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化工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开展一项关于化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化工领域中某一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问题的界定:首先,我们将明确研究的问题范围和目标,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将通过实验、调研、文献资料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准确的研究结果。
3. 解决方案的提出与验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分析等。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 研究文献综述:首先,我们将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包括样品采集、实验记录等。
然后,我们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3. 数学模型建立: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我们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描述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行为。
4. 解决方案的提出与验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论文的预期成果是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象的选择:我们将选择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化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年产4200吨环氧氯丙烷车间氯丙烯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院系:科亚学院专业班级:科化工0401班学号:姓名:日期:XX年3月7日1、环氧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环氧氯丙烷(ec)英文名:3-chloro-1,2-epoxypropane;epichlorohydrin。
分子式:c3h5clo,分子量:92.52,熔点-25.6℃,沸点117.9℃,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密度(空气=1):3.29,饱和蒸汽压(kpa):1.8(20℃),自燃点415℃,折射率(nd20)1。
438。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4氯化碳、苯。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1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2、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原料及主要产品环氧氯丙烷是1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10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1原料:丙烯丙烯的化学结构式:ch2=chch2oh。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29,沸点:97。
1,闪点:28,密度(20):0。
854,折光率:1。
4135。
用途::丙烯醇是医药,农药和香料的中间体。
主要的衍生物及其用途为: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甘油、1,4-丁2醇以及烯丙基酮,生产增塑剂和工程塑料等重要有机合成原料。
定制级别2017-2018沈阳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汇报模板与学术交流报告开题报告框架完整PPT-
研究思路
06
03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
研究思路
06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
研究思路
LOGO
研究方案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LOGO
研究意义一
研究意义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研究意义一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
03
研究意义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LOGO
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 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LOGO
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 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论文研究过程
时间:20XX年X月XX日 - X月XX日
序号
1 2 3 4 5
工作任务
日期
目的
网站
备注
LOGO
研究思路
添加标题
研究目标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年产4200吨环氧氯丙烷车间氯丙烯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院系:科亚学院专业班级:科化工0401班学号:姓名:日期: xx年 3月 7日1、环氧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环氧氯丙烷(ec)英文名:3-chloro-1,2-epoxypropane;epichlorohydrin。
分子式:c3h5clo ,分子量:92.52 ,熔点-25.6℃,沸点117.9℃,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密度(空气=1): 3.29 ,饱和蒸汽压 (kpa):1.8(20℃) ,自燃点415 ℃,折射率(nd20)1。
438。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4氯化碳、苯。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1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2、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原料及主要产品环氧氯丙烷是1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10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1原料:丙烯丙烯的化学结构式:ch2=chch2oh 。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29,沸点:97。
1,闪点:28,密度(20):0。
854,折光率:1。
4135。
用途::丙烯醇是医药,农药和香料的中间体。
主要的衍生物及其用途为: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甘油、1,4-丁2醇以及烯丙基酮,生产增塑剂和工程塑料等重要有机合成原料。
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专业:201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__________导师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_____ 副教授____________开题时间:_________ 2013-10-13 ________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制一、 ........................................................................... 文献综述11.1课题的来源 (1)1.2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3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2)1.4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3)二、研究方案52.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2.1.1研究目标 (5)2.1.2研究内容 (5)2.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62.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6)2.4研究进度、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7)三、参考文献8、文献综述1.1课题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有着极大地发展。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受地理条件限制程度小等优点的通信手段,越发的为各国所重视,并广泛的应用于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海事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⑴。
但是卫星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针对需要保密的信息的传递,下行波束的覆盖面大使得通信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所以,卫星通信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式都是通过基于密码学的密码编码,将有用信息转换成看起来完全随机而杂乱的密文进行传输[2]。
2020年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下面是为你精心的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相关栏目查看,谢谢!设计(论文)题目:年产200吨胡椒胺生产工艺设计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3,4-亚甲二氧基苯胺,又名胡椒胺,白色至褐黑色固体,是染料、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
胡椒胺的N—取代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染料,在农药方面,胡椒胺可用于合成除虫菊滞增效剂;医药方面,它又是合成抗菌类药物喹诺酮的重要中间体,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3,4-亚甲二氧基苯酚),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以及抗肿瘤的药。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研究内容:1、选择胡椒胺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2、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3、对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对其他设备进行选型计算,并进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4、列出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5、绘出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1、邻苯二酚缩合环化制备胡椒环:将邻苯二酚、过量的二氯甲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KOH溶液同时加入带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进入蒸馏反应釜中,蒸出二氯甲烷及胡椒环。
2、胡椒环硝化制备硝基胡椒环:将反应釜中加入胡椒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过滤,用热水进行重结晶。
3、硝基胡椒环加氢还原成胡椒胺:将硝基胡椒环,乙醇,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搅拌下通氮气,升温,间歇加氢气,反应结束后,出料,抽滤,在减压蒸馏反应釜中除去乙醇和水,收集馏分,得产品胡椒胺。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设计(论文)的重点:1、物料衡算;2、主要设备的计算,换热设备的能量衡算;3、经济效益核算。
设计(论文)的难点:设计中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1、xx年1月5日至xx年1月31日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xx年3月9日至5月14日选择最佳路线,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计算、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关键设备图和平面布置图;3、xx年5月15日至6月5日撰写并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化工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化学、物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化工技术和工艺成为当今化工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以解决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难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对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和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为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去除。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探讨有机物降解的机理和途径;2. 筛选和优化一种适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催化剂,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3. 设计和搭建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实现对化工废水的连续处理;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本论文旨在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和分析化工废水的样品,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2. 设计和搭建一套化工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催化剂、控制系统等;3. 进行废水处理实验,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优化废水处理工艺;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5. 利用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总结和归纳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论文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和分析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2. 筛选和优化一种适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催化剂,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3. 设计和搭建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实现对化工废水的连续处理;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化工专业开题报告范文(2)完整篇.doc
化工专业开题报告范文(2)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了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
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
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
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
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
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
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
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
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
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
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
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
世界自然基金会3月19日发表报告,将长度与水量均为世界第三的长江列入世界面临干涸的10条大河之一。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年产20万吨甲醇工艺初步设计综述本课题研究动态、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类比图像是以日常事物和生活情景为主要内容,并且能够实现类比作用的图像。
目前,图像系统包括类比图像、模型图像、演示图像等。
其中类比图像是以日常事物和生活环境(类比物)中学习者所熟悉的内容为依托来实现类比作用的图像,并且与类比的概念(标准物)具有表面、结构或功能上的相似性。
对于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的类比图像设计很有特色,对于我国的化学教育者设计类比图像有一定的启示。
目的及意义:教科书的插图功能作出明确界定,插图分别具有表征、解释、组织、转换和装饰等5种功能。
图像类比含有解释功能,不仅避免冗长的文字叙述,而且以直观、简明的特点传递复杂、抽象的科学概念,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正面帮助。
在教科书中使用图像类比,有助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科书只是提供教学范例和素材的文本,其价值在于内容的动态生成。
但是教科书作为师生互动的、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资料,图像类比的使用情况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研究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经过广泛查阅相关资料选定化学教学方法二、工艺设计1、选定工艺的概述(意义、前景、详细工艺流程等)2、(1)物料衡算并绘制物料流程图;(2)对换热器进行热量衡算,计算出换热面积;(3)主要设备选型说明;(4)填写设备一览表。
三、绘制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计算主要管道的管径;(2)设计控制方式;(3)绘制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四、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流程模拟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方法: 1 、调查研究 2、设计 3、模拟与论证步骤: 1、通过调查研究选定工艺设计的方法 2、对选定的工艺方法进行设计 3、运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流程模拟措施: 1、广泛查阅相关资料 2、运用aspen plus、cad、chem office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制图。
化工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化工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开展化工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选题的背景是基于对化工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通过对化工行业的研究,可以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文的研究内容也对于提高化工行业的竞争力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对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2. 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研究:通过对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3. 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过对化工行业的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化工行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化工行业的相关数据,对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案例研究:选择几个典型的化工企业或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了解其创新和发展经验,为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文的预期成果是对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范文(模板)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典型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研究
学生姓名:常江年级专业:2022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方向:故障诊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姓名:宗学军职称:教授开题时间:年月日
沈阳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化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工艺越来越复杂,各类化工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日益增加。
由于化工生产过程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因此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事故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灾难,从而可能导致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化工生产对于产品的质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故障,影响产品质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化工过程安全并稳定的运行,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故障诊断的模型以及算法。
跟据Venkataubramanian指出,这些诊断方法可分为基于定量模型的方法,基于定性模型的方法和基于历史数据的方法。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4.研究进度、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三、参考文献
沈阳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王晓玉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分析姓名:王晓玉专业:工程管理研究方向:指导老师:哈娜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年 3月10日论文选题的目的、内容和意义:论文选题的目的:当前我国建设施工管理体制是“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职工遵章守纪”。
要做好施工安全工作“行业管理”管什么、如何管,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 各地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以实物监督为主,《条例》出台后, 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 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 变成了对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
要变“实物监督为行为监督”。
如何实现“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的转变, 行业管理管得好就是要让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都在探。
论文的内容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二、有所为有所不三、查监理, 构筑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四、抓龙头,“纲举目张”五、抓现场, 切实地让“企业负责”。
六、“功夫在诗外”, 建立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七、抓源头, 建立新的培训体制。
八、管理、引导中介机构, 为施工企业服务。
九、总结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安全管理管什么? 如何管? 实践证明, 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要实现“政府监督与引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扶持与服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仅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按照《条例》的要求, 检查各方责任主体执行《条例》的情况, 通过“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的转变, 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日常管理水平挂钩, 把安全生产水平与市场信誉挂钩, 加大处理伤亡事故的成本, 让企业真正负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来。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人讲“安全是尊严”, 施工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关爱职工。
作为管理部门就应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管理, 维护好确保安全生产的条件和秩序; 至于施工安全, 按照管理体系由企业负责; 监督单位履行自己的理责任, 既不越位, 又不错位, 不能像保姆一样代替企业做本应该由“企业负责”的工作, 事实上也做不好。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幼儿园工会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篇一:XX区直属机关幼儿园第三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今天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幼儿园党支部及行政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局教育管理年的精神,认真总结我园第三届第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我园一学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团结全园职工,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一、一学年工作回顾。
20XX年度,我园工会在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继续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和任务,认真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动员和组织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1、在广大教职工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教职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园工会围绕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在教职工中积极开展教育管理年、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献爱心送温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为区直幼儿园发展做什么”的集体大讨论等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并且注重教职工的理论学习,每月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将党的政策、路线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学习中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
在师德教育中,坚持以法治教,以法治园,组织教师学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学法的基础上,工会协助行政修改和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成为教师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师德修养的保障。
2、以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不断创新。
组织全体教工外出实地考察;收看了有关录像片,以生动的事例引发大家情感的共鸣,激发大家敬业、奉献的热情,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通过教师座谈会、相互谈心等形式,准确把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和分析教职工的思想与情绪状况,并做好疏导工作;结合教育行业特点,在幼儿园中倡导文明新风,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开题报告 (56)
1、论文选题及确认:2010年12月
2、查资料,设计题纲: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10日
3、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上交:2011年3月10日前
4、论文初稿写作:2011年3月10月~2011年5月1日
5、论文初稿上交:2011年5月1月
6、论文修改: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5日
3、该题目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的一部分
现有参考文献:
1.韩福荣
2.马林.超越IS09000追求卓越经营.中国质量.2009.
3.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质量竞争力.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罗启义.企业生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论文的内容:
一、质量管理体系
二、一体化战略的简述
三、中国企业一体化战略的特点及实施模式
四、实施质量一体化成功的企业案例
五、建立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
六.一体化质量体系运行
论文的意义:
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的顾客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法制意识的标志和象征.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强势支撑。目前企业运行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将GB/T1900l、GB厂I’2400l、GB厂I'2800l以及中国石油Q/SY1002.1标准四位合一,称为QHSE管理体系。该整合体系只有一个总的管理方针和目标.通过一套贯标认证的班子及一体化内审员队伍。进行一体化QHSE的审核和管理评审,从而消除了由于多个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多个方针、多个目标、多个审核机构、多套体系文件、多次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不便。多标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有利于企业的各个机构和岗位理清组织总的宗旨和方向:有利于管理标准在组织各个方面得到最快速有效的实施:有利于各个管理过程的识别和控制:有利于理清各标准之间的接口,实现各标准之间的无缝衔接。企业获得QHSE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对改善企业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达到顾客、员工以及社会满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盐酸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年产6000吨盐酸合成工艺设计院系:化工与制药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902学生姓名:高彬指导教师:单译提交日期:2013年6月15日答辩日期:2013年6月22日摘要盐酸广泛用于钢铁、电镀和钢铁结构件的酸洗过程中,同时也用于化学制药、稀土生产等行业。
铁合成炉生产盐酸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氯碱厂普遍应用的生产技术,其吸收工艺虽几经变革,目前大都采用降膜塔、填料塔二级或三级吸收法制盐酸。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对盐酸合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二是对合成炉进行了设备尺寸计算和降膜吸收塔换热面积计算,最后绘制了工艺流程图。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盐酸生产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分析了现有装置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课题需求,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处理,设计了盐酸装置的生产工艺,这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工艺的缺陷。
关键词:盐酸合成炉工艺设计AbstractHydrochloric acid is widely used in steel,electroplating and steel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id,Also used to chemical medicine,rare earth in production,etc.Iron synthesis furnace production hydrochloric acid is the present domestic most LvJianChang general use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ough the absorption process several change,At present most used falling film tower,packed tower level2or3absorb legal hydrochloric acid.T his design there are three main elements:one is the material balance the process of hydrochloric acid synthesis,thermal balance,the second is the synthesizer was equipment sizing calculations and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of falling film absorber area,finally drawing a flow char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ydrochloric acid production status and progress,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unit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demand with subject,the exi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was improved processing,design the hydrochloric acid device production craft,the desig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rocess of the existing overcome defects.Keywords:hydrochloric acid synthesis furnace Process design目录目录 (2)引言 (2)第一章文献综述 (2)1.1研究背景 (2)1.1.1盐酸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2)1.1.2盐酸的工艺历史 (2)1.1.3盐酸的生产 (3)1.2本设计的工作内容与目标 (4)1.3盐酸的吸收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5)1.3.1盐酸吸收系统的作用 (5)1.3.2吸收工艺流程简述 (5)1.3.3吸收过程存在的问题 (5)第二章产品的性质及其它 (7)2.1产品性质 (7)2.1.1物理性质 (7)2.1.2化学性质 (7)2.1.3产品规格 (8)2.1.4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8)2.1.5性能与用途 (8)2.1.6产品包装、运输及贮存 (9)2.2主要原料的性能与规格 (9)2.2.1原料的物化性质 (9)2.2.2主要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 (11)2.3生产工序及生产流程 (12)2.3.1氢气与氯气的来源 (12)2.3.2氯化氢合成 (12)2.3.3氯化氢的吸收 (12)2.3.4产品的贮存输送和包装 (13)2.4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13)2.4.1基本原则 (13)2.4.2压力容器安全使用条件 (13)2.4.3安全检修 (13)2.4.4防火防爆 (13)2.4.5主要安全技术指标 (13)2.4.6工业卫生及防护 (14)2.4.7环保处理措施 (14)2.4.8环保指标 (14)参考文献 (15)引言在我国的“三酸两碱”生产中,盐酸是生产工艺变化较大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年级专业:201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姓名:职称:副教授开题时间:2013-10-13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制年月日目录一、文献综述 (1)1.1课题的来源 (1)1.2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3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2)1.4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3)二、研究方案 (5)2.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2.1.1 研究目标 (5)2.1.2 研究内容 (5)2.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6)2.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6)2.4研究进度、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7)三、参考文献 (8)一、文献综述1.1 课题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有着极大地发展。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受地理条件限制程度小等优点的通信手段,越发的为各国所重视,并广泛的应用于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海事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1]。
但是卫星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针对需要保密的信息的传递,下行波束的覆盖面大使得通信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所以,卫星通信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式都是通过基于密码学的密码编码,将有用信息转换成看起来完全随机而杂乱的密文进行传输[2]。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诸如物理、生物学以及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科学领域。
混沌自其被人类发现开始,就与随机性密不可分,可以说是具有天然的“随机性”的[3]。
这恰与密码学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混沌同步保密通信就是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对信息进行加密,在接收端通过混沌同步将信息恢复出来的保密通信方法。
研究混沌系统的同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混沌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分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903年,美国科学家J.H.Poincare把动力学系统和拓扑学相结合,第一次指出了混沌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19世纪末,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庞卡莱提出了庞卡莱猜想。
他在对保守系统天体力学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些确定的动力学方程的某些解具有不确定性,这本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混沌现象”。
1954年,苏联数学家、概率论大师Kolmogorov等人提出了KAM定理[4],揭示了近可积保守系统的非周期运动产生机制,从而揭示了不仅耗散系统有混沌,保守系统中也有混沌。
这一定理被公认为是在混沌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成为现代混沌学的第一个开端。
1963年,Smale构造了马蹄映射;同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在使用大气对流模型进行计算时,偶然间发现了所谓的“蝴蝶效应”,即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两个混沌系统只要存在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将导致其轨道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变得互不相关,从而为耗散系统中的混沌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这种“蝴蝶效应”中的奇怪吸引子实际上是混沌所特有的,这为以后的混沌研究奠定了基础。
1971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Rueell和荷兰学者F.Takens共同发表《论湍流的本质》,书中首次用混沌来描述湍流的形成原理,并对混沌进行了一些文字定义。
首先提出用混沌来描述湍流形成机理的新观点,发现了第一个混沌化的方法。
1973年,法国数学家、分形学创始人B.Mandelbrot对混沌几何特征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立了几何分形学,为人们了解和掌握各种不规则的相空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975年,美籍华人学者李天岩和他的导师Yorke提出了著名的Li-Yorke定理,该定理详细阐述了混沌的数学特征。
李天岩给出了闭区间上连续自映射的混沌定义,首次提出混沌一词。
从此,混沌(chaos)一词成为了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一个学术术语。
1978-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Feigenbaum发现了一类周期倍化通向混沌道路中的普适常数[10],把混沌学研究从定性分析推进到了定量计算的阶段,同时揭示了混沌的普适性,成为现代混沌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混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Ott、Grebogi等提出了通过对参数的微小扰动以控制混沌的OGY方法[11],在混沌控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Pecora和Carroll 则首次实现了混沌同步——PC法同步。
从此,混沌科学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打破了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已经迅速扩展到诸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技术学科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由于混沌科学还处于前期发展的阶段,针对它的理论研究正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1.3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混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Ott、Grebogi等提出了通过对参数的微小扰动以控制混沌的OGY方法,在混沌控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Pecora和Carroll则首次实现了混沌同步——PC法同步。
从此,混沌控制与混沌同步引起了科学界得广泛关注,并与许多学科领域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如混沌保密通信、混沌加密、混沌图像处理、混沌控制、混沌预测及混沌医学等。
由于混沌学还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针对它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完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到目前为止,对于混沌仍没有公认的普适的统一的精确定义。
在系统同步研究中,同步(Synchroniza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共享相同的时刻”。
同步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最早观察到同步现象的学者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同步问题成为在力学、电学、光学等各个物理学科,以及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它在自然科学的许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混沌轨道是否会同步,同步条件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同步,这些都是新的课题,所以混沌同步研究是对周期运动同步问题的重要发展。
1990年,美国科学家Pecora与Carroll发现了两个耦合混沌振子的同步现象,并首次在电子线路中实现了两个混沌系统的同步。
这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
目前,关于混沌同步(Chaos Synchronization),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类型,如:完全同步(Complete Synchronization) [4]、反同步(Anti-synchronization) [5]、广义同步[6](Generalized Synchronization)、相同步[7](Phase Synchronization)、投影同步[8](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和随机同步(Stochastic Synchronization) [9]等等。
1.4 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近年来,学者们将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转化为混沌同步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来研究。
其具体步骤是将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的状态误差作为同步误差建立动态方程,然后针对同步误差系统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器使其在原点处渐近稳定,那么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就可以达到同步。
这种判别方法是混沌同步的充分条件,且推理简单,易于实现。
近年来,已被学者们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混沌同步控制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从具体方法来看,有PC同步法、状态反馈同步法、主动-被动同步法、脉冲控制法、Backstepping控制法、鲁棒控制法、滑模控制法、采样控制法等等,现就几种基本的方法加以简单介绍。
1、PC同步法[10]这是由美国海军实验室的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一种完全同步方法,提出的一种混沌同步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两个系统是耦合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驱动和响应关系。
响应系统的行为取决于驱动系统,而驱动系统的行为与响应系统的行为无关。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混沌系统分解为一个稳定的子系统(Lyapunov指数均为负值)和一个不稳定的子系统,对不稳定的子系统复制一个响应系统。
当响应系统的条件Lyapunov指数均为负值时,驱动和响应系统才能同步。
但PC法的明显缺点是必须对原系统分解成一个稳定的子系统和一个不稳定的子系统,然而并不是所有混沌系统都能够进行这样的分解,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主动-被动同步法[11]该方法由Kocarev和Parlitz基于驱动-响应同步法的理论之上提出来的,其不受驱动-响应同步法的特定分解的限制。
主动-被动同步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驱动信号的函数,灵活性强,并且把驱动-响应同步法作为特例包括其中,非常适于保密通信的研究。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复制一个与原系统相同的系统,然后选择耦合变量或者驱动变量来驱动复制的系统,将原系统与复制系统的状态做差建立误差系统,继而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来证明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间接地判定了两个混沌系统达到了同步。
3、状态反馈同步法[12]该类方法与混沌控制有密切关系,可看作是通过,把反馈的信号直接加到响应系统的状态变量上去,不改变系统的参数,让被控混沌系统轨道按目标混沌系统轨道运动的控制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驱动系统给响应系统一个状态反馈,使误差系统渐近稳定,从而达到同步,根据反馈项的形式,可以分为线性状态反馈和非线性状态反馈两大类。
其中,非线性状态反馈理论上较易实现,但在工程上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在状态反馈方法的基础上,人们又设计出了自适应控制法,此时反馈项的控制系数是变化的,可以根据误差大小自我调节,这使得控制项的设计更为灵活。
同时,状态反馈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情形,很多文献采用双向反馈方法,即混沌系统之间相互耦合,也取得了很好的同步效果。
4、脉冲控制法[13]脉冲控制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用于系统变量可瞬时改变的一类系统的控制。
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脉冲常微分方程理论或脉冲延迟微分方程理论。
脉冲控制法可以看成是状态反馈方法的离散情形,即驱动系统对响应系统的反馈只出现在某些时刻,而不是连续的时间段,这使得控制付出的代价比较小,更为经济。
5、Backstepping控制法[14]Backstepping控制法是一种非线性系统的递推设计方法,通过逐步构建Lyapunov函数导出稳定的控制率,获得需要的控制器,从而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
6、自适应同步方法[15]在实际系统中,由于电子元件的技术参数总存在一定的摄动,而混沌系统对参量又极其敏感,参量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系统动态行为的巨大变化。
近几年提出了一些参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输出变量与期望轨道相应变量之间的差别,来调整受控系统的参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