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举例:在描述一种动物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抓住其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如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等,然后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进行详细描述。难点在于如何筛选和突出关键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机地融入文章结构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特点,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对事物进行具体、准确的描述。
3.分析本单元课文《背影》、《白杨礼赞》等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描述事物时难以抓住关键特征的情况?”(如描述一个熟悉的朋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准确抓住事物特征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说明方法和抓住事物特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说明事物特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描述学校的一处景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说明文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认识某一事物,而抓住特征是使其描述更具说服力和生动性的关键。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优质课教案_16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课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册数单元: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授课教师:时间:学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品味说明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探究说明文写作的过程;学会阅读、写作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劳创新的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明确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文的写作三、教具准备:PPT翻页笔、PPT等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以下内容用鼠标上课)一、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写作说明文二、前两课时学习内容回顾(PPT展示相关内容):1、本篇是事物说明文,学习说明对象及特征;2、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3、理清说明顺序;4、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5、在上述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等三、问题: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说明文写作办法?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方法有:1、掌握说明文文体特点2、熟知说明对象的相关科学知识四、引导学生观察,用鼠标操作PPT的缺点需手握鼠标或临近键盘操作,不够快捷、方便,有没有不受鼠标或键盘限制的PPT操作工具呢?有,PPT翻页笔,导入这节课学习内容。
(以下内容用PPT翻页笔上课)五、PPT展示这节课作文的题目,进入这篇课文的拓展部分小作文,PPT翻页笔六、展示PPT翻页笔组件实物及图片,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外形特点发射或控制器、接受器电子产品→外形像笔→ PPT翻页笔七、PPT翻页笔的属性、特点,注意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结合网络相关资料及实物解释说明,详情见这节课的PPT。
八、具体说明或分别说明1、按照已学过的说明顺序,特别是逻辑顺序中的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引导学生如何说明两个组件。
发射或控制器→接受器2、在说明主件时,要依正面、侧面、背面顺序说明3、说明产品的操作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操作过程:将接收器插入电脑→打开发射器开关→全屏或窗口模式→上下页翻页→激光灯操作4、PPT翻页笔的不足先翻到有视频的页面,请学生观察能否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结论:不能播放PPT中的视频、音频文件九、寻找合适的说明方法把PPT翻页笔分成发射或控制器、接受器外形像笔像U盘、操作像放电视主件的长宽高操作控制的有效距离用PPT翻页笔与用鼠标相比的优点与不足十、如何结尾PPT翻页笔是科技发展的结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会出现更先进、更快捷、更方便的产品十一、小结,作业将这节课的内容写成作文《PPT翻页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正确使用各种说明方法,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那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写作指导】【思维导图】【文题展示】【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材料见教材),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思维导图】【片段展示】沙漠中的“血脉”(片段)吐鲁番气候极为干旱,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大片绿洲。
原来,吐鲁番盆地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般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
盆地虽然酷热少雨,但临近雪山,每到春夏时节,大量冰雪融水便会渗到戈壁滩下,形成地下积水,可以为生产、生活所用。
吐鲁番人民勤劳聪明,他们利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坡度大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坎儿井,把雪山融水从地下引到村庄和农田。
坎儿井的主要渠道都修建在地下,水分不会因为炎热、狂风而大量蒸发,所以坎儿井能一直保持流量稳定。
可以说,遍布盆地的坎儿井群就是沙漠中的“血脉”。
点评这一段重点讲了坎儿井水源的来源和吐鲁番人民的勤劳聪明,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说明了坎儿井水源丰富和流量稳定的特征。
片段选点少,笔力集中,条理清晰地为读者介绍了坎儿井,让读者对坎儿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吐鲁番的宝井——“坎儿井”(片段)坎儿井,《史记》中称其为“井渠”,遍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含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由此我们知道,即使是看起来一样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要让人清晰明白,印象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回顾教材,知特征。
◎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几篇说明文,作者都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并以此为核心展开说明。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五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各有怎样的特征?师小结: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介绍事物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事物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特征也是多层面的,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
因此,要通过自己的介绍说明让别人准确了解事物,必须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介绍清楚。
2.探究活动二:作比较,明特征。
◎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说明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材料,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抓住了小白兔的特征,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小白兔呢?材料一:小白兔全身覆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材料二:小白兔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两只耳朵很长,一双眼睛又红又亮,嘴巴是三瓣的。
材料三: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
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微微眯起。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优质课教案_7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2.学会合理的使用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效果。
2.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能够合理地引用到说明文中。
过程与方法:1.通过游戏,使学生懂得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观察和比较。
2.通过观察比较的练习,掌握抓住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运用技巧。
3.通过演示,使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培养认真观察和仔细比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课题二、环节一:小游戏——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幻灯片展示图片游戏规则:全班分为三组,各组推选一人上台,摸牌选取序号,描述对应图片的特征,让组员猜,第一句就能猜中得10分,第二句9分,依次递减至0分。
问: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导出结论:要想清楚明确的说明一个事物,就要抓住该事物的“独特之处”——特征。
三、环节二: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观察和比较问:那回想一下,你刚才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的?明确:观察和比较要想抓住事物的特征,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善于比较。
观察时,我们既要观察事物的总体面貌,又要观察它的局部特征,还要仔细观察它的主体部分或者关键部分,因为主体部分或关键部分往往最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然后我们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既能发现每个事物的独特之处,又能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特点。
在写作时,我们既要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又要表现它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写,才能既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又突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呢?四、环节三:观察练习:兔子——1.怎样既抓住共同特征,又表现个体特征 2.说明方法欣赏图片:兔子(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白兔,比较文段A和文段B,哪个写的好?好在哪里?总结:说明事物既要表现出其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更要表现出这一事物的个体特征,切忌泛泛。
(2)请同学们欣赏语段C,再比较语段C与语段B,哪个好?好在哪里?导出: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既可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可以避免文章枯燥乏味。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们挖掘和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技巧。其次,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并通过实际写作练习,帮助他们熟练运用这些方法。最后,我需要更加注重设计实际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4.准确精炼,概括性强:板书应准确地概括写作的要点,如“抓住特征,明确主题”、“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服力”等。
5.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如插图、色彩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写作工作坊: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写作工作坊,让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与说明文写作相关的任务,如共同撰写一篇说明文、互相评改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写作竞赛:教师组织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敢于质疑,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新人教版

写作(五)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一、新课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三、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
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四、写作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地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例文引路.... 把握特点....香烟的自白.....朋友..,.你一定认识我。
不信?请睁大眼睛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
你说..........我.是香烟?对了......,.在下正是。
.....(.开头..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香烟的外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
.......).我的“作用”确实不小。
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
甚至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小粉笔可神奇了,它只是用一小撮白色的石灰做成的,虽然他只有六七厘米长,但它的用途可大了,它能教会我们识字、做题,还能描绘出祖国的大好山河。
小粉笔有很多特点,它不像钢笔一样让小主人帮忙吸水;也不像铅笔穿着华丽的外衣,还得让小主人为它削尖;而小粉笔只要一块黑板就能写字、画画,它带领我们在里知识的海洋遨游。
小结: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例如性能、构成、使用方式、外观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特征,那么就从我们所熟知的学校入手,根据你的了解和收集的资料,梳理出“我们的学校” 的特点:建筑布局和办学特色两个方面的。
明确:建筑布局:布局整齐 环境优美
办学特点:以人为本 以德治校
(过渡语)那么同学们从如何得知的呢?
(2)、实地调查 或引用资料
1根据训练一的内容,抓住我们学校的建筑布局的特征,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看看哪些资料还需要你去调查,哪些可以引用老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展示学校资料)
(3)、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过渡语)说明要抓住事物特征其实我们还需要用到我们所学习的说明方法,那么常见的说明方法都有哪十种呢?
常见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
(一)猜一猜谜: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过渡语)因为第一个谜语没有抓住小白兔的特征来写,所以我们很难看出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特征
难点分析
学生对说明文比较陌生,从小学起接触记叙文偏多,大多写记叙文作文:突然写说明文,很多学生转变不了固有思维;学生对说明方法的使用上还不够熟练,以至于写作文时常常写成记叙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材分析】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
说明文的写作,在整个初中学段呈现出“鸡肋”之势,因为中考不考,但整个初中学段,只有本单元会单独聚焦说明文的写作,所以面对尴尬的鸡肋,也应该有滋有味地去品味,因为从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实用文写作的意义也不容小视。
让我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将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形式、精巧的结构,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其总分总的结构,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独拱石桥到联拱石桥的说明顺序,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叶老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逐点一一解说,让读者禁不住感叹,说明文也如此妙曼和多汁。
所以本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预习提示】1.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自己印象深刻、感触最多的事物,看看打算如何抓住特征进行说明?2.自己读过的说明类文章中,你最欣赏的是那几篇?为什么?【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同学们,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说明一样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它说清楚。
(大屏,展示课题)二、你猜我猜,走近“特征”(一)猜一猜谜:1.出示投影片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生猜一阵后)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板书:事物的特征)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2.出示投影片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小结:兔。
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比较投影片3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出示投影片4:“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师归纳小结:写特征不仅要写出它的独有标志,而且还必须写得细致具体。
(板书:细致具体)(二)明确特征1.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可供识别事物的特殊象征或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
2.比如咱班里的2位双胞胎男同学,相貌、举止、声音都很相似,但是时间一长大家都能区分开他们,就是因为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征。
3. 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
(1)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例如:作者简介,人物传记。
(2)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3)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4)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5)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6)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7)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三、步步为营,抓住“特征”同学们,到底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呢?我们来共同探究以下几种方法:(一)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请同学们谈谈你的见解。
(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大屏)(预设: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
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请同学们就《苏州园林》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大屏)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预设: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
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
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
围绕某一点,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
(三)表里合一法——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
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
请看这样几段文字——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
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螯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肖柯《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明确: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
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四)小结归纳以上三种方法只是在作文时供选择运用的操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平时付出努力。
一要认真观察。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图画美二要深入思考。
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在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抓住了“异处”,就把握了该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说明的重点。
三要重视积累,扩大生活视野、阅读范围,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四、我练我评,巧抓特征(一)初级训练:训练要求:1. 以“猫”为说明对象,突出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用途等特征,按照逻辑顺序,能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口头作文。
2.学生准备2分钟后进行说话训练,即时全班进行评价。
(大屏显示)(二)升级训练:微型写作: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请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某个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完成20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大屏显示)(三)课堂展示:家乡特色建筑片段多数学生完成后,进行课堂展示(可以由学生现场朗读,智慧教室直接投影展示)。
1.学生互评,为作文亮点点赞,提出修改建议。
2.进行自我修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修改后的习作,交流修改体验。
五、盘点收获教师点拨: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比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
其次,要注意表现事物的内部特征。
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
再次,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帅全篇说明内容的核心特征。
(板书重点)说明文写作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要用心,抓住特征,安排得体的说明顺序,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就能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文采”,让事物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
六、课下练笔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程度,布置进行课下分层练笔:1.初级:修改完善家乡特色建筑片段。
300字以内。
2.中级: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
不少于400字。
3.高级挑战: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600字。
附:板书设计抓住事物特征(1)外部特征(2)内部特征(3)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