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词的革新精神 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词的革新精神毕业论文

论苏轼词的革新精神

摘要:苏轼是才气横绝的宋代诗人、词人,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对词体的革新,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提高了词的地位,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词革新以诗为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诗人、词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苏轼大刀阔斧地对词体进行改革,所谓“词至东坡,1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刘辰翁)。革新了晚唐五代以来浮靡的词风,给词以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给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而且为词坛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和美感,提高了词品,提升了词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北宋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白兔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2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充分肯定了苏轼在革新宋词中的功劳。本文将主要从苏轼词的题材内容、风格特色、表现方法、音律造工四个方面论述他的词革新意义。

一、在内容题材上,苏词冲破了“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

晚唐五代以来所形成的词体观念对待诗和词的态度是不同的,认为诗应体现教化思想,风格应温柔敦厚;而词则与诗判然有别,绮丽婉媚为其特色。苏轼的词时

人以“以诗为词”评之,即指其词具有诗的品格和气质,与本色当行的词有着明显的不同。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是其明确的词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苏轼3认为词应向诗靠拢,特别是优秀的词应与诗没有差别。他认为词是“诗之裔”?

4(《祭张子野文》),称赞优秀的词作为“古长短句诗也”?(《与蔡景繁书》)。他以诗为词,以爱国热情、田园风光、悼亡怀人、咏史怀古、登临送别、说理谈禅等题材入词,扩大了词的内容题材。

(一)抒情词。苏词中有兄弟情、夫妻情、朋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等等题材。下面只举爱国情一例说明,苏词中大量的爱国主义的题材,大笔挥霍,豪放不羁,表现了满腔的爱国热情。如其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虽年老还积极出猎的形象,表现他年老但仍然意气风发。主写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相许的豪情壮志。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二)农村词。农村题材正式入词由苏轼开始,给词坛吹来一阵清新之风。

词为“艳体”,“绮筵公子,秀幌佳人”作于花间樽前,词中内容多写城市妇女生活。苏轼勇于拓新,把农村题材引入词中。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以清新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村的淳朴风貌之景。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

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情境,充满了乡土气息,给晚唐五代以来的香艳词坛吹进一缕清新的村野之风。

(三)悼亡词。悼亡怀人词也是苏轼首开其风,为后来词坛的悼亡词创造带来深刻的影响。如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题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词就是悼念亡妻的。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词的悲伤基调。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四)咏物词。咏物是北宋渐兴的题材,敦煌词及中唐文人词虽已有咏物因素,但是不是专事专题咏物之词,苏轼的咏物词有开拓之功。苏轼的咏物词不但数量达三十余首,而且水平之高超过同代词人,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尤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在黄州所写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艺术地再现了在乌台诗案之后“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的心情。又如《水龙吟•咏杨花》,通过精神上的相通之处,把杨花、思妇、我,这三种原不相干的形象,融合成一个有神无迹的艺术整体,深得神似之美。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小道”,在宋初文人的心目中是“方之曲艺,尤不逮焉”,地位与诗文无法同日而语。但苏轼大胆地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

破除了诗尊词卑的偏见。他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认为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形式上的差别,但在艺术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从文体的角度将词提高到与诗相同地位,这为其革新词体、词风的时间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道路。

二,在风格特色上,转变词风,开创豪放词和旷达词。

风格上,苏词打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美的局限,转变为具有多样化的审美风格。风格刚柔兼具,多姿多彩,横竖烂漫。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样,往往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苏轼豪放阔达词风一出现,立即引发词坛轰动。苏轼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反对婉约,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发展,形成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同秀共荣的局面。

(一)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苏轼有意以自己的新人耳目之作,开豪放词新一代词风。北宋中期正是柳永词风靡的时代,苏词力矫柳永词轻柔之风。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形象勇武,一腔豪情,表现苏轼词放纵遒劲的特色。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雄奇壮丽的江山与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相辉映,意境阔大,气象恢宏,横放杰出,堪称超群盖世,前无古人。他的《满江红》写黄鹤楼下的长江:“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真如大江西来,滔滔滚滚,极有气势。苏轼词的主要风格是豪放,这种风格和他的淋漓笔墨,大胆夸张与想象,又形成浪漫主义色彩。

苏轼意欲在词风上独辟蹊径,免不了对它派的薄言。他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却学柳七词”,他在《与鲜于子俊》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

5亦自是一家。”?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情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