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二章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思修授课教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大学思修授课教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交往和经济渗透的频繁和深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观念和实践的挑战。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任何民族都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以正确的态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当前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振兴中华的时代要求,它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致的。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这一问题解决的是我们应当如何爱国。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二)爱国主义的特征
爱国主义的特性指的就是爱国情感的质,一般地说,作为爱国情感有如下几个特性:
1、爱国主义的具体性。也是指爱国主义的历史性。爱国主义是历史范畴,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爱国主义内涵也各不相同,从而使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差别,如在明朝末年“以拒清入关”是当时的爱国,而在1840年以后,“联清对外”又成为当时的爱国主题。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其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不仅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而且有13亿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各族人民。没有人民的祖国是不存在的,离开了爱人民爱国就是一句空话

思修教案第二章

思修教案第二章

思修教案第二章教案标题:思修教案第二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意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学板书。

2. 课件或教材相关内容的复印件。

3. 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问:“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什么?请简要回顾一下。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出本章的主题。

Step 2:学习新知(25分钟)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意义(10分钟)- 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等。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15分钟)- 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

Step 3:讨论与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Step 4:总结归纳(5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总结本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

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时间分配、教法、互动等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概念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形式]:
多媒体授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听歌曲《国家》,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所作的一首主旋律歌曲,王力宏担任音乐制作,首版由成龙、刘媛媛演唱,整首歌表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富国强的期盼。

歌词为: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教法多媒体演示。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和主题;2. 掌握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1. 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思修第二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3. 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等;4. 思修第二章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思考;2. 知识讲解: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展开思考和交流,并进行集体讨论;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价值观冲突和解决方法,并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5.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法: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3. 讨论与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思维;5. 归纳总结法: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评估学生对思修第二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思修教案第二章-第三节

思修教案第二章-第三节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2018-2019 年1学期授课题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授课类型及时数□理论课: 2 学时□实践课:学时□理实一体化:学时授课班级执行时间10月日~10月日教学目标一、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掌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三、运用上述概念、原理分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教学难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分散讨论与教师总结相结合、案例启发.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辅助。

参考资料网络资料:案例分析幻灯片其他1、提前15分钟检查多媒体设施、电源、灯光等;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0.5学时)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两个误区: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用现实来否定理想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

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0.5学时)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思修教案第二章

思修教案第二章

思修教案第二章教案标题:思修教案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3.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挑战;4.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挑战;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教学课件;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简要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征;2. 结合具体案例,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三、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进行讨论,并列举相关例子;2. 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概念梳理(10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挑战;2. 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正确理解和评价。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区别;2. 提出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展开讨论。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2. 布置思修教案第二章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章,包括对其优势和挑战的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概念梳理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能力。

教案怎么写大学思修第二章

教案怎么写大学思修第二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道德与理想的基本概念,掌握道德与理想的内涵、关系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3. 引导学生将道德与理想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1. 道德与理想的基本概念2. 道德与理想的关系及重要性3. 道德修养与理想追求教学难点:1. 道德与理想的内涵理解2. 道德修养与理想追求的实践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道德与理想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大家认为道德与理想在人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二、讲授新课1. 道德与理想的基本概念a. 道德: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行为上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b. 理想: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2. 道德与理想的关系及重要性a. 道德与理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 道德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道德的指引。

c. 道德与理想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

3. 道德修养与理想追求a. 道德修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2)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提高道德判断能力;(4)加强道德修养的实践。

b. 理想追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明确人生目标;(2)制定合理规划;(3)坚持不懈地努力;(4)学会调整心态。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道德与理想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道德与理想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a. 撰写一篇关于道德与理想的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b.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道德与理想相结合,提高道德修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道德与理想的基本概念、关系及重要性。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将道德与理想相结合,提高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1)消费心理面面观【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3.买高档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消费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0XX,思修,第二章,教案

20XX,思修,第二章,教案

20XX,思修,第二章,教案篇一:思修第二章教案篇二:《思修》20XX-20XX学年教案1教案学年第学期学院(系、部)系(教研室或实验室)思政部课程名称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主讲教师职称《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使用教材社,20XX年修订版1课程概况12134《第1章》5篇三:思修第二章20XX第3教学单元(专题)教案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三、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一)国防和国防观念(二)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三)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五,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一)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两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三)弘扬时代精神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就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总和。

思修课第二章参考教案

思修课第二章参考教案

★参考教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坚定的爱国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思想政治条件。

在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把“爱国者”作为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大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动力。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大家都会唱张明敏演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是否还知道肖邦的波兰心?是否看过传记片《一曲难忘》?(例6)肖邦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

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和蹂躏,他虽然热爱祖国,想留在国内,但残忍的现实社会窒息他的艺术才能,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为祖国争光。

在出国的告别晚会上,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

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

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一直伴随着他。

1849年,肖邦在巴黎一病不起。

临终前,他对妹妹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

但你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他的遗嘱,在他的墓穴里撒上了银瓶里的泥土,又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在肖邦看来,祖国的泥土比金子还珍贵。

而肖邦的爱国之心也远胜过金子。

提问:从肖邦的故事中请概括什么是爱国主义?总结: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体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思修第二章 教案

思修第二章 教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教学难点]: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交流等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导入语: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

它动员和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力量。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放在首位,可见热爱祖国的极端重要性。

正是在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历尽沧桑,排除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佳作欣赏: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该国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自强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尊严,推动祖国不断走向富强、民主、文明。

一、爱国是世界各民族公认的价值标准或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在古罗马时代,克吕西翁王波幸拿率兵侵入民族英雄暮各啊斯赤伏刺的国家,为了解除祖国的苦难,暮各啊斯赤伏刺去行刺波幸拿,但不幸被俘。

敌人为了使他投降,将他的双手放在熊熊的烈火上烧灼,直到双手变成了灰,他也不投降。

大学思修第二章教案

大学思修第二章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相互关系,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1.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

2.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相互关系。

2.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概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人生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人生观的概念,强调人生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分析不同的人生观及其特点。

2. 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价值观的概念,强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分析不同价值观的来源和特点。

3. 世界观的基本概念- 介绍世界观的概念,强调世界观对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 分析不同世界观的形成和特点。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学生讨论案例,总结案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本概念,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巩固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电子教案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电子教案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国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0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世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爱国是每个人都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

“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
教学手段
新课教学 83 分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运用案 例分析 的教学 方法, 借 助多媒 体教学 手段, 以 教师讲 授为主, 师生进 行互动 教学。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 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5分钟) 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 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 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的爱国情怀· · · · · ·广州三 元里人民自发组织的抗英斗争,沉痛地打击了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反 帝爱国的巨大决心和强大群众基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 宪,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危难之际,谭嗣同· · · · · · 纵观历史,曾与中国一起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国家,几乎无一例 外地都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以发展的爱 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人到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 3.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一经产
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学委点名 记入日志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2分钟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鲜明的爱国激情的民族,这是它的光荣传统与骄
引入新课 3 分钟
傲,是至今 56 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真谛所在,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 自发地、 自觉地把自己与祖国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国家兴亡, 匹夫有 责” ,这是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大学思政课教案第二章

大学思政课教案第二章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本章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 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3.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公民道德建设1.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 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3.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三、法治意识1. 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 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 如何树立法治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短片,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二、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讲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分析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复习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二、讲解公民道德建设1. 讲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公民道德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2. 分析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三、法治意识教育1. 讲解法治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 分析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强调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的作用。

3. 讲解如何树立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一、二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一、二节教案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案例:台湾问题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美国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案例:茅以升“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分析:“中国威胁论”“人权高于主权论”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2013年国庆节前夕,央视街头采访民众对“爱国”的相关看法。这次,央视街采爱国“神回复”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提到爱国能想起哪句歌词或名言?”
男生:“这问题问我不太合适…”
记者:“说到爱国者,您会想起谁?”
男生:“导弹吧!”
再问:“爱国人士呢?”
男生:“没什么印象!”
最后问:“什么行为是爱国?”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作业
教学
过程

教法
备课笔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时间分配
5
25
20
20
25
5
课堂
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课后
总结
可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视频、图片等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
备课笔记

思修第二章 中国精神传承 教案

思修第二章 中国精神传承 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适用全院所有专业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 __班级17级新闻、金融;会计1、2、3、4、5班;17级国商1、2班物流1、2、3班;酒管1、2班17级电商1、3、5班、艺术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 ____教案首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复习导入】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告知目的】主要内容: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课程新授】导入:(七子之歌)材料:《七子之歌》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比喻为七个与祖国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高于一切个人感情。

人的感情是很多的,如父母儿女的骨肉之情,男女之间的诚挚爱情等等,但是在爱国主义这种深厚的民族感情面前,这些个人感情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一般含义和内容,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4.怎样作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方法:演讲法,表演法,互动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课程导入:播放张明敏代表曲目《我的中国心》,请同学发言提问:请说出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民族精魂。

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概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包含着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层含义。

它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一项基本的法律规范。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由爱发生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是人们不该爱么?不,问题是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于是,爱反而造成了伤害。

爱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

仅仅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爱国之理。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对祖国的热爱应体现为爱故土、爱人民、爱民族文化和爱国家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历史凝结和积淀起来的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

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建设祖国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古语说“民为邦本”。

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

热爱人民,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一切真诚的爱国者都是热爱人民的。

(插入5.12汶川地震感动瞬间)(3)爱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人类文明经过历代传承,积累了珍贵的世界遗产,它荟萃人类文明的结晶和自然环境的精华,成为人类薪火相传的一段共同记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锦绣、山河壮丽。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刻苦学习祖国的文化,深入理解祖国的优良传统。

(4)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祖国”是指居住在一定疆域内的单个或多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劳动和物质文化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共同体,主要包括国土、国民等基本要素,它凸现的是民族性和自然属性。

“国家”则指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于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主要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军事警察机关等强力政治机构组成,它凸现的是政治性和阶级属性。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源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爱国主义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呢?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顾炎武说:“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示儿》诗说:“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驿二首》:“从今别郤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这些名言名诗,都寄托了对祖国人民矢志不渝的热爱和永不变色的赤诚。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人云: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文天祥被俘后解往大都途中,写《过平原作》:“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人心思治,人心思统一是主流思想。

(插入3.14拉萨事件视频)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正是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精神;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热爱和开发祖国山河,世代相承地发展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实行民族平等、和睦,反对民族压迫,不畏强暴、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向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反动阶级与社会势力进行英勇斗争,推动祖国不断前进。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毋容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案例:日本长野站:火炬手、志愿者无一退缩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6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540年。

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

而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

这充分说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远播海外,曾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要实现民族的复兴,首要的一点就是维系住民族赖以生存的国家形式。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让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深入每一个公民的灵魂,才能成为有生命力、有前途的国家和民族。

诚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案例:林毅夫—留学、爱国、报国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

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的深厚的爱。

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案例:科学家钱学森——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典范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