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八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博弈论出现了复兴。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个新进展。Marnard Smith
的《演化与博弈论》,提出人们通常是通过试错的 方法达到博弈均衡的。 20世纪90年代又是一个转折点。研究者不再将人模 型化为超级理性的博弈方。转为强调博弈过程,均 衡是均衡过程的函数。模仿是优胜策略在人们中间 传递的途径。这种社会演化可能在瞬间完成。许多 经济学家还沿袭着数学的习惯,不能习惯演化模式 。常常忽略历史及制度因素,忽视细节对策略的影 响。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ppt
1、博弈论简史
• 博弈论是研究策略行为的一种理论。严格说来,博弈论 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博弈论被用于经济学方面,一般认为始于 Von.Neuman(冯。诺依曼)1928和1937年的论文。 1944年Neuman和Morgenstern合作出版了《对策论和 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作为经济学中一个分支的对策 论正式形成。
• 当诺伊曼和摩根斯滕的《博弈论和经的理论从 天而降。但很快发现,这个理论才刚刚开始,想尽快用 于实践是个幻想。人们继续研究两人零和博弈,并努力 发展合作博弈理论。
纳什1950年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并证明了纳什均 衡存在的条件。 Nash均衡更成为现代非合作对策理 论的基本概念(1951年,里程碑式的贡献)。
博弈论是上世纪微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革命性的成 果。虽然博弈论在上世纪80年代才全面进入主流 经济学,但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全面改写了经 济学多数领域。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为此作出了 突出贡献的三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纳 (NAsh)、哈桑尼(Harsanyi)和泽尔滕 (Selten)。2005年谢林(Schelling)和奥 曼(Auman)又因对博弈论的突出贡献而 获诺贝尔奖。这凸显了博弈论在当代经济 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经济、政治问题上重视各利益集团的博弈, 构建各利益集团能参加利益博弈的政治框架是 推动制度创新和解决中国经济难题的先决条件。 只有各方重视博弈过程,参与博弈过程,才有 利于形成各方利益的均衡,最后形成比较公平 的利益格局。各社会群体自身不通过有效形式 和途径参与利益博弈,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很 难自动靠市场过程和政府干预来实现。
作为着重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的一种 理论,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 其他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博弈论进入经济学之前,经济学盛行的是边际
分析的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往往导致过于乐观的结 果。而博弈论的分析则更实际、更实用。 (1)、关于经济理性
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或满足,企业家追求最大
利润,被认为是具有“理性”的行为。对于处在社 会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人来说,结果不仅取决他本人 的行为,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个人都试 图最大化一个函数,其中的变量并不全由他控制。 这肯定不再是一个极大值的问题,而是若干极大值 问题的混合。每个人都受到另一个原则的指导,并 且无法确定影响其利益的所有变量。
2、博弈论与经济学
对于博弈论专家发展出来的那些概念,经济学 是最大的“顾客”:经济资源的稀缺和经济人的理 性这两者共同造就了一个博弈主体所需的所有要素。 从一开始,经济学就是运用博弈论的主要领域。 1944年数学家诺依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滕合著的 《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 这种态势。
可用首字母缩写NASH概括对博弈论有突出贡献者:
Neumann Nash Aumann Selten Harsanyi Binmore Schelling
Neumann引入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Nash泵实了 博弈论的基础,schelling扩展了博弈论的应用。
近年来不少国家经济转型,造成了经济学中的比 较经济体制的研究热潮。一些制度经济学家重视研究 制度变迁。(孙立平的研究)进化博弈论的制度变迁 理论是将“经济均衡”分析和演进过程分析相结合的 一 种理论,用进化博弈的思路来考虑经济体制和制度变 迁时,历史条件规定实现什么样的均衡,承认历史的 路径依赖性,同时重视个别经济主体的创造性革新对 经济体制进化的影响。
在尝试给博弈论提供理论基础的工作中,除了 Auman(奥曼)的知识论观点,还有Binmore(宾莫 尔)的进化论观点。
进化论观点往往怀疑关于理性的普遍知识假设
的适用性,并代之以有界的、进化的理性。在他们 的研究中,有一个方向是,利用数学中的元胞自动 机模拟博弈者,并以自动机的计算复杂性来刻画博 弈者的有限理性(1982,1995)。围绕进化稳定策 略的进化博弈越来越重要。随着动力系统理论和复 杂性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引入,预示了博弈论的 另一个大发展时期(经济研究中最热门最前沿的大 系统研究)。知识论和进化论在更抽象也更复杂 的框架中会统一起来。
博弈论就这么沿着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从 完全信息博弈到非完全信息博弈,从静态博弈到动态 博弈的路子发展的。
博弈论的近期发展表明:它本质上依赖于两个东 西:博弈者的知识和技术。技术(还有资源)决定了 每个博弈者的策略空间和建立在策略组合上的支付函 数等,而进行怎样的博弈,即什么样的博弈是合理 的,则由博弈者的知识决定。
• 谢林的思想启发了德国经济学家Selten。他1965 年提出了子博弈精炼均衡的概念,它是对纳什均衡 的修正和精炼,旨在剔除纳什均衡中含有不可信承 诺的均衡。泽尔滕正式发展出子博弈精炼均衡概念 后,可信承诺这一重要思想才真正在经济学模型中 生根发芽。
60年代末,Harsany推进了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对策 研究,1967年将正规型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贝叶 斯博弈,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 直到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们悟出了纳什均衡的威
那时,博弈论重要作为数学的分支,对经济学主流 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当时,人们讨论谈判问题时,
主要从合作性、零和博弈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谈判结
果是公平和有效的。
谢林没受当时博弈论发展现状的束缚,而是从非合 作、非零和博弈的角度研究冲突和谈判策略的一般 理论基础。比零和博弈更接近现实的非零和博弈就 是谢林在1960年出版的《冲突的战略》提出的。 该理论可以活用于大国间的核战略、国外援助、小 至黑社会帮派冲突和大人管教小孩的策略。
的《演化与博弈论》,提出人们通常是通过试错的 方法达到博弈均衡的。 20世纪90年代又是一个转折点。研究者不再将人模 型化为超级理性的博弈方。转为强调博弈过程,均 衡是均衡过程的函数。模仿是优胜策略在人们中间 传递的途径。这种社会演化可能在瞬间完成。许多 经济学家还沿袭着数学的习惯,不能习惯演化模式 。常常忽略历史及制度因素,忽视细节对策略的影 响。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ppt
1、博弈论简史
• 博弈论是研究策略行为的一种理论。严格说来,博弈论 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博弈论被用于经济学方面,一般认为始于 Von.Neuman(冯。诺依曼)1928和1937年的论文。 1944年Neuman和Morgenstern合作出版了《对策论和 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作为经济学中一个分支的对策 论正式形成。
• 当诺伊曼和摩根斯滕的《博弈论和经的理论从 天而降。但很快发现,这个理论才刚刚开始,想尽快用 于实践是个幻想。人们继续研究两人零和博弈,并努力 发展合作博弈理论。
纳什1950年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并证明了纳什均 衡存在的条件。 Nash均衡更成为现代非合作对策理 论的基本概念(1951年,里程碑式的贡献)。
博弈论是上世纪微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革命性的成 果。虽然博弈论在上世纪80年代才全面进入主流 经济学,但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全面改写了经 济学多数领域。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为此作出了 突出贡献的三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纳 (NAsh)、哈桑尼(Harsanyi)和泽尔滕 (Selten)。2005年谢林(Schelling)和奥 曼(Auman)又因对博弈论的突出贡献而 获诺贝尔奖。这凸显了博弈论在当代经济 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经济、政治问题上重视各利益集团的博弈, 构建各利益集团能参加利益博弈的政治框架是 推动制度创新和解决中国经济难题的先决条件。 只有各方重视博弈过程,参与博弈过程,才有 利于形成各方利益的均衡,最后形成比较公平 的利益格局。各社会群体自身不通过有效形式 和途径参与利益博弈,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很 难自动靠市场过程和政府干预来实现。
作为着重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的一种 理论,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 其他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博弈论进入经济学之前,经济学盛行的是边际
分析的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往往导致过于乐观的结 果。而博弈论的分析则更实际、更实用。 (1)、关于经济理性
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或满足,企业家追求最大
利润,被认为是具有“理性”的行为。对于处在社 会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人来说,结果不仅取决他本人 的行为,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个人都试 图最大化一个函数,其中的变量并不全由他控制。 这肯定不再是一个极大值的问题,而是若干极大值 问题的混合。每个人都受到另一个原则的指导,并 且无法确定影响其利益的所有变量。
2、博弈论与经济学
对于博弈论专家发展出来的那些概念,经济学 是最大的“顾客”:经济资源的稀缺和经济人的理 性这两者共同造就了一个博弈主体所需的所有要素。 从一开始,经济学就是运用博弈论的主要领域。 1944年数学家诺依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滕合著的 《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 这种态势。
可用首字母缩写NASH概括对博弈论有突出贡献者:
Neumann Nash Aumann Selten Harsanyi Binmore Schelling
Neumann引入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Nash泵实了 博弈论的基础,schelling扩展了博弈论的应用。
近年来不少国家经济转型,造成了经济学中的比 较经济体制的研究热潮。一些制度经济学家重视研究 制度变迁。(孙立平的研究)进化博弈论的制度变迁 理论是将“经济均衡”分析和演进过程分析相结合的 一 种理论,用进化博弈的思路来考虑经济体制和制度变 迁时,历史条件规定实现什么样的均衡,承认历史的 路径依赖性,同时重视个别经济主体的创造性革新对 经济体制进化的影响。
在尝试给博弈论提供理论基础的工作中,除了 Auman(奥曼)的知识论观点,还有Binmore(宾莫 尔)的进化论观点。
进化论观点往往怀疑关于理性的普遍知识假设
的适用性,并代之以有界的、进化的理性。在他们 的研究中,有一个方向是,利用数学中的元胞自动 机模拟博弈者,并以自动机的计算复杂性来刻画博 弈者的有限理性(1982,1995)。围绕进化稳定策 略的进化博弈越来越重要。随着动力系统理论和复 杂性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引入,预示了博弈论的 另一个大发展时期(经济研究中最热门最前沿的大 系统研究)。知识论和进化论在更抽象也更复杂 的框架中会统一起来。
博弈论就这么沿着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从 完全信息博弈到非完全信息博弈,从静态博弈到动态 博弈的路子发展的。
博弈论的近期发展表明:它本质上依赖于两个东 西:博弈者的知识和技术。技术(还有资源)决定了 每个博弈者的策略空间和建立在策略组合上的支付函 数等,而进行怎样的博弈,即什么样的博弈是合理 的,则由博弈者的知识决定。
• 谢林的思想启发了德国经济学家Selten。他1965 年提出了子博弈精炼均衡的概念,它是对纳什均衡 的修正和精炼,旨在剔除纳什均衡中含有不可信承 诺的均衡。泽尔滕正式发展出子博弈精炼均衡概念 后,可信承诺这一重要思想才真正在经济学模型中 生根发芽。
60年代末,Harsany推进了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对策 研究,1967年将正规型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贝叶 斯博弈,定义了贝叶斯-纳什均衡。 直到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们悟出了纳什均衡的威
那时,博弈论重要作为数学的分支,对经济学主流 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当时,人们讨论谈判问题时,
主要从合作性、零和博弈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谈判结
果是公平和有效的。
谢林没受当时博弈论发展现状的束缚,而是从非合 作、非零和博弈的角度研究冲突和谈判策略的一般 理论基础。比零和博弈更接近现实的非零和博弈就 是谢林在1960年出版的《冲突的战略》提出的。 该理论可以活用于大国间的核战略、国外援助、小 至黑社会帮派冲突和大人管教小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