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合集下载

院感培训内容

院感培训内容

院感培训内容一、院感基础知识1、院感的定义与范畴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常见的院感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3、院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以及生物媒介传播等。

二、手卫生1、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每个步骤至少揉搓 15 秒。

3、洗手的时机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等都需要洗手。

4、手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消毒剂,如含醇手消毒剂、含氯己定手消毒剂等,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1、口罩了解不同类型口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等,并正确佩戴和摘除口罩,确保口罩能够有效阻挡飞沫和颗粒物。

2、手套根据操作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手套,如乳胶手套、丁腈手套等,注意手套的正确佩戴和脱卸方法,避免交叉感染。

3、防护服在进行可能产生喷溅或接触大量血液/体液的操作时,需要穿着防护服,确保防护服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4、护目镜和面罩在可能有血液/体液喷溅到面部的操作中,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四、清洁与消毒1、环境清洁与消毒掌握不同区域(如病房、诊室、手术室、走廊等)的清洁消毒频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清洁工具。

2、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了解各类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内镜、输液器具等)的消毒灭菌要求和流程,确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3、医疗废物的处理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掌握正确的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方法,防止医疗废物造成二次污染。

护士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护士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2023REPORTING 护士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角色与职责•常见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规范•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耐药菌监测报告制度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医院感染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来源、传播途径等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

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对患者的危害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对医院的影响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可能受到医院感染的威胁,影响自身健康和工作效率。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医院声誉和形象,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

03020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意义保障患者安全通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

2023REPORTINGPART02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角色与职责护士在防控工作中定位第一线防控人员护士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第一线人员,负责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患者安全守护者通过细致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免受医院感染的威胁。

感染控制知识传播者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感染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遵循正确的消毒操作程序,确保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安全。

消毒操作规范护士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减少自身感染风险。

个人防护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和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患者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概念 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
一、无菌技术概念 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 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 管理办法。
1、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未被污染的区域。 2、有菌区域:(非灭菌区)未经灭菌处理或经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操作必须使用防护镜、面部 防护罩、口罩等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 较高)
标准预防内容—隔离衣
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喷溅 物 等污染
必要时可在外加塑料围裙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污染其他患者和
环境。
保证职业安全 防止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类型
重点科室。 4.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服前后。 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或者被其污染
的物品后。 6.脱手套后。 7.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如何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至少15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 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主要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病毒
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 一般是由医疗锐器引起
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
操作中(掰安瓿、抽吸药液、各种注射时、拔针 时)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 丢弃过程中 不正确的废物处理

无菌操作及院感相关知识

无菌操作及院感相关知识

无菌操作及院感相关知识:1.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医疗、护理、科研等活动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环境中病原体微生物的数目减少或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防止病原体微生物的扩撒和传播的操作。

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2.院感: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很多,常见的有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呼吸道传播和胃肠道传播等。

因此,在医疗活动中,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3.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前、后都应当进行手卫生,以减少病原体微生物的传播。

4.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医疗器械消毒、医护人员手的消毒等。

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浓度,确保消毒效果。

5.隔离防护:隔离防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等。

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隔离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病原体微生物的传播。

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传播,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血液透析器等。

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应当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使用后应当进行正确的处理和销毁。

7.职业防护:职业防护是预防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等。

医护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防护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

护理人员院感培训课件

护理人员院感培训课件

灭菌物品的存放要求
灭菌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必须放入无菌物品存储柜中,并定期检查灭菌日期及有 效期,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不得超过产品包装的有效期。
1 治疗室
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物品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 污染物品应分别放置,无关物品不得进入室内。
2 治疗车
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 室的治疗车应配有手消毒剂,每接触一名患者都应进行洗手或手 消毒。
收集 标签
Part
Six 06
手卫生
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标准七步洗手法
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 当所致。 2、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 医院感染。
快速手消毒剂、 皮肤消毒剂更 改日期和时间
止血带脏且做 不到一人一用 一更换。
不能严格区分清洁物 品与污染物品,如换 药包、注射器等
无菌物品打开 后不及时使用
消毒剂使用过 程中不盖盖
目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01 治疗台随意放 置的注射器
02
有无菌物品不 分
03
消毒剂盖盖不 严密
04
棉签无开启时 间
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 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 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 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感谢您的观看
无菌物品有效期 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 使用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 6个月 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精选【篇一】院感知识培训知识内容: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控制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五、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a、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f、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六、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七、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关于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好下述工作:1、组织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经空气传播疾病感染预防与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经空气传播疾病感染预防与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市立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制度院感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目录: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经空气传播疾病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制定目的为了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全院三主要内容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应确保环境清洁无尘,限制人员流动,不可与整理床铺、卫生清扫等工作同时进行,严禁在尘埃飞扬、空气污浊的地方进行无菌操作。

2无菌操作前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

3进行无菌操作时,持无菌容器时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和内部;取无菌物品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未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0CM以上),操作时禁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等。

4取出的无菌物品应及时包好,注明打开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再放回容器内。

5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定点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必须保存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

无菌物品按灭菌先后顺序排放,放在干燥清洁固定的地方,定期检查。

6使用无菌液体现用现配,抽取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注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瓶装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四参考文献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48号,2006年9月1日实施。

2依据《护理学基础》本科教材一制定目的为了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全院三主要内容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应确保环境清洁无尘,限制人员流动,不可与整理床铺、卫生清扫等工作同时进行,严禁在尘埃飞扬、空气污浊的地方进行无菌操作。

2无菌操作前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

3进行无菌操作时,持无菌容器时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和内部;取无菌物品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未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0CM以上),操作时禁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等。

4取出的无菌物品应及时包好,注明打开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再放回容器内。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特进行本次院感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或在患者体内定植、寄生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致病,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或发生易位时则可引起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医务人员方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差,未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手消毒。

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如穿刺、注射、手术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不足,缺乏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能力。

2、患者方面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患有慢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老年人、婴幼儿等。

患者的基础疾病严重,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患者不配合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如擅自外出、不遵守探视制度等。

3、环境方面医院的布局不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划分不明确。

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如医疗器械、床单元、地面、墙壁等。

通风换气不良,空气污浊,有利于病原体的传播。

4、诊疗操作方面侵入性操作增多,如导尿、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破坏了人体的天然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手术操作不当,如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大、止血不彻底等,容易导致术后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其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院感知识培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院感知识培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院感知识培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院感知识培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不可佩戴手饰。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一周左右,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

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操作中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无菌区;手臂就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面对无菌区域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7)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院感岗前培训基础知识

院感岗前培训基础知识

院感岗前培训基础知识第一篇:院感岗前培训基础知识岗前基础知识培训医院感染基础知识20问1.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有何不同?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NI)。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在早期,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这两个术语一直被使用,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

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

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的是什么?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是怎么分类的?分2类: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5、你知道什么是内源性感染吗?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体内和体表,多数为在人体定值、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当他们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

如细菌的移位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6、你知道什么是外源性感染吗?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环境和人员,如有其它病人、工作人员、物品以及医院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

7、医院感染发生的三个环节?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制度(院内培训用)(完整版)

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制度(院内培训用)(完整版)

谨记主线、底线、红线,落实主体、主责!
在全国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 王贺胜 20190606
三、立足综合实测,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感染防控工作。 1.压实责任,建立健全感染防控管理体系。 2.强化培训考核,提升医疗机构感染防控能力水平。 3.落实感染防控要求,切实防范感染风险。 4.严肃问责追责,形成改防控管理的高压态势。
对相关人员处理: 东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护士长、院感科主任和副主任、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和副主任撤职处理,检验科主任警告处分。 涉事5名执业医师和14名执业护士暂停6个月-1年执业活动,直到吊销执业证 书的处罚,按照行政处罚程序办理。 对东台市卫健委主任诫勉谈话,副主任警告处分,医政科科长严重警告处分。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诫勉谈话,分管副处长党内警告处分。 东台市副市长提醒谈话。
新时期医院感控目标问题:健康保健相关感染
➢ 院感防控聚焦于疾病诊疗是必然趋势 ➢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临床导向是必须选择 ➢ 临床医师主导院感防控是必由路径
国家卫健委院感质控中心用别人的教训来教育我们自己;
► 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用自己的教训去教育别人;
工作要求
3、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监管问责。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源头管理,全面开展感 染防控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全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识别风险、化 解风险的能力水平,深刻汲取教训,强化内外部监管,严肃执纪问责,将感染防 控作为核心考核内容,纳入医院评审评先优等工作,不断规范执业行为,促进感 染防控水平的持续提升。
2019年6月6日视频会议
通报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院感事件
国家卫健委: ➢ 由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通报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ppt课件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院感控制知识培训ppt课件

生活垃圾
5、已打开或已使用但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使 用卫生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垫布(纸)、手术衣、 床单、防护隔离衣、防护眼罩、妇女卫生巾、婴幼儿尿不湿(尿垫) 等(在污染区域和感染科使用的鞋套除外)等; 6、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废弃瓶、 输液袋等。
无菌技术操作10项原则
8、各种无菌包要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不重复使用。有下 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使用:过期;破损或漏气;变形;湿包或有明显水浸; 密封容器筛孔被打开;灭菌包落地或误放在不洁之处;包装发霉;包内外化 学指示卡变色未达标或有疑问等。 9、抽出和开启后的静脉用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开启后无菌药液4h内 使用,其他溶液不得超过24小时。 10、小剂量单包装的碘伏、酒精密闭保存,开启使用后一周更换一次。
无菌技术操作10项原则
1、无菌技术前,操作者戴好帽子、口罩,实施规范的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穿 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卫生等达到有关管理规定指标要求。 3、必须使用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无菌和非无菌物品分柜放置,有明显标志。接触无菌包(取无菌物品或整理 菌柜)前必须先手或手消毒。
• 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死胎,医学实验动物的组 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
•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指批量产生者)。包括废弃的抗 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 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致癌 性药物,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废弃的疫苗、 血液制品等。

医院感染试题手术室消毒隔离答案

医院感染试题手术室消毒隔离答案

医院感染试题手术室消毒隔离答案医院感染试题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二)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手术间布局合理,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区域间(标志)明确。

三)术前做传染病筛查,有传染病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

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严格)区分,分别安排在一般手术间或无菌(隔离)手术间。

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

后做有菌手术,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的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使用过的一次性敷料集中处理。

四)严格控制参观人数,根据手术大小合理安排,参观者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出入。

五)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

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

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六)凡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用过的器械,按(消)——(洗)——(消)原则处理后备用。

七)手术室敌手术病人作好(详细)注销,按月上报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干科室及院感办研讨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八)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应严密(隔离)、谢绝参观。

手术者必须穿(隔离衣),换拖鞋。

需要室外用物时,由室外人员传递,尽可能减少室内用物,缩小污染范围。

术后,手术者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方可离开。

拖鞋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

传染病人的体液、洗涤液必须消毒处理后排弃,并做好(记录)。

九)特殊污染(破伤风、气体坏疽等)手术后的处理方法。

1)凡被脓血污染不耐热的物品,先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后,再进行(化学)灭菌处理。

2)统统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盒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

物表、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拖地。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院感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场所进行无菌操作时,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保证操作过程无菌的一套规范操作程序。

下面是一个关于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1200字范文: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污染源,如尽量少讲话、少活动,避免污染操作区域。

3. 每次无菌操作需评估个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4. 坚持使用无菌器械、药品,严禁使用已经过期的物品。

二、操作场所与器械选择1. 选择清洁、干净、通风良好的无菌操作场所进行操作。

2. 选择无菌器械,如特制的器械包装,无菌手套,无菌药品等。

三、个人卫生和防护1.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彻底清除手部污染物。

2. 使用无菌手套,穿戴好无菌手套之后,不能离开操作台,以免手套受到污染。

3. 在操作过程中,如感到手套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手套。

4. 避免污染操作区域,如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无菌区域,尽量使用器械进行操作。

5. 使用无菌技术时,应戴上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空气传播的细菌污染。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无菌器械包装前,确保将工作台布置好,避免物品的污染。

2. 打开无菌器械包装时,应注意不碰触或接触到无菌区域。

3. 在操作过程中,如需要改用其他器械,应将该器械放入无菌操作区域,以避免器械的污染。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区域的干燥和无污染状态,以保证操作的无菌效果。

5. 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染或操作不当,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避免无菌操作的失败。

五、处理无菌物品和废弃物1. 无菌物品在使用后,应及时处理,如包装损坏、过期的无菌物品不能使用,应及时丢弃。

2. 废弃物应放入封闭的装有双层无菌袋的容器中,避免废弃物的扩散和污染。

六、无菌技术操作的质量控制1. 完成无菌技术操作后,应对操作进行记录,如操作者姓名、操作时间等。

手术室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七月院感培训:手术中无菌原则外科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有密切关系。

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每人都必须充分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手术室各项工作中更好地执行无菌技术。

这是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的规章,即无菌操作原则。

如有违反,应立即纠正,屡教不改,禁止上手术台。

1.建立一个无菌区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如稍有怀疑应立即更换。

物品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有菌,不能在无菌区内使用:①在非限制区内的灭菌敷料;②无菌包破损或潮湿;③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④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

无菌区的建立应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机会。

2.无菌手术衣的应用对开式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面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双手前臂,全遮盖式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为颈以下腰以上的前胸和后背、双手及前臂。

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

手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在腰平面以上。

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

由于手术衣在腰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好的手术台。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

也不应来回走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

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应面向无菌区。

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上。

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3.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

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

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小时内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

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菌物后即盖好。

2024年度《医院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年度《医院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7
02
消毒灭菌技术与方法
2024/2/2
8
消毒灭菌原理及设备介绍
消毒灭菌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达 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2024/2/2
常用消毒设备
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设备等。
9
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024/2/2
常用消毒剂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饮食 计划
29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01
02
03
04
有效倾听
理解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与担忧
清晰表达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问 题
情感支持
给予患者和家属情感上的关怀 与支持
协同合作
与家属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和护 理措施
2024/2/2
30
健康教育活动组织
01
02
03
04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或研 讨会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 染等;根据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2024/2/2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2/2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病原体传播、易感人群 、医疗操作等。其中,病原体传 播是最主要的途径,包括接触传 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2024/2/2
12
03
手卫生与无菌技术操作
2024/2/2
13
手卫生概念及重要性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 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 、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全面)PPT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全面)PPT
9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生儿感染事件
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
强。一该是院医对院《管医理院工感染作管松理懈办,法医》疗及安有全关医意 识院管不理强的。规该定院执对行《不利医,院医感院染管管理理工办作法松懈》, 及在医有疗关安医全院保管障理方的面存规在定纰执漏行;不医力院,感医染管院 管理的理规工章作制松度懈不,健在全,医没疗有安全全面保落障实方诊面疗技存 在全感术务规人纰,染范员漏没管和工;有理医作全的医院责面工院感 任落作感染 心实制染管 不理 强诊度管的 ,疗理;工 思技的部作 想术规分制 麻规章医度 痹范制务。;和度人部医不员分医院健工 作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
16
2、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防控:
●外源性感染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监控措施的 实施,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内源性感染发病机制复杂,耐药菌株的不断 出现,已成为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一个十分突 出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17
3、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
广义:现代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是指一切在医院活 动过的人群,如住院病人、医院职工、门诊病人、 探视者和陪护家属。但由于门诊病人、探视者、陪 护家属及其他流动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短暂,很 难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因此医院感染的对象主 要为住院病人。
27
8、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
原学诊断。
28
8、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 有明显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起,超过 平均潜伏期后而发生的感染 ● 对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后48小时 后的感染 ● 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 ● 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同部位 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 培养到新的病原体 ● 新生儿在经产道时发生的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感知识培训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
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不可佩戴手饰。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
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必须
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
可保存一周左右,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操作者
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

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操作中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无菌区;手臂就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面对无菌区域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7)一物一人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