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串讲讲义演示教学
00277行政管理学考前重点串讲
![00277行政管理学考前重点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e0d8c1a919e8b8f67c1cb9a4.png)
第一章概述1.行政管理的特点包括哪些?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2.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3.【记忆】简述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答:一、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理论——实践”(基本形式)的研究路线。
二、具体方法:1.规范方法。
主要注重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的研究。
着眼于建立行政管理学的学术规范,即一般理论和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理论和原则可以对行政现象进行解释并对行政管理实践起指导作用。
2.经验方法(实证方法)。
即行为主义方法,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即只注重对“是什么”的研究,而不关心“为什么”。
3.案例方法。
是现代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注重个别事例的特殊性研究。
有助于通过个案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作程序和运作方式,掌握行政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4.比较方法。
通过对同一个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或历时性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共同规律)和不同点。
4.【记忆】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答:(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行政环境(3)行政权力(4)行政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6)行政管理事务(7)行政管理行为(8)行政管理过程(9)行政管理方法(10)行政管理规范(11)行政绩效评估(12)行政发展5.【记忆】为什么说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他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6.简述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答:(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f008a9a98271fe900ef9b9.png)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四)对比择优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五)程序适当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六)切实可行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二)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美国管理学
•“管理就是决策” 家H·A·西
蒙关于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三)行政决策从根本上 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案例:“大跃进”的启示 • 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响应党 和政府的号召,以超乎寻常的满腔热情和 冲天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经济建 设中去,以期实现所谓的“大跃进”。然 而,得到的结果却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大破 坏和大倒退。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6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决策的概念与特点
•(一)决策与行政决策的概念
•
• 决策: • 行政决策: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行政管理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 •西序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情报活动”, •第二阶段是“设计活动”, •第三阶段是“抉择活动”, •第四阶段是“审查活动”
行政管理学ppt讲义
![行政管理学ppt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5eeea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b.png)
第一节 行政伦理概述
·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 ·行政伦理含义 ·行政伦理关系
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
一 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的 二 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的区别
行政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义
1 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 2 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 3 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系 4 行政伦理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5 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 6 行政伦理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文化层面
• 公平正义论
• 个人自由论
第三节 行政伦理制度化
·行政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行政伦理的管理 ·行政伦理立法
行政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一 行政伦理失范
• 政治类失范
• 失职类失范
• 经济类失范
二 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行政伦理的管理
一 成立行政伦理协调结构 二 制定行政伦理管理原则 三 加强行政伦理立法
行政伦理立法
第十章 行政伦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行政伦理在行政管 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行政伦理与行政道 德的区别和;理解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行政 组织层面伦理的内容;掌握行政管理的手段 及实施行政立法的要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行政伦理概述 第二节 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行政伦理制度化
行政职业道德
一 行政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 行政职业道德的内容
1 奉公
2 守法
3 忠诚
4 负责
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
一 组织层面行政伦理的意义
二 行政组织层面伦理的内容
• 程序公正
• 组织信任
• 民主责任
行政管理讲座PPT
![行政管理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6da36f168884868762d68e.png)
九、制定管理流程
一、行政管理者的核心职能
1、管理
组织中管理规则的建立和执行 组织中资源管理 ——供给、保管、维护、更新
组织中文化塑造
——办公室行为系统
建设舆论导向
——团队建设、组织中形象
组织中内部管理制度
一、行政管理者的核心职能
2、协调与控制
物力协调 ——资源调配与控制 人力协调 ——部门协作与危机处理 成本控制
四、时间管理与工作统筹技巧 4、工作优先级综合分析
——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重要度 B
重要但不紧迫
A
重要而且紧迫
D
不重要不紧迫
紧迫性
C
紧迫但不重要
五、沟通管理与人际关系协调
1、组织协调与沟通
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 其它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组织与沟通
4
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辖与治理。即对管理对象的一系列计划、组织 、控制、治理的活动。
“管理”的历史比“行政”要久远得多。
5
行政是干什么的?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 ,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 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 的活动的总称。 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 和 行政管理学执行的社会活动。 指令型与服务型的关系
四、时间管理与工作统筹技巧 3、应该记住的20条实用方法
■准备之一:长期准备(4) ——购买工具书/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能力 ——训练你的快速阅读能力 ——把常用的文件/文具放好 ——养成存放思想档案和作记录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时间管理与工作统筹技巧 3、应该记住的20条实用方法
行政管理学课件(1)
![行政管理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0d6d10f0508763230121227.png)
行政管理学课件(1)
三、行政程序的简化
v 行政程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v 目标取代:表现为极度僵化的办事作风,机械地坚持原则,
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 v (5)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行政管理学课件(1)
v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 v 行政程序的涵义与特性;行政工作程序化的
内容和意义;行政程序简化及其步骤; v 行政计划 v 行政基本方法 v 行政技术
行政管理学课件(1)
第一节 行政程序
一种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程序。 v (3)技术方法。
行政管理学课件(1)
行政方法的作用
v (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 v (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
成本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 v (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
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v (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
(三)、行政程序的特点(六个)
v 1、合理性; v 2、有序性; v 3、例行性; v 4、稳定性; v 5、适应性; v 6、系统性。
行政管理学课件(1)
(四)、与行政计划、行政规则的区别
v 行政计划是决定行政程序的依据; v 行政程序只是实现计划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v 行政规则与行政程序虽然都是行政章程,但
v 行政方法即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内外部环境和管 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管理思想和原则 指导下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 和。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串讲课件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串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5be05dd88d0d233d46af5.png)
2、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管理的手段
1、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2、法律手段: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有:
1)询问权; 2)查询、复制权; 3)检查财务权 4)强制措施权; 5)处罚权。
知识点串讲
那些我们易混淆的原则
1、建立市场秩序的原则
科学性、确定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2、维护市场秩序的原则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体制稳定要统一,依法而立并衔接
政企分开无主管,登记产权赋地位,严禁办企机制转,建立特色破产制
3、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的意义:
1)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保护公平竞争,保障竞争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
3)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保护2市场
监督管理的原则 信息全面要竞争,优化配置护权益
1)必须维护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必须维护充分的市场竞争; 3)必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4)保护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Add Your Text Here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 串讲课
芒果老师 时间:19:30—22:00
Contents
目录
01 章节梳理 Small Title Here 02 知识点串讲 Small Title Here
Small Title Here
{章节梳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工商行政管理法律 、法规的性质:
1、具备法律的一般属性 2、具备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3、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 4、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的特点
(1)无须执法请求;
(2)具有自由裁量权; (3)必须发布命令;
培训行政管理学员讲义
![培训行政管理学员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b7ee87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4.png)
培训行政管理学员讲义一、行政管理的定义与范畴行政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保障一个组织或机构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转。
它涵盖了诸多方面,从日常的办公室管理、文件处理、会议组织,到人力资源的部分职能,如员工考勤、绩效评估的初步工作,再到对外的沟通协调、公关事务等等。
行政管理在一个组织中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关键作用。
它既是领导决策的执行者,也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一个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够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二、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一)提高组织效率有效的行政管理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使得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准确地得到执行,从而大大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二)保障组织运行它负责处理组织内部的日常事务,如文件的收发、档案的管理、物资的采购等,确保组织的基本运行不受干扰。
(三)协调各方关系行政管理需要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流通和协作,同时也要与外部相关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四)塑造组织形象通过规范的管理、高效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对外沟通,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组织的公信力和吸引力。
三、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一)办公室管理1、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和管理,确保办公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办公环境的维护和清洁,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
(二)文件与档案管理1、负责文件的起草、审核、印发和归档工作,保证文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对各类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保管和利用,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便捷查询。
(三)会议与活动组织1、制定会议或活动的方案,包括时间、地点、议程等。
2、负责会议的通知、场地布置、设备准备等工作。
3、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的整理,跟进会议决策的执行情况。
(四)人力资源相关工作1、员工考勤的统计和管理。
2、协助进行员工绩效评估的基础工作,如收集数据、整理资料等。
(五)对外沟通与协调1、与上级主管部门、合作伙伴等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和传达相关信息。
行政管理学讲义(PPT 77张)
![行政管理学讲义(PPT 77张)](https://img.taocdn.com/s3/m/d36cacc0172ded630b1cb6d3.png)
课程教材
本书由我国著名行政管理学家、新中国公共 管理学奠基人、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主编, 是国家精品课程——行政管理学的教材。 它是为适应概论或导论性质的课程教学需要 而编写的,着重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 本方法,注重其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强化 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力求体现中国特色,为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共建和谐社会服务。 本版在第三版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扩充而成, 内容上有新的更新、充实(仅文字就增加了10多 万),结构体系有进一步的调整、改善,理论含量 有新的提高。同时吸纳了三版以来该学科研究的 新成果,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成稿、定稿,体现 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新的时代气息,更加关 注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本书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 政治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教材、考硕考博的指 定教材;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历 史学、法学等专业使用教材;也适合广大公务员 及各类型领导管理者阅读。
行政管理学
课程介绍
• •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概论性课程,主要教授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系统的理论、 知识和方法体系。其学科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综合性”主要指它的跨学科特性,要借用、整合多 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这是由公共事务的庞杂性决定的。管理庞杂多样的公共事 务,政府必须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通俗点说,政府管什么,管理者就得懂点什 么。“独立性”,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不是多学科知识的拼盘或大杂烩。 相对独立的对象,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而且这些范畴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从 而形成一个体系。 (二)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理论性”好理解,任何学科若没有自己的理论,就 不成其为学科。“实用性”则强调,行政管理学是一门致用之学,具有很强实践性、 应用性和操作性。研究目的不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三)具体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一方面,研究组织、人事、财务中非常具体、相对独 立甚至有点琐碎的东西,没有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另一 方面,研究要有系统眼光、整体思维。 (四)规范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规范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研究有自己的语言系统 和规矩,二是研究需要找行政实践中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发展性则强调进步和创 新,行政实践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学科研究也要不断进步和创新。
行管基础知识串讲
![行管基础知识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c982da4f336c1eb91a375dfb.png)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串讲第一讲:行政管理概述一、行政管理概念分析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
其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或简称Administration,来自拉丁文的Administrate。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借用”的学科。
理由是: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过程中,大量应用了不同时期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就起源而言,一般认为行政管理学脱胎于政治学学科。
因为早期的行政管理学虽然从一开始就强调行政执行的特殊意义,但那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理论的、范畴的和逻辑思辨的,而不是技术的、过程的和实际运作的,且有关公共行政的诸多问题常常是与政治学学科合并讨论的。
因此;早期行政管理学关于公共行政的研究其政治理论倾向是比较明显的,由于这种历史的渊源,即使到了今天,有关公共行政的若干问题,也仍然是与政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
这种历史的渊源以及行政管理学的国家公共行政的属性,决定了它与政治学学科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以至于有人认为,从基础学科的角度划分,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学科的一个分支科学。
20世纪初,以1911年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西方国家工商企业界率先进行了观念、文化和管理技术的革新。
“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也开始逐渐注入关于公共行政问题的研究之中。
这就为行政管理学的学科进步建立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方法,推动行政学朝着实证研究的方向不断发展。
60年代以后,以美国人赫伯特·西蒙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不仅从理论上对20世纪初期以美国人弗兰克·古德诺为代表的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的行政观提出了挑战,而且拓宽了行政研究的领域,提高和强化了“管理”在行政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科学决策,都属于技术的、运作的和方法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行政管理学》课程具体要求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
在考试中出现的考题不难,跨章节的考题很少,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例题。
二、教材的选用《行政管理学》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胡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三、章节体系本课程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三章行政权力第四章行政职能第五章行政管理机构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第九章行政管理方法第十章行政管理规范第十一章行政绩效评估第十二章行政发展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行政管理学》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二、题型分析行政管理学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概念题;简述题、案例分析题。
1、单项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是难度较小的一种题型,分值低、题量大,考生要拼成功率,将该得的分拿到手。
2、多项选择题是客观题中拿分最难的部分,考生没必要太计较分数得失。
3、概念题,简述题,出现同一个知识点以2种题型出现。
4、案例题,回归到书上知识点。
最后提醒考生注意答题的规范要求。
答题是需要答在答题卡上的,考试中注意填写要求。
三、本课程的复习方法在最后的临考复习阶段,学员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1. 依据《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前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要仔细阅读,注意本章的具体法律规定,联系跨章节的知识点运用,对重考率高的考点要重点理解和记忆。
2. 参考历年考题在对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后,学员应当参阅以前年度的考试试题,透过历年的考题了解题型、了解不同类型的考题的相关知识点。
3. 系统训练解决应试教育的方法离不开习题的训练。
到目前这个阶段,学员应多做综合性的模拟题,考查自己对整体教材内容融会贯通的掌握程度。
回顾并复习以往的错题,弥补不足和弱点。
内容串讲-第一章概述一、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分范围4-6分,建议学员以老师建议的重点为主。
备考时,题型来讲是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一般重点章节准备。
重点掌握,行政管理的特点;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
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是指( B )10年7月A.国家政策的制定B.国家意志的执行C.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D.国家审判机关的执法活动分析:考查基本概念,第二页第二段最后一句。
行政管理的特点:(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包括立法机关(国会)、行政机关(内阁)和司法机关(法院)。
我国,政府机关由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三)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行政机关即人民政府,是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就是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活动,即通常所说的依法行政。
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B )09年7月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人民政协D.党委分析:考查基本概念,特点一。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第二、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总和运用,因此,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
首先,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因而必然会涉及政府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问题等;其次,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再次,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
最后,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有: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等。
行政环境,行政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产生及其来源、性质及其价值取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包括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
行政职能,主要内容有:含义及特点,意义,发展,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等。
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内容有:性质与作用,组成方式及其类型,设置的原则、程序与编制管理,改革的原因、目标及其内容等。
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主要有:人事行政管理、财务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管理、后勤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主要有:经济行政管理、政治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行政管理、社会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行为,主要内容有:含义与类型;行政组织行为,包括行政组织的设计、行政组织的冲突及解决途径、行政组织的变革;行政领导行为,包括行政领导方式、行政领导艺术;行政沟通行为,包括行政沟通的种类与形态、行政沟通的方式与过程、行政信息及其在行政沟通中的作用等。
行政管理过程,主要内容有:含义与基本阶段;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
行政管理方法,主要内容有:含义与特点,地位与作用,基本内容,以及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等。
行政管理规范,主要内容有:含义与特点,地位与作用,行政法律规范与依法行政,行政道德规范与以德行政,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道德规范的关系,以及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关系。
行政绩效评估,主要内容有:含义与特点,地位与作用,指标体系与绩效管理,方法与过程,制约因素,克服制约因素的途径等。
行政发展,主要内容有:含义、特点与基本模式,动力与阻力,发展途径;我国当代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等。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第一、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第二、从实际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求。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见12页。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行政管理学理论被称为古典学派的理论,其代表人物,美国,伍德罗。
威尔逊、古德诺和怀特,法国学者法约尔,德国学者马克斯。
韦伯以及美国科学管理的理论的创始人泰罗。
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D )10年7月A.罗纳德·怀特B.魏洛比C.古德诺D.伍德罗·威尔逊(二)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见14页1、行政科学学派的行政管理学2、决策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3、系统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0年4月A.“社会人”假设B.“政治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三)20世界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1、新公共管理理论2、政府治理理论3、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 ABC )10年4月A.新公共管理理论B.政府治理理论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D.古典行政理论E.科学管理理论分析:考查基本概念,见书上16页,要按照发展脉络记忆。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实践-理论-实践(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见21页1、规范方法2、经验方法3、案例方法4、比较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10年4月A.比较方法B.经验方法C.规范方法D.案例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ABCE )09年7月A.规范方法B.经验方法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E.比较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ABCE )10年7月A.规范方法B.经验方法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E.比较方法分析:考查基本概念,见书上21页,要熟记。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内容串讲-第二章行政环境一、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分范围4-8分,建议学员以老师分析的重点为主复习。
备考时,从题型来讲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述题;以一般重点章节准备。
重点掌握,行政环境的类型;行政生态模式;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一)行政环境的含义所谓环境,是针对特点系统而言,也就是处于特点系统的边界之外,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种种物质条件和情势因素的统称。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的因素,都处于行政环境系统之外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二、行政环境的类型(一)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1、自然行政环境2、人造行政环境(二)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1、宏观行政环境2、中观行政环境3、微观行政环境(三)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 )10年4月A.微观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C.中观行政环境D.外部行政环境三、行政生态模式★,见35页雷格斯提出“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型又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型又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是(B)09年7月A.高斯B.雷格斯C.西蒙D.泰罗在雷格斯的行政生态模式中,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B)09年7月A.融合型模式B.衍射型模式C.交互型模式D.棱柱型模式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10年4月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在雷格斯的三种行政模式中,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是( A )10年7月A.融合型行政模式B.衍射型行政模式C.棱柱型行政模式D.法理型行政模式分析:雷格斯提出了行政生态学,“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其中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型又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型又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