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是指在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
本文将围绕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阐述。
一、技术经济教案的编写过程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需要明确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案例分析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3. 教学方法的确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例演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4.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具、教材和参考书籍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支持。
二、技术经济教案的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技术经济学打下基础。
2. 知识点讲解: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学的应用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4.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技术经济教案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和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 学以致用: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技术经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又一重 要课 题l ^ 】 先, 。首 应对 班 级进 行分 组 ,
以 6~8人为宜 , 成不同的学 习小组 , 形 共同完
具 体应用 的拓宽 加深 , 学科体 系逐 渐成熟 , 然 成 教 师布 置的 案例 及课后 讨论 。学 习小组 中 同的案例 及讨论 中每 个人 的具体 任务 进行轮
外 , 着对技 术经济 学教学研 究 的关注 , 随 要求 学 法 、对 比教 学法 、辩论 等形 式 , 充分 激发
同时 , 必须 同时 关注教 学 方发的改 革 , 引入新 2 3 参与式教 学方法的考核 . 的教学方式 , 这不仅是提高 教学 质量 的必然要
外 , 师在教 学过程 中 , 可以采 取启 发式教 教 还 学 生 的参与意 识 , 提高学 生的辨 证思 维能 力。 参 与式教 学 的考核 主要 采用 综合 性 的考
核 方式 , 对课程 的考核重点应放 在 日常的学 习 与作 业之 中。 比如 , 勤率 、平 时 各小 组报 出 告 完成情 况 、资料 占有的丰 富程 度 、课堂听
关 键 词 : 术 经 济 学 参 与式 教 学 教 学改 革 技
中图分 类号 : 4 G6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9 ( 0 9 0 () 0 O 0 I 7 -9 5 2 0 ) 9b一0 8 - 1 7
技术 经济学 是在 许 多学 科发 展 的基 础上 J 。
的 每个人 要有 明确 的分工 , 并紧 密合作 , 在不 现 I 。
1技术经济学课程进行参与式教学改革 换 , 小 组 研 讨 、资 料 收 集 筛选 、课 件 制 参考文献 如 作 、演讲 表述 、 回答 问题 等不 同环节都 可 以 【 1 】杨运琼 . 参与式 教学在 环境与 资源经济 的必要性
技术经济学教学设计

技术经济学教学设计1. 引言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跨学科技术与经济学知识,对现代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在学生中激发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今天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技术经济学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2. 需求分析目前,在技术经济学领域,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等话题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
2.缺乏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剖析,无法为学生提供灵感和鞭策。
3.缺少对实际应用的讲解,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在国内大学教育过程中,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 教学设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案:3.1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强对案例的引入,将学生带入实际应用场景中去思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工业革命话题中,可以分析引擎的发明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例子向学生展示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2 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讲解经济学理论时,可以引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让学生自行设计数字化转型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3.3 强化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实际应用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生产效率时,不仅可以让学生研究理论,更可以让学生去优化某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4 与工业界合作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深入观察行业现状,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例如,可以邀请工业界的专家来进行讲解,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4. 教学成果评估为了更好地监控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时,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方式通常为期末考试和课堂表现。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实际应用项目作为学生的课程论文,让学生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 没有参 与实验的机会 实验诊断学教学手段也 比较陈 旧,
。
展。 人们对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的研究时 , 除把握质的方面的 规定性外 , 越来越要求精确化 ,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际问
题 时采用现代计 量方法 。现代计量方法的运用一般需要运
中布置专项任务 , 学生 自己查阅资料 ,利用计算机等工 让 具 , 边际分析 、 函数运用 、 通过 生产 非参数统 计方法等 分析
三 、 好 数 学 基 础 打
如 上 所述 ,农 业 技 术 经 济 学 》 也 是 一 门关 于 方 法 的 科 《 学 .尽 管 农 业 技 术 经 济 效 益 评 价 分 析 的方 法 按 其 性 质 分 为 定 性 分 析 方 法 和定 量 分 析 方 法 ,进 行 农 业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评
赵艳 艳 ‘ 俊 松 , 武
f. 州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郑州 1 郑 河
4 0 0 ;. 5 0 62河南省教 育信息 中心 , 河南 郑州
400 ) 5 0 6
摘
要: 实验诊断技术 的快速发展 与多年 不变的 实验诊断学教 学模式形成 了强烈 的反差 , 因此 , 实验诊 断学教 学要 以
用则 需要 运用高等数学 的知识 .借助 于电子计 算机进行运
算, 因此属于现代计量分析方 法。 研究解决农业 技术经济 问 题, 运用 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 是计 量结果精确 而确定 , 人们 可 以精确地把 握研究 对象发展 过程 中每一个 细小 的变化 . 把握研究 对象量的方面 的规定性 , 使问题研究精 细化 , 提高
解决的问题 。
2实验课教 学模 式 陈旧 . 法充分调 动学生 的学 习积 . 无 极性 实验诊 断学的实验课 以往多是组织学生“ 走马观花式 ’ , 围着检验科转一圈 参观一些现代化 的仪器 、 设备 和检验科 的工作流程 由于学生人数 多 、 教学 内容庞杂 , 大多数学 绝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能运用相关指标评估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3. 了解我国技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实际技术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技术经济数据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在讨论中分享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技术进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技术经济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2. 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与方法- 投资收益率分析- 投资回收期分析- 净现值分析- 经济增加值分析3. 技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原则与步骤- 技术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技术项目风险评估- 技术项目综合评价4. 我国技术政策与发展趋势- 我国技术政策概述- 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我国技术发展趋势及战略5. 实践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项目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讨论案例中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实际工作中分析技术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经济学教案

技术经济学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X总学时:X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介于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经济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让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经济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分析等。
3、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等进行经济评价和决策。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经济观念,注重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二)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利息与利率3、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4、资金等值计算的应用(三)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1、现金流量的概念及构成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3、资金等值计算实例(四)经济评价指标1、静态评价指标2、动态评价指标3、评价指标的比较与选择(五)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财务评价2、国民经济评价3、社会评价(六)不确定性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八)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1、设备磨损与补偿2、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3、技术改造的经济分析(九)价值工程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2、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3、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与情报收集4、功能分析与评价5、方案创新与评价(十)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类型2、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模式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四、课程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技术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作者:安嘉清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4期安嘉清(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摘要:根据技术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大、小案例相结合的背景案例教学、加强对Excel软件的应用、项目分析、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等教学思路。
立体教学的核心是把不同类型的案例、基于项目的分析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应用Excel工具形象地展示出来。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案例教学;Excel软件;项目分析中图分类号:F06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0)08-0239-02一、课程特点与教学思路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为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1]。
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定量性与综合性等特点,不但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工程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经济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
目前的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介于技术和经济的交叉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在被动性授课方式下,学生对于重要概念和一些定量关系的解析感到很难理解,例如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概念的经济含义和计算以及财务评价中的报表分析等,对这些教学难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效果,我们尝试利用立体式教学,通过背景案例教学、Excel软件应用、项目教学等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大、小案例相结合的背景案例教学大案例是指在课程开始时提供一个能基本涵盖技术经济学整个课程的大型情景案例,目的是提供技术经济学全景式应用背景;小案例是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将大案例分解成与课程相关的小型应用案例,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
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应用背景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例如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都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如果将一个制造类企业的全程性技术改造设计为一个大案例,那么与其有关的内容包括:预测基础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风险等环节.我们把这些相关的环节设计为技术改造中的小案例,随着课程的进行,让学生逐步完成小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最终形成一个以技术改造为对象的大案例方案,这样大、小案例相结合的背景案例教学不但起到了知识连贯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把握,还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堂案例教学方式探析

讲授 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教学 陷入枯燥 , 能激起学生 的兴 趣 , 不 使得课
堂教学效果差 ,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激发学习兴趣 , 加强师生互 动, 运用案例教学是必然选择 的教 学方法 ; 所谓 案例教学就是 利用典型 事例来进行教学 ,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典型 的事例分析来进 一步理解和掌 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知识理论 ,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 独立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
【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中图分 类号 :;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0 7 2 1 0 0 8 0 C4 6 A 10 4 6 ( 00)2- 0 8- 1 技术经济学是一 门跨越技术科学与经济科 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 叉学科 , 具有综合性 、 实用性 、 系统性 、 定量性等特点 , 若采用传统 的老 师
() 3 最后一道程序是关闭注册表 , 重启计算机 。
7 结 束 语 .
随着人们使 用计算机的频 率的加快 , 用户对快速 、 方便地使用计算
机 的要求也就越来 越高。计算机是要靠 自己平时注意维护 , 所谓的提速
也 只是在所限范围内, 争取最高利用计算机的性能 。从计算机的软件系 统角度出发 , 我们所 能考虑到 因素不过冰 山一角 , 了更好地利用计算 为 机, 提高计算 机的运行速度 , 我们还需不断对其研究 , 尽量选择好的操作
技 术 经 济 学课 堂 案 例 教 学方 式探 析
王怀亮 菏泽学院经济 系 24 1 70 5
【 摘
要】 术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强 、 技 综合性 强的交叉 学科 , 运用案例教 学法是现代教 学方法的必然要 求。本文认为技 术经济学课 堂案例教 学 案例教 学 兴趣
的四种模式 , 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 加强师生之 间的互动。
《技术经济学》教案

《技术经济学》教案技术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将来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概念和发展历程2.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3. 技术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4. 技术经济学对企业决策和管理的影响5. 技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交叉领域三、教学方法1. 综合教学法: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加深对技术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项目研讨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概念1. 引入:通过引用一则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或案例,激发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趣。
2. 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3. 分析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介绍相关学者和研究成果。
4. 通过示例,说明技术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时: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技术经济学的定义和概念。
2. 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如边际分析原理、比较优势原理等。
3. 解释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4. 针对具体行业或领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
第三课时:技术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 通过介绍企业决策理论和技术经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技术经济学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2. 分析技术经济学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例如产能规划、投资决策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具体实践。
4.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理解技术经济决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技术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技术经济学简介1.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1.2 技术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关系1.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2.1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2.2 技术经济分析的流程与步骤2.3 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与模型3. 技术经济决策3.1 技术经济决策的意义和目标3.2 技术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3.3 技术经济决策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科技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技术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在科技投入、创新管理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决策原则,培养我们的技术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学习技术经济学简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技术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既融合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又结合了技术学的知识和实践。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成本分析、效益评价、技术创新和技术市场等方面。
3. 学习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是指通过对技术投资决策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评估技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率分析以及利润贡献分析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益。
4. 学习技术经济决策技术经济决策是指在技术投资决策中,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决策。
技术经济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和方案选择等步骤。
在技术经济决策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和政策等因素,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五、教学评估1. 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教案

《技术经济》教案技术经济教案一、引言技术经济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估以及决策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经济效益的预测与评估。
本教案旨在介绍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技术经济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果分析法- 技术投资决策分析- 技术竞争力评估3. 技术经济案例分析-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技术转让与合作- 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4. 教学方法- 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团队合作与报告展示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察学生对技术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 讲义、课件、案例材料等- 线上学习平台2. 参考书目- 《技术经济学导论》高亚勃著- 《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周财红著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技术经济学概述与基本概念2. 第二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3. 第三周:技术经济案例分析4. 第四周:团队合作项目介绍与分组5. 第五周:团队合作项目进展报告6. 第六周:团队合作项目成果展示与总结八、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XXX2. 助教:XXX九、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与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附录- 技术经济学相关概念解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详细步骤- 成本效果分析法详细步骤- 技术投资决策分析方法介绍- 技术竞争力评估方法介绍。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能帮助学生们更具体、更加
深入地了解农业的规律与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民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应对这种情况,对于教学方法有必要拟定出一些特殊有效的方法,以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求。
首先,针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当更注重实践性。
该门课程所涉及
的内容有很多内容都是农业实践性学习的具体方面,应当多举一些最新的实例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如注重实践性的实验室设置,更多结合农业实际的课程设计,开设示范农场实践性的学习等。
强化对对课堂实践的练习。
第二,应该采取更多互动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发挥他
们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里可以采取研讨式的教学,构建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交流或小组合作中探讨讨论技术经济问题,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理论支持。
最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有
效率。
如设置舆论调研素材的检索,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当然也要积极发展一些虚拟实验室等,以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最新技术经济知识,对实践与技术保持高效联系。
总之,《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注重实践性、互动性和信
息技术的应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
《技术经济学》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 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技术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VS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促进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
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包括投资方案评估、风险分析、技术 创新等。
培养跨学科思维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涉及技术、经济和管理的交叉学 科,本课程将培养学际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 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技术经济学》课程简介及学 习要求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简介 • 课程内容 • 学习要求 • 课程目标 • 教学方法
01
课程简介
技术经济学定义
技术经济学定义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探讨如 何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学科特点
技术经济学融合了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的知识,旨在寻找技术与经 济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总结词
了解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详细描述
介绍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过程,以及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技术创新在经 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能够分析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价值工程与设计方案评价
总结词
掌握价值工程原理及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详细描述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很有必要整合理论教学以及专题实践教学,而且理论教学与专题实践教学各有侧重,最终效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标。
安排工程经济指标计算与评估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进展估算的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分析案例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穿插学科,在国内有关怎样在高职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比拟少,探讨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优化高职院校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经管专业学生技术经济实践应用能力。
1.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经济分析评价能力技术经济学课程说到底就是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将形成的评估结论为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技术经济学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将教学目标关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经济分析评价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技术经济学课程应该重视实验教学,通过上机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根底。
技术经济学是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
上机操作实验是本门课程应用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安排两周左右工程软件操作实训,旨在锻炼学生利用技术手段对工程问题进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最后还要求学生会撰写评估报告,完成与实现教学目标。
在对高职经管专业开设的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前,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目的。
《技术经济学》课程将工程工程相关知识与我国技术经济实践开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之一。
《技术经济学》注重实验,课程中有大量案例,通过实验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根底。
高职经管专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突显应用性,为此,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以多安排应用教学课时,建议安排至少40课时,工程安排为:投资估算工程,要求学生掌握编制投资估算表的方法;经济评价工程,特别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对指标进展评价;通过财务报表进展财务评价等。
关于《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根据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了《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方面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课程特点1、课程性质《技术经济学》是管理学院为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的核心课程。
技术经济学作为我院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课程。
围绕该课程开设了经济学、财务管理、运筹学、工程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评估等系列课程,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
2、课程描述《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的科学,在讲授过程中立足于工程应用领域,以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侧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技术经济学(国外称“工程经济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着重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谋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各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为手段,为现实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方法。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具体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程度地避免投资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
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费用效益分析、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应重在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一、引言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分析和评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指导科技政策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为主题,探讨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学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了解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熟悉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论;3. 能够应用技术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4. 掌握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巧;5. 培养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介绍技术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以及技术创新的各种模式和机制。
2. 技术经济理论: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技术投资、技术扩散、技术改进等,探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3. 技术经济政策与管理:探讨技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技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介绍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4. 技术经济评估与决策:介绍技术经济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探讨在技术决策中如何考虑经济效益、风险和可行性等因素。
5. 技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技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技术创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讲授式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全面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例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研讨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和讨论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问题或案例。
《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技术进步、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技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案例名称: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影响;3.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发展;4. 技术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 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剖析;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
思政元素渗透:1. 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2. 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观念;3. 结合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关于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应用的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思考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技术经济学》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探讨

・
+
* +
“ + - +
” + ” +
“ +
一 +
n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卜 +
一 —卜 一—+ .一+ -— 一 一—卜 一+ + —
-—卜 —
体 系。 活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 灵 以使本校 的学生具有鲜 明特色。多样性课程设置 即体现了多样 的培养 目标 , 丰 富的课程体系 , 塑造不 同类型不 同层次 的人 才 , 以适应 学生个性差异和潜 能差异的需要 ,也反 映了不同的专 业教学方 向和重点 。学校可 以根据 实际情 况及 自身特 色、 结合经济发展 的需求 , 灵活地设置专业 教学重点和 方 向,制订柔性结构 的多样化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和计 划。 学生毕业后所从事 的工作并不是单一方 向 , 其他相 关 的专业知识 都会涉及 。 课程设置过于僵化 和单一 , 知 识面过窄 , 即不利于学生 的就业和个性发展 , 也不利于 学生拓宽思路 和创新精神培养 。很 多环境类专业毕业 生发现 ,很多课时量很大 的理论知 识在工作后用处并 ‘ 不大 ,而在实 际工作 中常用 的一些 知识课 程和课时都 很少 。因此需要加 强环境类专业课程整合与重组 , 突出 环境专业重点课程 。多设选修课 , 大选课 的 自由度 。 扩 课程设 置既要保持学科体 系 ,又要 让学生 自由的灵 活 选择 , 使其 主观 能动性得 到充 分发挥 , 激励其潜能发 挥 到最大3。 ] 4 . 积极开展产学研办学 , 构建 多样化 的实践教学体 系。 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 生产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 , 把实 践教学作 为人才培养规划 的重点 ,与用人单位和各类 环境机构建立 长期广泛 的联 系 ;毕 业设计和论文从解 决社会实际问题出发 , 建立产学研教学实验基地 。 促进 产学研 良性互动循环 , 专业教 师参加科 学研究 、 和 产业 产 品开发 以及环境管理 ,并将最新 研究成果与科技 动 态反馈到课堂教学上 ,使课 堂教学 内容延伸到科研 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在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协调发展的规律,研究项目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及选优的理论和方法,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直接面向实践应用的课程,目前,多门执业资格考试都涉及到了技术经济学知识的考核,例如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中都有关于技术经济类的内容,经管类研究生人学考试科目也少不了技术经济学。
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加强经济管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市场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应加强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好技术经济学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经营决策、项目投资评估、工程咨询、技术经济论证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经济学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毕业后能在该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为本学科的发展储备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目前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技术经济学课程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管理(招投标方向)这三个专业开设。
该课程课时为32学时。
其中工商管理专业还安排有为期一周的课程大作业。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与经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初步具备进行项目前期策划和评估、投资分析、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能力,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使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市场观念,自觉运用经济分析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项目和方案的经济效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主要注重技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讲解,对于一些难点通过案例和例题来增强学生的理解。
但是在这种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下,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对于一些计算方法也多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
从考试成绩来看,相对于其他课程技术经济学课程不及格率较高。
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好学,但同时也比较认同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尤其是当学生参加房地产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时,需要测算方案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但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知半解,遇到这类问题就显的很棘手,经常向教师求助。
教学实践的反馈说明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科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设置案例环节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模拟操作把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思考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现有的技术经济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中引人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通过这种“讲授+案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技术经济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经管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公共管理这三个专业均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其中文科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数学基础较弱。
学生在遇到计算机量较大的内容时会有畏难情绪。
因此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涉及到公式推导的地方应做到深人细致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另外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也造成该课程教学对象情况不同。
经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是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而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是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的,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大二第二学期已经学过财务管理课程,而工商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与技术经济学是并修的。
这就造成了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例如,在讲解资金时间价值时,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之前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己经学过相关的知识点,此时这部分的授课主要以加深巩固为主,可以通过一些例题的训练,帮助学生回忆、巩固相关内容。
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可以快速带过,需要补充加深的则重点讲述,但对于其他专业没有开设过相关的课程,由于资金时间价值部分是整个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知识,因此在这部分讲课过程中应适度增加课时,使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可以多引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合理地编排、调整教学内容。
这样,既能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例题辅以讲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讨论问题,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
尤其是要举一些和生活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
例如打算毕业后五年购买轿车,那么现在开始每年要储蓄多少钱?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一次付款?什么情况下选择分期付款?毕业后打算租房,已支付的定金在面对新房源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如何考虑?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出沉没成本的概念。
再比如,以生活中常见的住房抵押贷款为例,请同学计算一次性还款、等额本金还款、等额还本付息方式下的还款额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利率相同、借款期相同而还款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所偿还的利息是不一样的?讲到独立方案选择时,有些学生对基准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这两个概念搞不清楚,就以学生考试为例,基准收益率好比是考核标准60分,而内部收益率是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实际水平高于60分,考核才能通过,实际水平是每个学生既定的内在素质表现,而考核标准是设定的一条线,等等。
对于资金无限制的情况,类似于学生考试只要超过60分,该门课程就算通过。
但是对于资金有限额时,类似于学生参加高考,是有名额限制的,这种情况下需要从高往低按照名额来选择。
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课后需要进行练习巩固,因此要适当的留课外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以此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进行讲解。
2.通过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兴趣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的现场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理念、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技术经济学涉及内容较多,计算量大,学生普遍反应不易掌握,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
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引人案例教学的方式,就十分有必要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思维有效的运转,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既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
在介绍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讲到并非一切先进技术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这个观点时,有些同学不能理解,这时我们引人了两个案例,一个是铱星手机和小灵通的案例,一个是协和超首速飞机的案例。
铱星手机功能强大,技术先进,可是竟然比不过技术落后的小灵通,其关键原因在于技术的经济性问题。
小灵通的成功就在于它找到了现阶段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点,所以轻松地切到了属于自己的蛋糕。
而铱星手机失败的原因是它一厢情愿地准备了精美的刀叉,却发现筵席中根本没有自己的座位。
而协和超音速飞机的退役也恰恰说明了商品的技术性很重要,但它的经济性更重要。
技术离开经济,只能是孤芳自赏。
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才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两个案例,学生对于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就有了直观的感受,能够真正的理解“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和动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是社会发展中一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既有统一、又有矛盾的统一体”。
在讲述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概念时,我们引人了企业在确定的市场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计划决策的案例。
“某企业有年生产1000t某产品的能力,但由于市场原因,目前每年只能生产600t,已知目前每吨产品的总成本为450元,每年固定成本6万元,该企业产品目前售价为520元/t。
现有一客户欲订购300t产品,但要求价格不能超过340元/t。
仅从经济上考虑,企业决定接受订货。
试分析该决策是否正确”。
这个案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观点不一,最后让每一组学生派代表阐述意见,并说明原因。
教师对每个不同意见进行评论,得出两种解决办法。
因为单位可变成本高于订货价格340元/t,所以不应接受订货。
在激烈的讨论中,最终学生搞清楚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概念及特点,找到了正确的决策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人了拿破仑的玫瑰花承诺这个案例,从1798年起,每年的一束玫瑰花折算为3个路易,以5厘的年息计算,到1984年所有金额为多少?经过计算原本3路易的一束玫瑰花,至1984本息竟已高达1375596法郎。
这个结果令学生感到意外。
接下来的问题就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如果你现在20岁,投人股市10万元,假如每年赚20%,到50岁时你能拥有多少金钱?”答案是:2373万元。
相同条件下,考虑单利计息,情况又如何?答案是:70万元。
学生对案例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对单利、复利计算结果的巨大差异惊叹不己。
通过这两个案例,让学生对于复利计息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且愿意去思考。
这两个案例告诉学生:第一个案例是已知年等值求终值的问题,第二个案例是已知现值求终值的问题。
这两种情况下现金流量具有不同的特点,3路易是每年都发生的,10万元的本金投人只发生一次,虽然都是求若干年后的本利和,但二者所用的等值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
通过利率的调整,使学生了解到资金的折现率越大,资金增值越快,折现时间越长,资金增值越快。
最后得出结论: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本金、折现率和时间三个因素相关。
通过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兴趣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技术经济学是把西方的工程经济和项目评价的有关内容与我国技术与经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预测性、实用性和定量性等特点。
作为一名将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技术经济知识的需求不仅在于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在于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用以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