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检测.ppt

合集下载

《心肌标志物检查》课件

《心肌标志物检查》课件

05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将更加精准和灵敏,有 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肌损伤。
自动化检测设备
新型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 误差。
床旁即时检测(POCT)
便携式心肌标志物检测设备将使得床旁即时检测成为可能,为急救 和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提供便利。
详细描述
B型钠尿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在心衰时分泌增加,通过检测B型钠尿肽的浓度可以评估 心衰的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
总结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的优势,尤其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详细描述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心肌损伤时快速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心型脂 肪酸结合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03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方法与技术
心肌酶谱检测
总结词
心肌酶谱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检测 心肌酶的活性,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详细描述
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检测,这些酶在心肌损 伤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其活性可以帮助判断心肌损伤的程 度。
肌钙蛋白检测
总结词
肌钙蛋白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重 要手段,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高敏感 性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 当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肌 钙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 ,尤其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价值。

心肌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心肌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在诊断AMI时,HBDH的特异性高于LDH总活性,但不
及LDH1同工酶
20
乳酸脱氢酶
➢ ①从乳酸氧化成丙酮酸的正向反应(LD-L法)
L-乳酸+NAD+ LDH 丙酮酸+NADH+ H+
在波长340nm处监测NAD+ 还原成NADH引起吸光 度的升高速率,此升高速率与LDH活性成正比。 ➢ ②从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逆向反应(LD-P法)
10
主要内容
➢ 酶类心脏标志物
➢ 蛋白类心脏标志物 ➢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与评价
11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 分布
➢ 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肾脏。
➢ 同工酶
➢ 胞浆型(sAST)和线粒体型(mAST) ➢ c-AST升高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关,可作为炎症反
应的指标;m-AST与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及细胞坏 死密切相关,反映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可指导治疗 及判断预后。
肌钙蛋白I在AMI诊断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及评价。 ➢ 5.掌握BNP和NT- 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和临
床应用。
2
概述
➢ 心脏的结构
➢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 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开。

左心室→主动脉→
毛细血管→下腔静脉→
右心房(体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
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肺循环)。
27
主要内容 ➢ 酶类心脏标志物
➢ 蛋白类心脏标志物
➢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与评价
28
肌红蛋白
➢ 简介 ➢肌红蛋白(Mb或Myo)是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 细胞胞浆中的亚铁血红素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 在肌肉组织中储存氧,在肌肉运动需要能量时供 养给能。Mb无心肌特异性,在心肌和骨骼肌细 胞 中 含 量 丰 富 , 因 其 分 子 量 小 , 仅 为 17.8kD , AMI时能迅速释放入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 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检测标志物之一。

心肌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肌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CK-MB质量(CK-MB mass)用于心梗的诊断时, 所用诊断界值推荐为正常人参考数值上限的99% 分位。CK-MB mass胸痛发作3小时后的诊断AMI阳 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到80%。 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 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 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肌酸激酶 CK :
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主要存在于需大量 耗能的器官物质中,红细胞中几乎没有,是由M和B两个亚 基组成的二聚体。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不 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例不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 -25 % 。各个同工酶存在的分布表: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可以是酶活力的测定, 也可以酶质量(CK-MB mass)的测定,由于骨 骼肌损伤、自身免疫病等会影响CK-MB 酶活 力的检测,而CK-MB质量的检测影响相对较少, 所以CK-MB质量比CK-MB酶活力特异性更高。 若患者具有CK-MB酶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 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又无其他 原因可解释时,应考虑AMI。
大多数ACS患者的冠状动脉内血栓只引起局
部或短暂的血管阻塞,导致冠脉缺血不伴有持 久的ST段抬高(不稳定心绞痛或NSTEMI)。余 下的30%ACS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栓造成大血 管的完全阻塞而发生STEMI。
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 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 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 率加快、心肌标志物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 的一种严重类型。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肌蛋白检测
不足之处:
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较差
心肌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CRP):
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肝脏是其主要的合 成器官,最近研究表明,人体其他部位如冠状动脉平滑肌细 胞、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肾小管上皮 细胞等在炎症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都能合成和分泌CRP。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CRP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增高。 CRP能预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缺血和 死亡的危险性。 心衰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CRP升高。 CRP升高还见于发热、肿瘤、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 湿、外周血管病、移植排斥等多种疾病急性时,是全身炎 症反应的一部分。特异性差。
心肌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
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 敏感、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 作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 标志。心脏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 在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蛋白检测
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3个亚单位 (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 激活的调节蛋白。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与原肌球 蛋白结合在一起;CTnI是肌钙蛋白与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 有效抑制物。 CTnT和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分游离和结合两 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游离型CTn 迅速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出现一个偏低的峰,所以CTn的早期 阳性率较高。当发生持续性或不可逆损伤时,心肌细胞坏死, 肌丝降解,引起结合型CTn释放,出现第2个峰且在血中持续时 间长 。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文档资料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文档资料
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也可合成和分泌
ANP在心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具有强大利钠、利尿、扩血管作用,参与水、电解质平衡和 血压调节 、心衰治疗
❖ 与心脏生长/肥厚呈现负相关 ❖ 判断先心病类型 ❖ 判断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及狭窄程度 ❖ 判断心脏填塞时心房牵张受限的程度和心脏增大的原因。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预测CHF患者的预后:
❖ 出院时BNP:比入院时↓50% 预后好
<350 pg/ml
预后好
❖ 出院时BNP:比入院时更高 预后差
>500 pg/ml
预后差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CK分子是由两个亚基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心 肌中
❖ 参考值: CK-MB:0-18U/L CK-BB: 0 U/L CK-MM:0-18U/L
❖ 心肌损伤的决定性水平为>9ug/L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后胸痛发作,血清中CK-MB于 4小时升高,24小时达高峰值,至3-4天恢复。
肌红蛋白(MYO)
1.血清MYO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 的标志物,发病1-4小时开始升高,6-7小时 达到高峰,24小时恢复正常。
2.MYO峰值的高度与心肌损伤或坏死的范围、 预后成正比。,MYO>2000ug/L为预后不良 的指征。
3. 特异性差。
肌钙蛋白(CTn)
CTnT和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是急性心 肌梗死发生后出现较早且特异性高的标 志物。
2002年公布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 准则”中建议:将心肌肌钙蛋白(CTnT、 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受损的 金标准
C反应蛋白 (C-reative protein,CRP)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课件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课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8小时,血中AST增高, 18—24小时到达高峰,4—5天后恢复正常。其值与心 肌梗死范围和程度有关,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 扩大或新的梗塞发生。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 织中。
精选ppt
肌酸激酶(CK)测定:
肌酸激酶(CK)测定:
精选ppt
综合比较
对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如肌红蛋白 在AMI 后出现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很强; TNT 和TNI 出现稍延迟,而特异性很高,在症状出现后6 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 小时后应再复查,其缺点是持续 时间可长达10~14 天,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判断否有 新的梗死不利。CK-MB 虽不如TNT 、TNI敏感,但对 早期(< 4 小时)AMI 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精选ppt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ANP:心钠素(Atrial NP) BNP:脑钠素(Brain NP)、称B型利钠肽 CNP:C型利钠肽 (C-type NP) V-型利钠肽(VNP) 树根眼镜蛇D-型利钠肽(DNP)
精选ppt
心钠肽(ANP)
由心房分泌 心房压增加,或心房扩张时刺激ANP分泌 脑内一些特定神经元、肺、肾上腺、唾液腺、神经
临床心肌损伤标志物
一、心肌酶谱检测 二、心肌蛋白检测 三、心肌血管标记物检测 四、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精选ppt
一、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LDH)
精选pp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 血清MYO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的标 志物,发病1-4小时开始升高,6-7小时达到高峰, 24小时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酶谱检测
31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 肌酸激酶(CK) 3 乳酸脱氢酶(LDH) 34 a-羟丁酸脱➢ 血中升高时间较迟,不能做为敏感指标 ➢ 特异性低(肌肉损伤可致前三种酶升高) ➢ 血中升高持续时间长,不利于病情监控, ➢ 溶栓时多伴有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6-9小时升至峰值(峰值一般为参考值10倍) 24-36小时恢复正常。 诊断价值:AMI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 88.6%,阴性预测率为99.5%
肌红蛋白的评价
1.优点: 1)在急性心梗发作12h内诊断敏感性很高, 有利于早期诊断,是至今出现最早的心梗标 志物。 2)能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3)能用于判断再梗死。 4)在胸痛发作2~12h内,肌红蛋白阴性可排 除急性心梗诊断。
心肌三项检测
31 CK-MB 2 肌红蛋白(Mb) 3 肌钙蛋白(CTn)
雅培发光I2000
免疫荧光法 高度的准确 性和精密度
CK-MB
CK 是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 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其同工酶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
AMI发生后 4-6h开始升高 8-24h达到峰值 48-72h恢复正常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强大的利钠、 利尿、扩血管作用 ➢心室压增加,或心室扩张时刺激BNP分泌 ,此 外急性心梗时梗塞灶周围心肌细胞的BNP也会升 高 ,原发性高血压,肾衰,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 慢阻肺和糖尿病都会影响其分泌 ➢BNP半衰期仅22min,能及时反应病情变化
研究发现CK-MB可用于诊断AMI,阳性率 达80%
CK-MB作为AMI标志物的优缺点
优点:
1. 能测定心肌再梗死 ,AMI患者在CnI值高期间 发生再梗,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2. 判定再通与否的早期指标,在溶栓再通者中峰值 提前,对血管再通很有价值
缺点:
1 特异性差,难与骨骼肌损伤相区别
2 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 。
脑钠肽
临床意义: ➢辅助心力衰竭的诊断 BNP<100ng/L,心衰的可能性极小,其阴性预测值为 90%, 如果BNP>500ng/L,心衰可能性极大,其阳性预测值 为90%。
2 呼吸困难的鉴别 可筛选出非心衰呼吸困 难的病人,因为其阴性值有很高的预见性
3 筛查高危的,无症状的左心室机能障病 人(如糖尿病,遗传性心脏病,高血压,过 往心梗,年龄超过50岁,都应进行常规筛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检验科 刘美慧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关于心肌标志物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三项检测
第四部分 心钠素(BNP)检测
心肌标志物
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 能够敏感、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 程度,可以用作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 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标志。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应具有的特性
12-36小时cTnI达到最高峰, 增高可持续3-7d(cTnI)所以说cTnI的诊断窗口期 长。
肌钙蛋白的优点
1.心肌细胞受到可逆和不可逆的损伤时, cTnI 就会从细胞里释放到血液中。不仅能检测出急性 心肌梗死病人,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如不稳定 性心绞痛、心肌炎。
2.有较长的窗口期,cTnI长达10天,甚至14天 。有利于诊断迟到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 绞痛、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3 诊断时间窗口期较短。
4 不敏感,对心肌微小梗死,心肌缺血不稳定性心 绞痛患者大多无增高,即使增高也不会超过上 限 两倍
肌红蛋白(Mb):
Mb是一种氧结合蛋白, 广泛存在于横纹肌(心 肌,骨骼肌)细胞中。
Mb分子量小,且位于细胞质内,故很快可以从 破损的细胞释放出来。 Mb是AMI发生后出现最早 的可测标志物。 AMI: 发病后1-2小时即可升高(升高幅度多超过 150ng/ml或增幅大于25%; 4-8小时多升高至 900ng/ml以上)
Myo
1-2h升高
7
6-9h达到高峰
6
Myoglobin CKMB
24-36h恢复正常水平
Troponin I
CK-MB
5
4-6h升高
4
8-24h达到高峰
3
48-72恢复正常水平
cTn I
2
4-6h升高
1
12-36h达到高峰
3-7d恢复正常水平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Hours after onset of Chest Pain
1. 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在心肌中 有较高含量;
2. 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可反映小范围 的损伤;
3. 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 4. 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 5. 能评估溶栓效果; 6. 容易检测并能快速得到结果,诊断价
值已为临床所接受。
常用心肌标志物检测项目
心肌三项 BNP 心肌酶谱
2.缺点: 1)特异性较差。 2)窗口期太短,回降到正常范围太快,峰值 在12h,急性心梗发作后16h后测定易见假阴性
肌钙蛋白(CTnI):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3个 亚单位(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 张过程中钙离子激活的调节蛋白。 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无其它亚型存在,故cTnI是一 种理想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cTnI在急慢心肌梗死后4-6h在血中高于正常阈值, 与CK-MB相近(4-6h升高),但出现晚于肌红蛋白(
3.肌钙蛋白血中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的较好的 相关性,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正确治疗。
cTnI的局限性
在心梗早期(0~6h)内,其敏感度仅 25%,不及肌红蛋白,后者敏感度为50%
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 效果较差
发作时间所对应的相关标记物(胸痛)
Times Upper Limit of Normal
4 治疗监控 当治疗有效时可明显下降,是 治疗有效的早期监测指标
综述
无论是传统的心肌酶谱,还是高特异 性、高敏感性的心肌蛋白,导致其异常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出现异常结果时临床医生应 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而且,建议心肌蛋白和 心肌酶谱同时检测,因为单一的心肌酶或心 肌蛋白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检测更有助于疾 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以及病情进展的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