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二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2课 古诗三首第二首课件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学习课文时,要先把诗句读通顺,然后借助插图 了解古诗大意,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塞下曲》时,先理解“月黑、 雁飞高、夜遁逃”的意思,想象情境,进而体会将军 雪夜追敌的英雄气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塞下曲》展现了一次夜战的情景,表达 了对边疆战士的赞美之情。朗读时,要读出激 情豪迈的感觉,读出将士们英勇善战、无所畏惧 的豪迈之气。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2课 古诗三首第二首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二首《塞下曲》
卢纶(约742—约799),字允言,唐 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从军多 年,所作的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 壮感人。主要作品有《塞下曲》《长安春 望》等。
快来读一读吧!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想要
落满
诗意: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 堆满了弓刀。
大雪满弓刀。
最后一句写景有什么好处?
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战斗的 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精神。情景交 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 斗场面,节奏划分读,后两句要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课 古诗词三首第二首课件
解题:(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篱笆 稀疏 一条小路向远方延伸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静景美丽,体现喜爱
树上新长 没有形成树荫 出绿叶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向远处延 伸。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树荫。
奔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剥
茅
檐
锄
赖 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清平乐·村居》中的问句要读出上扬的疑 问语气,“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两句 要读出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语气要轻快。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课 古诗词三首第三首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三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 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主要作品有《青 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我会读
chú
锄豆
bō
剥开
易错音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
1、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2、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之《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之《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1.古诗三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积累导入
描写四季的 古诗可真多 呀!
今天我们要认识 一位专写四季乡 村美景的诗人, 让我们一起去看 看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张
沈 周 《 村 居 图 》
大
丰
千
子
《
恺
山
《
溪
村
村
居
居
》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 元
清平乐·村居
解诗 题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规定 间 题目,指乡村
了一首词的字 隔 生活
数和曲调
号
词牌名
思考 问题
老奶奶笑眯眯的看着三个儿子说:“是呀,只要咱们 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我就知足了!”
解析诗句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 手巧,正在编织鸡笼;
解析诗句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趴着
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 由自在。
诗意分析
大儿:在豆田除草
中儿:编织鸡 笼小儿:卧剥莲 蓬
听完后大声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划 分节奏,并将句子读通顺。
初读古诗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 诚斋,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 一。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清 新活泼。 主要作品:《诚斋集》《宿新市徐 公店》《小池》《新柳》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古诗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四年级上册学习园地一学习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译: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译: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译: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 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第九课 古诗三首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第一二句: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第三四句: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但】只【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第一二句: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第三四句: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残阳】晚霞【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第十三课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shào女①,名曰yuē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nì②而不返,故③为精卫,常衔xián 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④于东海。
注释:①【少女】小女儿 ②【溺】溺水,淹没 ③【故】因此 ④【堙】填满 译文:学习园地四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第一二句: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第三四句: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
自由朗读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
情感?
凄凉 伤感
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 为什么要提到“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 在下雨的夜晚,更是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这也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边塞诗 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居多。
芙蓉楼送辛渐
朗
[唐]王昌龄
读 诗 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也表达了朋友间的深 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
天刚蒙蒙亮,诗人和朋友就出门了。他们 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孤傲耸峙在 江心,它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孤独
即将分别,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 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 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可能会问些什么?
② 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
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淡泊名利
知清味
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 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 回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读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 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 中的哪些词句又有了新的认识。
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名师课件
共学探究
托物言志 墨梅 志向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共学探究
资料补充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③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
延学拓展
背诵《塞下曲》《墨梅》。
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
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品读后两句诗,想一想:诗人还 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是想表 明自己怎样的信念呢?
②〔乾坤〕天地间。
共学探究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共学探究 王冕笔下的墨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朵朵花开淡墨痕
共学探究
作者简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 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 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代表作:《墨梅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共学探究
资料补充
①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 ②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
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读了这则材料,你觉得王冕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淡泊名利
共学探究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2》教学PPT
说一说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说一说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读一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一说,写一写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 说,再写下来。
作者
介
生平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 南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文学成就: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诗 词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其诗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 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在文学 上,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清平乐·村居
读一读
清平乐,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 后来才用做词牌。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 “农村人家”。
读一读
词和词牌
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词的最初形式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 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在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 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词一般 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què)。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 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宋代 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代词 的作者、作品及素质远超前代,成为继唐诗之后又一极具影响力的文 学体裁。后世词一般不再演唱,基本上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主要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月黑】 【单于】 【遁】 【将】 【轻骑】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 族首领。 轻装快速的骑兵。 没有月光。 逃走。 率领。
【洗砚池】 【清气】 【乾坤】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天地间。
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 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②将军正准备率领轻骑兵去追赶,突然一场 纷纷扬扬的大雪悄然而至,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 雪花。表现了守边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爱 国热情。
③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它 只想把清淡的香气留在天地之间。表现了诗人鄙 薄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盛唐 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 等。
墨梅
形态 品格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状物 言志
不媚世俗 贞节自守
描写人物精神品格的词语 奋不顾身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刚正不阿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高风亮节 深明大义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 的精神品格。
诗意:一场冷雨连着江水的寒意在夜间悄 悄地来到吴地。清晨送别友人,只留下楚山的 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样孤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诗意: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问起我的情
况,就请转告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 瑕,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透亮,没有受到 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第二课时《塞下曲》教案
2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6 个生字, 会写8 个生字, 读准1 个多音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能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 理解诗句意思, 以及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过程与方法:加强合作学习, 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句, 结合资料了解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 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芙蓉楼送辛渐【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写古诗。
背诵积累送别诗。
2. 感悟古诗的内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人物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2. 导语: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散发出熠熠光辉。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古诗的殿堂, 跟随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 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 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 课前大家查阅过他的相关资料, 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诗人简介)三、释题。
师: 学习古诗, 应从题目入手。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的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 下临长江。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 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诗题意思为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做铺垫。
四、整体诵读, 品评朗读。
1. 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注意读正确, 读流利。
(1)指导学生读得正确。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美。
师: 我们知道, 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大家试着读出节奏来。
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 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 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34张PPT)
人物
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世外桃源 悠然自得
小儿—(—亡— 赖)— 溪头卧剥莲蓬
概括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 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 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 爱和向往之情。
描写儿童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水”。
词语解释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 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卧:趴。
词牌名
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朗读练习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 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 “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 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 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我会认
zá
chú
bō
杂
锄
剥
识字方法
加一加识记法
助 + 钅= 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译文翻译
《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译文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塞下曲》
译文:
林密草深树高,野兽出没其中。
夜静时,能听到它们的叫声,但它们身形狡猾,难以被发现。
将军发现一只狐狸高高地趴在密集的草丛中,正准备张弓搭箭去射它。
但狐狸似乎有所警觉,突然逃走。
将军手疾眼快,迅速发射一支箭,一下就射中了目标。
他深为自己的好箭法而自得。
《墨梅》
译文:
洗砚池边有一棵梅花树,淡淡的墨迹和泪迹斑斑点点是她亲吻印迹。
不要在画梅花时标上圈圈点点,不要给人落下话柄。
愿我的一生淡泊名利就像这梅花一样。
以上是对《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的译文翻译。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部编版优秀ppt课件
想象:老两口喝 着小酒在聊着什 么呢?
第二课时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透过这几句词,你的眼前又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第二课时
想象“卧”是什么样的姿态?把小儿卧剥莲蓬的 样子写一写。
第二课时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如此向往呢?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反复读一读,相信你能很快把这首词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亡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第二课时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一所茅屋又低又小,茅屋 旁一条清清的小溪,溪边 长满了碧绿的草。
第二课时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满头白发的老翁和老妇, 操着柔媚的当地方言,带 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 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读一读,想一想,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第二课时
1 古诗词三首吴音相媚好,白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翁媪:指老翁和老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知识点七:课文理解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第2)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1/21
5
怎样理解这两 句诗?
天刚亮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营造了凄清的气氛。“连”字
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二句中的 “平明”点明送
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
送客时的心情。
2020/11/21
6
这两句写景,从中看出诗 人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能看出 来?
2020/11/21
12
怎样理解这两 句诗?
逃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月黑”没有月光。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 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 逃跑了。这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2020/11/21
13
率领
怎样理解 这两句诗?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欲”将要。“逐”追赶。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 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 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诗人简介:
王冕(1287~1359)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号梅 翁、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王冕以画梅著称, 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 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诗集》3 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 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表现出诗人凄凉的心情
寒雨 连江 楚山孤
2020/11/21
7
这两句诗的意 思是什么?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 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授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
──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你知道洞庭湖吗?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老师送一组词: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二、精读会意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第三课时
一、导入,简介相关资料
1、背诵有关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
2、齐读诗题:忆江南
3、介绍诗人和创作背景:
二、初读全诗,感知词的特点
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3、指名读。
(重点提示“谙”这个生字的读音)。
三、自学交流,探究诗意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五、作业布置
展开想象,把“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写,也可以画。
)【板书设计】
赞美
忆江南────好词
思念
【总体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整体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同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二、《江南好》教后反思: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特别对于这么一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我更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当问我“江花”是否可以理解为江上的浪花时,我没有直接给他答案,而是让他自己反复读古诗,找出你所理解的依据。
没有想到这位学生读了几遍,就悟出了“江花”并不是浪花,而是江上的开放的花朵。
为此,我庆幸自己没有急于求成,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