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合集下载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简介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

庆元六年病逝。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字元晦。

宋朝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朱熹的文道观

朱熹的文道观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宋代理学家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文道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以载道:朱熹继承了周敦颐的“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文章应该承载道德、义理,为道服务。

他主张文章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华丽辞藻。

2. 重道轻文:朱熹认为道是根本,文是末梢。

他主张首先要明义理(道),义理既明,文章自然做得出色。

因此,他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的文章都是有害的。

3. 文道合一:朱熹主张文与道应该合一,即文章应该与道德、义理相融合。

他认为文章应该体现道德精神,同时也要符合事物规律。

他主张通过学习古文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更好地为道服务。

总的来说,朱熹的文道观强调了文章应该为道服务,具有实用性、承载道德、义理等特点。

同时,他也强调了学习古文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古文可以更好地为道服务。

朱熹的文道观不仅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也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道、行道,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主张通过阅读经典、学习古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更好地为道服务。

同时,他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道德。

朱熹的文道观还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简洁明快著称,既体现了他的道德精神,也符合他的文学理念。

他认为,诗歌应该反映现实、抒发情感,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总的来说,朱熹的文道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文学创作和教育思想的重要指导思想。

他的文道观强调了文章应该为道服务、具有实用性、承载道德等特点,同时也强调了学习古文、实践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教育思想,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编撰的儒学读物《四书》影响很广,刊印后很快风行天下,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

“天命之性”就是“理”,是绝对至善的。

他认为,每个人的形体气质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气质的个体对“天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气质之性”。

所以“气质之性”是因人而异的。

3.论“小学”和“大学”教育朱熹把人受教育的过程大略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

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教儿童只是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学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大学是“教理”。

即大学的任务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

读书要按一定次序,前面读熟了,方可读后面的。

(2)熟读精思。

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考,理解精深。

读书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

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

(4)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功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

一是时间上抓紧,二是精神上振作和集中。

(6)居敬持志。

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学过了朱熹的教育思想小知识点,下面考查一下同学们有没有学会呢。

我们来看两道练习题:1.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 )。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

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

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

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

“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

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

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

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

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

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

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

论朱熹的政治观点及其当代意义

论朱熹的政治观点及其当代意义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一、朱熹的为政修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宋代理学家以儒学思想为核心,吸收了道教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佛教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陷,建立了一个较为严密庞杂的客观唯心主义新儒学体系。他们把“理”说成万事万物的本原,实际上他们说讲的“理”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天”。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止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弘扬朱熹“举贤任能”的人才观,我国现今的人才选拔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政治活动领域,朱熹主张人才当兼取并存。他认为身居宰辅位置的高级官员需择取“真儒”“纯儒”,以确保国家社稷根本大政方针的正确性与连续性,以确保封建王朝始终在三代式的王道政治航道中前进。此外,关于政府部门特殊岗位的人选问题,朱熹主张执行特殊的标准。他主张人才的取舍当体现一个“公”的精神,将领的选拔更须坚持“公议”的原则。朱熹也是极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认为人才建设是一循环有序的长远过程,因此,一个国家当有培养后备人才的长期安排。朱熹的人才思想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改革科举制度的弊病与造就“圣人”为其培养人才最高目标的观点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的流弊,为了解决当时南宋朝廷紧缺人才的境况,为此他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培养人才的方法,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大积极意义的。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实行的各种录用人才的途径和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正义,但是仍然在细节上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我们的国家干部,也就是朱熹所谓的“治才”,有一部分人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在物质利益面前失去了理性原则,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现象也是有存在。而朱熹的政治人才思想对于我国现今干部的任命选拔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

兰台世界2012·5月下旬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世人称为朱子,是我国自孔子、孟子以来最为著名的弘扬儒学的文化大师。

作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编撰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著作,开展以书院为模式的教育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

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由北宋儒学家周敦颐始创,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发展,至南宋朱熹得以完善而建立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朱熹认为,人既有“天命之性”,其来源于“太极之理”,属于“绝对的善”;人也有“气质之性”,其来源于“后期之欲”,但是“清浊可分”。

因此,对于人的教育,首先应着重于“气质之性”,通过“居敬”、“穷理”等方式来改变气质,以“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朱熹关于“格物穷理”的理学观念曾经引发过一次著名的论争。

南宋淳熙三年(1176),为了交流和沟通思想,朱熹曾专门邀约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聚于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围绕包括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等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朱熹属于客观唯心论者,他认为应将基于现实、基于社会之上的“天理”作为考察人们一切行为和习惯的基本标准,遵循“天理”,就是宣扬“真、善、美”,反对“天理”,就是破坏“真、善、美”;但是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论者,他主张“发明本心”,认为人应当从个人内心当中自行感悟和提高完善。

这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鹅湖会”,也是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朱熹理学思想得以广泛宣扬和社会认可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在南宋以后六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朱熹理学在促进人们的观念思维、教育人们的知书达理、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81。

以理学学说为指导,朱熹形成了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的独特教育思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其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精辟论述。

朱熹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朱熹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朱熹在儒学发展中有何地位1:他的<四书集注>继承和发展了孔孟思想,融汇了儒学、佛学以及中国的道家学说,提出了全民教育目标及体系,确立了儒家文化的道统地位。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和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3:两宋时期,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

其门人黄斡曾总结曰:“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

“(《行状》)又曰:“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

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

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

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同上)清人全祖望指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

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这些评价虽属溢美之辞,但真实地反映了朱熹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

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自元朝始,朱熹关于经学注释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熹之言,则成为不能更改的、绝对的权威。

易学是是如此。

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主张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实现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立志、克己、内省、涵养、主敬、格物致知等。

总结朱熹的德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德育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朱熹作为一代儒学大师,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道德伦理建设。

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围绕儒家伦理道德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对当时学校风气不满,对学生记诵文词、追求功名利禄的“俗学”和佛老“异端”的不满,朱熹主张从德育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标榜先哲时贤、理学名儒,表扬节义志士等来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给学生的道德修养以熏陶。

朱熹还试图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科举考试方面进行改革,以挽救世道人心。

朱熹的德育思想对当时及后来的学校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今天,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德育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朱熹认为办学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整顿伦理道德,向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

他说:“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

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1]就是说,政治的力量、法律的力量都比不上伦理道德的力量,政刑是末,而德礼是本。

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道德传统思想基础上,总结历代的教育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教育实际体验,从适应宋代以来强化和调整伦理纲常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

朱熹说:“立学校以教其民,……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

然后从而教之格物致知以尽其道,使知所以自身及家,自家及国而达之天下者,盖无二理。

”[2] “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耻于慈,子止于孝之类。

如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万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理学的兴起及其集大成的人物——朱熹汉代登上独尊地位的儒家经学,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步僵化、衰落,而且受到玄学、佛教、道教的强烈冲击,学术旨趣越来越下降,仅靠官方的提倡和选士的激励,才能维持在学校教学中的垄断地位。

尽管唐代韩愈等人高呼捍卫和发扬儒家道统,但儒学要想重振,必须自身有一个新的发展。

这一发展是在宋代实现的,这就是理学的产生。

开理学之先河的是北宋中叶的周敦颐(1017一1073年),他兼容儒、佛、道诸家学派,创造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说,成为理学的本体论。

张载(1020一1077年)和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分别从唯物和唯心的角度阐述了理与气、道与器的因果关系,并涉及到道德性命、天理人欲等,构成理学的基本范畴。

南宋中期以后,朱熹(1130-1200年)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元、明、清三朝,程朱理学一直是官方推崇的统治学说。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一个官宦世家。

父亲朱松是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熹从小深受父亲教诲,成年后又师从父亲的同学李侗,故深得程学真传。

同时又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

朱熹18岁就考中进士,担任过不少地方的官职。

宁宗即位初,入朝兼任侍讲,但很快就被免职,后来还被列入伪学逆党,直至他去世九年后才得以翻案,被追赠为中大夫,谥号“文”。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地方任职时总是重视教化,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亲自参加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他亲撰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教条”),也成为教规的范本。

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二、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

“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 ;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朱熹 家风

朱熹 家风

朱熹家风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理是世界的本质”,“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

他的家庭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家庭伦理:朱熹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伦理关系,认为父母、子女、兄弟、夫妇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

他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伦理原则,认为这些原则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

2.重视家庭教育:朱熹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子女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他主张从小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

他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子女。

3.重视知识教育:朱熹认为知识教育是培养子女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他主张让子女从小接受全面的知识教育,包括经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他认为通过知识教育,可以使子女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强调勤俭节约:朱熹认为勤俭节约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主张家庭成员要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他认为节俭可以培养子女的自律和自立能力,使他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财富和资源。

5.重视家风建设:朱熹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和底蕴,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家庭成员要共同维护良好的家风,通过言行举止传承家训、家规等传统美德。

他认为良好的家风可以培养子女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总之,朱熹的家庭教育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和知识才能,同时也主张勤
俭节约和良好的家风建设。

这些观念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朱熹科举改革思想述评

朱熹科举改革思想述评
[6] 己 ."
活在这样的时 期, 难怪有了 " 今科举 之弊极矣 " 的 慨叹 . (一 ) 片面应举夺人志 朱熹认为科举积弊的根本在于使人丧失了 远 大志向, 耽误了学习儒家经典著作. 士子读书, 应立 下格物 , 致知, 诚意, 正心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的志向, " 志不立, 则衰" .[2]而举业则是为之艰难的 分外之事, 但是太多人分不清科举和读书的轻重关 系, 专攻举业, 只见功名而不见道义, 读书先将得失 横置心中, 即使中举也是耽误了德行的锤炼 . 而这
[11] 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 这些批评中肯
.当有门人问起科举取士如何时, 他明确指出 "也
[17] 废他不得 . 然亦须有个道理 . " 可见, 朱熹并不主张
废除科举制度, 因为他明白, 数年积重, 并非一朝革 废能解决的. 他认为排除片面应举的干扰, 端正读经 修身的学习态度方是正途. 科举考试仍是最为公平 的选才方式. (一 ) 德业是举业的基础 朱熹的教化思想是他理学思想体系中的鲜明旗 帜, 重要内容既是儒家经典伦理道德. 他认为将学问 与人格一体化, 把修身作为治人的基础, 这才是攻习 举业之人的精神出路. 首先, 读书要立志 .朱熹十分重视教育学生立 大志, 而且是向先贤学习的大志 . 立定志向, 就能 激发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内觉性,还能防止被举 业所累, 所以 " 若高见远识之士, 读圣贤之书, 据吾 所见而为文以应之,得失利害之度外,虽日日应
[10] 能有以救也." [9] [8]
质低下, 造成官场的腐败. 但是, 造成社会风气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 南宋时期的科举腐败现象相对于明清时期还数轻 微, 统治者也曾多次调整政策以修补弊病. 故朱熹将 社会道德缺失归咎于科举考试的言论有些激进 .虽 然不能由他所言推断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无论如何 都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 二, 端正人心, 遏止 "人累科举" 虽然朱熹看到了科举带来的种种诟病,但批判 的矛头却是直指科考重道艺 , 不重德行的偏失, 并不 是科举制度本身, " 非是科举累人,自是人累科举"

朱熹的教育思想论文

朱熹的教育思想论文

朱熹的教育思想论文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继孔子之后一个著名的大教育家。

他热衷于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系统博大、精深、系统,论述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朱熹的教育思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朱熹的教育思想论文篇一《朱熹教育思想研究》摘要: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继孔子之后一个著名的大教育家。

他热衷于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系统博大、精深、系统,论述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今天教育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朱熹; 理学; 教育思想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一、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朱熹办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整顿封建道德伦理,维护封建统治。

对此,他也直言不讳,认为先王之学,就是以“明人伦”为本。

朱熹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概括为“五伦”。

明五伦,即明封建伦理规范和宗法等级制度。

在这个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朱熹一方面认为,每个人都要受教育,“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一人不学”[1]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使人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弊,而恢复天命之性,培养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有学问的“忠孝”之人。

他说:“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人为忠为孝也。

”[2]二、关于“小学”与“大学”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思想朱熹按照人的年龄、心理以及理解能力,主张设小学和大学两类学校,把二者看作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一)小学阶段及其教育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从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

他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提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而教之以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2019-08-31[摘要]朱熹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成就。

他把理与⽓两个单个的哲学范畴结合在⼀起,发展为⼀对相对的范畴;改变了传统儒学知⼈⽽不知天的弊病。

在理⽓宇宙论的基础上对儒家的性善论进⾏了卓有成效的重新建构,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向天理归附。

以天理的⽆上⾄尊和⼈与天理的紧密统⼀为“存天理,灭⼈欲”进⾏了论证。

同时,也为维护整个封建制度和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

本⽂拟就朱熹理学思想的体系做⼀简要、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朱熹;理学;儒教;存天理;格物致知朱熹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成者,他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成就。

要了解中国的传统⽂化,必须了解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

⼀朱熹⽣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江西婺源,⽣长于福建,以后长期在福建讲学,所以他的学派⼜被称为“闽学”。

他19岁中进⼠,后拜名儒李侗为师。

确⽴了理学的思想基础,并⾛上独⽴探索哲学的道路。

在37岁时,他第⼀次产⽣了⾃⼰的以《中庸》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丙戍之悟),40岁时⼜有已丑之悟,对前⼀次提出的哲学思想提出否定,从⽽建⽴了⾃⼰的哲学体系。

朱熹是孔⼦以后,中国历史上博学众家的学者之⼀。

前⼈称他百家诸⼦,佛⽼异端,以及天⽂之志律历兵志,⽆所不究。

他长期担任地⽅官,每到⼀地,即随政兴学,门⼈弟⼦遍布天下。

朱熹的著作之丰,是空前的。

他汇集编定了⼆程的《语录》,注释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注释了张载的《西铭》,并著写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来发展邵雍、程颐的易学思想,他精⼼编成《四书》的《集注》和《或问》,使四书系统的哲学获得新的形态和新的⽣命。

朱熹史有《纲⽬》之编,诗有《集传》之作,刊物《孝经》,订定《⼩学》主持编撰礼书,指导集体《尚书》。

古⼈赞他“致⼴⼤,尽精微,综罗百代”确⾮过誉之词。

朱熹也是孔⼦以后,在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古⼈称“周东迁⽽夫⼦出,宋南渡⽽⽂公⽣”(1)。

朱熹哲学思想

朱熹哲学思想

13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三)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是认 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认识的角度不同,致知是就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 第三,认识的方法不同,格物是积习,致知是顿悟。
二者的统一:
格物致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穷究事物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印证 我心中固有之理的过程,还是把我心固有之理推广开来的过程。
4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准则、规律,宇宙万物的本体和道德伦理原 则。 “且如这个扇子,此物也。便有个扇子的道理。扇子是如此做,合 当为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 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 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5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6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理气关系
朱熹认为: ①理本气末。 ②理在气中。 ③理先气后。
7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二)气与物
朱熹把气比作万物的种子,气生 万物如同种子生物。也就是说,万物 都是由气产生的。气有阴阳二种因素: 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就产生万事万物 。
8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三)理与物 朱熹认为,万物由气构成而以理为根据, 理是万物的本质。物物各有一理,而万物 又只是一理,从根本上说,理与物的关系, 即本体之理与具体事物之理的关系。他用 “理一分殊”来说明这一点。
①理一是体,分殊是用。 ②理一是一,分殊是多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主要思想(一)健全理本体论,阐发义理之奥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体论思想,他在二程初创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总结了北宋以来唯心主义理学加唯物主义理学斗争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一个精致的、富于理性思辨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使之达到了唯心主义理学的最高水平。

后人在习惯上把朱熹和二程的学说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和二程一样,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

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卷70。

下引此书简称《文集》)宇宙间的一切都充斥着一个普遍流行和无所适而不在“理”,理生天地,成万物之性,展现为“三纲五常”。

无论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领域,都体现了“理”的流行。

理无所不在,这是对二程理一无论的继承和概括。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

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

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

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

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

”(《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

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

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

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

”(《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

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

”“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4、朱熹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5、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他指出,这些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
朱熹的教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
朱熹朱熹的教育思想是:
1、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他强调“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
2、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明天理,灭人欲”。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
3、教育的任务是小学“教之以事”,“大学是穷之其理”。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
扩展资料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

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

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

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

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
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

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

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

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

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

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

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

“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

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

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

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

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

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

顺之者成,逆止者败。

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

”(《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

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

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

“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

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

”(《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

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
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

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

”(《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朱熹的“修德”思想是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通俗化,以化民成俗、修已治人,是人们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

朱熹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他继承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并与“礼”结合到一起。

他在《论语集注》中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解释说:“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

”(《为政第二》《论语集注》卷一)所谓“浅深厚薄”是指修德而感化人的时候,由于个人的“资质”、“资禀”不同,因而感化的程度也有深厚、浅薄的区别。

“心者必观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浅深,又齐之以礼,使之有规矩准绳之可守,则民耻于不善,而有至于善。

”从“不善”到“至善”,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根本目的,就是说要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纲常和道德的要求去做人。

朱熹认为尽管“德”为“礼”之本,但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的。

有“德”无“礼”,而无以齐一;有“礼”无“德”,而不知向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他的弟子对他的读书方法做了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朱熹虽然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但并不一概反对功利,他的基本态度与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以公利至上。

希望人们要“见利思义”,甚至“舍身取义”。

并且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伦”称作“明义理以修其身”继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他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那种笼统地无限制地倡导无欲的思想,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更反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佛教、黄老之术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最后成就于儒学。

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间万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他认为逢事在人为,没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难得的。

他的诗词文学作品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中国的国学,而且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相继流传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诸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