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七章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现实主义概述“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初是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后来所说的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可说是毫无关系。

照韦勒克的说法,“席勒和弗·施莱格尔大约是第一次把这个术语应用到文学上来”,以后,“这个术语在德国浪漫主义者中间被相当频繁地使用着”,但当时它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既未被用来指称某些作家,更未被用来指称某种文学流派。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特定的文学艺术运动,成为一个与特定思潮相联系的概念;但是,“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后来在四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著作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当一个术语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延伸,在某种意义上已被普遍化的时候,要固守它原来的意义就极为困难,“现实主义”一词的命运就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不得不承认有广义的现实主义和狭义的、即原来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想、态度的现实主义和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之分。

我们这里讨论的现实主义是指严主干19世纪30、40年代的,一个声势洁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文学运动有一个过程。

最初,“现实主义”所指的是法国19世纪中叶以库尔贝为代表的一个艺术运动。

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和一些与他待有同样观点的画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经常聚集在一个叫昂德莱的啤洒店里,他们中有尚佛勒里、波特莱尔、杜朗蒂、蒲鲁东等,他们的集会起初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志同道合,一起发泄对社会现状和官方学院艺术的不满。

库尔贝的画大多是他故乡奥尔南地方的人物与风景,他在画上的签名总是“无理想无宗教的库尔贝”。

他的作品一再受到学院派的攻击,被视为“粗俗”、“下流”,特别是1853年展出的(浴女)更招来一片责骂之声,因为他所画的不是在规范化的背景中的体态优美的模特儿,而是现场的普普通通的浴女。

人们攻击它是“现实主义”,在当时,“现实主义”显然被当成是“粗鄙”、“不成体统”的同义词。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浅析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浅析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浅析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浅析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结果,首先在法国、英国出现萌芽,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最终达到整个欧美文化的高峰,成为十九世纪西方一个主要的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所以这个时代的实主义世界观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恶的本性,以及人类历史中周而复始的经验悲剧。

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时代交迭中移易更新,现实主义有着高扬低回的曲折发展过程,但因其所固有的与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使它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对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分析和把握,也有益于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和发展。

本论文把对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研究的着重点投放在对作品的体验与把握中,因为作品不仅是个人化的文学传达方式,更是倾注了作家对于广大民众生存境况与生活命运的同情关心和理解拯救的呈现。

从十九世纪的艺术立场上反映广大民众对于现实变革利害攸关的联系和价值判断的作品,也为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营养的丰富性和多维度提供了良好基础。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无论是从创作手法还是写作视角上都呈现出单一到多样化发展,并在后期形成多种流派,这一基本特征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多元化发展的出现,例如心理现实主义、纪实现实主义、象征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守望等文学流派,都可以看作是对十九世纪文学的某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一、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共性特征目前我国对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共同的特征研究得比较全面和成熟,概括起来其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客观具体,追求真实的艺术模式,强调如实反映生活。

偏重于冷静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把文学作为研究社会的手段,展现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相符合。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尽管它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在艺术特征上,首先,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第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1823至1825年,司汤达陆续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文中提出了文学反映现实,为现代人服务的创作原则,它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1830年,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它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它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骠悍粗犷的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

他的小说在冷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高龙巴》(1840)和《嘉尔曼》(1845)。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盖斯凯尔夫人主要生活
在十九世纪初英国重要 的工业城市曼切斯特, 她的丈夫是居民以工人 为主的教区牧师,这个 生活背景使得盖斯凯尔 夫人深入地了解劳工阶 层的状态,并对此做出 了开创性的真实生动的 文学表现。
《玛丽〃巴顿》欧洲文学史上 第一部表现劳工状态的小说
《玛丽· 巴顿》出版于
1848年,主要表现了曼 切斯特工人的生活状况 ,揭示了劳资双方尖锐 对立的社会现实,表现 了女作家敏锐的社会问 题意识。面对社会阶层 的断裂,盖斯凯尔夫人 表达了用基督教仁爱、 宽恕克服不同阶层之间 相互仇恨的和解思想。
“自然派”文学的重要成员 伊万· 冈察洛夫(1812-1891)
泼留希金是《死魂灵》 中着力塑造的农奴主形 象,他贪婪、吝啬、冷 酷、自私,但惊人的吝 啬和同样惊人的浪费戏 剧性地并存于人物的人 格结构中,这使他不同 于这一时期欧洲其他文 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 特性。
“含泪的微笑”: 果戈里艺术风格
果戈里文学创作将喜剧性 因素和悲剧性因素糅合在 一起,以夸张、幽默甚至 荒诞的艺术方法表现了深 刻的悲剧内涵,让读者在 笑声中哭泣,在诙谐中沉 郁,后人把他的艺术风格 命名为“含泪的微笑”, 这种艺术风格对契诃夫、 欧亨利等后世作家产生了 明显的影响。
十九世纪 俄罗斯文学中的人物主题
“多余人”主题
“小人物”主题 “新人”主题 “忏悔的贵族”主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 “多余人”主题
所谓“多余人”,是指十九世纪前期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中出现的一
种贵族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 但他们又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 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冷漠。他们常 常游离于社会之外,成为找不到位置的“多余人”。赫尔岑最早提出 了这一概念,普希金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多 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普希金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的毕乔 林在三、二十年代曾是贵族社会里的佼佼者,屠格涅夫的罗亭能言善 辩,热情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四十年代黑暗统治时,起过进步作 用。但到五十年代需要行动的时候,“多余人”只是一些语言多于行 动的人,已经负担不起改革现实的任务了。到了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 夫,“多余人”已经蜕变为心灵空虚、一事无成的懒汉。这反映俄国 贵族阶级革命性的终结。

19世纪北欧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北欧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问题剧
19世纪 世纪60-90年代,易卜生针对挪威社会存在的道德、法 年代,易卜生针对挪威社会存在的道德、 世纪 年代 婚姻、教育、妇女解放等问题,写出了十多部剧本。 律、婚姻、教育、妇女解放等问题,写出了十多部剧本。这 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 青年同盟》 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 社会支柱》 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 玩偶之家》 《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 《群鬼》等。这些剧本真实地描写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 群鬼》 这些剧本真实地描写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 冷酷无情的法律、以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婚姻关系, 冷酷无情的法律、以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婚姻关系,深刻地揭 露了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自由主义政客的丑恶。 露了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自由主义政客的丑恶。这些剧本被称 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为“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以丰富的社会 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剧坛,并引发了19世纪末 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剧坛,并引发了 世纪末 的欧洲戏剧的一场革命。 的欧洲戏剧的一场革命。
正因为你帮他说好话,我更不能留着他。 海尔茂 正因为你帮他说好话,我更不能留着他。银行里已经都知道我 要辞掉柯洛克斯泰。要是这个消息传出去,说新经理被他老婆牵着鼻子走。 要辞掉柯洛克斯泰。要是这个消息传出去,说新经理被他老婆牵着鼻子走。 娜拉 就算牵着鼻子走又怎么样? 就算牵着鼻子走又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这任性的女人只顾自己心里舒服! 海尔茂 喔,不怎么样,你这任性的女人只顾自己心里舒服!哼,难道 你要银行里的人全都取笑我,说我心软意活,棉花耳朵?你瞧着吧, 你要银行里的人全都取笑我,说我心软意活,棉花耳朵?你瞧着吧,照这 样子不久我就会受影响。再说,我不能把柯洛克斯泰留在银行里, 样子不久我就会受影响。再说,我不能把柯洛克斯泰留在银行里,另外还 有个原因。 有个原因。 娜拉 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品行上的缺点我倒也可以不计较。 海尔茂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品行上的缺点我倒也可以不计较。 托伐,真的吗? 娜拉 托伐,真的吗? 并且我听说他的业务能力很不错。问题是,他在大学跟我同过学, 海尔茂 并且我听说他的业务能力很不错。问题是,他在大学跟我同过学, 我们有过一段交情,当初我不小心,现在很后悔,这种事情常常有。 我们有过一段交情,当初我不小心,现在很后悔,这种事情常常有。我索 性把话老实告诉你吧──他随便乱叫我的小名儿 不管旁边有人没有人。 他随便乱叫我的小名儿, 性把话老实告诉你吧 他随便乱叫我的小名儿,不管旁边有人没有人。他 最爱跟我套亲热,托伐长托伐短的叫个没有完!你说让我怎么受得了。 最爱跟我套亲热,托伐长托伐短的叫个没有完!你说让我怎么受得了。要 是他在银行待下去,我这经理实在当不了。 是他在银行待下去,我这经理实在当不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
争生活 为 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 展奠定基础 代表人物:鲍狄埃《国际歌》,米 雪儿《红石花》,于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文学特征 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 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② 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 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③ 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④ 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福楼拜(1821-1880)
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事实和精雕细刻, 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 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 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是其的最
高成
就。
小仲马 小说家,剧作家 代 表 作 : 《 茶 花 女 》 ( 1848 ) , 作品描写巴黎高级妓女玛格丽特的 爱情悲剧。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 詹姆斯,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
代表作:《苔瑟·密勒》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大师之一。代表作 《麦琪的礼物》等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代表 作:《竞选州长》,《镀金时代》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自然派、多余人、俄国小人物、新人 形象
1.
法国文学。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的策源地。 特征: ①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 ② 揭露金钱的罪恶 ③ 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
斯丹达尔
法 国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的 奠
基人 1830 年 发 表 法 国 第 一 部 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术语解释
(1)自然派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该派的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doc

第七章 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称谓,它晚于文学创作。

“现实主义”这一名词的出现和使用,并以它命名的文学运动,始于19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而此时,现实主义一代宗师巴尔扎克已经逝世了。

1850年左右,农民画家库尔贝以朴实的笔法真实地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画面,如《奥尔良的葬礼》和《浴女图》等,这些画以真实大胆著称,引起了上层社会的责难。

前者把各种人物鄙俗丑陋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而遭到资产阶级“正派人”的反感;后者以大胆不雅的画面触怒了学院派以及拿破仑第三的皇后。

库尔贝的画被讥为“现实主义”,认为是为了追求真实而描写鄙裕,难看不雅令人生厌。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成书问世。

这派作家明确的提出用“现实主义”这一标志。

从此,才有文艺中的“现实主义”这一正式命名的文学流派并追认巴尔扎克属于他们的先驱。

此时,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已经由自发转为自觉,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恰在此时业已走过了第一个辉煌历程。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性质(略)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客观真实性。

浪漫主义注重主观抒情性,它往往反映作家本人的主观理想和主观愿望,表现出丰富的幻想性。

与浪漫主义不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的描绘。

他们反对一味突出“自我”,陶醉于作者自己的感情世界。

他们主张作品要像镜子那样如实地反映现实,作家的道德理想、是非评价、抑扬褒贬往往通过对生活的具体的、真实的、客观的描写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寓主观与客观之中,寓倾向于真实之中。

第二、揭露批判性。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并非纯客观的描写现实,而是不断的对生活现象进行严肃的分析、深沉的反思、强烈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第三,典型化。

批判现实主义重大的艺术贡献在于对人的典型化描写。

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人物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阶级的,又是具体的、个别的、特定的,总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社会人的典型。

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

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

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
十九世纪是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文学流派始
于1830年代,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并注重社会现实与人性复杂性
的描绘。

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得到了广泛发展。

19世纪30年代中期,查尔斯·狄更斯以描写社会真实生活著称,以“大卫·科波菲尔”和“雾都孤儿”为代表作品,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苦难的命运,反映
了当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现实。

伊丽莎白·盖斯凭借写实作品“北与南”和“玛丽·巴顿的故事”,表现商业利益与劳动阶级的斗争,展现当时的社会阶层问题。

与狄更斯和盖茨不同,托马斯·哈代的浪漫主义气息更浓,但也
表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他的“远离繁嚣的人们”和“真爱至上”等小说,揭示了更深入的人性内涵和灰色地带。

除小说外,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还体现在诗歌和戏剧中。

罗伯
特·布朗宁、鲁道夫·基泰和托马斯·哈代等现实主义诗人用直观的
形象、真实的感受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性景观。


乔治·伯纳德·肖、奥斯卡·王尔德和本杰明·肖的戏剧以现实主义
的精神为蓝本,展现人性世俗与矛盾冲突的反思。

总之,在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提高了小说、诗歌和戏剧
的文学地位,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趋势。

他们展现了暴力和精神
生活的较量,为人性赋予更加复杂的视野,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让他
们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19 世 纪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9.怀疑人类

他的性格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 任,对人类的怀疑,成了他根深蒂固的性格特征。他除了惧 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 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

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 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 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 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 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 签署自己的真名。
19 世 纪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4.追随拿破仑从军

斯丹达尔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 切。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的 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 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 火留给拿破仑一座空城,这是拿破仑失败的开始。 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司汤达脱离 军队。
19 世 纪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7.一生未婚

斯丹达尔一生未婚。1800年在米兰的时候,他爱上一个 名叫安吉娜的姑娘,但安吉娜已和法国画家格罗有了亲 密关系。这段感情生活给他带来痛苦,并造成他对爱情 特别敏感的性格特点。 1805年他在家乡爱上一女演员,后来女演员去马赛 演出,斯丹达尔跟着去了马赛,在一个食品杂货店当店 员,只图为了见到那个女演员。一年后女演员突然和一 个俄国人结婚了,他失望地回到巴黎。
19 世 纪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自然派

自然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作品 真实反映生活,揭露俄国农奴制的腐朽黑暗, 描写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劳动人民变革 社会的愿望。果戈理其开创者和奠基人。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简介教师随笔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简介教师随笔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简介教师随笔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征思想特征: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第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是模式,强调客观真是地反映生活。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法国梅里美《高龙巴》、《嘉尔曼》都德《小东西》、《最后一课》、《柏林之围》鲍狄埃《国际歌》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萨克雷《名利场》勃朗特姐妹北欧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勃兰兑斯(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张文学应从实际生活中来,并研究现实生活。

)易卜生(他的“社会问题剧”不仅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而且大大推动了欧洲戏剧的革新和发展。

)美国乡土小说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巴黎公社文学它包括公社成员在公社诞生前后约二十年间所写的关于公社革命活动的诗歌、小说、戏剧、杂文、回忆录和历史著作等,它开创了法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其中以诗歌数量与成就最多最大。

其主要内容是描绘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英雄气概,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它往往采用通俗活泼的形式,以劳动群众自己的语言表现现实的生活材料,显得淳朴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第十六讲一、概述:现实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常现实主义也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西方语汇中并没有“批判现实主义”一词,这个词由高尔基提出。

主要是因为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存秩序具有强烈的揭露性和批判性,所以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论述▪1934年,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和青年作家谈话》两篇文章中谈到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论述批判现实主义的错误第一、抹煞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使文学依附于政治。

第二、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彻底批判的程度:批判的现实主义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瓦解过程的文献。

”这种提法提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阶段,拔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第三、混淆了阶级成份,认为现实主义作家是“资产阶级叛逆者”、“浪子”、“多余的人”、“毁灭了的贵族”等,由此引出批判现实主义是“浪子文学”,“多余人的个人创作”。

▪“批判性”并非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唯一特性,也并非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根本特性。

▪用“批判现实主义”概念称呼以司汤达、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较为科学。

▪以勃朗特、狄更斯为代表的是“理想现实主义”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是“探索的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务实的社会风气▪2、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思想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客观性,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3.1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3.1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此外,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始终得到了文学批评 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相互辉映, 相得益彰。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 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短 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19世纪40年代,果戈里继承并发展了普希 金和莱蒙托夫开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 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 实主义。
托尔斯泰也在创作高峰期。
契诃夫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篇小说和戏剧创作上取得 了重大成就。
契诃夫(1860年—1904年)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莫斯科 大学毕业,做过医生。1880年开始发 表作品。是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 匠和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 实主义艺术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 家之一。
1836年,果戈理在两个月内创作出了五 幕喜剧《钦差大臣》。用喜剧这面镜子 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 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深厚的功底和 灵活的文笔,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官僚阶 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 质特征。
1841年9月,果戈理携带《死魂灵》的 手稿第一卷回到俄国并出版,引起了轰 动,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 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 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社会现实,揭 露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被公认为“自 然派”的奠基石,“俄国文学史上无与 伦比的作品。
3.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因而英国的现 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 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厚。 英国现实主义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 荣,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 小说家”,他们是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 斯凯尔夫人等。 19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英 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萧伯纳、高 尔斯华绥,其中后两位作家的创作主要在20世纪。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呼啸山庄》(Emily Bront):这部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小说通过描写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和他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斗争,揭示了社会标准和道德观念对个人选择和幸福的影响。
3.《战争与和平》(Leo Tolstoy):这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是对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国社会生活的综合描写。小说以几个不同家庭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阶级的不公平和贵族生活的虚伪。
4.《红与黑》(Stendhal):这部法国作家司汤达尔的小说以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为中心,展现了他在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爱情和野心的斗争。小说通过揭示社会的阶级差异和道德观念的冲突,探讨了个人自由和社会限制之间的张力。
这些作品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真实而深入的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揭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持续反思,提醒人们关注和思考当下的存在。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19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黄金时期,许多重要的作品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缺陷,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反思。以下是几部代表性的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1.《罪与罚》(FyodorDostoevsky):这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小说以主人公罗德里克·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中心,展现了他因犯罪而受到良心的折磨和社会的谴责。通过揭示罪犯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困境,这部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平等。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9世纪英国现实主文学继承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描写劳资矛盾。

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斗争生活,如狄更斯的作品维多利亚盛世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倡导人道主义价值伦理观。

广泛而深入地探索人性。

如他的《双城记》真实地展现了英国资本主义扩张时期广阔的社会图景,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二、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塑造个人反抗者和野心家的形象。

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用“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又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通过爱玛的悲剧,揭露了庸俗、卑鄙和险恶的社会现实,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空虚堕落的生活,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金钱关系。

作者指出爱玛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诱使其由纯真走向堕落,而资本主义社会风行的利己主义、资产阶级虚伪的浪漫情调、禁欲主义教育、高利贷的盘剥则将其推向毁灭。

描写小人物的命运。

成功地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和强烈鲜明的女权意识。

三、俄国的现实主义成就最高。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民主解放运动紧密相连。

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作为主要内容。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批判异常尖锐而全面。

不仅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还批判宗教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对贵族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民族出路的探索越来越迫切,对灵魂苦难的关注越来越执著四、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独特的形象系列。

如“多余人”、“小人物”、“忏悔的贵族”的形象系列。

如《叶莆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就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欧美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说,19世纪是小说的时代;而欧洲小说在这个世纪有长足的发展,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在人间喜剧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功于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推动.现实主义作家对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怀有巨大的兴趣和自觉性.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那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社会各个阶层和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19世纪,在已成为主要文学形式的长篇小说中,从题材类型说,家庭小说和以年轻人的追求、命运为主题的小说最为突出.但对现实主义作家而言,家庭决未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而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家庭小说描写在这个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冲突,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莫泊桑的《一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家庭生活小说在19世纪的广为流行并非是作家们要逃进家庭生活的避风港中寻求心理上的暂时的平静;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在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在这些小说中,社会生活不但是家庭生活的大背景,而且是家庭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现实主义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们更不是远离社会的荒漠英雄,以他们的命运为主题的小说甚至比家庭生活小说更引人注目.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作品(如《幻灭》)、萨克雷的《名利场》、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它的副标题就叫“一个年轻人的故事”)等可称为这方面的杰作.作者们在这些小说中或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人生道路的抉择,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道德真象以及它如何扭曲、毁灭了年轻一代,或者突出年轻人和社会的对立以反映社会的黑暗和对人的压抑;追求出路和幸福的青年要么擦干他们最后一滴纯洁的眼泪,顺应社会的道德而飞黄腾达,要么不屈服于社会而被社会所窒息、扼杀.《卡门》剧照可以说,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从最真实、最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一个人的命运,到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处在各种社会漩涡中的主人公们的感情世界和心理秘密,无一不得到清晰的反映.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刻理解、内容的丰富性等等,使得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从根本性质上成为了社会小说,在这方面,托尔斯泰等的不朽作品堪称典范.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司汤达(1783一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善于从政治角度把握社会.他20年代发表的《拉辛与莎士比亚》(1825)第一次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1830年出版的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法国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都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如雨果、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广阔的社会画面、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等特征而著称. 卡门剧照内容上,主要写城市富裕平民和没落贵族的矛盾,以及小市民的虚荣.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他善于从经济角度把握社会.他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于1783年出生在格勒诺布尔.司汤达的作品不多,写有长篇小说《阿尔芒斯》、《红与黑》、《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和《巴玛修道院》,以及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简·爱》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富于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是莫泊桑以前法国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主要创作成就是为数不多的20来篇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几乎每篇都是精品,都是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卡门》和《高龙巴》.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期继巴尔扎克之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开辟了道路.福楼拜一生创作了8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1856)、《萨朗波》(1862)、《情感教育》(1869)、《圣安东的诱惑》(1874)等.他是一位创作态度极为严谨的作家,信奉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格言:“流畅的诗,艰苦地写”.他对作品宇斟句酌,苦心推敲,力求在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臻于完美.外科医生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的实验主义倾向;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了他精湛、严谨、清澈的艺术风格.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文坛上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聚集在左拉周围的几个自然主义作家,以普法战争为题,结集出版《梅塘之夜》,《羊脂球》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福楼拜称之为“布局、喜剧性和观察的杰作”.成名以后,莫泊桑有机会涉足上流社会,扩大了他的视野.从1883年开始,他写作以上层社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生》(1883)、《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7)、《皮埃尔和让》(1888)、《如死一般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40—5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一派出色的小说家.除此之外,还有奥斯丁、爱米丽·勃朗特、乔治·爱略特等有影响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共同促成了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繁荣.查尔斯·狄更斯生于英格兰南部海港朴茨茅斯.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两年后,全家被调往伦敦.全家在伦敦住了三年后,又迁往查特姆.就是在查特姆,狄更斯开始上学读书.他父亲有一些藏书,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有像《汤姆·琼斯》、《威克菲牧师传》、《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蓝登传》和《小癞子》这样的好书.这些书,年幼的狄更斯不止读过一遍.至于这些书对他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中分明看出.1857年,查尔斯·狄更斯已年满45岁,这10年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他社会活动的高峰时期.他几乎每隔两年就出版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如《董贝父子》(DombeyandSon1848)、《大卫·科波菲尔》(DavidCopperfield,1850)、《荒凉山庄》(BleakHouse,1853)、《艰难时世》(HardTimes,1854)和《小杜丽》(LittleDorrit,1857),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简·奥斯丁(1775—1817)是18世纪向19世纪过渡的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女作家.在她42个人生岁月中,留下6部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1813)、《爱玛》(1815)、《理智与情感》(1811)、《诺桑觉寺》(1818年出版)、《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劝寻》(1818年出版).这些小说的题材均来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但作者善于从这些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和世态人情中发掘出严肃的道德主题.幽默反讽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清新深邃,回味无穷.这是奥斯丁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突出贡献.奥斯丁的代表作是《傲慢与偏见》和《爱玛》.这两部小说都写爱情和婚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揭示出简爱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闭塞.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夏洛蒂·勃朗特(1816一1855)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是一位富于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的女作家.她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教师》(1846)、《简·爱》(1847)、《雪利》(1849)、《维莱特》(1853),描写了小市民知识妇女的命运与抗争.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是夏洛蒂·勃朗特之妹,以唯一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1847)而饮誉文坛.小说写希剌克厉夫与女友卡瑟琳生生死死的奇特爱情和他变态复仇的性格,通过希克厉和卡瑟琳之间痛苦而曲折的爱情经历,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表现了爱情和复仇的主题.肖伯纳(1856—1950)受易卜生的影响,坚决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他认为戏剧是“思想工厂”,舞台是“宣传讲台”,并由此开始他的戏剧创作.从1892年开始发表第一个剧本,到1950年去世,他一共写了51个剧本.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拿破仑战争之后,西方民主思潮、西方文化吸引了俄国人,俄国的文学开始繁荣.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被誉为“灿若星辰的伟大名字”的文学大师.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较之西欧各国形成稍晚,但发展迅速,成绩突然.40年代,当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高潮时,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却刚刚形成,而在50—60年代法国文学批判力量开始减弱时,俄国文学却迅速发展,蔚为壮观,并在60年代达到顶峰.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国传统进步文学的集大成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抒情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情调.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开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的先河.其作品的俄罗斯文学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代.莱蒙托夫(1814—1841)是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短促的27年中创作了400多首抒情诗和一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40).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对贵族社会空虚的生活深感不满,但又徒有油画反映的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状况过人的才华,缺乏生活目标,于是玩弄人生,浪费生命.莱蒙托夫借毕巧林的日记写出了俄国文学史上又一个“多余人”的自我认识,开了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的先河.美国现实主义代表马克·吐温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中后期杰出的俄国作家,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美国现实主义文学1865年至1914年间的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称为现实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是美国精神的表现,尤其是美国小说.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动.正视现实,不尚空想.现实主义文学又为现代主义文学铺平了道路.马克·吐温经过内战以后的美国社会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自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0年,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这一巨变彻底改造了美国社会的性质和观念.新一代作家不满意于老一代的浪漫主义思想,生发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他们的解释,主张客观现实,摒弃主观偏颇、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人们的兴趣现在已转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到现实的野蛮、肮脏,直接公开描写阶级斗争,这时的作家已能描写人物在各种条件或环境下的反映,描述远西(FarWest)、新移民和劳动阶级的斗争,这些作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一注意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的三个代表作家是豪威尔斯(WilliamDeanHoweils),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和马克·吐温.们真实地描写了美国本地风土人情,带有浓厚乡土气息,挖掘了人们的内心生活.他们忠实地记录了美国东部地区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生活,有行将消失的边疆地区、有农村、有小镇、还有噪动的都市.有本土的主人公、有,美国式的姑娘,、有为生活所迫的中产阶级家庭、有商人、有心理复杂的市民.总之,他们为后来的现实文学在题材、技巧和风格上都树立了典范.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欧美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在二十世纪产生过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世纪,欧美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在整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呈基本平衡态势,而不再像19世纪那样,有一两个国家的成就在某个时期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在19世纪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的法国、英国、美国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一改原来的滞后面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东欧、南欧和北欧涌现出众多著名作家;在拉丁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学的第一道曙光就出自现实主义文学,而且60年代以后在世界文坛引起巨大轰动的“文学爆炸”,也是源于现实主义文学奠定的基础.东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东欧的现实主义文学跟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捷克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在政治讽刺小说《好兵帅克》(1920--1923)中抨击奥匈帝国穷兵默武的行径,塑造了帅克这个善良乐观而威武不屈的、代表着捷克民族精神的普通人形象;另一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系列风格独特的小说,表现捷克人民丧失生存自由、丧失国家主权的极度悲哀和痛苦.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一)擅长寓深刻哲理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她的诗作从《呼唤雪人》(1953)到《结束与开始》(1993),都着力表现人在自然与历史中的内涵.南欧与北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古老家族盛衰的史诗性作品和表现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最为成功.挪威作家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的《大地硕果》(1917)和西格里德.温塞特(188—1949)的《克丽丝丁》(1920―l922)都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反映民族生活和斗争历程的史诗性作品.拉丁美洲的现实主义文学拉丁美洲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该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同步发展,从20世纪初期至中叶蓬蓬勃勃、欣欣向荣,成就斐然.墨西哥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马里亚诺.阿苏埃拉(1873—1952)和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一1998).前者的《底层的人们》(1915)再现墨西哥的民主革命历史,描写了受压迫的农民为土地和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后者的《太阳石》(195)赞叹古代文化的辉煌,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挚爱激情.智利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民族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是拉丁美洲诗坛最为璀璨的明星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于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米兰.昆德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一)的小说把幽默作为表现荒诞的一种形式,以反讽作为解剖人生的有力武器,以轻松、随意而且常常带有戏谑、幽默、嘲弄的笔调来写悲剧性内容,表现出一种超越了狭隘的对人类生存绝对无条件肯定之后的智者的彻悟.他的小说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初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当时的文坛出现过被称为“昆德拉现象”的热潮.现实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概括这个术语及其定义是在1932至1934年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在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静静的顿河作家协会章程里作了如下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直接相关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自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起,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就开始了.英国派诗歌、德国无产阶级诗歌及法国巴黎公社文学就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端.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初,即俄国1905年革命之后,是从高尔基的《母亲》和《敌人》的创作开始的.19世纪无产阶级诗歌,包括鲍狄埃等的巴黎公社文学,只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不能看作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中期已经形成,它能够从理论上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必然要获得胜利的历史规律性,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刚刚开始.那些与工人运动有联系的作家、艺术家由于工人运动本身尚不成熟,他们还不能描绘出与工人运动有联系的整个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广阔的现实主义图画.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思想团结一致的千百万人民群众行动起来之后.换句话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同无产阶级革命的成熟阶段相联系的.只有到了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才具有这种革命的形势和特点.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正是在第一次俄国革命的高涨时期酝酿成熟的.这部作品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展现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广阔画面,明确展示出这一革命的未来前景,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在这里,高尔基运用与过去艺术家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新时代给艺术提出的新课题.《母亲》的产生标志着世界艺术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尔基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艺术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尽管在革命胜利初期,苏联文艺界出现过许多具有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文学流派和团体,但至2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中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共同思想艺术倾向的重要作品,如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革拉特科夫的《水泥》、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与《好!》、法捷耶夫的《毁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以及阿·托尔斯泰、列昂诺夫、费定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继承并发展了高尔基在《母亲》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它们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对现实事件作出历史的全面的描写,对新生事物表现出满腔的热忱,而且这些特点已成了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倾向.绥拉菲莫维奇的作品《铁流》中译本封面.从20年代后半期起,许多苏联作家、理论家开始注意创作实践中这些日趋成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口号,如“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有倾向的现实主义”,“社会的现实主义”,“英雄的现实主义”等.其中“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理论家竭力主张“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这是把哲学上的概念直接搬用于艺术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在已成为全世界一切进步作家的旗帜,中国人民的文学正在这个旗帜之下前进.正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一样,中国人民的文学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现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意大利电影、文学领域出现的流派.新现实主义是抵抗运动的产物,反映了这一运动的理想和要求.它是一群经过反法西斯斗争洗礼的进步作家、艺术家的组合,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以忠实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和面临的现实为艺术纲领.新现实主义文学从诞生到衰退,前后持续了十余年.。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3、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4、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标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梅里美《嘉尔曼》(代表作)8、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

9、小仲马《茶花女》都德《小东西》10、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11、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

12、米雪尔《红石竹花》“红色圣女”之称。

13、瓦莱长篇斯,自传体长篇三步曲《雅克?万特拉》、《童年》、《中学毕业生》、《起义者》。

《起义者》堪称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宝贵文献。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马克思所称赞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16、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萨克雷《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18、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侧面反映英国的的宪章运动。

19、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潇伯纳、高尔斯华绥。

20、宪章派诗歌的代表:琼斯、林顿、梅西。

21、海涅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22、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做重要的诗人”。

23、挪威易卜生开创“社会问题剧”。

24、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25、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开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真实、广阔地反映社会历史生活。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乔治· 桑对巴尔扎克说:
“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 人类的来描绘。”这种客观写实和主观想象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根本区别。(细节 真实和全景真实)巴尔扎克也强调“只有细 节才会形成小说的优点”。
2、着力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都 德
1866年,都德发表散文和 故事集《磨坊书简》,两年 后,长篇小说《小东西》出 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 品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 集》(1873)如《最后一 课》、《柏林之围》
小仲马
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直到他7岁,大 仲马才认其为子。痛苦的家境对小仲 马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他后 来的文学创作大多以探讨社会道德问 题 为主题。1848年,小仲马发表了 《茶花女》一举成 名,1852年他又将 其改编为同名话剧,获得了极大成 功,于是专门开始了戏剧创作。
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物,表现了无产阶级的为理 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作者主要是工人、教 师、公社活动家、其他无产者。 以诗歌成就最大。 主要代表是:鲍狄埃、米雪尔、瓦莱斯、克莱 芒。 《国际歌》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1825年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现实主义
宣言书 1830年《红与黑》 发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 的标志。 巴尔扎克是高峰。 巴黎公社文学是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 后期出现自然主义倾向。
代表作家

梅里美(1803—1870) 具有浪漫主义品格。以 中短篇小说闻名,研究 人的心灵,发掘原始生 命形态,表现反现代道 德文明的主题。《高龙 巴》《加尔曼》(《卡 门》)“绝对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现实主义概述“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初是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后来所说的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可说是毫无关系。

照韦勒克的说法,“席勒和弗·施莱格尔大约是第一次把这个术语应用到文学上来”,以后,“这个术语在德国浪漫主义者中间被相当频繁地使用着”,但当时它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既未被用来指称某些作家,更未被用来指称某种文学流派。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特定的文学艺术运动,成为一个与特定思潮相联系的概念;但是,“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后来在四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著作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当一个术语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延伸,在某种意义上已被普遍化的时候,要固守它原来的意义就极为困难,“现实主义”一词的命运就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不得不承认有广义的现实主义和狭义的、即原来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想、态度的现实主义和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之分。

我们这里讨论的现实主义是指严主干19世纪30、40年代的,一个声势洁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文学运动有一个过程。

最初,“现实主义”所指的是法国19世纪中叶以库尔贝为代表的一个艺术运动。

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和一些与他待有同样观点的画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经常聚集在一个叫昂德莱的啤洒店里,他们中有尚佛勒里、波特莱尔、杜朗蒂、蒲鲁东等,他们的集会起初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志同道合,一起发泄对社会现状和官方学院艺术的不满。

库尔贝的画大多是他故乡奥尔南地方的人物与风景,他在画上的签名总是“无理想无宗教的库尔贝”。

他的作品一再受到学院派的攻击,被视为“粗俗”、“下流”,特别是1853年展出的(浴女)更招来一片责骂之声,因为他所画的不是在规范化的背景中的体态优美的模特儿,而是现场的普普通通的浴女。

人们攻击它是“现实主义”,在当时,“现实主义”显然被当成是“粗鄙”、“不成体统”的同义词。

1855年巴黎开了个规模宏大的体现官方美学趣味的画展,画展的举办者拒绝展出库尔贝最优秀的作品,于是,他在展览馆的旁边办了自己的画展以示对抗,并毫不示弱地在目录上特别加上一篇由尚佛勒里代笔的序言,题目就叫“现实主义”。

他说:“我不想摹仿或抄袭这个或那个大师的艺术;摹仿一种东西并且使它尽量达到似真,这不是我的愿望。

我也不想追求那种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目的。

”“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这篇序言很快被人们看成是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宣言。

“现实主义”被用来指称一种艺术运动,这是第一次。

意大利著名美术史家利奥奈姆·文杜里说:“事实上,显然再没有—位画家能够像库尔贝那样,不仅在绘画观点方面,而且在文ÿ学观点方面发生过这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远及于法兰西国境以外。

库尔贝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影响是巨大的”。

结合库尔贝在别的地方的阐述来看,他心目中的现实主义运动应当体现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当代性。

“一个时代只能够由它自己的艺术家来再现,我的意思是说只能由活在这个时代里的艺术家来再现。

“在这个意义上,我否认描绘过去的历史艺术的存在。

历史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当代的。

”艺术家应“把个人的能力用来表现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和事物。

”艺术具有社会目的。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艺术或才能只是一个手段,使他能把个人的能力用来表现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和事物。

”“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例的。

”库尔贝本人的作品就具有丰富的社会和道德的内容。

忠于自然,按照自然的本来的样子来描绘自然,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求题材。

“美的东西在自然中……一旦被找到,它就属于艺术,或者可算是属于发现它的那个艺术家……艺术家无权对这种表现增添些东西。

他玩忽它,就有歪曲以至削弱它的危险。

作为自然所提供的美,是比艺术家的所有的传统优越的。

”基于对艺术和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库尔贝认为“绘画实质上是一种具体的艺术,而且只能表现既真实而又存在的东西。

它是一种完全具体的语言,它的语句由所有可视的对象构成,一个抽象的对象是看不见或不存在的,不属于绘画的范围之内。

”作家尚夫勒利(1821—1889,本名茹勒·弗勒里·于松)一面写小说一面参加论战。

他在1856年独自创办了现实主义运动的正式刊物《尚佛勒里新闻报》(只出版了两期),1857年他又出版了一部题为《现实主义》的论文集,收集了1853年以来他所撰写发表的文章。

1856年l1月14日现实主义者俱乐部宣告成立。

大约在同一时候,杜朗蒂主编的一份刊物《现实主义》也问世,新艺术运动的活跃分子们在这个刊物上对浪漫主义者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文章言词之激烈不下于当年浪漫主义者对伪古典主义者的攻击,甚至发出“一切诗都应当禁止,处以死刑”一类显然过激之词。

无论尚佛勒里还是杜朗蒂都算不上是出色的作家、理论家,但他们把绘画上的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扩大到文学上,对文学上的现实主义作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现实主义”被用来指称以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至此,这一早巳存在、发展的文学运动才获得了一个名称。

现实主义的特征从文学的角度说,19世纪是小说的时代;而欧洲小说在这个世纪有长足的发展,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功于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推动。

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形式,现实主义的特点又集中体现在现实主义小说中,因此,“现实主义”逐渐被视为“小说”这一文类的写实性这一内在特征的表述。

在有的批评家眼中,“小说”和“现实主义”几乎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术语,他们认为,“如果想让‘现实主义’一词有意义,就应该把它定义为一个典型地体现于19世纪小说中的文学概念。

”由于小说在历史地、具体地、全面的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的潜力远非其他文学形式可比,现实主义的社会使命和美学使命只有通过小说这种形式才能充分实现,而现实主义的巨大发展又必然把小说艺术推向一个高峰。

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应当忠实于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理性主义,更准确一点可以这样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反映了这样一些观念:外部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文学的源泉;客观世界的面貌虽然千姿百态,有时扑朔迷离,但归根到底它是有规律可寻的,人们可以借助于理性认识它;把握它,同样,人们也可以借助理性之光来洞观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文学艺术应当而且可以忠实地反映现实,它的生命力也ÿ在此。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阐述的观点在现实主义作家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某些现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这一基本观点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机械反映论”。

这种指责是不公正的。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认识论,“机械反映论”确实存在,其特点是承认人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却把认识看成是直观的、照像式的反映;然而,就人的实际认识过程而盲,“机械反映论”又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决不可能摆脱这样那样的主观性。

巴尔扎克说“作家的法则,作家所以成为作家”,“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声称他是在君主政体和天主教这两种“永恒的光辉”的照耀下写作的。

可见,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否定现实主义作家的社会历史观点和审美心理的能动作用。

现实主义作家在观察、认识现实的时候不可能是直观的、照像式的,他们要受到包围着他们的“符号宇宙”(包括在这个“符号宇宙”作用下形成的他们的世界观、文学观)的制约,要通过各种中介。

不过,尽管客观性是相对的,我们仍然必须认真看待现实主义作家对尊重客观的现实生活的强调:当这些作家极其严肃地强调忠实于现实世界是文学的生命力时,这种对待文学创作的原则、态度也就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会促使他们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干扰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的面貌,这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现实主义的胜利”。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根本态度,现实主义作家对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怀有巨大的兴趣和自觉性。

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那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社会各个阶层和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

19世纪,在已成为主要文学形式的长篇小说中,从题材类型说,家庭小说和以年轻人的追求、命运为主题的小说最为突出。

但对现实主义作家而言,家庭决未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而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家庭小说描写在这个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冲突,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莫泊桑的《一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家庭生活小说在19世纪的广为流行并非是作家们要逃进家庭生活的避风港中寻求心理上的暂时的平静;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在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

在这些小说中,社会生活不但是家庭生活的大背景,而且是家庭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

现实主义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们更不是远离社会的荒漠英雄,以他们的命运为主题的小说甚至比家庭生活小说更引人注目。

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作品(如《幻灭》)、萨克雷的《名利场》、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它的副标题就叫“一个年轻人的故事”)等可称为这方面的杰作。

作者们在这些小说中或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人生道路的抉择,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道德真象以及它如何扭曲、毁灭了年轻一代,或者突出年轻人和社会的对立以反映社会的黑暗和对人的压抑;追求出路和幸福的青年要么擦干他们最后一滴纯洁的眼泪,顺应社会的道德而飞黄腾达,要么不屈服于社会而被社会所窒息、扼杀。

可以说,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从最真实、最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一个人的命运,到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处在各种社会漩涡中的主人公们的感情世界和心理秘密,无一不得到清晰的反映。

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刻理解、内容的丰富性等等,使得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从根本性质上成为了社会小说,在这方面,托尔斯泰等的不朽作品堪称典范。

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假定性的手段是写实手法。

文学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虚假”的世界,它绝对不是客观的现实,乃至心理现实本身;也不是,不可能是它们的复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