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涵
语文教研万能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语文教育的真谛,分享我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谨以“传承经典,创新未来”为主题,发表一番拙见。
一、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
1. 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挖掘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讲授《离骚》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授《岳阳楼记》时,我们要让学生体会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将语文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3.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二、创新未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 强化核心素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文化意识等。
我们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融入语文教学各个环节。
2.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3. 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可以开展诗词朗诵、书法、演讲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拓展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涵
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 ——职高语文开展综合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在职业高中,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势必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和疑惑。
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程资源综合实践一、研究的背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是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活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职高语文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的制约,语文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
拓展教学空间,丰富生活经验
拓展教学空间,丰富生活经验教学空间的拓展和丰富生活经验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教学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而丰富生活经验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使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一、拓展教学空间1. 外出实践外出实践是教学空间拓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场所,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外出实践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2.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拓展教学空间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开展各种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小发明制作,或者在语文课上进行戏剧表演,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教学空间的机会。
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
通过利用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学习方式和体验。
多媒体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二、丰富生活经验1.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去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实践,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在自然科学课上进行植物观察、昆虫捕捉,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社会实践是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去认识和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社会实践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3. 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去感受和理解艺术的一种方式。
比如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
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内涵、意蕴与方略
中小学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内涵、意蕴与方略作者:彬彬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07期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表明:在育人过程中,以教材为主体,综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对于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同时,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需要寻求符合时代要求和内涵的着力点。
一、新时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时代内涵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强调“要开发优质资源”“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等。
可见,国家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高度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认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不但明晰了课堂教学的育人目的,还将进一步引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以及课堂教学资源重组。
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要继承和创新已有相关经验和成果,做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行动者。
二、新时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意蕴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不但使课程与教学的育人目标更加清晰,而且为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1.进一步拓展教师理解、认识课程资源的广度教师理解、认识课程资源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水平。
新时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将学科知识内容、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等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因此,立德树人应成为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自觉意识。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首先要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等上位材料所体现的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材之外的各类课程资源。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家国情怀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导向及品德养成等多个维度拓展课程资源的广度,凸显学科课程的思政功能。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一、介绍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课堂教学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课外学习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二、课外学习资源的重要性1.巩固知识:课外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拓展视野:课外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能力:课外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三、课外学习资源的内容课外学习资源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内容,比如书籍、网络资源、音频、视频、实践活动等。
下面对各种形式的课外学习资源进行介绍:1. 书籍:书籍是最传统的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图书,比如名著、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2. 网络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学科知识、学习技巧、课外活动等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课堂以外的知识课程,在网上参加专题讨论、听讲座等,提高自己各方面素养。
3. 音频、视频资源:音频、视频资源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学科视频,比如教学视频、纪录片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课外学习资源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实验、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方法1. 教师推荐: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学习资源,比如图书、网站、视频等,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和提高能力。
初中语文教研组下学期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研组下学期工作计划一、前言新学期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初中语文教研组将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研活动,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1.加强教学研究(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2.优化课堂教学(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1)精心设计作业,注重作业的量和质的结合,避免无效劳动。
(2)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作业的拓展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学生阅读指导(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5.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1)组织各类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注重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活动质量。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教研氛围。
四、工作措施1.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活动有序开展。
2.加强教学检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开发课外学习资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难以涉及到所有的知识点和领域,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各不相同。
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任务之一。
为何要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课堂上,老师可能只能讲解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而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理解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通过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外学习中,学生需要自行查找资料、整理笔记、进行思考和总结,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良好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通过开发多样化的课外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开发课外学习资源?针对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发课外学习资源:1. 制定课外学习计划。
学校可以制定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的课外学习计划,明确拓展和延伸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引导。
2. 提供多样化的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图书馆、购买数字化教育资源、举办学术讲座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拓展延伸学习资源。
3.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社区服务等活动,从而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拓展机会。
4. 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习社群。
学校可以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学生科研团队等社群,引导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5. 培训教师和家长。
学校可以开展针对教师和家长的拓展延伸教学培训,提升他们的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和指导能力。
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丰富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丰富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一、引言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丰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能力:教师应能够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课程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
资源整合能力:教师应善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物教具等,以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反思与改进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
三、丰富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策略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如网络课堂、数学游戏网站和教育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开发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通过动画、视频等形象化展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实践活动:结合数学知识,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数学小制作、校园数学探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对数学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与同事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各自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交流和分享,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结论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能够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相信小学数学教学会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授历史事件时,我会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原因。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经常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视频、图片、案例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地理知识时,我会通过网络下载世界各地的风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积极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科学实验课上,我会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图书馆的阅读课上,我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发挥社区资源的优势社区资源是教学的重要补充。
我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我会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还会邀请社区中的专家、艺人等来校开设讲座或工作坊,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五、整合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浅析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如何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呢?1.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
为了拓展,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多了几分浮艳。
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
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2.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
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3. 拓展延伸要适度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马安镇中心学校闵传杰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扎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教教材”和简单地“用教材教”的观念必将要改变,而开发课程资源将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这一观念的转变,既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会提高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并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
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教学专业化的需要来看,还是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力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该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采取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或者把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并掌握,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学生由此获得知识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所以说,教材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的一种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
新课标中新编的教材资源非常科学,也通俗易懂,它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配有图画,又附有彩色文字,集生活性、趣味性、人文性与艺术性于一炉,将知识点巧妙熔化在生活与艺术的交互中,有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消化,同时它还特别强调让学生自学、探讨、归纳与总结能力的提高,避免了传统的标准答案死板化、生硬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新课标中的新编教材资源又有它严重的缺陷:一是它过于偏重城市,尽管这些资源图文并茂,但它却是片段式的图景截取,既不完整,又不真切,学生总有一种隔膜的陌生感;二是农村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较少,不容易让学生对教材的资源很快地理解与消化;三是由于农村学校教学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教具材料奇缺,尤其是远程教育资源,好多资源根本不适合农村地方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利用教材资源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又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把目光盯向了校外,做到大力开发乡土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工作计划——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教师工作计划——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拓展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以及网络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等。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2. 强化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设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类别,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4. 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互动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4. 情境式教学: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评价与反馈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终结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社会实践成果等方面,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3. 反馈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与深度
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与深度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教育也逐渐步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变得单调乏味,学生对于传统的教科书知识记忆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
在这个背景下,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广度拓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教育界需要将目光投向多样化的资源。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开放式课程资源,例如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
这些资源不仅来自于国内的高校和专业机构,还有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的优质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所感兴趣的领域知识。
其次,教育界可以积极引进各类教学软件和工具,来增强教学资源的广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实验平台来进行科学实验,模拟各种实验操作和现象,使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践。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育界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来增加教学资源的广度。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二、深度拓展: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了广度的拓展,教育界也需要关注教学资源的深度。
个性化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案。
这可以通过利用教育技术来实现,比如智能化的教育平台和学习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自动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另外,教育界还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利用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利用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不仅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知识,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而课外拓展活动正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利用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拓展活动。
一、课外拓展活动的重要性1.增加知识面课外拓展活动通常涉及到学校课程之外的知识领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
通过参与课外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学科、文化、艺术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出一个更加全面的个人素质。
2.培养兴趣爱好很多学生在经历了大量的课堂学习后,可能会对某些学科或知识产生厌倦感。
而课外拓展活动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通过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投入,并且对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动力。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许多课外拓展活动都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例如校内社团、学生组织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
这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项重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促进个人成长课外拓展活动提供了一个外部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学生,让他们更加自信并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课外拓展活动的参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从而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拓展活动1.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拓展活动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拓展活动选择,涵盖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科领域。
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同时,学校还需通过丰富的资源和设施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立奖励机制,表彰那些在课外拓展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初中历史集体教研主题(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各地初中历史教师纷纷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研主题1. 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目标(1)解读核心素养概念,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目标(2)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2. 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3)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丰富教学内容(1)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2)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3)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历史素养4. 加强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1)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三、教研内容1. 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概念解读: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
(2)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2. 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案例分享、教学研讨等形式,探讨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分析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3)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互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策略,探讨如何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丰富教学内容(1)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地方历史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挖掘地方历史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分析网络资源的优势,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现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现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出以下的一些变化。
(一)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
此外,还强调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本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如果把语文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内容、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
当人们强调学科而且只强调学科的时候,课程的内涵也就与学科内容等同起来,这样,课程就越来越排斥儿童的直接经验。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程越来越成为社会对儿童施加控制的工具,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发展在课程中得不到保障。
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十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计,醒目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使得语文课程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两大目标维度改变为三大目标维度,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把的母语教学作为学习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以及提升道德素养的课程。
历史教研活动积极创新(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历史学科的创新发展,各地学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历史教研活动的积极创新。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1. 课题研究式教研课题研究式教研是指教师围绕某一历史教学主题,进行深入的文献查阅、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环节,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这种教研形式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2. 互动研讨式教研互动研讨式教研是指教师围绕某一历史教学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分享,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教研形式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3. 跨学科融合式教研跨学科融合式教研是指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
例如,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相结合,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地理因素;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语文能力。
这种教研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形式逐渐兴起。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研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三、创新教研活动内容1. 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研活动应关注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解释、历史评价等。
通过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注重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历史教研活动应注重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历史教学评价改革历史教研活动应关注历史教学评价改革,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强化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历史教研活动应关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开展教师培训、学术交流、教学观摩等活动。
拓展教育资源,丰富美术教学教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展教育资源,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
和其他学习科目一样,美术教学也需要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教案,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拓展教育资源为了满足学生对美术教学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教育资源:1、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为了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拓展美术教学资源来达到目的。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美术作品、美术史书籍和相关的艺术素材来扩大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中的美,让美术教育从“演示性”的教学向“交互性”的教学转移。
2、美术领域社交媒体平台在当今的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美拍等社交媒体平台来扩展教育资源。
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美术专家常常在这些平台上分享他们对美术的见解和经验,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的世界中接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和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联合,分享美术资源,共同开展美术教育项目。
3、美术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通过深度的参观美术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艺术史和艺术经典,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本质。
博物馆和展览馆也常常通过辅助教学、导览和解释等方式提供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二、丰富美术教案除了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外,如何丰富教学教案也是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和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问题。
1、教师要有孵化教案设计的能力美术教学教案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设计和技能。
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创意、设想、评估等一系列步骤设计优质的美术教学教案。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以传授知识和启发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开发现代课程资源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共促
,
愉 快 合作
交流 自己 的 体会
,
激 发 学 生对 未 知
特 别 鼓 励 教 师 灵活
“
创 造性 地使 用 教 材
、
,
给 教师 在 思
想 上 和 制度 上 的 指 导 帮助
,
松绑
” ,
并且 给 予观 念
知识
、
技 能 各 方面
使 之 逐 渐 成 为教师 生 命 活 力的 涌 动 和 自身价
。
的 关 怀 引导学 生 自主 探 究 形 成 习 惯 充分拓 展 人 文 精 神 ; 利 用 学 校 的特 色教育 带 动 学 校特 色 活 动 的 开 展 学 生 在 校本 活动 中特长 得 到 了培 养 能 力得到 了 提 高 既 关
学 生作为学 习的主 体
了 学 生 的主 动 参与
学 生 本身就 是 资源
种 单纯 的 资 料集
,
”
。
师 生 共 同 开 发的 教 辅 资源 并 不 是 单
富 了 教 学 内容 所选
。
,
乐 于 探 究 勤 于动 手 精 于 思 考 丰 丰 富 了 学 生 的 知 识 储 备 学 有所长 兴有
,
,
指把 文 学 故 事 或 童 话
,
,
从 而充分 调 动教 师 参与 的积 极 主 动性
书 资源 盘 活
学 生 创造
一
,
,
积极 开展 拓 展 阅 读
,
为
,
树 立 新 的 课 程 资源 观
,
不 断 提 高课 程
个 阅读
、
讨论
,
、
互动
、
求知 的 空 间
拓展延伸段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归纳
拓展延伸段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应运而生,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一、对“拓展延伸”的理解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拓展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迁移教学,即由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
学生每天都接触的课本,里面的文本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通过课文学到更广泛、更深入、更实用的知识。
那么“拓展延伸”就成了教师们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课文内外知识的好方法。
二、“拓展延伸”的作用“拓展延伸”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变得灵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直以来,说明文对学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如八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能把课本上的一些物候知识与生活现象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课本拓展到生活,学生就会发现大自然语言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三、“拓展延伸”的方法虽然“拓展延伸”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
但是有些时候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随意的抓住课堂中某一位学生的一个生成问题就无限的拓展延伸了出去,课堂是热闹了,但学生到底有没收获呢?所以教师在“拓展延伸”时,更多的是要注意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应注意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拓展延伸,但并不是什么样的延伸都是适合的。
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就会打水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它需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涵——职高语文开展综合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在职业高中,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势必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和疑惑。
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程资源综合实践一、研究的背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是设计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为基本特征,通过丰富的语文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活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职高语文教学于受多种因素的的制约,语文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
”如何使职高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
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职高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其实对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资源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
但是过去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比如,过去,只是把教材或少量的科辅挂图等直观材料理解为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而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其实,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广阔。
二、理性的思考1、课题的界定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根据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的课程资源界定在“学生自身、教师自身、阅读资源、学校和家庭、自然地域、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七个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育服务,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理论的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新的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活性管理。
因此,必须弱化管理的监督、控制功能,将教学管理的监控功能转向管理的服务功能,服务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师生在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中的共同成长。
教育政策法规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其它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法规。
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管理理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三、具体的实践利用学生自身课程资源1、学生能动性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高一上册文言文单元,笔者就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自己充当小老师。
小老师自主备课,课堂授课,台下学生听课提问,因为小老师是自己身边的同学,距离感没了,恐惧感没了,所以即便是平时不愿提问、回答或不敢提问、回答的同学也都乐意设计一些新问题来刁难小老师,就在这样的设计、刁难与智斗中,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学习的敏感性。
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老师的备课辅导和课堂引导、总结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经验性课程资源与学生能动性、创新性课程资源的整合,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2、学生差异性课程资源。
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课文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教师值得注意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例如:在上高一补充教材古诗词《龟虽寿》一文时,涉及对历史人物曹操的评价,有的学生说曹操是心胸狭窄的奸诈小人,有的学生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和文学家,我没有给学生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而是重在引导他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利用教师自身课程资源 1.教师自身资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
另外,教师的世界观,生活观,言行举止,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2.相关学科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不仅仅拘泥于语文知识,还牵涉到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政治知识等,所以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尝试和其他相关各门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进行集体探讨备课,这样,语文老师授课的时候就不是独立学科的讲解,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渗透与交融。
《最后一颗常春藤叶》是高二第一学期的一篇选读课文,小说通过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情节,热情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人性和美好真情。
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特地请教了美术老师和生物老师,与他们一同讨论备课,并且请美术老师画了一副非常逼真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
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语文老师能更好的驾御课堂,完成教学,学生们也得到了多领域的科学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利用广泛阅读资源《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
如学习高二上册《在再生命的人》一文,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海伦凯勒赌东道达到作品,了解一点盲聋哑人的生活,学会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这样对课文才会有深入的理解。
我们还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利用学校和家庭资源1、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活动与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生活具有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我们在结合学校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时,往往以某个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方案。
如高一上学期进行了《神游水浒》、《趣谈报纸》、《采英撷粹——名言警句收集》、《缀语连珠——对联集锦》、《走近名人》等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又如高一下学期语文活动课“我与苏轼的对话”以《记承天寺夜游》为基点发散开去,追问我国古代文化生活,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的文章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
为职高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培养职高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2、结合家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和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语文实践活动课中的“语文”二字,虽然不能如杜威提倡的传统活动课那样,每节课都做到多学科内容交叉,但是,要尽量挖掘语文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内容,特别应挖掘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方面的内容,以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耳濡目染。
因此,以家庭生活为话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更接近学生的心灵、情感生活,更具亲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实施。
例如,结合高一第一单元《我的母亲》《卖白菜》的内容,我们进行了《珍惜生命拥有幸福》、《花季雨季》、《母亲节的礼物》、《爸爸妈妈偷看了我的日记怎么办》、《我给父母洗脚的感受》等活动课。
这些活动既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课堂内外、课本内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在真实的氛围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在信息的整合中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挖掘当地自然地域资源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而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让学生在对自然环境的了解、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亲身的感受,培养朴素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热爱大自然》,同学们来到了萧山南边浦阳镇的一个自然村,那里曾经是一些破旧零乱的矮平房,坑坑洼洼的泥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