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着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着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

1.1音列

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乐曲特点

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另外,而合奏则往往出现在宫廷等达官贵人的大型娱乐演出中,相对影响范围不很广。

而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发展到重奏,再发展到合奏后,和声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美学及功能性,重视对他人的感染力,相对较为客观。而合奏则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乐声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此有人形容西方音乐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而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西方音乐相比与中国音乐更注重节奏。西方音乐有系统的节奏体系,有各种节拍如2/4拍、3/4拍、4/4拍等等,除开华彩段,在乐曲进行中基本保持一定的节奏。中国音乐虽然也有节奏,称为板眼,但相比与西方音乐节奏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在很多的独奏作品里,更多的是演奏者自己去控制音乐的快慢,或者说音乐的“气息”。中国音乐是很看重音乐的气息的。因此,像渔舟唱晚,广陵散等节奏往往比较自由,变化较大。

西方音乐往往主客对立,往往是通过音乐来表现一个客观的事物,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一个画面,然后通过这个事物的本身或悲怆或滑稽或优美的特点来给人以启发和触动,影响听众的主观情绪。然而中国音乐往往旷达悠远,情景交融,主客融合,有乐曲和演奏者精神上的和合,透过乐曲自身流露的情感去感染他人。

演奏的乐器方面,中国音乐采用了西方音乐里少用的大量弹拨类乐器。西方音乐主要以管弦乐为主,在交响乐团里没有一个弹拨类乐器。除开钢琴,其余乐器的乐音都是很连续的。然后在中国音乐中,有很多地位很高的弹拨类乐器,包括琵琶,阮,古筝等等,还有音质相似的扬琴。弹拨类乐器的乐音虽然是断开的,但有时也有连续乐音所不具有的表现力,例如能制造“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又如琵琶曲《十面埋伏》,密集的琵琶音生动刻画了战争场面的紧张激烈。

同时,中国管乐的音色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与西方乐器也有很大不同,管乐声音相对更高亢,如唢呐和笛子,打击乐器声音更敞亮,如大钹和大锣。

2.联系

中西方音乐虽然差异明显,然而彼此联系也是很紧密的。

纵观中国音乐发展史,在古代,中国本土虽然发明了很多乐器但是往往都是个人独奏。在宫廷虽然有大型的合奏表演,但在中国演奏音乐的人地位不高,且都采用言传身教的传授方式,使得大型曲目得不到保存,例如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虽然历史上记载其若仙曲,但苦于中国没有创立完整地音乐乐谱体系,使得乐曲不能得到很好地保存。因此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音乐的引人,中国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

首先,是乐曲的曲谱。如今中国使用的乐曲曲谱大多是源自欧洲的乐谱,不论是简谱形式还是五线谱形式,都是欧洲发明的,包括谱号,调号,节拍号等等。欧洲完备的乐谱体系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音乐乐曲的保存起了推动作用。同时,后来中国民乐的创作也是基于交响乐团声部曲式、调性、配器法、合声、对位等作曲的原则,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深远意义。

其次,在近代,受到西方交响乐团的影响,中国民乐乐团也开始出现。在民乐团的建制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与西方交响乐团在建制上的联系。首先是指挥的出现。中国古代的宫廷乐队是没有指挥的,节奏由专门打板的人或者有演奏者自己控制。然而在近代,中国在模仿西方交响乐团组件民乐团时,也学习了交响乐团控制整个乐队的方法,也就是指挥。而在声部的对应上,民乐团里的吹、拉、打对应着交响乐团里的管乐、弦乐、打击乐组,只是增加了中国独有的弹拨乐组。

在乐曲上,现代的中国民乐团保留了交响乐团的一些乐器以弥补传统民乐乐器的不足,例如保留了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有点还保留了定音鼓和军鼓等等。

可以看到,现代中国民乐受西方交响乐的影响很大,但是也保留了中国民乐自己的特点,因此演奏出的音乐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中国民乐的创作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歌、戏曲、器乐独奏(如古琴、筝、琵琶等)及丝竹曲(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中的旋律,或依照中国音乐中常用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所新创的旋律,所以仍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

用西方的交响乐也能创作中国乐曲,例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等等。这些乐曲演奏方式虽然是交响乐,演奏乐器也是西洋乐器,但是仍然与欧洲交响乐截然不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