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物理-混相驱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溶剂驱油机理和方式
(c)高压气驱油。如果地层压力比较高,干气与烃类的 混相作用变得非常强烈,一直到充分混相。这种条件下溶剂段 塞的使用是多余的,因为干气与原油中的轻质烃能够自然形成 充分混相的段塞。这种利用干气在高压下直接驱油以形成天然 溶剂段塞驱油的过程,称为高压气驱油,高压气驱油一般也是 在倾斜地层中进行的。
渗流物理
研究生讲义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苏玉亮
目录
一、渗流物理发展现状 二、两相驱替理论 三、激波理论及其在两相驱替中的应用 四、三次采油中的驱替现象 五、互溶流体的同时层流 六、非等温渗流动态计算
1 、溶剂驱油机理和方式
以溶剂驱为例介绍混相条件下的驱油机理及动态计算
(1)溶剂驱油机理 当利用溶剂驱油时,由于 溶剂与原油混相作用 ,即在分子扩散作用 下,溶剂渗入原油中,原油中部分烃类也渗入溶剂中,导致原油部分或全 部被采出来。因此,在溶剂驱油过程中扩散机理是很重要的。主要扩散方 式有分子扩散、对流扩散和粘度差扩散。 如果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用向地层中仅仅注入溶剂的驱油方法,则 溶剂把油从地层中冲洗出来后自己就留在地层中了,很显然,留在地层中 的物质应比石油更易于得到,更廉价才行。通用的驱油有醇、醚、二硫化 碳等,这都是很昂贵的东西。廉价的有天然气和二氧化碳等。
D Dm Du D
这里: Dμ指驱替液与被驱替液粘度差扩散系数,表明综合扩散 系数是分子扩散系数、对流扩散系数、驱替液与被驱替液粘度差 扩散系数之和,其中驱替液与被驱替液粘度差扩散系数与分子扩 散、对流扩散性质有关,又与粘度梯度有关,是混合系数。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b)对流扩散问题的解 为了求解方便,引入新的自变量, 代入式(1.1)中,我们知: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直线地层孔隙介质中的物质扩散方程:
c u c c (D ) t x x x
(1.1)
式中: c:原油与溶剂混相后溶剂的单位(比)浓度; D:综合扩散系数; u:渗流速度; φ:孔隙度。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综合扩散系数D,理解为不仅考虑孔隙介质中单相流体的分 子扩散和对流扩散,而且考虑驱替和被驱替溶混液的粘度差的一 个综合系数。 一种液体被另外一种与其溶混的液体在存在压差条件下的 驱替试验研究结果处理证明:综合扩散系数的最佳近似形式为: D DE (1 K m ) (1.2) ; DE Dm Du Du K 式中: Dm:分子扩散系数; Du:单相流体的对流扩散系数;
c c c x x c c c c u c t t t
t, x t
u
(1.3)
将(1.3)代入(1.1)中,方程(1.1)变为标准的扩散方程:
c c (D )
则混相带中心由l*(假想地层末端)移出时间为:
t*

l*

466 67.11 10 6 秒 776天 6 6.944 10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设有油层长度l =400米,宽度 b=200 米,注入丙烷为主的溶剂段 塞(顶替段塞的液体为水),注入量q=300立方米/日,地层的有 效厚度h=10米,孔隙度φ=0.25,原油粘度
2 5 10 3 Pa. s,溶剂粘度 1 0.53 10 3 Pa. s,
t1 l


400 57.6 10 6 秒 667 天 6 6.944 10
l

μ1
μ2
-λ
ξ=0
+λ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计算β参数,然后求出Λ长度:
由 K ( 2 1 ) 2 2.45 105 (5 0.53) 10 3 547.6米 2
DE Dm K 10 9 0.1 6.944 10 6 6.954 10 7 米 2 / 秒
由上式可以看出,分子扩散系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混相区中心到达地层末端的时间t1: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由图1.2知,当混相区中心到达地层末端时,流体运移距离为l, 因此,时间t1由下式计算:
μm:两种液体混合物的粘度;Kω、Kμ:分别考虑单相流体对 u 流扩散和不同粘度扩散的试验系数; :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真实流动速度。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由(1.2)式: 令 所以:
D Dm Du ( Dm Du ) K m
D ( Dm Du ) K m
(1.12)
现将该解代入原方程(1.9)中,若满足,即得出定解问题的解。 由方程(1.12)知:
c 2 d 0.75 2 (1 2 ) d
(1.13) (1.14)
2c 15 . 2 3 ( )
若满足方程(1.9),必有结果: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1 、溶剂驱油机理和方式
(2)溶剂驱油方式 通常溶剂是比较昂贵的,因此在应用上要考虑溶剂应用的 最优化方式,还要考虑溶剂回收和再利用问题。主要溶剂驱油方 式有: ( a )利用与原油充分溶混的溶剂作为段塞,然后用水顶 替这个段塞。 这种溶剂段塞驱油方式使用溶剂量较少,有较好的经济效 果。但是溶剂与顶替的水一般是不相溶混的,因此即存在溶剂与 原油的混相区,也存在溶剂与水的非混相区,这意味着具有非混 相驱过程的特点,例如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界面稳定性问题仍然 存在。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为解定解问题(1.9)、(5)-(8),构造下述形式的解:
3 c ( , ) A B C 3 ( ) ( )
(1.10)
与通常解法不同,不是先让构造解满足泛定方程,而是先让其 满足边界条件。 由边界条件(1.5)、(1.6)、(1.7)得出三个代数方程:
d 4 D E d
8 DE
32 DE
积分得出:
(1.19)
这个解适用于孔隙介质中存在单相液体对流扩散,例如循环 注气情况,此时混相带相当宽。 另外,当混相带宽度很窄时,即λ<<β(β是常数) 时,方程(1.16)有近似解: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2 d 4 DE d
利用( 1.18 )式求出Λ长度,具体计算时,用逐次逼近方法求 解,最后得到Λ=131米。 求混相带完全采出时间t**: 首先设混相带中心ξ=0到达l后,假设其继续向前推进(见 图1.3 ),则虚拟距离为地层长度加上不变半段塞:
l* l 131 400 466米 2 2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c 0 A B C 0 ,c 1 A B C 1 ,c 0 B 3C 0
(1.11)
解出:A=0.5 B=-0.75 C=0.25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仅满足边界条件的近似解的形式:
3 c( , ) 0.5 0.75 0.25 3 ( ) ( )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分子扩散是以溶剂与原油混合物分子紊乱运动为先决条 件,是依靠分子运动而进行的扩散方式;对流扩散是以地层孔 隙中液体各颗粒运动真实速度的差为先决条件,对流扩散与混 合物界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有关;而粘度差扩散与驱替液和被驱 替液的粘度差异有关,并同时受到分子扩散、对流扩散的影响。 通过考虑向地层单元内以及由其向外扩散的物质平衡, 利用孔隙介质中传质方程来得到扩散方程。
整理后得出“微分形式解”:
1 d 4 DE (1 ) d
(1.16)

2
d 4 DE d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再相对λ和τ积分,得出与(1.16)相对应“积分形式解”:
2
2 2 ln(
) 4 DE
(1.17)
若设混相区全长为Λ=2λ,上式又有形式:
2 d 0.75 2 (1 2 ) DE (1 )15 . 3 d
(1 .15)
在0-λ区间相对变量ξ作积分,得


0
2 d 0.75 2 (1 2 ) . 3 d d DE (1 )15 0 d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溶剂驱油过程基本计算是溶剂与原油相互溶混以及由此而产 生的混相带发展规律的动态计算。具体的讲就是混相带的对流扩 散过程计算,而不考虑水从地层中驱替溶剂的问题。 (a)数学模型 我们假定在直线地层中溶剂驱油过程是非活塞式的,在溶 剂与原油接触界面上将发生分子扩散、对流扩散和由于溶剂与原 油的粘度差异而造成的粘度差扩散。
(1.4)
上式中 ξ自变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称为自模变量。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边界条件为:
c( , t ) 1
(1.5) (1.6) (1.7) 混相带
μ2
c( , t ) 0
c(0, t ) 0.5
溶剂
μ1

Baidu Nhomakorabea-λ
ξ=0
+λ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另外,还假设在混相带边界上没有溶剂的流入流出,即: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解:(i)首先计算渗流速度、扩散系数:
u 300 q 1.736 10 6 米 / 秒 5 bh 0.864 10 200 10
实际速度为:
10 6 1736 . 6.944 10 6 米 / 秒 0.25 u
分子对流-扩散系数为:
2 2 2 2 ln( ) 8 DE 4 2
(1.18)
超越方程( 1.17 )、( 1.18 )可用来计算任何给定时间 t条件下 的混相区半宽度λ或者宽度Λ,即可求出λ=λ(t)或Λ=Λ(t), 可利用试算法求解。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由分析“微分形式解” (1.16)得到当混相区很窄或很宽时的近 似解,首先当混相带宽度很大时,即λ>>β(β是常数)时, 有近似解:
积分得出:
3 12 DE
3 96DE
(1.20)
这个解对于一般溶剂驱油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溶剂驱油混相带 宽度相对很窄小。
2、溶剂驱油动态计算
(c)计算实例 在应用( 1.17 )、( 1.18 )式,或其近似式( 1.19 )、 (1.20)时特别重要的是系数和参数β的确定,由于即分子扩散 系数与对流扩散系数之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较特殊的是β 参数的测定,它是通过与油混相的液体驱油室内试验来测定的。 假设有β和 DE 值,就可以由( 1.17 ) - ( 1.20 )计算出长度λ或 Λ,也可以由混相带长度λ或Λ和DE ,反求出β值。
1 、溶剂驱油机理和方式
( b )在溶剂段塞之后用干气顶替。这种方式在早期驱替效 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溶剂段塞与气之间接触面不稳定,溶剂段 塞会很快消失,导致溶剂与干气同时采出。由于气体过早突破进入 油井,因而降低了干气顶替溶剂段塞驱油的体积波及系数。但是在 倾斜地层中可以考虑这种驱油方式。由于重力分离作用,若从上而 下注入干气顶替溶剂段塞,就可以部分解决干气突破问题。如果地 层压力不高,采用这种方式顶替是合理的。
c

0
(1.8)
图中还给出混相带粘度μm ,并认为它是呈线性分布,因而梯 度为: 2 1
m 2

,

K
2 1
2
,则
K m
,方程(1.4)变为: (1.9)
c c [ DE (1 ) ]
分子扩散系数
. 米,K 2.45 105 米 / (帕. 秒) , Dm 10 9 米 2 / 秒 ,系数 K 01
Swc=0.05,Swf=0.71,并知对数分流曲线 f w ( Swf ) 1.409 。 求:(i)混相区中心到达地层末端时混相带宽度,混相带完全 采出时间; (ii)水驱溶剂段塞过程中溶剂设计用量和溶剂利用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