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1. 简介系统容灾是指当系统遭受严重故障或灾害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介绍系统容灾的重要性,并提供几种常见的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2. 系统容灾的重要性系统容灾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系统容灾的重要性:2.1 提供业务连续性系统容灾可以确保即使发生故障或灾难,企业的业务也能够继续进行。

对于依赖在线业务的企业来说,停机时间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2.2 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系统容灾可以确保企业的数据在发生故障或灾难时不会丢失,并且能够及时恢复。

对于金融、电信等行业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2.3 防止单点故障系统容灾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单点故障。

通过部署多个冗余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即使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也能够切换到其他可用的节点,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常见的系统容灾解决方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包括备份和恢复、冗余部署和虚拟化技术。

3.1 备份和恢复备份和恢复是最基本的系统容灾解决方案之一。

通过定期备份系统和数据,当系统遭受故障或灾难时,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来恢复系统。

常见的备份和恢复方法包括使用磁带、硬盘或云存储来存储备份数据。

3.2 冗余部署冗余部署是通过部署多个具有相同功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来实现系统容灾。

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可用的节点,从而保证系统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冗余部署方法包括主从复制、集群和分布式架构等。

3.3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物理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的技术。

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抽象为虚拟资源,并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进行动态调度和迁移。

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可用的节点上,从而实现系统容灾。

4. 实施系统容灾的步骤以下是实施系统容灾的一般步骤:4.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系统容灾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系统容灾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容忍故障的时间、数据恢复的时间和容忍的数据丢失量等。

华为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华为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数据双活
OceanStor存储
SAN
第三方阵列
客户价值
• 真正的业务级“A-A”高可靠架构,保证整个数据 中心故障时,数据零丢失,业务零中断( RPO=0, RTO = 0);
• 两个数据中心同时提供业务,业务均衡负载,资源 就近访问;
• 去存储网关设计,去IO瓶颈,业务性能提升30%
• 设备利旧、异构,无需额外硬件,投资成本节约 40%;
无数据丢失,同时保证数据立即自动地被传输到恢复中心。 Tier6被认为是灾难恢复的最高的级别,在本地和远程的所 有数据被更新的同时,利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和完全的网络切 换能力。第7层实现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跨站点动态负载平 衡和自动系统故障切换功能
目录
1 业务连续性的挑战 2 容灾解决方案 3 灾备融合数据管理方案 4 备份解决方案
• 存储、数据库、虚拟化、网络、传输联合调优, 100KM与本地一致的业务体验。
• 不停机平滑升级到两地三中心
低时延双活方案,关键业务又快又稳
DC A
主机写
DC B
写请求 写分配完 成
写执行 写响应
优化前
DC A
主机写
DC B
写请求 写执行和响应
优化后
客户价值
显著降低双活对业务性能的影响:双
活站点间写请求交互次数节省了写分 配的交互,只做一次交互,传统的需 要两次交互,传输时延缩短一倍,对 于双活距离越长时延减少越明显
第6级
基本级,备份介质场外存,安全保管、定期验 证
备份场地支持。网络和业务处理系统可在预定 时间内调配到备份中心 电子传输和部分设备支持。灾备中心配备部分 业务处理和网络设备,具备部分通讯链路
电子传输和完整设备支持。数据定时批量传送, 网络/系统始终就绪。温备中心模式

IT系统灾备和容灾解决方案项目应急预案

IT系统灾备和容灾解决方案项目应急预案

应急联络机制
建立与服务商的紧急联络机制,包括联系方式、沟通流程和应急预 案。 定期进行联络测试,确保沟通顺畅,及业务的优先级至关重要。不同的业务系统和应用程序具有不同的关键程度,需要 根据其对业务运营的影响程度和用户需求来确定恢复顺序。
1
核心业务
紧急联络中心
建立紧急联络中心,确保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联 系相关人员。
紧急通知系统
配备完善的紧急通知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将 灾难信息传递给所有相关人员。
灾难事件汇报
通讯保障
制定详细的灾难事件汇报流程,确保信息能够及 确保关键通讯线路的正常运行,并备有应急通讯
时、准确、完整地传递给领导层。
设备。
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
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预案有效性,识别不足,改进方案。
沟通协调
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更新预案,确保一致性。
记录更新
记录改进内容,跟踪效果,确保预案始终有效。
2
故障切换
故障切换是指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将系统切换到备份系统,保证系统可以 正常运行。这个过程需要快速响应,并保证数据和服务的完整性。
3
切换测试
定期进行系统切换测试,确保故障切换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测试内容 包括系统配置、数据同步、网络连接等方面的测试,并确保切换过程顺利 完成。
应急通讯和汇报机制
概述
提供项目背景、目的、范围、适用范围和预案适用对象。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的职责,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工作组、技术支持团队、沟通协调部门。
应急响应流程
定义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响应步骤,包括事件通知、评估、决策、执行、恢复等。
应急资源
列出可用的人员、设备、物资、技术支持、服务商等,并说明其角色和使用方式。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容灾解决方案引言容灾(Disaster Recovery)是指在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的各类灾害中,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

容灾解决方案是实现容灾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将介绍容灾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术手段。

容灾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在制定容灾解决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可靠性:容灾解决方案必须基于可靠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能够在发生灾害时保持运行,并尽快恢复正常。

2. 可行性:容灾解决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能够被接受和实现。

3. 可扩展性:容灾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系统规模和业务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

4. 高效性:容灾解决方案应尽可能地减小数据和服务的恢复时间,提供快速的灾难恢复能力。

常用的容灾技术手段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与恢复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容灾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点的独立存储设备上,可以在数据丢失或遭受灾害时,快速恢复数据。

常见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包括:- 磁盘备份:将数据备份到磁盘设备中,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

- 磁带备份:将数据备份到磁带中,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长期保存。

高可用集群高可用集群是通过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提供冗余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高可用性。

常见的高可用集群技术包括:- 主备切换:将主服务器的功能实时切换到备份服务器上,确保在主服务器故障时,系统能够快速恢复。

- 负载均衡:将用户请求均衡地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跨机房部署跨机房部署是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机房中部署相同的系统和应用,实现系统和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备份,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

常见的跨机房部署技术包括:- 多活部署:在多个机房中部署相同的系统和应用,通过数据同步和负载均衡,实现系统的并发访问和容灾恢复。

- 异地多中心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立多个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同步和延迟恢复,提供更高级别的容灾和灾难恢复能力。

h3c容灾解决方案

h3c容灾解决方案
图3 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
银行灾备中心建设,以应用容灾为核心,以业务持续性为重点,实现平安生产与运营。在容灾能力上,两地三中心是当前最好的容灾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爱惜数据和业务持续性,应付重大区域性灾难。 在容灾方式上,主数据中心的关键业务数据实施同步到同城灾备中心,即一笔数据写入会在两个数据中心同时写入后返回,保证同城两中心数据的完全一致性;本地数据写入完成后,再由主数据中心或同城灾备中心异步将数据复制到远程的异地灾备中心。
上图中,Oracle数据库效劳器通过冗余FC SAN访问浪潮光纤磁盘阵列AS1000G2,AS1000G2可与另一台AS1000之间实现数据镜像,从而取得了数据的多个副本,数据的平安得以保证。而其它应用效劳器那么通过IP网络将数据存储在浪潮AS1000N网络存储中,AS1000N支持万兆网络连接,最多可支持10个千兆网络接口
2 银行容灾的行业监管
为了标准金融银行容灾备份和灾备中心的建设,人民银行在XX年提出要求:全国各商业银行在1~2年内数据灾难备份标准达到2~3级,在各银行完成数据集中后的2年内灾难备份标准必需达到5~6级。参考国际上相关组织在灾难恢复上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国家标准《GB20988-XX-T 信息平安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标准》对容灾备份进行了标准化。
在运营方式上,多个中心之间能够在平常进行业务分担,也能够实现彼此完全业务互备,而后端实现数据同步。
篇二:数据中心的存储与容灾建设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的存储与容灾建设解决方案 [导读] 从数据的组织方式来看,数据中心的数据可分为文档数据和数据库数据。通常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核心数据库治理系统产生的数据,其数据量不是专门大,但重要性超级高,而且其随机读写的访问方式关于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很高。
目前大多数的容灾系统都超级复杂而且投资昂贵,是不是所有数据中心的容灾都必需是这种模式呢?其实,很多用户的容灾需求是很简单的,确实是在碰到不可测的灾难时能够取得一份平安靠得住的数据副本,就能够够依照策略慢慢恢复用户数据和应用,利用浪潮的网络存储AS1000N就能够够实现这种简单而经济靠得住的数据容灾方案,如以下图所示:

信息系统容灾方案

信息系统容灾方案

信息系统容灾方案1. 引言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灾害风险,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失误等。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连续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组织需要制定有效的容灾方案。

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容灾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2. 信息系统容灾的意义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还支持着业务流程和决策制定。

如果信息系统遭受灾害而无法正常运行,将对组织的运营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信息系统容灾变得至关重要。

3. 信息系统容灾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容灾方案应包括以下关键组成部分:3.1 备份策略备份策略是信息系统容灾方案的基础。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可以确保即使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损坏,重要数据仍然可以恢复。

备份应该定期进行,并存储在离主系统足够远的地方,以防止灾害影响到备份数据。

3.2 灾难恢复计划灾难恢复计划是在系统遭受灾害后恢复正常运行的详细计划。

它应该规定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并包含恢复系统所需的步骤和时间表。

这将有助于组织在灾难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以最小化停机时间和数据丢失。

3.3 容灾测试和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测试和演练是确保容灾方案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灾难情况,可以评估容灾方案的有效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这将帮助组织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实际灾难事件。

3.4 多地点冗余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连续性,可以在不同地点建立冗余系统。

这样,即使其中一个系统遭受灾害,其他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确保业务不受影响。

多地点冗余需要考虑到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和故障转移机制。

4. 应对常见灾害风险的容灾方案不同类型的灾害风险需要采用不同的容灾方案。

以下是几种常见灾害风险的应对方案:4.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可以在安全的地方建立备用数据中心,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和故障转移。

系统故障解决方案之容灾与高可用架构

系统故障解决方案之容灾与高可用架构

系统故障解决方案之容灾与高可用架构容灾与高可用架构是系统故障解决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今天依赖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时代,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因此采取有效的容灾与高可用架构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的关键。

一、容灾与高可用架构概述容灾(Disaster Recovery)是指在系统遭受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事件影响后,能够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状态。

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则是指系统能够在故障发生时保持连续运行,确保业务持续性和可用性。

容灾与高可用架构则是为实现系统的容灾与高可用而构建的技术架构。

它通过使用冗余系统、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系统或备用设备上,从而快速恢复服务,确保业务不中断。

二、容灾与高可用架构的实现方式1. 冗余备份:通过备份系统、数据冗余、硬件冗余等方式进行备份与冗余,确保系统在关键组件或设备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备用设备上,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2. 负载均衡:通过将用户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平衡系统的负载,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崩溃。

常见的负载均衡方式包括DNS轮询、硬件负载均衡器等。

3. 故障转移:将主要服务运行在主节点上,备份服务运行在备用节点上,通过实时监测主节点状态,一旦主节点发生故障,备用节点可以自动接管并提供服务,实现故障的快速切换。

4. 数据同步与备份:建立数据同步机制,确保主节点上的数据可以实时或定时地同步到备用节点上,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将数据备份至远程或离线存储,防止数据丢失。

5. 分布式系统:通过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资源的分布和负载的均衡,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三、容灾与高可用架构的应用场景容灾与高可用架构广泛应用于关键业务、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等领域,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连续性。

1. 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通常采用多层架构来实现容灾与高可用性。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简介容灾备份是指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而采取的一种数据备份及系统故障恢复的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各种风险时,快速恢复业务并减少损失。

本文将介绍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概念、常见的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概念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是指通过备份数据、构建备份系统以及规划灾难恢复策略,以确保在面临各种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和业务。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核心目标包括:1.数据备份:将关键数据备份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以防止因数据丢失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2.系统备份:将关键系统的配置备份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快速恢复系统。

3.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包括备份数据和系统的恢复流程。

4.备份监控和管理:对备份数据进行监控、管理和周期性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容灾备份的实施方法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基于备份服务器的备份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一个独立的备份服务器上,备份服务器通常配备有高性能存储设备,可以提供快速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该备份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主服务器,并定期执行增量备份和全量备份。

在面临灾难性事件时,可以通过备份服务器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

2. 基于云存储的备份方法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许多企业选择将数据备份到云存储中。

云存储提供了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低成本的备份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选择将数据备份到公有云存储服务商(如AWS、阿里云等),也可以搭建私有云存储架构。

使用云存储备份数据的好处是数据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复制,并且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扩展存储容量。

3. 跨区域容灾备份方法对于跨地域分布的企业或数据中心,可以采用跨区域容灾备份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以实现地理上的分散存储。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容灾基本概念容灾是一个范畴比较广泛的概念,广义上,我们可以把所有与业务连续性相关的内容都纳入容灾。

容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支持用户业务的方方面面。

而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提供一个能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种灾难影响及破坏的计算机系统。

容灾还表现为一种未雨绸缪的主动性,而不是在灾难发生后的“亡羊补牢”。

从狭义的角度,我们平常所谈论的容灾是指:除了生产站点以外,用户另外建立的冗余站点,当灾难发生,生产站点受到破坏时,冗余站点可以接管用户正常的业务,达到业务不间断的目的。

为了达到更高的可用性,许多用户甚至建立多个冗余站点。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要实现容灾,首先要了解哪些事件可以定义为灾难?典型的灾难事件是自然灾难,如火灾、洪水、地震、飓风、龙卷风、台风等;还有其它如原提供给业务运营所需的服务中断,出现设备故障、软件错误、网络中断和电力故障等等;此外,人为的因素往往也会酿成大祸,如操作员错误、破坏、植入有害代码和病毒袭击等。

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生产流程和制度仍不完善,加之缺乏经验,这方面的损失屡见不鲜。

容灾的七个层次等级1:被定义为没有信息存储的需求,没有建立备援硬件平台的需求,也没有发展应急计划的需求,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恢复,没有数据送往异地。

这种方式是成本最低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但事实上这种恢复并没有真正达到灾难恢复的能力。

一种典型等级1方式就是采用本地磁带库自动备份方案,通过制定相关的备份策略,可以实现系统等级1备份。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容灾基本概念容灾是一个范畴比较广泛的概念,广义上,我们可以把所有与业务连续性相关的内容都纳入容灾。

容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支持用户业务的方方面面。

而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提供一个能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种灾难影响及破坏的计算机系统。

容灾还表现为一种未雨绸缪的主动性,而不是在灾难发生后的“亡羊补牢”。

从狭义的角度,我们平常所谈论的容灾是指:除了生产站点以外,用户另外建立的冗余站点,当灾难发生,生产站点受到破坏时,冗余站点可以接管用户正常的业务,达到业务不间断的目的。

为了达到更高的可用性,许多用户甚至建立多个冗余站点。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要实现容灾,首先要了解哪些事件可以定义为灾难?典型的灾难事件是自然灾难,如火灾、洪水、地震、飓风、龙卷风、台风等;还有其它如原提供给业务运营所需的服务中断,出现设备故障、软件错误、网络中断和电力故障等等;此外,人为的因素往往也会酿成大祸,如操作员错误、破坏、植入有害代码和病毒袭击等。

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生产流程和制度仍不完善,加之缺乏经验,这方面的损失屡见不鲜。

容灾的七个层次等级1:被定义为没有信息存储的需求,没有建立备援硬件平台的需求,也没有发展应急计划的需求,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恢复,没有数据送往异地。

这种方式是成本最低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但事实上这种恢复并没有真正达到灾难恢复的能力。

一种典型等级1方式就是采用本地磁带库自动备份方案,通过制定相关的备份策略,可以实现系统等级1备份。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确保系统在遇到灾难性故障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并恢复正常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容灾解决方案。

1.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和存储关键数据,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2. 冗余系统:使用冗余配置,包括冗余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以确保一台设备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另一台设备。

3. 高可用性集群:将多个服务器组成集群,并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工作负载均匀地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4. 灾备数据中心:在不同地理位置建立备用数据中心,当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数据中心,实现系统的连续性和恢复。

5. 灾难恢复计划:制定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包括预警系统、组织结构、通信计划、物资准备和演练,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6. 虚拟化和云计算:使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将应用程序和数据隔离在虚拟环境中,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迁移或恢复。

7. 监控和自动化:使用监控工具和自动化脚本来实时监测系统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或启动容灾方案。

综上所述,容灾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数据备份、冗余系统、高可用性集群、灾备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计划、虚拟化和云计算、监控和自动化等,以确保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和快速恢复。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恶意攻击等事件都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系统容灾概述系统容灾是指在不同地域或不同备份中心,建立一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备份系统,用于在生产系统遇到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运行,减少损失。

系统容灾的核心思想是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二、系统容灾的必要性1. 数据安全保障: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灾难,数据丢失或损坏将对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系统容灾能够在灾难发生时,迅速恢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 业务连续性保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深入,许多企业的业务运行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

一旦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业务将面临中断的风险。

系统容灾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业务运行,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 符合法规要求: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金融、医疗等,其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一定的法规要求。

系统容灾能够确保在灾难发生时,满足相关法规对于数据保护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

三、系统容灾的构建1. 建立备份中心:选择一个与主数据中心不同地域、具备良好基础设施的地点,建立备份中心。

该中心应具备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冗余设计,确保在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备份中心能够迅速接管业务。

2. 备份数据存储:在备份中心建立一套与主数据中心相同的数据存储系统,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该存储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用性和冗余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同时,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测试与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 业务应用备份:将主中心的业务应用系统在备份中心进行备份,确保在主中心发生灾难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份中心的业务应用系统。

5. 网络通信保障:建立备份中心与主中心之间的加密通信通道,确保在灾难发生时,两个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性。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运营。

然而,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等原因可能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系统容灾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系统容灾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一、容灾概述容灾是指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建立一种机制,以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和数据,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容灾系统通常包括备份系统、恢复计划和灾难恢复演练等内容。

二、系统容灾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其目的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数据备份可以采用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备份数据应该存储在可靠的存储设备上,并定期进行验证,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2. 恢复计划恢复计划是容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和业务。

恢复计划应该详细列出每一步的恢复步骤,包括备份数据的恢复、系统的重启、业务的恢复等。

同时,恢复计划应该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灾难恢复演练灾难恢复演练是容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验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灾难恢复演练应该模拟真实的灾难场景,包括数据丢失、系统故障等情况。

通过演练,可以发现恢复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演练也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灾难恢复的意识和能力。

4. 高可用性设计高可用性设计是容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高可用性设计可以采用冗余设计、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高可用性设计也应该考虑灾难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建立备用数据中心、配置灾备网络等。

5. 监控和告警监控和告警是容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或数据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银行计算机系统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银行计算机系统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1、概述随着数据集中处理的实施,可以预计, XXXX的业务运作、经营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XXXX银行所提供金融服务的连续性以及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会直接关系到我们XXXX的生产、经营与决策活动。

一旦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引起计算机网络系统停顿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和业务处理中断,将会给XXXX银行XXXX省分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受到致命的打击。

将全省客户帐务数据集中统一处理,因数据集中处理伴随而来的运行风险将因为灾难发生大大增加。

生产运行主机系统及其配套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在全省XXXX银行范围内所有营业柜台停止营业的风险。

会计、储蓄、信用卡等XXXX银行的三大主营业务的停业,XXXX银行XXXX省分行面临的将是灾难性打击。

因此,生产运行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认为,一旦实施全省数据集中,灾难备份系统应该与生产运行应用系统(全省集中)同步投入使用,保证全省数据集中处理系统的运行安全。

根据XXXX银行XXXX省分行数据集中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1999年10月10日到10月20日,分行科技处组织人员在XXXX市龙泉,进行封闭式工作,制定城市综合网系统全省数据集中处理规划,本应用系统灾难备份系统XXXX规划是其中很重要的分部。

1.1 计算机系统灾难备份概念简介1.1.1 计算机系统灾难定义计算机系统灾难是指造成重要业务数据丢失,使业务中断了不可忍受的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系统事故,这些事故导致银行丧失了全部或部分业务处理能力,引起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信誉降低和形象受损,甚至威胁其生存。

造成计算机系统灾难性事故的原因有自然灾害、基础设施的突发性事故、计算机系统故障和各种人为因素等。

1.1.2 灾难备份与灾难恢复基本概念灾难备份:灾难备份是指为了减少灾难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灾难发生时或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

灾难恢复:灾难恢复是一个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在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营业的过程。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支撑。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自然灾害等,可能会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因此,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系统容灾解决方案的概念、实现方式和应用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系统容灾解决方案的概念系统容灾是指在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或灾难性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和业务运行的能力。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则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主要包括数据备份、灾难恢复计划、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容灾解决方案的实现方式1.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系统容灾的基础,它是指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上,以便在原始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备份可以分为冷备和热备两种方式。

冷备是指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将数据备份到离线存储介质上;热备则是指实时备份数据,并保持与主数据中心的同步。

2. 灾难恢复计划灾难恢复计划是指在灾难发生后,为了快速恢复数据和业务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它包括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备份数据的恢复流程、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灾难恢复计划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

3. 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在灾难发生后,为了快速响应和处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它包括应急响应小组的组建、应急通信机制的建立、应急资源的调配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响应机制需要与灾难恢复计划相互配合,以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业务运行。

三、系统容灾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1. 金融行业应用案例金融行业是信息系统依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因此金融行业对于系统容灾的需求非常迫切。

某大型银行为了保障其核心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了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该方案包括数据备份、灾难恢复计划和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中的容灾与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中的容灾与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软件系统运维技术中的容灾与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一旦出现故障或停机,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毁。

因此,确保软件系统的容灾与高可用性成为了运维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容灾即指系统在遭受硬件故障、网络故障、自然灾害等影响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保障系统的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

高可用性则是指系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质量和高效率地运行,确保用户能够随时正常使用系统。

为实现可靠的软件系统运维,以下是几个容灾与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的例子:1. 多活数据中心多活数据中心是一种常见的容灾与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建设多个数据中心,并通过连接这些数据中心的网络通道,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同步。

当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其他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2.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通过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分配负载,使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地分担请求。

当其中一台服务器故障时,负载均衡设备会将请求自动转发到其他正常的服务器上,确保系统不会因为某一台服务器宕机而导致停机。

3. 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与恢复是实现容灾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当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原状态,确保不会丢失重要数据,并尽快恢复系统运行。

4. 服务监控与告警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需要实施服务监控与告警。

通过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服务器性能、网络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触发相应的告警。

运维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同时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5. 故障切换与弹性扩展故障切换是指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将备用节点转变为主节点,实现系统的平滑切换。

弹性扩展则是在高负载情况下,根据需求自动增加或减少计算资源。

通过这两种手段,保证系统在故障或高峰期时仍能正常运行。

总之,容灾与高可用性是软件系统运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容灾解决方案容灾基本概念容灾是一个范畴比较广泛的概念,广义上,我们可以把所有与业务连续性相关的内容都纳入容灾。

容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支持用户业务的方方面面。

而容灾对于IT 而言,就是提供一个能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种灾难影响及破坏的计算机系统。

容灾还表现为一种未雨绸缪的主动性,而不是在灾难发生后的“亡羊补牢”。

从狭义的角度,我们平常所谈论的容灾是指:除了生产站点以外,用户另外建立的冗余站点,当灾难发生,生产站点受到破坏时,冗余站点可以接管用户正常的业务,达到业务不间断的目的。

为了达到更高的可用性,许多用户甚至建立多个冗余站点。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 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 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要实现容灾,首先要了解哪些事件可以定义为灾难?典型的灾难事件是自然灾难,如火灾、洪水、地震、飓风、龙卷风、台风等;还有其它如原提供给业务运营所需的服务中断,出现设备故障、软件错误、网络中断和电力故障等等;此外,人为的因素往往也会酿成大祸,如操作员错误、破坏、植入有害代码和病毒袭击等。

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生产流程和制度仍不完善,加之缺乏经验,这方面的损失屡见不鲜。

容灾的七个层次等级1:被定义为没有信息存储的需求,没有建立备援硬件平台的需求,也没有发展应急计划的需求,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恢复,没有数据送往异地。

这种方式是成本最低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但事实上这种恢复并没有真正达到灾难恢复的能力。

一种典型等级1 方式就是采用本地磁带库自动备份方案,通过制定相关的备份策略,可以实现系统等级1 备份。

等级2:是一种为许多站点采用的备份标准方式。

数据在完成写操作之后,将会送到远离本地的地方,同时具备有数据恢复的程序。

在灾难发生后,在一台未启动的计算机上重新完成。

系统和数据将被恢复并重新与网络相连。

这种灾难恢复方案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但同时有难以管理的问题,即很难知道什么样的数据在什么样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恢复时间长短依赖于何时硬件平台能够被提供和准备好。

典型方式就是将数据备份到本地磁带介质上,然后通过运输方式(如“卡车”)将备份介质送往异地保存,而异地没有主机系统。

当灾难发生时,再使用新的主机,利用数据备份介质(磁带)将数据恢复起来。

等级3:相当于等级2 再加上具有热备份能力站点的灾难恢复。

热备份站点拥有足够的硬件和网络设备去支持关键应用的安装需求。

对于十分关键的应用,在灾难发生的同时,必须在异地有正运行着的硬件提供支持。

这种方式与等级2 方式的区别是在异地有一个热备份站点,该站点有主机系统,平时利用数据备份介质(磁带)将数据恢复到主机系统起来。

一旦发生灾难,利用该主机系统将数据恢复。

这种情况下,由于备份介质是采用运输方式送往异地,可能会有一天、于备份站点己经甚至一周的数据丢失。

由有主机系统,数据恢复典型地需要一定的时间。

等级4:是在等级3 的基础上用电子链路取代了卡车进行数据传送的灾难恢复。

接收方的硬件必须与主站点物理分离,在灾难发生后,存储的数据用于灾难恢复。

由于热备份站点要保持持续运行,因此增加了成本。

但由于采用了电子链接方式,取消了传输工具,这样提高了灾难恢复的速度。

该方式的特点是用电子数据传输取代了使用传统交通工具(“卡车”)来传输备份数据。

由于采用了电子数据传输,数据丢失的时间可能是一天甚至更短,而数据恢复则可能是一天的时间。

等级5:第二站点(备份站点)不仅仅是一个分离的备份系统,还处于活动状态(运行)。

而备份数据则可以双向传输,数据的丢失与恢复时间达到小时甚至分钟级。

这种灾难恢复要求两个站点同时处于活动状态并管理彼此的备援数据,允许备援行动在任何一个方向发生。

接收方硬件必须保证与另一方平台物理分离。

这种情况下,工作负载可以在两个站点之间被分担,站点1成为站点2的备份。

在两个站点之间,在线关键数据的拷贝不停地相互传送着。

在灾难发生时,需要的关键数据通过网络可迅速恢复,通过网络的切换,关键应用的恢复时间也可降低到了小时级或分钟级。

等级6:在等级5的基础上使用了镜像技术,也就是说,在更新请求被认为满意之前,等级6 需要应用站点与备援站点的数据都被更新。

数据在两个站点之间相互映像,由远程两步提交来同步,因为关键应用使用了双重在线存储,所以在灾难发生时,仅仅传送中的数据被丢失,恢复的时间被降低到了分钟级。

等级6 方式的数据不仅在本地进行确认,而且需要在异地(备份)进行确认。

因为,数据是镜像地写到两个站点,所以灾难发生时只会丢失正在传输的一部分数据,因而可以在分钟级进行数据恢复。

等级7:是灾难恢复中最昂贵的方式,也是速度最快的恢复方式,它被认为是灾难恢复的最高级别,可以实现零数据丢失率。

等级7 方式在本地和远程的所有数据被更新的同时,利用了双重在线存储和完全的网络切换能力。

等级方式不仅保证数据的完全一致性,而且存储和网络等环境具备了应用的自动切换能力。

一旦发生灾难,备份站点不仅有全部的数据,而且应用可以自动接管,实现无数据丢失的备份。

本文着重讨论的等级5、6、7 层的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需要考虑的内容在通常情况下,IT 系统相关的灾难备份方案设计都必须考虑以下五大因素,灾难类型:需要考虑哪些灾难?怎样的灾难?会使业务中断多久?恢复速度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灾难发生后需要多久来启动及运行系统?能否承受数天或数分钟的等待?恢复程度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需要恢复每条记录和交易吗?可以使用昨天或上星期的数据吗?需要恢复一切吗?有相关的文件吗?什么是合法隐含的要求?有少数的一组人输入交易吗?他们可以重新输入灾难期间丢失的交易吗?这些交易十分重要而不容许丢失吗?可用的技术:必须结合考虑所选技术在本地区的适用性、实现条件以及在实施时是否受某些现有条件的制约?异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投资保护问题。

如果由于采购了异构的硬件平台,而导致对老设备无法利用,或者今后无法使用其它硬件平台,势必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

容灾中心综合利用问题:容灾中心的建设,势必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果容灾中心的功能只是静态地等待概率事件发生时产生效用,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容灾中心的综合利用是有效提高容灾中心投资回报的手段。

最常见的方式有:利用容灾中心的数据实现离线数据挖掘,甚至于建立两个同时可用的生产中心,互为容灾等。

容灾中心、容灾服务的扩展问题:这是提高容灾中心投资回报率的另一个思考角度。

如何建立一个有弹性的IT 架构的容灾中心,可以在业务不断扩展的同时,为更多的应用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容灾服务,也是我们在容灾中心建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切换成本:这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容灾演练、小范围系统故障、还是大范围灾难造成的系统切换,都会一定程度上产生多种成本。

而当这种切换较为频繁时(通常是由小范围的系统故障造成),其造成的成本更不容忽视。

投资成本:实现灾难备份需要多少投资?不实现灾难备份会损失多少钱?同时,无论任何时候,备份都是非常重要的,并要定期测试备份的可靠性,一种技术只能减少或防止某些类型的灾难影响。

容灾方案分类及特点在介绍一些容灾方案之前,我们可以了解到容灾方案的分类大体分为很多种,如:根据距离分类:同城容灾、远程容灾;根据数据最大数据损失量(RPO分类:离线数据容灾、在线数据容灾;根据系统最大系统恢复时间(RTO分类: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根据容灾物理层次分类:磁盘系统层、操作系统层、应用系统层。

本文按第四种分类方式介绍容灾解决方案。

磁盘系统层以同步复制技术为基础,通过磁盘阵列实现数据同步复制,从而保证生产中心阵列与容灾中心阵列的在线数据完全同步。

其整体方案中也包含了同步快速恢复、快照等辅助技术。

从而实现整个容灾体系的要求。

当然,所有的前提就是,生产中心的磁盘阵列和容灾中心的磁盘阵列必须是同构的。

当发生灾难或者出现不可恢复的错误时,可以提升远程的阵列以接管正常的I/O 操作,实现了磁盘子系统层的数据保护。

生产中心*PRIMARY SITE SECONDARY命it j* n W』【典型案例】某单位在新大楼建立企业数据存储系统,以满足应用发展对数据存储及系统性能的需要。

在新大楼和老大楼(同城异地)两地之间建立容灾系统,相距小于15公里。

新大楼为生产中心,老大楼为容灾中心。

【系统拓扑图】容灾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er W«1»er回SAH 更ABF«E_,0NC TWORK对重要的应用系统通过基于存储的容灾技术进行保护。

【项目描述】容灾系统采用基于磁盘阵列的容灾技术, 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通过 SAN 网络进行连接,根据目前运行负载状况,在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之间采用 4对光纤直接连接两中心的 SAN 交换机,可满足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数据流量,数据复制采用 EMC SRDf 技术同步方式进行。

容灾中心存储系统设备: 1台存储设备 DMX1000和2台SAN 交换机ED-64M生产中心存储系统设备:2台SAN 网络交换机ED-140M 、1台数据存储设备 DMX100Q 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下列目标实现关键应用的应用容灾;容灾系统的数据损失指标 RPO 小于5分钟;应用容灾系统恢复运行指标RTO 小于2小时; 容灾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不对生产系统的运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容灾系统容灾传输线路的中断或故障不影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容灾传输线路恢复正常后,容 灾系统能自动同步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的数据,实现自动再同步。

EC-1500EC 1500靳數据中心DWU300 ]:D6JMLD64M老薮耀中心Modern LineEIX14OM操作系统层以镜像技术为基础,实现生产中心阵列与容灾中心阵列的在线数据完全同步。

从而实现数据的容灾功能。

当然作为容灾方案来说,仅有镜像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远程镜像技术中,通常包含更丰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容灾的完整要求。

例如,用于灾难修复后的系统恢复基于日志的镜像快速修复技术;用于支持多根光纤通道协同工作的动态多路径技术;用于逻辑错误快速恢复或者容灾中心数据使用的卷快照、文件系统快照技术;用于调整读写性能的读优先选择技术;用于镜像启动、暂停、继续等镜像过程的镜像监控技术等。

由于镜像的基本原理决定,生产中心的存储与容灾中心的存储在写数据时不存在主从关系,因此,无论哪一个阵列因故停顿,都不会导致数据的读写发生停顿,可以做到数据容灾意义上的“零”停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