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主义专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论专题

第一讲

本课程将以怀疑论为主题进行相关阅读与学习,我将选取一些与怀疑论有关的著作选段作为本课程的阅读材料,对怀疑论进行专题研究。

怀疑论并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学说,它只是人类思维诸多形态中的一种,并且它绝不是一种已经达到了终极层面的不可怀疑的解释体系。相反的,对于任何一种声称自己已经达到了终极解释的体系,怀疑论都会将其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怀疑论是一种开放的思想,或者说它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它并不致力于建立某种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对各种思想进行批判,在与各种思想的批判与回答中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促成关系。例如在笛卡尔之后,笛卡尔的怀疑成为近现代认识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试图回答与解决笛卡尔的怀疑的过程中,各种认识论思想相继出现,可以说笛卡尔的怀疑促进了近现代认识论的发展。

怀疑论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虽然在哲学史上被各方围剿,但到了今天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点已经能说明那些简单地否定怀疑论的言论是多么肤浅,我们需要对这个延续了如此长时间的哲学思想进行严肃的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拒绝。

在我们正式进入对怀疑论的研究之前,我们可以看看怀疑论对我们提出的这样一些问题:

——“在我没有知觉到这张桌子的时候它存在吗?”

——“我认为真实的那些经验是否只是一个梦呢?”

——“我怎么知道在我认为我知道的东西上面,恶魔或者聪明的科学家不是在系统地欺骗我呢?”

——“我的感觉经验是否真的表达了外在世界本来所是的那个样子?”

以上哲学问题是怀疑论对我们的知识主张所提出的质问。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之中,根本的问题就是:是否我们声称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确实就是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回答却是非常困难。从近代哲学到当代的哲学,很多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但是是否最终回答了或者解决了怀疑论的这个关键问题却是有争议的。

在本专题的研究中,我们将了解怀疑论对知识论提出的各种挑战,如针对我们的知觉印象的怀疑、针对我们对未来的预见的怀疑、针对我们的知识的怀疑、针对我们的信念的怀疑,最终对怀疑论的意义有我们自己的理解。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怀疑论这种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哲学形态进行一个回顾,即对怀疑论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对上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怀疑论的历史

怀疑论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的皮浪主义和学院派,但是在这之前,怀疑论已经初现端倪。在一些更早期的哲学家的思想里已经出现了怀疑论的成分。比如赫拉克利特的形而上学观点(万物皆流以及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暗示了人类不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发现关于实在的固定不变的真理。而克拉底律(Cratylus)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既然万物皆变,那么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人和河都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观点引向了更宽泛的怀疑论。克拉底律显然相信交流是不可能的,其理由就是,由于言者、听者以及语词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无论语词用来意指什么,在被听者接受的时刻其意义已经改变了。因此,据说克拉底律拒绝对任何事进行讨论。当人们对他说话时,他只是摇摆自己的手指以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了什么,但要进行回答却没有意义,因为一切都正在发生变化。

色诺芬尼对于是否存在任何关于真知的标准提出质疑。根据他的理解,即使某人碰巧发现了真理,他也可能无法将其与谬误区别开。

还有一些更严峻的怀疑论式的质疑是由智者们提出的。其中,高尔吉亚就曾经质疑是否有任何东西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即使我们知道其存在,我们也无法言说。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对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交流的可能性的质疑。

而另一位智者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不仅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也体现了相对主义的观点,而相对主义也是一种怀疑论倾向。柏拉图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就是:否认存在着任何绝对的真知,并且,关于实在的状态,任何不同的看法都同样有效。不存在更进一步的判断标准。

一、学院派怀疑论与皮浪主义学派

古希腊的怀疑论主要有学院派和皮浪主义学派。我们在哲学史的学习中对这两个学派都有所了解,传统上对于它们的区别是这么划分的:首先,学院派以中期柏拉图学园的阿塞西劳斯(Arcesilas)和卡尼阿德斯(Carneades)为代表,他们的观点是:我们什么也不能知道(Nothing could be known)。他们的观点主要在西塞罗(Cicero),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那里有所记载,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表明独断论哲学家(dogmatic philosopher,主张知道某些关于真实自然事物的真理)不能以绝对的确实性(absolute certainty)知道他们所声称知道的。阿塞西劳斯和卡尼阿德斯认为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困难:我们通过感觉得来的信息可能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的推理是可靠的,我们没有可靠的标准来确定我们判断的正误。因此学院派怀疑论者认为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信息只有可能性,也只能根据可能性进行判断。

皮浪运动的传奇人物是爱里斯的皮浪(Pyrrho of Elis),以及他的学生Timon。他们是怀疑论的施行者而不是理论家,他们主要涉及的是伦理和道德领域,为了避免由于接受某种价值理论或根据这些价值理论所作的判断带来的不幸,他们不作任何判断,因为如果这些价值理论有任何可疑之处,接受和应用她们就意味着导致精神的极度痛苦(mental

anguish)。将皮浪主义理论化的是安尼西德穆斯(Aenesidemus),他提出中止判断(suspend judgment)。根据塞克斯都·恩皮里柯(Sextus Empiricus)的记载,安尼西德穆斯在阿尔克西劳和卡尼阿德斯的基础上,发展了怀疑十式,五式和二式(series of tropes),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我们必须对那些超出表象(appearance)即事物的本性而宣称的知识中止判断。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怀疑的十式、五式以及二式。十式:1、动物的种类(由于动物之间的不同,同样的对象不会产生相同的印象。比如,同一个物体,在狗、鱼、狮子和人看来都必然是不一样的。)2、人的不同(人是由身体和灵魂构成,但每个人在这两方面都相互不同,对同一个对象也都有不同的认识。)3、感官的差异(各种感官相互不同,甚至可以说相互欺骗。比如一幅图看上去是凹凸的,但是摸上去却是平的。甚至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具有完备的感觉器官去把握外在对象的属性。)4、环境的差异(所谓环境,就是感觉主体当下的心理的和生理的状态,这也会影响感觉主体对外在对象的把握。)5、根据位置、距离和处所的不同(即只要位置、距离和处所中有任何一种不同,同一个对象就会显得不同。)6、媒介物(对象从来也不会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必然总是混杂于某种其他事物,那么我们只能知道外物及伴随它一起被感知的混合后的结果,但无法确知外在的、背后的对象是什么样子。)7、依据对象的数量和结构(比如大理石在切成片是呈白色,但是结合成一大块时显得发黄)8、依据相对性(即,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或者说处于关系之中的,我们对其独立的、本真的性质只有悬而不决。)9、依据事物出现的频率(美女让初见的人惊艳,而与她朝夕相处的却视若无睹)10、教育、习俗、法律、传说和教义信仰的不同(这主要是从伦理学角度谈的)。这10个原因都会导致悬搁判断。

五式:第一是由于意见分歧。第二是由于无穷倒退,第三是由于相对性,第四是由于假设,第五是由于循环论证。这五个原因都会导致走向悬搁判断。

二式:“认识”究竟如何可能无非是这两种:或是直接认识,或是间接认识。如果证明了没有任何东西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被认识,那就可以对一切事物怀疑。

对他们来说,怀疑主义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态度,这种心灵状态最终导致心气平和(ataraxia),平静(quietude),或者不动心(unperturbedness),这样怀疑论者就不再关心和担心表象之外的事物。怀疑论被当作对教条和武断的一种医治。与学院派怀疑论从怀疑得出否定教条不同,皮浪派没有这样的教条结论,只是说怀疑主义是一种消除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的清洗。皮浪主义者,跟随他们的自然倾向,他们知道的表象,以及他们社会的法律和习俗,不作任何判断。这在塞克斯都的《皮浪学说概论》(Hypotyposes)以及《反对数学家》(Adversus mathematicos)中有所记载。

可见,从传统的理解来看,学院派是独断的怀疑论,皮浪主义是伦理的怀疑论,其核心概念是悬搁。不过我们回到这段哲学史,可以发现,要对这两个学派做一个泾渭分明的区分,其实是很困难的。首先,从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