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浅析_马飞
简述军舰的发展趋势
![简述军舰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a652d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1.png)
军舰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改变,军舰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
以下是军舰发展的一些趋势:
1. 自动化和无人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军舰将越来越依赖自动化系统和无人化技术。
这将允许军舰在没有人员直接操作的情况下执行任务,提高作战效率和保障人员安全。
2. 网络化和信息化:军舰将更加强调与其他军舰、指挥中心和战场信息系统的联网。
通过共享信息和实时通信,军舰可以更好地协同作战,提高对抗能力。
3. 模块化设计:为了提高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军舰的设计将更加注重模块
化。
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组合和更换,以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4. 隐身和防御性能:随着雷达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军舰将更加注重隐身能力和防御性能。
采用低可探测材料、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以及增强自身防空和反导能力,将成为未来军舰设计的主要特点。
5. 新能源和环保性能: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军舰将不断探索新的能源技术。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将逐渐应用于军舰,提高其环保性能。
总的来说,未来军舰的发展趋势将是自动化、网络化、模块化、隐身化、防御性能强和环保性能高。
这些趋势将使军舰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提高国家的海上实力。
两栖作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两栖作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bcf7838102de2bd970588cb.png)
两栖作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发表时间:2018-07-30T11:52:49.1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作者:范玺斌谢常达张晓海[导读] 两栖作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作战样式,本文从两栖作战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两栖作战的历史和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找到对我军未来两栖作战的启示。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21队,050084)摘要:两栖作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作战样式,本文从两栖作战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两栖作战的历史和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找到对我军未来两栖作战的启示。
关键词:两栖登陆、登陆作战、抢滩两栖作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作战样式。
登陆敌方海岸滩头的作战不仅需要战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认真计划、严密组织和充分准备,更需要的是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和全力配合,其作战规模之大、集成程度之高、作战组织之复杂是其他作战样式不可比拟的。
一、两栖作战的相关概念研究两栖作战,首先要找到两栖作战的逻辑起点,明确相关概念是研究两栖作战的前提条件。
两栖作战又称登陆战,是一种兼具海战和陆战特点的一种作战样式。
美军在2001年出版的《联合出版物JP3-02两栖作战联合条令》中将两栖作战定义为:“两栖作战是由装载在舰艇或飞机上的两栖部队从海上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将登陆部队输送上岸完成指定任务的军事行动。
” 我军则2014年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本书(作战分册)》中定义为“对据守海岸、岛屿之敌进行的渡海进攻战斗。
”也指出登陆战斗的基本任务,就是夺占登陆场,保障后续部队上路并向纵深发展进攻。
两栖作战是由两栖部队具体实施的。
《联合出版物JP3-02两栖作战联合条令》中将两栖部队定义为:“一支两栖部队包括两栖特遣队和一支登陆部队以及其他训练、编组和装备用于两栖作战的部队。
”在赵渊等人编写的《突袭抢滩》一书中对两栖部队的定义就简洁很多,定义为“海军用来输送登陆兵员渡海登陆的兵种。
”两栖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占敌军的滩头阵地,建立舰队海上停泊点和前进基地,继而展开控制交通线、封锁作战,通过不断地扩大控制范围,从而确保后续部队能够顺利实施登陆作战。
现代飞艇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飞艇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43d32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9.png)
现代飞艇发展现状及趋势目录一、演进历史二、优势特点三、发展现状四、发展趋势近期,中美“流浪气球”事件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曾经沉寂一时的高空飞艇,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军民两用性质,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文将从演进历史、优势特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四个方面对现代飞艇进行一番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一、演进历史人类制造飞艇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八世纪,当时有人尝试通过操纵气球实现在空中飞行。
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试飞成功人类社会第一艘具有动力设备的实验氢气载人飞艇。
1900年,德国退役骑兵军官齐柏林设计和研制的飞艇成为全世界第一艘可实用的硬式军用飞艇。
一战爆发后不久,德国率先将飞艇投入战场,主要承担空中轰炸和侦察等任务。
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英法美等国家总共建造了460多艘飞艇。
一战期间,被德国视为终极武器的飞艇一共出动了208艘次,对英国实施了51次空袭,与其飞机对英国的空袭次数基本持平。
虽然飞艇的作战表现没有达到德国所希望的那样,最终也无法改变德国战败的命运,但却对英国构成了很大的威慑,有效牵制了英国防空兵力和战机的运用,并造成了英国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战后,由于飞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飞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加之该阶段飞艇事故频发,特别是1937年发生的著名的“兴登堡空难”,使很多国家对飞艇的安全性忐忑不安,进而对其发展前景产生了极大怀疑,导致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急速衰落。
到了二战时期,飞艇逐渐走向边缘化,其国防和军事应用主要限于防御侦察、海岸监视、军用物资运输等一些非作战行动,而且数量和程度都远不及一战时期,这也预示着飞艇的全盛或辉煌期已经逝去。
然而,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沉寂,随着现代航空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纤维材料和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飞艇一些原本无法克服的缺陷得以解决,因此也就使得飞艇重获新生成为了可能。
首先,大功率发动机使飞艇比航空母舰和大型运输舰更快。
其次,艇内充的是氦气等惰性气体,自身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
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e8843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船舶行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负责运输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货物。
本文将介绍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包括发展历程、主要市场和运营模式,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船舶行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输方式之一,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们就使用船舶进行贸易和旅行。
然而,船舶的发展真正迅速起步是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贸易不断增长,船舶行业开始迅速发展,从传统的风帆船过渡到蒸汽船和柴油动力船。
二、主要市场1. 亚洲:亚洲是全球船舶制造业的重要中心,尤其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和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其中中国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和船舶需求市场。
2. 欧洲:欧洲船舶行业在过去几个世纪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和豪华邮轮制造商。
然而,在全球船舶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洲的船舶产业面临一些挑战,但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3. 美洲:美洲地区的船舶行业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南美的重要港口城市,如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这些地区主要从事船舶运营、货物装卸和海事服务等领域。
4. 其他地区:全球船舶行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亚洲、欧洲和美洲,还涉及其他地区。
例如,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船队,澳大利亚是重要的散货船市场,非洲的南非和尼日利亚等国家也有重要的船舶运营活动。
三、运营模式1. 船舶制造:船舶制造是船舶行业的关键环节,涉及设计、建造和装备各种类型的船舶。
现代船舶制造追求效率和环保,船舶设计更加科学,适应不同的航线和海况需求。
2. 航运运营:航运运营是船舶行业的核心,包括船舶租赁、货物运输和航线管理等。
在全球贸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航运需求持续增加,大型航运公司不断扩大船队规模,提高运输效率。
3. 船舶服务:船舶服务涵盖了维修、物流、保险和培训等方面,确保船舶运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020年世界海军装备发展趋势解析
![2020年世界海军装备发展趋势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5e0db51ed9ad51f11df239.png)
2020年世界海军装备发展趋势解析即将过去的2020年,海军武器发展依然“精彩纷呈”:多个国家宣布筹备建造新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还有多型关注度很高的核潜艇下水,各主要军事大国加速无人装备发展,塑造新的战场优势。
那么在2020年,全球海军武器装备发展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一、水面舰艇:航母吸引力依然不减在水面舰艇中,一向给人以大体量印象的航母开始流行“减重”。
在2020年6月,有消息指出美国海军正计划对未来重新建造6.5万到8万吨级别的航母可能性进行评估。
美国海军中有观点认为,随着反舰弹道导弹技术和高超音速导弹的蓬勃发展,十万吨级别的超级核动力航母是否能适应新时代下的需求,已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大型航母一旦在实战中损失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尽可能将这种损失均摊、最小化,同时还要做到尽量不影响战力,而相对结构简单、成本较为低廉的六万到八万吨常规动力航母则是可行方案之一。
除美国外,2020年法国宣布将筹划建造新一代航母排水量也在7万吨左右;日本基于各自直升机母舰改造的航母也均已进入施工阶段,韩国也宣布将建造可以搭载垂直起降战机的轻型或中型航母。
法国新型航母设想图。
与航母相比,其他一些水面作战舰艇则出现了“增肌”的趋势。
由于现代驱逐舰已经成为了舰队作战的主力,因此驱逐舰大型化成为了必然,这一点在2020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2020年初,中国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正式交付海军,而各国在这一年里也纷纷提出自己的“万吨大驱”计划。
2020年11月,意大利海军发布消息称,计划研制2艘新型的DDX型驱逐舰以用于替换上世纪90年代前后服役的"德拉潘尼"级驱逐舰。
DDX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将达到10000吨。
同样在11月,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自己的P-18大型驱逐舰建造计划。
按照印方的说法,这种驱逐舰的排水量将超过13000吨,具备高度的隐身优势,不但会配备新的相控阵雷达和垂发装置,还会部署“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电磁炮和激光武器。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933d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0.png)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造船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国际贸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造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国际造船产业的现状1、产业格局调整过去,韩国、日本和欧洲在造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近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崛起,在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上逐渐赶上并超越了传统的造船强国。
这使得全球造船产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技术创新驱动在国际市场上,造船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船舶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导航、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绿色环保技术也成为发展的重点,如采用新型能源、降低排放和提高能效等。
3、市场需求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能源运输的需求,推动了大型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船等特种船舶的需求增长。
然而,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船舶订单的波动性也较大。
二、国内造船产业的现状1、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造船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
国内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造船企业。
2、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在船舶设计、建造工艺和配套设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自主研发的高端船舶产品逐渐增多,如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
3、产业集群发展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造船产业集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产业集群在产业链配套、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协同效应。
三、国内外造船产业的发展趋势1、绿色化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船舶的绿色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这包括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船舶的可回收性等。
未来,新能源船舶如电动船、氢燃料电池船等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将在造船业中深度融合。
智能船舶将具备自主决策、智能航行和智能运维等功能,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运营效率和经济性。
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f93902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1.png)
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水面无人艇作为现代海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崛起。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趋势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8420f0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6.png)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趋势
张海峰;胡颖;黄庆龙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的核心舰艇,具备对陆攻击与支援、两栖兵力投送、作战指挥等功能.本文就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与研究,着重探讨"美国"级的设计细节和特点,分析其设计局限性,最后归纳美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
趋势.
【总页数】5页(P146-150)
【作者】张海峰;胡颖;黄庆龙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船舶重工
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775
【相关文献】
1.美国海军将建造第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J],
2.即将退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 [J],
3.美国海军舰载自卫防御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刘尚富;胡辉;蔡昱明
4.亚太新局势下美军两栖攻击舰队发展趋势研究 [J], 于力;张政丰
5.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成功装用LM2500+燃气轮机 [J], 吉桂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
![简述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2dfba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2.png)
简述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水面舰艇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简述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从舰艇的技术、作战能力、舰载武器以及舰艇的多功能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在技术上表现为无人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水面舰艇的无人化程度越来越高。
无人舰艇不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风险,还具有持续巡航、隐蔽性好等优点。
同时,舰艇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自动化系统,舰艇可以实现自主导航、自动作战等功能,提高作战效率。
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水面舰艇主要以反舰、防空和对地火力为主,但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水面舰艇的作战任务也在不断扩展。
现代水面舰艇除了具备传统的作战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对潜、支援登陆作战、电子战等多种作战能力。
同时,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还需要具备网络化、信息化和高效协同作战能力,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第三,水面舰艇的舰载武器也在不断升级。
舰载武器是水面舰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提升直接影响到舰艇的作战能力。
传统的舰载武器主要包括舰炮、导弹、舰炮和反潜武器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舰载武器的出现使得水面舰艇的火力更加强大。
例如,高超音速导弹、电磁武器、激光武器等新型武器的应用,使得水面舰艇的打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水面舰艇的多功能性也是其发展的趋势之一。
传统的水面舰艇主要承担海上作战任务,但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水面舰艇的任务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水面舰艇可以用于海上执法、护航、救援等非战斗任务,还可以作为平台用于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和海洋观测等领域。
因此,水面舰艇的多功能性将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无人化和自动化、作战能力的提升、舰载武器的升级以及多功能性的发展。
这些趋势不仅是水面舰艇发展的方向,也是适应现代战争形态和海洋环境要求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相信水面舰艇的发展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为维护海洋安全和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船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22834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f.png)
船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船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下:
现状:
1. 船舶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船舶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型货船和油轮。
超大型船舶的出现提高了海洋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性。
2. 船舶技术不断进步:船舶技术在推动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的提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新的船舶设计和节能技术的引入有助于降低航运业的碳排放量。
3. 船舶自动化程度提高:自动化技术在船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自动导航、自动化货物装卸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和效率。
趋势:
1. 清洁能源的应用: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航运业越来越趋向于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天然气(LNG)和氢燃料电池等。
这些清洁能源将减少船舶的排放物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 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远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船舶的运营成本和能耗将得到更好的控制。
3. 自主航行技术的发展:自主航行技术将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
使用无人技术和自主控制系统,船舶的安全性和能效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4. 航运业国际合作的加强: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航运业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共享船舶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合作开发新的航运路线等将成为船舶发展的重要趋势。
水面舰艇趋势
![水面舰艇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13d27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6.png)
水面舰艇趋势水面舰艇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不仅能够提供海上作战的能力,还可以用于海上巡逻、运输和救援等任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需求的变化,水面舰艇的设计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未来,水面舰艇有几个趋势和发展方向。
首先,无人化是未来水面舰艇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化舰艇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人化舰艇不仅能够减少人员的危险性,还能够提高作战效率和反应速度。
未来的水面舰艇可能会加入更多的无人机和自主系统,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作战。
其次,高度信息化是另一个水面舰艇的趋势。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未来的水面舰艇可能会配备更多的信息系统和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海上的情况。
这样可以帮助舰艇更好的掌握敌情,并进行有效的水面作战。
再次,新型材料的应用也是未来水面舰艇的一个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可以使舰艇更加轻便、坚固和难以侦测。
例如,一些先进的复合材料可以降低舰艇的重量,提高其速度和操控性能。
同时,一些隐身材料可以降低舰艇的雷达反射率,增加舰艇的隐蔽性。
最后,环保和能源效率也是未来水面舰艇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舰艇的环保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未来的水面舰艇可能会采用更加环保的推进系统,例如涡轮发动机和电力推进系统。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舰艇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未来水面舰艇的趋势包括无人化、高度信息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环保能源的使用。
这些趋势将使水面舰艇更加灵活、智能、环保和高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需求的变化,水面舰艇也将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未来的战争环境和任务需求。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9506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8.png)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外渔船产业是世界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国外渔船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外渔船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
首先,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渔船的捕捞效率大幅下降,且渔业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威胁着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外渔船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限制渔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禁用一次性渔网等。
另外,渔船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在不断推动着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中,自动化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等众多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渔船的捕捞效率和渔业资源的管理能力。
未来趋势分析虽然国外渔船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会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蛋白质需求的提升,渔业资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这将带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次,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也将推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渔船领域的应用将提高渔船的效率和安全性,从而促进渔船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无人机技术和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将使得渔船的监测和管理更加精确和高效。
另外,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也将对国外渔船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减少渔船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从而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也将为渔船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保障。
然而,国外渔船业同样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虽然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渔船的效率,但也给渔船员工的职业前景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可能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职业转型的支持。
其次,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家间如何平衡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需要更多国际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舰艇动力系统及装置发展趋势分析
![舰艇动力系统及装置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3e21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4.png)
舰艇动力系统及装置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防力量的不断加强和现代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舰艇动力系统及装置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总体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效节能在船舶设计领域,节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动力系统和装置方面,高效节能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实现舰艇的长时间巡航和高速航行,单个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船舶动力系统和装置需要具备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并不断提高节能能力。
二、智能化升级随着如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舰艇的智能化升级将持续进行。
智能化技术可通过对各种设备的高精度监测与自动化控制实现优化管理,避免一些系统故障的发生,增强舰艇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未来舰艇动力系统和装置将会基于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控制、自动化调整和运行管理等功能,提高舰艇性能的同时,为乘员提供更加安全良好的船舶操作环境。
三、绿色环保环保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话题。
船舶动力系统和装置具有绿色、低噪声的特点,同时还可大幅提高船舶的燃油经济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出于维护和促进全球生态平衡,未来船舶动力系统和装置将不断研发绿色、高效的环保技术,加强能源的清洁化、智能化转化,以满足环保新政策。
四、多源动力融合未来的舰艇动力系统和装置将逐渐实现多源动力融合。
这种动力系统采用多种动力源,如燃料电池、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动力需求。
此外,多源动力融合还有助于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
总之,未来的舰艇动力系统和装置在高效节能、智能化升级、绿色环保和多源动力融合方面将持续不断地优化和更新,为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持。
两栖登陆舰发展综述
![两栖登陆舰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b76bf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c.png)
两栖登陆舰发展综述
张智鹏
【期刊名称】《国外舰船工程》
【年(卷),期】2002(000)010
【摘要】登陆舰的历史并不长,但随着海军将重心转向沿海区域,这一舰种及其相关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阐述登陆舰的发展背景,并通过对船型、登陆舾装、推进装置、武器等的介绍,提出自动化与效率以及合理化建造等观点.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张智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
【相关文献】
1.不列颠奔向21世纪地平线的两栖战舰——海神之子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J], 许
建岭
2.图解军舰美国“圣安东尼奥”号两栖登陆舰 [J], ;
3.图解军舰意大利“圣乔治”级两栖登陆舰 [J],
4.以新风貌迎接新时代锻造两栖拳头力量——某登陆舰支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九大精神初步做法 [J], 刘健忠
5.矢志忠诚心向党两栖作战当先锋——南海舰队某登陆舰大队全面建设剪影 [J], 詹克关;胡志森;陈晓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精品]美国海军未来两栖霸主
![[精品][精品]美国海军未来两栖霸主](https://img.taocdn.com/s3/m/ec362a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d.png)
LHA6,美国海军未来两栖霸主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现状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理论,为了便于前沿部署,两栖舰队被组建成12个“两栖战备群”,每个战备群配备3艘舰艇,核心是1艘“黄蜂”级或“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目前,美国海军共有10艘两栖攻击舰,现役“塔拉瓦”级舰已由5艘减为3艘,“塞班”号和“贝劳伍德”号已于2005年4月和10月相继退役。
“塔拉瓦”号、“拿骚”号、“佩雷罩乌”号舰也将在2011—2015年间达到服役年限。
虽然美国海军已经着手研究了两栖攻击舰的延长使用期计划,但最终由于技术上无法实现并且经济上难以实施而搁浅。
此外,每个战备群还包括两艘小型两栖舰。
两栖战备群、水面作战部队及潜艇构成了一个远征攻击群。
将一艘“塔拉瓦”级或“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作为旗舰,这样远征攻击群就能够定期从美国东海岸或西海岸开展行动,让美国迅速到达预定战场,并作为海军陆战队海外远征队的主要作战平台。
过去25年里,在美国参与的主要战争、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中,几乎都能够看到“塔拉瓦”级或“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身影。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的两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成为了“鹞”式战机的搭载舰,每艘攻击舰都出动了一个A V-8B“鹞”式战机中队,对伊拉克境内的目标进行了打击。
美国海军谋求更强大的两栖战力为了及时更替主力两栖作战舰艇,加强两栖作战能力,早在2001年,美国海军就开始了一项对未来两栖攻击舰“备选方案”的研究,以决定是选择在LHD 级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还是选择重新设计一种全新舰型,这个项目被称作LH(X)或LHA(R)。
2001年3月,美国海军和参联部批准了LHA(R)型舰任务的需求陈述,美国国防部随后批准了这一“里程碑”式的采购项目,同时该项目在2001年7月也进入了“概念探索”阶段。
美国海军最初的计划是开展一项“延长使用期计划”,该计划将延长舰上装备的工作寿命,并且提供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升级,给每艘舰延长15年的服役寿命,不过为每艘舰完成一个“延长使用期计划”项目的花费接近10亿美元。
国外轮式两栖车辆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国外轮式两栖车辆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4bc83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9.png)
国外轮式两栖车辆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蒋耀军;庄加海;陈运腾
【期刊名称】《工兵装备研究》
【年(卷),期】2014(033)005
【摘要】轮式两栖车辆具有水陆自行能力,对保障军队快速渡河、登陆作战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军事强国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改进和研制轮式两栖车辆装备.在介绍国外这类装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可为我军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蒋耀军;庄加海;陈运腾
【作者单位】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江苏无锡214035;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江苏无锡21403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江苏无锡21403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51.3
【相关文献】
1.国外激光成像探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2.轮式两栖车辆关键技术研究
(一)3.2030年前国外陆军轮式车辆装备发展研究4.国外轮式起重机产品市场现状及发展动向5.国外天基预警雷达系统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渐升温的两栖战舰热——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七
![日渐升温的两栖战舰热——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七](https://img.taocdn.com/s3/m/16a35c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9.png)
日渐升温的两栖战舰热——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七李杰
【期刊名称】《当代海军》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1 1955年5月,二战末期建造的护航航母“西提斯湾”号被美国海军“相中”。
决定将它改装成直升机攻击航母,以研究试验用舰载直升机进行“垂直包围”的两栖攻击战术和进行后勤支援的供应技术。
旧金山海军船厂对“西”舰进【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李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25.68
【相关文献】
1.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五——航空母舰依然“受宠” [J], 李杰;丽娜
2.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八后来居上的“水陆战星”——两栖攻击舰 [J], 李杰
3.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六障眼有术——视频隐身武器 [J], 李杰
4.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四——“深海蛟龙”威力无穷 [J], 张晓辉
5.面向未来的海军主战装备之三战舰的随行“保姆”——后勤支援舰船 [J], 徐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浅析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马飞摘要:文章梳理了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以及亚洲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国两栖舰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两栖舰艇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两栖舰艇 发展现状 技术参数 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逐渐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
鉴于现在海防进行的重大改进,那些二战和马岛战争期间的战舰战斗力已大打折扣。
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直升机空袭配合登陆艇,拓展观察视野,并且依托垂直突击演习来提升两栖舰队和突击部队的生存力。
垂直机动可以使部队及其装备更容易接近他们的攻击目标,而不是仅仅依托沙滩登陆攻击。
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可以有多种功能:不仅是两栖攻击舰,还可以作为旗舰、后勤保障舰,甚至在某种条件下作为航母攻击舰使用。
几年前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可操纵两栖舰艇: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图1是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
从那时起,形势不断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军想要掌握此项技术,包括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土耳其。
1 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除了不同级别的直升机登陆平台舰(LPH )、直升机船坞登陆舰(LHD )、直升机登陆攻击舰(LHA ),还有一些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LPD )也配备了大型可用飞行甲板。
例如,美国的25 300吨“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可同时操纵4架CH-46“海骑士”直升机或2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其甲板可容纳4架MV-22飞机,机库可容纳1架MV-22旋翼机,坞舱可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
中国的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设有两个起降点,可搭载4架大型Z-8武装直升机。
日本建造了两艘排水量为19 500 t 的舰艇作为“直升机驱逐舰”(出云级),补充了两艘排水量为13 950 t 的“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系列。
在大洋另一边的英国,其最新最大的军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也可作为两栖战舰使用。
该战舰可搭载3架CH-47“支奴干”直升机、8架“阿帕奇”战斗直升机、6架AW-159“野猫”多用途直升机。
飞行甲板、机库以及电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不能影响“支奴干”直升机和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正常运转。
法国国有船舶制造企业(DCNS 集团)所建造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和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广泛服役于世界各国海军。
此类舰船总长为199 m 、型宽为32 m 、满载排水量为21 300 t ,仅次于“戴高乐”图1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号航母。
其推进系统由3个6.2 MW 瓦西兰柴油机、1个3 MW 瓦西兰辅助柴油机和2个劳斯莱斯7 MW 推进器构成,使其最高航速可达19 kn 。
其1 800 m 2的机库可容纳16架直升机,与机库通过舷梯和电梯连接的附加空间大小有1 200 m 2,可用于携带车辆和装备。
该舰船可配备军士450名。
其尾部坞舱可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或4艘通用登陆艇,而法国海军却并没有装备气垫登陆艇(图2是法国“西北风”级船坞登陆舰)。
其飞行甲板设有6个重型直升机起降点,重型直升机包括“超级大黄蜂”战斗机、CH-53“海种马”运输直升机以及“支奴干”直升机等。
法国搭载着虎式攻击直升机、陆军飞行医务兵和海军部队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雷电”号曾在利比亚战争中亮相。
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配备有69个医疗床位和两个手术室。
出于人道主义援助和赈灾的需要,机库的一部分被设计改建成“野战医院”,用于提供额外的救助服务。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受到了俄罗斯的大加赞赏,2011年1月俄罗斯向法国订购了两艘该系列战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直升机登陆舰于2013年10月完工并且计划2014年11月开始调试;“塞瓦斯托波尔”号直升机登陆攻击舰预期于2015年完成调试交付俄罗斯。
此系列舰艇与同类法国舰艇大部分是相同的,只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改动:传感器方面、通讯系统以及操纵KA-29、KA-52直升机所需的基础设施。
但是该协议遭到了多数北约国家图2 法国“西北风”级船坞登陆舰的谴责,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
意大利目前也正考虑加强其两栖作战能力,主要举措是逐步用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的直通甲板式创新设计取代其将过时的“圣乔治”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排水量为27 000 t 大型直升机船坞登陆舰预计总长为233 m 、最大型宽为34 m 、最高航速25 kn 并且可配备军士1 200名。
其尾部坞舱可容纳4艘两栖登陆艇或2艘气垫登陆艇。
据可靠消息称意大利海军将于2014年末签订设计合同作为国家造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军舰系统工程公司(OSN 公司)为阿尔及利亚海军建造了全新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并将其作为登陆和后勤保障舰使用(图3是“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后勤保障舰)。
该战舰于2014年1月完工并于2014年9月交付阿尔及利亚海军。
该战舰在“圣乔治”级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该舰总长为150 m ,尾部坞舱可容纳3艘两栖登陆艇、4艘车辆人员登陆艇以及2艘刚性船体充气艇。
纳凡蒂亚(NA V ANTIA )船厂建造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是该厂为西班牙无敌舰队建造的最大战舰。
该战舰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两栖作战的需要,其尾部坞舱可容纳4艘两栖登陆艇或1艘气垫登陆艇。
在担任航空母舰任务时,其机库最多可容纳30架直升机或同时容纳10架直升机和10架A V-8B 鹞式攻击机。
其飞行甲板有6个起降点,其中4个用于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起降,1个用于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起降。
图3 “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后勤保障舰2013年底,土耳其也参考了战略投送舰设计来建造其直升机船坞登陆舰。
该战舰由纳凡蒂亚船厂进行设计并提供装备和技术指导,由SEDEF船厂在土耳其进行建造。
土耳其当局要求该战舰能配备1000名军士、8架直升机和81辆装甲车。
与最初西班牙的战略投送舰相比,土耳其海军的设计做了以下几个改动:内容控制系统做了一些调整;拆除滑跃甲板;只配备一台电梯。
2 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直通甲板式两栖攻击舰。
在建设完5艘“塔拉瓦”级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后,美国海军将建造更大的两栖攻击舰,预计该舰设有250 m长的飞行甲板和更宽的坞舱,但是新设计拆除了尾部坞舱来为航空设施提供更大空间。
这些战舰就是所谓的第0批次战舰,首号舰“美利坚”号于2013年开始服役。
该舰预计于2015年3月取代“塔拉瓦”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贝里琉”号。
这些变动能更好的适应F-35B直升机以及MV-22B型“鱼鹰”倾转旋翼机这些比以前更大的飞机起降。
虽然被划分为直升机登陆攻击舰类别,但是“美利坚”级基本上是以最后一艘建造的“胡蜂”级直升机船坞登陆舰“马金岛”号为基础所开发改良的。
在后续建造的军舰中,比如暂时已知的第三艘“美利坚”级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将进行以下不同改动:缩小舰桥体积以及保留小规模坞舱。
“General Dynamics NASSCO”造船厂签下了力学设计的合同,并预计于2022年完成舰船调试。
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超过40 000 t的排水量),第一批次的直升机登陆攻击舰将比大多数国家的航母还要大。
然而,尽管同时搭载20架F-35B直升机的可能性存在,但是缺少滑跃甲板将限制他们的作战能力。
但是这些奇怪改动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滑跃甲板的存在将直接影响直升机的作战能力。
另外,美国海军舰队航空部队由于担心受到超级航母的威胁一直坚决反对建造小型航母。
美国还一直在探索将不同类型的海上平台应用为海军行动的浮动前置前进基地(AFSB)。
其中的一项研究由马士基船舶公司(Maersk)进行,该公司提出将大型集装箱船改造成具有两个飞行甲板的大型船舶:首部有一个200 m×36 m,具有8-10个起降点的飞行甲板;尾部有一个120 m×36 m,具有4-6个起降点的飞行甲板。
这两个飞行甲板都可连接到机库并可搭载30架直升机。
美国还尝试改装了1艘“斯托克姆”号(T-AK-3017)舰船作为浮动前置前进基地,该船具有8个直升机起降点,该项目花费了300万美元耗时4个月完成。
3 亚洲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无论是在两栖作战还是海上控制/打击行动中,韩国都想具备操纵“准航母”的能力,这种野心推动了其建造一系列直升机船坞登陆舰计划的实施。
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为18 000 t,由韩国韩进集团负责建造,并于2007年开始服役,该舰采用全通飞行甲板设计并且尾部设有坞舱,有“准航母”之称,但是官方一直称其为直升机登陆平台舰(图4是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该舰的车库如果被当作机库使用,可容纳10架SH-60F“大洋鹰”直升机。
韩国正在建造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战舰“马罗岛”号,据说该舰设有滑跃甲板。
那么,韩国应该会在2019年对第一艘“独岛”级两栖战舰进行改造,增加滑跃甲板。
韩国本来已经计划建造第三艘该级战舰,不过后来该计划取消了,但是后期应该会继续实施,可能会参照西班牙的战略投送舰在设计上做一些改动。
在亚洲,印度的军船技术也是名列前茅的。
其中一个建造计划就是多功能支援舰,但其实该舰是综合了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特点建造的。
该舰原计划建造四个平台,可配备一个海军陆战队步兵旅共计3 000军士。
该项目总计26亿美元,有三个大型集团参与投标,分别是:拉森特博洛公司、皮帕瓦沃船厂和ABG船厂。
该系列舰艇主要参数有:船长为215 m;可搭载10架重型直升机;可配备900军士;设有一个可容纳气垫登陆艇和通用登陆艇的坞舱;最高航速为20 kn;续航力为45天;一个完备的武器系统。
新加坡也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两栖舰队,它主要目标是提升舰船的航空能力和负载能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科技海事公司承担设计的ENDURANCE-160型两栖登陆舰。
该舰排水量为14 500 t,采用直通甲板设计,飞行甲板设有五个直升机起降点(其中两个适用于“支奴干”直升机)和两部电梯。
该舰的机库可以容纳7架中型直升机,坞舱可容纳4艘登陆艇。
该舰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好,其装载重型车辆的车库可以改造成为医疗舱室,能配备5个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放射科室等。
中国要增强自己的两栖作战能力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中国海军的六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玉昭级)已大大增强了中国的两栖作战能力,其中三艘已经开始服役。
在未来长期规划中,中国建造的两栖舰艇或采用直通甲板设计。
有报道称中国已开始建造075型登陆舰,更有传闻同时有2艘该型舰艇在不同船厂进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