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胶体分散体系

合集下载

如何解决胶体、溶液、分散系的问题

如何解决胶体、溶液、分散系的问题

如何解决胶体、溶液、分散系等概念混乱的问题胶体、溶液、分散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概念问题特别容易混乱我是这样的解决的。

一、从概念出发
分散系是指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所以分散系包括胶体和溶液。

胶体是是一种均匀混合物,是非匀相的,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相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

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大小(直径)介于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二、从本质出发
分散质颗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 -9的是溶液,介于10 -9到10-7的是胶体,大于10 -7的是浊液
三、从性质出发
1、能透过半透膜的是溶液,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胶体
2、利用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

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没有此现象的是溶液。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溶液、胶体、分散系的所做的工作。

8胶体溶液

8胶体溶液

此法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46
二、溶胶的基本性质 (一) 溶胶的光学性质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 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种现象叫丁铎尔现象,也叫 丁铎尔效应(Tyndall effect)
25
二、液体表面的吸附 (一)液体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水表 面张力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正吸附。
表面惰性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负吸附。
26
二、液体表面的吸附 (一)液体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如肥皂 ,RCOONa
R
一、固体表面的吸附
1. 物理吸附是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是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这类吸附没有选择 性,吸附速度快,吸附与解吸(与吸附相反的过程)易 达平衡,但可因分子间引力大小不同使吸附的难易程 度不同,在低温时易发生物理吸附。
20
第三节 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吸附及乳状液
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吸引其它物质的分子、 原子或离子聚集在其表面上的过程。
41
c.胶溶法:属化学分散法。原理是在新生成的沉 淀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沉淀重新分散
成胶体。如新生成的 Fe(OH)3 沉淀,经 洗涤再加入少量稀 FeCl3 溶液,通过搅 拌后沉淀就转变为红棕色的 Fe(OH)3 溶 胶。
Fe(OH)3(新鲜沉淀) FeCl3 Fe(OH)3(溶胶) AgCl(新鲜沉淀) AgNO3 或 KCl AgCl(溶胶)
34
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主要决定于所使用的乳化剂 的性质。 当加入水溶性乳化剂(HLB>7),如钠肥皂、乳蛋 白等,形成O/W型乳状液;
若加入油溶性乳化剂(HLB<7) ,如钙肥皂、胆固

14章_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14章_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2.胶体分散系统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目测 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系统。
3.粗分散系统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系 统,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
胶体分散系统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普遍存 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宏观是指研究对象的尺寸很大,其下限 是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物体(半径大于1 微米),而上限则是无限的。
溶胶的净化
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多余的电解质, 如制备 Fe(OH)3溶胶时生成的HCl。
少量电解质可以作为溶胶的稳定剂,但是过多的电 解质存在会使溶胶不稳定,容易聚沉,所以必须除去。
1、渗析法
2、超过滤法
简单渗析
简单超过滤
电渗析 电超过滤
渗析法和超过滤法还可用于:
工业上: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及水的纯化
通过推导得出扩散通过AB面的净粒子数与浓 度梯度和扩散时间t 成正比,得到 :
D x2 2t
这就是Einstein-Brown 位移方程。从Brown运动实
验测出 x ,就可求出扩散系数 D。
将Brown运动公式代入上式,则有:
D RT 1
L 6r
从上式可求粒子半径 r
已知 r 和粒子密度 ,
复习
定义分 分散 散介 相质disdpiesrpseirnsginpghmaseediu: 被m分:散另的一物种质连续相物质
分散体系(粒按子分分大类散小相)分粗 胶子分 体(散 分或体 散离系 体(子系r)(1分100-散-97 体mr)系悬乳(10浮状r-7液液m1)0(-9大m憎分)液子电小)溶解分溶液质子胶溶溶液液
(3)热力学不稳定性
因为粒子有很大的界面,很高的界面能,因此是热 力学不稳定体系。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4.56 ÷ 60.0 -1 b ) 解:(B)= = 0.76mol ⋅ kg 100 ÷1000
∆Tb = 0.512×0.76 = 0.39K
∴ Tb = T + ∆Tb
* b
= 373+ 0.39 = 373.39K
(2) 测定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
0.40g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 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 例5. 将0.40g葡萄糖溶于20.0g水中,测得溶液的沸 点为100.056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点为100.056 ℃,计算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三、溶液浓度的相互换算
物 质的 量浓 度与 质量 数 分 的换 算公 式: M(B) ×V(L) M B) ( 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38g·ml-1, 计算 例2. 48%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此溶液的
(1) 物质的量浓度; ) (2) 质量摩尔浓度; ) (3) 摩尔分数; )
显然也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的。 显然也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的。
ω1 ⋅ m = ω2 ⋅ m2 1
特点:直观明了,数值不随温度而变, ③ 特点:直观明了,数值不随温度而变,但无法描 述物质的量。 述物质的量。
5)质量百万分比浓度 ppm
定义: ①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的质量的百万分比表 示浓度称为质量百万分比浓度, 表示。 示浓度称为质量百万分比浓度,用ppm 表示。 公式: ② 公式:
nA xA = nA + nB
nB xB = nA + nB
③ 量纲: 1
质量分数ω 4)质量分数ω
定义: ①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表示浓度称 为质量分数, 表示。 为质量分数,用ω表示。 公式: ② 公式:

高考化学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知识点

高考化学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知识点

高考化学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知识点1、分散系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在水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溶质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各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分散质分散质直径主要特征实例溶液分子,离子<1nm(能通过半透膜)澄清,透明,均一稳定,无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溴水胶体胶粒(分子集体或单个高分子)1nm~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均一,较稳定,有丁达尔现象,常透明肥皂水,淀粉溶液,Fe(OH)3胶体悬浊液固体颗粒>100nm(不能透过滤纸)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能透光的浊液有丁达尔现象水泥,面粉混合水乳浊液小液滴牛奶,色拉油混合水2、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a、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b、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c、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d、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a、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b、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c、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d、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e、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f、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3、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5、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注意:1、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2、常见的胶体分散系①Fe(OH)3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分别由相应的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FeCl3溶液:Fe3++3H2O=Fe(OH)3(胶体)+3H+明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3H+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2OH-肥皂水:C17H35COO-+H2O=C17H35COOH(胶体)+OH-②卤化银胶体.Ag++X-=AgX(胶体)③土壤胶体.④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⑤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⑥烟、云、雾.3、胶体的分离与提纯:胶体与浊液:过滤.胶体与溶液:渗析.采用半透膜.【解题思路点拨】: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比较:胶体的聚沉是指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破坏胶体稳定的因素)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它是不可逆的.盐析是指高分子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使高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它是高分子溶液或普通溶液的性质,盐析是因为加入较多量的盐会破坏溶解在水里的高分子周围的水膜,减弱高分子与分散剂间的相互作用,使高分子溶解度减小而析出.发生盐析的分散质都是易容的,所以盐析是可逆的.由此可见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5胶体与溶液

5胶体与溶液
沸点上升: △Tb= Kb×bB = 0.52 × 0.54 = 0.28(K) 溶液的沸点:
Tb=373.15+0.28=373.43(K)
例2 2.76 g甘油溶于200 g水中,测得凝固点
下降值为0.279 ℃ ,求甘油的摩尔质量。
解:水是溶剂,查表得到水的kf = 1.86 K· kg· mol-1
(一)质量分数 在混合物中,物质B的质量(mB)与混合物总质 量(m)之比,称为物质B的质量分数(wB)。 wB = mB / m (二)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物质的量 浓度。单位mol· L-1 cB = nB / V
物质的量浓度与微观基本单元的选择有关。
(三)质量摩尔浓度
加于溶液上的最小的额外压力。
试验表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
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对温度成正比。
n c R T RT V
n:物质的量 V:溶液体积 T:溶液的绝对温度 R:同气体状态函数, 8.314 kPa· L· mol-1K-1
•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渗透压只与溶质的粒子数有 关,而与溶质溶剂的本性无关 。
带正电荷移向→阴极
带负电荷移向→阳极
• 电渗:溶胶在电场作用下,使固体胶粒不
动而使液体介质在电场中发生定向移动现
象。
溶胶粒子带电的主要原因 :
(1)吸附作用:氢氧化铁溶胶,该溶胶是FeCl3 溶 液在沸水中水解而制成的。在整个水解过程中, 有大量的FeO+存在,由于Fe(OH)3 对FeO+的吸附
bB = nB / mA = 0.1 mol / 0.050 kg= 2 mol· kg-1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 稀溶液: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 如果没有给出密度值,稀溶液的密度可以取1。 • 稀溶液与电解质溶液都属于真溶液分散系。 • 溶液的性质有两类:Ⅰ.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如溶 液的颜色、导电率等 ——溶液的个性;Ⅱ.取决于 溶质的数量,即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 数量多少有关——溶液的通性。

胶体溶液--第一节 分散系

胶体溶液--第一节 分散系

胶体溶液--第一节分散系第九章胶体溶液胶体化学是研究胶体分散系-物理化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它不仅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和生命科学紧密相关。

在研究动植物的生命现象时,随处都会遇到胶体体系。

从胶体化学的观点来说,人体就是典型的胶体体系。

因为细胞、血液、淋巴液、肌肉、脏器、软骨、皮肤、毛发等都属于胶体体系。

因此,生物体内发生的许多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与胶体的性质有联系。

另外,许多药物、消毒剂、杀虫剂等也是以胶体形式生产和使用。

因而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学习一些胶体体系的基本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节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散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而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例如食盐水溶液,食盐是分散体系又分为均相分散系和多相分散系。

低分子溶液与高分子溶液为均相分散系。

溶胶与粗分散系为多相分散系。

分散体系的某些性质常随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而改变,因此,按分散相质点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表9-1):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nm以下);胶体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100nm之间);粗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00nm以上)。

三者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一、粗分散系在粗分散系中,分散相粒子大于100nm,因其粒子较大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即可观察到分散相的颗粒。

由于其颗粒较大,能阻止光线通过,因而外观上是浑浊的,不透明的。

另外,因分散相颗粒大,不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同时易受重力影响而自动沉降,因此不稳定。

粗分散系按分散相状态的不同又分为悬浊液(固体分散在液体中――如泥浆)和乳浊液(液体分散在液体中――如牛奶)。

二、低分子分散系分散相粒子小于1nm,因分散相粒子很小,不能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溶液是透明的。

这种溶液具有高度稳定性,无论放置多久,分散相颗粒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沉,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分散相颗粒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在溶液中扩散很快,例如盐水和糖水等。

药剂学-药物剂型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药剂学-药物剂型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药物剂型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药物剂型按照物理化学的分散系统将剂型分为真溶液、胶体溶液、乳剂、混悬、气体分散、微粒分散及固体分散型等。

1.真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一定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和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的油溶液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部分涂剂等。

4.混悬剂: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均匀分散体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滴或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如:气雾剂。

6.微粒分散型:药物以不同大小的微粒成液体或固体状态分散。

如微球剂、微囊剂、纳米剂、纳米囊等。

7.固体分散型: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以固体介质中。

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等。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本章要求]:1.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分类,对憎液溶胶的胶粒结构,制备和净化方法等要有一定的掌握。

2.了解憎液溶胶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3.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掌握什么是电动电位以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4.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凝胶的分类、形成及注意性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及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和测定方法。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构成分散系统,在分散系统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相(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介质。

分散系统分类:(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1.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统:即真溶液,分散相粒子半径r<10-9m2.胶体分散系统:多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相粒子半径为10-9m<r<10-7m,分散相和分散质不是一相的多相体系,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比表面,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3.粗分散系统:r (10-7.10-5)m§14.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一.胶体的分类:1.憎液溶胶:(胶体):由难溶物分散到分散介质中所形成。

分散微粒是很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该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很不稳定,极易被破坏而聚沉,且不能恢复原态,是热力学不稳定和不可逆系统。

2.大分子溶液:(亲液溶胶),大分子化合物的溶液,其分子的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具有胶体的一些特性,但它却是分子分散的真溶液,大分子化合物在适当介质中可自动溶解而形成均相溶液,若设法使它沉淀,当出去沉淀剂,再重新加入溶剂又可自动再分散,是热力学稳定,可逆的系统。

胶体系统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沉状态分类,P4.6,表14.2所示。

3.胶体的基本特性:特有的分散程度,不均匀(多相)性,易聚集的不稳定性等。

二.胶团的结构如:利用AgNO3和 KI溶液反应制备AgI溶胶若KI过量:[(AgI)m·nI-·(n-x)K+]x-·xK+若AgNO3过量:[(AgI)m·nAg+·(n-x)NO3]x+·xNO3在溶液中胶粒是独立运动单位,通常所说的溶胶带电是指胶粒而言,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依据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依据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液体,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溶液,胶体和浊液。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并具有不同的分散系统。

本文将从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特性入手,讨论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依据。

【溶液的特性】溶液的定义是指将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液体,如水溶液中的糖、醋等。

溶液的特性是由溶质的分散程度决定的,分散程度可分为完全分散、部分分散和非分散状态。

完全分散状态表示溶质所构成的粒子大小小于10-9 m,即极微粒子状态,在可视化镜下看不到,只能用某种分析手段,如电镜染色等来显示出来;部分分散状态表示溶质所构成的粒子大小一般在10-6 m以上,可以在普通显微镜下显示出来;而非分散状态表示溶质所构成的粒子大小一般大于10-3 m,可以在可视化镜下见到。

【胶体的特性】胶体的定义是指由某种极微粒子构成的微细团簇,其成分包括单个的立体结构和聚集物。

胶体的特性包括分子量,表面电位、表面张力、溶解度和分散性等。

按照分子量的大小,胶体可以分为超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和低分子胶体等。

超分子胶体是指分子量大于10^7g/mol的胶体,它们既有液态特征,又有固体特征,常用于生物科学领域;高分子胶体具有粘性和可塑性,含有大量的极微颗粒,常用于化妆品、涂料、建筑等行业;而低分子胶体的分子量小于10^3g/mol,具有流体特性,可以穿透细胞膜,常用于药物制剂及生物科学领域。

【浊液的特性】浊液的定义是指由细小颗粒和溶质共存的液体,其特性包括透明度、粒子形状和粒子大小。

粒子大小可以分为微颗粒、半微颗粒和大颗粒。

微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m之间,具有悬浮状态,其粒子形状可以是球形、柱形、片状等;半微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00~1000m之间,其粒子形状可以是球形、柱形、片状等;大颗粒的直径一般大于1000m,其粒子形状可以是圆环形和不规则形状等,具有沉淀状态。

以上,就介绍了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特性,并根据不同类型来分析它们的分类依据。

专题二溶液 胶体和分散系

专题二溶液 胶体和分散系

专题二溶液、胶体和分散系[学习要求]1.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理和规律。

2.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了解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4.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胶体的概念和有关性质[学习难点]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学法指导]要求大家能够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析各种不同分散系.熟练掌握溶液中的一些基本计算,尤其不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并学会分析胶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分散系概念以及三种分散系比较1.分散系:分散系包括:二、胶体1.定义:2.胶体的分类:按分散质的组成分为:粒子胶体:如分子胶体:如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成:液溶胶:如固溶胶:气溶胶:3.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反应制备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4.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丁达尔现象①定义:②解释:③应用:例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布朗运动 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之间例2、.不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纯水 B. 蔗糖溶液C.淀粉溶液D.蛋白质溶液三、溶液1.概念:说明:〔1〕溶液是分散系中的一种,其分散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大小为1 nm以下。

〔2〕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多为透明。

〔3〕常用的溶剂:无机溶剂:H2O,NH3(液),HF(液)等。

有机溶剂:C2H5OH,C2H5OC2H5,丙酮,苯,CCl4,氯仿(CHCl3),CS2,汽油等。

2.溶液的分类:〔1〕按状态分〔2〕按饱和程度分3.溶解度固体溶解度〔S〕:气体的溶解度:〔1〕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例3:4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0℃,另一份加少量CaO并保持温度仍为40℃。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1. 丁达尔效应
光线射入溶胶后,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看 到一发光的圆锥体——丁达尔效应。 此现象虽然并非溶胶独有,但是溶胶的这一 现象特别明显。
2. 雷利散射定律
我们称引起丁铎尔效应的散射为雷利散 射,又称经典散射或弹性散射。
24 CV n n I I 0 4 n 2n
多孔塞法
将溶剂与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用 孔径为5-15微米的烧结玻璃板上下分开,浓 的在上面。由于玻璃中的液体是不动的,所 以溶质通过玻璃板全是由扩散过程完成的, 没有对流。一定时间后可用任何方法观察浓 度的变化。 但是要注意,只能用具有相同摩尔质量 和形状的物质来求A/l值;同时多孔玻璃孔内 不能有气泡。
3 2 2 2 2 2 2 1 2 1
C——单位体积中质点数
V——单个粒子的体积
n1、n2——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折射率
由雷利散射定律可知:
•散射强度与单个粒子体积成正比,入射光波长成反比。因此溶胶的 散射光强,可用于鉴别真溶液和溶胶。 •散射强度与单位体积的粒子数成正比,故溶胶的浓度越大,散射强 度越大。浊度计就是按此原理设计的。 •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因此波长越短,散射强度越大。可 以解释雾天用黄色灯,天空呈蓝色,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乳光计原理
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等条件都相同时,雷 利公式可改写成:
2 νV IK 4 λ
当入射光波长不变:
c /(V )
代入上式可得:
4 V r 3 3
I K'cr
3
保持浓度相同: 保持粒子大小相同:
I1 r13 3 I 2 r2
I1 c1 I 2 c2
如果已知一种溶液的散射光强度和粒 子半径(或浓度),测定未知溶液的散射 光强度,就可以知道其粒径(或浓度), 这就是乳光计。

常见的胶体分散系

常见的胶体分散系

常见的胶体分散系胶体分散系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复合系统,其中一种物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胶体分散系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乳液分散系统乳液是一种常见的胶体分散系统,由两种不互溶的液体相组成。

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的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常见的乳液包括牛奶、乳霜、油漆等。

乳液的稳定性取决于胶体粒子的尺寸、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存在。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胶体粒子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加稳定。

乳液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用于制作各种乳制品、饮料和调味品。

二、凝胶分散系统凝胶是一种由液体和固体组成的胶体分散系统。

凝胶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在静止状态下呈现固体的性质。

凝胶的形成是由于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的。

常见的凝胶包括明胶、琼脂和硅胶等。

明胶是由动物骨骼、皮肤或软骨提取的胶原蛋白制成的,可以用于制作果冻、糖果和蛋糕等食品。

硅胶是一种多孔的胶体材料,常用于吸附湿气和过滤杂质。

三、胶体溶液分散系统胶体溶液是由固体微粒以胶体形式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系统。

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取决于胶体粒子的电荷性质和电解质的存在。

当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时,它们会相互排斥,保持分散状态。

常见的胶体溶液包括胶体金、胶体银和胶体二氧化硅等。

胶体金和胶体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光学领域。

胶体二氧化硅是一种多孔材料,可用于制备载药微球和催化剂。

四、气溶胶分散系统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中的胶体分散系统。

气溶胶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微粒与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和吸附。

常见的气溶胶包括雾、烟雾和空气中的尘埃等。

烟雾是由燃烧产生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组成的气溶胶,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中的尘埃是由颗粒物质和微生物等形成的气溶胶,会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呼吸。

胶体分散系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口感,还可以调整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胶体和溶液的区别!

胶体和溶液的区别!

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比如我说氯化钠溶液,就是氯化钠分散在水里,我们称氯化钠为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水为分散剂【分散氯化钠的物质】整个分散系的性质会随着分散质粒子大小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现阶段了解的分散系有三种:浊液,胶体,溶液。

我们称体系内分散质粒子直径<>分散质粒子>100nm 的分散系我们则称之为浊液我们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最简易的办法就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用一束光透过胶体,我们可以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就是丁达尔现象,我们也称之为丁达尔效应。

胶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只要分散质粒子直径达到1nm~100nm我们都可以称它是胶体。

根据状态的不同,有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

下图则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

【蓝色为硫酸铜溶液,红褐色为氢氧化铁胶体】科学家通过超显微镜观察到,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我们将它称之为布朗运动,这也是胶体的性质之一。

胶体的两种性质电泳现象:对于不同的胶粒,它表面的组成情况不一样,有的胶粒带正电荷,有的胶粒带负电荷。

如果在胶体中通入直流电,他们会向阳极\阴极移动。

但是胶体是呈电中性的。

氢氧化铁胶体本身不带电,但是由于它要吸附溶液中的H+,所以带正电。

向负极移动。

如下图。

聚沉作用: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而发生聚沉。

如果是不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则是通过加热而发生聚沉。

发生聚沉作用也就是胶体会从均一的状态变成类似于沉淀的凝胶。

这也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不可以长时间加热的缘故。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 V蒸发 > V凝聚 平衡: V蒸发 = V凝聚
气液两相平衡
H2O(l)
H2O(g)
蒸发
凝聚
纯水的蒸气压示意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饱和蒸气压 蒸发速度 = 凝聚速度
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蒸发的速度等于凝聚的速度,液态水与它的蒸气处于动态平衡,这时 的蒸气压称为水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二、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为什么溶液的蒸气压会下降?
胶体渗透压力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力。
血浆的渗透压力主要是晶体渗透压力,而胶体渗透压力很小。在37℃时,血浆的渗透压力为 770kPa,其中胶体渗透压仅约为4kPa。
溶血现象
质壁分离
红细胞 外界
300mmol·L-1
300mmol·L-1
水分子
220mmol·L-1
340mmol·L-1
第四节 溶胶
问题
Raoult定律
B的摩尔分数
纯溶剂
溶液
pA =p*AxA
pA :溶液的蒸气压
n d e f B nA :溶剂的物质的量 x B
n
pA*:纯溶剂的蒸气B压的物质的量 nB :溶质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
双组分体系
xA
nA n
xB n B n
nAnB n
xAxBnAn AnBnAn BnB1
pA=p* A xA=p* A (1-xB)
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在>100nm。
CuSO4溶液
Fe(OH)3溶胶
Rayleigh 公式
结论
I=24π3 λC 4BVB 2nnB 2B 2+-2nn2A2AI0
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 入射光的波长越短,溶胶对光的散射作用 越强。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光率相差越大,则散射作用越强。 散射光强度与分散相粒子体积的平方成正比,在胶体分散系范围内,随着分散相粒子的增大,对光的散 射作用增强。
V
0 .1 0 0 L
正常人血清中HCO3-的浓度为:
c(HCO3 )n(HV CO3 )
0.165g/61.0gmol1
2.70102molL1
0.100L
【例4】100mL生理盐水中含0.90gNaCl,计算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和浓度。
解:
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N aC l)m (N aC l)0.90g9.0gL 1
112g/112gm ol1 (112g/112gm ol1)(1.00L 1000gL 1/18gm ol1) 0.018
第三节稀溶液的通性
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
pA =p*AxA
只与溶质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稀溶液的性质。
沸点上升
Tb kbbB
凝固点降低 渗透压
Tf kfbB
cBRT
一、液体的蒸气压
w
B
def
m
B
m
d ef
B
V
B
V
A
A
B
def
mB V
B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
纯B的体积 混合前各纯组分体积
B的质量 混合物的体积
B的分子浓度 B的物质的量浓度
B的摩尔分数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CB
def
N
B
V
cB
def
n
B
V
xB
def
n
B
n
def
bB
nB
mA
B的分子数 混合物的体积 B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体积 B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 B的物质的量 溶质A的质量
学时
4 4 2 4 4 2 4 4 4 4 2 4 2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 分散系的分类
第二节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第三节 稀溶液的通性 第四节 溶胶 第五节 高分子溶液 第六节 凝胶
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相
分散介质
第一节 分散系的分类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分散系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B的物质的量浓度 B的质量浓度
cB
def
n
B
V
B
def
mB V
B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体积
B的质量 混合物的体积
【例1】 20℃时,将70mL乙醇(酒精)与30mL水 混合,得到96.8 mL乙醇溶液,计算所得乙醇溶 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
解: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d ef
B
V
B
气溶胶 气体
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
溶胶
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 不完全
互溶的合金
气-固溶胶
如烟、含
尘的空气

分散相

气 态
液-液溶胶 如牛奶、
原油等
固-液溶胶 如珍珠、 某些宝石
气-液溶胶 云
如雾、
液-气溶胶 如泡沫
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 沸石分子筛
一、溶胶的性质
溶胶的光学性质-Tyndall现象
V
A
(C 2H 5O H )V (C 2 V H 5 (O C H 2H )5 O V H *()H 2O )
A
70mL 70mL+30mL
70%
【例2】将25g葡萄糖(C6H12O6)晶体溶于水,配 制成500mL葡萄糖溶液,计算此葡萄糖溶液的 质量浓度。
解: 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C6H12O6)
m(C6H12O6) V
B
def
mB V
25g 50gL1 0.50L
【例3】100mL正常人血清中含326mgNa+和 1的65量H浓CO度3。-mg,试计算正常人血清中Na+和HCO3-
解:
正常人血清中Na+的浓度为:
c (N a + ) n (N a + ) 0 .3 2 6 g /2 3 .0 g m o l 1 0 .1 4 2 m o lL 1
溶剂在半透膜内外的渗透作用过平衡时半透膜两边的静压力差。即阻止渗透作用所 施加于溶液的最小外压。
ΔΠ
渗透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半透膜存在、膜两侧 溶液的浓度不相等
cBRT
MB
mB RT V
cBRTmBV /MBRT
问:溶液的渗透压与气体压力的产生是否相同?
渗透浓度
对于电解质的稀溶液
d e f 混合物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浓度总和。
扩散
布朗运动使胶体粒子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移动的趋势,最终达到平衡的自发过程。
沉降和沉降平衡体系内浓度差越大,扩散越胶快粒。受到重力吸引下降。
由于扩散运动促使浓度趋于均一。 fd
fw
fw
当作用于粒子上的重力与扩散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衡。
溶胶的电学性质-电泳
电泳:外加电场下,分散相向一极移动的现象。
的直径
分散质粒子
实例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鉴别
溶液
分散系性质表 胶体
浊液
<10-9m
10-9~10-7m
>10-7m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酒精、氯化钠溶液
淀粉溶胶、牛奶
巨大数目 分子集合体
石灰乳、油水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无丁达尔 效应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泥浆、牛奶
溶液
第二节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液态溶液
固态溶液
溶剂 溶质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
态物质称为溶质。
题目
公式
符号意义
单位
沸点升高
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称为气态混合物,不作为气态溶液处理。
凝固点下降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B的质量分数 B的体积分数
B的质量浓度
c Vn c RT B ,O S
B,OS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总浓度。
对N于aC弱l溶电液解质溶液,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未解离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与弱电解质解离出的离子浓度
c c(N a)c(C l ) 之和。
对于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
HAc溶液
B ,O S
c B ,O S c (H A c ) c (H ) c (A c )
分子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粗分散系
Fe(OH)3溶胶
分散相 粒子直径
非均相 小于1nm
分散系类型 分子分散系
均相 1~100nm
胶体 分散 系
溶胶 高分子溶液
大于100nm
粗分散系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 粒子的组成
小分子 小离子
胶粒
实例
生理盐水 葡萄糖溶液
氢氧化铁溶胶硫化砷溶胶
高分子 粗粒子
蛋白质溶液 核酸溶液
ppA * pApA * pA *xA
pA *(1xA)pA *xB
三、稀溶液的沸点上升 p
Tb kbbB P
Kkgmol kb单位:
1 p0
p
bB
nB mA
mB / MB mA
MB
kbmB m ATb
Tb
Tb T
T
黑线:纯溶剂蒸汽压曲线。 红线:溶液的蒸汽压曲线。
四、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Tf kfbB
V 0.10L
生理盐水的浓度为:
c(NaCl) (NaCl)
M(NaCl)
9.0gL1 58.5gmol1
0.15molL1
【例5】将0.27gKCl晶体溶于100g水中,计算溶 液中KCl的质量摩尔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