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方面的伟大成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 技方面的伟大成就
成员:宋娟娟 贺雨欣 汤芸 黄冠黎 王珏 安静 霍兰兰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回顾
•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 的发展,有很大成就,也有不尽如人意之 处。对此,国内外讨论很多,大家也有很 多切身体会。本文试图做的,是对这一时 期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的得失, 做一个总结回顾。因资料缺乏,要做这项 工作,着实不易。这是初稿,贴出来,供 行家讨论批判。若其中年代、史实记忆有 误,万望指正
「第二阶段(1985-1993):竞争与市场」
•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运行机制方面, 要改革拨款制度,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研工作;国家项目, 要引入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在组织机构方面,改变部门分割、行业 分割等科研与生产脱节现象,提高企业R&D能力;在人事制度方面, 推进人才流动。
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的前身。
也是1982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由计委、科委牵头的“科技 攻关计划”开始实施。
1
• 这一阶段,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扬眉吐气的时刻。知识 的力量作为一种信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陈景润、 蒋筑英等科学家代表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学好数理 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流传市井的口号。千军万马, 拥挤在通往大学之门的独木桥上。 经费投入上,对知识分子而言,也是黄金时代。这 时,科研经费短缺不是主要矛盾。当时的制度是中央财 政拨款制度,研究机构的经费按照预算下拨。科研任务 要么是上级下达,要么是自由选题。临时有任务,上级 往往还要追加经费。
除以上科技计划外,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性文件。根据 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1993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
• 1994年,国务院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 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R&D支出将达到全国 GDP的1.5%,但事实上只达到了不到1%;
由此,国家迎来科学的春天。 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大批知识分子重新回到教学科研 岗位。 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相继恢复。科协和专业学会积极开展工作。 构。
中国科学院大批划归地方的研究机构重新回归,并成立一批新的科研机
《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专利法》相继颁布实施。
近几年,国家明显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对科技产业化 项目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对科研机构专制为企业 给予专项政策支持。1999年5月,颁布国家经贸委管理 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2000年7月,发 布建设部等11个部门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看起来, 这次转制,不再停留在文件上,而是动真格的了。转制 的具体结果不太了解,可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特征,可以用调整和创新 来概括。这是因为:
1985年,实施星火计划;
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 对于开发型科研机构开始逐步减拨事业经费;
1
• 1986年,国家实施“863”计划,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研项目 通过竞争获得;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 1987年,人大审议通过《技术合同法》; 1988年,北京市在海淀区设立新技术开发区; 1988年,中国科学院实施“一院两制”发展模式; 1988年,火炬计划诞生; 1989年,中科院、教委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 1990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 1 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
• 1992年,实施攀登计划;
1992年,国家科委、体改委颁布《关于分流人才、调整机 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重大科技 项目竞争立项。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发展的方针,是“面向和依靠”,即经济 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90年代实施攀 登计划后,又加上了一句,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如果要概括这一 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的话,用“市场与竞争”应该是比 较恰当的。可以说,这一阶段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都是围绕 着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的。
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要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这 种新陈代谢过程,科技系统出现了很多变化。主要有:(1)几 乎每一所高等院校,每一家科研机构都开办了一家或几家公司, 从事经营活动;(2)研究机构大多事业费不足,必须依靠通过 竞争从外部获得的经费才能维持;(3)一大批科研人员“下 1 海”,投入市场;(4)科研人员必须“创收”,否则难以为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科技体制改革有些矫枉过正了。尽 管出发点和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在政策措施上,多少有点忽 略了科技人员的承受能力。1985年全国ຫໍສະໝຸດ Baidu围内还没有确立市场 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科技人员推向市场,近乎残 酷。也就是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式的路线,并取 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时候,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采用的则是类似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休克疗法”。
这一时期基本上是针对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的中 国科技体制所进行的恢复元气的工作。虽然在整个过 程中,有过局部的调整与创新,但总体来讲,是对文 革前奉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 可圈可点的重要史实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中止工农兵大学生报送制 度,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正轨。
1
• 1978年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明确20世纪实现 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化之一,并被认为是四化的关键)作为国 家战略目标。
当时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可说明政府对科技界 的不满:大量科研经费投下去,连个水泡儿都没见着。 这个比喻流传很广,以至于在科研管理部门,“冒泡儿” 成了出重大科研成果的代名词。
“穷则思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震动科技界的 重大政策调整,经过酝酿、论证,终于出台了。这就是 1985年3月3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科技体制随即进入了“竞争与市 场”阶段。 1
1
• 中国科技政策环境的演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1985年为“恢复与重建”阶段;1985 年——1993年为“竞争与市场”阶段;1993年至今为 “调整与创新”阶段。各阶段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的, 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叙述方便。对三个阶段的政策 环境演变,分别简要评述如下:
「第一阶段(1978-1985):恢复与重建」
1987年,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 干规定》,将1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为七条措施,照抄如下: (1)政研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把科研机构逐步下放到企业、 企业集团、行业和中心城市;(2)以技术开发工作为主的大多数科 研机构,特别是从事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都应逐步进入企业;(3) 其他技术开发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经济建设;(4)科研机构要 精简缩编;(5)适当加快科研事业费的削减速度;(6)全面实行所 长负责制;(7)逐步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 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继续贯彻1985年以来的改 革思路; 1996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法》;
1997年,国家科委颁布《“九五”期间科教兴市工 作要点》;
1
• 在1998年开始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教委确 定了重点支持的10所高等院校,其中,尤其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得到了巨额的资助;
1
• 除了在高等教育系统实施的211计划以外,1993年以来其他支持 科研基地建设的国家计划还包括:(1)1996年开始实施的针对 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在数家大型企业建立R&D中心,被 资助的企业包括海尔,长虹等;(2)199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 试点的“知识创新工程”。 此外,国家已经确立的科研计划继续实施,而且在支持基础 研究方面,有更大的动作。1997年,开始实施的“973计划”, 是继自然科学基金和攀登计划后又一个高强度的以支持基础研究 为主的国家计划。 上述计划的投资额度明显超过80年代开始实施的国家计划, 也算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一个反映吧。
• 科研院所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份优秀人才通过到社会 上竞争国家项目和地方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较为充 足,市场体制使他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大多数科研人 员,则是整日惶惶,朝不饱夕。他们的处境,一个字: “难”。
社会上,科研人员不再是天之骄子,社会地位一落 再落。社会分配的脑体倒挂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竟出现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现象。看到在 国内从事科学研究的处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优秀 毕业生不是流向科研单位或者留校读研,而是投身商海, 或者出国留学。
有老科学家估计,这次改革对科研系统的冲击,可能不弱 于文革。这当然是极端的估计,事实上负面效应不至于这么大。 但,我们回头反思,是否当时可能有更好的、更科学的、更稳 妥的改革方案呢?
1
「第三阶段(1993至今):调整与创新」
• 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 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项目设 立的。为了获得这些科研项目而开展的竞争,是以科学家为主体进行 的,科研单位、部门仅仅起到部份协调作用。这种状况造成的一个负 面的影响,就是研究所领导对下属科研人员的研究选题、项目管理等 等很难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因而很难对研究所的长远发展进行深入的 思考。这一时期,似乎无论国家立项,还是科研院所发展,都难以避 免短期行为。 1993年,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调整,其标志就是国家教委于当年 开始实施的“211工程”。211工程的含义是到2000年,国家教委准 备重点支持国内100所高等院校的建设,每个院校的平均支持强度为 1亿人民币。211即取自上述三个数字的字头。 211计划是一项以支持科学研究基地为主的国家计划,明显有别 于以往的以项目为龙头的国家计划,这是国家科技政策演化进入第三 个阶段的标志
这一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有成功的地方,比如, 打破大锅饭,在项目申请和立项方面,成功引入了竞争 机制;部份科研人员分流,进入企业;通过国家项目的 资助,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1
• 另一方面,科技体制改革的代价也是很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 知识分子收入降低,社会地位下降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后果就 是科研队伍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青黄不接。还有,由于减少科 技事业费,又赶上国际书刊价格上涨最快的年头,基本科技信 息源的保障成了日益尖锐的问题。
1
• 198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上述改革思路, 同时强调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鼓励和 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直接介入经济领域, 并支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科研机构的发展。
这一阶段,国家出台的其他科技政策,都是在上述 三项政策规定的大框架下做出的。从1985年到1993年, 出台其他主要科技政策有: 1985年,国家科委、教育部、中科院开始试办博 士后流动站;
当时的主要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结构性问题。 比如,五路科研大军(中科院、高校、部委研究机构、 地方研究机构、军口研究机构)互不通气,各自为政, 造成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机构和生产机构脱节, 造成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科研队伍臃肿,效率低下, 造成经费上的浪费;等等。 1
• 这样一个制度环境,对恢复、建立和保持一个相当规模 的科研队伍,对于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基本建 设,功不可没。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在国力尚不 够强大、财政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对于科研的投入,是 不划算的。从创新系统的角度看,当时的科研体制,效 率太过低下。
成员:宋娟娟 贺雨欣 汤芸 黄冠黎 王珏 安静 霍兰兰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回顾
•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 的发展,有很大成就,也有不尽如人意之 处。对此,国内外讨论很多,大家也有很 多切身体会。本文试图做的,是对这一时 期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的得失, 做一个总结回顾。因资料缺乏,要做这项 工作,着实不易。这是初稿,贴出来,供 行家讨论批判。若其中年代、史实记忆有 误,万望指正
「第二阶段(1985-1993):竞争与市场」
•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运行机制方面, 要改革拨款制度,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研工作;国家项目, 要引入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在组织机构方面,改变部门分割、行业 分割等科研与生产脱节现象,提高企业R&D能力;在人事制度方面, 推进人才流动。
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的前身。
也是1982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由计委、科委牵头的“科技 攻关计划”开始实施。
1
• 这一阶段,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扬眉吐气的时刻。知识 的力量作为一种信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陈景润、 蒋筑英等科学家代表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学好数理 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流传市井的口号。千军万马, 拥挤在通往大学之门的独木桥上。 经费投入上,对知识分子而言,也是黄金时代。这 时,科研经费短缺不是主要矛盾。当时的制度是中央财 政拨款制度,研究机构的经费按照预算下拨。科研任务 要么是上级下达,要么是自由选题。临时有任务,上级 往往还要追加经费。
除以上科技计划外,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性文件。根据 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1993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
• 1994年,国务院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 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R&D支出将达到全国 GDP的1.5%,但事实上只达到了不到1%;
由此,国家迎来科学的春天。 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大批知识分子重新回到教学科研 岗位。 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相继恢复。科协和专业学会积极开展工作。 构。
中国科学院大批划归地方的研究机构重新回归,并成立一批新的科研机
《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专利法》相继颁布实施。
近几年,国家明显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对科技产业化 项目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对科研机构专制为企业 给予专项政策支持。1999年5月,颁布国家经贸委管理 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2000年7月,发 布建设部等11个部门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看起来, 这次转制,不再停留在文件上,而是动真格的了。转制 的具体结果不太了解,可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特征,可以用调整和创新 来概括。这是因为:
1985年,实施星火计划;
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 对于开发型科研机构开始逐步减拨事业经费;
1
• 1986年,国家实施“863”计划,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研项目 通过竞争获得;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 1987年,人大审议通过《技术合同法》; 1988年,北京市在海淀区设立新技术开发区; 1988年,中国科学院实施“一院两制”发展模式; 1988年,火炬计划诞生; 1989年,中科院、教委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 1990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 1 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
• 1992年,实施攀登计划;
1992年,国家科委、体改委颁布《关于分流人才、调整机 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重大科技 项目竞争立项。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发展的方针,是“面向和依靠”,即经济 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90年代实施攀 登计划后,又加上了一句,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如果要概括这一 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的话,用“市场与竞争”应该是比 较恰当的。可以说,这一阶段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都是围绕 着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的。
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要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这 种新陈代谢过程,科技系统出现了很多变化。主要有:(1)几 乎每一所高等院校,每一家科研机构都开办了一家或几家公司, 从事经营活动;(2)研究机构大多事业费不足,必须依靠通过 竞争从外部获得的经费才能维持;(3)一大批科研人员“下 1 海”,投入市场;(4)科研人员必须“创收”,否则难以为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科技体制改革有些矫枉过正了。尽 管出发点和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在政策措施上,多少有点忽 略了科技人员的承受能力。1985年全国ຫໍສະໝຸດ Baidu围内还没有确立市场 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科技人员推向市场,近乎残 酷。也就是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式的路线,并取 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时候,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采用的则是类似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休克疗法”。
这一时期基本上是针对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的中 国科技体制所进行的恢复元气的工作。虽然在整个过 程中,有过局部的调整与创新,但总体来讲,是对文 革前奉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 可圈可点的重要史实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中止工农兵大学生报送制 度,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正轨。
1
• 1978年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明确20世纪实现 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化之一,并被认为是四化的关键)作为国 家战略目标。
当时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可说明政府对科技界 的不满:大量科研经费投下去,连个水泡儿都没见着。 这个比喻流传很广,以至于在科研管理部门,“冒泡儿” 成了出重大科研成果的代名词。
“穷则思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震动科技界的 重大政策调整,经过酝酿、论证,终于出台了。这就是 1985年3月3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科技体制随即进入了“竞争与市 场”阶段。 1
1
• 中国科技政策环境的演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1985年为“恢复与重建”阶段;1985 年——1993年为“竞争与市场”阶段;1993年至今为 “调整与创新”阶段。各阶段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的, 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叙述方便。对三个阶段的政策 环境演变,分别简要评述如下:
「第一阶段(1978-1985):恢复与重建」
1987年,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 干规定》,将1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为七条措施,照抄如下: (1)政研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把科研机构逐步下放到企业、 企业集团、行业和中心城市;(2)以技术开发工作为主的大多数科 研机构,特别是从事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都应逐步进入企业;(3) 其他技术开发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经济建设;(4)科研机构要 精简缩编;(5)适当加快科研事业费的削减速度;(6)全面实行所 长负责制;(7)逐步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 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继续贯彻1985年以来的改 革思路; 1996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法》;
1997年,国家科委颁布《“九五”期间科教兴市工 作要点》;
1
• 在1998年开始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教委确 定了重点支持的10所高等院校,其中,尤其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得到了巨额的资助;
1
• 除了在高等教育系统实施的211计划以外,1993年以来其他支持 科研基地建设的国家计划还包括:(1)1996年开始实施的针对 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在数家大型企业建立R&D中心,被 资助的企业包括海尔,长虹等;(2)199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 试点的“知识创新工程”。 此外,国家已经确立的科研计划继续实施,而且在支持基础 研究方面,有更大的动作。1997年,开始实施的“973计划”, 是继自然科学基金和攀登计划后又一个高强度的以支持基础研究 为主的国家计划。 上述计划的投资额度明显超过80年代开始实施的国家计划, 也算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一个反映吧。
• 科研院所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份优秀人才通过到社会 上竞争国家项目和地方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较为充 足,市场体制使他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大多数科研人 员,则是整日惶惶,朝不饱夕。他们的处境,一个字: “难”。
社会上,科研人员不再是天之骄子,社会地位一落 再落。社会分配的脑体倒挂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竟出现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现象。看到在 国内从事科学研究的处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优秀 毕业生不是流向科研单位或者留校读研,而是投身商海, 或者出国留学。
有老科学家估计,这次改革对科研系统的冲击,可能不弱 于文革。这当然是极端的估计,事实上负面效应不至于这么大。 但,我们回头反思,是否当时可能有更好的、更科学的、更稳 妥的改革方案呢?
1
「第三阶段(1993至今):调整与创新」
• 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 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项目设 立的。为了获得这些科研项目而开展的竞争,是以科学家为主体进行 的,科研单位、部门仅仅起到部份协调作用。这种状况造成的一个负 面的影响,就是研究所领导对下属科研人员的研究选题、项目管理等 等很难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因而很难对研究所的长远发展进行深入的 思考。这一时期,似乎无论国家立项,还是科研院所发展,都难以避 免短期行为。 1993年,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调整,其标志就是国家教委于当年 开始实施的“211工程”。211工程的含义是到2000年,国家教委准 备重点支持国内100所高等院校的建设,每个院校的平均支持强度为 1亿人民币。211即取自上述三个数字的字头。 211计划是一项以支持科学研究基地为主的国家计划,明显有别 于以往的以项目为龙头的国家计划,这是国家科技政策演化进入第三 个阶段的标志
这一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有成功的地方,比如, 打破大锅饭,在项目申请和立项方面,成功引入了竞争 机制;部份科研人员分流,进入企业;通过国家项目的 资助,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1
• 另一方面,科技体制改革的代价也是很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 知识分子收入降低,社会地位下降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后果就 是科研队伍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青黄不接。还有,由于减少科 技事业费,又赶上国际书刊价格上涨最快的年头,基本科技信 息源的保障成了日益尖锐的问题。
1
• 198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 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上述改革思路, 同时强调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鼓励和 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直接介入经济领域, 并支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科研机构的发展。
这一阶段,国家出台的其他科技政策,都是在上述 三项政策规定的大框架下做出的。从1985年到1993年, 出台其他主要科技政策有: 1985年,国家科委、教育部、中科院开始试办博 士后流动站;
当时的主要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结构性问题。 比如,五路科研大军(中科院、高校、部委研究机构、 地方研究机构、军口研究机构)互不通气,各自为政, 造成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机构和生产机构脱节, 造成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科研队伍臃肿,效率低下, 造成经费上的浪费;等等。 1
• 这样一个制度环境,对恢复、建立和保持一个相当规模 的科研队伍,对于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基本建 设,功不可没。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在国力尚不 够强大、财政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对于科研的投入,是 不划算的。从创新系统的角度看,当时的科研体制,效 率太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