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儿歌童谣》部分,具体内容为《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则童谣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则童谣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童谣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谣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

重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两则童谣的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童谣教材、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的有趣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展示挂图,逐句讲解《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则童谣,让幼儿跟读并理解童谣内容。

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童谣的乐趣。

4. 例题讲解:以《小老鼠上灯台》为例,讲解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幼儿模仿。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童谣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 《捉泥鳅》捉泥鳅,捉泥鳅,捉到一条大尾巴。

摇摇尾巴,摆摆头,泥鳅变成小鲤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表演今天所学的两则童谣。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家长给予鼓励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个别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创作自己的童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组织一次童谣创作比赛,让幼儿互相分享和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情景实践结合。

2. 教学难点中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的讲解。

3. 作业设计中家长的参与和评价。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忆两首童谣的内容,了解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表演和创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录音机、音响设备、手偶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静的氛围,适当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熟悉并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2.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寓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对童谣的认识和喜好,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 主体部分(15分钟):a) 教师分别朗读两首童谣,让幼儿初步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两首童谣,解释童谣中的寓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童谣内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3. 创作部分(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朗读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童谣角,展示幼儿创作的童谣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3. 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语言活动计划,确保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手偶等道具,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童谣内容。

2. 互动法:通过分组讨论、表演等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创作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能力和互动情况。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1.1 活动名称: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1.2 活动目标:1.2.1 帮助幼儿体验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2.2 通过童谣学习,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1.3 活动准备:1.3.1 教师准备两首童谣,一首关于自然,一首关于生活。

1.3.2 准备童谣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

1.3.3 准备一个安静、舒适的活动场地。

第二章:活动过程2.1 导入部分(5分钟)2.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1.2 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关注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2 主体部分(10分钟)2.2.1 教师分别呈现两首童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2.2 教师逐句教唱童谣,注意让幼儿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2.3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模仿童谣中的动作,增强童谣的趣味性。

2.2.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首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2.3 总结部分(5分钟)2.3.1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3.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2.3.3 教师宣布下次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期待感。

第三章:活动延伸3.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童谣的作业,如让幼儿回家后给父母唱童谣,分享活动成果。

3.2 课后活动:教师可组织类似的活动,如童谣比赛、童谣创作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等进行评价。

4.2 教师可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师可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更多适合幼儿的童谣,丰富教学内容。

5.2 教师可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语言活动。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节,内容为《童谣两则》。

详细内容包括两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

通过学习这两首童谣,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童谣的特点,能够背诵两首童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学会背诵。

难点:理解童谣的韵律特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童谣CD、卡片、小奖品学具:童谣书、画笔、画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熟悉的童谣,引导幼儿关注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挂图,讲解两首童谣的内容,引导幼儿跟读。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童谣的特点,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活动展示(10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童谣表演,其他幼儿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小奖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首童谣的题目和作者。

2. 在黑板上画出两首童谣的挂图,标注重点词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孩子选择一首喜欢的童谣,并背诵给家长听。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收集更多童谣,与同伴分享,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学会背诵。

难点:理解童谣的韵律特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补充说明:1. 教学重点在于让幼儿熟练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背诵,使幼儿熟悉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模仿童谣《小兔乖乖》和《拔萝卜》。

2.能够通过童谣学习语音和韵律。

3.能够通过童谣学习简单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模仿童谣《小兔乖乖》和《拔萝卜》。

2.学习童谣中的语音和韵律。

3.学习童谣中表达的文化知识。

三、教学准备1.《小兔乖乖》和《拔萝卜》童谣。

2.用来播放童谣的MP3音频设备。

3.用来呈现文化相关图片的投影仪。

4.具有足够音量和清晰度的扬声器。

5.可以进行语音演示的大型白板。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唐诗三百首中的童谣时间:10分钟方法:播放《唐诗三百首》中的童谣,让学生们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下开始今天的学习。

在播放童谣的同时,鼓励学生们一起拍手和舞蹈。

2. 学习《小兔乖乖》童谣时间:25分钟方法:1.播放《小兔乖乖》童谣,让学生们先听一遍。

2.显示图片,展示小兔子的形象,并让学生们一起描述小兔子的特点。

3.带领学生们逐字拼读《小兔乖乖》童谣。

4.分组让学生们分别模仿小兔子走路、蹦跶、摇头等动作,配合唱出童谣的歌词。

鼓励学生们多多尝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5.通过唱和比赛和游戏等方式,加深学生记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童谣。

3. 学习《拔萝卜》童谣时间:25分钟方法:1.播放《拔萝卜》童谣,让学生们先听一遍。

2.显示图片,展示动物和蔬菜的形象,并让学生们一起描述他们的特点。

3.带领学生们逐字拼读《拔萝卜》童谣。

4.分组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小狗,通过“追赶”、“争抢”等互动场景加深对童谣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基本人际交往规则。

5.通过游戏、合唱比赛和互动演练等方式,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童谣教学,激发他们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和信心。

4. 结束环节时间:5分钟方法:唱一遍前面所学的童谣《小兔乖乖》和《拔萝卜》。

五、教学评估通过对于学生的口头表态,课堂练习以及重点难点的讲解,来评估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目知识和方法技能。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正确地朗读两首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通过画面和文字理解童谣的意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童谣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读两首童谣,理解童谣的意义。

难点:帮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童谣的意境,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经验准备:幼儿有朗读童谣的经验,对童谣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首熟悉的童谣,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 新课呈现:教师展示两首童谣的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朗读童谣。

3. 内容理解: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4. 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幼儿深入体验童谣的意境。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两首童谣,并尝试朗读给家长听。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童谣意境的理解。

3.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创作自己的童谣。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流利地朗读两首童谣,理解童谣的意义。

2. 幼儿在活动拓展环节,能否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3. 幼儿在家庭作业中,能否向家长介绍所学童谣,并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童谣意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教师是否能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3. 教师在家庭作业设计中,是否能够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复习和拓展。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童谣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巩固所学内容。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童谣学习,开展亲子童谣活动。

3. 开展童谣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从多方面感受童谣的魅力。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教材第四单元《趣味童谣》中的两则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

详细内容包括:1. 《小老鼠上灯台》:学习童谣的内容、节奏和韵律,理解童谣的意义。

2. 《捉泥鳅》:学习童谣的内容、节奏和韵律,掌握童谣中的动词和名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两则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美。

2. 理解童谣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童谣的故事。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理解童谣中的动词和名词。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童谣挂图、童谣卡片、小老鼠和泥鳅的手偶。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童谣《小老鼠上灯台》:a.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童谣,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b.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幼儿大声朗读。

c. 讲解童谣内容,引导幼儿理解童谣的意义。

3. 教学童谣《捉泥鳅》:a. 教师演示捉泥鳅的动作,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b.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童谣,注意指导幼儿掌握动词和名词。

c. 进行捉泥鳅游戏,巩固童谣内容。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尝试用童谣的形式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小老鼠上灯台》:a. 童谣内容b. 童谣节奏和韵律2. 《捉泥鳅》:a. 童谣内容b. 动词和名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两则童谣,并朗读给家长听。

b. 尝试用童谣的形式创作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童谣教学、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童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知两首童谣的内容,了解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挂图、录音机、磁带。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童谣一: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一首童谣,讲解童谣的内容,让幼儿理解童谣的意义。

3. 朗读与背诵: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录音机朗读和背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4. 学习童谣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二首童谣,讲解童谣的内容,让幼儿理解童谣的意义。

5. 朗读与背诵: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录音机朗读和背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6.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童谣的学习意义,并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童谣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语言角布置相关童谣的挂图、书籍,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和朗诵。

3. 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童谣表演场景,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童谣表演。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童谣的掌握程度: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评价幼儿对童谣的掌握程度。

2.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幼儿的参与程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

六、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知两首童谣的内容,了解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难点: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童谣一: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一首童谣,讲解童谣的内容,让幼儿理解童谣的意义。

3. 朗读与背诵: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录音机朗读和背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部分,详细内容为《童谣两则》——“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则童谣的基本内容,并能熟练朗读。

2. 培养学生对童谣的欣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谣的朗读节奏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童谣的基本内容、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录音机学具:课本、笔、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两幅童谣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2. 新课内容(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则童谣,让学生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2)详细讲解童谣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童谣的含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分组让学生编写属于自己的童谣,鼓励创新和想象力。

(2)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小猫咪,捉蝴蝶,捉不着,急得哭。

”(2)引导学生分析例题的句式结构和韵律。

(3)学生模仿例题,编写类似的童谣。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现场编写童谣。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童谣两则》2. 内容:小老鼠上灯台捉泥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则有创意的童谣,不少于4句。

2. 答案示例:小狗狗,追蝴蝶,蝴蝶飞,小狗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童谣的兴趣浓厚,但在编写童谣时,部分学生仍存在语言表达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有趣的童谣,下节课分享交流。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童谣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童谣的朗读节奏和韵律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教案一:《童谣两则》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童谣的概念,感受童谣的特点和魅力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和互动能力教学准备:1. 童谣《小白兔乖乖》,歌曲CD2. 童谣《红红小蘑菇》,歌曲CD3. 教具:纸板、颜色笔4. 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纸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谣吗?”2. 请一名幼儿回答问题,回答后鼓励其他幼儿加入讨论。

3. 老师解释:“童谣就是孩子们唱的歌曲,它们通常有简单的旋律和重复的词句。

”4. 老师播放《小白兔乖乖》的歌曲CD,让幼儿用手拍节奏。

二、学唱童谣《小白兔乖乖》(20分钟)1. 老师教幼儿学唱《小白兔乖乖》。

2. 每唱一句,都鼓励幼儿跟着唱,并配合动作:比如做兔子的耳朵、蹦蹦跳跳等。

三、绘本阅读活动(15分钟)1. 老师出示《小白兔乖乖》的绘本,向幼儿展示插图。

2. 老师朗读童谣,边读边指着绘本中的插图,让幼儿通过视觉理解歌词。

3. 老师与幼儿互动,问一些问题,让幼儿回答,如“小白兔乖乖去干什么了?”等。

四、手工制作活动(15分钟)1. 老师给每个幼儿准备纸板和颜色笔,让他们制作兔子面具。

2. 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在面具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

五、学唱童谣《红红小蘑菇》(20分钟)1. 老师播放《红红小蘑菇》的歌曲CD,让幼儿先听一遍。

2. 老师教幼儿逐句学唱《红红小蘑菇》。

3. 每唱一句,都鼓励幼儿跟着唱,并配合动作:比如伸手弯腰等。

六、总结(10分钟)1.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过程,询问他们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2. 老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兔子面具,并请他们向同伴展示。

3. 老师播放最后一次《小白兔乖乖》和《红红小蘑菇》的歌曲CD,让幼儿一起唱。

教案二:《童谣两则》教学目标:1. 通过童谣的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 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教学准备:1. 童谣《小燕子》的歌曲CD2. 童谣《画蛇添足》的歌曲CD3. 教具: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谣吗?”2. 请一名幼儿回答问题,回答后鼓励其他幼儿加入讨论。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童谣的特点,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1.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童谣表演,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两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小兔子乖乖》2.2 童谣卡片、挂图2.3 手偶、头饰等表演道具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童谣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童谣的名称。

3.2 学习第一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3.2.1 教师朗读童谣,幼儿倾听并感受韵律。

3.2.2 教师逐句教念童谣,幼儿跟读。

3.2.3 教师讲解童谣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2.4 幼儿分组表演童谣,教师指导。

3.3 学习第二首童谣《小兔子乖乖》:3.3.1 教师朗读童谣,幼儿倾听并感受韵律。

3.3.2 教师逐句教念童谣,幼儿跟读。

3.3.3 教师讲解童谣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3.4 幼儿分组表演童谣,教师指导。

3.4 童谣接龙游戏:教师邀请幼儿一起玩童谣接龙游戏,增强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朗读童谣,巩固学习效果。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童谣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和表演。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发展情况。

5.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童谣学习情况。

5.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

6.2 关注幼儿在童谣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6.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第七章:教学资源推荐7.1 童谣书籍:推荐《幼儿启蒙童谣》、《儿童经典童谣》等书籍,丰富幼儿的童谣阅读材料。

7.2 网络资源:推荐适合幼儿的童谣视频、音频资源,如儿童歌曲、动画童谣等,帮助幼儿多样化的学习童谣。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儿歌与童谣》中的《童谣两则》。

详细内容包括两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

通过学习这两首童谣,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并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

2. 培养学生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首童谣的韵律感和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童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童谣录音、卡片等。

学具: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童谣游戏,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播放《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的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感受童谣的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两首童谣,注意指导韵律和表达技巧。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背诵童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童谣,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2)挑选几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道例题,让学生根据童谣的韵律和内容进行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童谣两则》2. 内容:(1)童谣一:《小老鼠上灯台》(2)童谣二:《捉泥鳅》3. 重点、难点:韵律感、语言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童谣,不少于四句。

2. 答案:示例:小猫咪,捉蝴蝶,跳上树,捉知了。

嘻嘻哈哈,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童谣,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童谣《小白船》和《小耗子》。

2.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童谣内容,学会背诵童谣。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童谣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童谣《小白船》和《小耗子》的音频或视频。

2.童谣的文字材料。

3.与童谣相关的图片、卡片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童谣《小白船》的音频,引导幼儿倾听。

2.邀请幼儿分享听完童谣的感受。

(二)学习童谣《小白船》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注意语气、节奏。

2.分析童谣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幼儿理解。

3.邀请幼儿分角色朗读童谣,培养合作精神。

(三)学习童谣《小耗子》1.教师播放童谣《小耗子》的音频,引导幼儿倾听。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注意语气、节奏。

3.分析童谣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幼儿理解。

(四)互动环节1.教师出示与童谣相关的图片、卡片,邀请幼儿上台展示。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童谣句子,并说明原因。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童谣中的寓意。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童谣的感受。

3.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童谣《小白船》和《小耗子》,使幼儿对童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理解童谣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对童谣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

2.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发言较少,需要教师更多地引导和鼓励。

1.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童谣内容的解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2.在小组讨论环节,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3.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儿歌童谣》单元,详细内容为《童谣两则》。

第一则为《小老鼠上灯台》,第二则为《捉泥鳅》。

通过学习这两则童谣,使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掌握两则童谣的内容,理解童谣的基本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童谣的朗读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熟练掌握两则童谣的内容,能正确朗读并表演童谣。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音响设备、投影仪。

2. 学具:童谣教材、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的故事引入,讲述小老鼠和泥鳅的趣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挂图,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小老鼠上灯台》。

(2)结合卡片,解读童谣内容,让幼儿理解童谣的基本含义。

(3)播放《捉泥鳅》的音频,让幼儿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小老鼠上灯台》。

(2)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捉泥鳅》的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1)出示画有童谣角色的卡片,引导幼儿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描述。

(2)通过例题讲解,让幼儿学会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创作。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童谣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组织幼儿互相分享创作成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老鼠上灯台》2. 《捉泥鳅》3. 童谣角色卡片4. 童谣创作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童谣中的词汇,创作一幅有趣的图画。

2. 答案:示例图画(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幼儿对童谣的兴趣,但在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时,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和感受两首童谣的内容和节奏。

1.2 能够跟读和朗读两首童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童谣《小老鼠上灯台》2.2 童谣《小兔子乖乖》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学习两首童谣的内容,能够跟读和朗读。

3.2 难点:理解童谣的意义,能够运用其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童谣文本,图片,音响设备。

4.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舒适的座位。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5.2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两首童谣的和作者,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5.3 学习童谣(10分钟)教师逐句朗读童谣,幼儿跟随朗读。

教师解释童谣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幼儿理解。

5.4 跟读和表演(5分钟)幼儿跟读童谣,并模仿教师的样子进行表演,如模仿童谣中的动作、表情等。

5.5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提问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童谣的意义,并强调其中的道德教育。

第六章:扩展学习6.1 讨论童谣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童谣。

6.2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童谣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第七章:小组活动7.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7.2 每组轮流表演童谣,其他小组成员观看并给予反馈,促进彼此的进步。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朗读童谣,并分享感受。

8.2 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现,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第九章:评价与反馈9.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进行评价。

9.2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现,给予家长反馈和建议。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童谣两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正确地朗诵两首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音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正确地朗诵童谣,理解童谣的意义。

2.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运用童谣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以有趣的故事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童谣一: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一首童谣,讲解童谣的意义和内容,引导幼儿正确朗诵。

3. 学习童谣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二首童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童谣的意义,并正确朗诵。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运用童谣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对童谣进行总结。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童谣朗诵,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延伸:教师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创设童谣相关的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3.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语言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等。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童谣内容。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童谣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学习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及合作表现。

2. 结果评价:评估幼儿对童谣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能熟练朗诵及理解。

3. 家庭评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童谣学习情况。

八、教学内容1. 童谣一:《小猪佩奇》内容:小猪佩奇,小猪佩奇,黑白相间的鼻子,快乐地跳跃。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正确发音,理解童谣的节奏。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朗读两首童谣,了解童谣的内容和韵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童谣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小老鼠上灯台》:让幼儿学习这首童谣,了解其内容和韵律,学会正确的朗读方式。

2. 童谣《拔萝卜》:让幼儿学习这首童谣,了解其内容和韵律,学会正确的朗读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两首童谣,掌握其内容和韵律。

2.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童谣中的寓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童谣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让幼儿对童谣产生兴趣。

2. 教学童谣《小老鼠上灯台》:a. 教师展示童谣卡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童谣内容。

b. 教师示范朗读,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c.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童谣的韵律和节奏,让幼儿学会正确朗读。

3. 教学童谣《拔萝卜》:a. 教师展示童谣卡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童谣内容。

b. 教师示范朗读,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c.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童谣的韵律和节奏,让幼儿学会正确朗读。

4. 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童谣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表现。

2. 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幼儿对童谣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教师收集幼儿的作业成果,对幼儿的朗读能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童谣创作,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童谣。

2.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童谣比赛,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童谣两则》,详细内容包括《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首童谣。

通过学习这两首童谣,让孩子们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首童谣的内容。

2. 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童谣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掌握两首童谣的内容,感受韵律美。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童谣的理解,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童谣CD、图片、卡片、小道具等。

2. 学具:笔、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给孩子们展示小老鼠、灯台、泥鳅等元素,引导孩子们说出这些元素的特点和关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小老鼠上灯台》和《捉泥鳅》两首童谣,让孩子们边听边模仿,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然后逐句解释童谣的意思,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童谣进行表演。

表演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童谣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5分钟)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道具和肢体动作丰富表演,然后进行第二次表演。

六、板书设计1. 两首童谣的歌词。

2. 童谣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小组表演的得分情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表演今天学习的两首童谣,并尝试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表演过程。

答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简化或拓展作业内容。

2. 拓展作业:搜集其他有趣的童谣,与同学们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个性和兴趣进行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童谣两则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说两首童谣,了解童谣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童谣的理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童谣文本两则:《小老鼠上灯台》、《小兔子乖乖》2. 图片或实物:小老鼠、灯台、小兔子、胡萝卜等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活动主题,如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童谣中的角色。

2. 学习童谣: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

3. 理解童谣: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帮助幼儿理解童谣的内容,如展示小老鼠、灯台等。

4. 学说童谣:教师指导幼儿学说童谣,注意发音准确,韵律和节奏。

5. 结束活动:教师以愉快的方式结束活动,如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朗读童谣,巩固学习效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童谣主题墙饰,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3.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相关童谣书籍,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与朗读、表达等。

2. 评价幼儿对童谣的理解程度,如能否正确表达童谣内容、韵律等。

3. 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如是否喜欢语言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六、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示范正确,发音清晰,语调富有感染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针对不同幼儿的语言能力,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 注重幼儿的参与度,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幼儿能够充分放松,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童谣内容。

2. 示范法:教师以标准、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气朗读童谣,引导幼儿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两则》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习,感受两首童谣的不同趣味,初步学念其中一首童谣。

2、能运用简单的辅助材料,边打节奏边念童谣。

3、对趣味童谣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乌龟、小鸟)。

2、响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两首童谣,感受童谣的不同特点的乐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两首童谣,仔细听一听,看看两首童谣有什么不同?
2、教师有节奏地朗诵第一首童谣或播放教学CD,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听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3、教师再次朗诵童谣,引导幼儿发现每一句的后两个字是下一句的前两个字。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绕口令《花鸭和彩霞》。

1、教师放慢速度,有节奏地朗诵童谣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幼儿发现绕口令的特点)。

3、讨论:这两首童谣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了解童谣的句式不同,第一首童谣句式工整,第二首句式有变化,所以念起来节奏也不同;第一首是顶真童谣,第二首是绕口令童谣)。

三、幼儿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童谣。

1、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选择分组引导学习。

2、两组幼儿相互欣赏所学的童谣。

四、出示响板,引导幼儿为两首童谣配上合适的节奏。

1、鼓励幼儿按照童谣的节奏,尝试配上合适的响板节奏。

2、幼儿尝试进行练习。

3、按照学习小组编排表演。

五、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1、幼儿按组别,集体跟着响板的节奏进行朗诵。

2、尝试加快速度进行朗诵,体验挑战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