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20200708164452)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议的知识一.议定义: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的特点: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三.议三要素:(一)论点:1.定义: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2.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3.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议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议提出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这种方法在议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
这种议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3.讲述故事,引出论点。
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5.运用比喻,引出论点。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论据:1.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种类:(1)事实论据: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2)道理论据: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
3.运用论据应注意:(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导读:初一语文上册选入的课文《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
一、知识结构(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明确: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1、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重点梳理课件
Ø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 ,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 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了美丽富饶的田园。
Ø 他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致力于在 阿尔卑斯山上的植树,用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 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
一字立骨
导思1:废弃的村庄及周围环境是怎样 的?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或:文中第×段/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技
法
点
拔
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分析人物心理,有助于感知人物性格特征,了解人物思想品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 岩石上,摔个粉碎”,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我”此时的恐惧心理。
国学经典诵读
蜂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被占尽。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03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
文
导
读
一步步化解困难
Ø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回忆童年经历写的一篇文章。 小时候,莫顿· 亨特体弱多病,同龄的孩子因为他的懦弱与 羞怯而常常欺侮他、蔑视他。有一次,他和五个男孩子一起悬 崖,爬到一定高度,便再也上不去了,要下也下不来,陷入可 怕的两难境地。后来他按照爸爸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终 于脱险了。
考
点
解
读
“分析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考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01.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请任选一处赏析。
02.第×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本文旨在总结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要知识要点,提供给学生作为复资料。
1. 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如《正气歌》。
- 文学作品:研究了解和分析《黄河颂》这首古文诗。
- 修辞手法:研究了解和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 阅读技巧: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和上下文推断等阅读技巧。
2. 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总结:2.1 《正气歌》的价值观念- 了解和分析《正气歌》中的正直、友善、诚实等价值观念,并学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2 《黄河颂》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学会理解《黄河颂》的主旨是赞美黄河,同时探讨其表达方式,如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3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掌握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 通过阅读相关例句,加深对不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4 阅读技巧的运用- 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辅助理解文章的意思。
- 掌握上下文推断的方法,通过前后文和相关线索,推断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 研究方法建议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研究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中的内容和思想。
- 多做课文中的题和阅读理解题,巩固相关知识点。
- 制作知识点总结卡片,方便日后回顾和复。
- 参加讨论和问答活动,与同学互相交流和分享研究心得。
希望这份总结能帮助到同学们复习和巩固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加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的内容。
一、课文内容概述
第四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介绍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文字的重要性及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字和文化。
2. 中外巧合:通过对比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
意识与审美能力。
3. 诗词鉴赏:研究和欣赏经典的唐诗宋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诗词欣赏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
- 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
- 文字的重要性及传播方式。
2. 中外巧合:
- 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
- 文化背景对名字巧合的影响。
3. 诗词鉴赏:
- 经典唐诗宋词的欣赏;
- 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三、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我提供以下研究建议:
1. 细读课文内容,理解文字故事的发展历程和古代文字的重要性。
2. 多进行中外名字的对比研究,增强对文化背景的认识和文化
差异的理解。
3. 多阅读经典的唐诗宋词,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整理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在语文研究中取得进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3、《纪念白求恩》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相关背景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4中心句每段中心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分段及段意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本文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旨
在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课文概述
本单元的课文共包括以下几篇:
1. 《速度与与激情》:主要讲述了自由与追求的故事,引导人
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骑自行车》:通过描述骑自行车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
渴望和追求。
3. 《风雨哈尔滨》:通过描绘哈尔滨的雨雪天气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
4. 《亲爱的妈妈》: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
和思念。
重点词汇
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如下:
1. 自由:表达个体行动、思想等不受限制的状态。
2. 追求:努力争取、追逐某种理想或目标。
3. 价值观念:对个人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4. 渴望: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强烈欲望。
5. 深情:深厚的感情,对某人或某事无限的关爱。
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可以采取以下研究建议:
1. 认真阅读课文:通读课文,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标记重点词汇:将重点词汇标记出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做课后题:完成课后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创作写作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作练,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总结和建议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4修订版部编语文七上知识梳理第四单元一、重点字词梳理第13课《纪念白求恩》冀(jì):①希望:~求(希望得到)。
~幸。
~望。
~希。
②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③姓。
派遣(pài qiǎn):①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②派往某特定目的地③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殉职(xùn zhí):指的是某个职务人员因为公务事而死亡,是一个褒义词。
动机(dòng jī):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xiáài):基本含义是指不宽阔,现在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
极端(jí duān):形容词、名词。
指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
热忱(rè chén):热心;热衷;热诚,热情的、慷慨的、热诚的或富于同情心的性质或状态。
冷清(lěng qīng):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chún cuì):指不搀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pèi fú):钦佩;信服。
是由于对方具有某种优秀品质而产生的主观情感。
高明(gāo míng):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bǐ bó):①指轻视;看不起;②浅略微薄(多用谦辞)。
③轻视;厌弃。
④指相貌猥琐,不厚重。
出路(chū lù);①关闭的地方或空间向外的通道②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③商品的销路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贬义)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贬义)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不仁:没有感觉。
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梳理与复复四(第四单元)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1.给加粗的字注音。
请帖()心弦()看护妇()深恶痛绝()纤细()烙印()卡脖子()参差不齐()调换()酣睡()畜牧业()刚劲有力()哄笑()分外()超负荷()薄荷()坍塌()慷慨()缝隙()热腾腾()废墟()流淌()浇灌()刨根问底()呼啸()干涸()湿润()沉默寡言()2.根据拼音写汉字。
xùn()职派qiǎn()niān()轻怕重精yì()求精lín xún()()chuòqì()()dàhǎn()()sǒng lì()()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安全无以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多不接世()4.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为公事而捐躯生命)B.对同志对群众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静清,漠不关怀,麻木不仁。
(寂静)C.他以医疗为奇迹,对技术精益求精。
(好了还要更好)D.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轻视)常识要点二:语言应用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5月10日,大约10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标准任务教诲阶段招生行为,XXX严禁公办黉舍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6.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创新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天然的很多奥秘假如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第四单元知识梳理语文知识⑴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同义词、反义词⑶词性:形容词⑷圈点勾画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重点词语【纪念白求恩】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一班见异思迁鄙薄不足道冀派遣极端冷清纯粹佩服高明出路漠不关心精益求精【植树的牧羊人】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栋拣戳慷慨帐篷废墟呼啸滚烫张扬琢磨微薄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刨根问底沉默寡言【走一步,再走一步】灼哄堂大笑恍惚抽噎扒趴酷热厌倦附和突兀怦怦嘲笑晕眩哭泣呻吟暮色安慰凌乱参差不齐惊慌失措惊讶畏惧【诫子书】夫静以淡泊无以明志致远广才淫慢励精险躁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枯落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思路的解释与要求⑵阅读要理清思路⑶作文要思路清晰,方法: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朱光潜的写作经验)综合性学习⑴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⑵课外阅读的作用。
深度学习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字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难点1.夹叙夹议的写法。
2.正反对比的作用。
3.概括而有力的语言表达。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以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而写的,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
在此之前,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最新审核】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42页,含答案)
美点聚焦
①运用倒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爸爸的叮嘱为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③交代“回家晚”的原因,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环境描写,烘托了“我”的紧张心理。 ⑤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刻画了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 ⑥写自己的感受,反思深刻。 ⑦照应开头。
3.写长大后,父亲故意锻炼我。(详写不理解,甚至 怨恨) 4.现在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泪水模糊了双眼。 (略写)【要表达对人物的看法,说明体验和感悟。】 5.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略写)【学会收束,照应 前文。】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 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走出小伊家时,天空中挂满了星星,道路上一片漆黑,树 也发出怪叫,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
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回家。 【环境描写,烘托了“我”的紧张心理。】
到了我家楼下,我的恐惧虽然消失了,但情绪没有半点放 松。爸爸会怎样对我?是一脸愤怒,还是在等着我,要打我呢? 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 【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刻画了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 ,那样我就能拔下一根毫毛, 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要独 立面对自己犯下的错。我想:爸爸要是打我,那就打,也算是 给我一个教训。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一下子 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爸爸、妈妈很担心。你 妈妈出去找你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支支吾吾地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 地冻,都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 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汲取了丰富的 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归纳一.字词归纳1.重点字音派遣(qiǎn) 殉(xùn)职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纯粹(cuì)漠(mò)不关心晋察冀(jì)见异思迁(qiān) 薰(xūn)衣草鄙(bǐ)薄废墟(xū)干涸(hé)呼啸(xiào) 坍(tān)塌缝隙(xì)大拇(mǔ)指琢(zuó)磨戳(chuō)山毛榉(jǔ)刨(páo)根问底灼(zhuó)人白桦(huà)树胸腔(qiānɡ) 突兀(wù)哄(hōnɡ)堂大笑抽噎(yē)晕眩(xuàn) 安慰(wèi) 夫(fú)小心翼(yì)翼淫(yín)慢险躁(zào) 穷庐(lú)淡泊(bó)遂(suì)成2.多音字梳理①解jiě(解放)jiè(押解)xiè(解数)②薄báo(薄饼)bó(薄暮)bò(薄荷)③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④数shǔ(数落)shù(气数)shuò(数见不鲜)⑤弹dàn(子弹)tán(弹琴)⑥颤chàn(颤抖)zhàn(颤栗)⑦应yìng(应答)yīng(应该)⑧晕yūn(晕倒)yùn(日晕)巧记提示:②“薄”只在“薄荷”一词中读“bò”,在与“厚”相对或表示“(感情)不深”“(味道)不浓”“不肥沃”“(家产)少”的时候读“báo”,其余全读“bó”。
(记少余多法和以义辨音法)③他是从几个人里挑(tiāo)选出来担任组长的,因为他勇于挑(tiǎo)战权威。
(语境巧记法)④义为“查点、计算、列举、责备”时读作“shǔ”,义为“屡次”时读作“shuò”,其他情况读作“sh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以下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尊重历史传统、强调礼仪文化、崇尚美德修养。
相关的名句和名篇:在本单元中,会学习到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名句和名篇,如《卜算子》、《游子吟》、《清明上河图》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靠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人教版初一第四单元语文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人教版初一第四单元语文知识点汇总及解析一、字词积累1. 易错字音选聘(pìn):挑选聘用。
注意“聘”不要误读为“pīng”。
挚友(zhì):亲密的朋友。
殷红(yān):带黑的红色。
区别于“殷勤(yīn)”。
澎湃(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湃”字读音需准确掌握。
校对(jiào):核对是否符合标准。
“校”在这里不读“xiào”。
抹杀(mǒ):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疙瘩(gēda):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也比喻不易解决的问题。
深恶痛绝(wù):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恶”在此处不是“è”。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zhì):呆滞笨拙。
2. 易错字形抱歉:心中不安,觉得对不住别人。
注意“歉”与“谦(谦虚)”的区别。
惶恐:惊慌害怕。
“惶”不要写成“皇”。
镶嵌: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
“镶”字笔画较多,需正确书写。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侮”不要误写为“悔”。
愧怍(zuò):惭愧。
“怍”字要与“作”区分开。
3. 重点词语解释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镂刻;舍,停止。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滴。
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二、文学常识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张中行,是学者、散文家。
本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如修改文章、送客、复信等,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文章风格平和冲淡,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记之事虽小,但小中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2. 《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这篇文章以梨花为线索,通过“我”和老余的见闻,依次描写了“我们”发现小屋、误会小屋主人、了解小屋主人、修葺小屋等情节,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总结1.对比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议论中的对比: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记叙中的对比:寒冷的冬天,其他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梅花还绽放在枝头。
分析:这句话把在冬天绽放的梅花和在冬天凋谢的其他花儿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冬天开放、不怕严寒的特点。
这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突显其特色。
平时吃晚饭的时候,小强总是兴致勃勃地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可是今天却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
分析:把平时吃晚饭时的小强和今天吃晚饭时的小强进行对比,凸显了小强的变化。
这是把对比运用在同一个人、事、物的身上,以凸显其变化。
这样的例子还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探究效果: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变化,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展示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给农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示例2:《范进中举》中举前: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重点词语
【纪念白求恩】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麻木不
仁 一班 见异思迁 鄙薄 不足道 冀 派遣 极端 冷
清 纯粹 佩服 高明 出路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植树的牧羊人】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溜达 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废墟 呼啸 滚烫 张扬 琢磨
微薄 酬劳 硬朗 水渠 流淌 光秃秃 刨根问底 沉
默寡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语文知识
⑴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
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诸葛亮《诫子书》 ,一般性文
学常识(出处、作者) ;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
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同义词、反义词
⑶词性:形容词
⑷圈点勾画
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
。在
此之前,延安各界于 12 月 1 日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
志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
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这或许就是《纪念
白求恩》 这篇文章的最初构思。 半个多月后考虑进一步成熟,
这一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文章终于写成。
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代表
作《人世之歌》 《庞神三部曲》 《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
郁郁寡欢的国王》 。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
-5-
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
神品质,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同时告诉我们心存善
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
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词语解释1.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2.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3.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4.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5.见异思迁(jiàn yìsī qiān):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三、生难字派遣(pài qiǎn)殉职(xùn zhí)狭隘(xiá ài)热忱(rè chén)纯粹(chún cuì)鄙薄(bǐ bó)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一、作者介绍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一战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二战爆发再次应征入伍,发表反战文章。
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3、《纪念白求恩》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
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
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相关背景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
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
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
习。
4中心句
每段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
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
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分段及段意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4、《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
利落的特点。
3.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
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
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
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4.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5.可是,他先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6.作者为什么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
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
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包含赞美之情。
7.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
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
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活动段落时间牧羊人活动环境变化
一访牧羊人2--121913为“我”打水捡橡子
种橡树
荒野无际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狂风呼啸
二访牧羊人13--171919
改养蜜蜂
一直在种树
绿树成荫
重见溪水
三访牧羊人19--201945种树微风飘香树林唱歌泉水冒出村庄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