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华师大版数学练习题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尺规作图 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尺规作图 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

13.4尺规作图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教学目标·1. 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角平分线;2.进一步学习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以及掌握准确的作图语言.·教学重难点·分析实际作图问题,运用尺规的基本作图,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三角形中有三条重要线段,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在以前我们是这样作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量角器零度线与这个角的一边重合,这个角一半所对应的线就是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现在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设计一个作角的平分线的操作方案吗?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问题1:实验探索:已知∠AOB ,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出已知∠AOB 的平分线.请各小组同学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分析:讨论结果展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射线OC 即为所求.问题2: 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 的长”这个条件行吗?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 的内部吗? 分析:去掉“大于12MN 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若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 的外部,2 而我们要找的是∠AOB 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 的平分线了. 观察、概括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全等判定方法中的“边边边”公理.】特别注意: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例题讲解:例 已知∠α与∠β,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β)的一半.分析:要完成这个作图,先作出等于(∠α+∠β)的角,再作平分线即可已知:求作:作法:课堂练习把一个角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度数之比为1:3.分析:本题可在原角内作一个角等于原角的14,故将原角平分后再次平分即得. 答案:已知:如图,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AOC:∠COB=1:3作法:(1)作∠AOB 的平分线OP ;(2)作∠AOP 的平分线OC ;射线OC,将∠AOB 分成1:3的两部分.三、本课小结1. 三角形的角分线是一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2. 基本作图: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3. 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全等判定方法中的“边边边”公理;4. 解决尺规作图问题,先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草图,再确定具体的作图方法.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尺规作图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业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尺规作图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业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3.如图,在△ABC 中,∠ABC=2∠C,以点 B 为圆心,任意长为
半径作弧,交 BA,BC 于点 E,F,分别以点 E,F 为圆心,以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P,作射线 BP 交 AC 于点 D,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
A.∠ADB=∠ABC B.AB=BD C.AC=AD+BD D.∠ABD=∠BCD
4.如图,在△ABC 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 A 为圆心,小于 A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AC 于点 E,F;②分别以
点 E,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G;③作射线 AG,交 BC 于点 D.则∠ADC 的度数为___6_5_°____ __.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4 尺规作图
13.4.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练习1.如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已知:∠DOE. 求作:∠DOE的平分线OC. 作法:(1)以点____O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____O_D_于点____,M交____ 于O点E ____.N
(2)分别以点____M,____N为圆心,大于_____12_M_N_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DOE的内部交于点__C__. (3)作射线_____O_,C 射线_____O_C_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1.在角平分线的作法中,可用下列哪个基本事实证明所作的射线就是已知 角的平分线( B) A.A.A.S. B.S.S.S. C.S.A.S. D.A.S.A. 2.视察图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A.PQ为∠APB的平分线 B.PA=PB C.点A,B到点Q的距离不相等 D.∠APQ=∠BPQ

2021秋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尺规作图》专项练习

2021秋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尺规作图》专项练习

2021秋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尺规作图》专项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只用无刻度直尺就能作出的是()A.延长线段AB至C,使BC=AB B.过直线L上一点A作L的垂线C.作已知角的平分线D.从点O再经过点P作射线OP 2.用尺规作图,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角和夹边B.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C.已知两边和夹角D.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3.下列画图语言表述正确的是()A.延长线段AB至点C,使AB=AC B.画直线AB=5cmC.以点O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弧D.在射线OA上截取OB=a,BC=b,则有OC=a+b4.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 于点D,连接B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C=BD B.∠BDC=∠ABCC.∠A=∠CBD D.AD=BD5.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所用的基本作图方法是()A.作已知角的平分线B.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高D.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6.角平分线的作法(尺规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两点;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③过点P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角平分线的作法依据的是()A.SSS B.SAS C.AAS D.ASA7.如图,以A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与射线AM、AN交于B、C两点,连接BC;再分别以点B、C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连12接AD 、BD 、C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D 平分∠MAN B .DA 平分∠BDC C .BC 垂直平分AD D .AD 垂直平分BC 8.在△ABC 中,∠C =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边AC 、AB 于点M 、N ;②分别以点M 和点N 为圆心、大于MN 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在∠BAC 内,两弧交于点P ;③作射线AP交边BC 于点D ,若CD =4,AB =15,则△ABD 的面积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9.△ABC 中,AB =AC ,∠ABC =72°,以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射线BP 交AC 于点D ,则图中与BC 相等的线段有( ) A .BD B .CD C .BD 和AD D .CD 和AD10.已知线段a 、b 和c ,求作ABC ∆,使BC =a ,AC =b ,BC边上的中线AD =m ,作法合理的顺序依次为( ) ①延长CD 到B ,使BD =CD ; ②连接AB ;③作ADC ∆,使a DC 21=,b AC =,m AD =. A .③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在尺规作图中,圆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 是△ABC 边上的高是 .13.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 ,C 为圆心,以大于BC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两点M ,N ;②作直线MN 交AB 于 点D ,连结CD ,若AC =5,AB =11,则△ACD的周长为 .14.如图,已知钝角△ABC ,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BH垂直平分线段AD;②AC平分∠BAD;③S△ABC=BC•AH;④AB=BD1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M是高CH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将线段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MN,则在点M运动过程中,线段MN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16.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6分)17.(8分)有A,B,C,D四个村庄,现要建一个水塔,则水塔应建在何处,才能使它到4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说明理由.18.(8分)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使AB=2b-a.19.(8分)如图,点B,C在∠SAF的两边上.且AB=AC.(1)请按下列语句用尺规画出图形(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①AN⊥BC,垂足为N;②∠SBC的平分线交AN延长线于M;③连接CM.(2)该图中有对全等三角形.320.(8分)如图,公路AO与BO相交于点O,在OA上有一个停靠站C,在∠AOB 内有一个库房D,现请你找一观测点P,满足到C和D的距离相等,且到公路OA、OB的距离也相等.(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是一块直角三角形余料21.(9分)如图,ABCACB,工人师傅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90方形零件,使C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其余三个顶点分别在AB、BC、AC边上.请你协助工人师傅用尺规画出裁割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9分)按下列要求作图并解答:如图,已知△ABC,(1)用圆规和直尺作出AB边的中线CD,并写出结论;(2)作出BC边上的高,垂足为点E,并写出结论;(3)若△ABC中,∠A=20°,∠B=40°,求∠CAE的度数.(写出说理过程)423.(10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E是AC的中点.(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接BE并延长交AM于点F.(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13分)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点P是边OB上的点.(1)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确定点P,使得PM=PN;(2)设OM=x,ON=x+4.①若x=0时,使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_______个;②若使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__________.5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学习了勾股定理后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定义:如图①,点M、N是线段AB上两点,如果线段AM、MN、N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点解决问题(1)在图①中,如果AM=2,MN=3,则NB=(2)如图②,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定点(AC<BC),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D,使得C、D是线段AB的勾股点.某同学是这样做的:过点C作直线GH⊥AB,在GH上截取CE=AC,连接BE,作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则C、D是线段AB的勾股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评课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评课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评课稿一、引言《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作一条已知角的平分线。

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评课稿将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详细分析。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已知角的概念介绍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已知角,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已知角的定义和性质。

此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已知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基本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已知角,通过具体的演示和解题实例,教授不同的作平分线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或者通过几何推理进行求解。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加深学生对于作已知角平分线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综合运用通过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建筑设计、地图导航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方法求解。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已知角平分线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黑板和标注工具进行演示,并与学生一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巩固练习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教师可以在课后对这些练习题进行批改、讲解,并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反应速度和解题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1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4尺规作图4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华东师大版

2021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4尺规作图4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华东师大版

1.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所作的是( A ) 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B.一个半径为定值的圆 C.角的平分线 D.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已知在△ABC中,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3.【中考·河北】尺规作图要求: 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Ⅳ.作角的平分线.
【点拨】先作CD的垂直平分线,找到CD的中点M,再分别作 CM和DM的垂直平分线,找到CM的中点F,MD的中点G即可. 解:如图,点F,M,G即为所求.
8.如图,已知线段a,m,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 BC=a,底边上的中线AD=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 痕迹) 解:如图.
9.【中考·安顺】已知△ABC(AC<BC),用尺规作图的 方法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则符合要 求的作图痕迹是( D )
解:如图,DE为所作.
(2)在(1)的条件下,连结AE,若∠B=60°,求∠AEC的 度数.
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EAB=∠B=60°. ∵∠AEC=∠EAB+∠B, ∴∠AEC=60°+60°=120°.
12.【教材改编题】如图,在△ABC中,作∠ABC的平分 线BD,交AC于D,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 交AB于E,交BC于F,垂足为O,连结DF.在所作图中, 找出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
则正确的配对是( D )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 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 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 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
4.【2020·柳州】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 边中点的是( A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在引入角的平分线、直线的垂线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后,本节课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材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使学生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作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直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几何思维和动手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几何证明的过程和逻辑推理能力仍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如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2.难点:几何证明过程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2.利用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作图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结合几何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2.设计好课堂练习和拓展题目;3.准备好黑板和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例如,拿出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剪刀的两个剪刃,引导学生发现剪刀的两个剪刃分别是两个角的平分线。

2.呈现(10分钟)利用几何模型和实物模型,展示如何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角平分线》。

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教材第7.2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技能目标:能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角平分线的应用,如剪纸、拼接图形等,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角平分线的定义:从角的顶点出发,将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如果一个点在角平分线上,那么它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 例题讲解例1:求证: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例2:已知∠ABC=80°,点D在∠ABC的平分线上,求∠ABD和∠CBD的度数。

4. 随堂练习练习1:已知∠A=100°,求∠A的平分线上的点B到∠A的两边的距离。

练习2:判断点P是否在∠ABC的平分线上。

六、板书设计1. 定义:角的平分线2. 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 判定: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该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证: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已知∠A=120°,求∠A的平分线上的点B到∠A的两边的距离。

2. 答案:(1)证明:略(2)答案:距离相等,均为∠A的一半,即6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数学课件】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13.4尺规作图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导学新版华东师大版

【数学课件】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13.4尺规作图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导学新版华东师大版

13.4 尺规作图
目标突破
目标一 会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例 1 教材补充例题 如图 13-4-5 所示, 作出△ABC 三个内 角的平分线,并观察你作出的图形,有什么新的发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同一点.
13.4 尺规作图
【归纳总结】(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是根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图 13-4-6
13.4 尺规作图
【解析】 先作∠A的平分线AE,以B为顶点作∠ABD=∠EAB,则 ∠ABD即为所求.
解:如图所示,∠ABD 即为所求.
13.4 尺规作图
【归纳总结】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属于定量作图,而作角的平
分线则属于定位作图.在综合作图题中,有时既需要定量,又需
要定位,需认真分析,找到解决办法.
题的关键是作图,在正确作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计算或证明.
13.4 尺规作图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作法如下:
已知:∠AOB,如图13-4-8①所示.
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 图13-4-8
OD 作法:1.在射线OA,OB上,分别截取OD,OE,使________ = OE ________ ;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 4 尺规作图 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知识目标
目标突破
总结反思
13.4 尺规作图
知识目标
1.经过操作、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 平分线的方法及其依据. 2.在理解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一些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尺规作图问题.
角形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原理来解决的. (2)在作图步骤的第二步一定要注意是以大于某条线段长度的为半 径作圆弧,否则两弧没有交点或两弧交点不明显. (3)通过作图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尺规作图 13.4.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同步练习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尺规作图 13.4.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同步练习 (新版)华东师大版

13.4.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PB.利用两块三角板画15°的角C.用刻度尺测量后画线段AB=10cmD.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答案:D解答: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得: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属于尺规作图,故选:D.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可直接选出答案.2.用一把带有刻度的直角尺,①可以画出两条平行线;②可以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③可以确定一个圆的圆心.以上三个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是()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D解答:(1)任意画出一条直线,在直线的同旁作出两条垂线段,并且这两条垂线段相等.过这两条垂线段的另一端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2)可先在这个角的两边量出相等的两条线段长,过这两条线段的端点向角的内部应垂线,过角的顶点和两垂线的交点的射线就是角的平分线,正确;(3)可让直角顶点放在圆上,先得到直径,进而找到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逐项分析,从而得出正确个数.3.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直线AB=10厘米B.画射线OB=10厘米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D.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平行答案:D解答:A.直线没有长度,故A选项错误;B.射线没有长度,故B选项错误;C.三点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可画出一条直线,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可画出三条直线,故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逐项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下列作图语句错误的是()A.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B.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C.过∠AOB内的一点画∠AOB的平分线D.过直线外一点画此直线的两条斜线,一条垂线答案:C解答:A.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过∠AOB内的一点画∠AOB的平分线,此说法不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过直线外一点画此直线的两条斜线,一条垂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作法.垂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作法进行选择即可.5.按下列条件画三角形,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是()A.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B.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30°和70°C.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5cmD.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cm、5cm和8cm答案:D解答:A.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也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B.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30°和70°,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但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C.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5cm,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也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D.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cm、5cm和8cm,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及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条件可知.6.下列作图语句中,不准确的是()A.过点A、B作直线ABB.以O为圆心作弧C.在射线AM上截取AB=aD.延长线段AB到D,使DB=AB答案:B解答:A.根据直线的性质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该选项正确;B.画弧既需要圆心,还需要半径,缺少半径长,故该选项错误;C.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其端点截取任意线段,故选项正确;D.线段有具体的长度,可延长,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逐项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尺规作图是指()A.用量角器和刻度尺作图B.用圆规和有刻度的直尺作图C.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D.用量角器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答案:C解答: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是指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故选:C.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尺是不带刻度的直尺,规是圆规进而得出答案.8.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画射线OP=5cm B.画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C.画出A、B两点的中点 D.画出A、B两点的距离答案:B解答:A.画射线OP=5cm,错误,射线没有长度,B.画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正确.C.画出A、B两点的中点,错误,中点是线段的不是两点的,D.画出A、B两点的距离,错误,画出的是线段不是距离.故选:B.分析:利用射线的定义,线段中点及距离的定义判定即可.9.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答案:D解答: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故选D.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10.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B.用量角器画一个300的角C.用圆规画半径2cm的圆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答案:D解答: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B.量角器不在尺规作图的工具里,错误;C.画半径2cm的圆,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即可.11.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以点O为顶点作∠AOBB.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C.作∠AOB,使∠AOB=∠αD.以A为圆心作弧答案:C解答:A.画角既需要顶点,还需要角度的大小,错误;B.延长线段AB到C,则AC>BC,即AC=BC不可能,错误;C.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常见的尺规作图,正确;D.画弧既需要圆心,还需要半径,缺少半径长,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画角的条件判断A;根据线段延长线的等腰判断B;根据基本作图判断C;根据确定弧的条件判断D.12..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答案:C解答: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选C.分析: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A解答:如图:∵∠DPF=∠BAF,∴AB∥P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A.分析:由已知可知∠DPF=∠BAF,从而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以下作图,用一对三角尺不能办到的是()A.画一个45°的角,再把它三等分B.画一个15°的角,再把它三等分C..画一个周角,再把它三等分D.画一个平角,再把它三等分答案:C解答:A.画一个45°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15°,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画一个15°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5°,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5°角,不能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画一个周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120°,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20°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画一个平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60°,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60°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一幅三角板有以下几个角度:90°,60°,45°,30°;只要其中的两个角相加或者相减后能得出的角都可以用一副三角板拼出.15.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cm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答案:D解答:A.画线段MN=3cm,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量角器不在尺规作图的工具里,错误;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三角尺也不在作图工具里,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知.二.填空题16.所谓尺规作图中的尺规是指:.答案: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解答:由尺规作图的概念可知:尺规作图中的尺规指的是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分析:本题考的是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17.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而且要画出和,保留.答案:已知|求作|作法|图形|结论|作图痕迹解答: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已知.求作.作法,而且要画出图形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故答案为:已知.求作.作法,图形,结论,作图痕迹.分析:根据作图题的书写步骤和尺规作图的要求作答.18.已知一条线段作等边三角形,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答案: SSS解答: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依题意得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可得作图.分析: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即可作图.19.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答案: SAS解答:用尺规做直角三角形,已知两直角边.可以先画出两条已知线段和确定一个直角,作图的依据为SAS.分析:隐含的条件是直角,是两直角边的夹角,即可得出作图的依据为SAS.20.如图,使用直尺作图,看图填空:延长线段到,使BC=2AB.答案:AB| C解答: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分析: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三.解答题21.已知:线段a,画出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答案:解答:首先作射线,然后截取AB=BC=a,则AC=2a,即AC就是所求的线段.分析: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即可求解.22.作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要求:用尺规作图,并写出已知.求作.结论,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答案:解答: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C,使线段AC=2a+b.结论:AC即为所求.分析:可先画出一条线段等于2a,然后再在这条线段延长线上上截去b,即为所求线段.23.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使AB=a+b答案:解答:如图: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分析:首先作射线,然后截取线段AC=a,CB=b,则AB即为所求.24.作图题(利用直尺与圆规画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已知线段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2b.答案:解答:如图,BD就是所求的线段.分析:画线段AB=a,AC=b,CD=b,线段BD就是所求线段.25.已知三条线段a.b.c,用尺规作出△ABC,使BC=a,AC=b,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答:如图所示:分析:作线段BC=a,以点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就是点A的位置,连接AB,AC即可.。

2018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5逆命题与逆定理13.5.3角平分线习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2018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5逆命题与逆定理13.5.3角平分线习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推理格式:如图②,∵PD⊥OA 于点 D,PE⊥OB 于点 E,PD=PE,∴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图①
图②
2.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 一点到
三边的距离
一点
,并且这
相等.
知识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
1. 下 列 关于 三 角形的 角 平分线 的 说法错 误 的是 ( D ) A.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 B.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 C.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D.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3. 如图,若点 P 到 BE、BD、AC 的距离恰好相等, 则点 P 的位置:①在∠B 的平分线上;②在∠DAC 的平 分线上;③在∠ECA 的平分线上;④恰是∠B、∠DAC、 ∠EC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D ) A.1 个 C.3 个 B.2 个 D .4 个
第 3 题图
第 5 题图
6. 如图所示,DE⊥AB 于点 D,CE⊥BC 于点 C, 且 DE=CE,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BE 平分∠ABC B.EB 平分∠CED C.AE+DE=AC D.∠A=∠ABE
D )
第 6 题图
1. 如图,OP 平分∠MON,PA⊥ON 于点 A,点 Q 是射线 OM 上的一动点,若 PA=2,则 PQ 的最小值为 ( B ) A.1 C .3 B.2 D.4
BD=CD, 中,∵ DE=DF,
∴Rt△ BED≌Rt△ CFD(H. L. ),∴BE=CF.
9. 如图,在 Rt△ ABC 中,AD 为斜边 BC 上的高, BE 平分∠ABC 交 AD 于点 F,交 AC 于点 E,EG⊥BC 于点 G. 求证:AF=AE=EG.

13.4 尺规作图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13.4 尺规作图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4 尺规作图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2023山东临清期中)如图,已知线段a,b.按如下步骤完成尺规作图,则AC的长是( )①作射线AM;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D,DB,使AD=DB=a;③在线段AB上截取BC=b.A.2a+bB.2a-bC.a+bD.b-a知识点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如图,尺规作∠HFG=∠ABC,作图痕迹中弧MN是( )A.以点F为圆心,以BE长为半径的弧B.以点F为圆心,以DE长为半径的弧C.以点G为圆心,以BE长为半径的弧D.以点G为圆心,以DE长为半径的弧3.(2023北京东城期末)已知∠AOB.下面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即作∠A'O'B'=∠AOB”的尺规作图痕迹.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A.S.A.S.B.S.S.S.C.A.A.S.D.A.S.A.4.【一题多解】【新独家原创】如图,D是△ABC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AB=BC,∠B=40°,结合作图痕迹,求证:AC平分∠BAE.知识点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5.【尺规作图】【新考法】(2023吉林长春四十五中期末(线上))如图,已知AB=AC,BC=6,由尺规作图痕迹可得BD=( )A.2B.3C.4D.56.【易错题】(2023山东烟台期中)用尺规作图如图所示,首先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再分别以E,F为圆心,以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D点,最后作射线AD.下列结论不一大于12定正确的是( )A.AF=DFB.∠BAD=∠CADC.∠AFD=∠AEDD.DE=DF7.(2022吉林长春吉大附中期中)如图,在△ABC中,∠A=50°,∠B=8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CE的度数为 .知识点4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8.(2023辽宁大连甘井子期中)已知钝角△ABC,用直尺和圆规作边BC 上的高.(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知识点5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9.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判断AD一定为三角形ABC的( )A.角平分线B.中线C.高线D.都有可能10.(2022四川三台期中)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结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ADB.BH⊥ADC.S△ABC=BC·AHD.AC平分∠BAD11.【教材变式·P90T2】如图,在Rt△ABC中,∠C=90°,AC<BC.(1)动手操作: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①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MN与AB交于点D,与BC交于点E;②连结AE,过点B作BF垂直于AE,垂足为F;(2)推理证明:求证:AC=BF.能力提升全练12.(2021四川广元中考,6,★☆☆)观察下列作图痕迹,线段CD为△ABC的角平分线的是( )A BC D13.(2022海南中考,10,★★☆)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A于点M,交BC于点N,分别以点M、N为圆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的内部相交于点P,画射心,大于12线BP,交AC于点D,若AD=BD,则∠A的度数是( )A.36°B.54°C.72°D.108°14.(2022山西平定期中,18,★☆☆)如图,已知等腰△ABC的顶角∠A=36°.(1)根据要求用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C是等腰三角形.15.【新考法】(2022广西贵港中考,20,★★☆)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m,BC=n.素养探究全练16.【推理能力】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的平分线,作法如下(如图1):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②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于点C.③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小聪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发现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的平分线,作法如下(如图2):①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M、ON,使OM=ON.②分别过M、N作OM、ON的垂线,交于点P.③作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的平分线.图1 图2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2)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作出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B 如图,AC=AB-BC=AD+BD-BC=2a-b.故选B.2.D 3.B 由作图得DO=D'O'=CO=C'O',CD=C'D',在△DOC和△D'O'C'中,DO=D'O', CO=C'O', CD=C'D',∴△DOC≌△D'O'C'(S.S.S.),∴∠O'=∠O.故选B.4.证明 证法一:根据作图痕迹可知∠DAE=∠B.∵∠B=40°,∴∠DAE=40°.∵AB=BC,∴∠BAC=∠C,∴∠BAC=180°-∠B2=180°-40°2=70°,∴∠CAE=180°-∠BAC-∠DAE=180°-70°-40°=70°,∴∠BAC=∠CAE,∴AC平分∠BAE.证法二:根据作图痕迹可知∠DAE=∠B,∴AE∥BC,∴∠EAC=∠C,∵AB=BC,∴∠BAC=∠C,∴∠BAC=∠CAE,∴AC平分∠BAE.5.B 本题将尺规作图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结合起来考查.由尺规作图痕迹可知AD平分∠BAC,∵AB=AC,BC=6,∴BD=CD=3,故选B.6.A 解答此题时易因不理解基本的尺规作图步骤导致判断错误.由作图可得AF=AE,FD=DE,在△AFD 和△AED 中,AF =AE ,AD =AD ,FD =DE ,∴△AFD ≌△AED(S.S.S.),∴∠BAD=∠CAD,∠AFD=∠AED,故选项B,C,D 中的结论正确,不合题意;无法得出AF=DF,故选项A 中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 65°解析 ∵∠A=50°,∠B=80°,且∠ACD 是△ABC 的外角,∴∠ACD=∠A+∠B=50°+80°=130°,观察题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得CE 平分∠ACD,∴∠DCE=12∠ACD=12×130°=65°.8.解析 如图,AD 即为所作.9.B 由作图可知,D 是线段BC 的中点,故AD 是△ABC 的中线,故选B.10.B 由作图可知,直线BC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H ⊥AD,故选B.11.解析 (1)①②如图所示:(2)证明:∵直线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ADE=∠BDE=90°,在△ADE 和△BDE 中,AD =BD ,∠ADE =∠BDE ,ED =ED ,∴△ADE ≌△BDE(S.A.S.),∴EA=EB,∵BF ⊥AE,∴∠BFE=90°=∠C,在△ACE 和△BFE 中,∠C =∠BFE ,∠AEC =∠BEF ,AE =BE ,∴△ACE ≌△BFE(A.A.S.),∴AC=BF.能力提升全练12.C A 、D 选项中的线段CD 为△ABC 的高,B 选项中的线段CD 为△ABC 的中线,C 选项中的线段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故选C.13.A 由题意可得射线BP 为∠ABC 的平分线,∴∠ABD=∠CBD,∵AD=BD,∴∠A=∠ABD,∴∠A=∠ABD=∠CBD,∴∠ABC=2∠A,∵AB=AC,∴∠ABC=∠C=2∠A,∴∠A+∠ABC+∠C=∠A+2∠A+2∠A=180°,解得∠A=36°.故选A.14.解析 (1)如图所示,BD即为所求.(2)证明:∵∠A=36°,AB=AC,∴∠ABC=∠C=(180°-36°)÷2=72°,∵BD平分∠ABC,∴∠ABD=∠DBC=72°÷2=36°,∴∠CDB=180°-36°-72°=72°,∴∠C=∠CDB,∴BD=BC,∴△BDC是等腰三角形.15.解析 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注: (1)作直线l及l上一点A;(2)过点A作l的垂线AD;(3)在l上截取AB=m;(4)作BC=n交l的垂线于C.△ABC即为所作.素养探究全练16.解析 (1)S.S.S..(2)小聪的作法正确.理由如下:∵PM⊥OM,PN⊥ON,∴∠OMP=∠ONP=90°,在Rt△OMP和Rt△ONP中,OP=OP, OM=ON,∴Rt△OMP≌Rt△ONP,∴∠MOP=∠NOP,∴OP平分∠AOB.(3)步骤:①利用刻度尺在OA、OB上分别截取OG、OH,使OG=OH.②连结GH,利用刻度尺作出GH的中点Q.③作射线OQ,则OQ就是∠AOB的平分线.如图所示.。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的平方根是﹣6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a2b)3=a6b3C.a8÷a2=a4D.a+a=a2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A:∠B:∠C=1:3: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2:b2:c2=9:16:25,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7.如图,已知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③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④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④ D.②③8.如图,在△ACB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AB=AC=5,BC=6,则AP+BP+CP的最小值为()A.4.8 B.8 C.8.8 D.9.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如图,在Rt△ACB中,∠C=90°,BE平分∠CBA交AC于点E,过E作ED⊥AB于D点,当∠A= 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cm.11.分解因式:2a3﹣4a2b+2ab2= .12.如图,△ACB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AB=12,CD=6,则S△ABD为.13.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14.如图,△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O点,已知△ABC的周长为20,OD⊥AB,OD=5,则△ABC的面积= .15.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秒钟.三、解答题(共75分)16.计算题(1)﹣+(2)﹣3x2•(﹣2xy3)2(3)a2(a﹣1)+(a﹣5)(a+5)(4)[(ab+1)(ab﹣1)﹣2a2b2+1]÷(﹣ab)17.已知:a﹣b=﹣2015,ab=﹣,求a2b﹣ab2的值.18.先化简,再求值:(a﹣2b)(a+2b)+ab3÷(﹣ab),其中a=,b=﹣1.19.如图,某公司举行开业一周年庆典时,准备在公司门口长13米、高5米的台阶上铺设红地毯.已知台阶的宽为4米,请你算一算共需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红地毯.20.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佳佳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2)在图②中画△DEF,使DE、EF、DF三边的长分别为、、,并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说明理由.21.某中学九(1)班同学积极响应“阳光体育工程”的号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位同学从长跑、篮球、铅球、立定跳远中选一项进行训练,训练前后都进行了测试.现将项目选择情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表.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进球数统计表进球数(个)8 7 6 5 4 3人数 2 1 4 7 8 2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为;(2)选择长跑训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该班共有同学人;(3)根据测试资料,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的人均进球数比训练之前人均进球数增加25%,请求出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22.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23.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的平方根是﹣6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考点】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分析】根据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结合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6)2=36,36的平方根是±6,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带根号的数不一定都是无理数,例如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C、27的立方根是3,故本选项错误;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a2b)3=a6b3C.a8÷a2=a4D.a+a=a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A、a3•a2=a5,故本选项错误;B、(a2b)3=a6b3,故本选项正确;C、a8÷a2=a6,故本选项错误;D、a+a=2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A:∠B:∠C=1:3: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2:b2:c2=9:16:25,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得即可.【解答】解: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A正确;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90°,B错误;如果∠A:∠B:∠C=1:3:2,设∠A=x,则∠B=2x,∠C=3x,则x+3x+2x=180°,解得,x=30°,则3x=9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C正确;如果a2:b2:c2=9:16:25,则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D正确;故选:B.4.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与数轴.【分析】先对进行估算,再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3.87,∴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做题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解答】解: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边不一定相等,有可能是相似形,故选项错误;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两个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断全等,故选项错误;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确定了顶角及底边,即两个等腰三角形确定了,可判定全等,故选项正确;D、两个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但边长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对等式进行整理,再判断其形状.【解答】解:化简(a+b)2=c2+2ab,得,a2+b2=c2所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7.如图,已知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③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④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④ D.②③【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故①正确;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故②正确;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故③正确;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选A.8.如图,在△ACB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AB=AC=5,BC=6,则AP+BP+CP的最小值为()A.4.8 B.8 C.8.8 D.9.8【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若AP+BP+CP最小,就是说当BP最小时,AP+BP+CP才最小,因为不论点P在AC上的那一点,AP+CP都等于AC.那么就需从B向AC作垂线段,交AC于P.先设AP=x,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即可求x,在Rt△ABP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P.那么AP+BP+CP 的最小值可求.【解答】解:从B向AC作垂线段BP,交AC于P,设AP=x,则CP=5﹣x,在Rt△ABP中,BP2=AB2﹣AP2,在Rt△BCP中,BP2=BC2﹣CP2,∴AB2﹣AP2=BC2﹣CP2,∴52﹣x2=62﹣(5﹣x)2解得x=1.4,在Rt△ABP中,BP===4.8,∴AP+BP+CP=AC+BP=5+4.8=9.8.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如图,在Rt△ACB中,∠C=90°,BE平分∠CBA交AC于点E,过E作ED⊥AB于D点,当∠A= 30°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求出∠CBA,求出∠EBA=∠A=30°,得出BE=AE,根据三线合一定理求出BD=A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当∠A=30°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理由是:∵BE平分∠CDA,∴∠CBE=∠DBE,∵∠C=90°,∠A=30°,∴∠CBA=60°,∴∠EBD=∠CBE=∠CBA=30°,即∠A=∠EBA,∴BE=AE,∵ED⊥AB,∴BD=AD,即当∠A=30°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故答案30°.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6或8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6cm是底边与腰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①6cm是底边时,腰长=(20﹣6)=7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7cm、6cm,能组成三角形,②6cm是腰长时,底边=20﹣6×2=8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cm、6cm、8cm,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底边长为6或8cm.故答案为:6或8.11.分解因式:2a3﹣4a2b+2ab2= 2a(a﹣b)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a(a2﹣2ab+b2)=2a(a﹣b)2故答案为:2a(a﹣b)212.如图,△ACB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AB=12,CD=6,则S△ABD为36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根据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得DE=DC=4,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ABD 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BD平分∠ABC,又∵DE⊥AB,DC⊥BC,∴DE=DC=4,∴△ABD的面积=•AB•DE=×12×6=36.故答案为:36.13.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15 度.【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可知∠ACB=60°,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即可得出∠E的度数.【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D=120°,∵CG=CD,∴∠CDG=30°,∠FDE=150°,∵DF=DE,∴∠E=15°.故答案为:15.14.如图,△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O点,已知△ABC的周长为20,OD⊥AB,OD=5,则△ABC的面积= 50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OE⊥BC于E,OF⊥AC于F,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E=OF=OD=5,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S△ABC=S△OAB+S△OBC+S△OAC得到S△ABC=(AB+BC+AC),再把△ABC的周长为20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作OE⊥BC于E,OF⊥AC于F,如图,∵点O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E=OF=OD=5,∴S△ABC=S△OAB+S△OBC+S△OAC=OD•AB+OE•BC+OF•AC=(AB+BC+AC)=×20=50.故答案为:50.15.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 2.5 秒钟.【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把此正方体的点A所在的面展开,然后在平面内,利用勾股定理求点A和B点间的线段长,即可得到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等于5,另一条直角边长等于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解答】解:因为爬行路径不唯一,故分情况分别计算,进行大、小比较,再从各个路线中确定最短的路线.(1)展开前面右面由勾股定理得AB==cm;(2)展开底面右面由勾股定理得AB==5cm;所以最短路径长为5cm,用时最少:5÷2=2.5秒.三、解答题(共75分)16.计算题(1)﹣+(2)﹣3x2•(﹣2xy3)2(3)a2(a﹣1)+(a﹣5)(a+5)(4)[(ab+1)(ab﹣1)﹣2a2b2+1]÷(﹣ab)【考点】实数的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中括号中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合并后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0.5﹣+=0.5﹣1.5=﹣1;(2)原式=﹣3x2•4x2y6=﹣12x4y6;(3)原式=a3﹣a2+a2﹣25=a3﹣25;(4)原式=(a2b2﹣1﹣2a2b2+1)÷(﹣ab)=(﹣a2b2)÷(﹣ab)=ab.17.已知:a﹣b=﹣2015,ab=﹣,求a2b﹣ab2的值.【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首先把代数式因式分解,再进一步代入求得数值即可.【解答】解:∵a2b﹣ab2=ab(a﹣b),∴ab(a﹣b)=(﹣2015)×(﹣)=2016.18.先化简,再求值:(a﹣2b)(a+2b)+ab3÷(﹣ab),其中a=,b=﹣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化简,然后代入数据计算求值.【解答】解:(a﹣2b)(a+2b)+ab3÷(﹣ab),=a2﹣4b2﹣b2,=a2﹣5b2,当a=,b=﹣1时,原式=()2﹣5×(﹣1)2=2﹣5=﹣3.19.如图,某公司举行开业一周年庆典时,准备在公司门口长13米、高5米的台阶上铺设红地毯.已知台阶的宽为4米,请你算一算共需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红地毯.【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首先可利用勾股定理解图中直角三角形得台阶的地面长度为12米,则通过观察梯子可知需买红地毯的总长度为12+5=17米.【解答】解:依题意图中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5米,斜边为13米,根据勾股定理另一直角边长: =12米,则需购买红地毯的长为12+5=17米,红地毯的宽则是台阶的宽4米,所以面积是:17×4=68平方米.答:共需购买68平方米的红地毯.20.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佳佳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2)在图②中画△DEF,使DE、EF、DF三边的长分别为、、,并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二次根式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1)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出△ABC的面积;(2)利用勾股定理和网格特点分别画出△DEF,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ABC的面积=3×3﹣×1×3﹣×2×1﹣×2×3=;故答案为;(2)如图2,△DEF为所作,△DEF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DE=,EF=,DF=,∴DE2+EF2=DF2,∴△DEF为直角三角形.21.某中学九(1)班同学积极响应“阳光体育工程”的号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位同学从长跑、篮球、铅球、立定跳远中选一项进行训练,训练前后都进行了测试.现将项目选择情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表.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进球数统计表进球8 7 6 5 4 3数(个)人数 2 1 4 7 8 2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为 5 ;(2)选择长跑训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10% ,该班共有同学40 人;(3)根据测试资料,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的人均进球数比训练之前人均进球数增加25%,请求出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考点】扇形统计图;统计表.【分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方法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各部分的百分比总和为1,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用篮球的总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即可;(3)设训练前人均进球数为x,然后根据等式为:训练前的进球数×(1+25%)=训练后的进球数,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5;(2)1﹣60%﹣10%﹣20%=10%,(2+1+4+7+8+2)÷60%=24÷60%=40人;(3)设参加训练前的人均进球数为x个,则x(1+25%)=5,解得x=4,即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是4个.22.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DBM=∠ECM,可证△BDM≌△CEM,可得MD=ME,即可解题.【解答】证明:△ABC中,∵AB=AC,∴∠DBM=∠ECM,∵M是BC的中点,∴BM=CM,在△BDM和△CEM中,,∴△BDM≌△CEM(SAS),∴MD=ME.23.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经过1秒后,PB=3cm,PC=5cm,CQ=3cm,由已知可得BD=PC,BP=CQ,∠ABC=∠ACB,即据SAS可证得△BPD≌△CQP.(2)可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x≠3)cm/s,经过ts△BPD与△CQP 全等,则可知PB=3tcm,PC=8﹣3tcm,CQ=xtcm,据(1)同理可得当BD=PC,BP=CQ或BD=CQ,BP=PC时两三角形全等,求x的解即可.【解答】解:(1)经过1秒后,PB=3cm,PC=5cm,CQ=3cm,∵△ABC中,AB=AC,∴在△BPD和△CQP中,,∴△BPD≌△CQP(SAS).(2)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x≠3)cm/s,经过ts△BPD与△CQP全等;则可知PB=3tcm,PC=8﹣3tcm,CQ=xtcm,∵AB=AC,∴∠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知,有两种情况:①当BD=PC,BP=CQ 时,②当BD=CQ,BP=PC时,两三角形全等;①当BD=PC且BP=CQ时,8﹣3t=5且3t=xt,解得x=3,∵x≠3,∴舍去此情况;②BD=CQ,BP=PC时,5=xt且3t=8﹣3t,解得:x=;故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的平方根是﹣6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a2b)3=a6b3C.a8÷a2=a4D.a+a=a2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a2=b﹣2c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C.如果∠A:∠B:∠C=1:3: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2:b2:c2=9:16:25,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7.如图,已知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③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④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④ D.②③8.如图,在△ACB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AB=AC=5,BC=6,则AP+BP+CP的最小值为()A.4.8 B.8 C.8.8 D.9.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如图,在Rt△ACB中,∠C=90°,BE平分∠CBA交AC于点E,过E作ED⊥AB于D点,当∠A= 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cm.11.分解因式:2a3﹣4a2b+2ab2= .12.如图,△ACB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AB=12,CD=6,则S△ABD为.13.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14.如图,△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O点,已知△ABC的周长为20,OD⊥AB,OD=5,则△ABC的面积= .15.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秒钟.三、解答题(共75分)16.计算题(1)﹣+(2)﹣3x2•(﹣2xy3)2(3)a2(a﹣1)+(a﹣5)(a+5)(4)[(ab+1)(ab﹣1)﹣2a2b2+1]÷(﹣ab)17.已知:a﹣b=﹣2015,ab=﹣,求a2b﹣ab2的值.18.先化简,再求值:(a﹣2b)(a+2b)+ab3÷(﹣ab),其中a=,b=﹣1.19.如图,某公司举行开业一周年庆典时,准备在公司门口长13米、高5米的台阶上铺设红地毯.已知台阶的宽为4米,请你算一算共需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红地毯.20.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佳佳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2)在图②中画△DEF,使DE、EF、DF三边的长分别为、、,并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说明理由.21.某中学九(1)班同学积极响应“阳光体育工程”的号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位同学从长跑、篮球、铅球、立定跳远中选一项进行训练,训练前后都进行了测试.现将项目选择情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表.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进球数统计表进球数(个)8 7 6 5 4 3人数 2 1 4 7 8 2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为;(2)选择长跑训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该班共有同学人;(3)根据测试资料,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的人均进球数比训练之前人均进球数增加25%,请求出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22.如图,已知:△ABC中,AB=AC,M是BC的中点,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D=CE.求证:MD=ME.23.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教师,他们上学的时候是否曾经受到过积极教师的影响,很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一 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一 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两角及夹边aFra bibliotek··
b
·
·
a
a
·
·
α
β
随堂即练
3.已知:线段a,c,∠α.求作:△ABC,使BC=a,AB=c,∠ABC=∠α.
a
c
α
作法:(1)作一条线段BC=a;
(2)以B为顶点,BC为一边,作∠DBC=∠α;
(3)在射线BD上截取线段BA=c; (4)连结A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O
A
B
E
C
新课讲解
O
A D
步骤:1.在射线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2.分别以D、E为圆心,适当长(大于线段DE长的一半)
为半径作圆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射线OC就是所要求作的∠AOB的平分线.
新课讲解
【想一想】为什么OC是角平分线呢?你能给出证明吗?
D'
O
A
C
O'
C'
A'
证明:连结CD、C'D' ,由作法可知
OC=O'C',OD=O'D',CD=C'D',
△COD≌△C'O'D'(S.S.S.). ∴∠C'O'D'=∠CO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A'O'B'=∠AOB.
新课讲解
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问题】如何用尺规作∠AOB的平分线呢? B
所以EF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新课讲解
【例2 】已知:∠AOB.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1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1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162.(3分)下列是无理数的是()A.B.C.D.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2=x4B.(a﹣1)2=a2﹣1 C.a2•a3=a5D.3x+2y=5xy4.(3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5.(3分)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C.80°D.65°7.(3分)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 C.若∠ABC=54°,则∠1的大小为()A.36°B.54°C.72°D.73°8.(3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 B.30 C.40 D.4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计算:3a•(﹣2a)2=.10.(3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11.(3分)某校对八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人.12.(3分)若计算(x﹣2)(3x+m)的结果中不含关于字母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13.(3分)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4.(3分)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8分)15.(5分)计算:﹣.16.(5分)因式分解:ab2﹣2ab+a.17.(5分)在正方形网格图①、图②中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每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格点A,其余顶点为格点B、C、D、E、F、G、H中选取,并且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18.(5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2)(x﹣2),其中x=﹣.19.(5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0.(5分)如图,一木杆原来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21.(6分)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 的度数.22.(6分)如图,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是14cm,求AB和AC的长.23.(8分)某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跳绳,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共四项活动,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4.(8分)探究: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AD+BE.应用: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异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直接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相等关系.25.(10分)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26.(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60°,边AB=BC=8cm,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1cm,点Q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AP=,BP=,BQ=.(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4)(2)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16【解答】解:∵22=4,∴4算术平方根为2,故选:C.2.(3分)下列是无理数的是()A.B.C.D.【解答】解:,,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B.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2=x4B.(a﹣1)2=a2﹣1 C.a2•a3=a5D.3x+2y=5xy【解答】解:A、错误,应为x2+x2=2x2;B、错误,应为(a﹣1)2=a2﹣2a+1;C、正确;D、错误,3x与2y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C.4.(3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 B.6 C.7 D.25【解答】解:如图所示:AB==5.故选:A.5.(3分)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b),故正方形的面积为(a+b)2,又∵原矩形的面积为4ab,∴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a+b)2﹣4ab=(a﹣b)2.故选:C.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 C.80°D.65°【解答】解:当底角为50°时,则底角为50°,当顶角为50°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底角为:65°,所以底角为50°或65°,故选:B.7.(3分)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 C.若∠ABC=54°,则∠1的大小为()A.36°B.54°C.72°D.73°【解答】解:∵l1∥l2,∠ABC=54°,∴∠2=∠ABC=54°,∵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AC=AB,∴∠ACB=∠ABC=54°,∵∠1+∠ACB+∠2=180°,∴∠1=72°.故选:C.8.(3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 B.30 C.40 D.48【解答】解:∵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6×8=24.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计算:3a•(﹣2a)2=12a3.【解答】解:3a•(﹣2a)2=3a×4a2=12a3.故答案为:12a3.10.(3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解答】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1.(3分)某校对八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640人.【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故答案为:640.12.(3分)若计算(x﹣2)(3x+m)的结果中不含关于字母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6.【解答】解:原式=3x2+(m﹣6)x﹣2m,由结果不含x的一次项,得到m﹣6=0,解得:m=6,故答案为:613.(3分)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7.【解答】解:∵S1=5,∴BC2=5,∵S2=12,∴AC2=12,∴在Rt△ABC中,BC2+AC2=AB2=5+12=17,∴S3=AB2=17.故答案为:17.14.(3分)如图,在△ABC中,∠C=90°,AB=10,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若CD=3,则△ABD的面积为15.【解答】解:作DE⊥AB于E.∵AD平分∠BAC,DE⊥AB,DC⊥AC,∴DE=CD=3.∴△ABD的面积为×3×10=15.故答案是: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78分)15.(5分)计算:﹣.【解答】解:﹣=2﹣=1.16.(5分)因式分解:ab2﹣2ab+a.【解答】解:ab2﹣2ab+a=a(b2﹣2b+1)=a(b﹣1)2.17.(5分)在正方形网格图①、图②中各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每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格点A,其余顶点为格点B、C、D、E、F、G、H中选取,并且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解答】解:如图△ACE,△ADE即可等腰三角形.18.(5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2)(x﹣2),其中x=﹣.【解答】解:当x=时,原式=x2+2x+1﹣x2+4=2x+5=﹣1+5=419.(5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解答】证明:∵BE=FC,∴BE+EF=FC+EF,即BF=E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A=∠D.20.(5分)如图,一木杆原来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解答】解:(1)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米,由题意得x2+52=(25﹣x)2,解得x=12.答: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2米;(2)△ABC的面积=AC•AB=30平方米.21.(6分)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 的度数.【解答】解:∵AB∥CD,∴∠ACD+∠CAB=180°,又∵∠ACD=110°,∴∠CAB=70°,由作法知,AM是∠CAB的平分线,∴∠MAB=∠CAB=35°,又∵AB∥CD,∴∠CMA=∠BAM=35°.22.(6分)如图,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是14cm,求AB和AC的长.【解答】解: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DB=DC,∵△ACD的周长是14,∴AD+AC+CD=14,即AC+AB=14,则,解得,AB=8cm,AC=6cm.23.(8分)某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在大课间中开设了A:跳绳,B:跑操,C:舞蹈,D:健美操共四项活动,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500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140÷28%=500人,故答案为:500;(2)A项目的人数为500﹣(75+140+245)=4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扇形统计图中A项目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28.8°.24.(8分)探究: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AD+BE.应用: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点C,且点A、B在直线l的异侧,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直接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相等关系.【解答】证明:①∵AD⊥DE,BE⊥DE,∠ACB=90°,∴∠ADC=∠ACB=∠BEC=90°,∴∠DAC+∠DCA=90°,∠DCA+∠ECB=180°﹣90°=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CEB,∴AD=CE,DC=BE,∴DE=DC+CE=BE+AD,即DE=AD+BE.②AD=BE﹣DE,理由如下:∵AD⊥CE,BE⊥CE,∴∠ADC=∠CEB=90°,又∵∠ACB=90°,∴∠ACD=∠CBE=90°﹣∠EC B.在△ACD与△CBE中,,∴△ACD≌△CBE(AAS),∴CD=BE,AD=CE,又∵CE=CD﹣DE,∴AD=BE﹣DE.25.(10分)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若AB=5,求线段DE的长.【解答】解:∵AD平分∠BAC,∴∠BAD=∠CAD,∵DE∥AC,∴∠CAD=∠ADE,∴∠BAD=∠ADE,∴AE=DE,∵AD⊥DB,∴∠ADB=90°,∴∠EAD+∠ABD=90°,∠ADE+∠BDE=∠ADB=90°,∴∠ABD=∠BDE,∴DE=BE,∵AB=5,∴DE=BE=AE=AB=2.5.26.(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60°,边AB=BC=8cm,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1cm,点Q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AP=t,BP=8﹣t,BQ=2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4)(2)当点Q到达点C时,PQ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3)在点P与点Q的运动过程中,△BPQ是否能成为等边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由题意得,AP=t,BP=8﹣t,BQ=2t,故答案为:t;8﹣t;2t;(2)PQ⊥AB,理由如下:连接AC,∵∠B=60°,AB=BC,∴△ABC为等边三角形,∵点Q到达点C时,BQ=BC=8cm,AP=4,∴P为AB的中点,∴PQ⊥AB;(3)△BPQ能称为等边三角形,∵∠B=60°,∴当BP=BQ时,△BPQ能称为等边三角形,此时,8﹣t=2t,解得,t=.。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
B
∴ CD 垂直平分线段 AB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D
探究讨论 通过上面的作图,你还能发现什么?你
会作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吗?
通过作图,知道直线 CD 与线段 AB 的交点就 是 AB 的中点,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作出线段 AB 的中点,从而可以作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的三 条中线
直线 CD 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B D
想一想:为什么 C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呢?
你能给出证明吗?
证明:如图,连结 CA、CB、DA、DB.
∵ AC = BC,AD = BD,CD = CD,
C
∴ △ACD≌△BCD (S. S. S. ).
∴ ∠ACD =∠BCD,∠ADC =∠BDC
典例精析 例2 如图,A,B 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要
在公路边增设一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
程一样长,该公共汽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分析:增设的公共汽车站要满足
到两个小区的路程一样长,应在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要 在公路边上,所以找到 AB 的垂 A 直平分线与公路的交点便是.
B
公共汽车站
N 两处参加植树劳动,现要在道路 AB、AC 的交叉区域
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点 P,使 P 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
且 PM = PN,
B
请你用折纸的方法 找出 P 点并说明理由.
PM
N A
C
课堂小结
经过一已 知点作已 知直线的 垂线
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作已知 直线的垂线,实质是作一个平角 的平分线,并将角的平分线反向 延长.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华师版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21 分)1.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ACB=()A.∠EDB B.∠BED C.1AFB2D.2∠ABFAAA EF C PB C D O D B B D C第1 题图第2 题图第4 题图2.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 于点C,D,再分别以点C,D 为圆心,大于1CD 长为2 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以上作法得△OCP ≌△ODP的根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B.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A.35°B.45°C.55°D.60°5.如图,在△PBC中,D为PB上一点,PD=PC,延 B长PC到点A,使得PA=PB,连接AD交BC于点D O,连接PO,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O A.1对B.2对C.3 对D.4对P C A1F EBC2DBEP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A 和CD 的延长线交于E 点E ,若点P 使得S △PAB S △PCD ,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 AA .有且只有1个 DB .有且只有 2 个C .组成∠E 的角平分线D .组成∠E 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 点除外)B C 7.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4,5,△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 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的值为( )A .2B . 2或 7 3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C . 7或33 2D . 2或7 或3 3 28. 如图,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1=∠2,BF =EC ,若加上一个条件,则△ABC ≌△DEF ,理由是.AADB DC 第8 题图 第9 题图9.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D ,BD =3,则 BC 的长为.10. 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个.A AEFbBDC第10 题图 第11 题图 第12 题图11.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点 D ,E 分别在边 BC ,AC 上,且 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的度数为. 12.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C =3cm ,CD ⊥AB ,在AC 上取一点E 使EC =BC ,过点E 作EF ⊥AC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EF =5cm ,则AE =.caEPFDB C D F13.如图为正方形ABCD,若在正方形的边上找一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个.AA DB C B C第13 题图第14 题图1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连接AD,点P在AD上,过点 D 作DE⊥BP,DF⊥CP,则以上结论中:①BD=CD;②△ABD≌△ACD;③△BPC是等腰三角形;④DE=DF.正确的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51 分)15.(6 分)已知线段a 和b,∠α,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作一个△ABC,使AB=a,BC=b,∠ABC=2∠α.ab16.(6分)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出发,沿河岸画一条射线BF,在BF上截取BC=CD,过D作DE∥AB,使A ,C,E位于同一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其中道理.Aα17.(12分)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N交CM于点E,连接BM交CN于点F.求证:(1)△CAN≌△CMB;(2)△CEN≌△CFB.NMFEA C B18.(12分)如图,在△ABC中,点E 在AB 边上,AE=AC,连接CE,G为CE的中点,连接AG 并延长,交BC 于点D,连接DE,过点E 作EF∥BC,交AC 于点F.求证:EC 平分∠DEF.E FGBBF DC NE19. (15分)如图 1,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 ⊥AD ,BC ⊥CD ,AB =BC ,∠ABC =120°,∠MBN =60°,∠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 E ,F .(1)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求证:AE +CF =EF . (2)如图 2,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上述结论:AE +CF =EF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 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3)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线段 AE ,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ABE MC FDN图 1A图 2AM图 3BEMC FDN。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是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A.72°B.36°或90°C.36°D.45°2、如图,在Rt△ACB中,∠C=90°,BE平分∠CBA交AC于点E,过E作ED⊥AB于D点,当∠A=_____时,ED恰为AB的中垂线()A.10°B.15°C.30°D.45°3、如图,△ABC中,AB=8,AC=6,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是()A.3B.4C.1D.0.5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为()A.70°B.110°C.70°或110°D.以上都不对5、用尺规作图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步骤如下: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B于点D,交OA于点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射线OC为的平分线,由上述作法可得的依据是( )A.SASB.AASC.ASAD.SSS6、如图:Rt△ABC 中,AC=BC,∠ACB=90°,D 为 BC 边中点,CF⊥AD 交AD 于 E,交 AB 于 F,BE交 AC 于 G,连 DF,下列结论:①AC=AF,②CD+DF=AD,③∠ADC=∠BDF,④CE=BE,⑤∠ BED=45°,其中正确的有()A.5 个B.4 个C.3 个D.2 个7、△ABC中,AB=AC,CD为AB上的高,且△ADC为等腰三角形,则∠BCD等于( )A.67.5°B.22.5°C.45°D.67.5°或22.5°8、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C=60°,△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则下列五个结论中正确的是()①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1,则AM+CM的最小值1;②△AMB≌△ENB;③S四边形AMBE =S四边形ADCM;④连接AN,则AN⊥BE;⑤当AM+BM+CM的最小值为2时,菱形ABCD的边长为2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9、如图 , ∠A=∠D , OA=OD , ∠DOC=50°, 求∠DBC的度数为()A.25°B.30°C.45°D.50°10、如图所示,有三条道路围成Rt△ABC,其中BC=1000m,一个人从B处出发沿着BC行走了800m,到达D处,AD恰为∠CAB的平分线,则此时这个人到AB 的最短距离为()A.1000mB.800mC.200mD.1800m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 B.4 C.3 D.12、如图,△ABD≌△CDB,∠ABD=40°,∠CBD=30°,则∠C=()A.70°B.100°C.110°D.115°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22厘米B.17厘米C.13厘米D.17厘米或22厘米14、如图,在△ABC中,P为BC上一点,PR⊥AB,垂足为R,PS⊥AC,垂足为S,∠CAP=∠APQ,PR=PS,下面的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CSP.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5、如图,大树AB与大数CD相距13m,小华从点B沿BC走向点C,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和D,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ED.已知大树AB的高为5m,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s,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是()A.13sB.8sC.6sD.5s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2,点D在射线CB上,点E在射线AC上,且AD=AE,∠EDC=15°,则线段CD=________.17、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运动(不与、重合),连接,作,交线段于点,在点从向运动过程中,如果是等腰三角形,则的度数是________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10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19、如图,CE、BF分别是△ABC的高线,连接EF,EF=6,BC=10,D、G分别是EF、BC的中点,则DG的长为________.2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和,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21、如图,直线上有三个正方形,若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的面积为________.22、如图所示,已知△ABC的周长是20,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23、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O,且AO=O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O≌△CDO,应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24、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①PA=PB;②△AOP≌△BOP;③OA=OB;④PO平分∠APB.其中成立的有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25、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110°,则其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已知∠ACB=∠DCE=90°,AC=BC=6,CD=CE,AE=3,∠CAE=45°,求AD的长.27、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芸的作法如图:请你回答:(1)作图第一步为什么要大于AB的长?(2)小芸的作图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28、如图,已知:AO=BO,OC=OD.求证:∠ADC=∠BCD.29、已知: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求证:△ABC≌△DEF.30、如图,已知是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2022秋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典中点 第13章综合素质评价

2022秋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典中点  第13章综合素质评价

第13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教材P55练习T2变式】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2.如图,已知AC=DB,AB=DC,你认为证明△ABC≌△DCB应该用() A.“边边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角角边”3.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图①②③中的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A.②B.③C.①和②D.②和③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用尺规作图求作等腰三角形”里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作已知角的平分线C.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5.已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20,AB=8,BC=5,则A′C′等于() A.5 B.6C.7 D.86.【教材P 99习题T 3改编】如图,在Rt △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 =10 cm ,AC =6 cm ,则BE 的长度为( ) A .8 cm B .6 cm C .4 cm D .2 cm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BD 折叠,得到△BC ′D ,C ′D 与AB 交于点E .若∠1=35°,则∠2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35° D .55°8.已知∠AOB ,作∠AOB 的平分线OM ,在射线OM 上截取线段OC ,分别以O ,C 为圆心,大于12O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 ,F .画直线EF ,分别交OA 于点D ,交OB 于点G .那么△ODG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9.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F ⊥AB ,垂足为点F ,DE =DG ,△ADG和△AED 的面积分别为27和16,则△EDF 的面积为( ) A .11 B .5.5 C .7 D .3.510.如图,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ABC 绕直角顶点A 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使点B 的对应点D 落在BC 边上,连结EB ,EC ,则下列结论:①∠DAC =∠DCA ;②ED 为AC 的垂直平分线;③EB 平分∠AED ;④△ABD 为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把命题“等边对等角”的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13.【教材P105复习题T12改编】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ABC和△BEC的周长分别是30 cm和20 cm,则AB=______ cm.14.【教材P99习题T4变式】如图,已知P A⊥ON于点A,PB⊥OM于点B,且P A=PB,∠MON=50°,∠OPC=30°,则∠PCA=________.1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8 cm,BC=8 cm,若△ABC≌△A′B′C′,则△A′B′C′的腰长等于__________.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CB=70°,∠ABD=40°,AB=DC,则∠BAC=______.17.如图,在△ABC中,∠ABC=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________.18.如图,AB=12 m,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C=4 m.点P从点B开始以1 m/min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B开始以2 m/min的速度向点D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__后,△CAP≌△PBQ.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题每题8分,23,24,25题每题12分,共66分)19.如图,电信部门要在公路m,n之间的S区域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P.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P到区域S内的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m,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P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它的位置并标出.(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AB至点E,延长CD至点F,使得BE=DF.连结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求证:OE=OF.21.如图,在△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D为垂足,连结EC.(1)求∠ECD的度数;(2)若CE=5,求BC的长.22.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点F在AC上,BD=DF.求证:(1)CF=EB;(2)AB=AF+2EB.23.【教材P104复习题T10变式】如图,A,B两建筑物位于河的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点出发在河岸上画一条射线BF,在BF上截取BC=CD,过点D作DE∥AB,使E,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道理.24.如图①,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E=CF,过点E,F分别作ED ⊥AC,FB⊥AC,AB=CD,连结BD交EF于点G.(1)求证:BD平分EF.(2)若将△DEC沿AC方向移动到图②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5.如图a,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结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结CF.(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b,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c,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答案一、1.D2.A3.D4.A5.C6.C7.A点拨:在Rt△DBC中,∠C=90°,∠1=35°,∴∠DBC=55°.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BC≌△DBC′,∴∠DBC′=∠DBC=55°.∵DC∥AB,∴∠DBA=∠1=35°.∴∠2=∠DBC′-∠DBA=20°.8.C9.B10.B二、1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12.∠B=∠C(答案不唯一)13.1014.55°15.8 cm或5 cm16.80°17.418.4 min三、19.解:如图.20.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E=DF,∴AB+BE=CD+DF,即AE=CF.∵AB∥CD,∴∠E=∠F.又∵∠AOE=∠COF,∴△AOE≌△COF(A.A.S.).∴OE=OF.21.解:(1)∵DE 垂直平分AC ,∴AE =CE , ∴∠ECD =∠A =36°. (2)∵AB =AC ,∠A =36°, ∴∠B =∠ACB =72°. 又∵∠ECD =36°, ∴∠ECB =72°-36°=36°.∴∠BEC =180°-∠ABC -∠ECB =180°-72°-36°=72°. ∴∠B =∠BEC . ∴BC =CE =5.22.证明:(1)∵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C =90°,∴DC =DE .在Rt △CDF 和Rt △EDB 中, ⎩⎨⎧DF =DB ,DC =DE ,∴Rt △CDF ≌Rt △EDB (H.L.). ∴CF =EB .(2)由(1)可知DC =DE , 在Rt △ADC 和Rt △ADE 中, ⎩⎨⎧AD =AD ,DC =DE , ∴Rt △ADC ≌Rt △ADE (H.L.), ∴AC =AE .∴AB =AE +EB =AC +EB =AF +CF +EB =AF +2EB .点拨:(1)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C =DE .进而证得Rt △CDF ≌Rt △EDB ,得CF =EB .(2)利用H.L.证明Rt △ADC ≌Rt △ADE ,得AC =AE ,再将线段AB 进行转化.23.解:∵E ,C ,A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 ,C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CB =∠ECD . ∵DE ∥AB , ∴∠A =∠E .在△ABC 与△EDC 中,⎩⎨⎧∠A =∠E ,∠ACB =∠ECD ,BC =DC ,∴△ABC ≌△EDC (A.A.S.). ∴AB =DE .24.(1)证明:∵ED ⊥AC ,FB ⊥AC ,∴∠DEG =∠BFG =90°.∵AE =CF ,∴AE +EF =CF +EF ,即AF =CE . 在Rt △ABF 和Rt △CDE 中, ⎩⎨⎧AB =CD ,AF =CE ,∴Rt △ABF ≌Rt △CDE (H.L.). ∴BF =DE .在△BFG 和△DEG 中,⎩⎨⎧∠BGF =∠DGE ,∠BFG =∠DEG ,BF =DE ,∴△BFG ≌△DEG (A.A.S.). ∴FG =EG ,即BD 平分EF .(2)解:BD 平分EF 的结论仍然成立. 理由:∵AE =CF ,∴AE -EF =CF -EF ,即AF =CE . ∵FB ⊥AC ,ED ⊥AC , ∴∠AFB =∠CED =90°. 在Rt △ABF 和Rt △CDE 中,⎩⎨⎧AB =CD ,AF =CE ,∴Rt △ABF ≌Rt △CDE (H.L.).∴BF =DE .在△BFG 和△DEG 中,⎩⎨⎧∠BGF =∠DGE ,∠BFG =∠DEG =90°,BF =DE ,∴△BFG ≌△DEG (A.A.S.).∴GF =GE ,即BD 平分EF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先利用H.L.判定Rt △ABF ≌Rt △CDE ,得出BF =DE ;再利用A.A.S.判定△BFG ≌△DEG ,从而得出FG =EG ,即BD 平分EF .(2)中结论仍然成立,证明过程同(1)类似.25.解:(1)①CF ⊥BD ;CF =BD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四边形ADEF 为正方形,∴AD =AF ,∠DAF =90°.又∵∠BAC =90°,∴∠DAF =∠BAC .∴∠DAB =∠F AC .又∵AB =AC ,∴△DAB ≌△F AC (S.A.S.).∴CF =BD ,∠ACF =∠ABD .∵∠BAC =90°,AB =AC ,∴∠ABC =∠ACB =45°.∴∠ACF =45°.∴∠BCF =∠ACB +∠ACF =90°,即CF ⊥BD .(2)当∠ACB=45°时,CF⊥BC.理由:如图,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 ∵∠ACB=45°,∠AGC=90°-∠ACB=45°,∴∠ACB=∠AGC,∴AG=AC.∵∠DAG+∠DAC=∠F AC+∠DAC=90°,∴∠DAG=∠F AC.又∵AD=AF,∴△GAD≌△CAF(S.A.S.),∴∠ACF=∠AGC=45°,∴∠BCF=∠ACB+∠ACF=45°+45°=90°,即CF⊥B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