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知欲望” 。 1 . 创设 情境 . 激 发 自主 探 索 的 兴趣
o +
例如在学 习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 》 这节 课时, 教师可创设 以下 的教学情境 : 植树节栽树如何 判 断 树 与 地 面垂 直 ? 问题 提 出后 , 学生们 十分感兴趣 , 纷纷 议论 , 连 平 时数学成绩较差 的学生也跃跃欲试 ,甚至生活 中 的办法也来 了 ,学生们学 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 起 来 ,在 不 知 不 觉 中投 入 了数 学 课 堂 的思 维 活 动 之 中。 如何定义线面垂直 , 如何判定线 面垂直等这一课 时的重点 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 中完成 了。

售 。请问 : 哪一种方案 降价较多 ? 学生通 过审题 、 分析 、 讨论, 都能将 题 目归结 为

比 较m ・ n 与f _ / T  ̄ - _ t - n _ _ 1 z 大 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
\ Z /
测 出: m ・ n ≤ f \ / i z , 即 可 得~ ≤ — m 2 + — n 。
2 . 求真务实 . 诱 发 自主探 索 的 乐趣
新理念要求 ,学 生学 习的过程不再是被 动地 吸 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 而是 亲 自参与 丰富 、 生 动的思 维活动 ,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 的过程 。如在教学《 实 数与 向量 的积 》 时, 为 了让学 生亲 自参与丰 富 、 生 动 的知识形成过程 ,教师可使用火柴当作 向量进行 向 量加法实验。 课堂的走 向和情境 的发展都应 该掌握在学生 的 手 中,随着 有质量 的问题 的提出 ,学生有见解地 回 答、 阐述 , 使得课堂 的广度和深度 得以延伸 , 学生 的 智慧得以碰撞 。 通过问题的探究 , 思维得 以无限地 拓 展。 而教师则 当仁不让 的成为一名参谋 、 一名顾 问和 位 帮 助发 现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 朋友” 。教 师 成 为 学 生 的 学 习促 进 者 , 促进完成生生间 、 师 生 问 的相 互 交流 , 在 自主 学 习 的基 础上 , 共 同 完 成知 识 的学 习 和 掌握。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每一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每一位教师都亟需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方式及行为进行深刻的、全方位的审视和反思。

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转变角色,给自己重新定位成了老师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程;教师角色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能否及时准确做好角色的转型定位,将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师定位新一轮课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观念能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这次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将有深刻的变革,相对于传统的观念,新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享有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

这是一个灵动的、变化的过程,学生的“主权”回归势必打破教师预先设计的,看似有序、缜密,实则机械、呆板的教学流程。

为此课堂设计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充实知识结构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而传统教学,教师大多是单一应对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尤其多年来,教师的学科本位思想顽固,不少教师常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

语文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

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要大力发扬多看书的风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

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理性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通过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角色转变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关系新课程实施成效的关键。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换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

但在旧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材“围墙”里,因此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任务。

反之,超越大纲和教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

又由于旧课标只是学科课程、知识铺就的单行线使学生脱离现实,接受式学习和单向的逻辑思想使学生难以创新。

所以,旧课程下教师既难“教好书”,更难“育好人”。

新课程给教师留足了空间。

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结合,与实践连接,为教育教学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转变为构建者呢?(一)开发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有以下几种:1、校内教育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室等;2、校外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社区、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3、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资源。

当然,学生是更重要的教育资源。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离开学生资源,教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

开发教育资源,应注意四个方面:1、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

教师对校内资源较熟悉,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进行过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在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很不够,这需教师努力,还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注重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显性资源容易被发现和利用,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体念、班集体的环境氛围则容易被忽视。

新课程改革教学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学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探索篇•课改论坛新课程改革教学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陈洪育(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广东揭阳)摘要:数学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工程中的核心,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信任、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鼓动者、引导者、参谋、咨询建议者和伙伴。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学教育;教师角色;转变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的新模式。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

教育观念的转变根本点在于“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要教学生学会学,学会独立学习,学会探究学习,学会终身学习。

为此,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我们要做好角色的转变。

一、更新教育观念,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完全模仿的旧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肩负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种时代精神,必须树立与以往不同的教育观念。

观念不变,再好的教学工具、教学媒体也无法发挥出它的作用,因此,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

2•要明白什么是我们的教学成果。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

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母校,谈起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被提及最少的是老师教给了他们什么知识,提及最多的是老师做人做事的态度,是老师对他们激励性的评价。

当学生走岀校门,经过遗忘和沉淀后的东西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真正成果。

为此,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而不仅仅是考上大学的这一个“瞬间”。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第七点内容不完整,需要删除。

改写如下: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业务研究材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研究”。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研究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研究向主动探究性研究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向学生研究,与学生一起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研究的促进者,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教师要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研究、分享、成长,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引导学生去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原内容不完整,删除)。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实施素养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互动式、开放式、对话式探究与发觉式的教学实践。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第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

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看起来达到极限,教育再也无法实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

”这就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积极主动学习。

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础教育正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

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基础教育要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因此,尽快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努力作到以下六“变”。

第一、变“教案”为“学案”。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差不多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备课成了“背课”,上课成了“课本剧”的演出,一切均为教师的教服务。

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学而教。

教师应该致力于了解、研究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以利于在教学中充分表达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备课中,一定要充分表达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发觉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要克服备课中就设计好教师如何样问,学生只能如何样答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努力表达新课程的特点。

第二、变讲授式为座谈对话式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同意者,而是知识猎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完整word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业务学习材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摘要历时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显著成就。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者,教师们亲身经历了角色的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引导的领路人,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以教育和研究的眼光重新看待学生教育行为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角色转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自1999年实行以来,此项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在自我完善的同时,转变成新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教师们自觉的角色转变,更快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

一、教师在学生主体活动中由主导者转变为参与引导者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复合型人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很难产生,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其自身对于外部世界所特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就要求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改变单一传输知识的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源泉和各种理论的权威,学生所接受的只是填鸭式教育。

课堂气氛往往沉闷而缺少学习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教师的传授形式也多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学生的闪光点。

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权威角色中跳出来,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交流和互动,将教学变为一种双向的模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与教师处于平等的状态。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将学习知识变为一种自主的行为活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方向的引导者形象。

其次,传统教学的单一方向传播,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真正的引导向一种自主学习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们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自觉的利用各种书籍解决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之处。

浅议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议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导他正确看待人生。

教 师 要 更 新 知识 结构 , 强 自身 修 养 加
要适应新课程改革 , 教师应从根本上 转变观念 、 变角色 , 转 需要 不断更 课程教学资源过程 中的可能 贡献 ; 要创 设 良好 的课 堂教学氛 围 , 引导 学生
新 自 己的 专 业 知 识 和 能 力 结 构 , 具 有 新 课 程 意 识 和 课 程 开 发 能 力 。 “ 要 教 积 极 参 与 、 动 思 考 、 于 发 问 , 把 学 生 生 成 的教 学 资源 导 向 更 加 开放 的 主 善 并 师要 给 学 生 一碗 水 , 己要 有一 桶 水 ” 这 句 话 对 教 师 的 知 识 和 能 力 要 求 很 情 景 之 中。 总 之 , 改 变 传 统 课 堂 中 教 师 过 度 控 制 和 管 理 的局 面 , 须 充 自 , 要 必 高 , 含义 是 教师 的 储 备 一 定 要 多 于 学 生 。 但 “ 论 ” 有考 虑 到 学 生 作 为 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其 桶 没
着人人参 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 师将 由居高 临下 的权 威型 转向平 等的合 精 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 度上 , 应成 为学生学 习的激 发者 、 教 而 辅 作者, 在新课程改革 中, 用新的理念演活 自己的角色。 老师和学 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 , 要彼此尊 重、 互相信赖 、 互相 合作。要想真
0 /0 0 8 12 1 9
在新课程环境 中, 学生发展 是最 重要 的主题 , 围绕这一 主题展 开的课
平等、 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知识传授 中, 师生不再是 “ 我主你 客” “ 、 我 堂教 学 必 将 是 开 放 的 、 态 的 、 满 活 力 的 。课 堂 教 学 开 始 逐 渐 成 为 教 师 动 充 说你听 ” “ 、 我问你答 ” 的单 向传输 , 而是学 习的合作伙伴。新课 改要求教 师 和学 生 双 方 “ 建 ” , 不 是 教 师 单 向控 制 的 过 程 。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 师 共 的 而 教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在教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本文谨从本人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粗浅体会来初步探讨新课程体系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一、化學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化学新课程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特别突出思维的开放性训练;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意与现代生活和实用技术的结合。

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遵循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堂等一列关系将发生调整和转变。

1、教材知识的传递者向新教材的设计者转变。

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中,教师按照统一的教材“教书”,即教师是教材知识的传递者,从而在学科教学中统得过死,教师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追求化学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基本理念,同时赋予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以更多的价值观。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悟编写意图,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现有的各种条件,手段,精心设计,充分开发,形成一篇篇结构严谨,内容翔实,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个性化教案,实现新的教学目标。

2、学生学习的教导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化学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亲密合作者。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以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教师即增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教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增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进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增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期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者。

强调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是因为:第一,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进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刻里把所教学科的全数知识教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教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第二,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取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教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再也不是只教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学会如何按照熟悉的需要去向理各类信息的方式。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教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类能力和踊跃个性的培育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增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道德的增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以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缘,而且即便有机缘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育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与时俱进的教师角色。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转变一: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

转变二:教学者到学习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中的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转变三: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

转变四:单一教师到合作教师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不再独自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学习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五:评价者到引导者在新课程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转变六:专家到学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强调专家身份和专业知识,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知识和教学。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和探索,与学生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共同成长。

转变七:规划者到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学的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目标不断努力和提高。

转变八:教育者到启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刘辉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

新一轮的课改,在这种情形下稳步铺开。

我校在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注重了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改变。

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主动学习下,已初具一定模式。

一、教师是促进者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在改革中发生了循序渐进的变化和改革。

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存在。

教师“一言堂”已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

尤其在课改下倡导的“高效课堂”。

学生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中初步形成。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强迫他们灌输知识的“奴隶主”。

只根据教学实际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以前教师为“主宰”,对知识讲解。

学生只“看花”,从来也不“绣花”。

理论和实践严重地脱节。

造成了课堂秩序好,而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远远不够,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习体育的重要性》的探究中。

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找资料,做讨论,写调查,去展示。

我作为教师,我的角色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促进者。

我可以对学生的调查给予支持,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补充,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指导……学生自己参与动手,动脑,合作的成果,他们记得牢,而是能够有创新。

在展示报告会上,学生自己的组织有序,编排恰当。

对于不足之处,教师指出提升空间,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积极踊跃,而不是乏味被动。

教师是促进者,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听之任之,那就失去了促进者的意义和功能。

对学生的指导失误,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失误。

所以,作为教师,“教”的目的是“不教”。

如何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才能做到的。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

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简论。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是单向传递,即教师讲,学生听.且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越准确就越好。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

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此意义上讲,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

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北京市怀柔区zhhh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即将实施。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

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其实并不符合实际。

教育面对的是人,作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

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

这种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

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角色,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团体。

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处于一定位置,分担一份责任,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去约束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由于一个人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也就承担多种角色,如一个教师在学校中充当教师角色,在与其他的教师交往中充当同事角色,在家庭生活中充当父母、丈夫(妻子)或子女角色。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和意识,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

二、角色的转变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

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

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

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

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

(一)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做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

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而新教材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也是一个逐步过渡、逐进和交替的过程。

随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

如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融洽,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综合信息交流等。

教学行为忌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

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播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既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时代性角色特征。

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教师成为研究者从课堂教学与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有最佳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

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

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

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力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题星作用。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