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间接平差原理
间接平差专题教育课件
第二节 误差方程
要拟定平差问题中未知数旳个数; 选择哪些量作为未知数; 要考虑怎样列出平差值方程; 怎样选用未知救旳近似值; 怎样写出误差方程。
一、拟定未知数旳个数 未知数旳个数等于必要观察数 二、参数旳选择
参数选择旳原则:足数 独立 最简
采用间接平差,应该选定刚好足数而又独立旳一组量 作为未知数。至于应选择其中哪些量为未知数,则可根据 实际需要或是否便于计算而定。
试按间接平差法列出误差方程。 A L1L2LL34 L5
C
解:必要观察为3,设
L6
D
Lˆ1 Xˆ1, Lˆ4 Xˆ 2 , Lˆ6 Xˆ 3
E
Xˆ
0 1
L1
48 1701,
Xˆ
0 2
L4
48
3512,
Xˆ
0 3
L6
56
0149
L1 v1 Xˆ1 L2 v2 Xˆ1 Xˆ 2
v1 xˆ1 0
V T PV V T P V V T PB 0
xˆ
xˆ
BT PV 0
V B xˆ l l L (BX 0 d )
n1 nt t1 n1
以上两式称为间接平差旳基础方程,根据基础方程可得:
BT PB xˆ BT P l 0
令 N BB
tt
BT PB,W t1
BT Pl
则: NBB xˆ W 0
v2 xˆ1 xˆ2 6
L3
v3 Xˆ1 L4 v4
Xˆ 2 Xˆ 2
Xˆ
3
v3
xˆ1 xˆ2 xˆ3 8
v4 xˆ2 0
L5 v5 Xˆ 2 Xˆ 3 L6 v6 Xˆ 3
B
v5 xˆ2 xˆ3 6
间接平差
x 2 ( X 1 x1 )
0 2
0
v4 ( X
0
x2) H
A
B
x 1 ( h1 X 1 H
)
0 2 0 2
x1 x 2 (h2 X
X1 ) X1 )
B 0
0
x1 x 2 (h2 X
x 2 (h4 X
0
A 0
x 2 ( X 1 x1)
x2 H
C
v4 X 1 x1 H
0
B
B
x 1 ( h1 X 1 H
A
)
0 2
x1 x 2 (h2 X
X1 ) ) )
0
x 2 ( h3 X
0 2 0
H
C
x1 (h4 X 1 H
B
v3 X
2
H
2
A
v4 X
H
B
v5 X 1 X
2
v6 X 1 X
2
v 1 v2 v3 v 4 v 5 v6
X 1 H
A
h1
B
X 1 H
h2
X
2
0
X 1 H
h1
B
140 x 1
X
2
X
0 2
x2
X 1 H
h2
21间接平差--求平差值一般原理
Lˆ1 a1Xˆ1 b1Xˆ 2 t1Xˆ t d1 Lˆ2 a2 Xˆ1 b2 Xˆ 2 t2 Xˆ t d2
Lˆn an Xˆ1 bn Xˆ 2 tn Xˆ t dn
纯量形式
令
Lˆn an Xˆ1 bn Xˆ 2 tn Xˆ t dn
带入
v1 a1xˆ1 b1xˆ2 t1xˆt l1
v2 a2 xˆ1 b2 xˆ2 t2 xˆt l2
Lˆi Li vi
存在
令
解得
xˆ
N
W 1
bb
或 xˆ (BT PB)1 BT Pl
间接平差求平差值一般原理(第一任务)
5.计算参数平差值
6. 计算观测值平差值
参数平差值计算:
Xˆ X 0 xˆ 令
观测值改正数计算
V Bxˆ l
令 观测值平差值计算
Lˆ L V
间接平差求平差值一般原理(第一任务)
X
0 2
BXˆ d
平差值误差方程
矩阵形式
V Bxˆ l
改正数误差方程
记 L0 BX 0 d 令 l L L0
n,1
间接平差求平差值一般原理(第一任务)
2.基础方程
转化
问题
V Bxˆ l
? n<n+t,得不到唯一解
为此按最小二乘原理,
BT PV 0 V Bxˆ l
得 BT PBxˆ BT Pl 0
令
令
Nbb
t ,t
BT PB,
W BT Pl
t ,1
间接平差
b1t xˆt d1 2 b2t xˆt d
2
L1 Vn bn1xˆ i bn2 xˆt bmt xˆt d n
(1)
6
§4-1 间接平差原理
L1
L
L2
Ln
V1
V
V2 Vn
Xˆ1
Xˆ
Xˆ
2
Xˆ
n
b11
B
b21
b12
b22
b1t b2t
bn1 bnt bnt
d1
d
d2
dn
(2)
2020/7/20
7
§4-1 间接平差原理
则平方值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L V BXˆ d (3)
令 式中
Xˆ X 0 xˆ
l L BX 0 d (4)
n,1
为X参0 数的近似值,于是得误差方程为:
V Bxˆ l (5)
的,故平差值 不Lˆ因方L法不V 同而异。
单位权方差 的 02估值 ,计ˆ 02算式是
除以其自由度,即:
V T PV
ˆ
2 0
V T PV
r
V T PV
nt
2020/7/20
13
§4-1 间接平差原理
三、精度评定
1、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中误差为 ˆ 0
V T PV nt
计算VTPV,可将误差方程代入后计算,即
2020/7/20
8
§4-1 间接平差原理
按最小二乘原理,上式的 必xˆ须满足 V T PV min
的要求,因为t个参数为独立量,故可按数学上求函
数自由极值的方法,得:
V T PV 2V T P V V T PB 0 (6)
测量程序设计_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
程序代码如下:
disp(‘-------水准网间接平差示例-------------’) disp(‘已知高程’) Ha = 5.015 % 已知点高程,单位m Hb = 6.016 % 已知点高程,单位m
A h2 D h1
C h6 E h7 B h4
h5
h3
disp(‘观测高差,单位m’)
L = [1.359; 2.009; 0.363; 1.012; 0.657; -0.357] disp(‘系数矩阵B’)
则: PV AT K
V P A K QA K
T
1 T
4、法方程: 将条件方程 AV+W=0代入到改正数方程V=QATK 中,则得到:
AQAT K W 0
r1 r1 r1
记作: 由于
N aa K W 0
rr
R( Naa ) R( AQAT ) R( A) r
Naa为满秩方阵, K Naa1W ( AQAT )1 ( AL A0 )
if H(1,1)+H(2,1)-H(3,1)+HA-HB==0 && H(2,1)H(4,1)==0 disp(‘检核正确') else disp(‘检核错误') end disp(‘平差后的高程值') HC = HA + H(1,1) HD = HA + H(1,1) + H(4,1)
二、间接平差的基本原理
其中l=L-d.
ˆ 设误差Δ和参数X的估计值分别为V 和 X
则有
ˆ V AX l
X0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给参数估计一个充分接近的近似值
ˆ ˆ X X0 x
则误差方程表示为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ppt课件
平差对象
地理数据,如经纬度、高程等
案例描述
在GIS中,为了确保地图的准确性,需要使用附有 条件的间接平差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如对全球定 位系统(GPS)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提高其定位 精度。
案例二:气象数据平差
• 应用领域:气象预报
• 平差对象:气象观测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 • 平差方法:利用已知的气象数据和气象站的位置信息,通过平差计算,对未知的气象数据进行修正,提高其准确性 • 案例描述:在气象预报中,需要对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获取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例如,通过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方法,可以修正气象观测数据的误差,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应用场景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广泛应用于大地 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领 域。
在工程测量中,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 可以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等工程 的施工测量和监测,提高工程质量和 安全性。
在大地测量中,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 可以用于处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数据, 提高模型精度和可靠性。
解算参数
通过计算或软件解算,得 出未知点的坐标和其它相 关参数的估计值。
参数精度评估
对解算出的参数进行精度 评估,了解其可靠性和误 差范围。
结果检验
残差分析
对解算出的结果进行残差 分析,检查是否符合预期 的误差分布。
精度验证
通过实地测量或其它方式, 验证解算结果的精度和可 靠性。
模型适用性评估
评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 否适用于实际测量情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 的调整或改进。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梯度下降法等,选择合 适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求解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03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的 实现步骤
测量平差基础课件——间接平差原理
要求 V T PV min
值。
X1 X2
先看一个确定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L1 v1 Xˆ 1 L2 v2 Xˆ 2
L3
v3
180
Xˆ 1
Xˆ
2
v1 Xˆ 1 L1 v2 Xˆ 2 L2
v3
180
Xˆ 1
Xˆ 2
L3
平差值方程 误差方程
令:Xˆ X 0 xˆ
vv (Xˆ1 L1)2 (Xˆ 2 L2 )2 (Xˆ1 Xˆ 2 180 L3 )2 min
2.7
0.3
1.0047 0.5037(m) 0.5003 0.5047
6.求平差值
参数平差值
Xˆ Xˆ
1 2
X X
0 1
0 2
xˆ1
xˆ2
1122..050131(m)
12.7.7(mm)
1122..05004873(m)
7
第二节 误差方程的列立
一、参数个数的确定
二、参数的选取
0 jk
(xˆk
xˆ j )
Y
0 jk
S
0 jk
( yˆk
yˆ j )
li
Li
S
0 jk
导线网是上述两种情况的 综合,此时要注意观测值
权的确定.
注意:四种特殊情况
vi
X
0 jk
S
0 jk
xˆ j
Y
0 jk
S
0 jk
yˆ j
X
0 jk
S
0 jk
xˆk
Y
0 jk
S
0 jk
yˆk li
提示:按J-K方向与按K-J方向列立的方
6.5 第二十讲 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资料
QWW BT PQPB BT PB N bb ,
1 1 T 1 1 1 1 T 1 1 T QX ( N N C N CN ) Q ( N N C N CN ˆX ˆ bb bb cc bb WW bb bb cc bb )
1 1 T 1 1 1 1 T 1 1 ( N bb N bb C N cc CN bb ) N bb ( N bb N bb C N cc CN bb )
T
Av W 0 W ( AL A0 )
2018/11/1
v B~ x l l L ( BX 0 d )
2
第二十讲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看成是特殊的间接平差; 特殊在所选参数个数要比 间接平差时个数多; 参数个数u:u>t 函数模型的个数: c=n+(u-t)=n+s 函数模型的类型: 1.按间接平差的观测方程、 2.未知数之间的条件方程(限 ~ ~ 制条件式)。 L F(X ) ~ 函数模型可表示为: ( X )0
u ,1 u ,s s ,1
ˆ Wx 0. C x
s ,u u ,1 s ,1
2018/11/1 12
第二十讲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u ,u
法方程解法一(显性形式): 用
1 CN bb
ˆ CT Ks W 0 N bb x
u ,1 u ,s s ,1 u ,1
左乘(1)-(2)得:
s ,u u ,1 s ,1
B PB x C T K s B T Pl 0,
T
u,n
B
T
n , n n ,1
P V C Ks O.
间接平差
由误差传播律得:
xx
Q ( B T PB ) 1 B T PQPB ( B T PB ) 1 ( B T PB ) 1 ( B T PB ) 1 B T PB ( B T PB ) 1 ( B T PB ) 1
QLL Q(已知)
按协因数传播律得出:
1 1 1 Q XX N bb B T PQPBN bb N bb ˆˆ 1 1 T Q XL N bb B T PQ N bb B T QLX ˆ ˆ 1 T QVL BQ XL Q BN bb B T Q QLV ˆ 1 1 QVX BQ XX QLX BN bb BN bb 0 Q XV ˆ ˆ ˆ ˆˆ
0 j 0 i
当i点已知时: Vij x j (hij ( X X i ))
0 j
当j点已知时: Vij xi (hij ( X j X ))
0 i
2、方向的误差方程
设j、k的坐标为未知参数:
( X jY j ),( X k ,Yk ) ,
N
Zj
零方 向
Z j ——零方向的方位角
~ 0 ~ 0 2 (X k X j ) ~ ~0 0 2 (Yk Y j )
S jk
当j点已知时:
V jk cos 0 xk sin 0 yk jk jk
~ 0 ~ 0 ( X k X j )2 ~ ~0 (Yk0 Y j ) 2
S jk
当k点已知时:
差值;
5.由误差方程计算V,并计算出观测量的平差值。
6. 验算.
§5-2 误差方程
平差的关键:函数模型的建立。
一、参数的确定: 间接平差中,待定参数X的个数必须等于必 要观测的个数t,而且要求这t个参数必须是 函数独立的。 1、参数个数的确定: 2、参数的选择:
测角网间接平差原理及应用
x , - xj
得线性化后的式为:
( < +%) _($+〜 )
(3)
将 式 (3)按 泰 勒 级 数 展 开 , 取至一次项, 略去二次及以上项,
选 择 待 定 点 和 &的 坐 标 为 未 知 参 数 , 相应的近似值为: 设近似坐标的改正数为 (
:arctan
' ,yP ,(m
) ,(m
W
i dajk \ i xr 、 4 l巧
\ /
I \ yr \d x j %
-
r d〇 yi\ Jk , SYk )
⑷
) ,则有:
通过本方法实例计算结果与文献[1 ]和文献[6 ]的方法比较分 析, 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与圆柱拟合的其他方法相比, 形式简单、 易于理解、 精度较高, 是一种可以运用的圆柱面拟合方法。 参考文献: [ 1 ] 潘国荣, 谷 川 .改 进 的 遗 传 算 法 用 于 工 业 测 量 数 据 处 理 [J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 0 0 8 , 2 8 ( 1 ) :55.
[ 2 ]
王丽华 , 谷
川
, 万
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雷达天线曲
面 拟 合 参 数 辨 识 [; [].机 电 一 体 化 ,2008, 1 4 ( 4 ) :54. [ 3 ]
陈 义 , 沈 云中, 刘大杰.适用于大旋转角的三维基准转换 的一种简便模型 [ J ]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04,29
摘 要 :介 绍 了 测 量 平差中测角网间接平差误差方程式 的 列 立 原 则 和 方 法 , 得出了列立角度误差方程式的关键是建立角度所对应 的两个方向的方位角改正数方程,并对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给出了说明, 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三 角网, 精度, 坐标, 中误差 中图分类号:TU198.2 文献标识码:A
间接平差的基本原理
5.组成法方程,求参数改正数
2.9
1 0 0
1 NBB BT PB 0
0
1 1 0
0 1 0
0 1 1
100
3.7 2.5 3.3
1 1
0
0 1 0
0
1 1
4.0 0 0 1
6.6 3.7 0 3.7 9.5 3.3
0 3.3 7.3
2.9
0
1 W BT Pl 0
14
l5 h5
X
0 3
H
A
0
4.列误差方程,确定观测值的权:
v1 xˆ1 v2 xˆ1 xˆ2
v3
xˆ2
v4
xˆ2 xˆ3
v5
xˆ3
0
203
14
或
v1 1 0
v2
1 1
vv43
0 0
1 1
0
0
0
0
1
xˆ1 xˆ2 xˆ3
23
0
14
0
23
0
14
9
2mm
9
v5 0 0 1
0 7
hhˆˆ12
h1 v1
h2
v2
5.847 3.791
hhˆˆ43
hh43
v3 v4
9.638m 7.375
hˆ5 h5 v5 2.263
Hˆ
Hˆ Hˆ
B C
Xˆ Xˆ
1 2
X X
h1 5.835m, s1 3.5km; h2 3.782m, s2 2.7km; h3 9.640m, s3 4.0km; h4 7.384m, s4 3.0km, h5 2.270m, s4 2.5km
间接平差原理
§ 4-1 间接平差原理2学时间接平差法(参数平差法)是通过选定t个与观测值有一定关系的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将每个观测值都分别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建立函数模型,按最小二乘原理,用求自由极值的方法解出参数的最或然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平差值。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等精度独立观测了三个角,观测值分别为L i、L2和L3。
求此三角形各内角的最或然值。
若能选取两个内角的最或然值作为参数:则可以建立参数与观测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1-1)可得叶二£ -厶= £ - 厶v}= 180-^-^a-£(4-1-2)为了计算方便和计算数值的稳定性,通常引入未知参数的近似值,这一点在实际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令,则(4-1-2 )式可写成如下形式:气二务_厲_萃)乃=岛-込—离)v3二-爲_(厶+启+ 兄-180)(4-1-3)式(4-1-2 )叫做误差方程,也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条件方程(包含改正数、观测值和参数,“条件个数二观测值个数”),每个条件方程中仅只含有一个观测值,且系数为1。
单纯为消除矛盾,门、「、二可有多组解,为此引入最小二乘原则「-1-可求得唯一解。
因此,间接平差是选取与观测值有一定关系的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建立参数与观测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按最小二乘原则,求解未知参数的最或然值,再根据观测值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求出观测值的最或然值,故又称为参数平差。
对上述三角形,引入最小二乘原则,要求:▼丄…,设观测值为等精度独立观测,则有:[vv]= (£-厶)□(£ -厶)2 +(-禺-禺+180-厶)2 = min按数学上求自由极值的方法对上式分别求偏导数并令等于零,可得鱼理二遮-伫丿-玄⑻-名-乙■。
二0今2名+% —⑶―厶+厶=ol(l)X x亠痣-1E0 二■!■厶=oj (2)(2) x2-(5 =>隔-180 + 珀 _费切 + & 二Q代入误差方程式,得到观测值的最或然值此结果显然与采用条件平差方法解算的结果一致,说明只要遵循相同的平差原则、定权方法相同,平差结果与具体平差方法无关。
《间接平差精度评定》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精度表示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常用误差、标准差、中误差等参 数来衡量。
误差
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分 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精度评定的常用方法
最小二乘法
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数学模 型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求解最
佳参数估值的方法。
贝塞尔公式
用于计算测量网中各点位误差 的公式,基于观测值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误差传播规律。
间接平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数据预处理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以提高数据 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间接平差方法的数学 原理和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其潜 力,提高数据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
探索间接平差方法与其他数据处 理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形成更加
完善和高效的数据处理体系。
加强间接平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 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
间接平差适用于平面控制网和 大地控制网的测量数据处理。
间接平差的数学模型
间接平差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通过构建误差方程式和法方程式
,求解未知点坐标的最优解。
误差方程式描述了观测值与计算 值之间的差异,法方程式则描述
了误差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法方程式,可以得到未知 点坐标的最小二乘解。
间接平差的计算方法
预处理
在数据使用前,进行了必要的预 处理工作,包括数据格式统一、 异常值剔除、数据平滑等,以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的间接平差计算
01
02
03
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建立 了相应的测量模型,并确 定了必要的参数。
平差计算
利用间接平差方法,对模 型进行了平差计算,得到 了各参数的优化结果。
《间接平差》课件
高斯-马尔可夫模型
利用统计方法建立误差模型,进行最优化参数估计, 以达到最小化测量误差的目的。
应用
土地测量
在土地界址、权属调查等方 面有着广泛应用,保证土地 交易和协作的公正性和准确 性。
工程测量
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可以保 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后 期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 数据。
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中的道路平整度和 坡度要求严格,间接平差能 够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有 助于路况的改善。
结论
结果分析
间接平差能够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但需要注意误 差的来源和扩散,以及测量数据的合法性。
研究意义
了解间接平差的原理和算法,有助于掌握先进的测 量技术,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相关学术论文
谢维福等.《测量与定位》.2011年.6月.
经典著作
李仁海, 顾妍妍.《测量与坐标》. 2008年.
优缺点
优点
可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基准桩和点,能够处理 各种观测数据,并提供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量数据 处理。
缺点
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专业技能,使用前需要进 行科学的测量规划,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经验总结
1 应用前必须考虑的因素
需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仔细求证和预处 理。
2 操作流程
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测量规划和技术指导, 确定测量系统,提取观测数据。
《间接平差》PPT课件
学习现代测量技术中的重要概念:间接平差,它是一种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
什么是间接平差
1 定义
间接平差是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的一种方法,以获得精准的测量结果。
2 背景
历史上,传统的测量方法常常难以应对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测量需求,间接平差因此逐渐 成为主流的测量技术。
间接分组平差中多组平差原理及应用
间接分组平差中多组平差原理及应用一、多组平差原理1. 多组间接平差的概念:多组间接平差是一种延续了传统间接平差原理的编制方法,即在已经编制了一组控制网络的基础上,再采用这一控制网络编制另一组更加发达的测量网,从而将两个网络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粗略测量,最后对网络中的全部观测值数据进行总体调整,得出网络测量精度的扩展和创新。
2. 精度优化:多组间接平差采用的精度优化原理,即将精度低的网络和精度高的网络联接在一起,且都调整到同一精度水平,从而使得空间相互联系。
3. 平差闭合:多组间接平差的本质是将两个网络联接起来,并用精密网向粗略网传播精度,从而让网络间满足平差闭合。
二、多组间接平差的应用1. 标准正控网络:采用多组间接平差原理,可以综合精、粗两种控制形式,高效解决不同精度测量需求,使程序得到有效实施,即粗略网的精度会传递到精密网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完整的正控网络,维护站点的坐标精度。
2. 精确图形拟合:采用多组间接平差可以实现精确的图形拟合,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并缩短上下文的数据处理工作,如测量建筑物轮廓,更加准确的拟合建筑物的外轮廓,以及测量大型管道安装和调整等。
3. 数据分析:多组间接平差可以用于数据分析,比如地形地貌的布置,利用多组网络间接平差原理,可以综合和优化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面积、形状、位置等数据信息,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 数字地理信息绘图:多组间接平差原理可以用于数字地理信息的绘制,如通过该原理编制精确的正控网络,提高建筑物周边环境的精度,有利于求出精确、可靠的数字地理信息图纸。
三、总结多组间接平差是一种延续了传统间接平差原理的编制方法,通过将有限的粗糙测量数据和精密测量数据联系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网络的精度。
同时,多组间接平差可以用于提供标准正控网络、完成图形拟合、进行数据分析和数字地理信息绘图等测量工作,在实际开发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间接平差原理
§4-1 间接平差原理2学时间接平差法(参数平差法)是通过选定t个与观测值有一定关系的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将每个观测值都分别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建立函数模型,按最小二乘原理,用求自由极值的方法解出参数的最或然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平差值。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等精度独立观测了三个角,观测值分别为L1、L2和L3。
求此三角形各内角的最或然值。
若能选取两个内角的最或然值作为参数、,则可以建立参数与观测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1-1)可得(4-1-2)为了计算方便和计算数值的稳定性,通常引入未知参数的近似值,这一点在实际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令,则(4-1-2)式可写成如下形式:(4-1-3)式(4-1-2)叫做误差方程,也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条件方程(包含改正数、观测值和参数,“条件个数=观测值个数”),每个条件方程中仅只含有一个观测值,且系数为1。
单纯为消除矛盾,、、可有多组解,为此引入最小二乘原则:可求得唯一解。
因此,间接平差是选取与观测值有一定关系的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建立参数与观测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按最小二乘原则,求解未知参数的最或然值,再根据观测值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求出观测值的最或然值,故又称为参数平差。
对上述三角形,引入最小二乘原则,要求:,设观测值为等精度独立观测,则有:按数学上求自由极值的方法对上式分别求偏导数并令等于零,可得代入误差方程式,得到观测值的最或然值此结果显然与采用条件平差方法解算的结果一致,说明只要遵循相同的平差原则、定权方法相同,平差结果与具体平差方法无关。
一般地,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为(4-1-4)平差时,为了计算方便和计算的数值稳定性,一般对参数都取近似值,令(4-1-5)代入(4-1-4)式,并令(4-1-6)由此可得误差方程(4-1-7)式中为误差方程的自由项,对于经典间接平差,将未知参数视为非随机参数,不考虑其先验统计性质,根据(4-1-5)式,可得平差后,由(4-1-6)式可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ˆ x = ( B T PB ) −1 B T Pl
5.求观测值改正数 5.求观测值改正数
ˆ ˆ X = X0 +x l = L − ( BX 0 + d )
ˆ V = Bx − l
6.求平差值 6.求平差值
L = L +V,
∧
ˆ V = Bx − l
3.组成法方程 3.组成法方程
ˆ ˆ X = X0 + x ∧ L = L +V
∧ ∧
平差值 一般地:设有n个观测值 一般地:设有n ∧ ˆ L = B X+ d
n, 1 n, t t , 1 n, 1
平差值方程为: 平差值方程为: 令:nL1 = [L1 ,
V = [V1
n ,1
Li + vi = ai X 1 + bi X 2 + L + t i X t + d i
5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一节
二、计算步骤 1.确定t,选 个独立量为参数X. 1.确定t,选t个独立量为参数X. 确定t, 2.列立误差方程 2.列立误差方程 ˆ L + V = BX + d 或
ˆ 或L + V = f ( X )
间接平差原理
4.解算法方程 4.解算法方程,求参数的改正数 解算法方程,
L t1 L t2 L L L tn
ˆ L + V = BX + d
2012-3-18 4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一节
ˆ L + V = BX + d
间接平差原理
将基础方程第一式代入第二式,得: 将基础方程第一式代入第二式,
令:
ˆ ˆ X = X0 +x l = L − ( BX 0 + d )
2012-3-18
ˆ ˆ ˆ ˆ [vv] = ( X 1 − L1 ) 2 + ( X 2 − L2 ) 2 + (− X 1 − X 2 + 180 − L3 ) 2 = min
∂[vv] ˆ ˆ ˆ = 2( X 1 − L1 ) − 2(180 − X 1 − X 2 − L3 ) = 0 ˆ ∂X 1 ∂[vv] ˆ − L ) − 2(180 − X − X − L ) = 0 ˆ ˆ = 2( X 2 2 1 2 3 ˆ ∂X 2 ˆ ˆ 2 X 1 + X 2 − 180 − L1 + L3 = 0 (1) ⇒ ˆ ˆ 基础方程 X 1 + 2 X 2 − 180 − L2 + L3 = 0 (2) ˆ (2) × 2 − (1) ⇒ 3 X − 180 + L − 2 L + L = 0
0 − 7 l= 0 2
ˆ v 4 = x1 − (h4 − X 10 + H B )
2012-3-18
2 0 P=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2
7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一节
3.组成法方程 3.组成法方程
5 − 1 N bb = B PB = − 1 2 11 W = BT Pl = − 7 ˆ 5 − 1 x1 11 ⋅ − = 0 − 1 2 x ˆ2 − 7
0 ˆ 选定t 选定t个独立参数 X 近似值取为 X ,有
2 1 1 ˆ L1 = X 1 = + L1 − L2 − L3 + 60 3 3 3 ∧ 1 2 1 ˆ L 2 = X 2 = − L1 + L2 − L3 + 60 3 3 3 ∧ 1 1 2 L 3 = − L1 − L2 + L3 + 60 观测值 3 3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测量平差原理
授课班级:矿山测量101 主 讲: 卜丽静
lijingbu@ /
第二章 间接平差
间接平差原理 误差方程式列立
2012-3-18
2
第二章 间接平差
第一节 间接平差原理
ˆ 间接平差法(参数平差法)是通过选定 v1 = x1 − ( L1 − X 10 ) 间接平差法(参数平差法) t个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将每个观 v2 = x2 − ( L2 − X 20 ) 个独立未知量作为参数, ˆ 测值分别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 测值分别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 v3 = − x1 − x2 − ( L3 + X 10 + X 20 − 180) ˆ ˆ 建立函数模型,按最小二乘原理, 建立函数模型,按最小二乘原理, T 用求自由极值的方法解出参数的最 要求 V PV = min X1 或然值, 或然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平差 值。
L2 L L n ] V2 LVn ]
T
∧
令:
ˆ ˆ X =X +x
0
T
l = L − ( BX 0 + d ) = L − L0
ˆ ˆ X = X1
t ,1 n ,1
[
ˆ ˆ X2 LXt d2 Ldn ]
T
]
T
则有: 则有:
ˆ V = Bx − l
d = [d1
a1 b1 a b 2 2 B= n ,t L L a n bn
B T PV = 0
P为对角阵
ˆ V = Bx − l B T PV = 0
2012-3-18
基础方程
ˆ ˆ ˆ [ paa ]x1 + [ pab]x 2 + L + [ pat ] xt = [ pal ] ˆ ˆ ˆ [ pab] x1 + [ pbb]x 2 + L + [ pbt ]xt = [ pbl ] LLLLLLL ˆ ˆ ˆ [ pat ] x1 + [ pbt ]x 2 + L + [ ptt ] xt = [ ptl ]
T
间接平差原理
ˆ X1
ˆ X2
4.解算法方程 4.解算法方程
−1
观测值 平差值
ˆ x1 5 − 1 11 1 2 1 11 1.7 x = − 1 2 ⋅ − 7 = 9 ⋅ 1 5 ⋅ − 7 = − 2.7 ( mm) ˆ2 ˆ h1 h1 v1 1.003 1.0047 1.7 ˆ h2 = h2 + v 2 = 0.501 (m) + 2.7 ( mm) = 0.5037 (m) ˆ h h3 v3 0.503 0.5003 − 2.7 5.求改正数 5.求改正数 3 ˆ h4 h4 v 4 0.505 0.5047 − 0.3 T
2 1 2 3
平差值方程
误差方程 令:X
ˆ = X0 +x ˆ
⇒ ⇒
1 2 1 ˆ X 2 = − L1 + L2 − L3 + 60 3 3 3 2 1 1 ˆ X 1 = + L1 − L2 − L3 + 60 3 3 3
参数的解
3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一节
∧
间接平差原理
一、间接平差原理 设有n 设有n个观测值 L ,必要观测个数为t, 必要观测个数为t,
ˆ XB − XD
2012-3-18
ˆ XA − XD
9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二节 误差方程的列立
二、参数的选取 可以选直接观测值的平差值,也可以选 可以选直接观测值的平差值, 非直接观测量的平差值, 非直接观测量的平差值,甚至二者 兼而有之。要保证参数独立 参数独立。 兼而有之。要保证参数独立。 水准网一般选待定点高程平差值; 水准网一般选待定点高程平差值; 三角网和导线网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 三角网和导线网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 三、误差方程的列立 再如下图的测边网: 再如下图的测边网: 方法:把观测值表示成所选参数的函数 方法: 水准网和GPS网一般是线性的 水准网和GPS网一般是线性的,三角网 网一般是线性的, 和导线网一般为非线性的。 和导线网一般为非线性的。如图测 角网, 点坐标平差值为参数: 角网,选D点坐标平差值为参数:
8
第四章 间接平差
第二节
一、参数个数的确定 参数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个数。 参数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个数。
误差方程的列立
二、参数的选取
可以选直接观测值的平差值,也可以选 可以选直接观测值的平差值, 非直接观测量的平差值, 非直接观测量的平差值,甚至二者 水准网:有已知点:等于待定点个数。 水准网:有已知点:等于待定点个数。 兼而有之。要保证参数独立 参数独立。 兼而有之。要保证参数独立。 无已知点:待定点数减1 无已知点:待定点数减1。 水准网一般选待定点高程平差值; 水准网一般选待定点高程平差值; 测角网:有四个必要的起算数据, 测角网:有四个必要的起算数据,等于 三角网和导线网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 三角网和导线网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 倍待定点数。 2倍待定点数。 三、误差方程的列立 少于四个必要起算数据, 少于四个必要起算数据,等于 方法: 方法:把观测值表示成所选参数的函数 倍总点数减4 2倍总点数减4。 水准网和GPS网一般是线性的 网一般是线性的, 测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有四个必要 水准网和GPS网一般是线性的,三角网 测边网、边角网、导线网: 的起算数据,等于2倍待定点数。 的起算数据,等于2倍待定点数。 和导线网一般为非线性的。 和导线网一般为非线性的。如图测 角网, 点坐标平差值为参数: 角网,选D点坐标平差值为参数: 少于四个必要起算数据, 少于四个必要起算数据,等于 ˆ ˆ Y − YD Y − YD 倍总点数减3 ˆ 2倍总点数减3。 ˆ ˆ L1 = α DB − α DA = arctan B − arcta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