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合集下载

40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40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变部位
脊柱结核主要累及腰椎和 胸椎,而强直性脊柱炎则 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腰椎 。
实验室检查
脊柱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 验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则为阴性。
其他脊柱疾病的鉴别诊断
退行性脊柱病
退行性脊柱病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和骨质 增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不同。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的病变多为占位性病变,与强直性脊柱 炎的炎症性病变有明显的区别。

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 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和 脊柱。
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 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类风湿因 子阴性。
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发病部位
症状表现
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负重关节,如膝关 节、髋关节等,而强直性脊柱炎则主 要累及脊柱。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提高疾病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强直性脊柱 炎的疾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
认知水平。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
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康复指导
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方法和 技巧,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
病程
本病病程较长,可呈慢性进展,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病情 稳定。
2023
PART 0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 断
REPORTING
X线诊断
X线平片
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中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增 生与腐蚀交错;晚期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一、引言1.1 脊柱疾病的概述1.2 影像学诊断在脊柱疾病中的作用二、常见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表现2.1 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2.1.1 压缩性骨折2.1.2 横断性骨折2.1.3 融合性骨折2.2 脊柱骨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2.3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表现2.3.1 恶性肿瘤2.3.2 良性肿瘤2.4 脊柱感染的影像学表现2.4.1 椎间盘炎2.4.2 椎体骨髓炎2.5 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2.5.1 脊柱关节炎2.5.2 椎间盘突出2.6 其他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三、影像学诊断技术3.1 X线检查3.2 CT扫描3.3 MRI扫描3.4 PET-CT扫描3.5 骨显像3.6 总结比较各种影像学技术的适应症和优劣势四、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流程4.1 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4.2 影像学检查选择4.3 影像学表现分析4.4 给出诊断意见五、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典型脊柱疾病影像学图像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脊柱疾病:指影响脊柱健康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如骨折、肿瘤、感染等。

6.2 影像学诊断: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6.3 X线检查:利用X射线照片观察和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

6.4 CT扫描: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和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

6.5 MRI扫描: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观察和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

6.6 PET-CT扫描: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观察和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

6.7 骨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观察骨骼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ppt课件

脊柱及脊髓影像学ppt课件

-
66 66
腰椎段椎管不狭窄;腰5-骶1椎间盘变性、后突。
-
67
二.椎间盘病变
正常椎间盘:中部为随核,周围为纤维 环,上下是软骨终板(平均厚度为1cm)。
纤维环分两层,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 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髓核为脊索的残瘤留物。依据年龄的不 同,髓核的水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正常 时水的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
-
64 64
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和非骨性狭 窄两种:
骨性椎管狭窄:多见于先天性发育性狭 窄;也可见于后天性外伤、骨质增生肥大、 手术后等。
非骨性椎管狭窄:指脊膜囊狭窄。常见 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肥厚 ,以及硬膜外除骨性以外的其它病变引起脊 膜囊受压狭窄的统称。
-
65 65
颈椎段椎管狭窄,椎间盘后突。
• 分型:(1)中央型

(2)侧后型

(3)外侧型
-
73 73
• CT直接征象: • 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的软
组织影。
• 2、可见钙化。 • 3、脱出的椎间盘可见髓核游离碎片 • CT间接征象: • 1、硬膜囊外脂肪间隙移位、变窄或消失 • 2、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 3、脱出的髓核周围骨质硬化
1、椎体变扁 2、骨皮质不连续 3、椎旁及附件周围软组织肿胀 4、部分爆裂性骨折骨块可突入椎管
-
42 42
腰 椎 压 缩 性 骨 折
-
43
腰 椎 滑 脱
-
44
腰椎骨折
-
45 45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
46
脊椎损伤
M R 诊断要点:
1、脊椎骨质信号异常,T1稍低信号;T2稍杂高 信号;STIR(压脂序列),新近骨损伤为异常高信

脊柱侧弯影像诊断标准

脊柱侧弯影像诊断标准

脊柱侧弯影像诊断标准
脊柱侧弯是指脊椎在冠状面上的曲度异常,通常是指在正常解剖位置的侧弯。

脊柱侧弯的影像诊断标准通常涉及到患者的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

以下是一般用于诊断脊柱侧弯的标准:
1. 测量角度:通过X射线或其他成像技术,医生会测量脊柱侧弯的角度。

正常的脊柱通常是直的,而侧弯会使得脊柱在冠状面上形成一个曲度。

2. Cobb角度: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Cobb角度,该角度是通过测量椎体的前缘和后缘的角度来评估侧弯的程度。

一般而言,超过10度的角度就被认为是脊柱侧弯。

3. 侧弯方向:除了测量角度,还需要确定侧弯的方向,即向左还是向右。

这对于确定治疗方法和进一步的评估非常重要。

4. 骨龄评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由于骨骼仍在生长发育,通常会考虑患者的骨龄,以便更好地了解脊柱侧弯的进展和治疗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侧弯的治疗和管理不仅仅依赖于影像学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年龄、生长发育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如果存在脊柱侧弯的疑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脊柱外科实习心得分享掌握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经验与感悟

脊柱外科实习心得分享掌握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经验与感悟

脊柱外科实习心得分享掌握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经验与感悟在脊柱外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了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脊柱外科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并对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

首先,脊柱疾病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脊柱疾病的诊断。

病史询问是了解病人疾病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患者的病程、症状及疼痛特点等信息。

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姿势、脊柱曲度、感觉和运动功能等,在确定脊柱病变的类型和范围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影像学检查则是诊断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CT、MRI等。

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脊柱疾病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其次,脊柱疾病的治疗是多样化的。

根据不同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脊柱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对于一些简单的脊柱疾病,如脊柱骨折或脱位,常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达到良好的疗效。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理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或进展性的脊柱疾病,手术治疗往往是更为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矫正脊柱畸形或植入内固定物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手术治疗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损伤神经组织,这对术后恢复非常重要。

此外,手术切口的选择和处理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个合理的手术切口可以提供充分的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恢复。

通过参与脊柱外科实习,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技术方面的知识之外,我也认识到脊柱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脊柱疾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负担。

因此,作为脊柱外科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椎管造影:
正位显示硬膜囊受压变窄, 呈“蚁腰状”改变;侧位显 示硬膜囊前缘可见弧形压迹, 压迹大于2mm可疑,大于4mm 即可确诊。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六、CT表现:
(一)、椎间盘变性:
CT平扫仅能显示椎间盘高度的降低、真空变性及
髓核压迹。 1、椎间盘高度降低:MPR可显示这一改变; 2、椎间盘真空变性:CT横断扫描可见不规则气体
于狗耳,下关节突是狗前腿,椎板相当于狗腹,
峡部相当于狗颈;远片侧横突相当于狗尾,下关
节突相当于狗后腿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 、 C T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 正常椎间盘CT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正常腰椎间盘形态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3、MRI: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 、 C T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3 、 M R I :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 、 腰 椎
1 、 平 片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斜位片:主要观察腰椎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及
其关节间隙、椎体的斜位影像。在此位置上,椎
弓的X线投影可形象地比喻为"狗"的形态,近片侧
横突相当于狗嘴,椎弓根为狗眼,上关节突相当
正常影像-MRI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影像-MRI
横断面——MRI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影像-MRI
MRM (MR脊髓造影)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
椎 病
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 松弛,内平衡失调,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椎体后 缘增生对颈髓或颈神经、椎动脉等组织压迫和刺激 而产生的综合症。多发于颈5~6间,其次为颈4~5和颈 6~7间

整脊影像学诊断

整脊影像学诊断

整脊影像学诊断整脊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通过影像学技术来辅助整脊医师诊断患者脊椎疾病的方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整脊影像学诊断的各个方面,包括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常见的疾病诊断与处理等内容。

一、影像学检查的目的⒈了解患者脊椎结构的基本状况。

⒉发现患者脊椎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⒊评估患者脊椎疾病的治疗效果。

⒋指导整脊医师进行准确的治疗计划。

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⒈ X射线检查:通过投射X射线来获得患者脊椎的影像,包括正位、侧位、斜位等。

⒉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得患者脊椎的详细图像。

⒊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多次X射线扫描来获得患者脊椎的三维图像。

⒋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来观察患者脊椎部位的结构与异常情况。

三、常见的疾病诊断与处理⒈脊椎骨折:通过X射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

⒉椎间盘突出症:通过MRI检查,判断椎间盘的位置和突出的程度,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⒊脊柱侧弯:通过X射线或CT检查,测量脊柱的侧弯角度,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症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⒋脊椎退行性疾病: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退行性改变的情况,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为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报告单,包括X射线、MRI、CT等影像学检查的图像。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整脊医师:指经过相关训练和资格认证的从事脊椎调整的医疗专业人员。

⒉影像学检查:指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医学检查和诊断的方法。

⒊保守治疗:指非手术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⒋手术治疗:指通过手术干预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最新医学影像诊断学第9.11节脊柱病变.幻灯片课件

最新医学影像诊断学第9.11节脊柱病变.幻灯片课件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 间接征象 ①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②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
▪ Schmorl结节 椎体上或下缘、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的中 后1/3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的髓核 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 椎间盘突出CT分型 ①后正中型 ②后外侧型 ③外侧型 ④韧带下型 ⑤游离型 ⑥硬膜囊内型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椎管狭窄MRI表现 颈椎MRI平扫,黄韧带 增厚,椎间盘突出,椎 管狭窄、变形,椎管矢
状径变窄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椎管狭窄病因较多,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 椎管形态、大小 ▪ 椎体骨质增生 ▪ 韧带肥厚和(或)钙化 ▪ 椎间关节退变 ▪ 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 椎弓发育异常 ▪ 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移位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 X线侧位平片椎管矢状径测量对先天性骨性椎管狭窄有参考意义 • 颈椎管矢状径 –>13mm,正常 –10~13mm,相对狭窄 –<10mm,狭窄 • 腰椎管矢状径 –>18mm,正常 –15~18mm,相对狭窄 –<15mm,狭窄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 CT上径线测量更为精确,CT扫描层面需平行于椎间盘 • 骨性椎管矢状径线(参考值同平片) • 椎弓根间距(<20mm为狭窄) • 侧隐窝矢状径(<2mm为狭窄) • 椎间孔宽度(<2mm为狭窄) • Jones-Thompson公式法 –椎管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同水平椎体最大矢状径×最 大横径=1/2~1/4.5,若两者比值<1/4.5,说明椎管有 狭窄
度及硬膜囊受压情况
第十一节 脊柱病变

脊柱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脊柱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正常胸椎
T1W
T2W
STIR
正常腰椎
矢状面T1W
矢状面T2W
矢状面T1W
纤维环
硬膜外脂肪
马尾神经
椎小关节
腰神经
横断面T2W
硬膜囊
髓核
L3-4
L5-S1
L4-5
正常腰椎椎间盘CT横断面
侧隐窝
侧隐窝
侧隐窝概念
前面为椎体后缘及椎间盘 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 外面为椎弓根内面
侧隐窝
上关节突
髓核和韧带钙化: 前者在狭窄之椎间隙中出现零星点状或环状钙化影。后者在脊柱周围相当于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和棘间韧带等处之软组织内,可出现密度与骨质相仿或稍淡些的斑片状或线条状钙化,最常见于椎体之前后和两旁,钙化阴影的方向常与韧带之纵轴一致。 椎间盘积气出现“真空”现象(氮气)。 椎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密度增高,小关节和邻近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导致椎间孔狭窄(横径和上下径均缩小)。
检查方法
X线平片:是骨骼系统检查的基础。 CT检查:对骨内小病灶和软组织的观察远较X线为佳。包括CT平扫、CT增强、CTM(脊髓造影)等。MR检查:是检查脊柱病变的重要手段。对椎管、椎间盘及脊髓的显示有独到之处。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韧带、肌腱、软骨、骨髓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水肿等都能很好的显示。但对钙化及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及CT,因此常需结合X线平片及CT。 包括MR平扫、MR增强、MRM(脊髓造影)、MRA等。
颈椎钩椎关节
椎骨之间的连接主要有: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寰椎横韧带;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等结构组成。黄韧带:正常宽度约3-5mm,超过5mm为黄韧带增厚。颈、胸段较腰段薄。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构成。脊髓被膜及被膜腔:由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脊膜腔由硬膜外腔、硬膜下腔及蛛网膜下腔构成。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0309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0309

10
成年26男性腰骶部脊柱位 X片
1、腰骶椎部位,注意呈楔形, 2、骶岬,3、第1骶,
4、骶骨椎余留部, 5、坐骨大切迹形。
精选ppt
11
腰椎斜位像
(椎弓关及椎弓在斜位像上近似一狗的外形,
1、耳上关突, 2、其嘴相当于横突,3、峡部,
4、前腿下关突, 5、体椎弓,
位片自 5以上及 7以下均位相,但 6下关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明 6个向旋。
精选ppt
66
向旋自 5以下椎呈位相,双关突投影重合,但自 4、
5梯状改,提示 C4-5有向旋。旋化然,非移行改。
精选ppt
67
左右斜位第4以上椎孔明窄,呈米粒状与 5-7花生米状形不同
84
腰椎第4椎半椎体(女性,22)(正位)
精选ppt
85
腰椎第4椎半椎体(女性,22)(位)
精选ppt
86
第7椎椎肋
精选ppt
87
7胸1椎体半融合(条所指)( X片)
精选ppt
88
7胸1椎体半融合(条所指)( MRI像)
精选ppt
89
骶椎腰化
精选ppt
90
腰椎骶化不全
精选ppt
34
腰椎凸 ——凸角量法
(A、沿骶椎上作横,取棘突中点作 90oAB垂,椎体椎弓根 C点与A
点成的角度正常的椎弓根偏角,一般是 10o左右。B、腰椎凸 CAB角
大于10o,本例 20o)
精选ppt
35
脊柱凸 Ferguson量法
精选ppt
36
脊柱凸 Cobb量法
精选ppt
41
寰枢关位前型,左寰椎(条所指),出
双征,提示状突前,椎体旋。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负数或>38 上弓下直
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 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并与AB线平行, 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 EF连线,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为该椎 体倾斜度。
颈椎旋转棘横线测量法A、棘突,B、C、左右横突,正常AB 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
运算公式:
S弓形
r2
360
1 Lh 2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颈曲(A.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缘, B.为C7后 下缘)。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A.为T12后下缘,B.为S1后上缘),r.为半径 α.为圆心角 L.为AB弦长 h.为圆心至AB的垂直 距离
例如:颈曲面积:
S弓形
3.14 15.82 50 360
脊柱侧凸Ferguson测量法
脊柱侧凸Cobb测量法
腰骶角测量法(水平角)正常为30o~42.5o左右。
腰骶角测量法(轴交角正常为130o左右 )
腰椎滑脱测量法 (将下一个椎体分为4度,上椎体向前移动度为滑脱度,
左图为1度,右图为2度。)
寰枢关节错位侧偏型,寰枢关节腔右宽左窄,提示齿状突侧偏。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常规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对称,无侧弯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不全
骶椎裂
第5腰椎有Schmerl结节(线条所指)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3学时)


Schmorl’s结节:
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
体松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黄豆至蚕豆大小的
压迹,称之为Schmorl’s结节
椎管造影:
正位显示硬膜囊受压变 窄,呈“蚁腰状”改变; 侧位显示硬膜囊前缘可见 弧形压迹,压迹大于2mm可 疑,大于4mm即可确诊。
六、CT表现:
(一)、椎间盘变性: CT平扫仅能显示椎间盘高度的降低、真空变性及 髓核压迹。 1、椎间盘高度降低:MPR可显示这一改变; 2、椎间盘真空变性:CT横断扫描可见不规则气体 密度区; 3、Schmorl’s nods : 相应终板层面相应部位显示结节状骨缺损、边 缘硬化、光滑锐利。
(二)、椎间盘膨出:
1、轻度膨出:
表现为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
2、重度膨出: 表现为间盘边缘明显增宽,超出上下椎体边缘,但 椎间盘仍然对称、外形圆,可伴有真空变性,严重 时可造成硬膜囊受压狭窄,马尾神经受压
(三)、椎间盘突出: 指局限性间盘物质突出,超过椎体的边缘,突出的

髓外硬膜外血肿
脊髓损伤的MRI表现
脊髓水肿 脊髓出血
T1W 低信号
T2W 预后 高信号 良好
急 等、不均 低 慢高 中央低周围高 等高 中低周高

出血水肿型
视出血量而定
脊髓水肿
脊柱结核
好发于胸腰段,常为多椎体破环
多发生儿童、青年
椎间隙狭窄 相邻椎体破坏
椎旁脓肿

颈椎粉碎性骨折
腰椎粉碎性骨折

胸椎粉碎性骨折

上颈椎骨折并脱位

脊椎骨折并脱位
脊柱外伤
脊髓损伤 脊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占20% 最易累及颈髓、胸腰段;分脊髓震荡、挫裂 伤、血肿、压迫、断裂;早期脊髓休克 CT表现 正常 挫裂伤 脊髓内/外血肿 硬膜撕裂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共119页文档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共119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脊柱影像诊断PPT课件

脊柱影像诊断PPT课件
脊柱CT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CT表现 • 第三节 脊柱病变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一、平扫

1,仰卧位

2,先扫定位相,然后根据病变Biblioteka 况和临床要求决定扫描范围和层厚

3,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摄片
• 二、增强 无强化
观察病变有
• 三、脊髓造影后扫描 (CTM)主要用于椎
管内病变的发现和定 位
• (二) 临床 多见于青少年 • (三) CT表现 1,脊柱骨质破坏 2,不规则颗粒状的钙化和死
骨 3,椎旁脓肿 • (四) 鉴别诊断 骨髓瘤、转移瘤,无钙化和软组织肿胀,多
为老人
四、 椎管内肿瘤
• (一) 病理 分为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和星形细
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脊索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转移瘤)
(2)硬膜外脂肪区缩小、消失。 (3)硬 膜囊变形。
(4)神经根爱压移位或不显影。
3,髓核突入椎体 椎体近椎间盘部分圆形 、类圆形或不规则影,中心密度低、边缘 有硬化环影,此即为schmorl结节。
4,脊椎关节病 (1)关节突增生肥大、囊变
,关节间隙狭窄。
(2)小关节半或脱位
(3)关节腔内
积气。
(4)侧隐窝狭窄《2MM。
(5)椎管狭窄。颈〈12,腰〈15MM
(6)黄韧带肥厚。 〈5MM
二、 脊柱外伤
• (一)病理 椎体及附件骨折,甚至脱位和脊髓损伤。发 病部位以脊柱活动度大的部位为多见,如下颈椎、下胸椎 、上部腰椎。
(二)临床表现 轻者疼痛、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截瘫 、大小便失禁。
(三)CT表现 1,平扫 (1)脊椎骨折 显示椎体 、椎板、上下关节骨折及其移位,以及压迫脊髓( 椎管变窄)情况。(2)椎管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血肿呈半圆形高密度影,硬膜囊变形较局限)、硬 膜下血肿(血肿呈半圆形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楚)、脊髓内血肿(脊髓内高密度影,形 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后突 椎间隙变窄 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特别是后缘增生后翘) 椎间孔变小(间隙变窄致上下径小,小关节
半脱位及钩椎关节增生致前后小) 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增生,半脱位 项韧带钙化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30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平片 ➢脊髓碘油或碘水造影 ➢CT ➢MRI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
5
脊柱解剖:C1、C2
精选课件
6
脊柱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颈椎 1、平片:
精选课件
7
2、CT:
精选课件
8
3、MRI:
精选课件
9
二、胸椎: 1、平片
精选课件
10
2、CT
精选课件
11
3、MRI:
精选课件
12
三、腰椎 1、平片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42
病理:
髓核突出的病理基础是髓核的退行性变以及纤维环 的减弱或破裂。由于纤维环前宽后窄,后部中间有 后纵韧带,故髓核多向侧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
精选课件
43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2、坐骨神经痛:3、马尾神经受压
(二)、体征: 1、腰椎侧突; 2、腰部活动受限: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MRI证实,15岁青少年已可发生椎间盘退变。无退变的椎
间 盘 可 承 受 6865Kpa 的 压 力 , 但 已 退 变 的 椎 间 盘 仅 需
294Kpa压力即可破裂
2、损伤:
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
因。积累损伤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
伤或破裂
3、遗传因素: 4、妊娠:
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 松弛,内平衡失调,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椎体后 缘增生对颈髓或颈神经、椎动脉等组织压迫和刺激 而产生的综合症。多发于颈5~6间,其次为颈4~5和颈 6~7间
精选课件
24
病理:
基础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变窄,骨化,脱出
继发改变
小关节改变:骨赘形成→椎间孔缩小,关
精选课件
44
X线表现: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 1、最典型的X线表现是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后翘 2、椎管内及椎间孔内只要发现有钙化影,离开越
远诊断越可靠;(钙化影可由纤维环、髓核、 后纵韧带引起)
精选课件
45
精选课件
46
3、磨角征:
为椎体角被反复脱出之 椎间盘磨掉,只要出现 磨角现象,即可诊断
34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精选课件
37
腰椎间盘病变
一、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1、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与终板软骨组成,其内
主要成分有胶原、蛋白多糖和水,随着退变或 衰老,主要减少的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 2、椎间盘无血管供应,它是靠渗透营养,所以易 退变,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
精选课件
38
3、纤维环前宽后窄,周边大部分纤维(穿通纤维)
精选课件
53
六、CT表现:
(一)、椎间盘变性:
CT平扫仅能显示椎间盘高度的降低、真空变性及
髓核压迹。
1、椎间盘高度降低:MPR可显示这一改变;
2、椎间盘真空变性:CT横断扫描可见不规则气体
密度区;
3、Schmorl’s nods :
13
斜位片:主要观察腰椎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及
其关节间隙、椎体的斜位影像。在此位置上,椎
弓的X线投影可形象地比喻为"狗"的形态,近片侧
横突相当于狗嘴,椎弓根为狗眼,上关节突相当
于狗耳,下关节突是狗前腿,椎板相当于狗腹,
峡部相当于狗颈;远片侧横突相当于狗尾,下关
节突相当于狗后腿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2、CT
精选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16
正常椎间盘CT
精选课件
17
正常腰椎间盘形态
精选课件
18
3、MRI:
精选课件
19
精选课件
20
正常影像-MRI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2系1 统
正常影像-MRI
横断面——MRI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2系2 统
正常影像-MRI
MRM (MR脊髓造影)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2系3 统
颈椎病
不是椎间盘突出的直接改变,而是继发改变; 9、生理曲度变直:
精选课件
50
Schmorl’s结节: 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 体松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黄豆至蚕豆大小的 压迹,称之为Schmorl’s结节
精选课件
51
精选课件
52
椎管造影:
正位显示硬膜囊受压变 窄,呈“蚁腰状”改变; 侧位显示硬膜囊前缘可见 弧形压迹,压迹大于2mm可 疑,大于4mm即可确诊。
40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 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 高,约占90~96%。影像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主要诊断手段
精选课件
41
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
精选课件
47
4、椎间隙的改变:
单纯变窄:只能提示椎间盘病变(包括椎间盘变 性、膨出及突出) 如并有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尤其是后者, 要怀疑椎间盘突出;
精选课件
48
精选课件
49
5、椎体面硬化、不整齐: 只能考虑椎间盘变性,不能诊断椎间盘突出;
6、髓核压迹或Schmorl’s结节: 7、腰椎侧弯:仅有参考价值; 8、椎体前、侧缘唇状骨质增生:
越过终板软骨附着于椎体周边的环状骨突,有固
定椎间盘的作用
4、腰椎间隙越往下越宽,但L5-S1椎间隙不符和此 规律,相对较窄;(只有在L5-S1腰椎间盘与前 次照片比较时变窄才能确定L5-S1变窄)
6、椎间盘周边可略超出相邻椎体外缘,宽窄均匀
7、椎间盘与前后纵韧带的关系
精选课件
39
椎间盘病变
精选课件
脊柱疾病影像学诊断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聂林
精选课件
1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spinal cord
脊髓位置 椎管内
枕骨大孔 - 第一腰椎体
精选课件
2
脊髓外形
前后稍扁圆柱形 • 两个膨大 • 一个圆锥 • 六条沟裂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
3
马 尾
后正中沟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精选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 4
检查技术
节囊松弛→上下关节脱位→ 椎A受压
黄韧带变性:增厚,钙化,骨化→直接压迫
脊髓
前后纵韧带及棘上韧带改变
椎体骨赘形成→椎间孔及椎管前后径变窄,
神经根及脊髓受压,钩椎关
节退行性变→颈N根进一步
精选课件 受压及椎A受压
25
分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
精选课件
26
X线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