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主义专题1

合集下载

对怀疑主义的合理性探析

对怀疑主义的合理性探析

对怀疑主义的合理性探析作者:宋海燕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4期【摘要】现如今,道德和信仰问题的缺失,愈来愈令人担忧。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不只是怀疑主义泛滥的表现,也是人们要求深化信仰的集中反映。

文章通过对怀疑内涵和演变的追根溯源,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试图找到怀疑和信仰之间的契合点、价值意义及出路。

【关键词】怀疑;信仰;关系;价值意义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腴,人们在精神上愈来愈容易出现困惑和迷惘,对于当前社会而言,信仰缺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大问题。

怎样在怀疑与信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我们对“怀疑论”问题由来及演变做一定的梳理。

一、怀疑的词源分析怀疑的形成和演化都有着深层的根据。

从词源上讲,“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skepsis)。

在中文中,怀疑态度与怀疑主义均用怀疑二字,但是在西文中,怀疑态度用unbelieve或doubt,而怀疑主义则使用skepticism这个词。

怀疑主义并非仅仅是单纯的、个别的怀疑态度,也不是关于怀疑的理论。

怀疑主义作为一种有教养的意识,凝聚着众多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家的智慧,所以怀疑主义者必须是抽象思维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的人。

怀疑主义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倾向,它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

独断论,即武断地相信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可以认识上帝、外部世界,相信理性万能。

怀疑主义以人们在一定时期所得到的认识为反思对象,即认识认识本身,从本质上看是反思活动,它以人类特有的哲学思辨、概念思维能力为基础,经过大量地艰辛探讨而形成的怀疑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获得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

怀疑论的结果无疑地是否定,是消解确定的东西,消解真理和一切内容。

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理论形式,在晚期希腊罗马时代,成为哲学的主要思潮。

“怀疑主义的最初起因,我们认为是对达到宁静的期望,那些有才能的人,被事物中的矛盾所困扰,对他们必须承认的变迁感到疑惑,而这些情况导致他们研究事物中什么是真的和假的,希望由于这个问题解决而达到宁静。

西方哲学中的怀疑主义探析

西方哲学中的怀疑主义探析

西方哲学中的怀疑主义探析西方哲学中的怀疑主义探析怀疑主义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一种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已有的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思辨能力为手段,经过艰辛的探讨而形成的怀疑客观世界和获得客观真理可能性的一种哲学理论。

在西方哲学中,怀疑主义的奠基人是皮浪,晚期怀疑论的代表人物是爱纳西德谟,阿里克柏,恩披里克·塞克斯都以及怀疑主义的重要人物休谟。

一、概念怀疑主义就是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已有的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思辨能力为手段,经过艰辛的探讨而形成的怀疑客观世界和获得客观真理可能性的一种哲学理论。

(怀疑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

怀疑主义有两种结论:一是怀疑有客观世界的存在。

二是怀疑我们能获得客观真理。

二、独断论的含义康德认为对人的理解能力不先加以批判的探讨或研究,武断地认为它是全能的、绝对可靠的哲学理论,称为独断论。

独断论的错误在于反辩证法,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作是静止不动、永恒不变的,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三、怀疑主义的发展历程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浪、爱纳西德谟、阿里克柏、恩披里克.塞克斯都、休谟、康德。

(一)怀疑主义的奠基人:皮浪皮浪并不否认现象的存在,但他反对现象的真实性,就是说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不真实的。

我们不能说它“是”,只能说它“显现如何”、“看来如何”。

感性事物是不真实的,事物之间没有固定的差异,所有事物都是不稳定的。

(二)爱纳西德谟(晚期怀疑论的代表人物)爱纳西德谟分别从生物和人的角度阐述人的感受和人所处的四个层次,由于认识主体的各种差异所造成认识上的不同。

从认识对象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变化造成认识上的变化。

从认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认识是没有确定性的。

(三)阿里克柏阿里克柏否定理性认识的可靠性。

理性上也必须保留判断,对一切事物不置可否。

(四)恩披里克.塞克斯都:晚期怀疑派的最后一位重要代表。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

我看皮浪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判断的标准,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人只有怀疑一切知识,对任何事物都不作判断,放弃认识才能取得精神上的安宁(课本P62观点)。

对此,我同样有点怀疑,仅发表一些可能很幼稚的想法。

按今天的话来说,皮浪的怀疑主义应属于“不可知论”范畴,他否定事物的可知性。

不管是不是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我个人还是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虽然时空都在发展变化,知识也时时更新,但同样,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人也是在恒时更新的,具有思想能力的人在社会之间的探索中总是能够逐步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让人一睹真容。

想现在,嫦娥奔月已不是神话,在过去还知识活在人头脑中的梦想,现代人有能力去接触,这对月球的探索认识可定也会愈加清晰。

我们无法一步跨越,但总能无限接近正确的认识。

怀疑主义者对将来也不抱任何期望,怀疑让人感觉无从把握。

这样,为了摆脱内心对未知的恐慌,怀疑主义筑起一个厚厚的保护壳,劝慰自己“未来总会在以后到来,不用去想,不用去思考,它就会那样地存在并且到来”就这样像木头一样麻木地活着。

看似获得了心灵的安宁和无纷扰,但是不是太空虚了?事物都是相对的。

一件事情有利就必然会有弊,我们确实不应该独断的去简单贴上对错、是否、真假的标签。

但说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判断标准,这样正确吗?在当今时代,我们社会要和谐稳定往前发展就要弘扬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会在我们时间中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指导该去怎么做。

医生就该救死扶伤,警察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老师该认真传授知识、、、、、、这些基本判断会错吗?时代赋予人们这样的职责,如果都致予怀疑,不各司其职,社会岂不乱套?还有,既然怀疑一切,那么就是对什么都不肯定,人也就只好用“好像”“”似乎“”也许“”“可能”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应对紧急情况,但这样是会误事的。

对一个就要上手术台切除毒瘤的病人来说哦,能接受医生一再怀疑拖延吗?对的就该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啊。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

一、什么是怀疑主义:哲学角度:在哲学里,怀疑主义指以下的一些见解,它提出:1. 知识的有限程度。

2. 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

3. 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

4. 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5.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

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宗教角度:在宗教里,怀疑主义指"对宗教的基本原则(如永生,天命和启示等)作出质疑"二、怀疑主义与认识论探讨怀疑主义首先要给怀疑主义一个意义界定。

那么什么是怀疑主义?我认为怀疑主义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

如果没有认识论(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也就不会有怀疑主义。

也就是说怀疑主义存在的客观原因恰在于认识所必然具有的主观性和条件性。

认识毕竟是人的认识,因此主体对于认识的影响不但是不可忽略而且其影响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

主体的时代局限、社会立场、认识角度、知识结构、个体经验以及主观意志和情绪这些诸多因素都会干扰我们的认识的真理性,以至于最后我们根本无法达到真理本身,而只能无穷逼近真理,因为人不是上帝,以上的那些影响认识的因素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永远都无法根除的而只能尽可能的减少。

就连最简单的物理测量,不管使用多么精密的测量仪器,误差也必然存在,我们只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而永远无法达到真实。

这也是极限论的基本思想。

三、怀疑论的伟大功绩怀疑主义其实是对古代哲学认识论的思维范式(思维与存在自然地统一命题)的否定。

近代哲学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对古代哲学的这个范式的突破。

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可以正是建立在思维与存在不存在自然的统一这个命题的范式下而区别与古代哲学的。

而这个新范式的开创和形成,显然是怀疑主义的伟大功绩。

四、怀疑论的的发展编辑本段怀疑主义的早期形态1.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皮浪哲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是后苏格拉底时期的皮浪(Purron)。

固然,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课题化)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但是如果不从课题化的角度看,最早的怀疑主义就不能说是皮浪了。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论证(《怀疑主义根源于绝对不可错论——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论证(《怀疑主义根源于绝对不可错论——

有血,什么感官都没有,而却错误地相信我有这
些东西。我要坚决地保持这种想法;如果用这个
办法我还认识不了什么真理,那么至少我有能力
不去下判断。就是因为这个原故,我要小心从事,
不去相信任何错误的东西,并且使我在精神上做
好准备去对付这个大骗子的一切狡诈手段,让他
永远没有可能强加给我任何东西,不管他多么强
大,多么狡诈。
3
做梦论证要求有一种标准,使我们能区分睡梦和 清醒。其中所要求的强的标准是在清醒时能确定 自己没有在做梦,在做梦时能确定自己还没有清 醒。另一个较弱的标准只要求在清醒时能确定自 己没有在做梦。做梦论证的实质是对知觉信念的 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其要点有二:一是不能决定 性地提供充分的理由将梦觉与正常的感觉区别开 来;二是知识是不可错的、绝对确定的、不容怀 疑的。做梦论证可形式化为:
()由于外部世界可能并不存在,由于我所看到的一切外 部世界的事物都不过是恶魔用来欺骗我的假象,由于系 统地欺骗包含了我的所有判断,因此我的整个判断可能 都是错的,我可能完全受骗了。
()所以,我的整个判断(包括经验的和逻辑的)可能都
是错的,我可能完全受骗了。
16
怀疑主义者论证你不能知道你没有被恶魔欺骗的过程是:
10
而且我应该把我这几天的一切怀疑都抛弃掉,把它们都当 作是言过其实、荒谬绝伦的东西,特别是把有关我过去 不能把醒和梦分别开来的那种非常普遍不肯定的态度抛 弃掉,因为我现在在这上面看出一种非常显著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我们的记忆决不能像它习惯于把我们醒着 时所遇到的那些事情连接起来那样,把我们的各种梦互 相连接起来,把它们跟我们生活的连续性连接起来。而 且事实上,假如有人在我醒着时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又突 然不见了,就像我在睡着时所见到的影象那样,使我看 不出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看不出他是到什么地方去 了,那么我就把他看成是在我大脑里形成的一个怪影或 者一个幽灵,和我在睡着时在大脑里形成的那些怪影或 者幽灵一样,而不会把他看成是一个真人,这也并不是 没有道理的。

西方哲学@9 九 怀疑主义

西方哲学@9 九 怀疑主义
• 皮罗主义之三:在心灵上不动心,达到灵魂宁静;在实践上顺应 生活,遵从习俗;理论上满足于常识,反对独断。
怀疑论有不怀疑的东西吗?或者怀疑论是 否有出发点?
• 怀疑论也有不怀疑的东西,那就是感知中的感受印象,亦即呈现,或 者现象。例如,我感知到蜂蜜的甜味,或者蜂蜜的甜味向我呈现,或 者在我心中有蜂蜜甜味的现象,这些无需也不能怀疑。但如果据此声 称,蜂蜜有香甜的本质,或蜂蜜的本质是香甜的,那就是对于现象的 判断,是可以怀疑的,也必须怀疑的。
早期十式说
• 怀疑论派归纳了十种批判独断论导向悬疑不决的程式,分为三大类: 主体式、对象式和主客式,三大类的共同特性都是相对性,故而可统 称为相对式。
• 主体式:
1.
第一式:动物式。各种动物生理方式、繁殖方式、感官结构等各有 不同,其感觉思维情欲也相应各自不同,因而事物的显现或呈现或
现象也各自不同。各自不同的主体不能把自身的感知和思想看作事
• 论证:一切知识,要么是被证明的,要么是未经证明的;如果是未经证明的,则知识宣称 其确定可靠的信念则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是业经证明的,问题重新开始:该证明本身要么 是被证明的,要么是未经证明的;……以此类推,知识将陷入证明自身的恶性循环中,要么 停靠在一个所谓不证自明的基础上,要么就是未经证明的。不证自明和未经证明实际上是 一回事,即不证明,而不证明表明知识就是未经证明的,是因为某个信念而相信。
两式说
一切认识要么是直接认识,要么是间接认识。如果直接认识不可能, 间接认识也不可能,则认识的可能性就存疑。
• 直接认识式:有没有直接认识?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一致的直接认 识,无论感性对象,还是理性对象,无论感性标准,还是理性标 准,都处于争论之中。
• 间接认识式:间接认识也不可能。如果是间接认识,那么就需要 直接的证明,证明又需要证明,则必然陷入循环论证或无限倒退。 因而,间接认识也不可能。

怀疑主义难题的摩尔式解答(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

怀疑主义难题的摩尔式解答(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

实际上,摩尔对怀疑主义的批判代表着如此 一种思路:在承认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考察 “我们是否有知识”;而怀疑主义却代表着 另一种传统的思路:由于“我们是否有知识” 那个问题差不多涵盖了一切现有的“知识”, 因此,除非能先对知识成立的条件给予合理 的界定,否那么,我们无权承认这些被认定 的“知识”确实是真正的知识。尽管前者吻 合“健全的常识”,但后者由于遵循了笛卡 尔以来的知识论传统,更符合“哲学的反 思”。
3
在《捍卫常识》(A Defence of Common Sense)一文中,摩尔把常识命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物质对象的,如 “现在有一个活的人体,即我的身体”;“地球在我出生前差不多存在很多年了”;“我从未远离地球表面”, 等等。另一类是关于精神事件的,如“我能够觉察到我自己的身体和我周围的许多其它事物”;“我观察到这些 事物之间的一些关系”;“我对以后有期望”;“其他人也与我有相似的各种不同经验”,等等。摩尔宣称,常 识命题是完全真实的,对常识命题进行否认会使人陷入一种“自我反驳”(self-refute)的处境。以“现在有一个 活的人体,即我的身体”那个命题为例,假如有人要否定那个常识命题的真理性,需要他本身是一个活人,因而, 这也就证明他作为一个活人是存在的。
缺乏深度,没有哲学味。这是因为,首先,怀疑主义
表现为一个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是许多
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面对如此一个理论体系,不
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的分析、揭露、批判,而仅仅诉诸
常识或者事例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理论具有韧性。其
次,理论是普遍的、无限的,而常识和事例那么是个
别的和有限的。正如波普所说,个别和有限的常识和
20
4.常识命题没有特权,它们不是绝对地真
在批驳怀疑主义时,摩尔主张常识命题是完 全正确的、不可谬的,对常识命题进行否认 是“自我反驳”。关于常识的特权地位以及 它的不可谬性,很多人给予了批判,并把这 种观点斥为独断论。雷尔对常识的特权提出 了批判,他说:“独断论者断言,常识的信 念在证明有罪前是无辜的,怀疑主义者可能 会问,在证据的法庭面前,什么原因他的假 设不能接受同样的待遇?什么原因不能认为 怀疑主义的假设在证明有罪之前是无辜的? 怀疑主义者甚至会问,什么原因不能认为在 证明有罪之前,所有的信念基本上无21 辜的?”

《怀疑主义》课件

《怀疑主义》课件

他是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公元前 360年
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笛卡尔
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立了笛卡尔坐标系,对数学和物 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生日期:1711年4月26日
休谟
逝世日期:1776年8月25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性思考可能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理性思考可能陷入逻辑陷阱
知识的相对性
怀疑主义认为知识 是相对的,没有绝 对的真理
知识受到个体经验、 文化背景、时代等 因素的影响
怀疑主义认为知识 是主观的,无法客 观地反映现实
怀疑主义认为知识 是暂时的,会随着 时间和科技的发展 而改变
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怀疑主义促使科学家更加严谨地思考问题,避免盲目相信权威 怀疑主义促使科学家更加注重实验和证据,避免主观臆断 怀疑主义促使科学家更加注重创新和探索,避免固步自封 怀疑主义促使科学家更加注重批判和反思,避免盲目崇拜和迷信
对宗教信仰的冲击
怀疑主义对宗教 信仰的质疑和挑 战
怀疑主义对宗教 教义的批判和否 定
如何正确对待怀疑主义
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或否定,要理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轻易接受或否定 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认知 实践检验:通过实践来检验怀疑主义的观点,不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报人:
,
汇报人:
目录
怀疑主义的定义
怀疑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对一切事物持怀疑态度 怀疑主义认为知识是不可靠的,无法确定真理是否存在 怀疑主义可以分为古代怀疑主义和现代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搜狗百科

怀疑主义—搜狗百科

怀疑主义—搜狗百科前面说到,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课题化)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

皮浪虽然承认现象的存在,但是他否定现象的真实性。

既然现象没有任何真实性,那么我们就不能从现象中得到任何的真实的认识。

我们既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真的也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是假的,因此他主张对一切问题实行“中止判断”。

皮浪还认为对于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所以一切独断论都是不能成立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皮浪的怀疑主义的确是对自然哲学的独断论的反叛。

不过皮浪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相信任何事物,不做任何判断,把外在的世界看作与自己完全不相关,从而保持内心的宁静。

按照这种理论,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像猪那样处于纯无知状态,从而得出最伟大的哲学家就是猪的荒诞结论,人都应该学会做猪。

我们把这种怀疑主义叫做彻底的怀疑主义。

由此可以证明我前面说的,这种怀疑主义破坏有余建设不足。

正如皮浪本人也承认的,他也怀疑他的怀疑本身,这在逻辑上就无法自恰了。

皮浪把感觉和认识的相对性过分到夸大,他的怀疑主义过于极端了。

他本人没有什么著述,他对怀疑主义观点的论证也不多,其成就仅仅在于奠定了怀疑主义的理论形态,而且还是以一种空前极端的形态的怀疑主义。

皮浪主义的追随者爱那西德谟(Ainesidemos)对于怀疑主义观点的论证是比较全面的,他提出十条论证:(1)不同生物由于构造不同会对同意对象产生不同的表象和感觉,因而感觉决定了有关性质的表象。

性质的表象因感觉的差异而不同,并不具有固定性。

(2)人们的感觉和身体状况互有差异,同一个事物对一个人这样,对另一个人可能那样。

因而对象不是客观的。

(3)各种感官之间构造互有差异,因此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不同感官以不同方式感知不同事物。

(4)主体因自身内部的不同状况变化会产生各种差异。

比如色盲者看到的颜色与正常人可以是不同的。

(5)由于位置、距离和地点的不同,事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怀疑主义:知与无知的张力

怀疑主义:知与无知的张力

怀疑主义:知与无知的张力石勇1认识发生后,怀疑接踵而至。

人从猴子进化为人,经过了我们所难以想像的何其漫长的时间!当人具有意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后,混沌沉寂的荒原消失了。

人挣脱了与自然界的自在同一,从自然界中分裂出来。

于是他具有了这样的存在维度:从蒙昧状态的自然性中脱胎而出,并缓慢地向完善完满的神性运动,但他的生物特性使他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也即他永远不能达于神性的终点;于是他的存在必然是有缺憾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分裂使他与外界处于异化之中。

与外界的分裂使他倍觉孤独,趋向神性的运动使他总能不断超越给定或创造的存在状态,孤独与超越意味着他能自由地活动与发展,他实际上是一种孤独、超越、自由的存在。

在我看来,超越、自由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活动,一种评价,一种主体所不太能意识到的存在状态,而孤独则是主体所常常品味的。

实际上,它作用的是主体的感官和心灵,常常会在主体内心深处引发出痛苦的生命意识,生发出一种因与他人处于心理隔绝状态而产生的焦虑感、无能为力感、不安全感。

这是一种因没有“根”而产生的对无序生活的恐惧。

它既使主体绞尽脑汁地想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确定某种东西,与其认同或将自身化入其中以与其取得共生结构而获得安全感,又使主体因自我意识的难以消除、分裂的难以克服而始终对其保持陌生感,引发出莫名其妙的难以认同性。

表现在人类的认识上,人的心理的一面充斥着乐观主义的自我肯定,他向世界伸出征服的铁臂,并狂妄地声称自己不仅能知晓一桩一件的具体事物,还能洞悉世界的终极本质。

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有时尽管互相矛盾甚至对立的知识体系;但人类心理的另一面却充斥着怀疑和自我否定,因而人又总是向内心深处反躬自省,并不断追问自己:一切现有的知识究竟有多大确定性和可能性?即在多大程度上与外部世界相一致?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纯粹是批判性、否定性、解构性的怀疑主义哲学。

我们很难判定人类这双重心理中的哪一重更值得赞赏。

因为,如果没有前者顽强的、信心十足的知识建构与积累,那么所有的知识和知识论都不会发生;相反,如果没有后者冷静地、理智地怀疑和解构,所有的知识不仅不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甚至毫无意义。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

第三节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是晚期希腊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并驾齐驱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

它与前述的另两个派别既是针锋相对的,又有共同的一面。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伦理目的,即都在追求灵魂安宁的至上境界,但是在如何达到灵魂安宁的问题上,怀疑主义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不是通过对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是通过彻底放弃认识的方式。

所以,他们把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观点斥为独断论,既不相信感觉也不相信理性或逻各斯,对一切保持沉默,不作判断,不为之动心,试图以这种方式谋求灵魂的安宁。

怀疑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与占支配地位的绝对主义形态相对立的相对主义哲学形态出现在晚期希腊,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而外,也有悠久的思想传统。

德谟克利特的约定论和不可知论因素、普罗泰戈拉的感觉论相对主义、高尔吉亚对存在论的否定、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中的怀疑论成分,都为怀疑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养料。

独断论把知识和真理绝对化以及由此遇到的种种难题,则从反面促成了怀疑主义的出现。

怀疑主义创立于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前后延续500年左右,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实践性阶段,中期的批判性阶段和晚期的系统性阶段。

由于中期怀疑论在柏拉图学园之中,前面已有简述,这里只介绍早期和晚期的情况,主要史料依据的是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的《毕洛主义概略》和《反杂学》。

一、早期毕洛主义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爱里斯的毕洛(Purron,又译为皮浪或皮罗,约公元前360-270年),他早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曾经受到麦加拉学派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影响。

毕洛未撰写过著作,他最杰出的学生费里斯的蒂孟(Timon,公元前320-230年)写过《讽刺诗》等作品,但流传下来的还不足150行。

他们两人是早期毕洛主义的主要代表。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这样解释“怀疑主义”这一名称的由来:“怀疑派,由于它在研究和探索中的活动也被称作‘研究派’(Zetetike);由于研究者探索之后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叫做‘存疑派’(Ephektike);由于它的怀疑和探寻的习惯或者它对肯定和否定不作决定的态度也被叫做‘犹疑派’(Aporetik);由于在我们看来毕洛投身于怀疑主义比他的前驱者更加彻底,更加明显也被叫做‘毕洛派’”。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
Between
grief and nothing I will take grief. —— William Faulkner
1
怀疑主义
2018/9/22 2
专题讨论
怀疑主义的类型?
怀疑主义是错误的吗?
3
怀疑主义的类型



第一,一种关于知识局限性的主张。 第二,一种关于获取知识的方法的主张。 第三,一种关于价值的主张。 第四,一种批判的方法。
7
怀疑主义的若干论证(4)觉、推理、记忆、内省、 书本、直觉、道听途说等,这些来源都 曾出过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将来 不会出错,因而对它们不应该相信。由 于知识是不可错的认识,而知识的来源 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没有知识。
8
怀疑主义的若干论证(5)
来自认识能力的论证: 我们不能在认识前先知道我们的认识能力(感觉、记 忆、推理等等)是可靠的。其论证过程可表示为: (1)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某种能力获得的; (2)要想借助能力F知道p,我们必须先知道F是可靠 的; (3)我没有一种无穷系列的能力; (4)我也不能使用循环的论证; ( 5 )因此,通过使用我的任何一种能力,我不能知 道我的能力是可靠的;[2-4] (6)因此,我不能知道我的能力是可靠的;[1,5] (7)因此,我什么都不知道。[1,2,6]
4
怀疑主义的若干论证(1)
来自经验的论证 (休谟的论证过程):

(1)任何真命题不是关于事实的,就是关于观念的; (2)只有当否认一个真命题是难以想象的,它才是一种观念的关系; (3)所有事实的确证都是以因果命题为基础的; (4)因果命题只能通过经验的归纳概括才能被确证; (5)所有来自经验的归纳概括的论证都假设了自然齐一律; (6)所有事实的确证都依赖于自然齐一律;[3-5] (7)自然是不齐一的是可想象的; (8)自然是齐一的命题如果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事实;[1,2,7] (9)自然是齐一的命题的确证依赖于自然是齐一的命题;[6,8] (10)任何命题,如果它的确证依赖于它自己,那么它就是不能确证的; (11)自然是齐一的命题是不能确证的;[9,10] (12 )任何命题,如果它的确证依赖于一种不能确证的命题,那么它就是 不能确证的; (13)所有的事实都是不能确证的;[6,11,12] (14)我们关于事实的知识也是不能确证的;[13]

哲学史演讲录5·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哲学史演讲录5·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哲学史演讲录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在亚历山大里亚哲学之前的这第二个时期里,我们要考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独断主义分为斯多葛和伊璧鸠鲁两派哲学;第三派是怀疑主义,和前两派有其一致之处而又与它们不同。

我们省略不谈亚里士多德的门徒及逍遥派哲学的传播,虽然象德奥弗拉斯特、斯特拉陀这些有名的人物也都不讲了。

这派哲学对于我们不复有什么兴趣,而且后来也大半变成了一种通俗的哲学;这也是因为这种本来是思辩的哲学必然要在最大的范围内与现实相结合。

柏拉图的承继者学园派,我们将和怀疑主义在一起讨论。

在上一时期的结尾,我们看到了对于理念或共相的意识,这本身就是目的,——意识到一个普遍的、但同时又是自身规定的原则,因而能够以这个原则统摄特殊,并应用到特殊上去。

这种把共相应用到特殊上去的关系,在这里是主导的东西;因为从共相本身发展出全体的特殊化,这种思想,这时还没有出现。

但是在这种关系里正包含着对于系统和系统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一个原则贯彻到底,应用到特殊上去,使一切特殊的东西的真理都可以按照这一个原则得到认知。

这就产生了所谓独断主义。

而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寻求一个标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辩的卓越性已经没有了;这乃是一种理智的哲学思考。

这个原则是抽象的,因此是理智的原则。

由于这种关系,哲学的任务便被规定为寻求一个真理的标准——因为真理是思想与实在的一致,或作为主观的东西的概念与客观的东西的同一——,也就是说寻求一个判断这种思想与实在的一致的标准。

这个问题和寻求一个原则的问题,其意义是相同的。

真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我们凭什么去认识真理,判断真理是真的呢?标准和原则,因此是同一的东西。

但是对这个问题人们只是形式地、独断地加以解答的。

因此怀疑主义的辩证法便立刻出现了,——这是一种认识,见到这种原则的片面性,并从而一般地认为原则就是一个独断的东西。

在所有这许多发展出来的苏格拉底学派中,有两个概念具有主要的意义;第一个概念就是据以规定一切、凭判一切的标准、原则,——这一个原则本身是普遍的,而同时又是规定特殊事物的原则。

怀疑主义的数学证明

怀疑主义的数学证明

怀疑主义的数学证明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通常认为很多东西都是确凿无疑的,像1+1 = 2这种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等式。

但你知道吗,其实也可以从一种很有趣的角度来对数学进行怀疑主义的探讨哦。

一、数学基础概念的怀疑。

数学里有很多概念是人为定义的呀。

比如说数字,数字这个东西是我们人类为了量化世界而创造出来的概念。

像原始人,他们可能最开始只是用石头或者树枝来计数,一个树枝代表一只猎物之类的。

那这个时候的“1”就只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但随着数学的发展,我们给“1”赋予了太多的意义。

从数轴上的一个点,到一个单位元素,再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数学结构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人类自己设定的规则之上的。

要是换一种生物,它们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计数或者量化的方式,那我们现在认为天经地义的数学概念对它们来说可能就完全不适用了。

这就好像我们在自己建造的数学城堡里玩游戏,城堡的规则是我们定的,那这个规则真的就是宇宙通用的吗?这是很值得怀疑的。

二、证明过程中的漏洞。

我们再看看数学的证明。

数学证明讲究严谨性,一步一步地推导,从已知的定理推导出新的结论。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隐藏的假设。

比如说,在一些几何证明里,我们经常会默认图形是理想的形状。

就像三角形,我们在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时候,是基于平面几何的假设。

但在现实生活中,哪有真正完美的平面三角形呀?就算是我们画在纸上的三角形,纸本身也不是绝对平的,而且我们画的线也有宽度,不可能是理想中的那种没有宽度的线。

那我们的这个证明在现实的意义上是不是就有了一点小瑕疵呢?再比如说,在一些复杂的数学证明中,可能会有很多步骤,数学家在推导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忽略一些特殊情况或者边界条件。

虽然在经过同行评审等一系列过程后,大部分的证明是可靠的,但这并不代表就完全没有问题呀。

三、数学与现实的脱节。

数学发展到现在,有很多非常高深的理论,像拓扑学里一些奇怪的空间结构,或者数论里那些超级复杂的公式。

【doc】浅析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

【doc】浅析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

浅析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j1l7缸科j吏2oo8年第2期学术研讨浅析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思想刘彩红f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摘要怀疑主义哲学始终贯穿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本文对古代怀疑主义与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怀疑思想进行分析与梳理.关键词古代怀疑主义近代怀疑主义科学思想怀疑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展现了不同的形态.本文主要对古代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皮浪,爱那西德漠和阿格利波及近代怀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笛卡尔,休谟的怀疑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1古代怀疑主义古代怀疑主义可分为早期怀疑主义和晚期怀疑主义.1.1早期怀疑主义早期怀疑主义是以皮t良为代表的怀疑主义,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希腊文明正处于衰落之中,战乱不断使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家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成了"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求得心灵的安宁"….皮浪认为,要获得心灵的安宁,就"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在早期怀疑主义的观念中,要对各种相互矛盾的事物做出判断,必然会引起各种争论,而争论就会使心灵得不到安宁;而且,任何一种判断,都会引起困惑,因为每一个命题都可以提出—个相反的命题与之对立,二者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而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论瓣I困惑,获得心灵的安慰.因此早期怀疑主义主张对一切问题实行"中止判断".早期怀疑主义的这种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沦的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的方式此外,他们还对知识也采取了怀疑的态度,认为人的感觉器官认识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并非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个体由于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由于其传统的思维定势,对事物的认识并不能确定就是事物的本质.12晚期怀疑主义针对伊壁鸿鲁派和斯多葛派的独断沦,晚期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爱那西德谟和阿格利波各自提出了他们的范式.爱那西德漠对独断论者的驳斥的十大范式是:第一,以动物的差异性为根据的;第二,以人类的区别为根据的;第三,以感党器官的不同构造为根据的;第四,根据境况的不I豇1条件来界蜕的;第五,由于位置,距离和地点的不同;第六,由于混杂;第七,出于基质东西在数量上和排列上的不同;第八,依据相对陛的事实;第九,由于事件的常见和罕见;第十,由于风俗习惯,法律和传统的信念和独断的教条的考察.这些范式主要从判断的主体方面,客体方面以及主客体的关系方面对独断论者的思想进行了反驳,并从感觉经验的相对性, 现象之问的不一致性以及思想之问的一致性出发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主张对一切都采取不作判断的"存疑"态度.而皮浪主义的另—个代表阿格利帕则是通过五火范式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他的五大范式分别为:意见分歧,推理无穷,一切相对,公设武断和循环论证.这五大范式也是旨在说明认识对象的不可知性,从而有力地驳斥了独断论,从而坚持对事物不作判断的基本态度.晚期的沦式确实比早期的论式抽象性,概括性要强许多,可以i兑是产生了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飞跃,这也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 这也是怀疑论者不断地批判的心智活动的效果.由上可知,古代怀疑主义奠定了怀疑主义的理论形态,并运用认识相对性的论证,悬搁判断,以寻求心灵的安宁.另外,古代怀疑主义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削弱了某些学派的极端独断主义,引起人们对其学派的观点进行修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_占代怀疑主义也是一种消极的怀疑论,它由认识上的相对主义走向了认识上的虚无主义和逃避主义.它的消极态度最终却阻碍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一种极端形态的怀疑主义.2近代怀疑主义2.1笛卡儿的普遍怀疑主义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其怀疑思想也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先来看一下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当时西欧社会正在经历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历史变革,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猛烈的冲击着封建制度,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人们去探索历史变化的原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笛卡尔历史怀疑主义正是凭借其理性的思维方式照射出近代西方史学的第一束曙光".笛卡尔的怀疑是普遍的,他认为现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们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之上.为了重建知识,必须找到坚实可靠的基础.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深刻地剖析了自己,他认为,在年幼的时候接受的见解是不正确的,在这些见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就根本不可靠.这如同一座大厦,其根基就不牢靠,整座大厦肯定也是不牢固的.因此笛卡儿认为,要建立一种无可置疑的真理,就必须把以前认为是真的见解统统丢弃,重新认识'.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着名命题,从而把哲学的跟光转向对自我的反思.而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主义,对古代形而上学理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怀疑,摆脱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羁绊,克服一切陈腐的偏见,为新的哲学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2.2休谟温和的怀疑主义休漠也是一位典型的怀疑论者.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党经验,因而就知识而论,感觉最有发言权.但是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来源的感觉经验是如何产生的,那么我们将无从得知.为感觉不可能超出自身之外去感觉它自己的来源.因此我们永远也不能知道我们的感觉究竟是来源于外部事物,还是来源于自我,或是来源于上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存疑"而保持沉默.体漠这种温和的怀疑主义在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知论.休漠怀疑论不仅怀疑物质,自我,上帝等实体的存在,而且怀疑人类理性的权威,怀疑我们认识自然和把握自然的能力.因此他既有本体沦的怀疑主义,也有认识论的怀疑主义.但是,休漠在保持怀疑的列时却也保持经验主义立场,故他称自己的怀疑主义是"温和的怀疑论""休漠的怀疑论思想对于一切形式的哲学独断论和宗教信仰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尽管休漠的怀疑主义以不可知沦为结局,值得一提的是,休漠把他的怀疑主义称为批判的怀疑的方法,认为它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必要准备,可以使我们摆脱各种偏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同意见,从而保证判断的合理与公正..3结语从皮浪到休漠,怀疑主义认识论一步一步地演化成为一种西方独特的认识与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古代怀疑主义和近代怀疑主义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缺陷.但是我们也看到,怀疑主义者对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不仅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极大提高.它暴露了在可知论旗号掩饰下的无知,使人类认识不断超越自身,它并且把矛盾带进意识,从而使哲学思维进人更高的层次.可以说如果(转31页)南缸科技2008iF.-.~2学术研讨浅析网球运动的美学价值倪菊萍(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大学)摘要本文在体育美学日益发展的前提下,以体育美学为基础,从网球运动的起源美,网球运动的力量之美,网球运动的形态美,网球运动的智慧美,网球运动展示的人格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井从美学视角对网球运动做出新的探索关键词网球运动体育美学价值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果.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是网球运动技战术不断发展的驱动因素.对网球运动进行审美研究,必然能对未来网球运动的发展产生深亥l影响.对网球审美价值的探索可以拓宽网球理论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网球实践的发展,也为美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帮助人们更加清晰,深襄《地认识网球,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尤其是对嘲球的审美意识产生积极影响.1,网球运动的起源美剧球起源可以追溯~JJt2世纪一l3世纪的法吲,当时它只是传教士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打的一种掌球游戏,传入宫廷后.成为法国王室贵族一种消遗,娱乐游戏.l4世纪中叶,法国王储将这种游戏使用的球赠与英皇亨利五世,于是这种游戏传于英国.16世纪初曾经传于民问,后来被禁止并规定只能在宫廷内进行,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自网球涎生之日起,就是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这就从本源上提高了网球运动的地位,并有了"高雅运动"美誉.从此,"贵族运动","高雅运动"广为流传,深受全人类的喜爱,成为如今世界第二大运动项目,这充分i兑明M球运动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网球能给人们带来不可替代的审美享受.2网球运动的力量之美网球运动展示了力量与雄健之美,当运动员以2lJl讼里左右的时速发球的时候,当奋力抽杀的时候,当凌空飞越劈杀扣球的时候,我们不免会惊诧人的力量之美,为运动员雄健的体魄和力拔山兮的气势所折服,这种自然美会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英雄主义的光辉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3网球运动的形态美及其动感美纵观网坛,运动员们身材高大,体形匀称,躯干短,四肢长,关节灵活,上肢手大臂长,下肢大腿粗小腿细,肌肉发达,彪悍健美,将惊人的爆发力与极好的耐力完美的统一,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形态之美.脚球是人类形体艺术的动态展现,球员的优美身姿是动感的图画和鲜活的雕塑.发球,如弯弓射月;截击,如虔心送客;扣球,如泰山压顶;抽杀,如鞭打流星;救险,如赴汤蹈火;接发,如猛虎欲(接17页)没有怀疑主义就不会有哲学的发糕进步.参考文献【1】张志伟,冯俊,李秋零,欧阳谦编着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4月第1版扑.来自于大自然的人体是网球美的运动载体,是形体美和动感美的源之所在.4网球运动的智慧美网球运动是运动员智慧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强者不会是一个靠蛮力打球的莽汉,而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谋略家.面对高速凌空飞来的网球,球员的睿智体现在一瞬问做出的果敢决断,变抽杀为轻吊,变远角为追身,变直线为斜线,变猛攻为高挑.球场上往往出现此起彼伏,龙腾虎跃,四面开花的精彩场面,人的思想之美,智慧之美尽显其中,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5网球运动展示的人格美与情操美与智慧美一样,人格美也是一种社会美.一名真正优秀的选手,无不具有诸如王者气质,强者风范,球德高尚等人格的力量.人们常常会看到,有的球员以悬殊比分落后并进入对手赛点时顽强拼搏,靠超人的毅力和不馁的精神连扳三盘,反败为胜;有的宁失冠军不失一德纠正边裁的洪判;有的甚至强忍着伤痛坚持比赛,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崇高的体育风尚.6结语网球运动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高超的三维空间艺术.一个有着深亥《文化内涵的技巧性项目.随着人类体力,智力的提高,球速越来越怏,落点越来越刁,竞争越显激烈.网球艺术难度系数也越来越高,列坛上也就涌现出越来越多美丽的神话.人们观赏一场精彩得比赛,好似欣赏一部优秀的作品,选手是作品的中心人物,竞争是作品的主题,比赛的跌宕起伏是故事的情节,美则是作品永恒的主旋律.参考文献【1J傅绪明竞技体育的美学分析U】.安徽体育科技,2003,4【2J金大陆.体育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p】张吉勇.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U】.成都体育学院作者简介倪菊萍(1955一),女.任职于苏州市职业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收稿日期:2007?11?13)【2】笛卡儿着.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86阜版邓晓芒,赵林着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5年4月第一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版(收稿日期:2007-12-07)(接106页)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出版社,2001人才.邱德欢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4(11):53—53参考文献【4]宋玉秋,余小滢,刘淑萍.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即…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观【I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93—95J2(w]()9):36—38~作者简介李伟(1975一),1997年毕业于常州工学院,工程师,常f2J迪尔克斯,张新华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lMI上海:上海人民州冶金技师学院机电系任教(收稿日期:2t~37.12'2(3)。

相关选择论——当代知识论对怀疑主义的批判(发表于《自然

相关选择论——当代知识论对怀疑主义的批判(发表于《自然
相关选择论
——当代知识论对怀疑主义的批判
(发表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1期)
前言
0.1 什么是怀疑主义?
否认我们有知识
0.2 怀疑主义问题的重要性
认识史上最为人关注; 当代西方知识论普遍重视
0.3 对怀疑主义批判的意义
康德把怀疑主义问题的未决看作是“哲学的耻辱” 奎因指出:“休谟的困境就是人类的困境”
4.5 任何认识都是语境认识
4.1认识的根本特征不只是辨别
认识某一对象X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二类:直 接认识 X ;间接认识 X ,即通过排除法排 除~X来认识X。 例证:斑马的叫声,氢原子的光谱
4.2 辨别性知识是可能的
• 绝对的辨别性认识是不可能的
• “相关选择项”概念的提出,合理地解释 了在无限的~p中如何获得p这种辨别性知 识
• 以“斑马案例”为例
4.3 怀疑主义假设是不合理的
• 怀疑主义假设“你正在做梦”、“你正处 在幻觉中”、“你是缸中之脑”、“可能 存在一个伪造物”等,都不是相关选择项

思考题:
• 在特殊条件下,动物园里的管理员可能用 骡子来巧妙伪装成斑马,你能想出几个可 能吗?
• 在特殊的条件下,“斑马是由骡子伪装 而成的”可能成为认识斑马必须排除的 相关因素。例如,历史上曾有过 • “为什么动物园里的管理员要用骡子来 巧妙伪装成斑马”,可以设想出很多情 况:(1)斑马很稀少,人们又非常喜欢 看斑马;(2)斑马很笨,很难学会玩杂 技,而骡子却很聪明,为了举办一次动 物园里所有种类的动物的杂技表演,出 此下策;(3)那一天正好是愚人节; (4)为了证明某一画家巧夺天工的绝技; (5)此动物园是一个爱搞笑的动物园。 等等。
2 斑马案例
• “斑马案例”

独断论和怀疑论

独断论和怀疑论
独断论总结
独断论最大的特点在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余者皆错。
精选2021版课件
9
怀疑论
引言
怀疑论以古希腊的皮浪主义和近代的休谟主义为代表。他们对独断论进行了尖锐 的批判,被认为是独断论的劲敌;尤其是休谟的观点,在现代哲学中以不同的形 式得到了相当的发扬。人们也常常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将其归属于不同的两个流 派,似乎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来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精选2021版课件7来自独断论感性独断论
把感性和感觉经验绝对化,感性至上的原则。它排斥理性,认为理性不可以认识什么, 只有感觉才是唯一真实的。例如柏克莱的“存在即感知”,休谟的感觉论等。感性独 断论看上去和理性独断论相反,相对立。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称作是和独断论相反的怀 疑主义,但是事实上二者都是独断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独断的内容。所以不论把理性 当做原则还是把感性当做原则其实都是独断论的。
怀疑论亦称怀疑主义是一种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既有认识为反思对象怀疑论涵义怀疑论怀疑论亦称怀疑主义是种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既有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哲学思辨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基础是一种经过艰辛的探讨而形成的怀疑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和获得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
认识上的 独断论和怀疑论
组员:龚志球、李云涛、李怡明、张岩
古希腊柏拉图在《蒂 迈欧》篇中把真理看 成是永恒不变的: “我想凡是有人的理 性推力所认识的东西 总是真实的,永远不 变的。
精选2021版课件
4
独断论
独断论的产生
明确使用“独断论”概念的是康德。康德称当时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的哲学为“独断论”。因为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片面强调理性而摒 弃感性经验,把一切真理和知识的来源归结为先天理智中潜在的天赋 观念和自明原则,认为只有理智才提供具有普遍性的“推理的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论专题第一讲本课程将以怀疑论为主题进行相关阅读与学习,我将选取一些与怀疑论有关的著作选段作为本课程的阅读材料,对怀疑论进行专题研究。

怀疑论并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学说,它只是人类思维诸多形态中的一种,并且它绝不是一种已经达到了终极层面的不可怀疑的解释体系。

相反的,对于任何一种声称自己已经达到了终极解释的体系,怀疑论都会将其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

怀疑论是一种开放的思想,或者说它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它并不致力于建立某种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对各种思想进行批判,在与各种思想的批判与回答中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促成关系。

例如在笛卡尔之后,笛卡尔的怀疑成为近现代认识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试图回答与解决笛卡尔的怀疑的过程中,各种认识论思想相继出现,可以说笛卡尔的怀疑促进了近现代认识论的发展。

怀疑论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虽然在哲学史上被各方围剿,但到了今天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点已经能说明那些简单地否定怀疑论的言论是多么肤浅,我们需要对这个延续了如此长时间的哲学思想进行严肃的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拒绝。

在我们正式进入对怀疑论的研究之前,我们可以看看怀疑论对我们提出的这样一些问题:——“在我没有知觉到这张桌子的时候它存在吗?”——“我认为真实的那些经验是否只是一个梦呢?”——“我怎么知道在我认为我知道的东西上面,恶魔或者聪明的科学家不是在系统地欺骗我呢?”——“我的感觉经验是否真的表达了外在世界本来所是的那个样子?”以上哲学问题是怀疑论对我们的知识主张所提出的质问。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之中,根本的问题就是:是否我们声称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确实就是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回答却是非常困难。

从近代哲学到当代的哲学,很多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但是是否最终回答了或者解决了怀疑论的这个关键问题却是有争议的。

在本专题的研究中,我们将了解怀疑论对知识论提出的各种挑战,如针对我们的知觉印象的怀疑、针对我们对未来的预见的怀疑、针对我们的知识的怀疑、针对我们的信念的怀疑,最终对怀疑论的意义有我们自己的理解。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怀疑论这种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哲学形态进行一个回顾,即对怀疑论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对上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怀疑论的历史怀疑论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的皮浪主义和学院派,但是在这之前,怀疑论已经初现端倪。

在一些更早期的哲学家的思想里已经出现了怀疑论的成分。

比如赫拉克利特的形而上学观点(万物皆流以及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暗示了人类不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发现关于实在的固定不变的真理。

而克拉底律(Cratylus)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既然万物皆变,那么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人和河都是不断变化着的。

这种观点引向了更宽泛的怀疑论。

克拉底律显然相信交流是不可能的,其理由就是,由于言者、听者以及语词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无论语词用来意指什么,在被听者接受的时刻其意义已经改变了。

因此,据说克拉底律拒绝对任何事进行讨论。

当人们对他说话时,他只是摇摆自己的手指以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了什么,但要进行回答却没有意义,因为一切都正在发生变化。

色诺芬尼对于是否存在任何关于真知的标准提出质疑。

根据他的理解,即使某人碰巧发现了真理,他也可能无法将其与谬误区别开。

还有一些更严峻的怀疑论式的质疑是由智者们提出的。

其中,高尔吉亚就曾经质疑是否有任何东西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即使我们知道其存在,我们也无法言说。

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对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交流的可能性的质疑。

而另一位智者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观点不仅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也体现了相对主义的观点,而相对主义也是一种怀疑论倾向。

柏拉图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就是:否认存在着任何绝对的真知,并且,关于实在的状态,任何不同的看法都同样有效。

不存在更进一步的判断标准。

一、学院派怀疑论与皮浪主义学派古希腊的怀疑论主要有学院派和皮浪主义学派。

我们在哲学史的学习中对这两个学派都有所了解,传统上对于它们的区别是这么划分的:首先,学院派以中期柏拉图学园的阿塞西劳斯(Arcesilas)和卡尼阿德斯(Carneades)为代表,他们的观点是:我们什么也不能知道(Nothing could be known)。

他们的观点主要在西塞罗(Cicero),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那里有所记载,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表明独断论哲学家(dogmatic philosopher,主张知道某些关于真实自然事物的真理)不能以绝对的确实性(absolute certainty)知道他们所声称知道的。

阿塞西劳斯和卡尼阿德斯认为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困难:我们通过感觉得来的信息可能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确定我们的推理是可靠的,我们没有可靠的标准来确定我们判断的正误。

因此学院派怀疑论者认为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信息只有可能性,也只能根据可能性进行判断。

皮浪运动的传奇人物是爱里斯的皮浪(Pyrrho of Elis),以及他的学生Timon。

他们是怀疑论的施行者而不是理论家,他们主要涉及的是伦理和道德领域,为了避免由于接受某种价值理论或根据这些价值理论所作的判断带来的不幸,他们不作任何判断,因为如果这些价值理论有任何可疑之处,接受和应用她们就意味着导致精神的极度痛苦(mentalanguish)。

将皮浪主义理论化的是安尼西德穆斯(Aenesidemus),他提出中止判断(suspend judgment)。

根据塞克斯都·恩皮里柯(Sextus Empiricus)的记载,安尼西德穆斯在阿尔克西劳和卡尼阿德斯的基础上,发展了怀疑十式,五式和二式(series of tropes),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我们必须对那些超出表象(appearance)即事物的本性而宣称的知识中止判断。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怀疑的十式、五式以及二式。

十式:1、动物的种类(由于动物之间的不同,同样的对象不会产生相同的印象。

比如,同一个物体,在狗、鱼、狮子和人看来都必然是不一样的。

)2、人的不同(人是由身体和灵魂构成,但每个人在这两方面都相互不同,对同一个对象也都有不同的认识。

)3、感官的差异(各种感官相互不同,甚至可以说相互欺骗。

比如一幅图看上去是凹凸的,但是摸上去却是平的。

甚至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具有完备的感觉器官去把握外在对象的属性。

)4、环境的差异(所谓环境,就是感觉主体当下的心理的和生理的状态,这也会影响感觉主体对外在对象的把握。

)5、根据位置、距离和处所的不同(即只要位置、距离和处所中有任何一种不同,同一个对象就会显得不同。

)6、媒介物(对象从来也不会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必然总是混杂于某种其他事物,那么我们只能知道外物及伴随它一起被感知的混合后的结果,但无法确知外在的、背后的对象是什么样子。

)7、依据对象的数量和结构(比如大理石在切成片是呈白色,但是结合成一大块时显得发黄)8、依据相对性(即,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或者说处于关系之中的,我们对其独立的、本真的性质只有悬而不决。

)9、依据事物出现的频率(美女让初见的人惊艳,而与她朝夕相处的却视若无睹)10、教育、习俗、法律、传说和教义信仰的不同(这主要是从伦理学角度谈的)。

这10个原因都会导致悬搁判断。

五式:第一是由于意见分歧。

第二是由于无穷倒退,第三是由于相对性,第四是由于假设,第五是由于循环论证。

这五个原因都会导致走向悬搁判断。

二式:“认识”究竟如何可能无非是这两种:或是直接认识,或是间接认识。

如果证明了没有任何东西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被认识,那就可以对一切事物怀疑。

对他们来说,怀疑主义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态度,这种心灵状态最终导致心气平和(ataraxia),平静(quietude),或者不动心(unperturbedness),这样怀疑论者就不再关心和担心表象之外的事物。

怀疑论被当作对教条和武断的一种医治。

与学院派怀疑论从怀疑得出否定教条不同,皮浪派没有这样的教条结论,只是说怀疑主义是一种消除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的清洗。

皮浪主义者,跟随他们的自然倾向,他们知道的表象,以及他们社会的法律和习俗,不作任何判断。

这在塞克斯都的《皮浪学说概论》(Hypotyposes)以及《反对数学家》(Adversus mathematicos)中有所记载。

可见,从传统的理解来看,学院派是独断的怀疑论,皮浪主义是伦理的怀疑论,其核心概念是悬搁。

不过我们回到这段哲学史,可以发现,要对这两个学派做一个泾渭分明的区分,其实是很困难的。

首先,从两派的领袖人物来看,关系错综复杂,某些学院派的领袖在某段时期也曾是皮浪主义的领袖,这段历史大家可以参考Alan Bailey的Sextus Empiricus and Pyrrhonean scepticism。

最重要的是,皮浪主义的核心概念悬搁,其发展离不开学院派的作用。

阿尔克西劳于公元前272年被推举为中期学园派的领袖,他不仅使学园派得到极大的复兴,而且将epoché作为一个真正的哲学术语提炼了出来。

与皮浪和塞克斯都不同的是,阿尔克西劳在强调悬搁判断的同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人达到心灵宁静的途径,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将悬搁判断看作伦理原则,而是更加重视推导悬搁判断这个结论的技巧。

因为,对阿尔克西劳而言,悬搁判断的意义只在于表明一切都是不可理解的,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一个与其力量相当的相反命题与之抗衡,因此对任何命题悬搁判断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要截然分开学院派与皮浪主义是不严谨的。

皮浪主义的集大成者塞克斯都在其《皮浪主义概述》中对悬搁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将阿尔克西劳推导悬搁的技巧与皮浪通过悬搁来获得内心安宁的伦理原则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将悬搁确立为了皮浪主义的核心原则。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怀疑论文本的再发现根本性地影响了现代思想的进程。

塞克斯都的著作以及西塞罗的《论学院派哲学》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而它所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在宗教。

最为突出的就是荷兰的伊拉斯谟与路德的宗教争论。

他们争论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终极的宗教知识的标准。

路德质疑教会的标准,也就是教皇、大公会和传统的标准,而提出了一种主观的、私人的标准来取代教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圣灵对每个人良心的指令。

在之前,教徒只能通过教会等中介来领会圣经,而路德将圣经翻译为德文,使普通信徒能自己阅读,他相信每个人在阅读圣经的时候在良心的作用下能获得启示。

这是对传统宗教权威的反抗,而伊拉斯谟主张,应该在悬搁宗教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信仰或者传统而接受天主教,这是比较保守的宗教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