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 (2)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训练(下)一.选择题(西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l 2通入FeCl 2溶液中:Cl 2+Fe 2+=Fe 3++2Cl -B .Na 2CO 3溶液显碱性:CO 32-+ H 2O HCO 3-+ OH -C .Al 和NaOH 溶液反应:2Al+2OH -+2H 2O =2AlO 2-+3H 2↑D .少量SO 2通入氨水中:SO 2+2NH 3•H 2O =2NH 4++SO 32-+H 2O(西2)2.Li-SO 2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和低温性能好等特点。
其电解质是LiBr ,溶剂是碳酸丙烯酯和乙腈,电池反应为2Li + 2SO 2 Li 2S 2O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 B .放电时,Li +向负极移动C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 + + e -=LiD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换成LiBr 的水溶液(西2)3.25℃时,下列关于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 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a(OH)2溶液与 Na 2SO 4溶液:pH =13B .醋酸与CH 3COONa 溶液: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 .Na 2CO 3溶液与 NaOH 溶液:c (Na +)>c (CO 32-)>c (OH -)>c (H +)D .Na 2CO 3溶液与 NaHCO 3溶液:2c (Na +)=3c (CO 32-) + 3c (HCO 3-) + 3c (H 2CO 3)(海2)4.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海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 ℃时,MgCO 3饱和溶液中c (Mg 2+)=2.6×10-3 mol ·L -1,CaCO 3饱和溶液中c (Ca 2+)=5.3×10-5 mol ·L -1,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MgCl 2和Ca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 -1 的Na 2CO 3溶液,首先生成CaCO 3沉淀B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亚铁溶液中存在Fe 3+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D .除去Cu 粉中混有的CuO ,可将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海2)6.已知: H 2(g)+ 1/2O 2(g)=H 2O(l) ΔH = -285.8 kJ ·mol -1CH 4(g)+ 2O 2(g)=CO 2(g)+2H 2O(l) ΔH = -890.3 kJ ·mol -1现有H 2和CH 4的混合气体112 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共放出热量3242.5 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合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3C .1∶4D .2∶ 3放电 充电 A .喷泉实验 B .实验室制乙烯C .酯化反应 D .铜锌原电池 浓NaOH溶液SO 2(海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与极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的离子方程式为:4Mg + 6H+ + NO3-= 4Mg 2+ + NH4++ 3H2OB.25 ℃时,将2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和30 mL 0.15 mol·L-1 NaOH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混合溶液的pH为11C.将10 mL 0.1 mol·L-1 KAl(SO4)2溶液和10 mL 0.2 mol·L-1Ba(OH)2溶液混合,得到的沉淀中Al(OH)3和Ba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CH3COOH) + 2c(H+) =c(CH3COO-)+ 2c(OH-)(东2)8.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热力学原理
1、热力学第一定律(熵定律):所有的自然过程都是朝着极大熵(ΔS≥0)的方向
发展的,也就是比较随机化的方向发展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处理系统所有形式的能量(包括热能、机械
能等)总量不变,只会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和转化。
3、热力学第三定律(温度量定律):温度是一个绝对量,温度越高,绝对熵就越大。
二化学动力学原理
1、催化原理: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的方向,也不会影响反应
的热化学原理。
2、平衡原理:动力学过程的反应速率有限,最终会趋向平衡,此时反应的反应路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就确定了,此时反应的速率为零。
3、反应速率定律: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和反应速率大小成正比;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会
影响反应速率;反应物的浓度式不同,反应速率也不同。
4、分子模型定律:反应物间共存时,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反应速率也
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反应速率也会受影响;某些环境条件有利于某
种特定反应的发生,某些环境条件则会使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三吸收原理
吸收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气体压力或溶液浓度等环境条件下,吸取某种溶液中的特定
物质,而发生反应的一种过程,其中吸收剂在改变其构成或结构的情况下,吸收这些特定
物质而形成特定化合物。
吸收反应可以分为物质间吸收(离子质吸收或不离子质吸收)和
物质离子吸收两种。
四酸/碱的电离原理
酸的电离:当酸分子在水溶液中中断,极离子会脱水而成原子或离子,称为酸的电离,结果导致pH值降低。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知识梳理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考查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主干理论知识,主要命题点有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试题常以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形式呈现。
试题一般以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为背景材料命制组合题,各小题之间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科内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反应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在近几年的相关考题中,对单一因素影响的考查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以“多因素影响”出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以实际情景(场景)为背景,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强化训练1.(2022·湖北,19)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aO—Al—H 2O ”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ΔT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CaO(s)+H 2O(l)Ca(OH)2(s) ΔH 1=-65.17 kJ·mol -1 ②Ca(OH)2(s)Ca 2+(aq)+2OH -(aq) ΔH 2=-16.73 kJ·mol -1③Al(s)+OH -(aq)+3H 2O(l)[Al(OH)4]-(aq)+32H 2(g) ΔH 3=-415.0 kJ·mol -1则CaO(s)+2Al(s)+7H 2O(l)===Ca 2+(aq)+2[Al(OH)4]-(aq)+3H 2(g)的ΔH 4=_______kJ·mol -1。
(2)温度为T时,K sp[Ca(OH)2]=x,则Ca(OH)2饱和溶液中c(OH-)=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物超所值)
☆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性质
类别
定义
(装置特点)
反应特征
装置特征
形成条件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
溶液中带电粒子 的移动 联系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
能的装置
装置
表面镀上一侧层其他金属
自发反应氧化还原 非自发反应氧化还原 非自发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 氧化 反应:
Zn-2e=Zn2+
(较活泼金属)
正极: 还原 反应:
2H++2e=H2↑
总反应式: 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较不活泼金属)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 负极流入正极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内容:
(2)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 失去 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3)金属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 金属和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
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条件 现象 本质 关系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一节 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
液构成闭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 极——导线—— 正 极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三⽀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组同学在进⾏(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速率加快。
②⼄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泡的快慢,定性⽐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所⽰,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分液漏⽃控制阴离⼦相同,排除阴离⼦的⼲扰收集40mL⽓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另⼀个⽅⾯从反应产⽣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3)⽐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不同,尽量让阴离⼦相同,减少阴离⼦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体,所需时间的长短⼊⼿。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化学反响与能量变化一、反响热、焓变1.反响热:化学反响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响热。
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离 : 注意:水解 : 吸热反响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响: 铵盐与碱的反响: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展。
大多数的分解反响: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响:C+CO 2=2CO燃烧反响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响常见的放热反响: 酸碱中和反响 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响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响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响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放热反响: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响:ΔH= +QkJ/mol ;或ΔH>0 3、反响热产生的原因:宏观: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化学反响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响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l 、s 、aq〔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 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响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 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5〕对于可逆反响,其ΔH 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假设按系数投料反响,则由于可逆反响不能进展完全,其反响热的数值会比ΔH 的数值要小。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析版)
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4届·天津河西·统考二模)科学家对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产生的CO2循环利用的探索取得诸多成果。
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进行CH4化反应,完成空间站中CO2和O2的循环利用。
①写出与CH4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一种阳离子:。
②标准生成焓(Δf H⊖m)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
表中为几种物质在25℃时的Δf H⊖m。
物质CO2g CH4g H2O g H2gΔf H⊖m/kJ⋅mol-1a b c0完善反应器中进行的如下反应即Sabatier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 +2H2O g ΔH=。
③图中H2来自于电解水装置的(填“阳极产物”或“阴极产物”)④在恒温密闭刚性反应器中增大Sabatier反应中CO2的反应速率可行的措施有。
写出一项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⑤写出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
(2)将航天员呼出的CO2回收,可利用Bosch反应即CO2g +2H2g ⇌C s +2H2O g 替换Sabatier反应。
在T℃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刚性反应器中通入3molH2和1molCO2发生Bosch反应,平衡时恢复至T℃。
测得容器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①解释图中开始时容器内压强增大的原因:。
②已知K p为用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总压。
T℃下,Bosch反应中CO2的转化率=;K p=(写算式,不化简)。
③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相同)此反应达平衡时CO2分压为。
【答案】(1)NH+4CO2(g)+4H2(g)(-a+b+2c)kJ/mol阴极产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器中压强恒定时CH4-8e-+10OH-=CO2-3+7H2O(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开始时容器内温度上升,压强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体系内气体分子总数减少,压强减小;此阶段前者是影响体系内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80%1.63.2×8020.23.2×80× 1.43.2×8025kPa【分析】电解水产生H2和O2,O2被宇航员吸收产生CO2,CO2与H2在Sabatier反应器中反应生成CH4,CH4的碱性燃料电池使用时提供电能。
苏教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总复习
7.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 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 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可能的原因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 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 mL或 小于50 mL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 导致误差。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 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偏热小 的数值会
。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 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 2.否。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 多少无关,故所测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 同(若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且无热量损失,则 二者结果相同)。
[8.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0 mol/L -
复习
四、中和热
• 定义: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 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 出的热量。
• H+ (aq)+OH-(aq)=H2O(l);△H=-57.3 kJ/mol
复习
五、能源
•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 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 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煤、石 油、天然气等)。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知识要点
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的确定:
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恰好使指示剂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
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
读数:V终 (3)重复2~3次
(4)数据处理
最终消耗酸的体积V=V终-V始
- V酸=
V1+V2+V3
3
(误差大的结果舍去)
溶液pH
酸碱中和滴定突变曲线
4.溶度积常数Ksp
①表示方法:Ksp(FeOH) 3=c(Fe3+)·c3(OH-) ②意义:同类型, Ksp数值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C碱=
C酸V酸 V碱
C酸,V碱是定值;只需测 定消耗的V酸
水洗
润洗 目的:滴定管内壁的蒸馏水有稀释作 用,待装液润洗2~3次可减少误差。
装液 0刻度以上2~3ml。
排气调液面 0或0刻度以下。
读数V始 取液或滴定使用 锥形瓶: 水洗→ 装液→ 滴指示剂 (酚酞)
只水洗,不润洗
取20ml待测碱液
(2)滴定
★ 4.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①温度:T↑,正向移动,电离度↑。 电离吸热 ②浓度:越稀越电离.
a.加水稀释:正向移动,电离度增大 b.增大浓度:正向移动,电离度减小
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③外加电解质
a.加入含弱电解质离子的电解质 逆向移动
b、水解反应一般程度很微弱。 5、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6、水解方程式书写: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用 表示; 水解程度不大,不用↓和↑。
高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汇总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 1.燃烧热:在1atm下, 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 燃烧热。(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 化为H2O(l) ,碳元素转化为CO2(g) 2、热值:在1atm下, 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热值最高的是脂肪) 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无沉淀 或气体生成)的反应热。 H+(aq) + OH - (aq) == H 2O(l) ; △H= —57.3kJ/mol 注意:(1)稀硫酸和稀Ba(OH)2 反应生成1molH2O时: (2)浓硫酸的稀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 (3)有稀的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四、反应热的测定: 1、用量热计进行测定 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 例题: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 “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3、利用键能进行计算:
吸热反应的发生
不一定需要加热 才能进行。
燃烧反应
{ 常见的
放热反 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Na2O2 ) 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 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 加热或点燃条件。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 变。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 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的“+”与“—”,“ +”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 要考虑ΔH的正负。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g、 l 、s、aq (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 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5)对于可逆反应,其ΔH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若按系数投料反应,则 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的数值要小。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原理1.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x 242y Fe C O zH O ⎡⎤⋅⎣⎦,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
已知224H C O 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
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步骤二:称取黄色产物0.844g n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n ℃。
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步骤三: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 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 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 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10.00mL n 。
(1)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n ℃的理由是________,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三盛装4KMnO 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该滴定管为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过滤 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 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25.00mL 酸式 232425Fe MnO 8H 5FeMn 4H O +-+++++=++ 减小 ()4242Fe C O 5?10H O【解析】【详解】(1)固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水浴加热可加快固体溶解,控制温度7085?C n ~可防止草酸分解;()x 242Fe C O y?zH O ⎡⎤⎣⎦中的铁元素可能含有2Fe +,2Fe +与4KMnO 反应,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需要排除2Fe +的干扰,故答案为: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3)滴定前读数为0.80mL n ,滴定后读数为25.80mL n ,则消耗4KMnO 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n ;4KMnO 具有强氧化性,应用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25.00mL n ;酸式;(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5Fe 8H 5Fe Mn 4H O +++++=++,洗涤液中含有2Fe +,若不合并,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减小;根据方程式可知,()()234n Fe 5n MnO 50.0800mol /L 10mL 10+--==⨯⨯⨯n n 3L /mL 410-=⨯ mol ,()()33224455n H C O n MnO 0.0800mol /L 25mL 10L /mL 51022---==⨯⨯⨯=⨯n n mol ,()332g 0.844g 410mol 56510mol 88g /mol mol n H O 0.01mol 18g /mol---⨯⨯-⨯⨯==n n n n ,则()n Fe :()224n C O -:()2n H O 4=:5:10,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242Fe C O 5?10H O ,故答案为:232425Fe MnO 8H 5FeMn 4H O +-+++++=++;减小;()4242Fe C O 5?10H O 。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2-272-4c(Cr O)c(CrO)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PPT课件
o
反应过程
(直接原因)
(本质原因)
7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 反应热: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 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焓变包涵与内)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8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温度和压
强(未标明表示常温常压——25℃(298K)、
3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焓变
➢ 抽象概念: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
吸收(释放)的热量。 ➢ 严格概念*: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体系
仅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的变化过程中的热 效应。 ➢ 符号:ΔH;常用单位:kJ·mol-1
4
焓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具有能量
➢ 标准燃烧热:在101kPa(一个大气压)下, 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稳定的化合物)
的反应热,单位:kJ·mol-1
➢ 热值:1g(单位质量或体积)·cm-1
13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电能——原电池
原电池的构造: 1.不同活动性的金属电极(使其自发进行);
(注: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AB表示反应物,CD表示 生成物,wxyz表示物质状态,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10
盖斯定律:
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 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即焓
变ΔH只与反应的起末状态有关。
(我们可以由此求未知反应的焓变,如中间反应)
11
能源的分类
构成闭合电路
21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电流:阴极→阳极 ➢电子:阳极→阴极
专题一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形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原理是指化学反应发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
1. 化学反应涉及原子间的化学键。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间的化学键会被改变,从而导致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2.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需要吸收或者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可以来自于外部或者反应物本身。
这个能量称为反应的活化能。
3.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才能进行。
不同的反应需要的条件也是不同的。
4. 化学反应符合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电荷、质量等都必须满足守恒定律。
即使在原子水平上发生了变化,整个反应的总体状态应该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几点:
1. 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反应速度受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表面积、催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也不同。
2. 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直接反应、一种物质在自身分解中的反应、以及物质中特定分子间的反应等类型。
3. 化学反应的平衡态。
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总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却保持不变,这个比例称为反应的平衡态。
化学反应原理是进行化学实验以及研究化学知识的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点,实现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控制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宋玉林一、化学平衡〖考查方式〗:1.结合数表、图形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2.利用“三列式”计算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3.求取值范围;4.判断改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5.计算可逆反应热效应;6.“等效平衡”的应用;7.化工生产条件的选择;8.利用平衡原理分析自然、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例1】.(2011高考浙江卷)[14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322(NH )(CO )υυ=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
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0,熵变△S___0(填>、<或=)。
(2)已知:NH 2COONH 4+2H 2ONH 4HCO 3+NH 3·H 2O 。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 (NH 2COO -)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1高考上海卷)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加深1km ,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 。
在地壳内SiO 2和HF 存在以下平衡:SiO 2(s)+4HF(g)SiF 4(g)+ 2H 2O(g)+148.9 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 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 沉积。
(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变大,该反应 (选填编号)。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选填编号)。
a .2v 正(HF)=v 逆(H 2O)b .v (H 2O)=2v (SiF 4)c .SiO 2的质量保持不变d .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 ,反应时间8.0 min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 ,在这段时间内HF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例3】.(2011高考四川卷)可逆反应○1X(g)+2Y(g)2Z(g) 、○22M (g )N (g )+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 反应○1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I )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达平衡(I )时,X 的转化率为115 D. 在平衡(I )和平衡(II )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二、电化学原理〖考查方式〗:1.原电池、电解池的识别与比较;2.电极反应及书写电极方程式(特别是非水溶剂以及固体电解质);3.有关计算(守恒法),如:溶液pH 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4.电解混合电解质溶液;5.电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例4】.(2012高考浙江卷)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 .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 2O +2e -=2OH -+H 2↑KOH 稀24K CrO 溶液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2CrO-4+2H+2Cr O-+H2O向右移动27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通电2K2Cr2O7+4KOH+2H2↑+O2↑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d2【例5】.(2011高考广东卷)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例6】.(14分)(2013武汉四月调考)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
I .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在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1)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0C、2500C和2700C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
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0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X对应的温度是(2)某温度下,将1 mol CO和3 mol H2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c(C0) =0.1 mol/L.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将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改为A mol CO、b mol H2 ,c mol CH3OH,欲使开始时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取值范围是II.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
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3)(4)乙中A 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 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5. 0 moL/L NaOH 溶液三、电解质溶液 〖考查方式〗:1.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特别是混合溶液);2.溶度积的应用:判断离子是否沉淀以及是否沉淀完全、控制溶液的pH 分离离子、沉淀是否转化以及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3.等量关系(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条件)【例7】.(2012高考江苏卷) 25℃时,有c(CH 3COOH)+c(CH 3COO -)= 0. 1 mol·L -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7 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BC )A . pH=5. 5 的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c(H +)>c(OH -) B .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 +)+c(H +)= c(CH 3COOH)+c(OH -) C . pH = 3. 5 的溶液中:c(Na +) +c(H +) -c(OH -) +c(CH 3COOH)= 0. 1mol·L -1 D . 向W 点所表示的1. 0 L 溶液中通入0. 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 +)= c(CH 3COOH)+c(OH -)【例8】.(2012高考上海卷)常温下a mol/L CH 3COOH 溶液和b mol/L KOH 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C )A .若c(OH -)> c(H +),a =bB .若c(K +)> c(CH 3COO -),a >bC .若c(OH -)=c(H +),a >bD .若c(K +)<c(CH 3COO -),a <b【例9】.(2012高考浙江卷)水溶液X 中只可能溶有K +、Mg 2+、Al 3+、2AlO -、23SiO -、23SO -、23CO -、24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 .K +、2AlO -和23SiO -一定存在于溶液X 中D .23CO -和24SO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 中【例10】.(2011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BD )A.在0.1 mol·L -1NaHCO 3溶液中:c(Na +)>c(HCO 3-)>c(CO 32-)>c(H 2CO 3)B.在0.1 mol·L -1Na 2CO 3溶液中:c(OH -)-c(H +)=c(HCO 3-)+2c(H 2CO 3-)C.向0.2 mol·L -1NaHC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1NaOH 溶液:c(CO 32-)> c(HCO 3-)> c(OH -)>c(H +)D.常温下,CH 3COONa 和CH 3COOH 混合溶液[pH =7, c(Na +)=0.1 mol·L -1]:c(Na +)=c(CH 3COO -)>c(CH 3COOH)>c(H +)=c(OH -)四、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考查方式〗:1.计算反应热以及判断化学反应方向(△G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3.计算键能;4.中和热测定;5.结合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进行综合计算【例11】.(2012高考江苏卷)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 所示(图中E 1 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例12】.(2012高考重庆卷)肼(22H NNH )是一种高能燃 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题12所示,已知断裂 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 N ≡为942、O O = 为500、N N -为154,则断裂1mol N H -键所需的能 量(KJ )是( B )A .194B .391C .516D .658五、酸碱中和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 〖考查方式〗:1.酸碱中和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终点的判断;2.中和滴定的计算;3.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4.结合溶液的配制进行误差分析;5.绘制滴定曲线 【例13】.(16分)(2011高考四川卷)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 3[Fe(C 2O 4)3]·x H 2O )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