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发展史共18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e5750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a.png)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 ·历史
知识重构
知识线索
热点聚焦
横向链接
两题重组
课后测评
1、把握一条根本:列强四次侵华战争。两个要点:
一是列强侵华旳史实及其罪行,二是中国军民对抗外国
侵略旳经典史实及成果。
2、按时序梳理民族工业旳发展历程并归纳其特点、
原因及启示。
3、从三个阶段梳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地主阶
必修部分 模块二 专题五 第8讲 第17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 ·历史
例4 [20知2识重3构 ·安徽高 热点聚焦 考]横1向链9接23年两题重4组月22日 课后测评 《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 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 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 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白( )
(2)从当代化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旳侵略增进了中国自然 经济旳解体以及中国近代工业旳诞生,推动了中国旳近代化。
(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旳侵略打破了中国天朝上 国旳迷梦,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旳进程,西方近代工业文 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由老式农业文明向近代 工业文明旳过渡。
(4)从社会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旳侵略,使人们在思想观 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 旳社会问题。
必修部分 模块二 专题五 第8讲 第9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 ·历史
知识重构
热点聚焦
横向链接
两题重组
课后测评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旳特征及历史作用
(1)主要特征:
①从企业旳产生看,中国民族工业走过了一条独特旳道路,是在列 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旳解体旳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 术开办起来旳。 ②从工业部门旳构造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又主 要是纺织工业。 ③从工业旳地域别布看,中国民族工业旳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沿海大城市。 ④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很落后 旳。 ⑤从企业产生发展旳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外国资本 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旳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
中国棉花历史发展历程
![中国棉花历史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b4f5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4.png)
中国棉花历史发展历程中国棉花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纺织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丰富的棉花资源和悠久的纺织传统。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系统地探讨中国棉花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棉花栽培和纺织技术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就开始栽培和利用棉花。
考古学家在新疆、甘肃等地发现了大量早期棉纺织品和种植工具,证明了我国早期就有了丰富的棉花资源。
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和利用棉花,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纺织技术。
在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我国纺织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当时,南方地区成为了主要的棉花种植区域,并且发展出独特而高效的手工纺织技术。
宋代文献中记载着许多关于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手工纺织品的描述,这些纺织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
二、近代棉花产业的兴起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的棉花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现代化的棉纺机械,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兴起了一批现代化棉纺织工厂。
这些工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质量。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棉花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当时国内外市场对中国棉花需求旺盛,出口量大幅增加。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际贸易受到限制,国内对棉花需求大幅增加。
这一时期是中国棉花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重要阶段。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大力支持下,中国开始进行农业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
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支持,并推动着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棉花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棉花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了经济改革开放,棉花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纺织工业逐渐实现现代化转型,纺织机械、设备和工艺水平得到提升。
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
黄道婆课件..PPT教案
![黄道婆课件..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d7b18a9b6648d7c1c746f3.png)
忧 , 指 生 活 上 很 富 裕 , 没 有第8什页/么共2忧8页虑 。
❖“棉神”黄道婆因为不堪忍受封建 家庭的压迫所以流落崖州,并向当 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 术。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着衣食无 忧的生活但是她毅然回到家乡无私 向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创新纺织 工具。当她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 的功绩。
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
(一是她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不愿想起往事; 二是毕竟是自己的家乡,不能不思念;三是家乡非常 贫穷,人们劳作非常艰辛,如果能传授先进的植棉方 法和纺织技术就好了,就不会那么穷、那么累了。这 段话可以看出黄道婆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常常思念家乡”“百感交集”“毅然搭上顺道的 海船,回到了故乡”表明了什么?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讲究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 花卉:花草。 • 赢得:博得;取得。 • 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形容孤单,无依无
靠。 • 百感交集:种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慨无比。 • 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
第12页/共28页
• “再也无法忍受”“决心冲出牢笼”“设法逃出家门”“躲到……漂泊”“坚信凭自己勤 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这说明了什么?
• 说明了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和虐待,也表明了黄道婆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
第13页/共28页
“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
百感交集: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 情复杂。
第9页/共28页
第一段: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 (1) 神”。 第二段: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 (2-4)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
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纺织
![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纺织](https://img.taocdn.com/s3/m/e58e8d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e.png)
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纺织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段历史中,纺织业一直是中国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纺织是指将纤维材料转变为纱线、绳索或者布料的过程,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中纺织业的发展和影响。
一、纺织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使用粗糙的棉花纤维和草麻纤维来制作简单的衣物和绳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丝绸的出现对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丝绸的生产需要熟练的技术和复杂的工序,这促进了纺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最早的丝绸制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世纪的夏朝时期,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蚕丝制作细薄的纺织品。
而到了公元前4世纪的西汉时期,丝绸生产已经达到了高峰。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其他纺织品被输送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二、纺织业对古代社会的影响纺织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首先,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农民们种植棉花和其他纤维植物,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用于纺织生产。
同时,纺织业也为农民们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纺织业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发展。
丝绸和其他纺织品不仅被用于日常穿着,还被广泛应用于宫廷礼仪、祭祀、庆典等场合。
同时,纺织品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例如刺绣、织锦等技艺。
此外,纺织业在中国社会中还具有性别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纺织活动主要由女性负责,妇女们通过纺织来展示自己的技艺和勤劳,也被认为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的象征。
同时,纺织业也是一项传统的产业,许多技艺被专门的纺织家族所掌握,通过这个行业的掌握,家族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纺织业的传承和发展纺织业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纺织技术通过师父传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不断积累并发展新的技术。
常州纺织历史探究
![常州纺织历史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1eba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4e.png)
常州纺织历史探究陶丽珍;赵玲珍【摘要】本文主要对常州纺织发展历程、纺织产品发展、纺织名企等进行梳理和探究,对于了解常州纺织发展的历史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江苏丝绸》【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33-35,38)【关键词】常州纺织;历史;产品;企业;探究【作者】陶丽珍;赵玲珍【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1作为季子故里的常州,是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工商业名城,纺织业在常州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对常州纺织发展历程、纺织名品、纺织名企等进行梳理和探究,对于了解常州纺织发展的历史有重要作用。
1.1 古代常州纺织业的发展唐宋时期,常州纺织以丝织物、麻织物闻名天下。
列为贡品的有透额罗、细纻、纱罗、紧纱、、绢布、红紫绵巾等。
宋代的常州已成为江南五大丝织产地(苏、杭、湖、松、常)之一。
元末明初,常州土布业随着棉花种植的发展而逐渐兴起,同时丝织物依然兴盛。
当时,市面上流行的丝织物主要有“罗筛绢”(亦称“常贡绢”)、“银罗绢”、“纱罗绢”、“孟河绉”等。
明代的常州是全国33个较大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之一。
明清以来,常州出现了以土纺土织为主的手工织场,“放纱收布”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包买主也随之产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织工场逐渐萌芽。
清代的常州出现了以纱成布的白布庄和加色出售的色布号,常州不仅成为手工纺织土布的产地,更是土布的汇集运营之地之一;至清中叶,常州已经可以对土布进行漂白、染色、印花加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加工链,生产能力也是是外地所不能及,其加工的色布,远销大江南北。
1.2 现代常州纺织业的发展开创常州纺织由土纺土织向机器织布重大转变的,是1906年吴幼儒等人创办的晋裕布厂,它是常州第一家机器织布工厂,该厂的创建促进了常州纺织业从分散的手工作坊向工厂化发展。
晋裕布厂的产品主要是条布,即先染纱后织布的色织布,这也促使了棉织产品的发展。
纺织材料学PPT课件
![纺织材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e9fa0a524de518974b7d19.png)
第12页/共115页
纤维的基本性能
• (1)一定的长度和长度整齐度; • (2)一定的细度和细度均匀度; • (3)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 (4)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 • (5)一定的抱合力和摩擦力; • (6)一定的吸湿性和染色性; • (7)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第40页/共115页
• 中腔胞壁对比法: 原理——成熟好的纤维胞壁厚而中腔宽度小,成熟度差的胞壁薄而中腔小。所以可根据棉纤维中腔宽度与胞 壁厚度的比值来测定成熟系数。
第41页/共115页
• NaOH膨胀法: 原理——棉纤维在18%NaOH溶液中膨化后,截面形状改变。根据膨化后胞壁厚度/纤维最大宽度,纤维外 形定确定正常纤维N、薄壁纤维B、死纤维D;计算成熟度比M。
(polyurethane), 氯纶Polyvinyl chloride
第22页/共115页
第二节 纤维的加工、应用与发展
• 天然纤维 • 棉纤维 • 麻纤维 • 毛纤维 • 丝纤维
• 化学纤维
第23页/共115页
棉纤维
• 主要产棉区 •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 • 棉花的初加工 • 棉纤维的分类 •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品质 • 原棉检验
~ 4000 fibers/seed, max 20,000 fibers/seed 250,000 fibers/boll
第26页/共115页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
• 棉纤维正常生长发育分三个阶段
伸长期 →加厚期 →干涸期(扭曲期) • 伸长期:纤维加长,形成胞壁 • 加厚期:长度基本长足,主要是胞壁加厚 • 干涸期:失去水分、胞壁扭转,沿纤维纵向形成天然转曲。
• 动物纤维:从动物身上或分泌物取得的天然纤维,也 称天然蛋白质纤维。其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37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15b8c7f866fb84ae45c8d93.png)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内容 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进入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 总值的比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 史现象的根源?
1、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强国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更多的采用 了新技术和新设备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 领域
(3)表现:
生产领域:电力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电钻、电焊机
生活领域: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 电影摄像机放映机、火力发电站
B电话 (贝尔) 电车(西门子) 电报
蒸汽时代
(4)影响: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天才是1%的灵感 加99%的汗水
成就二: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 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逐渐被瓜分完毕, 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战争
废气排放
结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
为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时,
也会造成环境雾污霾 染。
沙漠化
我们要积极开发清洁能源保护环
梳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人物
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pptx
![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21f59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1.png)
第19页/共42页
纤维素酶
• 采用纤维素酶洗涤不仅能对纤维表层进行可控的“刻蚀”,使织物产生不均匀的褪色,而且对织物内部纤维的 强力不会过度损伤。
第22页/共42页
对应用工厂来说,纤维素酶制剂的性能和品质 是需要考察的,而采取测试酶活力的方法却又是不 可靠的,且没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其应用效果的考察来评价纤维素酶制 剂的性能和品质则是既直接又容易操作的。
对于考察内容,可以根据生产加工的目的、要 求着重测试、对比某些项目。
至于其技术经济指标或性价比,当测试完性能 和品质后,性价比的问第题23页自/共然42页有结论。
第2页/共42页
•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包括纤维改性、原麻脱胶、印染前处理、 印染废水处理、服装成衣加工等领域。目前,纺织用酶制剂加工工艺已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纺织湿加工领域, 市场规模呈稳定递增趋势
第3页/共42页
• 实现生态整理、绿色染整成为印染行业的当务之急,此时生物酶退浆处理工艺应 运而生在纺织物处理过程中,应用碱性淀粉酶可使退浆与精练工艺合并,此工艺 具有如下优点:高预洗涤效果,高织物质量,高预处理效益,低污染,高纤维表 面效果,节省时间,更小的织物损坏,极大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 对织物前处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将退浆与精练两步合并,成本并没有降至最 低。如果碱性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抗过氧化氢能力,则退浆、精练与漂白可合为一 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对织物造成的损坏会降至最低,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是下一步棉织物前处理的发展趋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课件: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课件: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6fb4d8bb4cf7ec4afed07c.png)
东川区铜都中学政史地组
姜正华
夏朝
(公元前2070—公元前 1600年)
商朝
(公元前1600—公元前 1046年)
西周 周朝 东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 476年)
导入: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 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 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时期。春秋战国因何得名?请同学画出春秋战国 分期的时间轴。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2.知道春秋时期,王室衰统治实力逐渐衰微的历史史 实; 3.掌握诸侯的争霸历史史实,通过朝业兴替的探究, 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 意义。
名 时间 历史特征 称 春秋 前770-前 奴隶 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
476 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 强大的诸侯。
交流探讨
材料分析:
衔名)。” ——《史记•周本纪》 你知道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吗? 附于强大的诸侯。 2.对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 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原因二: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
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
农业: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 动 荡 春 秋 时 期 政治 王室衰微 经济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诸侯争霸
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 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 事会。
知识拓展:“春秋争霸”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