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I卷的“新”体现在,20题让学生区别叠词和单音节词在表意功 能的不同,即区别“处处、微微、早早”和“处、微、早”在语 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1题,虽考的是标点符号——逗号,但仔 细读题,该题考的是“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而非逗号的 功能有哪些;22题,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 “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本题虽说考的是 “像……似的”这种结构的表意功能,但它把文段一和文段二结 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的大方向。
总之,无论高考语言运用题如何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理解 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平时教学中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守住语文教 学之根的着力点。
语言文字运用Ⅱ 【真题再现】 2023年全国卷的语用II试题汇总如下:
【题型变化】 1.稳中有变
从题型结构上看,语用部分保持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表 现在新课标I、II卷和全国乙卷上,这三套试卷的语用试题依旧是传统 的题型模式,即分为语用一和语用二两部分,“变”表现在全国甲卷 上,甲卷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变成了一则小语段。
【试题详解】 新课标I卷语用二试题详解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 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叠词的效果,如音韵美、画面美、渲 染强化、描摹性,然后结合各自的语境分析。如“处处”,意思是“到 处”“各个地方”“所有地方”,文中“处处显出干燥,结实”是说便 道上到处都是干燥、结实的,而“处”意为某个地方,“处处”显然比 “处”的范围广。如“微微”,意思是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是程度副词,两个“微”叠用形容程度更轻,文中“黑土的颜色已微微 发些黄”是说黑土发黄的色彩很浅,在程度上比“微”更轻。如“早 早”,比常时为早,很早,是时间副词,文中“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 一趟”是说祥子拉车的时间很早,两个“早”叠用比“早”更能凸显时 间之早。

高考历年真题复习有哪些高效策略

高考历年真题复习有哪些高效策略

高考历年真题复习有哪些高效策略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历年真题作为高考复习的宝贵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命题规律、考点分布和解题思路。

掌握高效的复习策略,能够让我们在真题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从而提升复习效果,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深入研究真题的命题规律在开始复习历年真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关键问题:高考真题的命题并非是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通过对多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考命题在知识点的覆盖、题型的设置、难度的分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比如,在数学学科中,函数、几何、数列等重点板块几乎每年都会有所涉及,而且题型和考查方式也相对固定。

在语文科目里,阅读理解、作文、古诗词鉴赏等部分的命题也有其内在的规律。

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大量真题的梳理和总结,找出这些规律。

可以将同一学科、同一知识点的真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命题的角度、侧重点以及题型的变化趋势。

这样,我们在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

二、按照考试时间全真模拟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历年真题的作用,全真模拟考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选择一个相对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按照高考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完成真题试卷。

在模拟考试时,要严格遵守考试时间,不随意延长或缩短。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认真审题、规范书写、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等。

通过全真模拟,我们不仅可以熟悉高考的考试流程和节奏,还能提前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答题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后续的复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而且,全真模拟考试还能够锻炼我们的心理素质。

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时间紧迫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沉着应对。

经过多次的模拟训练,我们在真正的高考考场上就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三、认真分析答题情况做完真题试卷后,认真分析答题情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河北景县中学宫炳胜一、近五年高考命题规律分析近五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总体看来,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具体来看,具有以下规律: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适度创新,体现新课标理念。

试卷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

这对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8题,把打网球的情景改造创新,注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过程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在近5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这种命题方式命制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15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第15题、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1题等。

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注重物理过程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2题,这个实验题就借助凹形桥模拟器来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仪器的读数,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这种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不仅在实验题中出现,也经常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出现,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的第24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14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等。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2023)全文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2023)全文

素养基于实然而趋于应然,融二者为一体,有较强的观念 含蕴,凸显主动获得能力和主动应用能力的价值意义。从另一 个层面看,素养与先天禀赋有着重要区别。素养的土壤与养分 源自知识与能力,没有知识与能力,也就无法孕育素养。
命题的素养立意指向,体现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 通与应用中测评学生的素养水平。指向素养立意的试题, 更有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等真实任务的特点,更关注 任务的价值导向;更追求用做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与 探究水平,更关注思维、探究的动力状况,以及思维结果 、探究结果的价值意义。
“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2023年是湖南省“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元年!
“新课标”作为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再也没有考 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新教材”作为高考命题内容的 重要载体!“新高考”的考试模型决定今后10年以上 高考命题的方向!
一、“三新”背景下高考命题的变化 变化一:新高考将不再有“选考”,全部是“必考”。 教育部颁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有“新要求”,所选的学科 课程要全部学完所有选择性必修课程。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段约在:第二年5月左右,就是平常所说的 冲刺阶段,该阶段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这轮复习 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选择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解题速 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融会贯通,在知识应用中提升学 科核心素养。
(3)第三轮复习:强化训练,提升能力,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的基本模式为:考试讲评、反思纠错、回归教材、 答疑指导和总结提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刻理解与扎实推进,要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观念,确保在高考中学科关键能力的应 用与迁移。
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复 习的过程便是将这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这有利于知识 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素养层面上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在不同问题情境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知 识加以整理和归纳,是提高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考历年真题的复习技巧与策略

高考历年真题的复习技巧与策略

高考历年真题的复习技巧与策略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复习历年真题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考的命题规律、题型特点以及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历年真题的复习技巧与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真题资料首先,要确保选择的真题资料是权威、全面且准确的。

可以选择由知名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年真题集,或者是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真题。

同时,要注意选择涵盖了多年高考真题的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命题的趋势和变化。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在开始复习真题之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可以根据高考的科目和自己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每天或每周的真题复习时间。

例如,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做真题和分析错题,周末则对一周的复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三、分阶段进行真题复习1、熟悉题型阶段在刚开始复习真题时,不要急于追求速度和正确率,而是要先熟悉各种题型。

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考查的知识点。

对于一些比较陌生或者复杂的题型,可以多做几遍,加深印象。

2、专项突破阶段在熟悉题型之后,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和题型进行专项突破。

比如,如果数学中的函数部分比较薄弱,就集中做这部分的真题,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练习。

3、模拟考试阶段当对各个科目和题型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可以按照高考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还能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认真分析真题答案做完真题后,分析答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仔细研究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比自己的答案,找出不足之处。

同时,要注意答案中的得分点和扣分点,了解高考的评分标准,这样在答题时就能更加规范和准确。

五、总结归纳错题在复习真题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题。

对于错题,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因为解题方法不当。

2023届高考数学---导数专题命题规律小结及备考策略

2023届高考数学---导数专题命题规律小结及备考策略

2023届高考数学---导数专题命题规律小结及备考策略1.规律小结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导数的考查,试题设计一般是包含一大一小(全国Ⅱ卷一般只有大题),理科对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切线考查的频率较高,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是引导教学的常规要求。

文科对切线、单调性和零点考查的频次较高,导数研究不等式的要求相对理科要低许多。

导数研究不等式、零点等则是导数综合运用的最好载体,从思想方法上看,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从关键能力上看,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从学科素养上看,突出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索。

命题基本上是强调导数的工具性作用,不涉及导数本身过多的理论。

2.考点频度高频考点:含参函数的参数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或最值;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切线的方程;函数的零点讨论;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奇偶性。

中频考点: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利用函数证明不等式或求不等式的解;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函数模型的应用。

低频考点:反函数、定积分。

3.备考策略预计2022年的高考难度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保持稳定是主基调,小题一般是基础题,大题突出综合性,作为载体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2022年高考仍然重点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的切线、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问题,难度不定,题目可能为简单题,也可能为难题,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

(2)2022年高考在导数综合应用的命题方面,理科仍将以选择、填空压轴题或解答题压轴题形式考查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与探索性问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利用导数研究零点或方程解问题,重点考查分类整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科仍将以解答题压轴题形式考查零点、极值、最值,简单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与探索性问题、利用导数解证与不等式有关的问题,一般难度不会太高。

新高考的考查内容会与理科类似,难度可能会略低一些。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高考命题不止对老师教学有指导性对高三考生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根据2024年高考对试卷分析的梳理,总结出高考命题几个趋势。

高考命题的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融入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注重增强试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

考试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选拔人才要求。

突出能力考查,突出情境设计。

加强教考衔接,助力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高校选拔人才要求情景设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个人体验情境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生活实践学习探索。

关注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转变一:教育功能从单纯考试变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转变二:评价理念从知识能力变为综合评价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转变三:评价模式从单一的考查内容变为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 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科学思维
8
多项
选择 9

10
4 电荷守恒、电场线、等势面、电势和电势能相关概念的理解 4 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 4 力学:动量和能量综合
2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5 模型构建、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实验 11 7 光学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题 12 10 竖直方向上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及误差分析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和备考策略
真题剖析
关联探寻
二、试卷命题立意及总体评价
2、阅读量较大,2021 年和2022年高考湖北物 理卷都是11道选择题(其中 7道单选4道多选),202 3年和2024年高考湖北 物理卷都是10道选择题(其 中7道单选3道多选),都是 两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 题.3400~3600字左右 (选择题约1800字,主观 题约1700字)(全国卷约 3000字),文本阅读能力和 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知识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 天体运动规律 点电荷电场的性质 机车功率 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振动图像 运动图像(a-t) 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做功
学业质量水平 1 3 2 2 2 2 3 2 3
考查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4 力电综合、临界极值问题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面部分圆周运动

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策略(1)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策略(1)

为什么要提倡“三年一体化”教学?
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现象的反思
1、观念陈旧,理念落后。
——只顾埋头”教教材“,不去抬头”看高考“; 高三复习还很远,备考只是高三事。
2、缺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 超前对接高考题,早做考题不坏事; 课堂教学讲应试,分门别类记套路。
3、方法保守,效率低下。
——知识讲解多,自主学习少; 应试训练多,思维训练少; 题海战术多,总结梳理少。
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的潜能。无论是从有利于高考来看,还是从有利于
学生未来发展看都是十分不利的。
2、分段落实,逐层推进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超前、不拔高、不降低。 (2)基础年级 抓适应——低起点、缓坡度、引上路 抓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抓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 抓潜能——适度拓展、提倡自主、培养兴趣 高三 抓提高——强化记忆、温故知新 抓系统——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 抓能力——立足思维训练、提高解题技能
20.【2011年高考湖南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 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 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2)关注考纲的能力要求的变化。
大纲版: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 考查“句子”
新课标: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 语句的表现力。(鉴赏评价)
二、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1、分析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难点、热点。
数学\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xls

2024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2024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3、创新性题型: 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 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4、综合性题型: 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 进行全面考查。现在的高考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指导学生关注知识点 间的联系与融合;在解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读题、挖掘隐含条件、转 化问题、关联整合条件,探寻解题思路.
二、近年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近两年新高考全国1、2卷)
查找共性 寻找规律 探寻命题趋势
(一)试题结构及考点分布如何 2024年新高考全国1,2卷试题结构为?模式,总分:150分
“题量?,思维量?”
近两年全国新高考1、2卷选填考点分布
题号 2022年1卷
2022年2卷
2023年1卷
2023年2卷
复习备考措施:
1、进行选填和解答题限时专题训练、综合模拟考试;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养成的良好答题习惯:速度快、运算准、表达对
开展良好复习习惯工程及规范答题工程; 3、及时批阅并统计成绩,借助信息技术做好学生成绩分析; 4、及时收集学生高频易错题,建立备课组的错题本,错题重考,也要引
导学生建立个人错题本,及时反思; 5、打破章节知识界限,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合,提升学生思维,加
体现“五育”中的体育教育 以篮球投篮为背景 “现实生活情境”
“概率统计”
“科学研究情境”
“数据分析”
“批判性思维”
试题以医学检测标准中的 漏诊率和误诊率为背景设 计和展开,贴近生产与生 活,既有现实意义,也能 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及统 计知识的应用价值,具有 较好的创新性,考生通过 对试题的作答,进一步提 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 动力.
严格要求,及时跟踪,调动学生积极性,个别谈话,树立其信心。

高考命题规律与备考建议

高考命题规律与备考建议

高考命题规律与备考建议高考作为中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关卡,其命题规律备受考生关注。

掌握高考命题规律并据此制定备考策略,是实现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就高考命题规律以及备考建议进行探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一、高考命题规律1. 体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自2001年中国教育部首次提出以来,对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考的命题也是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并逐渐从传统的知识点命题转向素质教育命题。

例如,语文题目中不再单纯考察字词语法,也会加入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考核。

2. 全面考察学科素养高考命题除了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如语文阅读理解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英语考试则注重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考察。

3. 非标准化题型有所增加为了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高考命题中也逐渐出现了非标准化的题型。

例如,语文中的小作文题目常常是开放性的,要求考生展开发挥;英语中的翻译也会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备考建议1. 制定应试策略高考命题规律中体现了考试的整体趋势,考生必须根据规律合理制定应试策略。

2. 系统整理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是备考的基础,考生应该按照学科体系,将知识点逐个整理归纳。

3. 多练习真题真题是备考的重要内容,通过练习真题,考生可以熟悉考试的出题思路,进而调整考试心态和应试策略。

4. 注重思维训练高考命题体现出的素质教育和全面考察学科素养的趋势,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应注重思维训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考察能力。

5. 合理安排时间良好的备考计划和时间安排是备考成功的关键,考生在制定备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

综上所述,高考命题规律决定着考试的趋势和备考的方向,备考时应根据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从而提高备考效率、准确应对考试和获得理想成绩。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高考试卷真题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高考是一个决定学生未来的重要考试,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真题,我们可以了解高考出题的规律,提高我们的备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

一、了解试题结构了解试题结构是掌握高考命题的第一步。

每年的高考试卷都有一定的结构和题型分布。

例如,语文科目通常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题型;数学科目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

通过了解试题结构,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二、分析命题思路每个科目的命题思路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需要通过研究真题来找到这些规律。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阅读理解题通常会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真题中的文章内容和答题方式来总结命题者的出题思路。

同样地,在数学科目中,命题者通常会在每个知识点上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真题来掌握这些命题规律。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高考命题的基础是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多做题、多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四、多做真题多做真题是掌握高考命题的关键。

真题是对命题者出题思路和考察重点的真实反映,通过多做真题,我们可以熟悉题目的难度和出题方式,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做真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五、培养临场发挥的能力高考是一个严肃的考试,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

因此,我们要在备考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训练,逐渐增加答题的时间压力,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掌握高考命题的窍门是高考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试题结构、分析命题思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多做真题以及培养临场发挥的能力,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命题规律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河北景县中学宫炳胜一、近五年高考命题规律分析近五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总体看来,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具体来看,具有以下规律: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适度创新,体现新课标理念。

试卷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

这对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基础知识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8题,把打网球的情景改造创新,注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过程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在近5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这种命题方式命制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15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第15题、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1题等。

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注重物理过程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2题,这个实验题就借助凹形桥模拟器来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仪器的读数,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这种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不仅在实验题中出现,也经常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出现,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的第24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14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等。

3.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

基础、能力、应用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了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体系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技巧。

试题注重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与科学研究的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突出物理学科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

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15题,以现代质谱仪为背景;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1题,以航空航天为背景;2014年新课标Ⅰ卷第24题,物理情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刹车问题。

这类题目的情景有的较新,有的非常接地气,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例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0题、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21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1题等。

4.注重利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文字、图形(图线、图象)、函数关系式是表达物理规律的常用表达方式。

其中以图象或图表方式呈现的试题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图象的理解,通过图象求路程、时间。

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0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图象的理解,通过图象求速度、加速度,分析物理过程。

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24题,考查了学生借助图象分析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及受力情况。

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19题,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16题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象进行了考查。

5.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对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基本实验器材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已掌握的实验技能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23题考查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实验技能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23题就从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步骤、误差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考查,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3题就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已掌握的实验技能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每年的高考题都会考查实验。

6.试题很难推出新的物理情景虽然涉及的内容覆盖了力学、电磁学的必修内容中各部分的主干知识点,但许多试题是常规题,物理情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似曾相识,没有陌生的感觉,而陈题新作,通过改变旧题设问角度,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第25题,这个题目的物理情景来源于我们常见的木块在斜面上上滑的问题;2015新课标Ⅰ卷第25题,这个题目的物理情景来源于我们经常见过的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连接体问题;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22题,这个题目的情景来源于我们经常见过的木块在斜面上下滑问题。

这类题目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中都可能出现,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的第16题、第17题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

每年的选做题几乎都是相同的形式。

二、备考策略指导复习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这里就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介绍几点二轮复习的想法和做法。

1.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掌握高考命题动向从高考试题的分析及特点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与平常教学紧密联系,以中低难度试题为主,新课标理念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是高考命题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只有研究高考,研究新课标,才能准确定位,把握好复习方向和范围,不能太在意月考、期考,要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提升学科能力。

2.重视教材、重塑知识许多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都在教材中间,甚至是以教材习题为母题或是进行改编。

教材是学习的依据,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

3.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高考物理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常规题,基础是重中之重,平时复习要特别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重视基本学科素养的养成,要养成从基础入手、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合理物理模型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物理学作为定量科学,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在书写物理公式、方程式时使用规范、准确的物理和数学语言,明确各种符号的物理意义。

在解习题时,不应单纯着眼于得出答案,而应致力于分析物理过程,提高和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4.加强实验综合能力的养成,强化实验探究能力新课程高考实验题考查的不只是局限于学生实验,还有考查演示实验,更多的是教材中实验的创新与拓展,高考对实验能力考查要求比较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标理念。

实验能力实际上是动脑、动手能力的综合,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种操作,因此在复习中强化动手动脑,即便到了二轮复习,也应弄清实验原理,还应尽可能到实验室去重新动手做实验。

5.复习时采用“少、精、活”的精选习题,而不是采用“多、繁、死”的题海战术 在高考复习阶段,要敢于摒弃“多、繁、死”的题海战术,所做的每一个题必须是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少量题目。

要适当地做一些高考试题以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这些题都涉及重点知识,而且也是经典题型。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重点、难点,把基础知识弄通弄懂,并能灵活运用,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要对知识点一个一个地突破,不要顾此失彼、杂乱无章地复习。

6.复习时要注意答题技术,规范答题,养成得分意识在平时复习中要克服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积极调整心态,严格作业和练习,养成规范意识。

做完题目后要对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明确解题过程中哪些是得分点,养成规范的公式格式、文字表述、准确严谨的物理语言使用等,从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

7.注重模型方法,完善学科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只是复习的第一层要求,对于物理来讲,要更加注重对于物理模型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完善提高,高屋建瓴地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完善学科素养才是最根本的。

通过每部分“考情分析·备考定向”让教师和学生明确备考方向;利用“知识脉络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规律方法导引”让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理方法和思想;通过“高频考点·探究突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提升能力;通过“新题演练·能力迁移”让学生及时复习,教师及时掌握学情;通过“怎样得高分”来规范学生思维,强训得分意识;通过“专题能力训练”使学生熟能生巧,查漏补缺;通过“阶段训练”便于学生及时强化练习,教师把握学情;通过“题型专项能力训练”便于学生针对重点、弱点强化练习,使专项能力迅速提升;并注意通过“综合能力训练”让学生在备考中全面了解高考试题。

实例分析1.平稳创新引领课改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18题,把打网球的情景改造创新,注重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过程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L 和2L ,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v L ∠vvv在近5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这种命题方式命制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

例如2012年新课标卷15题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答案:BD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第15题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C正确;201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1题等。

21. 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0。

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 、φN、φP 、φF表示。

已知φM=φN,φP=φ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D.φP 大于φM21. AD2.注重能力体现探究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的第22题,这个实验题就借助凹形桥模拟器来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仪器的读数,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