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拓展的思考
《历史与社会》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在开 展《 历史 与社 会》 课 的教 学时 , 教 师必须及 时根 据教 学要求 和需 要 ,从学 生对 知识 的实 际掌 握程 度 出
发, 对课 堂教学 的 目标给予 明确 , 然 后再 择取 最为 合适 的教学 内容展开探究 。 比如 在《 鸦片 战争》 这节课 中 , 教师可 以让学 生展 开 思考 : 假 如世 界上不 曾存 在林则 徐 , 或者 林则 徐不 曾组 织虎 门销烟 , 是否 还会爆发鸦 片战争 ?为何英 国人 会将 鸦 片战争称 为通 商战争 ?假 如你是一名英 国人 , 那 么当 战争取 得胜利后 , 你最想获 得哪种赔偿 和权利 ?假如你
一
中的“ 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 ” 这一 内容 的教学 时 , 探究 的重
点是 : 小杜 的家 乡该怎 么办? 其中, 教 师就此问题随机选 出了几 名学生进行场景表演 。 这些学生分别扮 演成环 保 专家 、 矿工 、 农民、 矿 厂 厂长 等 , 进 行 观点 阐述 , 展 开 辩 论 。当辩论 到最后时 , 大家得 出这样 的观点 : 想 要家乡发 展, 必须及 时对 经济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 给予重视 。这 种 课 堂教 学方式 , 虽然 表面 看上去 极 为生动热 烈 , 但是 这 种 生硬 的模仿 并无法让 学生们获得应 获的知识 , 反 而很 容 易 由于学 生的论证 能力 欠缺 而让 整个探 究 内容变 得
变得灵活生 动。
2对 策 : 整 理教 学 内容 , 规 范 选 择 教 学 目标 , 明确 教
学 目的
众 所周知 ,只有学生积极 主动投入 到课 堂教学 中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今天学校领导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听取了一节马牧池张文淑老师的课和薛校长的报告,感触很深,收获也不少: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真独学、实自查,有效地控制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进度。
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互助的目标要明确、互助的对象要明确、互助的内容要明确、互助的时机要明确、互助的方式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把握好展示时间、展示的对象,展示的过程要跟上评价,评价要公正合理。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
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
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
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从事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线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如何来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例,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诱发思考、探索。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帝国新政》教学中,隋灭亡后唐太宗面临哪些问题呢?无非是百姓负担过重,朝廷阿谀成风,读书人无用武之地,政府办事效率低,民族不平等。
学生看书也能找出来,但这样就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于是我采取五幅漫画来体现唐太宗当时面临的困难,让学生根据图画来自行归纳。
学生顿时眼前一亮,积极踊跃发言,通过观察、交流、分析,归纳出面临的问题,从漫画中感受历史,为新政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实现民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我讲到《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时,服饰方面鲜卑族改穿汉服从而更加美观大方。
这时一个男生马上站起来说:“改穿汉服有什么好?他们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胡服有利于骑射,汉服中看不中用。
所以你说的是片面的。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 堂提 问是初 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的重要手段之 一 , 是教 了他们攀登的勇气和探究的欲望 。 师开启学生 心智 、 促 进学生思维 发展 、 增强学生 主动参与课堂 的
如, 在讲 《 变革 与争霸》 中的商鞅变法 时 , 可设计 这样五个 阶
经验 交 流
2 0 1 3 - 0 1
浅谈 初 中历史 与社会 课 堂提 问的有效性
文/ 王彬茜 摘 要: 课 堂提 问是初 中历史 与社会课堂教 学的重要手段之 一, 是教 师开启学生心智、 促进 学生思维发展 、 增 强学生主动参 与课 堂 意识 的基本手段。就提高初 中历史与社会课 堂提 问的有效 性展开论述。
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 跳一跳 , 摘得到 ” , 才能激发他们 的好奇 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 、 对话 , 共同发现 、 理解知识 的重要途径 和必 心和求知欲 ,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 保持对学 习的兴趣。
性 呢 ?笔 者 认 为 有 以 下 几点 。
一
何评价商鞅 ?这样的提问构成了一个 整体 , 不仅使学生透 过现象
去挖掘历史事件 的本质 ,而且灵活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开
四、 课 堂提 问应 指 向 明确
、
课 堂提 问应 具 有 针 对 性
教师要根据课 程标准 的要 求 、 教 学 目的和教学 目标 , 从学生 发 了学生的智力 。 和教 材的实际出发 , 按教法原则 , 有针对性 地设计若 干问题 , 引导 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提 问时要紧扣教材 ,导 人新课后 , 揭示教 学 目标 , 展示 自学 提 系列 图片或文字资料 , 让 学生 充分 了解改革 开放 前后 人民生活 的 纲, 让学生带着 问题看书 : ( 1 ) 商纣王为什么会被周武王打败 ?周 情况 , 并引导学生进行对 比后 , 再设问 : “ 改革开放后 , 我国人 民的 朝是 怎样建立 的?如何巩固的?( 2 ) 分封制分封 的对象是谁?分封 生活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 如此 , 直接明了, 紧扣重点 , 就能牢牢地 的 目的是什么 ?受 封者有哪些义务?分封 的依据是什 么?是进步 吸 引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激 发 了 学 生 的思 维 活 动 和 思 想 情 感 , 促 使 其 还是退步 ?( 3 ) 宗法制是一种什 么制度?它和分封制的关 系如何 ?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西周 , 一个人 的社会地位是 由什么决定 的?这与强调平 等和竞 争的现代社会有何根本差异?( 4 ) 在周朝 , 统治阶级又是如何规范 体现 , 西周礼乐制度有何利弊?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
在开放中让学生放飞心灵——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
致用 ,数学 的内容要加强实际联系 :如利 率 、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 6)实效 性。教学应 注重实 效,如 计算机 的应用将成为 日常生活 的需要.为 此 ,我们应打破那种使用计算器会使学生 计算 能力退化的偏见 , 将计算器引人中学 教学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挖掘学
生 的潜 能 。
( 7)横 向性。数 学是研 究空 间形 式 和数量关系 的科学 ,是刻画 自然规律和社 会规律 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是其他科 学 的基础并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 ,数学 的 工具性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数学教学过 程 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 他学科的应用 ,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的应用 意识 ,比如学习方程 的知识时介绍在物理 学 中的运动 问题 ,地理学 中的降水量、温 度 问题 ,化学中化 学方程式 的计算等等 中 的作用 , 一次 函数知识联系物理中的定律, 经济学 中的利息、外 汇换算 ,化学中的定 量计算 ,信息学中的图表等应用 ,数学在 计算机 中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 ,还可以向 学生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 的作用 ,让学生 了解数学家在制造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中 的作用 ,帮助学生体会数学 的应用价值 , 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 ,与我有关 , 数学是有用的 ,我要用数学 ,并能用数学。 应用题 教学内涵丰 富,如何让学生喜 欢应用题 ,这是我们 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 但我坚信 ,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 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数学离 自己并不遥远 ,就会学生喜欢上数学。从 而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了这 种境界才算是一堂成功的数学教学。
[ 4 ] [ 苏] 斯托利亚尔 . 数 学教育学 . 丁 尔升等译 . 北京 . 人 民教育出版社,1 9 9 9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分 寸 , 以使学生真正从探 究 中有所收 获 , 使学生 的探究实践 得 以不 断深入 和提高 。正如德 国教 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教学 “
村 里 的长 者 , 发 表 自己 的 观点 , 开 辩 论 。最 终 得 出结 论 : 并 展 家
学生学 习方法 的习得 、情感 的体 验 、 自我 发展 能力的提 高、 实践 能力和创新 思维 的形 成 , 都离不 开探究 过程 , 并不 但 是所有的教学 内容都要课 堂探究才能 获得 。在教学 中如果每 堂课都设计大量的探究环节 ,就会导致耗 时过多而无 法完成
2 1 年 5月 0 1
总第 20 1期
教 学实践
初中《 历史与社会》 课
探究式学 习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余 月琴
( 杭州市安吉路 实验 学校 , 浙江 《 历史 与社会》 课堂教 学 中的探究式 学 习是 指 , 生 围绕 学
一
杭州
300 ) 10 6
历史 知识 , 在对问题的探讨中提升学习的能力 。
在 于学 生能领悟探究 的方法 , 自主的构建 知识 。 例 如 , 于“ 对 小杜 的家 乡该 怎么办 ?” 的探究 , 向学 生抛 可 出这样 的问题 :请大家用 医生的诊断方法 , “ 以环保 者的眼光 , 写 一份诊 断书 , 断对象 是小杜 的家 乡 , 诊 要求有 病因 、 病症 、 诊 断 和处方 。” 通过诊断书这一载体 , 给学 生留出思维 的空 白点 , 有效激发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 ,让 学生 以小组探 究的形式展开 讨论 并完成诊 断书 , 促使 学生在进 行知识 “ 白” 补 的过 程 中主 动地建构知识 。教师在学 生的学 习活动 中, 要指导他们 掌握基 本 的思考方法 和技巧 , 分析 问题 须言之有 理 、 之有据 ; 如 言 引 导他 们学会倾 听和表 达 , 使之能够 明辨是 非 、 开拓 思路 ; 以 要 培养学 生发 现问题 、 出问题 、 决问题 的能力 作为贯穿探究 提 解 学 习活动始终 的目标 。反 之 , 如果教师长期不去培养学生 的这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针对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进行设计。
该教材讲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对全球化、市场经济等课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代经济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趋势,了解全球化、市场经济等现代经济课题。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当下经济现象,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经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对世界的认知。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黑板,展示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图,引入资本主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哪些国家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2 学习环节(30分钟)1.让学生自主或分组阅读教材P21-P24的内容,重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定义、碳酸饮料的例子以及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概念。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以下问题: -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3.3 总结复习(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全球化与市场化是什么概念?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3.4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分组方式,让学生选择以下有趣的题目进行讨论: -为什么开放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有好处? - 全球化和城市化是什么关系? - 自由市场经济是否真的可以公平竞争?拓展应用环节,以启发性的问题为主导,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摭谈
生课 堂主体 的地位 ,使合作探究活 动成为课堂教学 的主 阵地 。 因此 , 师在 教学设计时 , 以根据 教材的要求 , 教 可 设 计各种探 究活动。 如在 “ 新航路 的开辟 ” 教学 中 , 笔者设计 了一项 “ 如我 是哥 伦 布” 的小组 活 动 :先抛 出第 一 假 问—— “ 假如你是 哥伦布 , 着西班牙 王室 的重托去开辟 带
为 教 师 共 同关 注 的话 题 。
解读教材 的基 础上 ,确 定 了知识 与技能 目标——能举 例
说 明 新 航 路 开 辟 带 来 的 负 面影 响 ;过 程 与 方 影 响的了解 ,学会从 不同 角度去分 析历史现象 、 观察 问题和讨论 问题 ; 感态度与 情 价值 观 目标— — 了解欧洲殖 民扩张史 ,认识 亚非拉长期 落后 的原 因 , 历史 的眼光辩证 地看 待历 史现象 。 样 , 用 这 教学 目标明确 了, 位正确 了, 定 便能克服教 学 中的随意性 和盲 目性 , 增强针对性 , 提高有效 性。 3 设计 活动是 有效教 学的重点 . 新课程要求 尊重学
维普资讯
羲 课 堂 走 笔
噍_ , 6 : _ 星
‘‘
教黼
蠹 ∥≤
l | 孽 譬 曩
糕 效
谈
。
i。 _
I 仇赛娥 口 l日 . I1 t, f%
1。
≯ 童
I 一
“ 历史与社会” 是一 门新型 的综合型课 程。 随着课堂教 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 如何 提高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 已成
什么是有效教学 呢? 有效教学 , 是指教 师遵循教学 活 动 的客观规律 , 以尽 量少 的时间 、 精力 和物力 投入 , 取得 尽可能多 的效果 。 具体 地说 包括三种含 义 : 有效 果—— 指 对 教学活动结 果与预期 教学 目标 的吻合程度 的评价 , 通 过对 学生学习活动结果 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 学效 率=教学产 出( 效果 ) 学投入 , 墩 或教学效率= 效教学时 有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
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历史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1曾记得有位老师说过:教学是一种对话。
的确,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劳动。
如果说当今社会对物质产品的要求是“标准化”“规格化”,那么,对精神产品的要求就是“个性化”“风格化”。
在参加浙江省翎雁工程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培训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本学科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来自温岭九中的周辉兵老师和来自杭州采荷实验教育集团的高凌老师。
通过听他们的讲座和观看在浙江省社会学会成立十周年年会上的展示课,我对两位教师的认识从之前他人眼中的描述转变为近距离观察后的具体感受。
虽说两位教师在学科成绩上都是相当的出彩──同为历史与社会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得主,但他们在教学风格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个性路线。
由于两位教师的思想、气质、审美情趣不同,所以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实际时,他们都有各自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会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本次年会展示课上,两位教师用的都是自编教材。
周辉兵老师的.《话说公益广告》一课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教学设计系统有序,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例如,他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设计了这样的几个内容:划一划你认为重点的知识(掌握重点)、想一想你掌握了哪些与公益广告的知识(获得知识)、问一问你对哪些知识还存在着困惑(提出质疑)。
这一逐层深入的学法指导,对学生思考、认识问题给予清晰的指导。
同时,周老师在讲课时根据内容的轻重详略,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
比如他讲到一则垃圾桶变瘦的公益广告,提出问题:垃圾桶瘦了时,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垃圾桶瘦了,表明垃圾减少了,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周老师紧接着又问:那垃圾桶外边的东西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垃圾。
这时他就自然总结出:从图中可见,垃圾桶的垃圾是少了,而垃圾桶外的垃圾还不少呢。
这幅广告,在提醒我们什么?此时,学生就能准确地归纳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将垃圾丢到垃圾桶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始终能精心启发引导学生,时而设问,激起深思;时而点拨,消除疑虑。
浅议《历史与社会》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引导艺术
1 . 应适度调控讨论 的跑题和冷场
案例课堂讨论 是一个复杂 的动态过程 ,特别 是在
集体讨论 中 , 几十个学生一 起在思索 , 问题的看法见 对 仁见 智 , 各有 各 的见解 , 在讨论 中 出现“ 题 ”这 也在 跑 ,
的开 场阶段 ,教师 可以不去就所要讨论 的案例说 长道
短, 而是对案例讨论 的功能和作用 大加肯定 , 明这是 说 胆量 、 知识 和能 力 的表 现 , 智慧 和才能 的较量 等 , 是 使
学 生 自我 实现 和表现 的欲望 陡增 , 起那 些“ 激 勇敢者 ”
调动学生学 习兴 趣 , 使学生形成 良好 的心理态势 , 自然
一
言, 这是 实施课堂讨论 的前提 。
般来说 , 在学生开 场发言 中, 教师要不 失时机得 给予
在这一过程 中 , 真正发挥案例教学 的优 势 , 师 要 教
必须选 择符合初 中学生 年龄 和心理 特征 的趣 味性 、 真
热情鼓励 和巧妙引 导 ,使 学生的思维一点 一点地被 开
启, 逐渐深入 , 而把讨 论引向健康有序 的轨道 。 从
个学 生 , 要用爱学生 的真挚感情去创 设一种意境 , 让学 生能得 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情体验。 教学是一 门科学 , 也是一门艺术。在案例课堂讨论
、
案例讨论 开局 : 提供案例 , 热情 激励 , 引发 学生
思 维
常言道 : 良好 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讨论的开 局是非常重要 的 ,它关 系到能否 吸引学 生的注 意力 和
在教学实践 中应视教 学内容 的不 同而选 择 , 例如在《 百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了 秦 始 皇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的 重 要 性 , 谓 一 举 两 得 。由此 可 可 见 ,设 计 一 个 好 的 教 学 活 动 , 能 把 课 堂 教 学 推 向 高 潮 , 为课 堂教学 的亮点 。 成
二 、 学 实施 的 有 效 性 教
活 动 , 生 在 学 业 上 有 收 获 、 提 高 、 进 步 。具 体 表 现 学 有 有 为 : 生在 认知 上 , 不懂 到懂 , 少知 到 多知 , 不会 学 从 从 从 到会 ; 情 感上 , 不 喜欢 到喜 欢 , 不 热 爱到 热爱 , 在 从 从 从 不 感 兴 趣 到 感 兴 趣 。所 以 , 了更 好 的体 现 课 堂 教 学 的 为 有 效 性 , 者 在 教 学 设 计 、 学 实 施 、 学 评 价 等 方 面 笔 教 教 作 了较 深 入 的 探 究 , 教 学 过 程 中 收 到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在
第 8期 2o o9年 8月
中小学教 学研 究
Ta i s r Pm rad ISh s e hg e a h na d ∞【 cn R e c ynM ec
学 科 教 学
论初 o ( 奉化市奉港初级中学 , 浙江
~
、
教 学设 计课 堂 教 学是基 础 , 教学 实施 则 是灵 魂 。 而 教师 能否有 效地 组织实 施 , 提高 教学有 效性 的关键 。 是 1有 效 性 讲 授 . 例 如 : 年 级 下 册 第 五 单 元 第 五 课 《 临 挑 战 的 中 八 面 国》 一框 : 后 的盛世 。引导 学 生把 它 与 同时发 生在 第 最 西 方 的资 产 阶 级 革 命 联 系 起 来 , 这 样 才 能 讲 授 清 楚 明 清 时 期 为 什 么 是 最 后 的 盛 世 。 实 践 证 明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效讲 授能起 到意 想不 到的效果 。 生各抒 己见 , 有 学 教 师 加 以评 点 , 能 把 学 生 的 思 维 引 向 深 入 ; 生 情 境 体 就 学 验 , 师 加 以 启 发 ,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和 实 教 就 践 能 力 ; 生 自读 感 悟 , 师 加 以升 华 , 有 利 于 点 亮 学 学 教 就 生 的思 维 火 花 , 们 的 内心 就 多 了几 缕 明 媚 的 春 光 。 他 2有 效 性 提 问 . 短短 4 5分 钟 的 课 堂 教 学 ,要 求 教 师 提 问 有 效 , 这 是取 得 良好教学 效果 的“ 火线 ” 导 。因 此 , 量 营 造 学 生 尽 跃跃 欲试 的氛 围 , 学生 体会 解答 后 的成 就 感 , 而激 让 从 发 其 学 习 的 良好 兴 趣 。 有 效 提 问 必 须 把 握 好 二 个 度 。 ( ) 问 要 有 梯 度 。 中学 生 个 体 差 异 较 大 , 问 时 1提 初 提 要 根 据 不 同学 生 不 同 要 求 , 不 同 程 度 的学 生 都 有 所 收 让 获 。 例 如 , 年 级 第 二 单 元 第 三 课 《 制 人 口数 量 , 高 九 控 提 人 口素 质 》一 课 中 ,可 根 据 学 生 实 际 设 计 三 类 问 题 : 一 类 : 目前 我 国 的人 口数 量 和 素 质 面 临 哪些 问 题 ?二 类 : 你
新课改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些 课 本 中 抄 写 的 作 业 . 本 无 思 维 含 量 , 而 也 就 与 根 从
新课 改 的要 求 。 “ 放 性 、 究 性 、 即 开 研 实践 性 ” 相 违 背 。 , 2 历 史 与 社 会作 业 内容 的 狭 隘 。 业 的 内容基 本 上 . 作 以书 本 知 识 为 主 . 少 学 生实 际生 活 中存在 的 困惑 的 问 缺
No.2 O P49一P50
新课改下《 历史与社会》 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王 敏
摘 要 : 者通 过 多年 教 学 的 实践 与探 究பைடு நூலகம், 为作 业 的有 效设 计 应 注 意 以下 五 个 方 面 : 对 历 史与社 会 作 笔 认 应
业的价 值观 进行 重新 定 位 ; 业设 计 应该 生 活化 ; 业设 计应 该 兴趣化 ; 业设 计应 该 层 次化 ; 业设 计 应该 作 作 作 作 自主化 。 关 键词 : 业设 计 ; 效性 ; 作 有 价值 观 中图分 类 号 : 6 35 G 3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9 2 7 1 (0 02 — 0 9 0 19 — 7 2 1 )0 0 4 — 2 1
果。
认 为 , 史 与 社 会 的 作 业 也 应 该 进 行 “ 效 设 计 ” 从 而 历 有 , 推 动 教育 的全 面 改革 与发 展 。 于历 史 与 社 会 的 有 效 设 对 计, 笔者 认 为应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开 展 :
一
、
应 对 历 史与 社 会 作业 的价 值观 进 行 重新 定 位
第 4卷
第 2 0期
(0 0年 ) 21
第 4 — O页 95
中 学 课 程 辅 导 ・ 学 研 究 教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1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
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
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
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
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27月14日,我参加了“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活动,主要学习了张静老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和丁丁老师的《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绍》。
妙“问”生花——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策略的思考
提 问的好 , “ 妙 问 生花 .能唤起学生积极 主动参与学习过 程的激情 ,能激 发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高水 平的认知。一旦处理 不好 ,不仅不 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会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 中失去信心 ,无效学 习。 因此,我们 必须 对新课 程下的教师课堂教学提 问进行探索和 反思。我作为一 个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就课堂提问有效性 进 行了课例研 究 ,在同行的听课与交流反馈 中我获益 匪浅 ,也整 理 出对 《 历史与社 会》课 堂提问策略的几点思 考。
一
应稍长一些。
3 结 语 留疑 、
三 、如何 对待答 的结果
1 、要 关 注 问题 提 出后 学 生 的 反 应 并 给 予客 观 公 正 的评 价
结语留疑 是指在结束授课时提出问题 ,为学 习新知识做好铺 垫 。一节课最 后提出来的问题一般应该能够起到巩 固知识或者承 上启下的作用。如在 本节课结束时可以联 系 自身 的实际让大家描 述一下江山市属 于哪种气候类型以及对生产和生 活的影响。
一
课堂提 问是讲究技巧的 ,对不同的问题 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 提问 ,比如疏导式提问即是把 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分解为 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 ,逐一 引导学生作答 。这是一种化 难为易的提 问技巧。如 :我让 大家议 一议的是 “ 最喜欢 去的国 你 家及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后来 觉得 以拆 问或追问的方式 可能效果更好。 比如 :你想去什 么国家? 为什 么想去 ?还有 老师 给出建议 :你要去的国家在这个 季节要 带什 么衣服 过去? 你又可 以带什么东西回来?提 问方式的变换 更利于 学生快 乐学习 。掌握 知识 。 5 、要给学生充分留出思考 问题 的时间 按照心理学的信息加 工理论 ,学生从理解 问题 , 提取 加工信 息,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 ,至少 需要三 到五秒钟的 时间,这就要 求教 师在留出恰当的时 间给学生思考 。避免在提出 问题之后 ,就 马上催着说 “ 来回答这个问题? 。或者眼光搜寻 着能与 之交 谁 流的目光。不同类型的 问题和不 同的学生 ,教 师所给 的时 间应该 是不同的 ,教师要恰 当地把握等待的时 间。一般地讲 ,如果在复 习课上 ,目标是让 学生从记忆 中检索有关的信息 ,所设计的 问题 都是有关知识记忆 的问题 ,等待时间可较短些 ;如果 问题的设计 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并创造性地 回答问题 ,等待的时 间就
提高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提高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低效或不讲成效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改变这一不良状况,已是摆在所有历史与社会学科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分析、研究、探索课堂教学高效益的方法与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途径和方法1.问题的提出和现状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效益不高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2.1把握《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制订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教材编写建议》(一)“教材编写原则”中提出了“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的原则。
在“教材内容编写建议”中提出了“确定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或线索”的要求,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维,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感和内容的逻辑顺序”组织专家编写了《历史与社会》教材。
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部制订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一下简称《历史与社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落实好每个主题的两级目标。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5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5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5篇初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每一个老师都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
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
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__秋~__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
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
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
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
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
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
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
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
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
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
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与社会”教育的生命之泉,而要做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去思考和探索,努力做到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拓展各个教学环节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历史与社会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这给我深刻的启迪——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味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这将极大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反观我们以往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往往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科学知识的灌输和训练,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内容空洞、抽象、不切实际,难以认同;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内容只是说教,这严重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美国学者杜威也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
这就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一堂历史与社会课要鲜活,要优化,教学的生活化是关键。
只有贴近生活的历史与社会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
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入手,着重论述了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和实践。
一、教学准备——整合生活化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我们要顺应新课标的理念,以教材为框架、以课标为指导,做生活的有心人,适时地把生活中蕴含的社会信息搬进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的备课应考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把学生关心的事和身边的事引入课堂,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学的内容。
在准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界大家庭》的“国家和地区,关爱世界大家庭”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对国家和地区了解较少,对世界是个大家庭的认识较浅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以缩小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运用的现状与编写的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师教
源 以致加重 了备 课的负担 。 二 、 初 中《 史 与 社 会 教 师 教 学 用 书》 写 的 几 点 对 历 编
思考。
在编 写方 面提 出几点 思考 , 同仁共勉 。 ・ 与
一
、
初 中《 史 与社 会 教师 教 学用 书》 历 的运 用现 状 及存
之 所 以 会 出 现 以 上 现 象 . 了 部 分 教 师 在 教 学 用 书 中 除
指导 意 义。 然 而 . 新 课程 的改革 进程 中 , 些 一线 教师 却无 视教 在 一 学 用 书 , 至 不 用 教 学 用 书 , 样 无 疑 失 去 了 一 笔 宝 贵 的 资 甚 这
教 师 教 学 用 书 也 叫教 学 参 考 书 , 称 教 参 。教 学 参 考 书 简
的名 称经 历 了一 系列 的变化 . “ 学 参考 资 料 、 学指 导 有 教 教
书 、 师教 学用 书 、 师 用书 ” 不 同名称 , 合新 教材 而 出 教 教 等 配
版 的教 参命 名为 “ 师教 学用 书 ” 教 。这些 名称变 化反 映 出教
参 编 写 者 对 其 地 位 和作 用 的认 识 在 不 断 变 化 和 发 展 。然 而 , 在 初 中 历 史 与 社 会 教 学 中 一 些 教 师 对 教 师 教 学 用 书 的 运 用 现 状 令 人 非 常 担 忧 , 改 变 这 种 现 状 , 对 教 师 教 学 用 书 为 我
状 况 的 观 察 和 问 卷 调 查 ,发 现 这 一 状 况 的 产 生 原 因在 于 很 多 教 师 受 原 有 观 念 和 教 学 方 式 的 影 响 ,在 理 解 新 课 程 和 运
目的 , 对初 中《 史与社 会 教 师教 学 用 书》 编写 提 出 以 我 历 的
中学历史教学有效课堂初探
中学历史教学有效课堂初探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课堂减负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传统教育认为教师把课本教好,学生把课本学好就是“有效的教学”。
用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一个教师只是书本的传声筒,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考试,而不谙熟学科的精髓,势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
这种教学是无效的教学。
历史课堂的有效课堂如何实现?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法指导到位,养成良好习惯,方能事半功倍历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
历史教材有的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有的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
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方能事半功倍。
思考和质疑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疑问可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但只要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质疑”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学生的独到创见。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自然也就无所谓产生独到的见解。
同学们在激活思维的基础上,可能经常会提出一些新鲜看法,有些甚至是奇异的、不可思议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结论,还有思维成功的快乐,更有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方法。
完善的模仿,终究是模仿;有缺陷的创造,毕竟是创造。
让学生心中常有疑问,也便留住了学生活跃的思维。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
历史课堂的良好习惯包括课前充分准备,课前预习或复习,课后及时归纳、练习,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质疑、探究、反思的学习品质等,这应该是每一门学科学习的共同要求。
良好的习惯需要不懈的养成。
历史教师一定要上好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对一些习惯要求不断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当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常态之后,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渠成水到了。
对如何提升情境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思考
青春 岁月 ・ 学 术版
Yo u t h f u l Y e a r s ・ Ac a d e mi c V e r s i o n
No. 7
J u l y. 2 01 3
・
教学研 究 ・
对如何提升情境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思考
学有效性。 1 . 有 熟悉 感 — — 要 与 学 生 原有 认 知 水 平 相 适 应
( 2 ) 请各 小 组 选 择 其 中 一个 城 市 来 谈 各 自在 申博 中优 势 ?
上 述 表 格 情 境材 料 来 自这 节 课 探究 专 题 , 这 个情 境 材 料 中 出
现 的 三 个城 市 ( 克雷塔罗 、 丽水 ( 韩国 ) 、 弗 罗 茨 瓦夫 ) 对 于 我 们 部
课改以来 , 上 至 省 市 级教 师 的观 摩 课 、 公开课 , 下 至 普 通 教 师 的常
克 雷塔 罗
场士兵 换岗 等画面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带 有 浓 郁 西 班 牙 建筑 风 格 的城 市 景 观
态课 , 几 乎 都 运 用 了 情境 教 学 这 一 教 学方 法 。其 中也 不 乏 有一 个 个 令 人 拍 案 叫绝 的成 功 例 子 , 但 是 部 分 教 师在 教 学 中过 于 注 重教 学的情境化 , 好 像 脱 离 了 情 境 就 不 是 新 课 程 的课 堂 . 于 是 逢 课 必 是从情境引入 , 不考 虑创 设 情 境 的 目的 及 有 效 性 。 导 致 创 设 情 境 流于形式 , 使课 堂 教 学 陷 入 “ 困境 ” 。如 何 不 让 “ 情境” 成“ 困境 ” , 提 高 情 境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成 为我 们 一 线 教 师 的 一 个 重 大 课 题 。本 人 结 合 近 些 年 的新 课 程 教 学 实 践 , 总 结 了 在教 学 情 境 创 设 有 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拓展的思考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受惠于课堂教学磨练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使我增长很多知识和经验。
发现几乎每节历史与社会课都蕴含“拓展”这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什么是拓展?为什么要拓展?拓展些什么内容?这样的拓展是否必要?拓展的
效果怎样?”这一系列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是平时课堂教学中需要去解决。
通过不断思考和教学经验积累,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拓展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必须是“有效”。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拓展的理解
(一)为什么要拓展?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历史与社会》是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主动的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之间联系,因此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拓展的必要性。
(二)有效拓展的核心
拓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
而“有效拓展”是指学生通过参与“拓展”环节的活动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兴趣,激活发散性思维,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我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
因此有效拓展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
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
二、“实效”拓展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储备知识、信手拿来
记得常言说的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有人说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我认为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需要一桶水,更需要使这桶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满出、溢出······这样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好教师。
更好能成为善于寻找“水源”来补充这通水的专家型教师。
这是因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具有综合性(学科整合)、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和拓展各种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才能信手粘来。
如教师在上《盛世文化》这一框时,阐释“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哪些贡献”时,可以列举日本的文字当中都会有中文字的存在,在9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专家曾经想在他们的日本文字中不用中国的汉字,谁知,没过多久,他们就放弃了,因为,很多东西是几百年来就从中国引入了日本。
除此之外,现在日本的建筑,饮食,风俗习惯,文学作品等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
这样更能让学生领会外来文化必须同本国文化很好结合才能体现出本土化。
因此,知识渊博型的教师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益的先决条件。
(二)依据课程标准、吃透教材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拓展关键不在于内容的多少,而在于
是否依据于课标,是否适度,是否恰到好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标或扩展知识视野,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能力。
而要把握好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充分阅读课程标准,吃透课标、抓住重点,这就是教师的基本功。
这项基本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如在执教《丝绸之路》时拓展,设计未来我们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络?要求学生想象明天的丝绸之路将会是怎样的?这样拓展明显偏离了课标,是多余的、无效的拓展。
因此教师不能单单为了拓展而拓展、造成偏离或歪曲教材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必须要在充分细读深思教材的基础上学会大胆取舍,弄清楚拓展的目的、选好拓展的切入口、掌握拓展的时机以及拓展的形式等,从而强化教学主题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三)细琢教材、个性解读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为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做到仔细研读教材: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对教材文本的原始阅读。
即教师在不借助其它资料的前提下对教材的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教师在这种对文本教材的原始阅读过程中能够将自己还原到学生的位置和角度,教师在对教材文本原始阅读中产生的疑难或其它想法往往也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难和想法。
教师在备课中有
了以上的这些认识就可以设计出一些有价值的、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引导性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
其次,教师要深挖教材,研读课本。
研读不仅仅是仔细阅读教材本身,它还包括对教学插图、表格、历史人物介绍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细读,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
最后,教师要深入品味教材。
教师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
不能一味地钻牛角尖,而要有整体意识。
将一些相近、相似的地理区域、历史人物、事件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区分,找出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学生纵横联系比较的能力。
横向可以发现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和影响,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纵向可以看出两个相似的事件在某些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比如教师在上七年级的《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时,为了说明我国地形既多样又复杂的特点,教师先通过拓展解读《蒙古国的地形图》,同时出示《我国的地形图》,通过两张地形图的比较后,学生既掌握了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拓展迁移,鉴古知今
所谓拓展迁移,是将课内与课外、生活与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古今的语言、思想情感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立足教材,导读教材内容之后,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作些美的挖掘,
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思想内涵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使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
然而,有些老师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历史事件的学习,你又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是对一个历史知识点的适当补充,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但不能流于形式,要视内容而言。
学习《百家争鸣》后可以谈谈当代中国实施的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理念与诸子百家中的哪些思想是一脉相传的?学习《汉唐盛世》后可以谈谈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有何本质区别;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以同当前的欧州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发生根源、发展过程、造成影响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中借鉴经验和理解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深度有了,可信度也有了,很好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从课内迁移到课外,通过思考、讨论,往往会引起思想火花的碰撞,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如何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如何利用古代的先进思想来指导今日的实践,真正显现了历史教学“古为今用”的特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的迁移,方能显出有效。
总之,有效拓展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为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增添了一份活力,随着我们探索、实践的深入,它将不断的完善发展,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2、罗祖兵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j]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2月。