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叠现象的几点理解
叠混现象技术总结
PCM学习之叠混现象通信中PCM原理是作为一个通信技术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中,我们往往只知道抽样,量化,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对许多技术细节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的编写,是因为一天我在学习PCM时书上提到了在信号抽样时采用2倍频率来进行抽样,并称之为奈奎斯特定理。
往常,我们在学习时确实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理所应当的取值来对待,但为什么是2倍,低于2倍就不可以了吗?采样定理是这样说的:当对一个最高频率F(max)的带限信号进行采样时,采样频率SF 必须大于2倍于F(max)时才能使采样值完全重构原始信号。
采样定理是奈奎斯特1928年提出的,由于数字信号被广泛运用到通信中,模拟信号必须变换成数字信号才能在通信设备中进行处理,所以采样定理对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基础指导意义。
以下是以不同频率对语音模拟信号采样的模拟信号图:(说明:语音信号是不同频率的正弦图,以上示意图取为最高频率的信号采样图,换句话说:对于其他语音信号频率更低的信号,均以此采样频率为准。
)由上图可知,两倍与模拟信号最大频率的采样频率将能够恢复信号。
如果采样频率小于最高信号频率将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专业术语:叠混现象。
为了能够更感性的认识叠混现象,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在老电影中可以看见这样一种情况,镜头对准开动的汽车轮子,发现轮子先是由慢到快的旋转。
然后越来越快,之后我们会发现汽车轮子开始反转(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汽车的轮子是转的更快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老式的摄影设备采用相对较低的频率来进行拍摄(为了能够节省胶片成本吧!呵呵),随着车轮的旋转速度的增加,每转一圈的频率也就逐渐变快,当这个频率超过1/2的摄影频率时,就出现了叠混现象,也就是我们看见的好像车轮开始反转的现象了。
另外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对着一个时钟来拍摄照片,每一个小时拍摄一张,我们将这些照片连续播放来看,是可以正常地看见时钟的顺时针旋转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时钟旋转一周的周期内延长拍照的时间间隔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研究发现,当拍照的周期控制在时钟旋转的一个周期内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的顺时针旋转的图片序列。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叠加原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通过实验来探究叠加原理的规律和应用。
在进行叠加原理实验时,我对叠加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我首先进行了简单的波浪叠加实验。
我准备了两个水槽,分别放入两个波源。
我通过调整波源的频率、振幅和相位差等参数,使得两个波源发出的波相互叠加。
通过观察波的形状和传播情况,我发现当两个波的相位差为0时,波的振幅最大;当相位差为180°时,波的振幅最小。
这个实验结果与叠加原理的规律相吻合,即相位相同的波互相加强,而相位相差180°的波互相抵消。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叠加原理。
在叠加原理的实验中,我还进行了光的干涉实验。
我使用了一束单色激光,通过一个半透射的平面玻璃板,让一部分光线通过,另一部分反射。
我把两束光线分别照射到两块不同位置的屏幕上。
当两束光线在屏幕上相遇时,我观察到了明暗的干涉条纹。
通过调整玻璃板的位置,我发现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变化。
这个实验结果也与叠加原理相吻合,两束光线相遇时会干涉,形成明暗交替的条纹。
这个实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叠加原理在光学中的应用。
叠加原理实验还有很多,比如声音叠加、电磁场叠加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都能看到叠加原理的作用。
叠加原理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叠加原理的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探索和研究不同领域中的叠加现象。
通过完成这些实验,我不仅对叠加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实验科学方法有了更多的体会。
首先,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规律。
其次,实验前要有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确保实验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保护实验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叠加原理作为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叠加原理对于复杂环境中的声音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光学中,叠加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在电磁学中,叠加原理可以应用于解析复杂的电磁场分布。
了解波的叠加与干涉现象
了解波的叠加与干涉现象波的叠加与干涉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波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通过了解波的叠加和干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波动现象的本质和背后的物理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波的叠加现象。
波的叠加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同一空间中同时存在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叠加。
这意味着,当两个波的振幅正好同相或者反相时,它们的叠加效果会导致波的振幅增强或减弱。
这种叠加现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观察到,比如水波在池塘中的叠加、声波在空气中的叠加等等。
叠加现象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干涉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特殊现象。
当两个波相遇并叠加时,它们的相位差会决定叠加效果。
如果两个波的相位差为零或整数倍的2π,即相位相同或相差整数倍的波长,它们的叠加效果会导致波的振幅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构造干涉。
相反,如果两个波的相位差为奇数倍的π,即相位相差半个波长,它们的叠加效果会导致波的振幅减弱,这种现象称为破坏干涉。
干涉现象在光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我们常见的干涉仪就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薄膜的厚度。
在干涉仪中,光波经过分束器分为两束,然后分别经过不同路径传播,最后再次叠加在一起。
当两束光的相位差满足干涉条件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这些干涉条纹的位置和间距,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形状或薄膜的厚度。
除了光学,干涉现象还在声学、电磁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声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干涉现象来制造噪音消除装置,通过两个或多个声源发出的声波叠加来减弱或消除特定频率的噪音。
在电磁学中,干涉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通过控制电磁波的相位差,可以实现信号的增强或抑制,从而提高通信质量或实现目标的探测。
总之,波的叠加与干涉现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揭示了波动现象的本质和波与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了解波的叠加和干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波动现象,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近日,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叠加原理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的叠加原理来展示光的干涉现象。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并深刻体验到了叠加原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对光的叠加原理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学习。
光的叠加原理指的是当两束光线相交时,它们将沿着相交点的方向进行叠加。
如果两束光的峰值和谷值重叠,它们将相互增强,形成亮斑;如果峰值和谷值错位,它们将相互抵消,形成暗斑。
了解了这个基本原理后,我对光的干涉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要亲自进行实验。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放置了两个狭缝的光源。
当光通过这两个狭缝后,根据叠加原理,我预期在屏幕上会出现干涉条纹。
实验过程中,我调整了狭缝的宽度和距离,并且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进行尝试。
惊讶的是,无论我如何调整,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总是如预期般出现。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叠加原理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和变化,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当我调整狭缝的距离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也发生了变化。
当狭缝距离变得很大时,条纹的间距较宽,而当狭缝距离减小时,条纹的间距则变得更加密集。
这说明了叠加原理与波长和光程差的关系,这也是干涉实验中常见的现象。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光源的颜色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当我使用了不同颜色的光源时,干涉条纹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红色光源下,条纹呈现出红蓝交替的现象;绿色光源下,条纹呈现出绿紫交替的现象。
这与光的波长有关,通过实验,我深刻体验到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我还通过与实验同伴的讨论和交流,拓宽了对叠加原理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和体验,通过交流,我们互相启发,发现了更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和合作,才能推动知识的进步。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实验,我对叠加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叠加原理不仅在光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如声学和电磁学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重叠问题归纳总结报告
重叠问题归纳总结报告重叠问题是指在某个领域或特定情境下,出现了相似或重复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具有不同的表面形式,但其核心本质或解决方法是相同的。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对重叠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
首先,重叠问题的存在是非常常见的。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可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不论是在学术研究、商业经营、社会管理还是生活中。
这些问题可能接踵而来,给我们带来困扰和挑战。
因此,正确地识别和解决重叠问题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改善生活品质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重叠问题的本质和共性。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些问题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这是我们解决它们的关键。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问题的性质、原因、解决方法等。
通过深入研究重叠问题的共性,我们可以形成一套通用的解决框架,以应对这些问题。
在处理重叠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是问题分类和归类。
我们可以将相似的问题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并对其进行归类。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点。
其次是建立解决方案库。
在解决一个重叠问题时,我们可以将其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库。
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解决方案,节省时间和精力。
最后是借鉴经验和知识。
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中吸取灵感和教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重叠问题。
这包括查阅相关文献、经验分享、专家咨询等。
总结来说,重叠问题的归纳总结对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问题的共性和特点,我们可以形成一套通用的解决框架,以应对重叠问题。
采取有效的策略,如问题分类、建立解决方案库和借鉴经验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重叠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生活品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重叠问题的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解决方法。
层叠现象的概念
层叠现象的概念层叠现象在物理学中,是指当两个或多个波传播到同一区域时,由于相位和振幅的差异,导致它们在彼此相遇时产生的加强或抵消效应。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工程领域中,例如光学、声学、水波传播等。
层叠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波传播的特性,还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如数字信号处理、雷达成像、光学测量等。
在物理学中,层叠现象是基于波的理论研究。
波是指在介质中能够传递的能量传递准粒子,包括横波和纵波。
当两个或多个波在相遇时,它们之间产生的相位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彼此相遇时的加强或抵消效应。
如果两个波的相位相同,则它们的振幅会加强,此时的效应称为合成,反之,则会抵消,此时的效应称为干涉。
干涉效应由两个或多个波的相位差决定,其中相位差越小,干涉越强。
层叠现象最常见的例子是光学中的干涉。
在光学中,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光的干涉是由于两个或多个光波在相遇时产生的相位和振幅的差异引起的。
例如,当两束单色光波相遇时,它们可以加强,产生明亮斑点,也可以抵消,产生暗斑点。
这种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研究中,例如干涉仪、激光干涉仪等。
除光学外,在声学、水波传播中也有类似的层叠现象。
例如,当两个或多个声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沿着相同的方向传播时,它们会相遇并产生干涉,从而加强或减弱它们的振幅。
这种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声学研究中,例如声波干涉仪和超声波成像仪等。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层叠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雷达成像、光学测量等。
例如,数字信号处理中,当多个信号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层叠现象,从而产生混叠误差。
在雷达成像中,干涉现象被用于测量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在光学测量中,干涉技术被用于精确测量长度、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总之,层叠现象是一种基于波的现象,它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普遍存在。
在物理学研究中,层叠现象是理解波传播特性的重要概念。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层叠现象被广泛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雷达成像、光学测量等。
混叠
混叠现象
• 当用采样频率SF对一个信号采样时,信号中 SF/2以上的频率成份不是消失了,而是对称 地映像到了SF/2一下的频带中,并且和SF/2 以下的原有频率成分叠加起来,这个现象 叫做“混叠(aliasing)”
• Q: WHY??? A: Sorry, 这是任何一个连续信号被离散化的必然结果,数学上通过傅 立叶分析可以证明。
一个有趣的现象
• 看电影时,如果里面有汽车启 动的镜头,会看到车轮先是越 转越快,然后在某时刻会突然 看起来变慢了,甚至反转。这 是因为电影摄像机相当于以一 个固定的频率采样。当车轮的 转速超过SF/2并继续提高时,看 到的就是混叠干扰下的结果。
混叠
• 信号,它们不会因为高于SF/2而消失,反而 电子器件中有很多高频噪声而会因采样而 混入低频带。 • 所以在采样技术中一定要有抗混叠滤波。
混叠(Aliasing)
什么是混叠
• 想了解什么是混叠,必须得知道什么是采 样。
什么是采样
• 采样定理(Nyquist• 当对一个最高频率fmax的带限信号进行采样,采样频率SF必须 大于fmax的两倍以上才能确保从采样值完全重构原来的信号。 • 这里引入三个概念:2×fmax为Nyquist采样率 • fmax 为Nyquist频率 • fmax/2 为折叠频率(what’s this?)
混叠的时域分析
• 当SF<2*fmax时,采样 信号不能重构原信号, 出现频率混叠,即采 样信号不能保持原信 号的频谱特性。
混叠的频域分析
注意观察两图中“有效采样的范围”和“采样频率/2”的位置。
“奇妙”混叠现象
消除混叠的途径
• 混叠本身是采样的必然效应,只不过如果 混叠到原信号带宽范围内的频率成分为零 的话,信号不会被破坏,也就能重构了。 • 两种消除频率混叠的方法: • 1、提高采样频率SF 缺点一大堆,系统不可能达到很大的采 样频率等等,许多信号本身可能含有0~无 穷频率成分等等。
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混叠现象,又称折叠现象,是指在激光刻录时,由于激光能量的变化,使浅层刻录的层系统折叠到深层,从而导致激光光谱峰宽变大的现象。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光盘的正常使用。
那么,混叠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一、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
1、光源高度不稳定:当光源高度不稳定时,在高频和低频之间会出现不稳定的晃动,这会导致光源能量的变化,从而产生混叠现象。
2、光盘表面形状不规则:当光盘表面形状不规则,激光光束的波峰会变形,这也会对激光光谱峰产生影响,从而产生混叠现象。
3、光纤传输系统受到干扰:当光纤传输系统受到干扰时,光束的传输强度受到影响,这也会影响激光光谱峰,从而产生混叠现象。
二、混叠现象的处理方法
1、保持光源稳定:应定期检查光源的高度,调整光源的位置,确保光源高度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混叠现象。
2、保持录盘表面平整:应定期检查录盘表面,采用量棒等工具对表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录盘表面的平整,避免出现混叠现象。
3、校准光纤传输系统:应定期校准光纤传输系统,检查其是否受干扰,以确保光纤正常传输,避免出现混叠现象。
以上就是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混叠现象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光盘的写入,因此,必须及时处理,以确保光盘的正常使用。
对混叠现象的几点理解
对混叠现象的几点理解一、目的分析混叠产生的原因,加深对混叠现象的理解。
二、理论分析混叠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采样,如果采样不能够采集原信号足够多的信息的话,就会出现混叠的现象。
三、实例分析这里用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Eg1:原信号如下:()cos(2)cos(23)f t t t ππ=+图1 连续信号对原来的信号进行展开得到如下式子:222323()0.50.50.50.5j t j t j t j t f t e e e e ππππ--=+++对应的相位是2223230.5,00.5,00.5,00.5,0j t j tj t j t e ee e ππππ-- 对其进行采样,按照频率4Hz 来采样,即每秒钟采样4次,从时刻-0.5s 开始采样,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 连续信号采样后对应的离散信号图3连续信号采样后对应的离散信号(附加连续函数提示)为了更清晰,我们把连续信号的图形加到离散的采样信号结果中。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发生了混叠现象,混叠就是高频成分的采样值表现形式和结果同低频一样,导致最终总体信号的表现形式为加倍了得低频成分。
3322224444226644442222(2)(2)444422443()cos(2)cos(2)440.50.50.50.50.50.50.50.50.50.50.50.522cos()4nn n n j j j j n n n n jjjjn n nnj j j j n n jj n nf n e e e ee e e ee eeeee n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从上面的推倒可以看出,原来的cos(2)4n π,3cos(2)4n π的现在变成了22cos()4n π。
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混叠,原因就是因为对于3Hz 的分量,采样频率仅为4Hz ,无法完成反映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往往在信号处理的最后一步是把离散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这就需要插值,而插入点得幅值选取是根据周围点幅度得来的,所以,插值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低频的连续信号,而高频信号成分则变成了低频。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叠加原理实验心得体会叠加原理是物理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复杂的波动现象。
在进行叠加原理的实验过程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刻理解了叠加原理的实际应用和工作原理。
下面是我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实验背景叠加原理是指当多个波动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时,各个波动的效果会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互不干扰。
这一原理在光学、声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叠加原理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实验过程在进行叠加原理实验时,我们使用了光学实验箱和光源作为实验设备。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实验箱中搭建了一个光源和两个狭缝,分别称为光源1和光源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这两个光源的亮度和位置。
然后,通过调节狭缝的宽度和位置,我们可以调整光源的干涉程度。
当狭缝宽度较小,光源间的干涉现象就会比较明显。
接着,我们在一个屏幕上观察到了一系列的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是由两个光源产生的。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得出了以下几个实验结果:首先,在实验中,当光源1和光源2的距离较远时,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大,条纹较为清晰。
而当两个光源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干涉条纹的间距也逐渐变小,最终出现混沌的情况。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了干涉条纹的颜色变化。
当两个光源的波长相近时,干涉条纹的颜色较为明显。
而当两个光源的波长相差较大时,干涉条纹的颜色变得模糊不清。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光源的亮度和位置对干涉条纹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当光源的亮度增加时,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也会增加。
而当光源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干涉条纹的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叠加原理的实验,我对叠加原理的应用和实际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叠加原理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常用的物理原理,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通过实验,我对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表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混叠模态(modemixing)问题
关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混叠模态(modemixing)问题在处理⾮平稳、⾮线性的信号时,常⽤的⽅法是⼩波分解(wavelet decomposition)的⽅法。
后来⼀种以数据驱动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esotion, EMD)⽅法被提出,它能够将⾮平稳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本征模函数(IMF)。
相⽐于⼩波分解,它虽然不会受⼩波基函数的选择,分解等级等影响,但是它也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混叠模态就是其中之⼀。
混叠模态问题最先在对含有间断的信号分解中发现的。
间断信号可以理解为在某⼀时刻或者某⼀很⼩时间间隔内出现了⼩幅值的⾼频信号。
当混叠模态出现时,得到的本征模函数(IMF)是没有意义的。
在的⽂章中,混叠模态是这么定义的:“Mode mixing” is defined as any IMF consisting of oscillations of dramatically disparate scales, often caused by intermittency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s.指的是在⼀个本征模函数(IMF)中包含差异极⼤的特征时间尺度,或者相近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布在不同的本征模函数(IMF)中。
在wu的⽂章中举了⼀个例⼦,输⼊信号是⼀个在连续低频正弦信号上叠加了间歇性⾼频震动的调制信号(the modeled data was a mixture of intermittent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 riding on a continuous low-frequency sinusoidal signal)。
下图直接出⾃原⽂。
这⾥图⽰的是怎么求第⼀阶本征模函数(IMF)。
步骤是先对原始信号(a)的求局部的极值(b),然后通过插值的⽅式插出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在求上下包络线每⼀时刻对应的平均值(c),最后判断上⼀步得到的平均值是否满⾜本征模函数(IMF)成⽴的条件。
信号的采样及频率混叠现象分析
信号的采样及频率混叠现象分析
摘要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测试信号采样分析是信号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复杂性和 抽象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信号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基于Matlab 进行信号采样及频率 混叠现象分析的方法。
信号的采样及频率混叠现象分析
ANALYSIS OF SIGNAL SAMPLING AND FREQUENCY ALIASING PHENOMEN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heory is more and more being attention as a new subject.Analysising of test signal sampl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ignal analysis,which is complex and abstract. It is described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e signal sampling and illustrated the Matlab-based Methods of signal sampling and aliasing in the paper.
It is used Matlab software as the main tool i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ing of signal sampling and aliasing phenomenon. We can observe the change of signal in time domain sampling and frequency domain sampling by changing the sampling rate in the sampling analysis, further analysis, due to insufficient sampling rate cause frequency aliasing. Finally, it is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avoiding the aliasing phenomenon.
模态混叠问题及解决思路
模态混叠问题及解决思路N.E.Huang于1998年提出了⼀种针对⾮平稳⾮线性嘻信号的处理⽅法—经验模式分解(EMD),该⽅法给予信号本⽣的时间尺度特征,把复杂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和⼀个余项,是⼀种⾃适应的信号处理⽅法。
EMD已经⼴泛应⽤于信号去噪,伪谐波分析,信号建模与预测,故障诊断与图像处理。
由于EMD存在模态混叠的问题,很多应⽤收到限制。
有必要对模态混叠的概念,模态混叠的表述,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做简单的阐述。
1.模态混叠模态混叠最早是被Huang在99H中提出的,其基本定义如下:模态混叠是指⼀个IMF中包含差异极⼤的特征时间尺度,或者相近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分布在不同中,导致两个相邻的IMF波形混叠,相互影响,难以辨认。
通俗⼀点的将,就是当信号的时间尺度存在跳跃性变化时,对信号进⾏EMD分解,会出现⼀个IMF分量包含不同时间尺度特征成分的情况,称之为模态混叠。
2.模态混叠产⽣的原因EMD过程中实现需要确认第你个信号的局部极值点,然后⽤三次样条线将所有的局部极⼤值和局部极⼩值分别连接起来形成包络线,再由上下包络线得到均值曲线。
在求取包络线的过⾏程中,当信号中存在异常事件时(如间断信号,脉冲⼲扰和噪声),势必影响极值点的选取,从⽽导致求取的包络为异常事件的局部包络和真实信号包络的组合。
经该包络计算出来的均值,在删选出的IMF就包含了信号的固有模态和异常事件或者包含了相邻特征的时间尺度的固有模式,从⽽产⽣模态混叠现象。
⼀般认为,瞬时信号的出现回事EMD分解得到的IMF发⽣模态混叠现象,这个假设瞬态信号是⼀种固有模态,与瞬时模态相对的持续模态是另⼀种固有模态,再⽤EMD对瞬时模态和持续模态的叠加信号进⾏分解,就会发⽣模态混叠的现象,即‘模态混’另外,⽤EMD分解由⼩幅度与⼤幅度固有模态叠加⽽成的信号时,由于⼩幅度的模态的极值点⽆法凸现出来。
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混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混叠现象是指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由于采样频率不足或者信号带宽过宽,导致高频信号被混叠到低频信号中,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混叠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采样频率不足和信号带宽过宽。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混叠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一、采样频率不足采样频率是指对信号进行采样的频率,采样频率越高,采样的精度就越高,但是采样频率过低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采样频率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采样频率设置不合理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采样频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样频率设置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一般来说,采样频率应该是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如果采样频率设置过低,就会导致高频信号被混叠到低频信号中,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2. 信号源的带宽过宽信号源的带宽过宽也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如果信号源的带宽过宽,就会导致高频信号被混叠到低频信号中,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应该对信号源的带宽进行限制,以避免混叠现象的产生。
处理方法:1. 增加采样频率增加采样频率是避免混叠现象的最有效方法。
一般来说,采样频率应该是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如果采样频率设置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应该根据信号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置采样频率。
2. 低通滤波低通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混叠现象的方法。
低通滤波器可以将高频信号滤除,从而避免高频信号被混叠到低频信号中。
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以避免混叠现象的产生。
二、信号带宽过宽信号带宽是指信号中包含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过宽也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信号带宽过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源的带宽过宽信号源的带宽过宽也会导致混叠现象的产生。
如果信号源的带宽过宽,就会导致高频信号被混叠到低频信号中,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混叠现象
如何消除混叠现象
采样定理的一个重要指导意义是给出了消除 混叠现象的最低条件,混叠现象本身是采样的必 然效应,只不过如果混叠到原信号的带宽范围内 的频率成分为零的话,信号不会被破坏,也就能 “完全重构”了
减少混叠现象的两种途径
• 1.提高采样频率FS,及缩小采样时间间隔。 • 2.采样抗混叠滤波。
提高采样频率消除混叠现象
y f • 例: sin 2f 1t sin 2f 2t ,1 20Hz, f 2 25Hz
• 分析:我们以三种不同的频率对这个函数 进行采样,分别得出过采样、临界采样、 欠采样的频谱,从三张频谱中我们分析三 种采样与混叠的关系。
• • • •
从这六张图可以看出: 过采样不会产生混叠现象; 临界采样对部分函数来说会产生混叠现象; 欠采样会产生混叠现象
2.抗混滤波减小混叠 • 方法:提高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之 后序列通过数字低通滤波器,降低采样频 率后再进行DFT分析。 • 例:x(n)=[0:20 21 20:-1:0]
总结:
1,混叠的原因 2,减少混叠的方法
二、不完全满足采样定理 1、信号非带限 2、采样频率过低(临界状态中也不能完全恢复)
一、时域信号加窗截断对应频域两信号相卷积, 矩形窗对应的Sa(t),Sa(t)与 任一信号相卷积为无限长,即所得频谱在高频处 有分量,即产生高频分量
举例说明,对Sa(t)加窗截断
二、不完全满足采样定理造成混叠
例:x(n)=[1,2,3,4,4,3,2,1] 分析:画出原序列的图和原序列的频谱图, 再分别对原序列频谱进行4点和8点采样, 并画出对应的频谱图,观察图像分析采样 定理对混叠造成的影响
混叠现象
日常中有趣的混叠现象
看电影时,如果里面有汽车启动时的 镜头,会看到轮子显示越转越快,然后再 某时会突然看起来变慢,甚至反转。 这是因为电影摄影机相当于一个固定 的频率对连续的车轮采样,当车轮转速超 过FS/2并继续提高时,看到得高频分量增加,而采样是不满足 采样定理都会带来频率混叠
fft实验报告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一)加深对几个特殊概念的理解:“采样”——“混叠”;“窗函数”(截断)——“泄漏”;非整周期截取”——“栅栏”。
(二)加深理解如何才能避免“混叠”,减少“泄漏”,防止“栅栏”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估计这些因素对频谱的影响。
(三)对利用通用微型计算机及相应的FFT 软件,实现频谱分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为了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进行频谱分析——计算信号的频谱。
由于计算机只能进行有限的离散计算(即DFT ),因此就要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截断。
而这两个处理过程可能引起信号频谱的畸变,从而使DFT 的计算机过于信号的实际频谱有误差。
有时由于采样和截断的处理不当,使计算出来的频谱完全失真。
因此在时域处理信号时要格外小心。
在信号数字化处理中应十分注意以下几点:(一)为了避免“混叠”,要求在采样时必须满足采样定理。
(二)为了减少“泄漏”,应适当增加截断长度和选择合适的窗。
(三)对信号进行整周期截取,则能消除“栅栏效应”。
(四)增加截断长度,则可提高频率分辨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基本信号的FFT 变换1、()000sin(sin 2cos36x t w t w t w t π=+++第1组:采样频率,截断长度N=1608s f f =程序清单:n=16;%截取长度multi=8;%采样频率倍数x=0;%初始化向量,维数待定w0=2*pi;%设定基准频率for var=1:1:nx(var)=sin(w0/multi*(var-1)+pi/6)+sin(2*w0/multi*(var-1))+cos(3*w0/multi*(var-1));endy=fft(x);y=fftshift(y);ang=angle(y)/pi*180;altitude=abs(y)/n;var=1:1:n;subplot(1,2,1);bar(var,altitude,0.3);title('幅频图');xlabel('w');ylabel('幅值');subplot(1,2,2);bar(var,ang,0.3);colormap ([0 1 1]);title('相频图');xlabel('w');ylabel('相位');ang =Columns 1 through 80 -24.1998 0.0000 -155.8595 90.0000 81.2485 60.0000 157.9674 Columns 9 through 16180.0000 -157.9674 -60.0000 -81.2485 -90.0000 155.8595 -0.0000 24.1998altitude=Columns 1 through 80.0000 0.0000 0.5000 0.0000 0.5000 0.0000 0.5000 0.0000 Columns 9 through 160.0000 0.0000 0.5000 0.0000 0.5000 0.0000 0.5000 0.0000分析:1、频率分辨率是00.5sf f Nδ==2、x(t)的信号频率成分中的最高频率,满足采样定理,所以DFT 结果没有频率032sf f <混叠现象。
频谱混叠的情况及原因
(1)频谱混叠的情况及原因①Fs=30kHz因为采样频率小于2倍的信号频率,所以出现了混叠频谱②Fs=40kHz采样频率Fs=2Fn(信号频率时),图像刚好没有发生混叠③Fs=60kHz采样频率Fs>2Fn(信号频率时),图像没有发生混叠结论:Fh为信号频谱的最高频率,Fs为采样频率,为了避免发生混叠,应该使Fs>=2Fh。
(2)四种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关系①非周期连续信号------->非周期连续信号②周期连续信号------->非周期离散信号③非周期离散信号-------->周期连续信号④周期离散信号-------->周期离散信号结论: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连续非周期的;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离散的;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连续周期的;离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离散周期的。
(3)信号泄漏①因为N=16,Fn=0.2SF/2,所以信号的频率介于1*△f与2*△f之间,导致FFT分析的结果将该信号的频率成分泄漏到它的周围的一些离散的频率点上②因为N=16,Fn=0.5SF/2,所以信号的频率为4*△f上,FFT能准确分析该信号的频率点上的幅值结论:如果信号采样频率为SF Hz,信号的分析点数为N,则FFT分析结果的频率分辨率为Δf=SF/N,当信号的频率恰好为k*Δf时(k=0,1,2……N/2)没有泄漏,当频率在k*Δf 到(k+1)*f之间,则有泄漏。
(4)信号混叠:①当两个通道的信号都小于SF/2=2000Hz时:②一通道的信号大于SF/2=2000Hz的部分开始出现混叠:③一通道的信号大于SF/2=2000Hz的部分即会出现混叠的图像:结论:采样时,如果信号频率f>采样频率SF的一半时,采样后的信号就表现为一个低于SF/2的频率成分,产生不容易发现的错误,这就是信号混叠,为了避免除去大于SF/2的成分,在采样前一般对信号进行0--SF/2的低通滤波。
信号处理中“奇妙”的混叠现象
信号处理中“奇妙”的混叠现象应怀樵 董书伟 应明 赵增欣北京 100085)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摘 要 波形离散抽样所产生的混叠问题是数字频率分析中所要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易于被人忽视,处理不好甚至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混叠产生的“奇妙”现象在时域和频域中的表现进行阐述再次强调 了混叠的危害和抗混叠的重要性,指出了消除混叠的两种措施,并给出了混叠频率的简单计算公式。
关键词:离散采样, 采样定理, 混叠THE CURIOUS ALIASING PHENOMENA I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Ying Huaiqiao,Dong Shuwei,Ying Ming,Zhao Zengxin(China Orient Institute of Noise & Vibration, Beijing, 100085)Abstract Aliasing in digital processing aroused from discrete sampling a continuous-time signal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interest, which is not taken seriously. It would get an erroneous result if not deal properly with it. 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a of aliasing distortion in the time & frequency-domain are explained to emphasize the harmfulness of alias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anti-aliasing, and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how to avoid aliasing distortion in two ways and presented a simple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aliased frequency. Key words:discrete sampling, sampling theorem, aliasing0 引 言用计算机来处理任何一种物理信号时所面 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连续信号的数字化问题(或称 “模/数转换”问题)。
混叠现象名词解释
混叠现象名词解释
混叠(Aliasing)是一种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它通常发生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时。
混叠是指高频信号经过采样时,由于采样频率不足而产生的高频混叠现象,这种高频信号被折叠到采样频率一半以下的频率范围内,从而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虚假信号。
混叠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采样时基带信号被降采样,而高频信号则被折叠到采样频率一半以下的频率范围内,从而产生了虚假信号。
这些虚假信号与原始信号混合在一起,使得原始信号难以分辨和还原,从而降低了信号处理的质量。
混叠现象在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避免混叠现象的发生,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增加采样频率、采用低通滤波器等。
混合堆积密度
混合堆积密度混合堆积密度是一个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广泛研究的概念,特别是在材料科学、土木工程、以及粉体技术等领域。
它涉及颗粒物质的紧密堆积,是理解和优化颗粒材料性能的关键参数。
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合堆积密度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在不同材料中的应用。
一、混合堆积密度的概念混合堆积密度指的是多种不同颗粒混合后,在单位体积内所占的质量。
这一概念与单一物质的堆积密度有所不同,因为混合颗粒系统中,不同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等物理性质可能影响其总体堆积行为。
因此,混合堆积密度不仅取决于单个颗粒的性质,还取决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堆积方式。
二、影响混合堆积密度的因素1. 颗粒大小与分布: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混合堆积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颗粒大小相近的物质混合后,其堆积密度相对较高;而颗粒大小差异较大的物质混合后,由于小颗粒可以填充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可能达到较高的堆积密度。
2. 颗粒形状:颗粒的形状对混合堆积密度有显著影响。
球形颗粒由于其规则的几何形状,通常更容易实现紧密堆积。
然而,非球形颗粒(如不规则形状、棒状、片状等)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占位,可能导致堆积密度的降低。
3. 颗粒密度:不同物质的颗粒密度差异可能导致混合堆积密度的变化。
一般来说,高密度颗粒在混合体系中倾向于下沉,而低密度颗粒则上浮,这种分离现象可能影响混合堆积的均匀性和密度。
4. 颗粒间相互作用:颗粒间的摩擦力、粘附力等相互作用力对混合堆积密度也有重要影响。
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颗粒在堆积过程中的排列方式和稳定性。
三、混合堆积密度的测量方法混合堆积密度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体积法、质量法、以及基于图像处理的先进技术等。
体积法通过测量一定质量混合颗粒所占的体积来计算堆积密度;质量法则是通过测量一定体积混合颗粒的质量来计算。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受到人为误差和仪器精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一些基于数字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的先进方法被应用于混合堆积密度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混叠现象的几点理解一、目的分析混叠产生的原因,加深对混叠现象的理解。
二、理论分析混叠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采样,如果采样不能够采集原信号足够多的信息的话,就会出现混叠的现象。
三、实例分析这里用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Eg1:原信号如下:()cos(2)cos(23)f t t t ππ=+图1 连续信号对原来的信号进行展开得到如下式子:222323()0.50.50.50.5j t j t j t j t f t e e e e ππππ--=+++对应的相位是2223230.5,00.5,00.5,00.5,0j t j tj t j t e ee e ππππ-- 对其进行采样,按照频率4Hz 来采样,即每秒钟采样4次,从时刻-0.5s 开始采样,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 连续信号采样后对应的离散信号图3连续信号采样后对应的离散信号(附加连续函数提示)为了更清晰,我们把连续信号的图形加到离散的采样信号结果中。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发生了混叠现象,混叠就是高频成分的采样值表现形式和结果同低频一样,导致最终总体信号的表现形式为加倍了得低频成分。
3322224444226644442222(2)(2)444422443()cos(2)cos(2)440.50.50.50.50.50.50.50.50.50.50.50.522cos()4nn n n j j j j n n n n jjjjn n nnj j j j n n jj n nf n e e e ee e e ee eeeee n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从上面的推倒可以看出,原来的cos(2)4n π,3cos(2)4n π的现在变成了22cos()4n π。
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混叠,原因就是因为对于3Hz 的分量,采样频率仅为4Hz ,无法完成反映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往往在信号处理的最后一步是把离散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这就需要插值,而插入点得幅值选取是根据周围点幅度得来的,所以,插值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低频的连续信号,而高频信号成分则变成了低频。
Eg2:带相位偏差的混叠现象。
()cos(2)cos(23)42f t t t ππππ=+++图4:连续函数将连续信号进行展开得到下式:(2)(2)(23)(23)44222223234422()cos(2)cos(23)420.50.50.50.50.50.50.50.5j tj t j t j t jjjjj t j t j t j tf t t t e eeeee e e e e e e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对于上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各个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位。
各个谐波的相位和其对应的cos 型分量的相位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展成如下形式2223234422222323()cos(2)cos(23)420.50.50.50.50.5(cos sin())0.5(cos sin())44440.5(cos sin())0.5(cos sin())22224jjjjj tj t j tj tj t j tj t j tf t t t eee e eee e j e j ej e j e j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222323)()()44422jt j t j t j tj j e e e eππππ--+++-+上面式子的结果,是在进行计算的时候,经常得到的情况,其谐波幅值都为标准的复形式。
谐波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就含在了该复数中。
以12===,其相位为arctan(/arctan(1)444π-=-=-。
所以,依次可以得到各个谐波对应的相位22232322(),44422(),444(),22,22j t j t j t j t j e j e j e j e ππππππππ----+--这也验证了,相位谱是奇函数,这一结论。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244cos(2)0.50.54j j j t j tt e e e eππππππ--+=+其中,两个谐波对的谐波幅值互为共轭,两个基本谐波2j te π-也是互为共轭,所以乘以复数幅值后的谐波分量也互为共轭。
下面看以下经过4Hz 采样后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图5连续函数采样后对应的离散点列(附加连续函数,便于观察)66()()()()24244242()()(2)(2)24242222()()(242422()cos(2)cos(23)44420.50.50.50.50.50.50.50.50.50.50.5n n n n jj j j n n nn j j j j n n nj j j n n fn e e e ee e e ee ee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224242222242242222220.50.50.50.50.5(0.50.5)(0.50.5)))(())44244222))4444n j n n n n jjjjjjjjn n jjjjjjnnj j n n j j eeeeeee e eee ee e ej j j e j ej e j e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22220.3926990.392699220.39269902212224444]11220.3826[(0.92380.3826)(0.92380.3826)]0.3826[]0.3826[n nj j n n jjn n jjj j n n jjj j e e j e j ee e e e eeππππππππ---------+-=+≈++-≈+=+()(()().392699]2=0.7652cos(0.392699)4nπ-)由上面的推倒可以看出,发生了混叠,这里的混叠跟Eg1中的有一定的区别,这里由于相位不同的原因,cos(2),cos(23)4442n n ππππ++在采样点处的值,并不相同,但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6中的第二副图可以发现,其采样点已经具有了蓝色信号所示的低频频率特性了,并且在心得体会“信号相位的几点理解”中已经证明,任何两个同频cos 型的波形,其和仍为该频率下的cos 型波形,只不过幅值和相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后的第四幅图验证了上面公式推导结果的正确性,也说明了混叠的含义是指,高频成分因为采样而在采样点处表现为低频,并和原来的低频成分进行了相加的混合,使得结果呈现出低频特性,并且,幅值和相位都发生了响应的变化。
图6四、收获与总结1、谐波函数的函数值不一定都是负数Eg :当用8Hz 的采样频率去采样函数cos(24)x π后,会得到如下结果:24cos(24)cos()cos()=1-18112211cos()cos()22c jn jn nnT n e e n n πππππππ-===+=+函数值,这里可以看出谐波的函数值jn e π-,jn e π是实数,虚部为0。
其函数值取1,-1。
2、相位改变对幅度频谱是否有影响,有,怎么影响。
假设任一CT 波形:2(2)22cos(2)j ft j ft j j ft j j ftft e e e e e e πφπφφπφππφ-++--+=+=+其中||1j eφ-=,所以相位的改变不改变谐波的幅值,也就是说,连续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不影响。
不同相位的信号可以有相同的幅度谱,但相位谱一定不同。
不同幅度的信号,可以有相同的相位谱,但振幅谱一定不同。
对于DT 波形,情况有些变化。
我们的DT 信号是由CT 信号采样后得来的。
112211221cos(2)cos(2)11221122c c ccc c j fn j fn f f j j j f n j fn f f j j fnT f n f e e e e e e e e ππφφππφφπφπφ----+=+=+=+(1)这里首先研究2c f f=的情况,这是上式变为:1122(2)1cos(2)cos(2)11221122112211cos 221111cos cos ()2222ccc c j fn j fn f f j j j j n j j n j j n n j jn j jn j j n jn jn jn j j n j j n fnT f n f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ππφφφπφπφππφπφπφππππφπφππφπφφφφ-----------+=+=+=+=+=+==++对比 可以看出现在,两个谐波的幅值受到φ的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采样和采样频率带来的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出j e φ-这个幅值,cos -sin j j eφφφ-=其模值始终为1,但是,如果出现2cos j j ee φφφ-+=的情况,就不能保证谐波的幅值了, 上面的公式推证就很清楚的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进行频谱分析的时候,如果是临界采样图7 cos(2*pi*ft)图7 cos(2*pi*ft+pi/2)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临界采样的时候,相位的变化,影响了采样的结果,进而影响了对应谐波的幅值。
(2)下面研究2c f f >的情况,这里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令3c f f =,在这种情况下有下面的等式。
112222331cos(2)cos(2)11221122ccc c j fn j fn f f j j n n j j j j fnT f n f e e e e e e e e ππφφππφφπφπ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