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3.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4.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5.情境性教学:情境性教学是情境性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情境性学习在情境化的活动中完成学习。
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
6.支架式教学:教室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
7.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8.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动能的反映,他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9.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括以下3种成分:给定信息、目标和障碍。
10.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面临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将已知情景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
1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12.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13.移情: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51.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52.道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53.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54.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76.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况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77.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
78.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是,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88.心理疲劳:并不是单纯身体能量的消耗而引起,而是审理疲劳的主观感受,或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89.神经系统疲劳:是指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过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
90、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均可以被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91、智能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行动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84.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8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定或衡量。
86.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
87.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组建减弱的现象。
55.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成的过程。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简介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是指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学习困难以及教育干预等问题。
在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
2. 学生心理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经历着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快速发展。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教育方法。
2.1 身体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迅速,身高体重逐渐增长,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得到提升。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机会和适当的体育活动。
2.2 智力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处于关键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逐渐成熟。
教育者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材料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情感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也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2.4 社交发展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冲突和建立友好关系。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了解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记忆技巧、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而且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和教学原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
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
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成熟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练习和经验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
皮亚杰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社会性经验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6.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
这些层面包括自己的身体相貌、自己以往的状况、自己的现状、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等。
7.个别差异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等等,所有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者教育教学活动。
8.智力智力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9.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指学习与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数理智力,指数学运算及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
空间智力,指凭直觉确定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人格: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2.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4.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1.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2.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3.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3、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
4、学科渗透式教学:是把学习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这种途径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
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使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是用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学习。
5、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6、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7、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8、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益记忆和无意记忆;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9、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10、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11、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环境(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臵(如教师文化建设情况、座次安排)等要素;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童年期: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少年期: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看到的一样。
守恒: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人格:人格又称为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思。
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和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集锦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4、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5、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妨碍其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
8、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人类为了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而制定和采取的各种卫生原则和卫生措施的总和。
9、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10、狭义学习(人类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1、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
12、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成份,是指个人希望从事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
13、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的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1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包含了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含了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15、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16、正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称为正迁移。
17、先行组织者:教师利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更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可以充当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联系的桥梁,奥苏伯尔把这些知识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小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6.教学过程:是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7.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8.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的任务。
2、准备性(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3、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知识,图式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人们在后天的教育下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
4、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自己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发生量变的过程。
5、顺应: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偏差,原有观念会发生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
6、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表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7、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
8、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变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支架要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经典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等。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药实现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他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并获得相应态度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使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准备:学习着原有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人格:亦称个性,决定人的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活动,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对广义的学习理解: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材质的过程.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联结学习理论: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结。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
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角色认知(2)角色体验(3)角色期待。
2、气质: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方面的特点,称作气质。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者通过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4、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辅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5、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
6、定式: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7、创造性:个体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8、价值观: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或意义性)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9、去个性:个体在群体情境下有可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出个体在独处时通常不会作出的行为。
10、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
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最佳水平。
11、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
12、过度学习:对资料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之后,再继续学习,增加学习次数,达到熟记不忘的程度。
一般讲,以刚刚达到能背诵的学习两的 1.5 倍为最好。
13、代沟: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沟通困难的一种社会现象。
14、接受学习:教师引导小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就是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接受。
15、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
16、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小学教育类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2.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3.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5.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在独立活动中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他人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
7.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8.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
☆合作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
☆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11.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
12.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1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4.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力量。
15.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也可以说,它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
16.性别差异心理是指由于性别差异而造成的不同心理表现和心理特点。
17.功能固着是指人在看到某件制品时,思维被其惯常的用途束缚,很难想到它的其他方面功能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50.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51.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52.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4.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6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6.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67.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2.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43.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44.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45.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35.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3.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4.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8.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9.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10.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1.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3.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14.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主要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并尽可能地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各章重点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三个核心因素)2、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现象。
3、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5、奥苏伯尔:1957年“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实验(自然实验);布鲁纳:1960年“课程改革论”;苏联阿格法诺夫“拾柴火”(自然实验)。
6、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原则。
7、心理实验法:是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之间的相关情况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方法。
特点:精确易于重复检验。
8、教育心理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和自然实验)、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实施背景是自然条件;特点是简便易行。
(2)实验法:特点:需严格控制条件(尤其是实验室实验),数据可反复论证。
(3)问卷调查法:科学性的保证是被试者的诚实合作。
9、自然实验的程序:进行初试、选择与设立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0、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三期教育任务;亚里士多德三期教育任务。
11、捷克夸美纽斯提倡泛智论,专著《大教学论》;瑞士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手段,提出“五段教育法”;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心理实验室,创立了心理学体系,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学生霍尔被称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先锋。
12、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的学科;“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13、“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乌申斯基,著《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认为是第一部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名词解释
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3.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2.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又称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3.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关键词法: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知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2.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3.替代强化: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4、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
5、智力: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6、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
7、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8、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积极刺激的过程叫正强化。
9、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叫负强化。
10、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应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1、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3、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14、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5、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6、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7、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18、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9、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环境(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师文化建设情况、座次安排)等要素;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童年期: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少年期: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看到的一样。
守恒: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人格:人格又称为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思。
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和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场独立:场独立是指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场依存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类型: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
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累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技能: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强化物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
学科基本结构:所谓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
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非人为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活的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
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期待: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是桑代克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所谓共同的成分是指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感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知识学习: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符号学习: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是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命题学习又称判断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命题:命题是抽象、有结构的,它陈述的是已知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表达若干概念的复合意义。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是产生的。
直观: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模象: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模象直观: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概括:概括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感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理性概括: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地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一般因素:所谓一般因素,指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不是个别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
本质因素:所谓本质因素,即内在的而非表面的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
正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概括过程: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
同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异类比较: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直接记忆: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长时记忆中存贮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深度加工: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组快:所谓组快,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技能: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操作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操作模仿:操作模仿即实际再出现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操作整合:操作整合即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熟练: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合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