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兰堡简析

合集下载

设计大师生平简介

设计大师生平简介

1.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1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

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

[1](P.269)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

它反对所有传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

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2 冈特·兰堡简介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见图1)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2]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

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

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

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

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研究结课论文[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冈特·兰堡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不论从他的作品风格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那么的引人注目,令人折服。

他被人们称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一、成长经历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成长于战后的民主德国。

当“二战”结束时,他才八岁,他的童年是在炮声、废墟和饥饿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同时土豆也使冈特·兰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在农村成长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都成为他后来创作的素材。

在之后的40年创作生涯中,冈特·兰堡 (GunierRambow)设计了约三千多幅海报,每一幅海报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他的设计作品集不仅仅是完成受委托的设计任务,也是一部鲜明的个人自传。

儿时的记忆,成长的环境都成为他创作海报时汲取的源泉.二、创作风格依据冈特·兰堡从1960年他的学生时期开始到20世纪末期间所创作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将其创作风格基本上划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时期、70年代—80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时期、90年代的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1.绘画图形广告时期(60年代)这一时期的广告招贴设计还没有彻底摆脱绘画对其的影响,只是从绘画走向设计的过渡时期,更多的还是被认为是绘画的延伸或者分支。

冈特·兰堡60年代初期的作品就体现了这一时期绘画性招贴的特征.图一冈特·兰堡此时的招贴作品大多舍去了华丽的色彩,多以黑白色调为主,与色彩丰富的绘画性作品从色彩上明显的区分开来,在造型上更加的平面化,简单化,不去注重细节的描绘,尽可能地在创作中摆脱绘画艺术的单纯写实表现。

冈特兰堡鸽子书籍赏析

冈特兰堡鸽子书籍赏析

冈特兰堡鸽子书籍赏析冈特・兰堡出生于德国,是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和教育家。

他曾就读于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机构的艺术总监,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服务业的广告。

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约3000幅招贴,每一幅招贴后面都有一则故事。

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已将他的几幅作品作为永久藏品珍藏。

二战结束时冈特・兰堡年仅8岁,他的童年是在战争和饥饿中度过的,当时处于难捱的饥饿时期的德国人发现,从美国引进的土豆经过短暂二十天的种植就可以食用,可以说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

由于这段特殊的历史,土豆在德国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土豆也使冈特・兰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并救活了兰堡,可以说没有土豆也就没有兰堡和他的招贴艺术。

童年的经历为冈特・兰堡日后施展艺术才华、钻研艺术理论和推广艺术主张尊定了重要的生活基础。

在他为"Egoist"杂志所作的招贴以及1966―1988年系列个展招贴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通过三维化处理,使得土豆形象展现出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并被赋予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

兰堡的土豆招贴设计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以此产生的视觉魅力,从此他对图形的特有方式的表达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其表现于他以后的诸多作品中。

兰堡在20世纪60年代绘制的广告画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平面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而注重三维形态的情趣化表现。

20世纪80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代表性风格。

摄影图形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领了国际潮流。

兰堡善于用摄影手段表现三维世界与二维世界的关系,表现形与体之间的关系,还注重摄影图形元素的叠合与错视关系。

这个时期他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使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存在价值和应用价值。

岗特兰堡各个作品解析

岗特兰堡各个作品解析

岗特兰堡各个作品解析岗特兰堡,即约翰内斯·冯·岗特兰堡(Johannes Vermeer),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最杰出的油画大师之一。

他以细腻入微的绘画技巧和对光线和色彩的精准运用而闻名于世。

岗特兰堡的作品以描绘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通过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平凡事物赋予了不凡的魅力。

《牧女读信》(The Milkmaid)是岗特兰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年轻女仆正在用一只壶倒奶,她凝神专注地注视着她的工作。

画面中的细节描绘得非常真实,如桌上的食物、壶上的水珠和女仆的皱纹等,都凸显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刻画能力。

岗特兰堡用光线的变化和颜色的渐变,赋予了画面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女仆的平静和专注。

另一幅著名作品《少女与珍珠耳环》(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更加突显了岗特兰堡对细节的追求。

这幅画中的女性形象摄人心魄,画面中少女那瞥首卸肩的神秘表情和她耳边那颗巨大的珍珠耳环,强烈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岗特兰堡以色彩的运用和光线的处理,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令人入迷的氛围。

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岗特兰堡对人物形象的出色描绘,还体现了他对细腻质感的追求。

《织女》(The Lacemaker)是岗特兰堡生涯晚期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在绘画技巧上的成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这幅画以一位年轻女子正在努力编织的场景为中心,画面中富有层次感的细节呈现出牢固扎实的编织过程。

岗特兰堡通过运用细小的笔触和精细的色彩,创造出一种似乎能感知到纺织品细腻纹理的效果。

这幅作品通过展示劳动与专注的时刻,呼应了岗特兰堡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独特视角。

岗特兰堡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赞誉,如今仍然被人们广泛赞赏和研究。

他通过其精确的绘画技巧和对细节的关注,将平凡事物转化为艺术品,同时也反映了荷兰黄金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岗特兰堡的作品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给观者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 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 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 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 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 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 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冈特·兰堡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他的设计思想影响了很多的设计 师引发新的灵感。他的设计风格简洁明了,突出又一步到位,是极 具创意的一位举足轻重的设计大师。
在我看来,他的设计就是自由的代表。
谢谢
冈特·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 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 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 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平面效果的突破。
冈特·兰堡的设计风格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 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 这也是兰堡创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 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书"的设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 维和三维中转换,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 中,不同的密集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一如诗歌般的紧 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如此这般,兰堡 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人"派 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

冈特·兰堡招贴作品分析

冈特·兰堡招贴作品分析
这 些 生 活 在 城 市 边 缘 的人 描 绘 出来 , 人们 去 关注 , 尊 重 。 让 去
冈 特 ・ 堡 ( ne a b w ) 生 于 德 国 , 兰 Gu t rR m o 出 是
国 际 著 名 设 计 大 师和 教 育 家 。 曾就 读 于 卡 塞 尔 造 他
型 艺 术 学 院 学 习 绘 画 和 实 用 美 术 , 业 后 担 任 了 多 毕
术 博 物 馆 已将 他 的 几 幅 作 品 作 为 永 久 藏 品 珍 藏 。
二 战 结 束 时 冈特 ・ 堡 年 仅 8岁 ,他 的 童 年 是 兰 在 战 争 和 饥 饿 中度 过 的 , 时 处 于 难 捱 的 饥 饿 a  ̄ 当 - ' t 的 德 国 人 发 现 , 美 国 引 进 的 土 豆 经 过 短 暂 二 十 天 从
前 卫性 , 的价 值 取 决 于精 神 深 度 和 广度 的开 拓 。 它
4 结 论 、
贴 以及 1 6 — 18 96 9 8年 系列 个 展 招 贴 作 品 中 , 们 我 都 能 看 到 他 通 过 三 维 化 处 理 , 得 土 豆 形 象 展 现 出 使 非 同 寻 常 的 视 觉 效 果 , 被 赋 予 深 刻 的 内 涵 和 生 命 并 力 。 兰 堡 的 土 豆 招 贴 设 计 令 人 称 道 的 不 是 土 豆 本
了 重 要 的 生 活 基 础 。 在 他 为 “ g it 杂 志 所 作 的 招 E os ”
生 存 命 运 和 精 神 的 东 西 , 体 意 识 不 是 个 人 主 义 , 近 现 实 个 切 更 需 要 艺 术 家 的 道 义 感 和 责 任 心 , 术 不 能 丧 失 精 神 发 展 的 艺
赵 晓东 在 塑 造 农 民工 形 象 的 时候 重 的笔 触 给 人们 留 下 深 厚 刻 的 印 象 。 他 们 的 作 品 一 方 面 具 有 强 烈 的 环 境 意 识 及 人 文 关

德国平面设计师冈特

德国平面设计师冈特
来源/Gunter Ram bow
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如图一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
德国平面设计师冈特·兰堡作品欣赏
2011-08-09 07:50:22|分类:平面广告| Adve|标签:平面设计冈特·兰堡gunterrambow|字号订阅
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堡平面设计欣赏:
土豆是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冈特兰堡设计理念是指通过设计来创造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结合的城市空间。

该理念起源于瑞典城市冈特兰堡,由城市规划师哈奎斯·埃里克松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成为了后来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思想之一。

在冈特兰堡设计理念中,人们将自然环境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追求在城市中创造宜人的环境。

这种理念主张将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城市。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注重人类的需求和健康,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从人出发”,即将居民的需求置于城市规划的中心。

这一理念要求设计师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需求和社交习惯,为他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

城市规划师应该注重城市的人文特点,创造一个适应人类活动和需求的空间。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

它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还注重建筑的材料选择和建筑工艺,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冈特兰堡设计理念的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冈特兰堡,许多实施了这一理念的城市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这些项目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强调绿地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冈特兰堡设计理念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许多城市开始关注城市规划的人文性和生态性,采取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发展方式。

总之,冈特兰堡设计理念通过设计来创造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结合的城市空间,注重人类的需求和健康,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将居民的需求置于城市规划的中心,并注重城市的人文特点和环境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冈特 兰堡简介

冈特 兰堡简介

冈特·兰堡艺设7班08119187 陈孟秋一、冈特·兰堡简介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德国设计大师,1963年兰堡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0年22岁,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菲利普梅洛斯在其《图形艺术设计史》著作中称,兰堡为“德国视觉诗人”,称兰堡的法兰克福图形摄影工作室为二十世纪后期最具创意的设计工作室之一。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他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德国为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

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是他的灵魂,60年代西方的学潮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革命性。

兰堡被成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视觉语言的魅力、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视觉诗人”。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

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

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二、冈特·兰堡的风格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60年代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70年代-80年代摄影图形广告时期;90年代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涉4及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朝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ppt课件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ppt课件
德国视觉诗人
冈特·兰堡
Gunter Ram bow
1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出生于德国 ,22岁时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后又创办了个人设计事务所,现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59岁时 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
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与日本的福田繁雄以及美国的 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3
60 兰堡60年
年 代的绘画
代 绘
图形广告 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
画 深刻,注
图 形
重画面整 体设计意 念的把握,
广 尽可能摆

脱纯绘画 艺术中直
时 观的写实
期 表现。
4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 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 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朝现实主义的理 解和发展。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注重把一种元素的叠合视感作为强烈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其悉尼 的写实性摄影图形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综合艺术效 果。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是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 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存在。
12
13
14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 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 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事实上,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 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 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 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内容浅析]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内容浅析]
•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业界荟萃
3
60 兰堡60年
年 代的绘画
代 绘
图形广告 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
画 深刻,注
图 形
重画面整 体设计意 念的把握,
广 尽可能摆

脱纯绘画 艺术中直
时 观的写实
期 表现。
业界荟萃
4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业界荟萃
15
业界荟萃
16
冈特·兰堡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他的设计思想影响了很多的设计 师引发新的灵感。他的设计风格简洁明了,突出又一步到位,是极 具创意的一位举足轻重的设计大师。
在我看来,他的设计就是自由的代表。
业界荟萃
17
谢谢
业界荟萃
18
业界荟萃
9
业界荟萃
10
业界荟萃
11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 这也是兰堡创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 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书"的设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 维和三维中转换,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 中,不同的密集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一如诗歌般的紧 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如此这般,兰堡 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人"派 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
业界荟萃
12
业界荟萃
13
业界荟萃
14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 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 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事实上,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 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 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 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世界平面设计大师冈特·兰堡福田繁雄学号:5202609062姓名:赵宇平1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

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

它反对所有传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

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2 冈特·兰堡简介冈特·兰堡(见图1)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 ppt课件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 ppt课件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 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 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事实上,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 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 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 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 这也是兰堡创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 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书"的设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 维和三维中转换,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 中,不同的密集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一如诗歌般的紧 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如此这般,兰堡 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 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人"派 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
90 年 代 90年代,
当一批设
符 计师陶醉 于摄影招
号 贴时,兰 堡的思维
性 又一次起 了变化,
图 单纯、简 洁、明了、 注重视觉
形 力度又成 为他追求
广 的新风格。 告 时 期
冈特·兰堡招贴画的特点
• 深度的分离 • 式样的转换 • 张力的凸显Fra bibliotek深度的分离
深度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 离,整体和部分的分离。兰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就具有明显 的深度分离特征。
德国视觉诗人
冈特·兰堡
Gunter Ram bow

岗特.兰堡

岗特.兰堡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念 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 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 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设计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 了兰堡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 实之间的关系,注重把一种元素的叠合视感作为强烈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 其虚幻的写实性摄影图形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综合艺术效果。 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是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自 我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存在。90年代,当一批设计师陶醉于摄影招贴时,兰堡的思维又 一次起了变化,单纯、简洁、明了、注重视觉力度又成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作品探析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 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 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 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 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 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 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兰 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 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 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 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 的一些象征含义。 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想 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 静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 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性 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 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 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 的作品中。 深度的分离 ,深度 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 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离,整 体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 是偶然为之的。
GUNTER 岗特.兰堡 RAMBOW
1988反核招贴
“如这张反对核能的招贴, 上面是反抗的蚯蚓。一开 始你会想: “谁关心这些 蚯蚓?”随后你意识到有 蚯蚓就会有泥土(地球)。 如果蚯蚓不存在的话 ,整 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能 生存了”。

冈特·兰堡作品美学探析

冈特·兰堡作品美学探析
年冈特兰堡为德国威斯巴登市黑森州立剧质视觉元素然后经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品中我们感院设计的系列戏剧招贴去年圣诞中在黑色的背景下觉到了隐含在作品下面经过艺术性夸张而表现出的深刻的思由许多小蜡烛构成了一个圣诞树的形状在构成的圣诞树下想内涵
今传 媒
2 1 年 第 1 期 01 0
文 化传播 与教 育
兰 想 活动主要来 自于 自身的感官对于客观世 界的反映 。依靠 自 这 种 简 约 的视 觉 图形 ,更 能 传 达 冈特 ・ 堡 的意 念 ,也 体 现 了 民族 文 化 的特 点 。思 考 一 下 冈特 - 堡 的 设计 作 品 ,他 创 作 的 兰 我感 受 理 解 和 认 识 世 界 ,结 合 思 维 方 式 , 产 生 了 图形 与 内 心 共 鸣 。 冈特 ・ 堡 善 于 运 用 情 感 设 计 ,通 过 作 品将 情 感 表 现 到 大 部 分 作 品 都 是 视 觉 图形 的表 现 , 并且 具 有 强 大 的 视 觉 冲 山 兰 力 。简 约 的 图 形 虽 然 画 面 内容 少 , 画面 单 纯 ,但 是 传 达 的 信 淋漓尽致 。
冈特 堡作 品美学探 析 熏
王春 燕
( 海 大 学 数 码 艺 术 学 院 ,上 海 2 10 ) 上 0 8 0

作 品。
要:冈特・ 兰堡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视觉 图形将 自己的设计理念 , 达给欣 赏者。 图 与 内心产生共鸣 ,抒发 情感的 图形 传 形
在 内心情感的支配下 ,更多 了一层生命的跃 动。冈特・ 兰堡善于运用视 觉图形 、形 式的变换 、黑 白理念 、张力、蒙太奇等手法表现 关键词:视觉 图形;形 式的变换 ;黑自理念;视觉中的张力
_特 兰 堡 出生于二战 的发源地 德国,土豆伴 随着他渡 过苦 涩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特·兰堡作品简析
李宏程 M075115125
冈特·兰堡
一、简介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招 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
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
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 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 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
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
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土豆系列招贴画
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 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 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通过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
空间感。这是兰堡最直白的表现方法。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式 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和灯 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 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张力的凸显
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续往下探
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 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创造中经常
运用的设计方法。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
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 来光明和希望。
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
冈特·兰堡的每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他运
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其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 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
Thanks
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 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 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
式样的转换
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 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光。书上的窗户
和灯泡都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空间的一个
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 的另一个空间。图三的文化招贴中两本书 直接交叉,纯粹的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
深度的分离 深度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离,整体和部分的分离。兰堡的土豆 系列作品就具有明显的深度分离特征。
土豆系列招贴画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 展上展出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 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张力的凸显
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 ,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
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
尝试的又一种方法。我们在感知这些画面 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运动的具 有倾向性的张力。
张力的凸显
图中基本元素的环形聚集,构成了画面中 螺旋的空洞,这种圆形构成具有的运动特 征就是以圆心为中心向外呈发射状运动。
图六中锥形聚集的运动特征则是从顶点向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方向呈发射状运动。因 为具备了这种运动的倾向性,平面中的画 面不再单调,反而凸显出一种具有倾向性
的张力。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兰堡称为欧洲最有创造力的“视觉诗人”,是因为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寻常 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含义,通过隐喻的物体联想到实际事物。如果说兰堡的某些简洁明了的黑白 招贴是体现了“诗”的以简代繁,那么他的其他作品还含有很多中国人对“诗”的理解。
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
效果的突破。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 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 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 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 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 执着地用理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 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