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细菌的代谢生理实验.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
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
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
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
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
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代谢第三章:微生物代谢广义的代谢--生命体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
代谢分为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复杂营养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合成为复杂大分子(同化作用)二者关系初级和次级代谢依据代谢产物在微生物中作用不同,又有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提供生长能量的一类代谢。
产物有小分子前体物、单体、多聚体等生命必需物质。
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中并在一定生长时期出现的一类代谢。
产物有抗生素、酶抑制剂、毒素、甾体化合物等,与生命活动无关,不参与细胞结构,也不是酶活性必需,但对人类有用。
二者关系:先初后次,初级形成期也是生长期,只有大量生长,才能积累产物。
第1节:微生物能量代谢微生物对能量利用:有机物——化能异养菌日光——光能营养菌通用能源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菌A TP只有ATP和酰基辅酶A起偶联作用,其他高能化合物只作为〜P 供体。
生物氧化过程分为:脱氢、递氢、受氢三个阶段。
生物氧化功能:产能(A 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以下主要讲述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一、底物(基质)脱氢的四条主要途径以葡萄糖作为典型底物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有氧时,与TCA连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成有关产物。
2、HMP途径(己糖-磷酸途径)产生大量NADPH2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
3、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KDPG是少数缺乏完整EMP的微生物具有的一种替代途径,细菌酒精发酵经ED进行。
4、TCA循环(三羧酸循环)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质中。
TCA在代谢中占有重要枢纽地位四种途径产能比较:二、递氢和受氢根据递氢特别是最终氢受体不同划分1、发酵(分子内呼吸)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传递给某一中间代谢物的低效产能反应。
实验细菌的代谢产物
实验细菌的代谢产物一、摘要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及繁衍。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和筛选,从细菌代谢产物中得到多种有机物质,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鉴定和分离。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细菌的代谢特点和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背景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
细菌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代谢,如糖类、蛋白质、脂肪酸、氮气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了细菌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包括药物、抗生素、酶类等。
因此,研究细菌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对于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主要研究细菌的代谢产物,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鉴定和分离。
本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三、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实验细菌:从实验室库存中挑选4株细菌,包括常见细菌和少见细菌。
•实验培养基:NA培养基、LB培养基等。
•实验试剂:甲醇、乙酸乙酯、氯仿、硫酸铵等。
3.2 实验方法1.细菌培养:将细菌接种于培养基中,放置于恒温箱内培养。
在培养后期,监测菌液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2.代谢产物提取:将细菌菌株的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后取出上清液。
将上清液和甲醇充分混合,并放置于4℃下静置过夜。
第二天过滤提取的液体,并使用旋转蒸发器将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
3.代谢产物鉴定:将代谢产物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乙酸乙酯,并充分混合。
离心后取得液体,再加入氯仿充分混合。
待液体分层后,取上层液体用浓硫酸滴定,观察化学反应后液体颜色的变化,初步确定代谢产物的类别。
4.代谢产物分离:将代谢产物液体用层析仪分离,根据不同的极性和分子量进行分离和纯化。
四、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4株细菌的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分离。
我们发现,这些细菌代谢产物种类和含量均不同,有些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1、实验原理(1)细菌生化试验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2)糖(醇)类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含有能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此发酵糖(醇)的能力不同。
其代谢产物也不同。
例如,有些产生酸和气体,有些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
酸的生成可通过指示剂来确定。
在制备培养基2(黄色)-6.8(紫色)]时预先加入甲酚紫[PHS],当发酵产生酸时,培养基可从紫色变为黄色。
气体的产生可以通过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管中是否存在气泡来证明。
(3)甲基红(methylred)试验(该试验简称mr试验)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然后分解生成甲酸、乙酸、乳酸等,将培养基的pH值降低到4.2以下。
此时,如果添加甲基红,指示器将显示红色。
因为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4(红色)-ph6 2(黄色)。
如果某些细菌,如产气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但迅速解吸丙酮酸并将其转化为酒精,培养基的pH值仍高于6.2。
因此,此时添加甲基红指示剂以显示黄色。
(4)大分子代谢的实验。
靛蓝基质(口服吸收)试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叫睬),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硫化氢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形成黑色沉淀硫化铅或硫化铁。
为硫化氢试验阳性,可借以鉴别细菌。
明胶液化实验某些细菌具有胶原酶,使明胶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现液体状态,是为阳性。
淀粉水解试验(在紫外诱变中做,本实验不做)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淀粉。
它们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糊精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或麦芽糖),然后被细菌吸收和利用。
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
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它们在地球上的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细菌的生化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生物特性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细菌的生化实验,包括细菌的酶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实验一:酶活性研究酶是细菌体内的重要生物催化剂,它们参与了多种代谢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细菌体内特定酶的活性来了解其代谢能力。
以大肠杆菌为例,我们可以使用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来测定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较高,这表明其在代谢乳糖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实验二:代谢产物分析细菌的代谢过程会产生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细菌代谢的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来分析细菌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
以枯草杆菌为例,通过GC-MS分析,我们发现其培养液中存在着丰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这些代谢产物反映了枯草杆菌的代谢途径和能力。
实验三: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纸片扩散法来测试不同细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庆大霉素耐药。
这些结果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治疗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四:细菌对环境的影响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来研究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以耐盐菌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分别培养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耐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生长较好,这表明其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细菌的生化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细菌的生物特性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研究细菌的酶活性、代谢产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菌的代谢途径、生态角色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改良环境治理策略以及预防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简介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生化反应介绍如下:一、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本试验主要是检查细菌对各种糖、醇和糖苷等的发酵能力,从而进行各种细菌的鉴别,因而每次试验,常需同时接种多管。
一般常用的指示剂为酚红、溴甲酚紫,溴百里蓝和An-drade指示剂。
二、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育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育表面,假设为液体培育物,那么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当即检视结果,阳性反映(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育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育物周围显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转变。
阴性反映那么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三: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中,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本报告将介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二、目的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包括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解释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
三、材料与方法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培养基;2. 硝酸盐还原试剂;3. 糖类试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4. 氨基酸试剂:天冬氨酸、赖氨酸;5. 酶试剂:淀粉酶、蛋白酶;6. 无水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解释1. 硝酸盐还原试验步骤:(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若液体变为红色,则表示细菌能够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是亚硝化菌。
若无颜色变化,则表示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
2. 糖类代谢试验步骤:(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葡萄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代谢;若在果糖或半乳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果糖或半乳糖进行发酵代谢。
3. 氨基酸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天冬氨酸和赖氨酸;(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天冬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天冬氨酸进行代谢;若在赖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赖氨酸进行代谢。
4. 酶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淀粉试管内出现了透明带,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若在蛋白质试管内出现了变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
实验9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基本原理
1. 吲哚实验是用来检测吲哚的产生。有些细 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 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氨基苯甲 醛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但并非所有 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 因此吲哚实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 指标。
2. 甲基红实验是用来检测葡萄糖产生的有 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当细菌代 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加入 培养基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橘黄色(pH6.3) 变为红色(pH4.2),即甲基红反应。
ss或emb培养基生长现象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ss菌落的形态特征emb菌落的形态特征结果结果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克氏双糖铁培养基葡萄糖乳糖硫化氢动力尿素h2s生化反应管葡萄糖乳糖结果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克氏双糖铁葡萄糖乳糖硫化氢动力尿素h2s生化反应管葡萄糖乳糖黑色黑色11菌种
组成:基础培养基+1份葡萄糖+10份乳糖+铁盐+酚红
营养
原理:
(1)只分解葡萄糖
底物
底物
底物 指示剂
(酚红指示剂:酸性时黄色,碱性时红色)
上层氧化 产酸(葡萄糖少,产酸量少) 下层缺氧 呈红色 不氧化 呈黄色
(2)分解葡萄糖+乳糖
产酸(乳糖多,产酸多)
上下层均为黄色
(3)产生H2S+铁盐
FeS
培养基成黑色
[结果]
克氏双糖铁培养基
生化反应管
动 乳糖 力
葡萄糖 乳糖
硫化氢
尿素 H2S
葡萄糖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结果观察
克氏双糖铁
生化反应管
乳糖
葡萄糖 硫化氢
尿素 H2S
常用细菌生化反应试验
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糖发酵试验结果判断
反应现象 酸性变色、有气泡 酸性变色、无气泡
培养基不变色
结果描述
分解××糖产酸、产气 分解××糖产酸、不产
气 不分解××糖
甲基红试验
• 原理:细菌分解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 生成大量混合酸,使培养基pH维持在4.4 以下,加入甲基红后,使甲基红呈现红色 反应。此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伤寒沙门菌KIA(K A-+)MIU(+--)
大肠埃希菌KIA(AA+-)MIU(++-)
苯丙氨酸脱氨实验
• 原理:细菌的具有的苯丙氨酸脱氨酶,可 使培养基中的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酮 酸,后者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合 物。
• 培养基:苯丙氨酸琼脂 • 试剂:10%三氯化铁 • 结果:加入试剂后培养基呈现绿色为阳性 • 应用:多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脱酸 乙酰甲基甲醇
V-P试剂 二乙酰
培养基变红
葡萄糖发酵形成丙酮酸后的不同代谢途径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葡萄糖
V-P试验
丙酮酸
脱酸
乙酰甲基甲醇
V-P试剂
二乙酰
培养基变红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蛋白质类代谢试验
• 靛基质试验 • 硫化氢试验 • 苯丙氨酸脱氨试验 • 尿素酶试验
•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 • 结果:加入试剂后,培养基呈现红色:+
培养基不变色: -
• 应用:是肠道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试验,主 要用于区别大肠肝菌和产气肠杆菌
葡萄糖
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
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的生化实验报告细菌是微生物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生物,它们以其微小的身躯和巨大的生物活动而闻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索细菌的生化特性和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细菌的生长、代谢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细菌的生长曲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细菌的生长情况。
通过测量培养液中的细菌数量,我们绘制了细菌的生长曲线。
结果显示,细菌的生长曲线呈现出典型的“S”形曲线。
在实验初期,细菌数量增长较为缓慢,这是由于适应期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进入了指数增长期,细菌数量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细菌的生长速率逐渐减缓,进入了平台期。
这是由于细菌的生长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
实验二:细菌的代谢特性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细菌的代谢特性,特别是其对碳源的利用能力。
我们选择了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作为碳源,通过测量细菌在不同碳源下的生长情况,评估了细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
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最强,其次是乳糖,而对蔗糖的利用能力较弱。
这表明细菌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代谢途径和酶的分布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细菌的生长速率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有所不同。
这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碳源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实验三:细菌的适应能力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
我们将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中一组培养基中添加了抗生素,另一组培养基中添加了高温。
结果显示,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代谢活性和细胞分裂,从而阻碍了细菌的生长。
而在高温条件下,细菌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部分细菌甚至无法生存。
这表明细菌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有限,过高的温度和抗生素的存在可能对细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
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试验(一)什么是生化试验?指通过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谢方式和条件等来鉴别细菌的类别、属种的试验。
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细菌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致,因此其代谢产物各异。
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与被测终产物反应的指示剂,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如颜色的改变等,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定细菌的试验,统称为细菌的生化试验或称生化反应(二)生化试验的方法:1在培养物中加入某种底物与指示剂,经接种、培养后,观察培养基的pH值变化。
2在培养物中加入试剂,观察它们同细菌代谢产物所生成的颜色反应。
3根据酶作用的反应特性,测定酶的存在。
4根据细菌对理化条件和药品的敏感性,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三)生化试验的注意事项1.待检菌应是新鲜培养物,培养18~24h。
2.待检菌应是纯种培养物。
3.遵守观察反应的时间。
观察结果的时间,多为24或48小时。
4.应做必要的对照试验。
5.提高阳性检出率,至少挑取2~3待检的疑似菌落分别进行试验。
(四)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1、糖(醇)类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3、有机酸盐和铵盐的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毒性酶类试验二、糖醇类代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三)V-P试验(四)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MR(五)七叶苷水解试验(六)甘油品红试验(一)糖醇类发酵试验1、原理:不同的细菌对各种糖醇的分解能力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不同,有的能分解多种糖(醇),有的只能分解1~2种糖(醇) ,有的分解糖(醇)能产酸产气,有的分解糖(醇)只产酸不产气,根据这些特点,可鉴别细菌。
常用的糖醇单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木糖、半乳糖鼠李糖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蕈糖三糖:棉子糖多糖:菊糖、肝糖、淀粉醇类:甘露醇、山梨醇、肌醇、卫茅醇2试验方法: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糖发酵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三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致病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三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致病作用
分解代谢产物—生化反应 糖发酵试验 H2S产生试验 接种生化管、结果示教 靛基质试验
合成代谢产物 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2只家兔/班 细菌溶血、产色素现象---示教
细菌的分解代谢
细菌的生化反应: 原理: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对营养物质 的分解能力亦不同,因而代谢产物有别。通 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作用和代谢验内容
一、操作 1.糖发酵试验:葡萄糖、乳糖(各1支/人)
接种菌种:大肠或沙门菌 2.靛基质试验:蛋白胨(1支/人)
接种菌种:大肠或沙门菌 3.硫化氢试验:硫化氢(1支/人)
接种菌种:大肠或沙门菌 4.细菌的鞭毛变异现象观察
接种变形杆菌至SS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点种) 5.平板划线:血平板(接种金葡或铜绿)1个/人,普平(接种金葡或铜
结果:上层玫瑰红色“+”
硫化氢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 (胱aa、半胱aa)生成H2S, 遇Pb2+或Fe2+形成黑色 PbS或FeS沉淀
培养基:硫化氢培养基
结果:培养基变黑“+”
+-
I M Vi C 试验 大肠埃希菌 + + - 产气肠杆菌 - - + +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抗生素、 细菌素、维生素、色素
1、溶血素
有的细菌能产生溶 血素,使血平板中 的红细胞溶解,在 菌落周围出现溶血 环。
观察:金黄色葡萄 球菌、铜绿假单胞 菌在血平板上的溶 血环
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授课专业:医学检验学时:2学时实验五细菌的生长现象和代谢产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菌落的方法,细菌在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及意义;2.熟悉鉴别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判断。
二、实验物品㈠菌种:金葡、白葡、柠葡、大肠杆菌、枯草杆菌㈡Culture media: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蛋白胨水㈢试剂:靛基质试剂三、实验内容㈠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菌落:接种的细菌适当的分开,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由1个细菌生长繁殖而形成单一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苔:当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落融合在一起。
菌落的描述:大小、形状、突起、边缘、表面、透明度、粘度葡萄球菌——光滑型菌落(S)枯草杆菌——粗糙型菌落(R)㈡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葡萄球菌:混浊生长为兼性厌氧菌,细菌向四周均匀扩散,出现肉眼可见均匀的混浊生长。
2.枯草杆菌:菌膜为专性需氧菌,多生长在液体的表面而形成菌膜。
3.链球菌:沉淀链球菌在生长过程中结成链状而增加了细菌本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而形成沉淀。
㈢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观察细菌的动力葡萄球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动力阴性、无鞭毛,培养基清亮枯草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穿刺线模糊);动力阳性、有鞭毛,培养基混浊㈣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查:鉴别细菌附:各种生化试验原理1.单糖发酵试验:细菌分解发酵单糖,可产生酸或气;酸使培养基中的酸性复红变成红色,为阳性。
2.靛基质试验: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无色的靛基质(又称吲哚),与滴加的靛基质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生成玫瑰红化合物,为靛基质试验阳性。
3.H2S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生成H2S,遇到培养基中的亚铁离子,可生成黑色的沉淀,为H2S试验阳性。
四、实验报告记录细菌的生长、生化反应结果;并说明生化反应的原理。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
温(37度15~30min)——观察结果
紫色无气泡,❖既不1产、酸列也不表产气记用录- 表实示;验结果
R实验阳性,用 + 表示;
❖ 2、思考题:第4小题 颜色(正面、反面、边沿、中心)
步骤:配制蛋白胨水培养基——接种——培养(约24h) ——加入指示剂甲基红1~2滴——观察结果
表面状况:湿润、粘稠或干燥,隆起或扁平,厚或薄,是否粉末状
❖ 步骤:配制蛋白胨水培养基——接种——培养(约24h) —— 加入指示剂甲基红1~2滴——观察结果
❖ 结果: ❖ 红色——M.R实验阳性,用 + 表示; ❖ 不变色——M.R实验阴性,用 - 表示;
V.P实验
V.P实验
❖ 步骤:配制蛋白胨水培养基——接种——培养(约
24h) ——5~10d 40%KOH, 5~10d 5%a-奈酚和 少量肌 醇 ,取出塞子,用力震荡,保温(37 度15~30min)——观察结果
缺少甲酸氢解酶——产酸不产气
有水解圈—淀粉水解实验阳性,用 + 表示;
❖ V.P实验和M.R实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由于不同的微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酶,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能也有不同,生理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面状况:湿润、粘稠或干燥,隆起或扁平,厚或薄,是否粉末状
把微生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生理现象和检查代谢产物,可以了解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代谢的特点
四大类细胞型微生物菌落的鉴定
❖初步鉴定
v确证:显微镜观察
微生物菌落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菌落形态:形状,边缘情况 ❖大小: ❖表面状况:湿润、粘稠或干燥,隆起或扁平,厚或
薄,是否粉末状 ❖质地:致密或疏松 ❖蔓延程度: ❖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颜色(正面、反面、边沿、中心) ❖气味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背景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生化反应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特性。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可以获取有关其代谢能力、营养需求和产物生成等信息。
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提供准确的鉴定和分类建议。
分析1. 嗜热/嗜冷性嗜热/嗜冷性是指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
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嗜热菌(适宜高温)、嗜冷菌(适宜低温)或中温菌(适宜中等温度)。
2. 好氧/厌氧性好氧/厌氧性是指细菌对氧气需求的差异。
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在含氧和不含氧的培养条件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好氧菌(需氧)、厌氧菌(不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能在有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
3.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观察细菌壁结构的常用方法。
该实验通过处理细菌样品,并使用革兰染色剂将其染色,然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根据结果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蓝紫色)或革兰阴性(红粉色)。
4. 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淀粉的降解能力。
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淀粉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滴定并观察是否出现透明圈。
透明圈表示淀粉被降解且产生了淀粉酶。
5. 水解酪蛋白活性水解酪蛋白活性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酪蛋白的降解能力。
该实验将待测细菌培养于含酪蛋白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盖有硫酸铜的试管放置在平板上,观察是否出现由蓝色转变为紫色的反应。
颜色变化表示细菌产生了水解酪蛋白酶。
6. 氧化/发酵代谢氧化/发酵代谢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
该实验将待测细菌接种于含有碳源的培养基中,并根据pH指示剂颜色变化观察细菌是通过氧化代谢还是发酵代谢产生能量。
氧化代谢通常伴随着pH值升高,培养基呈碱性;而发酵代谢则通常伴随着pH值降低,培养基呈酸性。
细菌的常用生化试验
应用:主要用于厌氧菌的鉴别。类杆菌属中的中间类杆 菌产生脂酶,其他类杆菌则阴性;芽胞梭菌属中产芽胞 梭菌、肉毒梭菌和诺维梭菌也有此酶,而其他梭菌阴性。
5.卵磷脂酶试验
原理:有的细菌产生卵磷脂酶(α-毒素),在钙离子存 在时,此酶可迅速分解卵磷脂,生成浑浊沉淀状的甘油 酯和水溶性磷酸胆碱。
方法:将被检菌划线接种或点种于卵黄琼脂平板上,于 35℃培养3~6h。
普罗威登菌和摩根菌为阳性,而斯
氏和产碱普罗威登菌阴性
5.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原理 方法:将被检菌浓厚接种于苯丙氨酸琼脂培养基斜面上, 于35℃培养l8~24h,滴加10%三氯化铁试剂3~4滴,自 斜面上方流下。 结果:出现绿色为阳性。应立即观察结果,延长反应时 问会引起褪色。 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变 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细 菌均为阳性,肠杆菌种中其他细菌均为阴 性。
原理
由于细菌各自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对糖的分解能 力不同,有的能分解某些糖产生酸和气体,有的 虽能分解糖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有的则不分 解糖。据此可对分解产物进行检测从而鉴别细菌。
具体试验有:①糖类发酵试验;②葡萄糖代谢类 型鉴别试验;③七叶苷水解试验;④淀粉水解试 验;⑤甲基红试验;⑥V-P试验;⑦β-半乳糖苷 酶试验(ONPG试验)。
1.明胶液化试验
原理 方法:将被检菌穿刺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于22℃培养7d, 逐日观察结果。 结果:培养基呈液化状态为阳性。 应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如沙 雷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 菌、阴沟杆菌等可液化明胶,而其 他细菌很少液化明胶。有些厌氧菌 如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等也 能液化明胶。另外多数假单胞菌也 能液化明胶。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和分析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是指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对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合成和转化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反映了细菌的代谢类型、生长速度和代谢能力等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V-P试剂等。
3. 仪器:酒精灯、接种环、培养皿、试管、移液枪、滴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菌种培养:将待测菌种接种于相应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2. 生理生化反应检测:- 吲哚试验:将菌液接种于吲哚试剂中,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 甲基红试验:将菌液接种于甲基红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
- V-P试验:将菌液接种于V-P试剂中,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 糖发酵试验:将菌液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红色沉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红色沉淀。
2.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红色,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黄色。
3. V-P试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红色沉淀,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红色沉淀。
4. 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红色沉淀和气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发酵葡萄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了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细菌的代谢生理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一些基本的微生物菌体的鉴别方法:
糖发酵实验应用:观察细菌对糖度的分解情况,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甲基红实验应用:是肠道杆菌常用的生化反应实验,主要用于区别大肠肝菌和产气肠杆菌。
靛基质实验应用: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尿素酶实验应用:肠杆菌科属间鉴定。
实验原理
糖发酵实验:
代谢途径: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或产酸产气)。
通过指示剂呈酸性变色或者是气泡的产生情况来判断多糖是否被利用,进而可以对一些菌株进行区分。
该实验主要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甲基红实验:
细菌分解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生成大量混合酸,使培养基pH维持在4.4以下,加入甲基红后,使甲基红呈现红色反应。
此为甲基红实验阳性。
靛基质实验:
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吲哚),靛基质与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靛基质。
尿素酶实验
产生脲酶的细菌,能水解尿素生成氨和CO2,氨使培养基呈碱性变色。
材料、器材与试剂
材料:
实验用菌体1,实验用菌体2。
器材:
试管、烧杯、三角烧瓶、台秤、玻璃棒、灭菌锅、移液管、超净台、酒精灯、镊子。
试剂:
甲基红、尿素、酚红、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尿素培养基。
实验步骤
1、培养基配置。
配足够量的培养基,分装后,灭菌。
2、接种。
分别向四种培养基中接种菌株1、菌株2,并注明培养基以及所用菌株种类。
3、培养。
将接种完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
三天后,取出试管,进行实验结果观察。
糖酵解实验与尿素酶实验不做任何处理,仅观察培养基与空白培养基的不同。
向甲基红实验的试管中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向靛基质实验的试管中想加入试剂1,混匀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试剂2.最后观
察现象。
实验结果及分析
糖酵解实验结果:
接种菌株1的培养基颜色比接种菌株2的培养基颜色浅,但均与空白培养基比并无明显颜色变化,没有酸性颜色产生,也没有气泡产生。
甲基红实验结果:
接种菌株1的培养基浑浊,接种菌株2的培养基澄清。
向培养基中加入甲基红试剂后,培养基颜色加深,但并无酸性颜色产生。
靛基质实验结果:
接种菌株1的培养基与接种菌株2的培养基颜色均与空白培养基颜色相同。
且在加入两种试剂后,培养基均无明显变化。
结果分析:
上述三个实验均不能分辨出菌株1、2,且三个实验都没有出现预期的颜色变化。
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愿意如下:
1、菌株问题。
菌株并不能按照预想途径进行代谢,从而无法观察到预想的现象。
2、接种问题。
超净台不是封闭的,由于操作问题可能引起杂菌污染。
3、培养问题。
培养时间短或者培养温度不适宜,使得菌体生长速度缓慢,不足以引起培养基pH变化。
尿素酶实验结果:
图4:尿素酶实验
图片有左向右的试管分别是:土壤中混合菌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空白培养基。
试管1,2中培养基均变为红色,说明菌体菌合成尿素酶分解尿素。
土壤混合菌中是部分菌种产尿素酶,由于其生长需要与其它菌种竞争,所以试管1中产生的总的尿素酶量比试管2中少,固试管1培养基颜色比试管2中颜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