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水质分析常用的方法和仪器

水质分析常用的方法和仪器

水质分析的方法与水中待测定成分的性质和含量有关系。

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化学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电极法等。

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光度法三种,容量滴定法又可分为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和酸碱滴定等,光度法又可分为比浊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光度法等。

表9—4列出了以上这些方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为了方便迅速地得到检测结果,现在各种水质分析项目的检测有向仪器方法发展的趋势,但水质的常规分析还是以化学法为主,只有待测成分含量较少、使用普通化学分析法无法准确测量时,才考虑使用仪器法,而且仪器法往往也需要用化学法予以校正。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污水处理厂分析化验室必须配备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

(1)精密仪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pH计、DO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浊度计、余氯测定仪、BOD5测定仪、CODc,测定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

(2)电气设备:BOD5培养箱、电冰箱、恒温箱、可调高温¯、六联电¯、恒温水浴箱、电烘箱、电动离心机、蒸馏水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磁力搅拌器等。

(3)玻璃仪器:烧杯、量筒、量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DO瓶、试管、比色管、冷凝管、橡皮奶头吸管、蒸馏水瓶、碘量瓶、洗气瓶、具塞锥形瓶、广口瓶、试剂瓶、称量瓶、容量瓶、分液©斗、圆底烧瓶、平底烧瓶、锥形瓶、凯式烧瓶、玻璃蒸发皿、平皿、©斗、玻璃棒、玻璃管、玻璃珠、干燥器、酒精灯等。

(4)其他设备:扭力天平、滴定管架、冷凝管架、©斗架、分液©斗架、比色管架、烧瓶夹、酒精喷灯、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定时钟表、操作台、医用手套、温度计、采样瓶、搪瓷盘、防护眼镜、洗瓶刷、滴定管刷、牛角匙、白瓷板、标签纸、灭火器、急救药箱等。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对于保障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地分析和解读水质监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环境的变化趋势,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水质改善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和解读要点,并提供相关的实用建议。

一、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1. 收集和整理数据在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前,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水质监测站、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测试等渠道。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分析非常重要。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填充缺失值、修正异常值、归一化处理等。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使数据更加规范和可靠,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绘制图表、制作统计图像等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等。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有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等,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4. 统计分析在进行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时,统计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总体分布、相关性、差异性等方面的分析。

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相关系数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

二、水质监测数据的解读要点1. 核心指标分析水质监测数据中常见的核心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水温、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

对于这些指标,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解读。

比如,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低溶解氧水平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2. 趋势分析水质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水环境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判断水质是否有改善或恶化的趋势,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趋势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法等。

3. 阈值分析水质监测数据中的某些指标有相关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和限值,通过与这些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水体的健康状况。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等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水质安全、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分析技术要求、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对于水中常见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采样方法、样品处理、分析仪器的选择和操作流程等内容,确保了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还涉及到了各种水体的分类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比如,对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的水体,国家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以适应不同水体的特点和污染物的特性,保证了水质分析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此外,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还对实验室的条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实验室在进行水质分析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比如洁净的实验室环境、精密的分析仪器、经验丰富的分析人员等,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和外部的质量评价,以验证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水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总之,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水质分析工作、提高分析水平、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够保证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保障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广大水质分析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水质分析工作,共同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环境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水质分析方法范文

水质分析方法范文

水质分析方法范文水质分析是指对水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和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水质分析方法主要通过采集水样、样品准备、测定和数据分析四个步骤来完成。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水质分析方法,并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样采集1.采样点的选择: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有代表性的采样结果才能准确反映水体的真实状况。

2.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容器应清洁无污染,选择玻璃瓶或塑料瓶,避免采用铁质容器。

3.采样时间和频率: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以获得水体的季节性和时变性信息。

二、样品准备1.水样的保存:采集到的水样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如无法立即送到实验室,应在4℃以下保存,并尽快处理。

2.过滤:适用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悬浮物,使样品更加清澈。

3.预处理:对于一些化学成分含量较低或难于测定的物质,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浓缩、干燥或萃取等。

三、测定方法1.化学成分分析(1)pH值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或电极法测定水样的酸碱性。

(2)溶解氧的测定:通过溶解氧电极法或化学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3)氨氮的测定:采用氨根试剂与水样中的氨氮反应,然后通过比色法或浊度计测定。

(4)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采用高锰酸钾试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然后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颜色深度。

(5)铜、铁、锌等重金属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2.微生物分析(1)可培养菌总数的测定:将水样接种在培养基上,经过适当时间的培养后,通过菌落计数形式测定。

(2)大肠菌群的测定:采用大肠杆菌试纸或大肠杆菌PCR法测定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含量。

3.物理性质分析(1)浑浊度的测定: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中悬浮物的数量和大小。

(2)色度的测定:根据水样中溶解性物质的含量和种类的不同,使用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3)温度、电导率和盐度的测定:使用相应的电子仪器测定水样的温度、电导率和盐度。

四、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将数据与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水的污染程度,评估水质状况,提出相应的措施。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1. 概述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水质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水质污染的分析方法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分析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

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水质污染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定量测定水样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来评估水质情况。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等。

2.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水质污染分析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常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的浓度测定,而红外光谱分析则可用于有机物的结构分析。

2.2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利用电化学电位的变化来测定水质中各种离子物质的浓度。

电化学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法、电位差滴定法和循环伏安法等。

其中,电导法适用于测定水质中的离子浓度,而循环伏安法常用于有机物的浓度测定。

2.3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一种层析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度测定。

在水质污染分析中,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而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有机化合物、无机离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分析。

3. 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通过利用生物学反应来检测和评估水质中的生物学特性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学分析方法包括细菌培养法、生物传感器法和生物显微镜观察等。

3.1 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污染分析方法,通过将水样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上,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观察培养基上是否产生菌落来判断水质是否受到细菌污染。

该方法适用于对水中细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3.2 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体或其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反应和信号传递来检测和测定水样中的污染物。

生物传感器法在水质分析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势。

环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方法

环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方法

环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方法在环境化学中,水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水质对于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水质分析方法是研究水的组成和性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测定水中各种物质的成分和特性来判断水的质量。

水质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化学中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

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性质对水的组分和性质进行测定的方法,如通过测定水的颜色、透明度、电导率、温度等物理性质来推断水的质量。

1、颜色测定法颜色测定法是根据水中溶解性颜料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比较被测水样与标准色板的颜色差异来判断水样中颜色物质的含量,从而推断水质的好坏和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2、透明度测定法透明度测定法是通过测量光线通过水样的能力来判断水样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

该方法是利用测量水样中的颗粒物的反射和透射光强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从而推断水质的好坏。

3、电导率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是利用水中的电解质对电流的导电能力进行测定。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水的电导率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来判断水的质量,通过测定水的电导率可以判断水中溶解性盐类的含量,通常用于检测水中有害离子质量的浓度。

4、温度测定法温度测定法是通过测量水的温度来判断水中的热状况。

该方法是通过电感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来推断水质的好坏。

水温对于生命体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温度测定法在环境化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测定水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浓度和性质的方法,如利用酸碱滴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1、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在静态条件下,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样品中的酸或碱,从而推断水样中的酸度或碱度,由此得到水中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和性质的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常用于检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的含量。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水质分析是指对水体中有害物质浓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水质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分析和化学性质分析两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质分析方法。

一、物理性质分析方法1.温度测定法:使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测定水体的温度。

温度是水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如影响生态环境、溶解氧含量等。

2.pH值测定法:使用pH电极或试纸,测定水体的酸碱度。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度或碱度。

3.溶解氧测定法:使用溶解氧电极或溶解氧仪,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长的必需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4.悬浮物浓度测定法:使用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水体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然后通过重量法或显微镜观察法,测定悬浮物的质量或计数。

悬浮物是水体中的固体颗粒,对水体浑浊度和自然景观的破坏有影响。

二、化学性质分析方法1.总固体含量测定法:使用烘干法或燃烧法,将水样中的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称重或比重计算法,测定总固体含量。

总固体含量是测定水体中各种溶解和悬浮固体的总量,可以反映水体的颗粒物质含量和浑浊度。

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法:使用COD仪器或试剂,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导致的化学氧耗量。

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

3.氮和磷含量测定法:使用光度计和化学试剂,测定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

氮和磷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富营养化现象有影响。

4.重金属测定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设备,测定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重金属是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水质分析方法,如溶解有机碳测定法、化学物质含量测定法、微生物污染检测等。

这些方法是根据水质分析的要求和目的的不同而选择的。

水质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制定水质管理措施、指导水处理和保护水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一、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是通过对水样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物理学方法包括:浊度分析、颜色分析和温度测量等。

1.浊度分析浊度是指水样中悬浮颗粒物质对光的散射能力。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硬度计测量水样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总体积。

高浊度值表明水样中有较多的悬浮颗粒,反之亦然。

浊度分析可以用于评估水的外观质量和悬浮物的含量。

2.颜色分析颜色是水样中溶解有机物或无机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能力。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测量水样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颜色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水的外观和污染程度。

3.温度测量温度是水样的物理性质之一,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测温方法有玻璃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等。

温度测量可以用于评估水的适用性和理化性质。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对水样中化学成分的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水质的成分和含量。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和电导率测定等。

1.pH值测定pH值反映了水样的酸碱性。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pH计测量水样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值测定可以评估水样的酸碱度,为水质评估和相关反应提供基础。

2.溶解氧测定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常用来检测水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生态健康。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溶解氧电极和溶氧分析仪等。

溶解氧测定可以用于评估水中的氧气溶解能力和抗菌能力。

3.电导率测定电导率是指水样中电流通过的能力,可以反映水样中的离子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电导率计测量水样中单位距离内的电导率。

电导率测定可以评估水的溶解性和电解质能力。

三、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对水样中的生物组织和生物活性的分析,来评估水质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常用的生物学方法包括:浮游生物监测、鱼类监测和微生物监测等。

1.浮游生物监测浮游生物是水体中游动自在的微小生物体,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拉网捕捞和流式细胞仪等。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水质是指水体所含有的各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等。

水质好坏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水质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水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水质分析方法。

水质分析的基本概念水质分析分类水质分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或其它实验方法判定水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等。

而定量分析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量定水样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如氨氮、磷酸盐等。

水质分析的采样水质分析的第一步是采样。

采样是指在水源或自流水口处,按一定的程序取样分析。

采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样的方法要严格遵守规定的程序。

另外,采样时要注意保持水样的原有特性,如不能接触空气,不能受到污染等。

水质分析的测定水质分析的测定是指将采样获得的水样,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出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主要分析项目包括基本指标、物理指标、生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

常见的水质分析方法基本指标测定基本指标是指水中的漂浮物质、色度、浑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物理性质。

这些指标是最基本的水质指标,其中pH值和溶解氧是水体生态环境的两个重要指标。

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很简单,只需使用简单的水质监测设备即可。

生化指标测定生化指标是指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无机碳(TIC)等。

这些指标主要反映水源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水体自净作用的强弱。

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一般使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进行分析,也可以使用氧化或还原反应等方法进行测定。

微生物指标测定微生物指标是指水体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如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也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方法一般使用生物学或者化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论水质分析在检测水源和水质污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出水体样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及其含量,及时发现和预防水源污染。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

水质污染分析方法对于水质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容量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等。

(一)容量分析法不需要特别仪器,而且具有方法简单、快速和精准度高的特点,但只适用于含量较高的成分的测定。

(二)光学分析法是依据物质对电磁波的须射、汲取、散射等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包括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荧光分折法和比色分析法等。

其中以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原于汲取分光光度法用得多。

比色法分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

这两种方法在水质分析中均占紧要地位。

目视比色法当使用高型纳氏比色管时,能辨别出淡的色调,比色管便宜易得,操作简单,不会因仅器、电源故障而停止操作,特别适用于日常检验和现场测定。

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较目视比色法多而杂,但其精密度较高,不受自然光线和分析者视力误差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故重现性高。

利用光电仪器比色可对水样的颜色、浊度的干扰进行较的校正,不需要每次配制成套的标准色列或人工色列作为比较。

光电比色法在应用上也有局限性,如分析者常感到有时视力可辨别出的淡色调或浊度,在仪器上却难以辨别;仪器又受电源和仪器效能的影响而更改其灵敏度,此外仪器的维护要求较高。

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以高压火花或电弧激发,使元素的原丁或离子发出特征线,经过分光后在玻璃感光板上摄谱。

出于各种元素具有特征性的光谱线,可作定性用,依据谱线强度可进行定量测定。

光掐分析法可用作微量分析,其优点是用量少、灵敏度高、可同时测量多种元素;缺点是装锐多而杂、操作要求高、不能区分不同价的元素。

此法曾用于测水中银、铝、硼、铬、钢、铁、钳、锰、镁、锌、钡、钻、钥、钒等元素。

原于汲取分光光度法是在持测元素的特有波长下,通过测量样品的原子蒸气对辐射汲取的程度,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故为汲取光度法之一。

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可测定四十多种元素,常用于测定水中铅、锌、捅、锰、钻、镁、铂、镍等。

冷式原子汲取光谱分析法适用于测汞(如汞蒸气浓度测定仪)。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包括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化学分析法:通过收集水样,并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试剂处理,比如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浊度测定、硬度测定、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检测等。

2. 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可以检测水中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含量。

3. 生物学检测法:包括微生物培养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可以检测水中细菌、病毒、藻类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4. 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极谱法、电导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等,可以测定水中的离子浓度、电导率等电化学参数。

5.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生物材料和传感器技术,制作出可以检测水中特定成分的生物传感器,比如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等。

6.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水质监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悬浮细胞或微粒经电场荷作用排列成单一纵列通过激光器束,并通过不同的光学仪器对这些细胞进行测定、计数、分析和鉴定。

判断水质污染的几个方法

判断水质污染的几个方法

判断水质污染的几个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化学分析、微生物分析、大气污染物测量直接观察是最简单的判断水质污染的方法之一。

通过用眼睛观察水的外观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水质是否受到污染。

例如,如果水有异味、浑浊或出现悬浮物,可能表示水质受到了污染。

化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

通过测试水样中溶解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可以判断水质是否超出了安全标准。

例如,可以测试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质等的含量来评估水质的好坏。

微生物分析是用来判断水质卫生状况的方法。

通过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存在和数量,可以评估水质是否受到了污染。

如果水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可能会导致水源的不安全,因此通过微生物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大气污染物测量也是一种判断水质污染的方法。

某些大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可能会降落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通过测量水体中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可以判断水质是否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总的来说,判断水质污染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化学分析、微生物分析和大气污染物测量。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结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水质的好坏,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然而,仅仅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判断水质污染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水质,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水的pH值、氧含量、溶解氧、温度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水质标准和指标的要求也可能存在差异,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进行判断。

此外,定期监测水质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也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和生态环境状况。

水质监测分析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水样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测量,以评估水质指标。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1. 温度测定:通过温度计或测温仪器测定水样的温度,了解水体的热状况,温度的变化可以指示水体的污染程度。

2. pH值测定:利用pH计或指示剂测定水样的酸碱度,pH值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

3. 溶解氧测定:通过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水平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水样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揭示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1. 总氮和总磷测定:通过封闭酸化消解法或紫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营养盐状况。

2. 溶解有机碳测定:利用高温燃烧法或紫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有机碳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来源和富营养化程度。

3. 重金属测定: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评估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三、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通过对水体中的生物指标进行分析,评估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以反映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常用的生物学分析方法包括:1.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研究:通过对水样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进行鉴定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状况。

2. 生物化学参数测定:通过测定水样中的生物标志物,如叶绿素含量、藻类生长速率等,反映水质中藻类生物的丰度和生产力,以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水样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
1. 物理分析方法
(1)浊度法:通过测定水中悬浮颗粒引起的光线散射来确定水的浊度,进而判断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

(2)色度法:通过色谱分析水中色素的种类及含量,如COD、氨氮、总有机碳等。

(3)温度法:通过测量水体温度,评估水体的热污染情况。

2. 化学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法:包括显色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法等,主要用于水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2)谱学分析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主要用于水中各种化合物的检验鉴定。

3. 生物学分析方法
(1)微生物学分析法:通过测定水样中细菌、藻类、病毒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水体的生物污染状况。

(2)生物指标法:通过测定水中生物种群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程度。

(3)水质生态毒理学分析法:通过测定水体对生物的毒性作用,判断水体污染程度。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的方式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的方式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的方式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的水质分析和解读结果有助于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解读的方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水质监测数据。

一、水质监测数据的基本指标水质监测数据中包含了多个基本指标,如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等。

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各项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标准,以便更好地分析水质数据。

二、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统计参数,进而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分析、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1. 均值分析均值分析是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我们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

如果平均值超过了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表明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反之,如果平均值低于水质标准,表明水体的污染程度较低。

2. 频率分析频率分析是对水质监测数据中各项指标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统计各项指标的分布频率,我们可以了解水体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出现概率。

频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水体的水质状态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存在临界点等。

3.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用来研究水质监测数据中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其之间的相关程度和趋势。

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三、水质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除了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也是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水体污染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热点分析热点分析是一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

水质分析方法

水质分析方法

目录一、PH值(电极法) (1)二、电导率(电导仪法) (2)三、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3)四、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5)五、氯离子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7)六、浊度(分光光度法) (8)七、铁离子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9)八、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 (11)九、总磷酸盐含量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3)十、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根 (15)十一、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17)一、PH值(电极法)一、酸度计的标定1.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PH测量状态;2.按“温度”键,进入温度调整状态,使温度显示值和溶液温度一致,然后按“确认”键,仪器确认溶液温度后回到PH测量状态(温度设置键在mV测量状态下不起作用);3.按“标定”键,此时显示“标定1”“4.00”及“mV”,把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4.00的GR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中,仪器显示实测的mV值,待mV读数稳定后按“确认”;4.仪器显示“标定2”“9.18”及“mV”,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9.18的GR硼砂标准缓冲溶液中,仪器显示实测的mV值,待mV读数稳定后按“确认”键,标定结束,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

二、测量溶液PH值1.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2.用温度计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值;3.按“温度”键,调整温度,是显示值与被测溶液温度一致,然后按“确认”键,仪器确定溶液温度后回到PH测量状态;4.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值;5.记录溶液PH值后,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将水用滤纸吸干后套上电极套。

缓冲溶液的配制:1.PH=4.00溶液:用GR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溶解于1000mL的高纯去离子水中;2.PH=6.86溶液:用GR磷酸二氢钾3.387g、GR磷酸氢二钠3.533g,溶解于1000mL的高纯去离子水;3.PH=9.18溶液:用GR硼砂3.80g,溶解于1000mL高纯去离子水中。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

水质分析方法介绍水质分析是评估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性质和类别的过程。

这对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质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理化方法:-pH值测定:pH值是描述溶液酸性或碱性的指标。

可以用玻璃电极和示波器进行测定。

-电导率测定:电导率是溶液中离子存在程度的衡量标准。

可以用电导仪或电导率计进行测定。

-温度测定:水体的温度对水生态系统很重要。

可以使用温度计或红外测温仪进行测定。

2.化学方法:-水质成分分析:此类分析包括测定水中悬浮物、溶解物和有机物的含量。

-悬浮物:可使用滤纸或膜过滤器进行固体悬浮物的测量。

-溶解物:可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色度计、比色计、离子选择电极和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

-有机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进行分析。

-水质污染物测定:这包括有毒金属、有机污染物、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有毒金属: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质谱仪进行检测。

-有机污染物:可以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进行分析。

-营养元素:可以用比色计、分光光度计和离子色谱仪进行测量。

-微量元素:可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

3.生物学方法:-水体生物分析:通过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查和测量,来评估水质的健康状况。

-水中细菌和寄生虫的检测: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病原体等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传感器和仪器:-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水质传感器和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多个水质参数,例如pH值、电导率、溶解氧、温度和浊度等,这些仪器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于监测和控制水质。

总的来说,水质分析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根据需要和仪器设备的可用性选择适当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评估和监测水质,从而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确保人类健康。

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分析

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分析

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分析1. 引言水质分析是评估水体健康状况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样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水质分析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2. 样品采集和处理在进行水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采集水样。

水样的采集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采集的水样能够真实地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采集前应先准备好必要的采样器具,并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采集时应注意不要受到外界污染,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或塑料等材料的容器。

采集完成后,应将水样密封储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常见水质参数的分析方法3.1 pH值的测定pH值是评价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pH值的测定可以使用玻璃电极、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等方法。

其中,玻璃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准确测定pH值的方法,通过测量水样的电位差来确定pH值。

3.2 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是评价水体中氧气含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溶解氧测定方法有氧电极法和化学法。

氧电极法通过测量水样中氧气对电极产生的电流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化学法则是利用氧与还原剂反应产生的氧化物对样品中的溶解氧进行测定。

3.3 含氯量的测定含氯量是评价水体中余氯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水的消毒效果。

测定含氯量可以使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或试剂盒等方法。

氯离子选择电极法通过测量水样中氯离子对电极产生的电势来确定含氯量;试剂盒法则是利用特定试剂与氯发生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测定含氯量。

3.4 总悬浮物的测定总悬浮物是评价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指标,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浊度。

总悬浮物的测定可以使用滤膜法或重量法。

滤膜法通过将水样过滤并将过滤膜质量的变化作为总悬浮物的测定结果;重量法则是通过将水样蒸发至干燥,然后将残渣的质量作为总悬浮物的测定结果。

4. 数据分析与解释完成水质分析后,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与解释。

可以根据相关水质标准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水质分析化验方法

水质分析化验方法

水质分析化验方法水质分析化验是通过对水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分析,以确定水质的性质、成分、污染物浓度等参数的过程。

水质分析是确保水资源安全、保护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水环境监测、环保评估、饮用水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质分析化验方法。

首先,常用的物理指标分析方法有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电导率测定等。

pH值是衡量水中酸碱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电极法或试纸法进行测定。

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解氧仪、溶解氧测定仪等设备进行测定。

电导率是水样中导电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电导仪进行测定。

其次,常用的化学指标分析方法有氨氮测定、溶解性总固体测定、硬度测定等。

氨氮是水中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浓度,常用的测定方法有Nessler法、酚酞法等。

溶解性总固体是水中固体物质的总浓度,可以通过蒸发法或干燥法进行测定。

硬度是水样中钙、镁离子浓度的指标,可以通过直接滴定法、EDTA滴定法等进行测定。

此外,常用的有机指标分析方法有化学需氧量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挥发酚测定等。

化学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需氧的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标准滴定法、电极法等。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水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氧的量,常用的测定方法为标准试验法。

挥发酚是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类,可以通过萃取法、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最后,常用的微生物指标分析方法有总大肠菌群测定、大肠杆菌测定等。

总大肠菌群是水样中肠道菌群的一类指标,可以通过培养法进行测定。

大肠杆菌是肠道细菌中具有艾希菌特征的一类细菌,可以通过膜过滤法、营养琼脂培养法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水质分析化验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测定水质的性质、成分、污染物浓度等指标,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常用的方法涵盖了物理、化学、有机和微生物等方面,可以综合分析水质的多个方面,为水环境监测和饮用水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生活和环境保护,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和实验技巧。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确定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用定量试剂溶液滴定水样中一种可反应的物质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测定硬度、酸度、碱度等指标。

操作时,先将一定量的试剂溶液加入到少量的水样中,掌握滴定速度,当试剂与水样中的反应物完全反应时,记录下需要的试剂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反应物的浓度。

2. 比色法比色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吸光度上的不同特性,测定水样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它通常用于测定水中铁、锰等金属离子的含量。

比色法适用于各种水质的测定,准确度高,操作简单。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测定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浓度,检测水体颜色和浊度等。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分析土壤、环境水样质量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测定微量元素。

5.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物的水样中氧化还原电位、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水体中有机物、无机物等物质的含量等分析。

二、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将水样的物化性质加以测量和分析,如比重、流动性、电导率等来研究水质等级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离子色谱分析法、动态粘度法、溶解氧测定法等。

1.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测定水中离子质量和数量含量的标准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分析大量离子分子,如无机阴离子、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等离子体系。

动态粘度法是测量液体阻力大小的方法,粘度越小,水体中的离子浓度越低,水质越好。

3. 溶解氧测定法溶解氧测定法主要是通过在水中溶解氧气的饱和状况下,测定剩余溶解氧浓度的方法来评价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从而判断水质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现状基准年 2000年 • 资料要求 无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地区,可以近1~2年 的水质监测资料代替,或以补测资料代替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必评水质项目 pH值、矿化度(M)、总硬度(以CaCO3计)、氨 氮、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 总大肠菌群等7项 • 增选项目 氟化物(以F表示)、氯化物、氰化物、碘化物、 砷、硝酸盐、亚硝酸盐、铬(六价)、汞、铅、 锰、铁、镉、化学需氧量以及其它有毒有机物或 重金属等
基本规定
• 计算分区中水质监测值
计算分区内只有一个选用水质监测井时,以 其确定 计算分区内有多个选用水质监测井时,各选 用水质监测井同一项目的各次实测值的算术 平均值或面积加权值作为该计算分区该项目 的水质监测值
基本规定
•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 水质控制标准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评价区的确定 日开采量为5万m3~15万m3大型地下水水源地 和日开采量大于15万m3的特大型地下水水源 地 未形成超采区时,以生产井布井区为评价区 已形成超采区时,以相应超采区确定为评价 区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评价内容及技术要求 内容:地下水化学分类、水质现状评价、水 质变化趋势分析和地下水污染分析 评价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同上 选用水质监测井:适当加密 注重“三致”物质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趋势分析方法 绘水质动态变化曲线,分析历年变化情况 记录有显著动态变化的监测项目名称以及监测 起止年份、监测值,计算监测起止期间监测值 年均变化量和年均变化率: 选取有显著变化的监测项目i,该监测项目i 在起始监测年份(t1)的监测值为Ci1,在终止监 测年份(t2)的监测值为Ci2,则该监测项目监测 值的年均变化量△Ci为: C −C
地下水污染分析
• 污染源及重点区 水质低劣的地表水体(如排污河道、纳污湖 库塘坝等)、污灌区、农药化肥施用量较高 的农田及废弃物堆放场等 地下水污染分析的重点区域是污染源附近, 尤其是位于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水源地
地下水污染分析
• 地下水污染程度 污染指数Pi :
C i Pi = C i0
Ci为项目i 2000年左右的监测值 Ci0为项目i 1980年左右的监测值 若Pi大于1,则表明地下水遭到污染,Pi越大, 表示污染程度越严重
基本规定
• 评价内容
地下水化学分类、水质现状评价、水质变 化趋势及地下水污染分析
• 评价单元
以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形成的计算 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
基本规定
• 选用监测井
每个计算分区至少有一眼选用的水质监测井 面积大于500km2和有地下水超采区的计算分 区,选用水质监测井应适当加密 必要时,补测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
绘制现状地下水水质类别分布图(附图2-8-3)
勾绘计算分区界线,点绘选用监测井位置 标出计算分区现状地下水水质类别,并标出相应关 键项目名称及其监测值 圈定出不同水质类别地下水分布区,并标出分布面 积 各水质类别的着色要求: Ⅰ类 — 蓝 Ⅳ类 — 粉红 Ⅱ类 — 绿 Ⅴ类 — 深红 Ⅲ类 — 黄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成果要求 填报各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成果表(附表2-8-7) 面积指评价区面积,要求精确至个位 水质监测项目的监测值,为评价区内各选 用水质监测井相应监测项目监测值的算术 平均值或面积加权平均值
结束 谢谢
2002年8月27日
* 超标是指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超过控制标准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成果要求 绘制地下水pH值、矿化度和总硬度现状分区图 (附图2-8-2)
pH值分区:pH≤6.0,6.0~6.5,6.5~7.0,7.0 ~7.5,7.5~8.0,8.0~8.5,8.5~9.0,>9.0 矿化度(M,g/L)分区:M≤1,1~2,2~3,3~ 5,>5(标出分区面积) 总硬度(N,mg/L)分区:N≤10,10~30,30~ 50,50~85,85~150,150~250,250~350, 350~450,450~550,550~650,>650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 93 )中Ⅲ类水标准值的上限值
基本规定
• 水质评价方法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确定地下水水质的类别
• 关键项目
用于确定地下水水质类别的监测项目
地下水化学分类
• 资料要求
充分收集2000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缺资料地区,可以近1~2年的监测资料代 替,或用补测资料代替
地下水化学分类
• 成果要求
按照上述分析成果,填报现状水平年地下水化学分 类成果表(附表2-8-1)
三 级 区 地级 行政区 监测 井编 号 监测 井位置 地下水 性质*1 监测 时间 矿化度 (g/L) Na++K+ (mg/L) Ca2+ (mg/L) Mg2+ (mg/L) HCO3(mg/L) SO42(mg/L) Cl(mg/L) CO32(mg/L) 地下水 化学类型
地下水污染分析
•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污染物进入 地下水体中,造成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或生物性质发生变化,降低了其原有使用价 值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分析
• 主要对象 近期由于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地下水水质具有 明显恶化趋势的地下水 重点是被污染的地下水水质已经达到IV、V类 水的地下水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
填报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表(附表2-8-2)
水质类别用罗马数字填写 监测值精确位数要求规定:
• pH值和矿化度精确至十分位 • 总硬度及大肠菌群精确至个位 • 氨氮和挥发性酚类要求取二位有效数字 • 高锰酸盐指数精确至百分位
地下水劣质区:水质为IV类或V类的区域 面积在水质类别分布图上量取,并精确至百分位 超标率精确至十分位,超标指数取二位有效数字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培训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
目的任务与思路
• 目的任务 了解我国的地下水水质状况,为制定地 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措施提 供技术依据
目的任务与思路
• 思路
选用监测井 本底值→现状值 现状值 多年监测值 计算分区 水文地球化学异常 现状水质类别 质、量统一 变化规律、原因 污染源、成因 全面评价水质 地下水化学类型 水质现状 变化趋势 地下水污染 城镇生活、生产 地下水水源地
• 选用监测项目 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 酸根及矿化度
地下水化学分类
• 分析方法—舒卡列夫分类法(见附录Ⅱ-5) 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Na+、Ca2+、Mg2+、 HCO3-、SO42-、Cl-,K+合并于Na+)及矿化度 划分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将6种主要离子中含量大 于25%毫克当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组合, 得到49型水,并将每型用一个阿拉伯数字作 为代号
地下水化学分类─ 舒卡列夫分类方法
舒卡列夫分类图表
超过25% 毫克当量 的离子 Ca Ca+Mg Mg Na+Ca Na+Ca+ Mg Na+Mg Na HCO3 1 2 3 4 5 6 7 HCO3+SO4 HCO3+SO4+Cl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HCO3+Cl 22 23 24 25 26 27 28 SO4 29 30 31 32 33 34 35 SO4+Cl 36 37 38 39 40 41 42 Cl 43 44 45 46 47 48 49
*2
备 注




注:*1 地下水性质指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岩溶水或基岩裂隙水; *2 地下水化学类型采用舒卡列夫分类。
地下水化学分类
根据各计算分区地下水化学分类成果,绘制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图(附图2-8-1) 以1:100万电子图为工作底图,在图中点 绘出各选用水质监测井,并在其旁侧标示 相应的舒卡列夫分类表达式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 ) • 水质超标程度 超标指数:
Ci CBi= CIII上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超标率
按监测井数目计算:
m超标监测井个数 γ n超标率= ×100% n计算区内监测井总数
按控制面积计算:
γ A超标率=
A超标监测井控制的面积 A计算区内面积 ×100%
∆Ci =
i2 i1
(t 2 − t1 )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方法
该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年均变化率RC则为:
∆C i RC = × 100% Ci1
将地下水中监测项目i的变化趋势分成 恶化(RC>5%) 稳定(-5%≤RC≤5%) 改善(RC<-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方法源自当监测资料系列较长时,可采用图示法、回 归分析法分析地下水各监测项目的变化趋势 在各监测项目监测值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 对计算分区的地下水水质近期变化趋势进行 综合分析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
确定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量的水质类 别——质与量的统一 填报不同质的地下水资源量状况表(附 表2-8-3)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资料要求 选用质量较好、监测年份多且具有代表性的 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作为地下水水质变化趋 势分析的选用水质监测井 填报地下水水质监测成果表(附表2-8-4)
地下水污染分析
• 成果要求 绘制地下水污染区分布图(附图2-8-6) 点绘选用监测井 以污染指数Pi大于1的区域确定为地下水污 染区(包括海水入侵区和咸水入侵区) 标绘出IV类和V类水的分布区
地下水污染分析-成果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