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主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主问题的作用与意义主问题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核心的问题,通常是对阅读素材的思考和理解的核心要点进行提炼,帮助学生聚焦于阅读的重点内容。
设计合理的主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学习,加强阅读的针对性和深度。
此外,主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辨的能力。
二、主问题的设计原则1.与阅读素材紧密联系主问题应当紧密联系阅读素材,围绕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提炼。
主问题的设计应当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要点。
2.能够激发思考和思辨主问题应当具备一定的深度和思考性,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和理解。
通过思考主问题,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可分析和具体化主问题的设计要具备可分析性和具体性。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总结文章的具体事实和细节来回答主问题,以此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三、主问题的例子1.对于叙事类文章:主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哪个人物的故事?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和成长?通过思考主问题,学生可以筛选出文章中与主角相关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2.对于议论类文章:主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他如何通过事实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思考主问题,学生可以挖掘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分析文章作者的观点立场,并思考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度和理由。
3.对于说明类文章:主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说明了什么?这些说明对读者有什么启示和影响?通过思考主问题,学生可以找出文章中的具体说明和例证,进而理解作者的用意并思考这些说明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四、主问题的设计与实施1.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根据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
与零碎、肤浅、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相对,主问题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积累、语言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度,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在教育交流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不可避免的。
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问题法”,即通过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然而,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会使教学过程变得平淡无味,一篇精美的课文被提问肢解,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
这种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他们掌握阅读要领和拥有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
我国古代提倡“善问”与“善待问”,提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增智性和逻辑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先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问题提出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
主问题能够激活课堂、创学,摆脱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的困扰,精练教学内容和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研究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教学。
在教学实中,我曾按照课文顺序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品析,虽然“美点”也被品析出来了,但总觉得把整体的美“肢解”了。
指导教师批评我是“满堂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
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提出精、少、实、活的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推动教学进程,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讨论、理解和探究。
相比于一般的“碎问”,“主问题”具有更为精细的设计和更为有序的出现顺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研究活动,避免教师过多讲析的问题。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1. 引言1.1 导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合适的“主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主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2. 正文2.1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阅读是学习的入口,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接触到各种文字,了解各种知识。
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词汇,提高语感,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发展、情感体验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必备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善于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字数: 285】2.2 “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例谈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核心提问或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问”而问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肢解”成一块块“零碎材料”,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
语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课文的标题切入标题是一课之目,是文章的灵魂,在很多情况下,能够精确而明显的提示文章的基本信息,表露文章的结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文章的思想倾向。
从课文标题设计主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1)对标题的诠释如《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标题已经提示了人物(唐雎)与结果(不辱使命),只要根据标题进行提问:使命的起因是什么(秦国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实则吞并安陵)?不辱使命的过程怎样(受任于先王不敢易;天下缟素就在此时;秦王色挠)?再结合课文进行解读,追问其他细节,课文的整体内容就把握了。
(2)对标题的评论《济南的冬天》教学中,读完后思考一个问题:济南的冬天是一个怎样的冬天?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还要能简述理由,而且后面发表见解的同学不能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
(3)对标题的补充对于一些概念性的或者一些短小的标题,要求学生在初读之后,能够在原标题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成为一个新标题。
如琦君的《金盒子》,我们可以给这篇课文的标题加一个定语——《……的金盒子》,要求能结合课文内容简述你这样加的理由。
(4)拟副标题如《海滨仲夏夜》,我们可以用“一个……的夏夜”的形式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更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
通过设计合适的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什么是“主问题”呢?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是指针对某一篇文章或文本所提出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既能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一个好的主问题不仅要能够与文章的内容相契合,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阅读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阅读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问题。
对于叙事性的文本,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主问题;对于说明性的文本,可以设计一些关于事物原理和逻辑关系的主问题;对于议论性的文本,可以设计一些关于观点立场和论据证据的主问题。
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主问题,这些问题既能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的主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相关的主问题,让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除了设计好的主问题,我们还需要注意主问题的引导和评价。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主问题,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通过及时的引导和评价,可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一、引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主问题设计则是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主问题。
二、主问题设计的必要性1. 培养综合语文能力:主问题设计需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展开批判性思考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 提升阅读效果:通过主问题设计,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的放矢地查找相关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效果和阅读体验。
3. 引导思考和表达:主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增强主动学习意识:通过解决主问题,学生被动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和思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主动性。
三、科学有效的主问题设计1. 阅读目标明确:主问题设计需要明确阅读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主旨、获取细节信息、分析作者观点等。
2. 问题质量高:主问题设计应避免低级、简单的问题,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3. 开放性问题为主:主问题设计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答案,要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表达。
4. 合理分布问题:主问题设计需要合理分布在文本的不同部分,引导学生全面阅读和理解文本,并能有系统地回答问题。
5. 渐进式设计:主问题设计可以分为基础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层面逐渐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学习的可持续性和深度。
6. 引导思考和表达:主问题设计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构思、写作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四、主问题设计的实施策略1.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主问题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思维和表达的范例。
2. 个性化调整: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主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以“礼让还是抢占”为题,探究有礼貌的人把自己的福祉放在首位的精神。
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明确教学目标
1. 综合能力提升:构建联系真实生活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主动参与: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做成一项游戏,利用情感激发引导
学生的主动性;
3. 加强理解:增强学生文本整体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丰富阅读技巧;
4. 拓展思维:让学生参与课外拓展,探索和推理,从而展开自主学习;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1. 引导型:采用主题教学,让学生思考不同主题,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2. 研究性:分组讨论,发挥各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作用,加深理解和思考;
3. 合作式:以读写技能的演练为载体,倡导自主合作性学习,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 情景式:设立一些情景,模拟不同文体,让学生通过训练,实现技能转化和提升;
三、总结
在主问题的设计中,我们应从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阅读能力,解决他们的阅读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主问题”设计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主问题”呢?它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主问题”的定义我们需要明确“主问题”的定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通常指的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时,教师针对文本内容、意义、结构等方面提出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的重要工具。
“主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主问题”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工具。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到文本内容中,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主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辨和推理的问题,引导他们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和证据,进行推理和总结。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巧妙设计“主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一些新颖的、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到愉悦和乐趣。
由此可见,“主问题”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进行“主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设计出的问题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主问题”设计的原则:1. 问题要贴近文本设计的问题应该贴近文本内容,与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相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加深对文本的把握。
2.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
语文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选取一篇适合本年级学生的课文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深入分析,总结归纳1.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讨论结果,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五)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和探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主问题设计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设定一个主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这个主问题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主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 开放性:主问题不能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能够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2. 启发性:主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的思考和探究。
3. 目标性:主问题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 定位清晰:主问题要明确指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内容为一篇古文《鲁迅——白笔记》。
主问题可以设计为:“如何理解文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又能够启发学生对鲁迅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成就进行探究。
二、探究式教学在设定了主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具体的教学步骤可以如下:1. 导入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通过图片、问题或引语等,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2. 提出主问题:教师提出主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3. 集体阅读:全班学生一起进行第一遍阅读,重点关注文本的主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主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他们关注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5. 资料搜索与整理:学生根据主问题,自主搜索相关资料,并整理出有效的信息。
6. 展示与总结: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一、引言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主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设定合理的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展开讨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二、“主问题”设计的基本概念1. “主问题”的定义“主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设计出来的,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主问题应当贴近课文内容,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有针对性和挑战性。
主问题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要求学生动脑筋,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有启发性和延展性。
主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也要有延展性,能够引发更多的问题和探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每个课文设计出贴近内容的主问题。
以小学二年级的《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主问题:“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他最后是怎么找到妈妈的?”这个问题既贴合课文内容,又能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主问题”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在设计“主问题”时,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于一篇《荷塘月色》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主问题:“文中描述的荷塘、月色和人物情感有何联系?你认为作家想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什么?”这个问题即有针对性,又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主问题”的启发性和延展性。
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于一篇《阿Q正传》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主问题:“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何特点?”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深入思考,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探讨,具有启发性和延展性。
现代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现代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现代文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文。
下面是一些关于现代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设计的建议。
1. 阅读与理解:通过针对文本的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情感和意义。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文中的主人公?”“你能理解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吗?”2. 文本分析与解析: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构,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体、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例如“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式?”“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3. 语境与应用: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
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问题,帮助学生运用现代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境,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能将这篇文章中的某句话改编成一个独白或者对白吗?”“你如何向他人解释这篇文章的意义和价值?”4. 批评与鉴赏:通过文学鉴赏和批评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
可以设计一些分析性问题,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例如“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什么?”“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观点?”“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吗?”5. 创造与表达:通过文学创作和表达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文学写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例如“你可以利用这个主题想象一个故事情节吗?”“你能写一篇新闻报道,利用你对这个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析?”“你能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吗?”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主问题”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概念。
通过“主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主问题”设计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主问题”设计的概念“主问题”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提出一个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提出一些思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提出“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主问题”设计需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出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主问题”设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主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进行“主问题”设计之前,教师需要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值得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在设计“主问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理解和思考的问题。
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过于复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主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好的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一、主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处于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
因此,在教学中设置的主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设置过于复杂或抽象的问题。
如果问题过于难以理解,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明了、直译文章意思的主要问题,比如说:“文章讲述了什么?”。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简单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深入阐述其中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主问题要准确把握文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要准确把握文本的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设置的主问题也应该有所不同。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诗歌类的文章,设置的主问题应该围绕诗歌形式、意境、意义等方面进行。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三、主问题要引导学生思考好的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开放式的主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置“文章中的思想教育是什么?”这样的主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提高语文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主问题”设计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并阐述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
一、“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是指老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一个贯穿全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引导学生获取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和意义。
“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工具。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如果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可能会陷入零散的细节中,无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而“主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点和核心思想上,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主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
通过设计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他们在文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主问题”是促进学生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教学中,老师通过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共识。
“主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的动力。
通过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有思想深度或情感共鸣的“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文章的投入和亲近感,从而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可见“主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呢?二、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不仅需要老师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有所了解,才能做到问题贴切、引发思考、适合讨论。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主问题”设计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阐述“主问题”设计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方法,探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概念“主问题”设计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整体水平,设计出一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意义并开展批判性思维的问题。
这个问题既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思想、进行分析、评价判断的基础和归宿,它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引领的关键。
二、意义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主问题”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浓厚兴趣,主动去思考、探究、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文本的关注度和理解深度。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主问题”设计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理解判断能力。
3.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主问题”设计,学生需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对文章的完整和深层次理解的目的。
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问题”设计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语文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设计方法1.根据课文内容确定问题在进行“主问题”设计时,首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中心确定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问题应该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和有争议、疑惑的地方,既要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
2.问题要具有启发性“主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而不是只做表面性的回答。
问题不应该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死板问题,而是应该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策略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只有把所学的先进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更优化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标签:主问题;困惑;策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很大。
通过专家现场“同课异构”课堂实录、讲解、点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界定“核心目标”有了很深的印象。
我明白了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对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我以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较琐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也很短暂,学生的应答大都不外乎“是”或“不是”,不仅如此,由于所设计的问题过于零碎,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下面谈谈本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把学到的新方法、新理念运用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主问题”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华老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教学设进行了诠释。
所谓“主问题”,就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王老师以《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例,就如何设计这篇课文的主问题深入浅出。
可以说,王老师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使课堂有一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任明新一、从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说起2005年暑假,我在宁波国际万里学校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全国报刊协会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上上的一节示范课,课题是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节选出来的《宝玉挨打》。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要先大说特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相关剧情,然后可以先播放《宝玉挨打》的电视片段,其后再接触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系列问题或赏析语言。
然而,邓彤老师却未按此思路设计。
而是用张爱玲和王蒙等几位现代作家对《红楼梦》的颇具新意的评价来激趣导入,然后扣住小说题目《宝玉挨打》,“研究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一)为何挨打?(二)贾政如何打宝玉?品味几个“打”的动词。
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了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何其精美的一节语文课!没有声、色、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渲染,也没有热闹非凡的辩论、说唱、表演,只是紧扣住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就理顺了,人物关系也弄清了,小说的主题、写法也明确了,整堂课始终都围绕课文的语言进行思维训练,进行精妙点赏析,大量汲取了小说语言的养分。
何等朴素自然而又美不胜收的一节课!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等。
其环节设计大体可以用一个永恒不变的程序进行教学:一、激趣导入,二、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五、美点赏析,六、拓展延伸,七、创新训练。
这样六、七个程序的设计对于一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是诚然不错的。
然而很多的课听下来以后,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虎尾马蜂腰。
“激趣导入”和“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对于文本的语言却知之甚少,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尤其是不少教师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的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好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
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大多数学生都纷纷发表了意见,但对文本这样一个精美无比的大花园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
如此,方能改变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弊端。
我以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可以起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的作用的。
三、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原则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在对主问题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体现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
这是本文的主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据此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课文后,为本文拟换一个新标题与原标题比较,然后就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通过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赏析了其中蕴涵的三代人浓浓的亲情,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2.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
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
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
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
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3.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这样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
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
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
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
2、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
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
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4.要紧贴住对语言的品味设计主问题。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
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朱则光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贴着文本的地面,漫步在言语的丛林,穿行在字里行间。
’”重庆市青年名师王君说:“教师要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千万别脱离了文本,千万别冷落了语言。
”可见,教师在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对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四、如何设计好阅读教学的主问题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用长江大河生动形象地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的精神,譬喻生动,哲理性强。
文章题目就点明了文章主题中两个要素及其互为条件的关系,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一个主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各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学生结合课文可以说“艰难的国运”指“艰难险阻的境界”,“很逼狭的境界”,“绝壁断崖”,“极其险峻”,“崎岖险阻”;“雄健的国民”是指有雄健精神的国民。
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有雄健精神的国民,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
解决了这一主问题,全文通过生动譬喻所阐释的深刻哲理也就易于理解了。
再如: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教学,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通过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深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
2.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邓稼先》一文是由邓稼先的同学兼好友杨振宇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的一篇表现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为祖国核武器事业所做贡献的传记性文章,此文用六个小标题提起全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每一个标题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内容的作用。
对于本文的教学,在解题和充满深情的朗读及点评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
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受、学习,到对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3.从文章的构思特点或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主问题《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记叙了十九世纪的几位大作家星期天在福楼拜家里聚会交流的情况。
刻画了四位作家的群像,个个神态活现,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却又气质不同,性格迥异。
表现了作家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文学创作事业的狂热追求。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对人物气质、性格刻画的精妙传神,我一反很多老师将人物填表对比分析的方法(那样太烦琐且生硬乏味),为本文的教学主体设计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主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作家,说一说理由。
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是在“解题”和“绘声绘色读课文”以及“从插图中找出四位作家”三个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水到渠成而设置的主问题,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几位作家特异的气质和感人的性格品质。
4.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
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
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5.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