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航天技术科普ppt课件
利用卫星云13三航天科技的起源11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2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33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20世纪起世纪起航天技术高速发展航天技术高速发展14四航天目前发展状况15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
5
那么航天科技 是什么呢?
6
航天科技也称空间技 术。主要用于太空以 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研 究探索、开发利用。 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 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 既可以是军事 目的上的应用也可以 是民用技术上的应用。 常见的有:发射火箭、 宇宙飞船、卫星、航 天飞机、太空实验室 等。
7
二、生活中的航天科技
11
12
天气预报
它是根据对卫星 云图和天气图的分 析,结合有关气象 资料、地形和季节 特点、群众经验等 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 的卫星云图,就是 我国制造的“风云 一号”气象卫星摄
13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1 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 2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4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5 20世纪起,航天技术高速发展
14
四、航天目前发展状况
15
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42年 只不过弹指一挥间,而航天技术(亦称空 间技术)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 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5300多 颗,其中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 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
16
航天科技介绍~
)
1
一、什么是航天科技 二、航天科技就在身边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5
那么航天科技 是什么呢?
6
航天科技也称空间技 术。主要用于太空以 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研 究探索、开发利用。 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 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 既可以是军事 目的上的应用也可以 是民用技术上的应用。 常见的有:发射火箭、 宇宙飞船、卫星、航 天飞机、太空实验室 等。
7
二、生活中的航天科技
11
12
天气预报
它是根据对卫星 云图和天气图的分 析,结合有关气象 资料、地形和季节 特点、群众经验等 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 的卫星云图,就是 我国制造的“风云 一号”气象卫星摄
13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1 人类翱翔宇宙的愿望 2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4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5 20世纪起,航天技术高速发展
14
四、航天目前发展状况
15
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42年。42年 只不过弹指一挥间,而航天技术(亦称空 间技术)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8 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5300多 颗,其中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 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
16
航天科技介绍~
)
1
一、什么是航天科技 二、航天科技就在身边 三、航天科技的起源
科普知识讲座(航天)ppt课件
降落伞--飞船安全返回的“保护伞”
“安全伞”
降落伞面积有1200平方米,半个足球场大 小 80多米长,相当于一座26层高的大楼。 制伞用的布料薄如蝉翼,伞重量仅有90多千 克,做伞筋用的布带可以耐住100摄氏度以 上的高温。 经减速伞减速,返回舱的速度从每秒 150~200米减至每秒80米,最终下降到每 秒6~8米,这个速度。
四、军事方面 1、军事侦察和军用通信。 2、充当太空预警指挥所。 3、未来的太空大战。
飞行器如何进入太空?
当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 才能克服地球引力环绕地球飞行,而不至于 落回地球表面。
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可以 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提高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可以 飞离太阳系。ຫໍສະໝຸດ 航天器上为什么有失重环境?
围绕地球飞行的载人飞船 ,离心力的大小正好 与地球对飞船的引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 样,两个力就相互平衡而抵消了。所以在飞 船上形成了失重环境。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 力的区域,所以准确地说,飞船上为微重力 环境。
太空旅行的第一人: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进行太空活动第一人:列昂洛夫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从1995年起在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
赛中增加了航天模型竞赛项目,我国的航天 模型运动水平在世绵赛上屡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 模型比赛
1992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 天模型比赛,作为我国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培 养航空后备人才,在亿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 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 行试验。
长征-2F运载火箭和神舟号飞船简介
《航天科普知识》课件
《航天科普知识》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航天科普知识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航天的定义、发展历 程、航天器类型、航天技术、航天应用、航天的挑战、未来展望等内容。
什么是航天?
航天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进行探索和活动。
1 定义
航天是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和活动。
2 航天器
航天器是用于进行航天任务的载具,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
人类将继续深入探索太空, 解开宇宙的未知之谜。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将成为人们追求新 鲜体验的一种方式。
太空采矿
太空资源的开采将成为人类 未来的重要任务。
结论
航天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1 真空环境
太空中没有空气,航天器需要抵御真空环境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2 辐射环境
宇宙中存在辐射,航天器需要有效保护宇航员和设备免受辐射影响。
3 零重力
在太空中,航天器和宇航员处于零重力的状态,需要适应这种特殊环境。
未来展望
航天科技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包括太空探索、太空旅游和太空采矿等领域。
太空探索
发展历程
航天领域经历了人类首次航天,载人航天发展和空间探测任务等多个阶段。
1
人类首次航天
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2
载人航天发展
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3
空间探测任务
20世纪后期至今,人类进行了众多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任务。
航天器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航天器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它们各自在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份关于航天科普知识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航天的定义、发展历 程、航天器类型、航天技术、航天应用、航天的挑战、未来展望等内容。
什么是航天?
航天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进行探索和活动。
1 定义
航天是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和活动。
2 航天器
航天器是用于进行航天任务的载具,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
人类将继续深入探索太空, 解开宇宙的未知之谜。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将成为人们追求新 鲜体验的一种方式。
太空采矿
太空资源的开采将成为人类 未来的重要任务。
结论
航天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1 真空环境
太空中没有空气,航天器需要抵御真空环境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2 辐射环境
宇宙中存在辐射,航天器需要有效保护宇航员和设备免受辐射影响。
3 零重力
在太空中,航天器和宇航员处于零重力的状态,需要适应这种特殊环境。
未来展望
航天科技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包括太空探索、太空旅游和太空采矿等领域。
太空探索
发展历程
航天领域经历了人类首次航天,载人航天发展和空间探测任务等多个阶段。
1
人类首次航天
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2
载人航天发展
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
3
空间探测任务
20世纪后期至今,人类进行了众多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任务。
航天器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航天器包括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火箭,它们各自在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航天知识课件
可重复使用的用运 载火箭发射的飞行器, 用于进入地球轨道,在 地球与轨道航天器之间 运送人员和物资,并滑 翔降落于地面。第一架 航天飞机由美国国家航 空航天局研制,正式称 为太空运输系统(STS),
于1981年4月12日发射 升空。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是宇宙?• 宇宙可能诞生于至少100 亿年前的一次超级规模的 “大爆炸”。
个方向喷气,使宇航 员移动位置。
• 利用氢和氧造水 • 使用循环水
宇宙飞船是不是卫星?
• 载人飞船又称宇宙飞船,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到达太 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 用的航天器。 “东方”1 号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 艘载人飞船。而卫星不载 人,所以宇宙飞船装有一 般卫星所没有的系统,如 生命保障系统等。
• 天文观测表明:星系与星 系都在彼此远离,距离越 远,分离速度越快,这证 明了宇宙在膨胀。
什么是“黑洞”?
• 是一种奇怪的恒星残骸, 物质密度极大,巨大质 量形成的强大引力,使 它上面的任何物质,其 中包括光线,都逃不出 来,所以人们看不见它。 经过他周围的一切物质, 就像掉进无底深洞一样 一去不复返。
什么是“白洞”?
• 是与黑洞相对的另 一种致密天体。它 的脾性和黑洞相对, 内部超高密度的物 质和能量不断地向 外喷射,却不吸收 外界的任何物质和 辐射。
为什么要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
• 因为太空具有高真 空、强辐射、微重 力等条件,有利于 完成地球上难以操 作的科学实验。如 在医学、生命科学、 材料等方面的实验。
航天服能保证宇航员生命安全
• 保护宇航员不受宇宙 辐射和微流星体的伤 害;
• 供给氧气,处理二氧 化碳;
• 有无线电通讯设备; • 有机动器,可以向各
2024年《嫦娥六号科普》全文ppt课件
f.预应力钢束与钢筋位置冲突处,钢筋可适当移位;纵向钢束和横梁钢束位置冲突处,横向钢束可适当移位;预应力锚固槽口处钢筋施工过程中可切断,但需预留足够长度,待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
嫦娥六号概述
(8)使用振动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经过二级漏电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5)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原则。
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有望带回2000克左右的月球样品,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提供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同时,该任务还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验、不合格材料和成品的控制、工程安装准备、安装进度控制、安装过程控制、安装检验、安装过程不合格品控制、材料现场保管、完工xxxx的防护、安装xxxx的验收和交付、施工安全管理、工程xxxx售后服务、
嫦娥六号技术特点与创新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嫦娥六号将采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与轨道器的对接和样品转移。
高效推进系统
采用高效推进系统,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上的精确控制和稳定飞行。
自主导航与控制
引入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提高探测器的自主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好架在与支腿连接用的支撑面上。
a、根据测量放线开挖,开挖前充分做好排水设施。
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还将进行一系列技术验证,包括月面起飞、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后续的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奠定基础。
技术验证
e、监督现场安装进度情况,并检查安装进度与工程整体计划是否一致;
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嫦娥六号概述
中国计划于2024年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模式。
嫦娥六号概述
(8)使用振动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经过二级漏电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5)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原则。
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有望带回2000克左右的月球样品,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提供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同时,该任务还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验、不合格材料和成品的控制、工程安装准备、安装进度控制、安装过程控制、安装检验、安装过程不合格品控制、材料现场保管、完工xxxx的防护、安装xxxx的验收和交付、施工安全管理、工程xxxx售后服务、
嫦娥六号技术特点与创新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嫦娥六号将采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与轨道器的对接和样品转移。
高效推进系统
采用高效推进系统,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上的精确控制和稳定飞行。
自主导航与控制
引入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提高探测器的自主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好架在与支腿连接用的支撑面上。
a、根据测量放线开挖,开挖前充分做好排水设施。
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还将进行一系列技术验证,包括月面起飞、轨道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后续的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奠定基础。
技术验证
e、监督现场安装进度情况,并检查安装进度与工程整体计划是否一致;
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嫦娥六号概述
中国计划于2024年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模式。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5)课件
分类
航天科技可以分为卫星技术、载人航 天技术、火箭技术等。
航天科技的重要性
促进国家安全
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例如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可 以提高国家的战略预警和指挥能力。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科学研究
航天科技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 的手段和平台,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 术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环境 等数据。
导航卫星
提物理、化学、生物
等领域。
宇宙飞船
载人飞船
用于载人航天,执行太空任务和探索。
货运飞船
为国际空间站等提供物资补给。
火箭与导弹
火箭
用于将航天器送入太空,是发射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重要工具 。
导弹
军事用途的火箭,用于攻击敌方 目标。
要点二
虚拟现实探索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观众进入太空,近距离观察星球 和宇宙景象,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组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
将观众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个航天话题展开讨论,分 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分享交流
鼓励观众分享自己的航天故事、心得体会以及对未来的 展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THANKS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 (5)课件
目录
• 航天科技概述 • 航天器的种类与功能 • 航天科技的应用 • 航天科技的前景与挑战 • 互动环节
01
航天科技概述
航天科技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航天科技是指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进行太空探测、研究、开发和利用的 技术。它包括航天工程、航天医学、 航天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多国合作的空间实验室,进行太空科研和实验。
天宫空间站
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航天科技可以分为卫星技术、载人航 天技术、火箭技术等。
航天科技的重要性
促进国家安全
航天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例如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可 以提高国家的战略预警和指挥能力。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科学研究
航天科技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 的手段和平台,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 术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环境 等数据。
导航卫星
提物理、化学、生物
等领域。
宇宙飞船
载人飞船
用于载人航天,执行太空任务和探索。
货运飞船
为国际空间站等提供物资补给。
火箭与导弹
火箭
用于将航天器送入太空,是发射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重要工具 。
导弹
军事用途的火箭,用于攻击敌方 目标。
要点二
虚拟现实探索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观众进入太空,近距离观察星球 和宇宙景象,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组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
将观众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个航天话题展开讨论,分 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分享交流
鼓励观众分享自己的航天故事、心得体会以及对未来的 展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THANKS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 (5)课件
目录
• 航天科技概述 • 航天器的种类与功能 • 航天科技的应用 • 航天科技的前景与挑战 • 互动环节
01
航天科技概述
航天科技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航天科技是指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进行太空探测、研究、开发和利用的 技术。它包括航天工程、航天医学、 航天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多国合作的空间实验室,进行太空科研和实验。
天宫空间站
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关于航天的ppt课件模板
小行星探测
中国计划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研究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和物理特性 。
未来深空探测计划与目标设定
月球科研站
01
计划在月球建立科研站,开展月球资源利用、宇宙观测等科学
实验和技术验证。
火星取样返回
02
计划开展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实现火星样品的地球返回和科学
研究。
木星系统探测
03
计划对木星系统进行探测,研究木星及其卫星的构成、环境和
可重复使用火箭
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频率 。
绿色发射
推动环保发射技术发展,减少火箭发射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发射
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火箭发射过程的智能 化控制与管理。
06
空间科学与教育推广活动 介绍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经验分享
实验项目设计
介绍空间科学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如微重力实验、空间辐射实验等。
演化。
05
火箭发射技术与挑战分析
火箭发射原理及过程剖析
火箭发射原理
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高速喷射燃料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 空。
发射过程
包括点火、升空、分离、进入轨道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 控制以确保成功发射。
关键技术
涉及推进系统、导航系统、载荷等关键技术,对火箭发射成功与 否至关重要。
火箭发射面临挑战及解决方案探讨
援工作顺利进行。
广播电视
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利用卫星通 信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
范围广,质量高。
企业网络
大型企业可利用卫星通信构建内 部通信网络,实现分支机构间高
效信息传输。
04
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技术 进展
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计划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研究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和物理特性 。
未来深空探测计划与目标设定
月球科研站
01
计划在月球建立科研站,开展月球资源利用、宇宙观测等科学
实验和技术验证。
火星取样返回
02
计划开展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实现火星样品的地球返回和科学
研究。
木星系统探测
03
计划对木星系统进行探测,研究木星及其卫星的构成、环境和
可重复使用火箭
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频率 。
绿色发射
推动环保发射技术发展,减少火箭发射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发射
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火箭发射过程的智能 化控制与管理。
06
空间科学与教育推广活动 介绍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经验分享
实验项目设计
介绍空间科学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如微重力实验、空间辐射实验等。
演化。
05
火箭发射技术与挑战分析
火箭发射原理及过程剖析
火箭发射原理
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高速喷射燃料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 空。
发射过程
包括点火、升空、分离、进入轨道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 控制以确保成功发射。
关键技术
涉及推进系统、导航系统、载荷等关键技术,对火箭发射成功与 否至关重要。
火箭发射面临挑战及解决方案探讨
援工作顺利进行。
广播电视
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利用卫星通 信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
范围广,质量高。
企业网络
大型企业可利用卫星通信构建内 部通信网络,实现分支机构间高
效信息传输。
04
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技术 进展
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及现状
蓝色航天航空知识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85%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 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 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15%
核心文本内容
在此输入文本内容在此输入文本 内容在此输入文本内容在此输入 文本内容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12%
预设标题文本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航天科普
智慧创新引领时代
Chapter 02
航天航空知识科普
在此处预设标题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 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文本内容
目录页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科普
智慧创新引领时代
Chapter 01
航天航空知识科普
输入你的标题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 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 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85%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 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 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15%
核心文本内容
在此输入文本内容在此输入文本 内容在此输入文本内容在此输入 文本内容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12%
预设标题文本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预设标题文本
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您的文本内容
航天科普
智慧创新引领时代
Chapter 02
航天航空知识科普
在此处预设标题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 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文本内容
目录页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航空知识
航天科普
智慧创新引领时代
Chapter 01
航天航空知识科普
输入你的标题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 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 本内容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添加您的文本内容添加文本内容
《航天科普常识》课件
卫星广播:如电视、广播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娱乐和文化信息
卫星遥感:如气象、资源、环境等,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卫星导航:如GPS、北斗等,为人们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观测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获取气象数据
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全球气象变化,提供实时气象信息
气象雷达:用于监测降雨、降雪、风速等气象现象,提供实时气象预警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航天科技是指研究、开发和应用航天技术的科学
航天科技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导航、气象、遥感等
航天科技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资源的重要手段
航天技术包括火箭、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地月转移轨道(TLI):用于将航天器从地球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
深空轨道:用于探索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如火星、木星等
变轨原理:通过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方向,使其进入新的轨道
变轨方式:包括化学推进、电推进、光推进等
变轨时机:根据航天器的任务需求和轨道条件,选择合适的变轨时机
变轨影响:变轨会对航天器的寿命、性能和任务完成情况产生影响
PART THREE
定义: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功能:通信、导航、气象观测、地球资源探测等
类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应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
火箭是一种通过喷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自身向前飞行的飞行器。
火箭可以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两种类型。
火箭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卫星、飞船、探测器等航天器进入太空。
气象气球:用于探测高空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卫星遥感:如气象、资源、环境等,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卫星导航:如GPS、北斗等,为人们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观测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获取气象数据
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全球气象变化,提供实时气象信息
气象雷达:用于监测降雨、降雪、风速等气象现象,提供实时气象预警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航天科技是指研究、开发和应用航天技术的科学
航天科技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导航、气象、遥感等
航天科技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资源的重要手段
航天技术包括火箭、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地月转移轨道(TLI):用于将航天器从地球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
深空轨道:用于探索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如火星、木星等
变轨原理:通过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方向,使其进入新的轨道
变轨方式:包括化学推进、电推进、光推进等
变轨时机:根据航天器的任务需求和轨道条件,选择合适的变轨时机
变轨影响:变轨会对航天器的寿命、性能和任务完成情况产生影响
PART THREE
定义:围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功能:通信、导航、气象观测、地球资源探测等
类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应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
火箭是一种通过喷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自身向前飞行的飞行器。
火箭可以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两种类型。
火箭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卫星、飞船、探测器等航天器进入太空。
气象气球:用于探测高空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航天科普知识讲座.ppt
真正的航天始祖 ——明代万户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 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人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 形山命名为“万户”, 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 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
太空失重现象
飞行器如何才能进入太空?
牛顿设想
中国的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逃逸塔
长征CZ-2F 逃逸塔—— 神舟飞船—— 二级火箭——
景海鹏 刘 旺
刘洋
世界第一位宇航员
前苏联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第一个登上月球人
美国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1日)
这是个人迈出的 小步,但却是人类 迈出的一大步。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杨利伟
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 5 号飞船
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
刘洋
2012 年 6 月 16 日
神舟 9 号飞船
助推器
第三步:四个助推器分离
第四步:一级火箭分离
整流罩
第五步:整流罩分离后视
第六步:二级火箭主发动机熄火
神舟飞船
第七步 箭船分离
太阳能电池板
第八步 太阳能电池板展开
神舟9号飞船与天宫1号对接过程 天宫1号
神舟9号飞船
神舟9号飞船返回时与大气摩擦发热
神舟9号飞船降落伞打开
神舟9号飞船反冲发动机点火降速
一级火箭——
CZ-2F是我国 载人航天工程 的运载火箭, 它成为目前国 内可靠性指标 最高的运载火 箭,也是中国 目前最高、最 重、推力最大 的火箭。
返回舱 推进舱 轨道舱
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飞船
酒泉卫星发射场
飞船发射过程
第一步: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
第一步: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
逃逸塔
第二步:抛弃逃逸塔
航天科普(航空知识)ppt课件
航空小知识
;.
1
火箭为什么能飞起来
火箭是靠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 的。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 进剂(液体的或固体的燃烧剂 加氧化剂)在发动机的燃烧室 里燃烧,产生大量高压燃气; 高压燃气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 出,所产生的对燃烧室(也就 是对火箭)的反作用力,就使 火箭沿燃气喷射的反方向前进 火箭推进原理依据的是牛顿第 三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一个扎紧的 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旦松开,空 气就从气球内往外喷,气球则 沿反方向飞出。
;.
3
月球上面都有些什么?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
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 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 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 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 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 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 一片荒漠的世界。
;.
4
前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 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 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 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 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 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 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 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 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 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 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 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这又是一个谜!;. Nhomakorabea2
卫星为什么能绕着地球飞
卫星围绕地球飞行的动力正是重力 ,也就是地球 的引力,就象月球 围着地球转一个道理,它们都是地 球的卫星,不过“人造”卫星是人 造出来的而已。变轨是靠卫星上火 箭动力。燃料中已经含有液氧,所 以不需要空气,其实火箭发射,也 不是靠空气中的氧气燃烧,而是液 氧,否则它燃烧的动力远远不够!
;.
5
还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
1
火箭为什么能飞起来
火箭是靠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 的。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 进剂(液体的或固体的燃烧剂 加氧化剂)在发动机的燃烧室 里燃烧,产生大量高压燃气; 高压燃气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 出,所产生的对燃烧室(也就 是对火箭)的反作用力,就使 火箭沿燃气喷射的反方向前进 火箭推进原理依据的是牛顿第 三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一个扎紧的 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旦松开,空 气就从气球内往外喷,气球则 沿反方向飞出。
;.
3
月球上面都有些什么?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
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 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 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 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 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 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 一片荒漠的世界。
;.
4
前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 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 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 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 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 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 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 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 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 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 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 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这又是一个谜!;. Nhomakorabea2
卫星为什么能绕着地球飞
卫星围绕地球飞行的动力正是重力 ,也就是地球 的引力,就象月球 围着地球转一个道理,它们都是地 球的卫星,不过“人造”卫星是人 造出来的而已。变轨是靠卫星上火 箭动力。燃料中已经含有液氧,所 以不需要空气,其实火箭发射,也 不是靠空气中的氧气燃烧,而是液 氧,否则它燃烧的动力远远不够!
;.
5
还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航天)_PPT课件
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71957年年1010月月44日中国首枚人造地球卫星中国首枚人造地球卫星19701970年年44月月2424日航天飞机航天飞机19811981年年44月月1212日在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太日在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太空空2020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发射了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发射了哥伦比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是人类太空事业的又航天飞机这是人类太空事业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与地球对飞船的引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 样,两个力就相互平衡而抵消了。所以在飞 船上形成了失重环境。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 力的区域,所以准确地说,飞船上为微重力 环境。
太空旅行的第一人:尤里· 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进行太空尼尔· 阿姆斯特朗(1969年)
小学生航天科普知 识讲座
石墩河镇中心小学 杨德才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
一、政治方面
1、 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 2、 提高我国在军事方面的威慑力量。 3、 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科学技术方面 1、 太空探测: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架设天文 望远镜。 2、 登陆外星:登上月球、火星。 3、 太空抢险:修理或回收航天器
逃 逸 塔
逃逸助推火箭
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
轨道舱室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称 为空间实验舱。 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 其上天和返回地面。 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 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神舟六号搭载物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从1995年起在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 赛中增加了航天模型竞赛项目,我国的航天 模型运动水平在世绵赛上屡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 模型比赛 1992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 天模型比赛,作为我国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培 养航空后备人才,在亿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与地球对飞船的引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 样,两个力就相互平衡而抵消了。所以在飞 船上形成了失重环境。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 力的区域,所以准确地说,飞船上为微重力 环境。
太空旅行的第一人:尤里· 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进行太空尼尔· 阿姆斯特朗(1969年)
小学生航天科普知 识讲座
石墩河镇中心小学 杨德才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
一、政治方面
1、 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 2、 提高我国在军事方面的威慑力量。 3、 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科学技术方面 1、 太空探测: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架设天文 望远镜。 2、 登陆外星:登上月球、火星。 3、 太空抢险:修理或回收航天器
逃 逸 塔
逃逸助推火箭
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
轨道舱室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称 为空间实验舱。 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 其上天和返回地面。 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 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神舟六号搭载物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从1995年起在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 赛中增加了航天模型竞赛项目,我国的航天 模型运动水平在世绵赛上屡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 模型比赛 1992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 天模型比赛,作为我国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培 养航空后备人才,在亿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航天科普知识.PPT课件
大约经过半个世纪努力, 人类终于在1957 年将人 造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 创了航天新纪元。
1961 年加加林乘东方1 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人 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伟大 理想。
1969 年阿姆斯特朗乘坐 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登 月获得成功,创造了人类 涉足地球以外另一天体的 记录。
9
在大气层内或太空飞行的器械都叫飞行器。飞行 器分为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15
一、运载火箭架起通天桥
16
航天离不开火箭。在人类漫长的航 天征途中,中国古代发明的火箭功 不可没。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本世纪 初曾被人们讥笑为古怪的梦想家。 但恰恰就是这位火箭鼻祖,最早从 理论上提出,用多级火箭或叫“火 箭列车”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 太空
17
1926 年3 月16 日美国戈达德博士, 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 进火箭。尽管这枚小巧的火箭,只 飞行了短短的2.5 秒钟,到达12 米高,56 米远处,但是人类终于 找到了打开太空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21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利用已有的中程或远程导弹,改装 成组合型多级运载火箭,几乎任何 一种火箭或导弹,都可以作为多级 运载火箭组合体的组成部分。
美国就是以“雷神”中程导弹, “大力神”、“宇宙神”洲际导弹 为基础,配置新研制的“德尔它” 型固体推进剂、“阿金纳”型液体 推进剂、“半人马座”型液氢液氧 推进剂的三种通用性末级火箭,进 行积木式组合,派生出许多种性能 不同的运载火箭。用这些火箭发射 了各种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金星、水 星、火星、月球等的探测器和载人 飞船。
5
这是卡西尼号 宇宙飞船于 2004年12月 14日拍摄到的 土卫四以巨大 的土星为背景 的照片。还有 几个椭圆形风 暴正沿着土星 大气的云纹运 行。
1961 年加加林乘东方1 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人 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伟大 理想。
1969 年阿姆斯特朗乘坐 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登 月获得成功,创造了人类 涉足地球以外另一天体的 记录。
9
在大气层内或太空飞行的器械都叫飞行器。飞行 器分为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15
一、运载火箭架起通天桥
16
航天离不开火箭。在人类漫长的航 天征途中,中国古代发明的火箭功 不可没。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本世纪 初曾被人们讥笑为古怪的梦想家。 但恰恰就是这位火箭鼻祖,最早从 理论上提出,用多级火箭或叫“火 箭列车”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 太空
17
1926 年3 月16 日美国戈达德博士, 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 进火箭。尽管这枚小巧的火箭,只 飞行了短短的2.5 秒钟,到达12 米高,56 米远处,但是人类终于 找到了打开太空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21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利用已有的中程或远程导弹,改装 成组合型多级运载火箭,几乎任何 一种火箭或导弹,都可以作为多级 运载火箭组合体的组成部分。
美国就是以“雷神”中程导弹, “大力神”、“宇宙神”洲际导弹 为基础,配置新研制的“德尔它” 型固体推进剂、“阿金纳”型液体 推进剂、“半人马座”型液氢液氧 推进剂的三种通用性末级火箭,进 行积木式组合,派生出许多种性能 不同的运载火箭。用这些火箭发射 了各种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金星、水 星、火星、月球等的探测器和载人 飞船。
5
这是卡西尼号 宇宙飞船于 2004年12月 14日拍摄到的 土卫四以巨大 的土星为背景 的照片。还有 几个椭圆形风 暴正沿着土星 大气的云纹运 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三个里程 碑,是为航天研制大型火。
人要飞向远离地球38 万千米 的月球,往返需要8 天时间。 美国设计的“阿波罗”飞船, 总重量46 吨,高25 米,最 大直径6.6 米。运载火箭与 “阿波罗”登月飞船组装后, 高 度 110 米 , 约 相 当 于 36 层楼房的高度,起飞重量 3353吨。能把127 吨重的卫 星送入近地轨道,或者把50 吨重的飞船以第二宇宙速度 送入月球轨道。
在大气层内或太空飞行的器械都叫飞行器。飞行 器分为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如气球、 飞艇、飞机等。
在太空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 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空间站 等。
但是飞机飞行高度如果超过30 千米,就会因为那 上面的空气太稀薄而托不动飞机。
大约经过半个世纪努力, 人类终于在1957 年将人 造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 创了航天新纪元。
1961 年 加 加 林 乘 东 方 1 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人 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伟大 理想。
1969 年阿姆斯特朗乘坐 阿波罗11 号宇宙飞船登 月获得成功,创造了人类 涉足地球以外另一天体的 记录。
运载火箭是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在 导弹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通常把发射人造卫 星的火箭称做运载 火箭,把带有弹头 的火箭称做导弹。 因此,导弹与运载 火箭主要是运载对 象不一样。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利用洲际导弹,或者是 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增加末级火箭。
原苏联就是利用这种办法,从1957 年开始接二连三地发 射各种卫星、飞船,当时实在令人感到深奥莫测。
这是卡西尼号 宇宙飞船于 2004 年 12 月 14 日 拍 摄 到 的 土卫四以巨大 的土星为背景 的照片。还有 几个椭圆形风 暴正沿着土星 大气的云纹运 行。
在图象右边的黑点 儿实际上根本不是 太阳黑子。那是刚 刚升空的发现者号 航天飞机与国际国 际空间站接轨在一 起的情景。
人类雄伟的一步
④有害辐射关。
如果没有大气中的臭氧层对 紫外线的强烈吸收,地球上 的生物将无法生存。此外, 地球磁场对射向地球的粒子 辐射也起到屏蔽作用,如太 阳射出的称为“太阳风”的 带电粒子流,由于地球磁场 的屏蔽而不能直入地面。但 是,人类一旦进入大气层外 的空间,就将暴露于这些有 害辐射之下。
一、运载火箭架起通天桥
我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也是 在导弹武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70年1 月30 日,中远程火箭 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利用 该火箭的第一、二级加以改装, 再加上新研制的第三级固体燃料 火箭,构成三级运载火箭——长 征1 号
运载火箭一般由2~4 级组成, 每一级都包括箭体结构、推进系 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末级有仪器 舱,内装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 系统和发射场安全系统,这些系 统有一些组件分置在各级适当的 位置。级与级之间靠级间段连接。 有效载荷装在仪器舱上面,外面 套有整流罩。整流罩是一种硬壳 式结构,其作用是在大气层飞行 段保护有效载荷,飞出大气层后 就可抛掉。整流罩往往沿纵向分 成两半,由弹簧或无污染炸药索 产生分离力而分开。整流罩直径 一般等于火箭直径,在有效载荷 尺寸较大时,也可大于火箭直径, 形成灯泡形的头部外形。
航天离不开火箭。在人类漫长的航 天征途中,中国古代发明的火箭功 不可没。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本世纪 初曾被人们讥笑为古怪的梦想家。 但恰恰就是这位火箭鼻祖,最早从 理论上提出,用多级火箭或叫“火 箭列车”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入 太空
1926 年3 月16 日美国戈达德博士, 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 进火箭。尽管这枚小巧的火箭,只 飞行了短短的2.5 秒钟,到达12 米高,56 米远处,但是人类终于 找到了打开太空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航天科普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
2011年10月
太阳系全家福(老版)
这是来自于德国斯 图加特的天文学家 斯特藩有关金星凌 日细节的图片。假 冒的太阳黑子—金 星
(太阳直径1390000km) (金星直径 12103km )
这是2005年5月 19 日 美 国 国 家 航天局的漫游者 号火星探测车捕 捉到的太阳已沉 入火星地平线以 下的情景。
四道难关
①地球引力关。
最终要达到将近每秒8 千米的速 度才能跳出这个手掌。一般的民 航飞机航行速度每秒不到0.3 千 米,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每秒不足 0.4 千米,子弹刚出枪口的速度 大约每秒1 千米,因而它们都跳 不出这个手掌。至少要比子弹的 速度大8 倍,才有可能克服地球 引力而不落到地球上。
运载火箭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利用已有的中程或远程导弹,改装 成组合型多级运载火箭,几乎任何 一种火箭或导弹,都可以作为多级 运载火箭组合体的组成部分。
美国就是以“雷神”中程导弹, “大力神”、“宇宙神”洲际导弹 为基础,配置新研制的“德尔它” 型固体推进剂、“阿金纳”型液体 推进剂、“半人马座”型液氢液氧 推进剂的三种通用性末级火箭,进 行积木式组合,派生出许多种性能 不同的运载火箭。用这些火箭发射 了各种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金星、水 星、火星、月球等的探测器和载人 飞船。
③急剧变化的温度环境关。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大约40℃,最冷的地方也不过 零下40℃。而在空间离地球不远处,向阳面的温 度可高达200℃,背阳面可冷到零下100℃。 •在远离恒星的空间, 环境温度接近于绝对 零度;而在恒星附近, 温度则高达几百至几 千摄氏度。地面上的 热量交换、传导、对 流和辐射都起作用。 可是在太空,主要依 靠辐射进行热交换。
只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即 7.9 千米/ 秒的时候,才能成为地球的卫星。达到 第二宇宙速度,即11.2 千米/秒的时 候,才能像地球、金星、火星等星体那 样,成为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当达到 第三宇宙速度,即16.7 千米/秒的时 候,就可以飞出太阳系。
②真空关。
人离不开氧气,而一般汽车、轮船或飞机的发动机也需要 “呼吸”空气里的氧气才能工作。而且,轮船和飞机还需 要流体的浮力和反作用力才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