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3、缺乏症缺维生素A 缺维生素C 缺维生素B1 缺维生素B2 缺维生素D和钙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口角炎、皮炎佝偻病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
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6、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
淀粉遇碘会变蓝。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知识点总结(共33张PPT)
1、食物中含有的六大营养成分
• 糖类 • 蛋白质 • 脂肪 •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2、六大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 重要成分。
•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
13、消化的方式
• 物理消化(大块变小块) • 化学消化(大分子变小分子)
14*、龋齿的形成 • 牙釉质被破坏
15、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 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 腺)
16、消化的场所及反应
17、最大的消化腺 • 肝脏
易错字:甘油、脂肪酸、胰腺
知识点 P17-P19
• 19、吸收的概念 • 20、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 21、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基础 • 22、三种营养物质的利用
易错字:消化道壁、环形皱襞、葡萄糖
知识点 P20-P23
• 23、生产许可标识 • 24、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 25、绿色食品
体内的代谢活动。 •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
维生素和种类 食品来源
缺乏症
维生素A
动物肝脏、瘦肉、 夜盲症
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瘦肉、米糠、麦麸 脚气病
等
维生素C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坏血病
维生素D
动物肝脏、牛奶、 儿童:佝偻病;
鸡蛋
成人:骨质疏松
4、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
• 氨基酸:在细胞内重新被合成蛋白质,作 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
【范文】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点总结冀教版一、食物1.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食物的分类方法有:主食和副食,植物类和动物类,熟食和生食等。
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4.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5.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二、食物的消化1.消化的概念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进入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分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消化,二是化学消化,二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2.唾液的作用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
唾液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后。
唾液可起冲洗稀释及中和作用。
其中的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微生物。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四、食品安全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第一章 平衡营养 合理膳食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 一、营养物质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 食品来源 缺乏症 维生素A 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等 夜盲症维生素B 1 瘦肉、米糠、麦麸等 脚气病 维生素C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坏血病维生素D 动物肝脏、牛奶、鸡蛋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 铁 瘦肉贫血钙虾皮、鱼、牛奶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四、五、1、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 营养物质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消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吸收的概念不同器官的吸收能力不同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物质 消化部位消化酶消化终产物 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 胃、小肠胃、胰蛋白酶、肠肽酶 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小肠胰、肠脂肪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 4、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正常值范围 红细胞(RBC ) 男 ×1012~×1012个/L 女 ×1012~×1012个/L 血红蛋白(Hb ) 男 120~160g/L 女110~150g/L 白细胞(WBC ) 4×109~10×109个/L 血小板(PLT )100×109~300×109个/L3、贫血:血液中血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冀教版.docx
第一章平衡营养合理膳食有旨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一、营养物质I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品来源和缺乏症「物理性消化r消化yI化学性消化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食物的消化<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四、消化和吸收<<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五、1、消化系统YI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囊不口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1血细胞s 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I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2、各种血液成分的正常值3、贫血:血液中血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4、人体白细胞数量少,抵抗能力低;白细胞多,有炎症。
5、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互相输;。
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6、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气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30% (1200mL~1500mL)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 (400mL,以下),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7、三种血管的特点8、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组织细胞动脉血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静脉血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9、通过比较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章,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人体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食物》《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和《食品安全》4节,共需6个课时。
首先,以学生常吃的食物为主线,探究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营养成分各有什么功能,某种营养素缺乏可引发哪些功能障碍,注意一日三餐科学、合理膳食等;然后,讲述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和产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在体内的转化,注意食品安全等内容。
这样编排,既符合知识体系的需要,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章内容与后面的循环、呼吸、泌尿等新陈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章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对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较熟悉,能够列举各种营养成分,并说明部分食物的来源,但是对各营养成分的作用缺少科学的认知,需适当探究及有效引导。
消化概念较抽象,学生缺乏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本章中有较多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已有经历: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是学生每日的重要生命活动,本章内容知识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能够从生物学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实验。
冀少版中考生物 教材系统复习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
道
腺
(1)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⑩小小肠→大肠→肛
门。食物
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消化道
功能
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食
小肠 物推入大肠,是⑪消消化和⑫吸吸收的主要器官
⑭淀淀粉 蛋白粉质 淀粉、麦芽糖、蛋 白质、脂肪等 促进脂肪消化
4.营养物质的消化场所及曲线图解读
营养物质 初始消化部位 最终消化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
淀粉 ⑲口口腔腔
○21 唾唾液液
麦芽糖
○24 葡葡萄萄糖 糖
蛋白质
脂肪
⑳胃胃
小肠
小肠
○22 胃胃液液 ○23 胆胆汁汁
胰液、肠液 多肽
3
4.食谱设计 (1)首先考虑设计对象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 (2)注意合理搭配。 (3)根据经济实惠原则,考虑当地常吃的食物种类,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 分。
知识点 3:食物的消化
1.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
2.消化方式 (1)①物物 理消化: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 消化液理混合,并不断地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比如:牙齿的咀嚼、
舌头的搅拌、肠胃蠕动推动食物下行等。
(2)化学消化: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消化液中的②消消化化酶,将食 物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结构复杂、不能被吸收的大分子,酶分解成结构简
单、易被吸收的③小小分分 子。如: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 转化为麦芽糖。 子
3.消化系统的组成:④消消化化道和⑤消消化化腺。
知识点 4: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课时目标1.理解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2.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3.了解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明确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学习难点: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解释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提出问题: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怎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7正文,了解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思考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器官是什么,进一步思考人体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什么。
设计意图:自学课本内容,增强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和重点知识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酒精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提出问题:小肠有哪些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哺乳动物或者鸡的小肠,观察小肠的内表面有哪些结构特点,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小肠壁切片,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
之后结合课前制作的小肠环形皱襞模型,尝试讲解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师生总结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
(2)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容易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动物小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肠环形皱襞模型的制作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小肠吸收面积增大的原因;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建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阅读课本,思考:营养物质被吸收之后,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师生总结营养物质的利用过程: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细胞内被分解并释放能量,多余的部分则转变成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重新合成蛋白质;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脂肪。
2020年整理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doc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1、几种物质的性质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知识点总结冀教版一、食物1.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食物的分类方法有:主食和副食,植物类和动物类,熟食和生食等。
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4.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5.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二、食物的消化1.消化的概念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进入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分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消化,二是化学消化,二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2.唾液的作用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
唾液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后。
唾液可起冲洗稀释及中和作用。
其中的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微生物。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四、食品安全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1-4章)
三、血型及输血原则
根据红细胞中A、B凝集原的不同,划分ABO血型系统
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A、B、AB、O
同型输血为前提,大力开展成分输血, 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
四、血管和心脏
血管包括动脉、 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是把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部分的血管。 静脉是把血液从 身体各部分送回心 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接 小动脉和小静脉的 血管。
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肺由气管树和肺泡组成,肺泡多, 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拟演示装置图 膈顶 下降,胸廓纵向扩大,肺容积增大,肺 内气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吸气) 膈顶 上升,胸廓纵向缩小,肺容积减小,肺 内气压增大,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呼气)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红色,最多,圆饼 状)
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
比较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 细胞形态特征 红细胞 数量 个/mm3 功能
两面凹的圆 运输氧气和 饼状,无核 450~500万 部分二氧化 含血红蛋白 碳 最大,有核 多样 最小,不规 则,无核 5千~1万 吞噬病菌
不躺卧 看书 不在光线 暗的地方 看书
不走路 看书.
认识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冲动 耳蜗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形成
振动
听小骨 传导 听觉中枢
中枢 神经 系统 神经系统
(调 节人 体的 各种 生命 活动)
脑(大脑、小脑、 脑干)
脊髓
新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清单
新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1合理膳食与平衡营养2.1.1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水和无机盐为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为有机物。
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作用很大)。
60%~70%。
抗力降低,易患感冒维生素D 儿:佝偻病、成:骨质疏松症肝、鸡蛋、牛奶含量少。
维生素:含量少,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缺乏维生素会引发疾病。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简记:夜A ;脚B ;坏C ;佝D。
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
二、怎样实现合理膳食1.热价:1g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
糖和蛋白质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2.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要保持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
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3。
2.1.2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2.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小辞典: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没有甜味,淀粉遇碘会变蓝。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37℃)的作用下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现象结论A淀粉糊+2mL唾液37℃不变蓝淀粉被消化分解B淀粉糊+2mL清水37℃变蓝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唾液是由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
唾液中又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实验A馒头块+2mL唾液37℃变蓝淀粉未被消化分解B馒头渣+2mL唾液37℃不变蓝淀粉被消化分解牙齿的咀嚼,能将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增大了食物与唾液接触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下册《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知识点总结冀教版
一、食物
1.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食物的分类方法有:主食和副食,植物类和动物类,熟食和生食等。
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4.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5.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概念
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进入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分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消化,二是化学消化,二者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2.唾液的作用
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
唾液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后。
唾液可起冲洗稀释及中和作用。
其中的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内
的微生物。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四、食品安全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形成的新的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