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行动与体验》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教育内容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程目标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中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他认为,课程开发应该确定能够反 映知识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过程原则。
课程内容:指能反映各学习领域内在价值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过程原则:指贯彻于课程活动始终的课程总目的或总要求。
1、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 2、教师在教授有争议的内容时,要提出中立的准则。 3、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的方式,主要方法应是讨论,而不是讲 授。
三、课程流派
• (一)知识本位课程观 • (二)学生本位课程观 • (三)社会本位课程观
《公民与法—民法案例分析》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案例
一、课程目标
1、学科宗旨 本课程所涉及的民法信息,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民法案例,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尝试用所学的民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丰富课堂所学知识,深刻理 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2、目标要求 (1)了解民法的基本知识(知识识记) (2)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或其他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提取反映与所要研究的重大国内外时事相关 的信息,并对之进行归类,甄别,培养其处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 其论证,辩驳等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制作网页,培养其设计,绘制,布局等实践能力.(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拥护祖国统一、拥护党的领导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法制生活和社会生活,加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6、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
第六章 教育内容是什么 ——审视学校课程
主要内容
课程的本质 课程的生成 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改革
第一节 课程的本质
一、课程的定义
(一)中国 唐朝学者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节南山之
什·巧言》中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这一句作疏时说:“以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文献中第 一次出现“课程”一词。
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其 含义十分广泛,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畴。
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谈到读书时,曾说道: “读书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却不 妨。”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这里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时限和进度的意思,表明课 程就是学科及其进度。
2.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内容范围涉及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民法案例。 三、课程实施(部分)
(1)张铁林诉周美凝及成都商报社名誉权纠纷案(2课时) (2)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刘涌案(2课时) (3)秘密窃取代保管物应如何定性(2课时) (4)侦查员包庇疑犯应如何定罪(2课时) (5)迟晖等人勾结民警关达以查案为名进行盗窃案(2课时) (6)刘淑琴、王珍拐卖妇女案(2课时) (7)李卫业等人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案(2课时) (8)管志诚为其他单位购买钢材从中受贿、贪污案(2课时) (9)邓洪在冯宝霞诈骗行为实施终了前参与诈骗案(2课时) (10)模拟法庭实践考察(2课时)
有关课程的几种定义
• 课程即教师 • 课程即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 课程即知识(教材)
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近代教材 现代教材的形式(文本、电子光盘)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千字文”
“实际的课程”
对课程的不同程度的理解
• 1、课程即学科 • 2、课程及计划或目标 • 3、课程即活动 • 4、课程即经验或体验 • 5、其他
学科课程的利弊
优势
1、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最大限度的发展智力
3、易于教学评价
劣势
1、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
2、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了学生的 社会性发展和 身心发展
第四节 课程的改革
一、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一)拓展课程知识中的学科间内在关联性和综合性 (二)增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 (三)挖掘课程生成中的文化价值与潜在影响因素
二、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
民国初期的教材书影
民国课本
民 国 课 本
课本
第六套教材 第九套教材
第七套教材 台湾教材
施良方先生对课程定义的概括:
课程即教学科目。(静态)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动态)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知识的维度 学生的维度 社会的维度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当地农作物上主要使用哪些农药; 2、知道冬季蔬菜上有哪些主要病虫害; 3、学会科学使用农药,保护环境; 4、增加同学之间团队协作能力、与他人交流能力。
综合课程 *案例*
活动设计: 本活动主要使学生了解当地蔬菜上主要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两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到农村集市向菜农了解冬季都用哪些病虫害; 其次,了解主要都使用了哪些农药。并做好调查问卷和收集样本。
4、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西方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著名文章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了“课程”(curriculum)一 词,意思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文语“currere”。 “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名 词,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 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
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 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
4、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 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
斯腾豪斯提出的 五项“过程原则”
(三)实践模式
施瓦布提出,课程探究模式是“实践的”,表现在: 第一,“实践的”目的是在行动中作出决定和抉择,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实践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特定的、易受环境影响的; 第三,“实践的”问题来自于亲身经历的实际情况或疑难问题; 第四,“实践的”方法采用审议的程序。
• 第二,综合课程的内容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内容的组织打破了 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整体性, 力求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
• 第三,综合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二小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校本综合课程
传统文化剪纸与奥运文化在课堂结合
以当代社会问题为基础,同时注重课程与学习者个人生活之间的联系
农村集镇蔬菜上主要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
主题提出:当前随着农药的普遍化,农作物上的病虫害的抗药性也有所增强,因此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 年增加。我们知道有些地区的茶叶因农药残留量超出国外标准的很多倍而不能出口的现象,那么我们常 吃的蔬菜上的农药是不是也有超标呢?今天就让我们对当地蔬菜上主要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一下吧。
3、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课程
• 1、活动课程的本质 • 强调自主学习 • 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 • 注重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一,培养个性、促进发展



第二,整合知识、迁移能力



第三,适应社会,面向生活
(三)综合课程
• 1、综合课程的实质
• 第一,综合课程的目标通常指向学生知识的扩展与统整、能力的 培养与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巧言》讲君子治国的问题。“奕奕”,指房屋高大的样 子,“寝庙”指宫室和宗庙。这句话的意思为:高大的宫室和 宗庙,是由君子建造出来的。这句话的喻义为:“伟大的事业, 是由有德者维持”。
孔颖达最初创立的“课程”具有浓郁的道德意蕴,是一个 道德事件。“课程”直接地与寝庙有关,间接地与礼乐大道有 关。“课程”应当指“寝庙”或“礼乐”的运行之道及相应的 建造或制定过程,制定和维护“课程”的主体是“君子”。
大峪二小将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纳入课程
2、综合课程实施的依据(讨论) • (1)科学发展的需求 • (2)社会发展的需求 • (3)学生发展的需求
3、综合课程的类型
• (1)知识本位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 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
• (2)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从儿童兴趣、经验出发而设计的综合课程
• (3)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二、课程内容 1.选择标准 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是: 《中国民法经典案例选》;《中国司法考试案例选》;《民法》;《中国法律大全》等参考文选。以及相关法律网站。 如:中国法律资源网http://www.lawbase.com.cn/;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www.law-star.com/;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chinalawinfo.com/;法律教育网http://www.chinalawedu.com/;
斯宾塞使用的“curriculum”一词原意为静态的跑道,因此 在教育活动中过多地强调了课程作为静态的、在于学习者的 “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的层面,相对忽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 动态的经验和体验的层面,其意思就是让学生沿着“课程”这 条学习的跑道前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当代课程理论文献中,许多课程学者对“curriculum”的 词源“currere”表现出浓厚兴趣,因为“currere”原意是指 “跑的过程与经历”,它可以把课程的含义表征为学生与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
理想的课程 ideological curriculum
“预期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formal curriculum
领悟的课程 perceived curriculum
落 差
运作的课程 operational curriculum
经验的课程 experienced curriculum
(三)批判模式
批判模式提供了向传统教育意识形态挑战的分析模式。
具体有三个问题:
1、学校如何进行知识的再生产 2、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3、学校教育为谁的利益服务
二、课程生成的行动
(一)形成课程开发理念 (二)确定课程开发目标 (三)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 (四)设计课程评价
第三节 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形式与策略
(一)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实施的取向和策略 低水平的课程实施: 忠实取向 中等水平的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 高水平的课程实施: 创生取向
二、课程实施的实践及要求
(一)课程方案分析 (二)课程标准的研读 (三)教材的开发与运用
播放视频:北京十一中学 课程改革——我们的一天
第二节 课程的生成
• 一、课程生成的模式
• 课程生成“基于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基础,二是方法技术”。
• (一)目标模式(“泰勒原理”) 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课程编制模式
泰勒: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